为什么她的真诚善意的谎言会遭到媒体讥讽(国家地理)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俞敏洪 刘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本文为俞敏洪、刘同北大对话实录。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有本次演讲的录音,在荔枝FM、网易云音乐搜索&尬得&也能找到这些声音。
俞敏洪:年轻时过得太苦 羡慕新时代学生生活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我经常来北大。在座的各位同 学就是我在北大生活的时候的一种翻版,我相信各位在宿舍的生活、图书馆的生活、食堂的生活,从感受上跟我们当时相同,只不过你们现在手头的零花钱更多一点,但是花在书上的钱更少一点;你们日常生活可以说更丰富一点,比如有手机、iPad、电脑,但是思想集中、注意力比我们要差一点;可能这是我们北大学子现在的分析。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们那时候过的太苦了,连找女朋友都找不到。
我向大家声明一下,出版这本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并不是我的本意,我其实不想出,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不能算是我的一本新书,过去,我从散文到自己的演讲总共出了五本书,并没有想到将这五本书中最精华的部分集中起来再出一本。我想的比较简单,希 望每两年出一本,到80岁的时候,有可能出到第20本,我再从这20本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合成一本,再把那20本书烧掉,这样就剩一本,没想到这个事情今天就做了。
我相信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集合了我好多的文字精华,但是一个人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出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的生活,不断成长、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确实还是一个比较能够排除虚荣心的人,刘同现在可能还会有 点虚荣心(笑),因为年轻人如果没有虚荣心,就意味着行将就木。但是对于我来说,有一些外在的我认为对生活和生命的本质不是特别相关的东西,我是比较善于排除的。
《中国合伙人》把我描写得太窝囊
大家都知道,去年出了一部《中国合伙人》的电影,如果说我是制作人,我会积极地参与拍摄,但我一分钟没有参与,当然不参与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徐小平、王强都参与了,我发现他们的形象描写那么好,而我的形象被描写那么窝囊,后来我就生气了。电影中徐小平 充满远见和智慧,而现实中不是这样;电影中的王强在大学时候风流倜傥,最后和女孩子睡在一起,这点王强到今天其实也只是一个幻想。我说自己被描写成一个特别窝囊的人,徐小平他们说没有啊。后来我问我大学同学,他说其实你不仅窝囊,还挺猥琐的。原来这部电影还把我描写的不错。
一个有缺陷的人和一个没有缺陷的人最后取得成功,很明显,那个有缺陷的人更幸运些。刘同最大的优点就是找不到他的缺陷。他阳光、帅气,身材也恰到好处,再高嫌高,再矮嫌矮。而我缺陷很多。所以他们说这部电影中间的缺陷被拍出来,其实更反衬了主人公挺好 的。这说明什么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我相信刘同身上也有很多的不完整和不完美,因为一个自认为完整和完美的人就不会写出有思想的书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不完整和不完美中追求生命本质上的完善,不断完善自己。
独立思想、自由人格
用什么方式完善自己?是不是拥有一架私人飞机或者300万汽车就完善了呢?我从来不这么认为,尽管 我有的朋友有私人飞机、有跑车,但依旧不是完善。最重要的自我完善是你每天生活在自己成长和进步中,不断让自己处在一种喜悦的环境中。又该如何带来这种状态呢?几个要素:第一,学会排除;尽可能排除干扰你生活中完全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因素,比如你为你的长相感到很悲伤,这就是上帝给你的长相,没什么 好商量的。或者你为自己家庭出身不好而苦恼等,如果你能把这些外在的担忧、虚荣色彩的东西先排除掉,你生命的本质就已经进了一步。
第二,尽可能追求对你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比如现在的年轻人找男朋友、女朋友,可能会追求房子和汽车等,但你仔细想想,是房子汽车重要,还是你真心爱一个人,宁愿和他受苦,两人心心相爱重要?这个结论不难得出。但得出结论是一回事,真的践行自己的想法往 前走却不容易。很多人在谈理想、价值观的时候头头是道,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他谈的理想和价值观基本相反。这样的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人格分裂。所以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纯粹,将理想与现实进行较量,并且最后不被现实带着走,这个人就已经很有定力,并且未来可以获得一定成就。
我曾经有过非常有政治理想的政府朋友们,有几个后来&进去了&,但是咱们的师兄李克强总理一直坚持 到今天,我认为他是一个好总理,因为他每一个步骤都带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而且确实在为人民和国家未来发展着想。他任北大当团委书记的时候,我还是北大的学生,曾经跟他有比较近的接触。他年轻时就有着远大理想,能够一直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
我也有认识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后来&进去了&的,为什么?难道他们刚开始没有理想吗?有,他们刚开始 也怀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要成为伟大政治家的理想。什么是伟大政治家?林肯、曼德拉、华盛顿,这样是伟大政治家。他们为整个人类带来了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更美好的社会。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不一定抗的住,尤其在中国。比如他们发现周围拍马屁的上去了,干不出业绩的上去了,干出业 绩的上不去;跟领导贴近的上去了,歪门邪道的上去了,正直的上不去,贪污的上去了,没贪污的上不去。这些现象,一次两次你可以抗得住,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他就会想,我凭什么还坚持啊?那些歪门邪道的已经高了我好几个枝节,干脆我也来。没想到的是,别人贪污没事,他一贪污就进去了。人世悲伤莫过于 此。所有人都过那条河都过去了,结果你走到中间淹死了,这是人生最悲伤的事情。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他们没有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体系。所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被旁支错节所诱惑,不要忘记自己初心在什么地方,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我走到今天还是非常开心,北大教会了我永远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北大的价值体系:独立思想、自 由人格,到今天我也没有忘记。尽管有的时候我也会拐弯,但大方向依然还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谢谢各位。
俞敏洪谈青春:我看美女的眼神和你们是一样的
刘同:&善变&的90后
吕楠:如果让你们二位给80后、90后贴一个标签的话,你们用什么词?
刘同:我觉得80后不好贴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被80后抛下的那一小拨人,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但是我可以给90后贴一个标签。
俞敏洪:刘同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还没结婚生子,这是对女生讲的吗?娶北大的女孩要很小心,我娶北大的女孩,到今天还没有好日子过。(笑)
刘同:以前80后被人贴标签是&扶不起、垮掉的一代&,但是很 多人正处在中坚岗位。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数90后更多的标签是&善变&。他们会非常容易地喜欢一个东西,也非常容易不喜欢一个东西。他们会很快推翻自己。比如昨天说我超爱你,第二天他们会说刚才你上台的那个动作没有那么优雅,我决定不喜欢你了。刚才俞敏洪老师讲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会花更少的时间去思 考,所以才导致价值的判断忽左忽右,这点比较重要。&善变&更多反应了是否花时间在培养独立的价值观。
俞敏洪:80后、90后是让人羡慕的一代
俞敏洪:其实这也和时代的变化有关,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善变的时代,高科技的运用让年轻孩子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和速度比我们这一代快很多。我们这代比较顽固地坚守了自己30年来碰到的事情和所认同的东西。
如果让我来说,我认为80后、90后是让人羡慕的一代,如果十年一代的话就是两代了。为什么呢?第 一,他们身上较少背负中国传统的包袱,而整个文化大革命历史就在我们那一代人身上,面对多么沉重的历史。但是对于80后、90后来说,他们完全没有这个感 觉,他们刚出生就迎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三十多年财富不断地积累。
俞敏洪:80后、90后是让人羡慕的一代,他们是向世界开放的,身上较少背负中国传统的包袱。
第二,他们是向世界开放的一代。我们前面的二十年和世界完全不接触,你的思想走不出去,人生走不出去。比如现在的北朝鲜就什么都走不出去,你走出去还要再把你拉回来。我们当时从农村走到城市就会当作&现行反革命&被抓回去。所以新生代是世界主义者,他 们并不认为中国面对世界有多么特殊的地方,他们觉得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这是80后和90后的典型特点。
第三,刚才说到善变,他们接受新思想的能力非常迅速,没有传统的负担,没有太多的我们所谓的僵化的道德传统、文化意识,所以他们接受新思想的能力非常快。同时,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背负的感情包袱我们轻很多,我们那一代人如果失恋,死去活来一辈子都会不 断自我谴责,现在的孩子能想一个礼拜就不错了。
利他主义者VS利己主义者
当然,80、90后也确实一些方面需要反思。比如相对来说,他们有一点浮夸,感情不那么深厚,注意力不那么集中,道德意识有点飘忽等,但是这些正是因为他们还年轻,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成长,这些会慢慢沉淀回归,所以我从来不担心80后、90后、00后 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多大影响,只是他们显得更加自我,我们这一代是利他主义者,他们是利己主义者。
公平主义和透明化的分配机制在80后、90后之中基本全部实现了。表面谦让,实则背后捅刀子的行为在这一代人身上有可能终止,说得大一点,中国的现代政治体制极有可能在这三十年和这代人身上产生。所以我要对80后、90后唱赞歌,这是我对80后、90后的看法。
另外我从刘同身上,不仅看到文字的优美,还有心灵的优雅,这一代在我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了。因为你们能看到世间的美好,我们这代人看不到。但我们看到的世间美好,你们这代人也许不屑于看。但是我还是很欣赏年轻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一个古老的世界,从中找出年 轻的色彩,这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当然我已快50岁了,但是我的青春没有丢失,我看到美女时候的眼神一定和你们是一样的。
俞敏洪:中国最大的失败是教育
中国式教育制度将人推向功利
吕楠:我在您书中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牵扯到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你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改革?
俞敏洪: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摧毁创造力的中国社会及 其教育&。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最失败的一件事情就是教育的失败,尽管中国义务制教育普及已经落实到各个乡村地区,但真正的教育是让受教育的孩子们从心灵思想、自由创新等各方面健康成长,而所有这些东西在中国教育体制中都是缺失的。所以中国的孩子们长大以后有两个问题:第一,他们从来没有度过愉快的童年和少 年时光;第二他们从来没有过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所有一切都要按标准答案来,连写作文都有标准答案。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追求更加广阔学识、智慧和哲学态度的消失。从大方面来说,让人容易变得功利,教育制度将这个国家反过来推向更加功利的层面。
我在做家庭教育演讲的时候也常常说,中国50%以上的家长在非常认真地、全心全意地&摧毁&自己的 孩子。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为了培养孩子未来有多幸福、自信、积极阳光地生活在世界上,而是教他们如何去斤斤计较,让他们为了自己父母的虚荣心去打拼。所以孩子一代一代地被毁掉。中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基本是系统式的熏陶,所以要想摆脱这些很难。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至少是80%、90%的绝望。
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喜忧参半
吕楠:能否谈谈最近高考英语改革制度?
俞敏洪:高考英语改革制度,对于新东方没有任何坏处。如果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到让孩子们能够去追求自己真实的,带动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走向世界教育制度的规范,即使新东方关门我都是愿意的,反正钱我们已经赚到了(笑)。其实新东方还在推波助澜推动改革脚步。
其实不考英语存在一个问题,意味着这个孩子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会更多。因为社会化的考试分数变成高考成绩,只不过给人感觉是能考两次,一次失败还有另外一次机会。这样心理上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是并没有减轻孩子考试的时间和复习英语的时间。不过英语降到 100分是重要的,因为中国高考以每一分来计算,所以英语降到100分,我考95分还是会嫌低,差一分和多一分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还没有任何其他的评价 标准可用,因为任何评价标准都可能被民众所反抗。比如,让大学自主招生,由大学决定就是否录取这个学生,那究竟是由教授决定还是校长决定?由该由哪个教授来决定?没法定一个客观标准,老百姓会&造反&的。再比如,上北大不应该定这么高的录取分数线,因为有创造力的孩子不一定都在这么高的分数之中。比如北大录取分数线为620分,但是实际上完全可以划为580分,让580分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申请读北大,但是这580分的孩子中,到底谁能进北大,由北大的老师和教授说的算,但关键是筛选这些学生的标准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这几乎永远做不到。咱们中国的孩子托福考满分,哈佛大学就是不要。而有些靠托福考勉强 过关的学生,却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创造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否录取一个学生,哈佛大学一个教授就能说了算。
其实坦率地说,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对新东方其实是利好消息,偏向社会化考试能促使参加新东方的人更多。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至少可以显示中国教育改革破冰的端倪,中国教育制度改革重点不在考试方式上面,而是在录取方式上。相比之下我更加希望国家做的 另外一件事情,从今年开始每个学生可以同时填报两个学校的第一志愿,如果这两个学校同时选了该学生,他就可以选择到底去哪个学校继续深造。这个可能比高考本身还要为中国的高考制度的推进起到更大作用。
被权利和金钱绑架的教育体制
北大学子中,有超过超过60%的人来自政府领导家庭(背景),我回家乡做过调查,从我们村的村长家 开始,小孩都是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然后是当地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是头猪都可以被培养出来,别说是人了。农民的孩子呢?就只能是在当地上最普通的小学,最普通的初中、最普通的高中。所以并不是政府领导作弊,而是政府领导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相对更好的教育资源。
现在所谓的国家片区教学,能否阻止这样的行为呢?根本不行,在人大附中,你看看有多少不是政府领导家的孩子就知道了。当然,有钱人家的孩子未来也可能会出名,没有权利,我用钱买教育不行吗?所以有钱人把孩子送到世界名牌中学,让他们享受全球最好的教 育。所以中国的教育越来越有问题,挺让人悲伤。所以我在教育界做事不如刘同写写青春文章。
我更加欣赏美国的教育思路
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中的努力、用功,甚至背诵一些东西,这是比较好的,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背诵。但是我不认为中国教育的思路是正确的。我更加欣赏美国的教育思路,举个简单例子,美国的孩子们普遍的数学水平比较差,有一次我到美国商店买东西,价钱是23 块3毛,我给他100块,再给他3块3毛,这样刚好找我80,这样很方便。但是他瞪着我说给我那么多钱干什么,他就算不过来。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全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大部分都在美国,因为他们是根据个人自身爱好来培养人才。一个人只要有基本的素质就可以,所以美国GRE只考相当于中国初二、初三的内容,觉得你不傻就可以了,但是数学家不能只知道1+1等于2,你要证明1+1为什么等于2才行。根据不同人专长和爱好加以培养,这样的大脑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刚才有人说自己记不住东西,但问题是你一点都不笨,现在是一个信息检索无比方便的时代,你在 google上能找到的东西,还要去背、去记干什么呢?人要学会的是信息整合能力、信息挖掘能力以及在信息当中创造出新的为别人使用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我们的教育还让人死记硬背,我觉得这个很成问题。我女儿从小到大在国外学习,考试就是带电脑、电子辞典、计算机,在中国带计算机考试属于&大逆不道& 的行为,机器能算出来的还用人脑干什么?所以我更加支持美国的教育思路,但是需要有中国学生的认真劲儿。
高考是中国可执行的最公平教育制度
尽管我刚才那么批判中国的教育,但是我依然认为高考是中国现在可以执行的最公平的制度,没有商量余地。至少它让普通老百姓孩子有机会进入北大学习深造。所以我并不反对高考。
第二,MOOC课程,这将是一个无边界、无时间限制世界教育公平的开始。只要我们给孩子们足够的信 息,在中国&三本&院校学校的学生们也能够听到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名校教授的课程,当然这需要学生极其强大的学习自觉性。但是世界教育的公平,一定是最重要的MOOC课程。新东方现在也在通过互联网传输课程,我们已经向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输送新东方的物理、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我们做了一个试点,那个地区的学生高考分数平均分提高15分,这意味着本来只能一直在农村留守的孩子,因为这15分有可能进入到二本、三本院校继续深造。所以这种现代化 的技术和传输,一定能够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
第三,50年以后的教育发展不用我们去关心,理由是50年以后的教育现在没有一个人可以想会是怎样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形态怎样,教育三大内容(人品人格教育、知识智慧教育、社交能力教育)只要有一个没有完成就是失败。如果现代化技术发展的结 果是所有人都变成网络虚拟社交,在现实面前失去交往的能力,甚至连男女关系都可以虚拟完成的话,我想人类社会毁灭的一天就来到了。所以我不希望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和其他方式把一个人终生幸福需要的三大能力毁灭掉,我不认为人品人格教育通过互联网可以全部完成,我也不认为知识和智慧教育可以全部完成,也许知识 教育能完成,但是智慧教育做不到。
刘同:&不要脸&是战胜恐惧的最佳法宝
不要脸:战胜恐惧的法宝
刘同(光线传媒副总裁、资深媒体人):今天的主题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青春对我来讲就是九个字:&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当把这九个字做好之后,你就可以在绝望当中看到一点希望。你们想听哪三个字?(回答:不要脸)
&不要脸&可能跟俞敏洪老师的关系比较大。我曾在《职来职往》节目当评委,那期节目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留学过,有的国外留学生回来找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英语非常棒,一上来就用流利的英文作自我介绍,他讲完之后17评委全部举手提问,只有我一个人低下头。这种感觉非常糟糕。虽然我们没有在国外上市,但是对我来讲,我代表公司来招人,而我的英语那么糟糕,简直不好意思站在台上。有的时候,你越不想发生 的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所以当所有人举手而我低头的时候,主持人李响问你为什么低头?我说,不要叫我,我的英语很差,刚才我听不懂,导演把这个剪掉重新开始。主持人就会说,好,我们一切重新来。7号光线刘同,请翻译一下刚才的那段话。很尴尬&&
我常常都是这样,一直不好意思。但是后来我发现,你越不好意思的时候,心里压力越大。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其实不是因为你害怕英语不好,而是害怕英语不好这件事情导致的后果,害怕被人瞧不起的感觉而已。当意识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改变。你们不就 是瞧不起我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我先&自黑&。有一次,又一个留学生来求职,他自我介绍之后,我第一个举手,把现场所有人吓到。主持人说,刘同你为什么举手?我说,众所周知,我的英文很烂?但刚才这个同学所讲的英文我都听懂了。我都能听懂,证明这个同学英文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主谓宾结构,也不咋地。那一刻 我的感觉很好。当我愿意坦诚自己不够好的一面,才有资格批评和指责别人的东西也不好。这成为我的强项。
在30岁之前我都没出过国,后来,我和一个比自己英语更烂的朋友去泰国。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我特别想找一个自动取款机,但是找不着。我用非常蹩脚的英文和泰国人说自己要找&a box&,但是对方完全不懂。这时,我那个英文很烂的朋友走过来说&ATM&,然后很顺利找到了。同样的事情后来也发生在日本,我带了很多行李但没有带国 航的金卡,我告诉服务员空乘说我是金卡,我就说我是&NO.1&,讲了很多之后,对方日本人也听不懂我的英文,然后英文很烂的朋友对日本空乘说&VIP&,从此之后,我发现原来仅仅表面承认自己的英文烂还不行,你必须内心真的放下,才能不用那么纠结的方式形容它。后来当我再出国的时候,我用手机拍下安全出口、停车场、洗手间、酒店、地铁站等地方的图片,到了国外之后,我只需要拿出手机跟警察说&this&。
从自卑到自信
我说的&不要脸&不是说不要尊严,而是在人生的前行过程当中,总会有一些我们不想面对的事实,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别人说我很丑我会很生气,那是因为我不敢承认这个事情。包括以前有人说我写东西不好,我也会和对方吵架,因为我不愿意承认的不足也不愿意被人家发现。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生气,很大程度是因为对方说的可能是正确的。你们慢慢就会发现,当你越来越坦诚地承认自己不完美的时候,可能你们离完美就越来越近了,你不浪费时间在一些无谓争执的时候,你会把更多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务。所以虽然今天是和俞老师同台, 我还是立刻想来,因为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我知道我未来还是有可能学好英文的。
职业规划:伸出手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
好多同学一直跟我说工作好难找之类的,但是对于我们传媒行业,现在发展非常迅猛,不管是电视、电影,我们都招不到理想的人才。这个市场就变得好奇怪,公司很难招到合格的人,但是又有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找不着工作。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我前段时间招了一 个同学,才大三,但是他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活动,拿各种奖,在微博上做各种视频,@我和一些传媒行业的师哥师姐们,让我们看到。当他来《职来职往》找工 作的时候,就凭印象,我知道他做过什么。像这样的小孩我不用问什么问题,就直接说你来就可以了。
职业规划不是大三或者大四开始做,而是你要从高中或者大一就知道为了做什么而努力,你只要把所有做的努力给别人看。所以有一句话说,如果你需要别人帮你一把的时候,你首先得伸出手让别人知道你在哪里。但是大多数大学生手都藏着,然后说拉我一把,但是对 方都不知道怎么拉。所以重要的是准备好,为这个工作付出多少努力,那才是最重要的。
孤独超赞,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
以跑步为例,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临界点&的问题。我们一开始跑的时候,有很多人鼓掌喝彩,但 是你过了那个点就会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会把这个称为&孤独感&。人生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一个宿舍的室友一起考研,最后你考上了,而其他人没有考上,你可能一开始特别开心,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孤独感。你会发现他们都不看你了,但是我看好自己,我考过了,你发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自己的,因为能 够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
孤独感和迷茫是一样的,它会伴随你一生。一个人感受到孤独的时候,才是真正能够把自己周围的事情区分开来的最佳状态,教育孤独虽败尤荣。很多人孤独没有失败,但是很多年轻人刚接触孤独的时候就说要死了,当你过完要死的阶段,你觉得孤独感超赞的,要不然 俞老师怎么记得当年十平方的房子,记得那张小床,还有小书桌和温馨的台灯。其实那就是一种孤独感,你发现曾经经历那样的苦楚,所以到今天为止仍然会感觉超赞。我觉得孤独感是特别棒的事,应该坚持下去。&感谢中信出版社。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有本次演讲的录音,在荔枝FM、网易云音乐搜索&尬得&也能找到这些声音。&&&&&&&&&&&&&&&&&&&&&&&&&&&&&&&&&&&&&&&&&&&&&&&&&&&&&&&&&&&&&&&&&&&&&&&&&&&&&&&&&&&&&&&&&&&&&&&&&&&&&&&&&&&&&&&&&&&&&&&&&&&&&&&&&&&&&&&&&&&&&&&&&&&& &&&&&&&&&&&&&&&&&&&&&&&&&&&&&&&&&&&&& & &
温铁军:穹顶之下,想想你吃的是什么
温铁军:穹顶之下,想想你吃的是什么
&为知识,我尴尬,你不必尴尬。
本文根据温铁军先生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演讲整理。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有本次演讲的录音链接,听温老师讲更多的故事,在荔枝FM、网易云音乐搜索&尬得&也能找到这些声音。
感谢中国地理杂志社让我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点来自三农实践的学者所获得的的经验层次的认识。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因为我在学术界往往得不到太高的评价。做到这么大岁数,做了一点经验层次的研究,已属不易。我向大家汇报只是经验层次的认识,希望各位有理论高度的朋友多多原谅。
你们可能都从电视上看到,最近台湾的地沟油事件已经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台湾的食品行业,也影响了大陆的食品行业,因为我们有很多从台湾进口。地沟油事件在台湾,社会公众普遍埋怨政府没有承担责任。
当食品检验机构去做地沟油的检测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是否记得中国大陆曾经发生过一次地沟油事件。大陆的政府也是让食品检测机构给出了科学检测的报告,台湾这次的检测报告,和上次大陆发生地沟油事件的时候给出的检测报告是相似的。
检测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理化指标和一般的食用油的油脂是一样的。中国大陆的检测机构曾经给过这样的结论,也是引起了社会上强烈的不满。这次台湾的检测机构给出的科学检测结果,也同样引起了台湾社会的不满。
那就请问各位,你们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人,谁对?谁错?
科学检验机构给出的检验指标是合格的,它错了吗?你们摇头说它没错。那么为什么社会不接受,这个现象在大陆在台湾同样发生。难道和制度有关吗?
我想每个人当你独立思考的时候,你恐怕会产生一系列的扪心自问。如果你不愿意挑战这个科学检测。现在台大也有一批教授站出来发声,说政府没有承担责任。政府又很委屈,说我依托的是科学检测。那老百姓能不能放心的接受这样的地沟油制造的食品呢?到底谁有道理呢?
大陆上发生地沟油的事件之后,很多人就已经减少了外出就餐,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吃的是不是地沟油。更何况地沟油便宜,理化指标又检测不出差距,餐馆为什么不用。因此很多人减少外出就餐,是因为不愿意吃地沟油。而餐馆又得追求效益,市场上又有这种货源。
从那次大陆经历了地沟油事件之后,老百姓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对地沟油熟悉了。今天你们在外边吃饭,几乎不会再有人担忧是不是吃的是地沟油炒的菜。还有人担心吗?习惯成自然。
另外一方面,我们拿这个故事说事的时候,社会公众对这样的恶性食品不安全事件也只是热炒一阵子,接着就习惯成自然。你们还记不记得以前曾经出现过的食品不安全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为什么那么大?为什么要判刑?因为是它严重影响了下一代,我们这一代就这样了,难道儿子、孙子也得这样吗?所以大多数老百姓愤怒了,那个事件没放过。
但是有谁深究过三聚氰胺事件的背景,它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我之所以先拿这个事情说事,是要提醒大家,我们在一个工业文明时代习惯于快餐文化,我们习惯于对社会上的这些信息只是浮光掠影的知道,甚至很少有媒体去深挖三聚氰胺事件的背景。
人们往往说这个公司出事了,但有谁真正了解过中国乳业的辛酸历程。从当年某领导强调&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后来三聚氰胺的伏笔,不能再说了,希望有兴趣的人能够搜得到。整个这个事件不是孤立的,它的背后有一系列的复杂背景。只不过快餐文化把人们对整个事情的理解的认识水平降低了。
用这样的事情来做开场白,我的心里并不轻松。我是做三农研究的,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我研究的领域中,作为知识生产者,哪怕我说只是经验层次的研究人员,我们内心深处是非常复杂的,甚至也是非常沉痛的。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场白,而是一个沉重的开场白。
我想问大家第一句话是&吃了吗?&,接着第二句问&吃什么了?&。有人想过我们吃什么了?接着想问&知道有句话叫病从口入吗?&。我觉得这样似乎不太严肃,就拿了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来开头,无论哪个方式开头,都要回归正题: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浪潮之中呢?我们为什么会遭遇到这么多严重的食品不安全问题呢?
刚才吃饭的时候,有人问我,咱们的农业有没有可能像大农业那种搞法,成规模的集中土地,使用大型机械,推出现代化的大农场。这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我想很多人把这个图景当成了中国梦。
我的回答是,农业是最没法采用普遍意义的理论来加以分析的。因为世界农业不仅是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大不相同。而且因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文明使世界的农业在最近几百年被划为三大类。
在电视中看到的大机械化、广阔土地的规模农业,你们说它是发达国家的农业,恐怕在认识上有点偏差。发达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韩国,你会看到大多数都不具备这种条件。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农业呢?殖民化的条件,叫做要地、要奴隶、不要人。才有实现大规模农业的可能。
大家都知道原来美洲的土地都属于美洲的部落,是原住民的,原住民哪去了?被圈地,或者被杀了。因此今天很多美洲的大农场,相当多的是外来殖民者的大农场,原住民的权利是不被承认的,他们被关进保护地,占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才有建立大农场的条件。加拿大是一个原住民人口占比2%的国家,美国原住民人口占比2%,巴西原住民人口占比不到5%,澳大利亚原住民人口不到3%.
所以,大农场是在殖民地条件下,原住民被大规模的消灭掉,才有大农场,这当然不是中国梦,因为我们都是原住民,我们不能把自己消灭掉。为什么日本、韩国也实现不了大农场?因为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原住民国家,韩国也是单一朝鲜族的原住民国家,他们同样不能把自己的原住民赶进太平洋。因此至今,日本、韩国,包括中国台湾都是农户经济。
原住民大陆是亚洲,没有来得及被殖民化,所以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就实现不了原住民大规模被减少的美洲大陆的大农场。因此无论你心目中有什么样的科学,有什么样的愿景,请稍微谨慎一点,因为我们是生存在原住民土地上的原住民。
输出殖民者的国家,就是西欧,欧洲属于原住民,但它的原住民被转移到别的大陆。爱尔兰现在人口500万,在海外爱尔兰人5000万,在美国爱尔兰出身的总统27位。苏格兰人口400多万,海外苏格兰人4000多万。海外中国人5000万,和爱尔兰人一样,爱尔兰是个小岛,中国是个庞大的大陆。在国内的人口13.56亿,海外5200万。中国不是一个向海外大规模输出人口的国家,自己的人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土地上,人地关系、人与资源的关系高度紧张。
在这种条件下搞农业,当然就搞不了美洲式的大农场。世界农业三分天下,一种是殖民条件下把本地原住民人口基本上消灭光,形成的大农业。第二类,欧洲。尽管大规模向外输出人口,但现代欧洲没有大农场,有的是小农场。第三类,就是没有机会向外移民的国家,那就是亚洲大陆,现在连日韩在内,都是小农经济。请问,这个世界上在农业发展上难道有统一的模式吗?
我现在只能把现在的研究放低到经验层次上。做了一辈子的研究越来越谨慎,因为至少在农业领域当中至少看到它的差异太大。农业是个自然过程,是个经济过程,同时还是个社会过程,文化过程,历史过程,学习过程。农业什么都是,农业恰恰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就是多样性。
生态文明是以多样性为内涵的人类新的、人类自觉回归自然的生存形态。我们人类在大多数地区都有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这5000年文明史的大多数年份是农业文明的生存方式,是和自然结合的,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只有200多年的时间。如果进入工业文明的前奏,也只有不到500年。人类在工业文明的生存方式是短暂的,这个过程正因为它造成的巨大破坏而转向新的文明,那就是生态文明。
我们当然要承认工业文明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收益和成本是对应的,当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收益的时候,别忘了仍有巨大的代价,这个代价被转嫁给了资源和环境,同时在人类社会当中也被转嫁给了弱势群体,因此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阶段,是我们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升级的一个过程,生态文明最好的载体恰恰是内生性具有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合一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跟生态文明不矛盾,但工业文明要想进入生态文明需要经过改造。
麻烦在于我们现在的农业已经被工业改造过了,我刚才讲到了一系列的食品不安全事件恰恰是我们在工业文明时代走到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叫做生产过剩阶段。
我自己过去曾经长期在政策部门工作,从80年代就在做政策研究,一直到2004年离开机关,回到学校,因此对以前的政策过程比较了解。大多数科研机构或院校做研究其实大家搞不懂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今天的食品不安全事件的时候,可以告诉大家,跟生产过剩这个工业文明时代的内生性矛盾有着直接相关。
中国从90年达后期开始发生生产过剩,1998年,当遭遇到东亚金融危机出现外需下降的时候,中国发生了相对比较严重的生产过剩。98年以后,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叫做生产过剩阶段。在生产过剩的危机的压力之下,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收益率不断下降。要想维持你的企业,就要另辟蹊径。于是就在1998年,有三十多家工商企业联名给全国人大提交提案,要求进入农业,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推动农业的产业化。
我当时在政策部门工作,人大把提案转交到政策部门,转到了我手里。从1998年开始,我们叫做农业产业化元年,其实是工业领域中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向农业,中国的农业从此开始了工业化的改造过程。
1998年开始工业进入农业,2008年就是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短短十年,工业过剩,农业也过剩。很多人会觉得农业怎么也会过剩?大家都知道前不久发生菜贱伤农,菜农自杀的事情。工业进入农业以后,对农业做的是什么呢?车间化改造,于是全世界80%的大棚扣到了中国。如果坐飞机从北京往南走,一起飞就看到脚下是一片灰色:大棚,塑料大棚。结果是,天然来水,下雨的时候不能被土地吸收,于是华北大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不能靠天然来水补充。超采越来越严重,现在只能打几百米深才打到地下水,你还要不要子孙后代活着。
我们扣着全球80%的大棚,生产全球67%的蔬菜,养活了18%的人。蔬菜按全球人均占有量来比,蔬菜人均占有量是是全球人均的三倍半还多,有必要吗?没有必要,因此今天蔬菜浪费50%以上,蔬菜是什么?水啊!你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生产全球高耗水的蔬菜,浪费掉一半以上,是不足吗?不是。
你不仅是水资源短缺,你还是水污染严重。你又是一个淡水养殖全球70%,大家都知道淡水养殖是高污染的。全球淡水养殖70%,大棚蔬菜67%在中国,请问你和你的人口比,你还是19%以下的人口?70%淡水产品在这,接近4倍,你消耗的了全球四倍的淡水产品吗?因此你还是过剩。代价是什么呢?水污染。
大家说,你为什么不出口?你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你出口意味着出口严重短缺的水资源。出口淡水产品意味着把污染留给了国内,低价竞争向国际市场出口。值吗?要这样吗?
工业时代就这样制造出问题,但我们很少有哪个官员、哪个学者愿意做这样的反思。我宁可把我的研究水平降低到经验层次上,告诉你的都是经验数据,我不说理论。
世界一半以上的猪肉在中国,还是说你有19%不到的人口,那你为什么要消耗50%的猪肉呢?同样,猪肉浪费。禽类更是如此,果品也是如此,我们的果品人均量是世界的两倍以上。为什么呀?你们说为了农民增加收入?错!在整个食物链中,第一生产者是农民,得到的不到10%,别拿它说事,90%以上的利润在其他。
从98年生产过剩以来,我们鼓励过剩的工业进入农业,结果到2008年发现,农业也过剩了,现在我们在农业过剩的泥沼当中挣扎了五年了,还没人承认这个事实。我刚才已经说了中国农业至少过剩30%,不是我说的,你们看中央电视台前一段时间播公益广告。《新闻联播》后说了一段话说:如果我们不浪费,我们的粮食还够养活2.5亿人。意味着什么。你现在是13.6亿左右,最高人口高峰15.4亿,顶多意味着增加1.8亿人,现在浪费掉的粮食就够养活未来增加的人口。如果你不浪费呢?有必要增产吗?
当每个人都高兴着,我们十连增、十一连增,我们不断增产的时候,请问有必要吗?人们一定要大量使用化学品,我们世界上第一化肥大国、第一农药大国、第一除草剂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农业污染大国。
有谁知道国务院公布的面源污染普查,我国农业已经成为全国面源污染最大的部分,远远超过城市工业污染,超过城市生活污染。我们的农业是世界第一大污染,也是中国第一大污染,当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
我们要不要继续沿着这样的路走下去?难道教训还不足以让人们反思吗?为什么反思者寥若晨星呢?偶尔有个把像我这样敢于反思的人,却常常感到莫名的孤独。敢于站出来反思的人少之又少。请允许我直白的说为什么。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利益集团。我们只是做客观研究的独立学者,我们没有和利益集团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出客观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道理。
我们现在的很多部门是亲资本的,我们现在的体系是亲资本的体系,意外着收入来源变成了一种内部关系,所以就很难从这种利益关系中反思,意味着要对你原有的利益体系作出挑战。
我上面的这些分析,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工业过剩转向农业,十年之后也造成农业过剩。任何过剩产生的竞争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劣企驱逐良企,劣商驱逐良商。不仅我们这样,世界也然。
如果以现有的思路和现有的话语来考量我们现在的问题,我们将无解。
我们看看欧洲。欧洲在生产过剩爆发的年代是70年代,欧洲开始出现了产业转移,蓝领变白领,白领变中产,于是欧洲变成枣核形的社会,中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那么中产阶级要什么?中产阶级最共同的要求就是安全。欧洲中产阶级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于是欧洲率先在农业领域强调农业的多功能,它具有历史传承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企业的功能、景观的功能、休闲的功能、旅游的功能。
于是多功能的农业作为政治体系率先在欧洲产生,理念开始转向生态文明的理念。接着是大规模养殖所造成的污染被欧洲人意识到。于是大型养殖退出欧洲。今天到欧洲找不到什么万头牛场、万头猪场,像北京郊区这种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接着90年代,日韩退出。我们恰恰在这个阶段开始了产业化,差距就是这样。
日本人住格子屋,大家嘲笑日本人小气。其实日本的住房和食品价格最高,为什么?因为没有竞争力,日本农业的贸易保护比欧盟还高,欧盟的农业贸易保护已经社会化。没有出现大农场条件的这些地方,欧盟、日韩,都应经转型了他们的农业政策。而我们在这个时候学习的是殖民化大农场的经验,我们试图减少农民,推进大规模农业。至今这个思路在中国政策界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欧盟转型后,整个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人们是节约型消费,城市靠绿色出行,所有的城镇修旧如旧,保留文化,让农业变成景观农业。市民农业在欧洲国家,在日韩遍地开花。
癌症发病率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近年来越来越成为第一大杀手,怎么造成的,污染。无论你怎么想减少pm2.5,很难注意到还有另外一个大的污染源就是甲烷污染。上风上水的北京郊区,遍布着大量的万头猪场、万头牛场,牲口挤在一块,它要放屁,就产生了甲烷。甲烷气自上风上水的地方往下走覆盖北京。除了遭受到尾气的污染,我们还遭遇到甲烷气的污染。
再加上上水往下走,万头猪和牛在一块拉屎撒尿往哪排?往水里排。就因为这种高污染,所以欧洲放弃了,我们捡回来了,变成我们现在现代化农业的样本。
网上传的笑话:城里人美好的一天,早上买两根地沟油炸的油条,切个苏丹红浸泡的咸蛋,冲一杯三聚氰胺牛奶,开锦湖毒轮胎的车上班。中午吃个瘦肉精猪肉炒的敌敌畏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来一份鞋底胶的牛肉。病从口入就这么来的,想防都防不住,因为你根本无法理解这套东西是怎么产生的。
(温铁军先生推进生态农业所做的一系列实践,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听温老师亲自讲述)
温铁军,男,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生于北京。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
吴小莉:为自己的灵魂前往何处负责
吴小莉:为自己的灵魂前往何处负责
本文为吴小莉清华大学演讲实录。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有本次演讲录音链接。在荔枝FM、网易云音乐搜索&尬得&也能找到这些声音。
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告诉我们何谓君子。为清华留下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作为校友,我经常向别人推荐我们的校训,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最刚健雄浑的校训之一。其中的期待既包含了生生不息的奋进,又有厚重沉稳的心灵力量,描绘了最优秀卓越的德行。
这些年我和卓越者的对话,不再只是关注他们的成功,不再只是关注眼下的热点,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未来,他们眼中的未来,这个未来与其说是他们的,不如说是你们的,因为你们就是卓越者的昨日、今日和来日。
十年前我和大家一样,我曾经坐在台下仰望着那些社会贤达人士在台上说着他们的故事。我那时候认为卓越是一种质地,我必须要仰望。在那个还必须要仰望的年纪里头,我和各位一样还在理解着自己能不能成为卓越的一员。当成长慢慢把仰望拉成平视的时候,当我采访了无数的人,看到了无数的卓越者曾经颓然崩塌,也看过颓丧者忽然奋发一览众山小。
于是我明白,卓越不只是一个结果,不是一种恒定的质地,而是一种态度。在我与《与卓越同行》的书里六位商业领袖一起聊天的时候。其实他们对于舞台也有紧张,也有疑虑。卓越之人不是坚不可摧,他们只是重视每一次的结果,只是他们遇到失败的时候比普通人多了一点咬牙重新站起来的倔强。他们不是不会犯错,只是在错误面前他们比一般人快一点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且继续前行。他们不是不知道恐惧,只是在普通人认为恐惧足以使我们停步的时候,他们多一点勇气说不。
卓越与平凡之间只差一点点。差一个叫做极限自我挑战,精神上自我生长的一点坚持。
有人问我,我怎么看未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我采访的这些卓越者们能够分享一些令人振奋的可能性,能够引领未来的方向。但是要实践,真正看到未来的方向,就在这里,在校园里,在各位青年人的身上。
这个时代是上天的恩赐,今天的年轻人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有更多创造奇迹的机会,在毫无参照和先例的情况下去创造你们的成功。
1999年我到清华作报告的时候,当时南斯拉夫大使馆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轰炸事件。当时各地的年轻朋友们群情激奋,当时有同学问我怎么看未来十年的中国。我说,相信未来的十年中国的国力不会同日而语,除了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还有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一天世界会接受中国的文化、经济。今天这一切已经开始发生。今天便是我们十多年前的未来。未来毫无疑问会从眼下开始发芽。
我们常常会有一个误区,以为未来在远处,与今天无关,但其实未来藏在今天之中。&未来总在我们中间,是为了在它发生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未来并不在远处,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今天就决定了我们要参与怎样的未来,它走在我们的中间。
与其说我今天想要说什么,不如向我们将要经历的未来向大家一起提问。我们做什么样的准备,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
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灵魂?
如果把一头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一个大的池子里头,中间有个强化玻璃,鲨鱼每天都要冲撞。每到吃饭的时间,食物就会被放到鲨鱼的池子里头,鲨鱼还是不放弃,还是不断地冲撞,头破血流。终于有一天他放弃了,他用他狩猎的本能去等待每一天的食物。有一天,中间的强化玻璃拿开了,鲨鱼也不想再去追逐热带鱼,它躲在远处不敢靠近,因为它怕疼。鲨鱼是海里的王,但是在这个实验当中,鲨鱼失去了自己。
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可能会感慨:这多像爱情啊。但是除了爱情,我们还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自由灵魂的消逝。当鲨鱼决定对玻璃以外的世界视若罔闻的时候,其实那就是一个自由灵魂的丧失。这个鱼池何尝不像我们的世界,有一个养着金鱼的鲨鱼池,有一个我们自由驰骋的舒适区。也有一个让我们披荆斩棘,头破血流,却不能保证是否能够有所成就,但是有一个更大、更斑斓、更不可知的未来。自由的灵魂会决定会留在舒适区,还是要冲撞可能存在的玻璃,去寻向一个未知的未来。
我喜欢一句话&坚持下来,就是自己的。&其实幼儿对于这种冲撞是没有恐惧感的,只是一次次的疼痛让我们学习了筑起高墙,我们习惯于在高墙之内生活。
1993年,我离开了安逸、看似非常高薪、前途一片光明的主播的生涯,来到了香港,从头做起。当时不会说广东话,也没有亲戚好友在那里。本来我没有在工作当中遇到挫折,我只是想看我没看过的地方,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到未知的地方去闯一闯,去走一走。所以我走到了今天。
我在采访马云之前跟他聊天,当马云还是书生马云的时候,他被当成骗子,吃了很多的闭门羹。到现在他谈起来还是义愤填膺。他去了美国,不信基督教的他走进教堂,他听了牧师的一场&永不放弃&,他就把这句话带回来当做座右铭。于是这时候的马云比普通人多坚持了一会,往前冲撞,就成了游进另一边的鲨鱼。
向同学们提第二个问题:今天我们准备好保卫完整的自我了吗?
来的时候,在机场,书店卖的图书百分之七十都在教人如何成功。但很难找到一本教我们如何&观自在&观一下我们的内心。成功是外在的世界,如果观照自己的世界是否存在更重要的意义。
在成功的路上,取决于遵循了多少大多数人的规则。但在内在的世界,取决于我们保存了多少的自己,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保卫了自己的不妥协。
在座的年青朋友们都很有自己的主张,因为我们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我做过一个节目,那时候觉得互联网这个东西了不得,终于找到一个人类可以彻底释放自己的地方。很快的互联网上的出位的故事,层层的语言,大家总在自我解放,信息越来越多,世界也在疯狂的转变,每一个头条只能占据我们几秒钟。
我小时候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我特别不喜欢坏人,只喜欢好人,我想大家都一样。一直到我高中的时候,有人跟我说了一句话:黑和白之间是有一个灰度的,其实那才是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空间,生存的世界。
所以我想,自我是不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是泯然众人之时保持内心的井然有序。这全部的镇定是来自于一种力量,那就是自我的思考。
有一个笑话大家可能听过,冰箱里有一排鸡蛋,最左边的鸡蛋发现右边的鸡蛋长着毛,到处说:看,长毛的鸡蛋。一直传下去,最后右边的鸡蛋忍不住了,大声的说:我明明是一颗猕猴桃。这就是内心最后的自我,因为懂得自我,才不畏惧在一颗鸡蛋当中当一颗另类的猕猴桃。
第三个问题我想问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仍然充满着好奇吗?
我们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的好奇心可能会越来越小。我最近很喜欢一个老太太的故事,她说自己五十岁开始学画画,六十岁开始学英文,七十岁还想开画展,这样的好奇心对世界的探索怎么不令人折服?
我到今天才理解,原来好奇是引领我走到今天最为重要的因素。多年之后,我仍然走南闯北去拜访我的受访者,其实不是一个特别怡然自得的工作。如果没有好奇,我们不可能让自己成长,但是随着成长,是什么夺走了好奇。其实这是个很吊诡的问题。我们对于八卦的消息从来不缺好奇心,但我们缺的可能是求知欲。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升华,它不仅是对于精神养分的好奇,而是对于精神养分的求索。
我们常常想要有足够的财富,因为可以丰富我们的物质资本。但求知对精神养分的积攒,是在我们面对无常人生的时候,厚实我们的精神资本,而这一点更为重要。
第四个问题:我们都不喜欢失败,但我们学会拥抱失败了吗?
我采访过很多卓越的领袖、精英。但是我要说句实话,没有一个没有失败的经历。柳传志说,他刚出来做生意,钱就被别人骗走,几个晚上睡不着。即使大家觉得很神的马云,他说自己最想出的一本书是自己犯的一千零一个错误。
问完了问题,我们今天的题目是&致未来&&青年力量&,刚才我向未来提问。现在我要向青年人身上的力量致敬。这种力量在我年轻的时候,带我走到了今天。而相信,这些力量也会为你们打开未来。
第一个力量:时间的力量。
其实岁月是最公平的主人,每个人每一天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香港的李兆基今年85岁了,几年前他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他现在愿意用他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去换取三十年的光阴。他现在财富的估值是1740亿人民币左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座的各位比他还要富有。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但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住就是流水。在我们看似充沛无比的青春里头,岁月仍然是公平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你的时间用在哪里,旁边的人其实看得出来。我很喜欢一句话&智者,谈论的是思想。普通人,谈论的是事。愚笨的人,谈论的是他人的是非。&在我小小的办公室,这句话提醒着我,也提醒这每一个到我办公室的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我们的时间用在哪,自己知道,旁人也看得出来。
第二个力量,大家都有,尤其是你们,那就是选择的力量。
我曾经问过年轻的同事在校园的时候是什么感受。他们说大部分同学把自己比作玻璃瓶里面的蝴蝶,觉得前景一片光明,但是脚下无路可走。但出来做事之后觉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当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是因为还没有找到要走的方向。而理想就是打开玻璃瓶让蝴蝶放飞的方向。
人生其实就是一连串的选择。你们穿什么样的衣服、交什么样的朋友、看什么样的书都是选择。每一天都有选择的机会,都有选择的力量。此时此刻的你,选择读什么样的科系,要不要考研出国,交什么样的朋友,谈什么样的恋爱。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选择&可能让我们发现一群志同道合的中国合伙人,也可能会像五月天一样找到一群艺术上的朋友。当然也有可能选择的朋友带着我们去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继续做一只玻璃瓶里面只看到明媚阳光却飞不出去的蝴蝶。
最近商界的朋友在流传着一句话,很有意思。我想问大家,一根稻草可以做什么?一根稻草可以压死骆驼,一根稻草可以做扫帚,绑在大白菜上可以卖大白菜的价格,但绑在大闸蟹上就可以卖大闸蟹的价格。所以二十一世纪,看我们要与谁绑在一起。
第三个力量跟大家分享,&人生有梦,筑梦踏实&。我的梦想在高中的时候,大家都高考,我左思右想,我能做啥呢。我爱交流,我爱交朋友,我爱对话,所以我就立志做记者或律师。最终的高考让我进入了传媒的行业,进入传媒行业的第一年,遇到了一个朋友,和他谈天说地的时候,他突然在餐巾上画出了一个世界地图。一个刚毕业的孩子,突然遇到一个人画了一个世界地图,他告诉你,你现在的位置在这里,但你的舞台应该在全世界。
基于对美好世界的梦想和憧憬,1993年,在前景未明的情况之下,我来到了香港,到了香港,我才有机会走向世界。北京的朋友对我说,你应该来北京,北京的舞台更大。而我说,香港是一个可以看到老鹰的地方。真的,如果有机会,在维多利亚港可以看到老鹰在飞翔。有人说,看得到老鹰的地方是出英雄的地方。所以我想,无论我们在哪,我们的心有多大,我们的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一个人把心放在了山头上,我们的脚就能够站上山顶。
最后跟大家分享第四个力量。《华严经》里面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信仰,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梦想的确立,应该立志宏大,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忘自己的本心,这是梦想的力量来源。
分享一个小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很喜欢。释迦牟尼有一天遇到了瓶颈,他去问一只大象,大象问他怎么了。佛祖说我现在迷失了方向。大象说,我们的头象从来不迷失方向,每一次觅食之前,他都会叮嘱我们,当你迷路的时候不要乱跑,要站在原地不动,听流水的声音,你就能找到家。佛祖大悟,人生迷路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找到最初的力量。
在99年的报告当中,我留给同学们一段话,现在回过头来,我仍然坚持那段话的价值,今天再送给你们。那是布袋和尚的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刚开始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退步原来是向前&,退步原来就是收获。但是现在我更喜欢的是&低头便见水中天&在耕耘的过程当中,低下头来就能看到一片天。人生很美,美在它的过程,不要忘了努力耕耘的时候,低下头来就能看到美丽的天地。
最后分享今年凤凰卫视影响华人盛典的获奖者星云大师的得奖片段:
&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生命 信仰。你要改变别人不容易,改变自己。我们能够,身体做好事。我们的口头,说好话。我们的心里面,能存好念。大智慧是对于人生有一种透彻的了解。所以要广结善缘。结好缘,好事就能成。&
星云大师说,要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好念,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生命跟信仰,要改变别人不容易,改变自己。我们能够在行为上做有益的事,我们能够说善意的话,我们心里面大智慧是对人生有一种透彻的了解。所以要广结善缘,结好缘,好事就能成。
我喜欢一句话&二十五岁以后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真的,相由心生。今天我要说的是&三十岁以后要为自己的灵魂要前往何处负责&。相信很多朋友,从现在开始都有机会要为自己的灵魂要前往何处负责。
从五四运动到救国运动,到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喊出&从我做起&的口号。今天我们再次站在了一个蕴藏巨大可能的时代,释放这些可能的力量,就像我刚才所提到的那样,在我们的手里,也在你们的手里,但是归根结底,这个时代是你们的使命,最终要由你们的力量来铸就。
清华大学草坪前的日晷,我在纪录片中记录过,从1920年开始就留着当年学长们留下的劝言&行胜于言&这是清华的校风,也是青年的力量,那就是行动铸就时代。
钱理群:未来50年将面临怎样的世界
本文为钱理群先生中国农业大学讲座实录。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有本次讲座的录音(146M,谨慎点击),在荔枝FM,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电台搜索&尬得&也能听到钱先生的声音。如果你觉得钱先生所讲的晏阳初和乡村建设运动部分和你没有太大的关系,把其中的&农村&换些什么别的背景,或许你会有什么新发现。
我是个宅男,每天在家里读书思考,不到外面去。我给自己定了两个规矩,第一条,基本上不到外地开会讲学。第二条,在北京也尽可能的拒绝讲课、拒绝演讲、拒绝参加会议。
最后我决定来这里,也有两个原因。因为我长期宅在家里不出门,我还是非常关心现实。我自己给自己定位是站在边缘的位置思考时代的中心问题,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要我们那一代人不关注政治,不关注现实是不可能的。我们时时刻刻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在思考一些现实的政治问题、人文的问题、精神的问题。
我之所以要宅在家里拒绝参加各种会议,其实主要的目的并不是想要躲进小楼成一统,并不是想要躲到象牙塔里逃避现实,而恰好相反,是想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以后就可以更静下心来思考一些更加重大的、更加根本性的一些问题。
我思考了很多问题而且范围很广,从历史到现实到未来。从中国到世界,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都在我的思考范围内。
我首先汇报第一件事情,我曾经跟一个志愿者群体开会,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也谈过一次,题目就是年轻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今天我专门讲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大问题?是出于我对中国的年轻人以及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两种忧虑。
第一个忧虑是有个电影叫《小时代》,我也看过《小时代》。我就发现《小时代》讲什么呢?讲小时代,小人物,小享受,小苦恼还有一点小寂寞。用鲁迅的话来说&把个人的一己的欢乐看成整个世界&因此就陷入了过于自怜、过于自恋,这是一种倾向。
另外一种倾向有些年轻人,有些知识分子他们也关心现实,甚至某种程度的介入现实。但是他们过于的贴近现实,被现实的很多具体问题纠缠,陷入无止境的焦虑当中。一种无力感,最后就可能被现实吞没。
一个陷入小时代,不想大问题。另一个想问题,但陷入具体的现实困境。这两种倾向都让我感到忧虑,因此我就想到我们需要既要关注现实,又要超越现实,来思考一些更大的、更有超越性的问题。一些关于人性、关于人的存在、关于人类发展的形而上的一些问题。
知识分子就是要解决现实,解决精神问题,给这个时代注入新的价值、新的理想。既要关心现实,同时又要超越现实。
我今年74岁,在做的各位大约20岁、30岁、40岁。你们距我74岁的年龄还有50年、40年、30年。我想问的问题是在未来的30、40、50年内,也就是诸位人生最主要的阶段,你们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你们将面对时代提出的什么问题?为此,你们应当做什么准备?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最初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2008年,当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我专门去做过一次采访。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大家不能把它看做一个突发事件、一个偶然事件。相反要把它看成一个常态。也就是说我们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应该有一个新的觉醒、有一个新的思想准备。从此中国乃至世界将进入一个灾难不断、冲突不断、突发事件不断、多灾多难的时代。你们要准备,你这一辈子就要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
这个多灾多难,其实是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自然灾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从2008年到今天,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紧张、自然灾害问题是越来越严重。
2013年从一开始就是雾霾,一直到今天还是雾霾,此刻,雾霾还在威胁着我们。空气污染已处于常态,这就意味着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将持续下去,可能不止30年到50年。诸位生活的时代,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将成为人类的第一大问题。
王安忆有个说法&从此我们将和自然永远处于较量、协调、再较量、再协调的关系中&。我觉得王安忆说的非常好。未来30年到50年人和自然的较量、协调、再较量、再协调会成为时代的主要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问题涉及很多很多方面。首先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对过去习以为常的许多问题要重新思考。
今天实际上是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我们过去征服自然,19世纪、20世纪就是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到了21世纪自然就一下报复了。其实是对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报复。征服大自然,向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这就是单一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特征。这种单一的工业化、现代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作为它的后果。而且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西方也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西方可以把工业化的负面效应转移到殖民地、转移到东方国家来。而我们东方国家就很难再转移了。说回来,在国内还有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今天我们要对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进行反思。这种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背后是一个理念问题。有一个发展道路上的进化论,就是断定从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这是一个历史进化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进化论当中农村文明跟城市文明是二元对立的,农业文明就是落后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就是先进的,而且先进必然战胜落后。这就是一个发展道路上的进化论。
这样的一个进化论是必须破除的,我们必须追问,农业文明、农村文明就真的天然的绝对的落后吗,就真的必须被取而代之吗?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就真的绝对的正确,绝对的先进?
我对贵州的文化做过一点研究,我对贵州文化做了一个概括。贵州文化内在是一种和谐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多元文化的和谐,但建立在生产发展的一种低水平上。它也需要发展,但包含着若干合理的内核。
我们通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老祖宗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一直健康地活了下来。在长期的历史的实践当中形成了适应本土的、适应这块土地的生活方式,一种地方的文化。这样一种长期历史形成的地方文化是不能再进化论的逻辑下的。
大家知道今天中国的西部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规划建设,依然走的是这条工业化的道路。这就有很多问题。我对贵州现在大规模的建设,一则喜,更则忧。我非常担忧,因为它的指导思想是那套进化论。后果会造成人和自然关系的更加极度紧张。
我们今天需要对这样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必然带来人和人关系的变化。过去我们习惯于问阶级和阶层,在自然当中,人有种共同性。比如说雾霾,在雾霾面前穷人、富人、官员、老百姓都是一样的。人类在自然面前有一种共同性。
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由环境引发的社会不满和反抗。在自然面前,超越了阶级斗争,是全民性的。这种全民性的紧张可能就是未来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因素。以前的问题是局部利益,而在大自然面前,在环境问题上引起的反抗是全民的反抗。这会引发许多新的政治问题。会出现新的震荡。
另一方面任何自然关系的紧张还会引发新的伦理问题。这些年围绕动物保护的争论引出了动物伦理学的问题。这里面还有许多哲学的问题,天地人的关系问题。
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还处在发展当中,我们今天很难做出深度的分析。但我要提醒诸位的是你们将来的三五十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关于发展模式、关于政治、关于经济的问题。
还有社会冲突不断,其实就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现在由于全球化的时代,大家接触不同文化的人越来越密切,在这密切的接触当中,就会带来更多的冲突。人的冲突更根本的问题就是怎么看待今天的世界,怎么看待全球化。这个问题我是2011年发现的。
当时英国首相说了一句话&英国病了&。我觉得不止是英国病了,2011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提醒全世界都病了。在2011年,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病了;日本发生大地震、核泄漏,病了;北欧发生颜色革命,病了。全球都病了。意味着现行的所有的社会制度,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现行的所有发展模式都出了问题,出了危机。这是2011年以来的世界告诉我的。这个危机还在继续发生。
这样一个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明模式的危机打破了20世纪曾经有过的关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神话。在20世纪有两大神话,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神话,另一个是东方社会主义神话。当时都宣称资本主义最好,社会主义最好,这两大神话互相搏斗。在20世纪,就是我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孰优孰劣,谁战胜谁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主题。当时毛泽东曾经预言,未来50年到100年间将是社会主义彻底战胜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当时听了这个话,热血沸腾。但现在怎么样,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了吗?
紧接着,在80年代末又出现这样的神话,当苏联瓦解以后,西方有些学者宣布,历史终结了,宣布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了,宣布美国模式、资本主义模式是人类最合理的。现在怎么样?发生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神话也破产了,美国神话也破产了。当然今天还有人在做中国梦,中国神话。社会主义不行了,资本主义不行了,中国模式就行了。我看迟早也是个梦。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基本现实,把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绝对化、理想化都会造成一种遮蔽,都会造成一种欺骗。
当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事件以后,再说走美国道路的就减少了。有人就说社会主义可以救世界,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宣扬社会主义可以救世界的人把子女都送到国外去了。那这种宣传就是表演。我们老百姓走不了,农民走不了,工人走不了。
今天我们就不能很简单的像过去那样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问题,很简单的看各种发展模式。如果说过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大博弈、大冲突的时代,博弈冲突的结果是各自的矛盾都暴露了,各自都出现了危机。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模式都要进入一个新的改革的时代,新的调整的时代,首先要进行反省和反思的时代。
现在是对所有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明形态进行反思反省,寻找新的出路的时代。未来的发展很可能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既不是美国模式也不是中国模式。不是一个代替一个而是互相的交融,对现有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明形态进行新的融合和新的超越。
我们可以做个总结,如果说我们那一代人面对的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那么诸位所要面临的未来三五十年将是由文明危机引发的改革调整,最后达到文明交融的时代。如果说我们面临的主要是民族危机的话,诸位所要面临的就是你们不仅要承担民族危机还有人类危机还有世界危机。
今天的中国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问题,它跟世界的问题连在一起。中国当下的危机是世界的危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世界问题的解决。单纯的中国本民族的视野已经不能面临未来的时代。
这是一个危机冲突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转机的时代。这个时代要超越现有的模式就必须要有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有新的乌托邦,要提出新的乌托邦理想。超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超越美国模式中国模式。一种新的理想,新的伦理观,新的世界观,新的价值观。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要求,就对我们许多现成的立场恐怕是个挑战。
我越来越感觉到,如果我们坚守在某一个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已经很难对当今世界作出判断,甚至作出新的解释。
当北欧发生颜色革命的时候,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兴高采烈,说人类民主的第三个浪潮来到了。当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事件的时候,中国的左翼知识分子兴高采烈,说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了。他们都有一个固有的立场来解释当时发生的事情。我们既有的立场已经不能面对新的现实。我们不能简单地固守在原有的价值立场、知识观念。
我们必须对变化的现实进行重新的思考,从新的现实出发来进行新的研究,新的理论的创造,不能再固守原有的东西了。我们不能用书本里学来的某种理论去面对变化的新的现实。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但恰好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发言权。在科学技术上很难预计在未来30年到50年当中科学技术会变化到什么程度。我简单说我感到的变化。一个就是网络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变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等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还并没有完全了解到。还有就是基因技术的变化,它会对整个人类的伦理学,怎样面对人自身都会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希望大家密切关注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带来的全面的挑战。
这就是我想到的未来30到50年间你们将面临三大问题。第一,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第二,人类文明的危机和转机的问题,寻找新的出路的问题。第三,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危机。这三大问题带来了三大紧张。一是人跟自然关系的紧张。二是人和人关系的紧张。三是人内心的紧张。
大家都会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很累,和自然的关系紧张,人和人的关系紧张,和自己内心的关系也紧张。如何面对这些紧张,如何解脱这些紧张,如何走出这些紧张,来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社会发展模式,这都是你们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一,精神准备。你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刚才同学们都很惊讶,因为没想过这些问题。我今天就是要提醒大家,要想,要思考未来30年到50年你要面对怎样的世界。你想过和没想过是不一样的。
第二,要有知识和理论的准备,这三个问题都涉及知识理论的问题。无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还是模式的选择,你必须对各种模式有深刻的理解。你真的懂得美国模式了吗?美国模式的问题在哪里?美国模式的合理性在哪里?我们都清楚吗?你必须深入到文明的、模式的内部结构里才能真正了解它。我们现在说那个制度好,那个制度糟糕,都是情绪上的争论,很少深入到内部去讨论。原因就是我们太容易停留在感性的认知而缺少真正的理论和知识的积累。
我要特别提出理论的兴趣问题。第一,你能不能发现理论问题,因为网络时代我们天天都面对各种信息,但有多少人能从这些信息当中看到信息背后的理论问题。这是一种能力,发现理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缺乏理论兴趣。也有学生对理论有兴趣,但我发现他们的理论是用东方的事实来证实某个西方理论模式的正确性和必要性,那不叫理论。
我现在就想起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当然我们年轻的时代是不值得炫耀的,我们的问题很多,总体上来说是上当受骗的一代。但也有些内在的素质,譬如说我们都喜欢思考大问题,我们都关心理论问题,同时我们又重视社会调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希望诸位能够关心一些大问题,能够关心理论问题而且和实际结合起来。
另一个准备就是实践准备。我们今天在讨论这些问题也是一种实践准备。把这些问题的思考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实践。
我从10月一直非常紧张的在做一件事情,我在编一套书叫&志愿者文化丛书&。这些年我很关心志愿者的运动,很关心乡村建设。但我觉得中国的志愿者运动缺乏理论资源,我们的志愿者组织、NGO组织的理论基本上是西方的。我们缺少中国自己的理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就想为中国年轻的志愿运动,年轻的志愿者提供一些中国自己的理论。
这套书先要出五本。第一本鲁迅卷,第二本是卢作孚卷,第三本是晏阳初卷,第四本是陶行知卷,第五本是梁漱溟卷。从中国自己的乡村建设,从中国自己的平民教育,从中国自己的社会总结他们的思想,作为今天的一个理论。
下一步要编一个《论语》卷,把孔夫子的思想转化为现代的研究。还有《墨子》卷,因为中国第一个草根组织是墨子墨家。志愿者要找源头的话应该找墨子。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中国自己的志愿者理论。我因此非常认真地读了这几个先驱者的全集,读了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慨。当年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恰好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我感到很惭愧,也感到欣慰,既然我们的先驱提出来,就应该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再往前思考。
这些年大家经常提晏阳初,但真正读晏阳初的人不多,真正读进去的更不多,而我们恰好应该坐下来认真读他们的原著。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新的晏阳初。我也要介绍一下晏阳初几个和我们今天很有关系的观点。
第一个,晏阳初强调的所有观点是中国传统&民为邦本,本固邦民&,由此他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他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都一样,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国势强大而人民衰落和人民贫困&他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就算有就是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中国就是国势强大而人民贫困。这什么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道路,富国强兵是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国富了,兵强了而民穷了。我们可能最近几年才意识到要照顾民生了。
晏阳初说这样的模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我们口称民主国家,但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权利&人民穷困不止是经济上穷困,还有权利的穷困。因此这样会造成什么老百姓呢?当他面对问题发生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是三种态度:一种是冷漠旁观;一种是逃避;一种是抑郁烦闷然后就暴躁妄为。什么原因?就是国家强盛,人民没有获得相应的富裕和应有的权利。这种权利觉悟的缺失就造成今天这样一个状况,而这个状况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晏阳初警告这会造成世界之浩劫。
我觉得晏阳初当年的警告在今天是触目惊心,这都是我们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发展的后果。也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问题。晏阳初说&国家,只要是人民处于政治的弱势地位的话,国势强大也是空的,本不固,邦何以立。&
第二个问题,晏阳初说他所讲的主要是农民。为什么要为农民说话,他讲的道理很好玩&中国大多数是农民&&中国城里面的大多数是农村出身&他说&农民不只占人口的大多数而且中国的人种也是属于农民的&民为邦本实际上在中国应该是农为邦本。然后他就问为什么大家要忽略农村的问题,他有一个解释&我们中国的发展很多模式都是外国搬来的,外国是工业化的,所以我们在各行各业的建设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这样的模式不变,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永远不会得到重视。&
这要说到中国农村教育,我觉得中国农村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城市为中心,我们培养学生的全部目的就是让学生到城市里来。当然农民向城市流动这是他的权力,这本身没有错。但把这个绝对化以后就产生了问题,考上大学成了学生的全部目的。另外当这个学生不能考上大学,老师、家长连他自己都放弃了。我们有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目的就是让尖子学生爬上去,其他基本是陪衬。在我看来这就是农村教育的最基本问题。
第三点,晏阳初提出来。他说&我们搞农村教育,我们搞农村建设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农村教育,农村建设不是我们的全部工作,更不是我们的全部目的,人的改造才是根本。农村教育,农村建设,农村改造只是方法,根本的问题是人的改造才是根本。农村改造的目的不是仅仅人们摆脱贫困,而是要在摆脱贫困当中使人变成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他提出了一个警告&如果大家不对人的全面发展给以足够的注意,那么有一天,中国人,中国农民吃饱饭了,但是他们不是真正自由的人。&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警示,应该说今天吃饱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农民不是自由的。晏阳初还提出一个警告,话说的很重&中国绝对不能走单一化的工业化道路,如果中国走单一化的工业化道路,那么将来有一天中国将成为世界工资低微的工厂,并且最后将威胁到世界和平。&我读了这个也很吃了一惊,今天中国不正是一个世界工厂吗?但是是以工资低微为代价。他说这样一个中国会危害世界,这话很重。
晏阳初说&我们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中国农民能够成为自己管理自己的主人,而且成为管理国家的主人。第一要有农民的觉醒,第二农民要有全面的权利,第三要给农民组织权&他说离开了这样的东西,农民永远不会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大家知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农村教育和中国的乡村建设都有一个高潮,但就在高潮时期,晏阳初提出警告,他说大家都谈农村教育,大家都谈乡村建设,他说会成为一个泡沫,在时髦中很快就会自行消灭。他说高潮时期正是危机,我觉得这个非常深刻。现在大家也都在谈,但同时有几个在认真做。
为什么这样一个中国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其兴也速,其灭也速?他说我们所推动的乡村建设,我们所推动的农村教育是不是符合农民的需要。现在大家都在谈为农民服务,但是要警惕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打着农民需要的旗号,表面上是农民需要,实际上是某个利益集团的需要。所以今天我们听到有人说要搞农村改革的时候,你就想一想他的改革是真正从农民的需要出发还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第二晏阳初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认为的需要当做农民的需要。我曾经给到农村去的大学生朋友们提醒过,你要防止好心办坏事。据说农村有的学校已经不大欢迎志愿者去支教了。你觉得需要了不等于农民就需要。
那就需要真正到农民中去,真正了解农民真实的需要是什么,晏阳初说,如果任何改革不是农民需要的改革,不管你搞得多么漂亮,多么热烈,最后是一场空,无法持续。这是非常重要的警示。第二你的改革有没有在农民中生根,不生根不会持久,怎么叫生根,就是让农民成为农村改革的真正的主人。因此他提出要防止两种倾向,第一要防止救济式的农村改革,主语是我,我来帮你做事情。另一种就是建立模范村,我们中国现在很奇怪,爱搞典型,建立模范村,那就是当官需要。
我曾经做过一个报告,五四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先后五次到农村去,但每次都是雨过地皮湿。去时轰轰烈烈,等走了,烟消云散。因为我们搞的农村运动全部是外在的,或者是救济式的,或者是想建立模范村,都没有农民自己的。
大家知道中国农村建设有一个先驱杜润生先生,他对未来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提出一个观点。他说关键是要使农民成为自由人。第一给农民经济上更大的自由和自主权,第二政治上发展农村组织的权利,第三就是平等的受教育权。这才是中国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最终的目的。
我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未来三五十年会怎样。第二个是中国农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问题,第三个开始谈现实问题。
当下,在中国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一种焦躁、一种牢骚、一种怨愤的情绪,我自己也是陷入很大的困境。什么样的焦躁、牢骚和怨愤呢?一方面对现实不满,但另一方面又无能为力,陷入一种焦灼的状态。
我们面临一个矛盾,中国的问题大家看的越来越清楚。最关键的是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毫无出路,中国的发展毫无希望。但是我们做为无权无势的普通人你就很难参与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坦白的说政府是不让我们参与的。就陷入了一种强烈的无能感、强烈的焦躁感,怎么办?
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杨东平先生说的,他说,现在中国的坏人早就联合起来了,他们干尽了坏事。我们好人呢,只会发牢骚。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就是大家有一些共同想法、共同焦虑的朋友,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别发牢骚了,再发也没用,就是大家想想我们能不能合作起来做一点事情。
要先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从改变自己和改变自己周围的存在开始。我们既然不满意现行体制下主流的价值观念。那么我们能不能一群人联合起来,按照自己的新的价值观念、自己的道德理想行动起来。在这个追逐物质享受的消费世界里,我们这批人能不能尝试着过一种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
许多人奉行极端利己主义,拒绝任何社会责任承担的时候。我们这批人能不能从自助助他的伦理观开始。当许多人奉行把他人当做敌人,这种丛林法则,这种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这批人能不能把他人看做兄弟那样。在这个充斥谎言的时代里,我们这批人能不能努力地在真实中生活呢。
整个社会管不了了,但是我自己和我的朋友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可以做的。我们对主流说,不跟你玩了,我们自己玩。反抗你我没有勇气,我不跟你玩总可以吧,我们这帮人自己玩,按我们的理想,按我们的价值观。这本身是一种独立的表现,我们不采取对抗的办法,我们是在既定的框架内,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这确实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一个体制,没人跟你玩这是最大的悲哀。我们不但不跟你玩,我们自己玩。大家想想,我们新的玩法是符合人性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眼下我们是孤独的,是寂寞的,但是是符合人性要求的,我们这个做法只要努力把它做好了,就会产生效果。从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存在开始去改变社会。我把它叫做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它是存在变革,但它是静悄悄的。
有三个理念,第一个理念就是要清醒的估计现实,认清自己,以及教育本身的一些问题。不要把教育理想化。丢掉幻想,看到理想,正视现实。
第二点,要清醒的认识现实,又要采取积极地人生态度。人家问我对中国教育的看法,我经常回答两句话,第一,总体上我十分悲观,比任何人都要悲观。但是我仍然相信即使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还是有可以做的事情。从改变眼下,改变现实开始。从现在开始。别想以后,以后说不定更坏。就从现在开始,从眼下能够尝试的开始。
第三,不追求根本改变,而是追求一点一滴的改良,渐进而不是突变,这些我把它称之为低调的理想主义者。怎么样做到坚持低调的理想主义者。一需要智慧,二需要韧性。
首先是需要智慧,中国的体制总体上令人悲观,但是绝不是毫无空隙。因此你怎么样在体制内寻找空隙,寻找你可能的发展空间,这是需要智慧的。而且必不可少的某些时候要做出妥协。但妥协又不能过了度。
第二要有韧性,认准自己的目标。一个人一生把一件事做好就了不起了,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下去,而且落实在每一天当中。认准一个目标,把它做好。首先是慢,中国的事情必须要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没用。但是要不停止,不放弃。
做事有几种做法,一种是认准目标不吃不喝,你就坚持一个星期。还有一种,我一边吃,一边喝,还一边谈恋爱,这可以坚持的多一些。还有一种,我把它概括为边玩边打,就别想这做什么事必须牺牲了,你要从中感受到快乐,边打边玩。我曾经对很多青年讲,现在的生活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只打不玩,还有一种是玩着打,这个恐怕在当下青年当中是占大多数。我对玩并不反对,只要你玩是用自己诚实劳动来玩,我们不能要求大家都来干事业,要尊重玩。还有一种是边打边玩,在生活当中该做事做事,该学习学习,该玩玩,同时有一个目标。我给大家推荐的生活方式就是边打边玩,我自己就是边打边玩。该玩就玩,该打就打,玩玩打打,打打玩玩。这多痛快,而且你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打,我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的,这是我的经验。
别小看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其实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既是社会存在的改变,又是自我生命的改变。中国的改革需要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改革,也需要自下而上民间的改革,要良性互动。我们现在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自上而下。
这就是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我给大家提出的是改变当下的存在。我还提出过&好人联合起来,做几件推动政治改革的好事情&。一方面我们改变自己的存在,同时如果有可能,要参与推动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今天我要跟各位强调的还是从自我做起。
每个民族都有为数不多的源泉性的作家,所以这个民族遇到问题要到这个人那里去寻找。譬如所有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所有德国人都知道歌德,所有俄国人都知道普希金,所有印度人都知道泰戈尔,鲁迅应该是这么一个地位。在中国,具有原创性、源泉性的作家是不多的。我曾提出来在中国有四大源泉性作品,第一是《论语》和《庄子》,第二是唐诗,第三是《红楼梦》,第四是鲁迅。就像我们不可以想象英国人不知道莎士比亚,鲁迅是中国少有的现代汉语的典范性的作家,要学习现代汉语必须要从鲁迅那里去学。
我对年轻人的选择观提出过三点建议,第一,选择自己合适的事,只要你合适,你就去做。第二,当你做出某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到来的后果。第三就是当你发现你的选择不适合你的时候,要做出改变。
我们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自己的主张就是,当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以后,你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继续在物质上追求,只要是正当劳动,这没有什么不好。另一种,就是我做出的选择,我对自己的要求第一在生活上是中等领域,另一方面,在物质上我的要求不高,我要求精神层面。要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但同时更注重精神层面。这并不能代表别人的选择,虽然我是这么看的。
别把我们那一代人理想化,每一代人都是非常痛苦的、非常迷茫的,都经历过这个过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恼,绝不要把前一代人理想化,每一代人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现在正面临人类所有的文明正处在危机的时候,现在基本上要重新来过。那么重新来过怎么办呢?我觉得是两条,第一条。理想和信仰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要寻找精神资源,所以应该趁大学的时候,多读些书,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把人类文明,精神文明的经典,精髓接收过来。第二个就是要了解中国国情,要了解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国家,所以要到农村去看一看。当你懂得中国的农民是多么好,又懂得中国的农民多么苦,这两点你真正懂了,你也懂得自己了。所以信仰的建立要靠广泛地读书还有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中国国情。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可能最后你会找到自己该走的路。
我在北大的最后一堂课,对同学们有个留言,我说,在座的同学们将来你们会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你们会从事政治,我对你劝告要做政治家不要做政客。政治家是有他的理想,为实现他的理想去努力。而政客是把政治权利当做自己的目标,他是没有原则的,只要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城真诚善意精致完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