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6年银行业利润发生了哪些变化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介绍
  日,由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业发展报告(2016)》由、恒丰银行、牵头,二十余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撰写, 今年是第五年发布。报告共分为9篇,20章,5个专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介绍,并结合去产能、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年度热点加以深入分析,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现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其主要报告点如下: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行业外部环境更趋严峻  2015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国际金融市场及价格波动加剧。经济稳步复苏,并开启周期;欧洲经济弱势复苏,但基础不牢;日本经济再现技术性衰退,增长式微;新兴经济体增速总体放缓,部分经济体出现负增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使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GDP增长6.9%。2016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深度调整,并继续呈现不均衡复苏态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运行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逐渐积累增多,经济增长更趋平衡,结构也趋于优化。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序推进各项金融改革。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调控工具更趋灵活,宏观审慎管理架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015年,中国银监会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监管制度,明确了监管重点,提升了监管效率。2016年,中国银监会将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法规体系,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推动银行业治理机制改革;切实防范重点领域信用风险,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二、行业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和转型深入推进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占比进一步上升。2016年一季度末,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普惠金融布局进一步优化,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 95%。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持续优化,内外部培训活动日益丰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流动性有所增强。  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综合化经营进程加快,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总计22家中资银行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架构改革有序推进,事业部制改革稳步实施,内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各类机构运行特征明显。政策性银行持续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储蓄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型,稳妥有序推进上市工作。大型商业银行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继续发挥国有金融的主力军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发挥机制灵活优势,多方面推进转型创新。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区域特色,注重在转型升级中走“专特精”之路。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齐头并进,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发挥比较优势,继续保持稳健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入推进体制改革,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6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加快转型创新步伐,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强化风险管控,保持稳健发展。  三、资产规模稳步增长,非信贷资产业务空间广阔  2015年,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同比增长 15.7%。公司贷款持续增长,贷款投向不断优化,“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贷款增长提速。公司贷款利率继续下行,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个人贷款业务快速发展。住户消费贷款及个人住款增长较快,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降。传统业务增速有所放缓,线上零售业务快速发展。2016年,商业银行将继续推进公司和个人信贷业务创新,优化客户结构,聚焦新消费领域,保持信贷业务稳步发展。  非信贷资产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占比稳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增速明显快于大型商业银行。买入返售业务波动式下降,各项投资稳步增长。债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为非信贷资产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未来,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的加快及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大投行”和“大资管”空间广阔,将是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存款业务平稳发展,负债结构趋于多元化  2015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影响。2015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18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07%。从存款业务来看,存款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放缓,存款平均成本率普遍下降,存款结构基本稳定。从非存款业务来看,同业存单发行量大幅增加,二级债发行额有所下降。  2016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负债业务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但考虑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专项整治逐步强化,银行业负债业务发展仍面临一定机遇。银行业负债业务仍将保持适度增长,银行业的存款利率更加灵活化和差异化。为了抓住发展机遇并应对挑战,银行业将持续夯实基础,创新负债产品,灵活运用多种负债工具,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负债业务稳健发展。  五、中间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新型中间业务创新加快  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居民和企业部门资金管理和金融交易的需求快速增长,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中间业务机会,加之利率市场化、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存在向轻型银行转型的内在要求,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传统中间业务仍占据中间业务的主导地位。2015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1亿元,同比增长15%。传统中间业务各分项分化日益明显。类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打业务;结算、清算类业务业务收入大幅减少,占比下降;代理类业务发展平稳,占比有所上升;担保承诺类业务收入占比略有下降。  2015年,商业银行新型中间业务发展进一步加快,新型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显著上升。其中,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05%,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05%。投行(咨询顾问)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平均收入占比分别为16.36%、11.57%、24.15%,三者收入合计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同比上升5.06个百分点。2016年,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和金融需求多样化态势下,新型中间业务创新日新月异,“大投行”业务将继续快速发展,托管服务将逐步多元化,理财业务逐步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加快转换,新型中间业务创新持续加速。  六、风险压力持续增大,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15年,银行业风险压力持续增大,不良持续“双升”。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同比增加4318亿元;不良贷款率1.67%,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但各商业银行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加大力度化解存量不良贷款,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紧跟市场变化,积极应对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种挑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流动性状况整体平稳;持续规范和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尤其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2016 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结构调整及产能过剩治理仍将持续推进,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增多导致银行业投资风险上升,利率汇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将使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行业外部风险加大将导致输入性风险加大,多种风险并存要求银行业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控能力,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七、盈利增速持续下降,盈利驱动因素逐步转换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保持稳步增长。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持续“双升”,潜在不良压力较大,资产质量风险持续加大。行业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净利润增速进一步放缓。2015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比2014年下降16个BP,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2014年下降7.2个百分点。  2016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类业务快速发展有助于支撑盈利增长,银行业盈利结构正逐步由传统公司业务为主向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和金融市场类业务并重转变。在经济下行和去产能加快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银行业资产质量仍将面临较大压力,资产质量仍将持续侵蚀银行业利润。综合来看,2016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微幅正增长。  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改进金融服务  2015年,中国银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打造责任银行,有效支持国家战略发展,倾力发展普惠金融,热心公益事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实现自身稳步发展、抗风险能力增强的同时,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满意度和美誉度。  2015年,中国银行业在追求规范、合规、文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持续深化文明规范服务理念,夯实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服务模式转型,推进服务链和流程优化,拓展服务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渠道、多元化和便捷化的金融服务。2016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社会责任管理理念与实践,以进一步激发银行业发展潜力,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等国家战略。  九、聚焦行业热点,展望行业发展新趋势“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新常态”持续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银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产能过剩治理短期来看可能进一步增加银行资产质量压力,长期将有助于促进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并为银行业带来中长期重大发展机遇。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既是国家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也是银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盘活信贷资金存量的重要手段。按照市场化理念创新发展银行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监管层和业界的共识。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拓展银行业务空间,控制银行信贷风险,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银行业风险可控,发展可期,国际评级公司调整中国评级展望是对风险的过高估计,对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影响有限。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介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干货】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投向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核心观点:
1. 债券、银行存款和非标资产是银行理财的三大配置资产,债券、非标占比提升
截至2016年6月末,全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各类资产余额26.39万亿元。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共占银行理财投资余额的90.32%。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配置比例为56.04%,近年占比持续提升;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比例为17.74%,低利率背景下占比明显下降;非标准债权类资产配置比例为15.62%,自13年下降后16年略有回升。
从债券配置结构看,信用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28.96%,且以高信用评级的债券资产为主体。利率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6.92%。
受“8号文”限制,银行理财产品的非标业务规模逐渐压缩,所占比重由2013年末的27.49%下降至2016年6月末的16.54%。结构看,收/受益权所占比重最大,占所投全部非标债权类资产的33.18%;其次是信托贷款。占比为16.45%。
2. 银行理财资金投向各类基础资产收益均明显回落,带动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
当前,银行业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非标市场以及权益市场,各类基础资产的回报率将决定银行理财产品的综合收益率。分类比较各类基础资产的收益率水平,自15年初下降1-3%不等。3个月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自13年末达到5.93%的峰值后逐步回落,从15年3月起回落速度加快,由5.35%下降至16年9月的3.87%。
3. 主动对接券商资管与基金子公司产品是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权益的重要渠道
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无法直接投资权益,主要通过(1)主动对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以及私募产品,(2)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3)投资两融收益权,(4)结构化配资业务这四种方式间接投资权益。其中,通过购买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产品,银行可与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等进行沟通协商,确定权益投资具体方向;而通过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投资两融收益权、结构化配资业务等方式,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间接流入股市,但具体流向不在银行把控范围内。
投资建议:
货币政策定调稳健,行业中期不良生成速度阶段企稳,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存在配置价值。我们维持对行业买入评级。建议重点关注宁波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适度关注北京银行、交通银行。
1、国际动荡加剧,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资产质量大幅恶化;2、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力度不达预期。
银行业理财产品投向分布
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情况
1、总体情况
截至2016年6月末,全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各类资产余额26.39万亿元。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 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共占银行理财投资余额的90.32%。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配置比例为56.04%,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比例为17.74%,非标准债权类资产配置比例为15.62%。另外,其他资产配置具体包括权益类投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金融衍生产品、产业投资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以及代境外理财投资QDII,配置比例合计9.68%。
2、理财资金投资债券情况
债券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固定收益资产,是理财产品重点配置的资产之一,在理财资金投资的12大类资产中占比最高,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40.42%。其中,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6.92%,信用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28.96%。
进一步来看, 理财产品直接投资的信用债,以高信用评级的债券资产为主体, 整体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截至2016年6月末,理财资金直接投资的信用债中,55.70%为AAA级债券,25.00%为AA+级债券,18.10%为AA级债券,0.82%为AA-级债券,0.38%为AA-及以下债券。
3、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债权类资产情况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也是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的资产之一。银行将发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集中在一起,投向企业贷款、同业贷款、贴现票据、委托贷款及其他金融工具,或者直接进入银行资产池中,通过单一类信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子公司等通道机构,利用信托受益权等与非标资产对接。
2013年出台的“8号文”,对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做出了规定。 限制了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规模的上限,为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同时规定商业银行对之前投资但达不到本通知要求的非标资产,应比照自营贷款于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8号文”之后,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受到诸多限制,银行理财产品的非标业务规模逐渐压缩,所占比重由2013年末的27.49%下降至2016年6月末的16.54%。
结构看,截至2016年6月底,投资于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理财资金中,收/受益权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非标债权类资产的33.18%;其次是信托贷款。占比为16.45%。
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行业情况
1、总体情况
理财产品在给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也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累计有18.99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 截至2016年6月底,投向了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余额16.03万亿元,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0.74%。
2、理财资金投向行业分布情况
截至2016年6月底,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其中 规模最大的五类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地产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道路运输业等,前五类行业合计占比为51.54%。
3、理财资金投向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情况
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两高一剩”行业、商业房地产(保障房除外)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在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和监管下,2015年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资金量有所下降,其余额从2014年末的2125.4亿元降到1937.0亿元,降幅12.35%。具体来看,涉及“两高一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非标资产规模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分别较2014年末下降63.2亿元和279.5亿元。
2016年6月末,理财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重点监控行业和领域的资金余额为2034.9亿元,较15年末回升,主要为商业地产投资出现回升。其中,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非标债权类资产规模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较2015年末下降2.34%。
银行业理财产品投向变化
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占比持续提升
近年来,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16年6月末,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余额达14.7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2.53%; 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配置比例达56.04%,较年初上升5.05%。
其中, 信用债占理财投资总额的比例稳中有升,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信用债占理财投资总额比例分别为25.45%、25.42%、28.96%。此外,信用债中高信用评级债券资产——AAA级债券资产占比稳步提升,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所占比重分别为47.27%、53.49%和55.70%;同时, AA-级和AA-级以下债券资产占比于16年上半年明显下降,16年6月末占比为1.20%,较年初下降2.65%,信用债整体风险逐步降低。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占比略有回升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稳步增长,占比自13年下降后略有回升。截至2016年6月末,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投资余额达4.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23%;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在理财资金中的占比较15年末略有回升,所占比重由2015年末的15.73%提升至2016年6月末的16.54%。
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中,收(受)益权、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所占比重较为稳定,16年6月末占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3.18%、16.45%和13.88%。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比重逐年提升,16年6月末所占比重为7.33%,较14年末提升1.62%;而委托债权比重则逐年下降。16年6月末所占比重为6.31%,较14年末下降10.14%。
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逐年下降
2016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产品投资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首次出现负增长,截至6月末,投资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4.68万亿元,较年初减少0.62万亿元。另外,现金及银行存款余额在理财资金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所占比重分别为26.56%、22.38%和17.74%,这 主要是因为14年以来6次降息,使得银行理财资金逐步减少对于现金及银行存款等低收益率资产的投资,同时将理财资金投向具有较高收益率的债券资产等。
银行业理财产品各类投向
当前,银行业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非标市场以及权益市场,各类基础资产的回报率将决定银行理财产品的综合收益率。
债券市场收益情况
债券是银行理财资金的主要配置资产,15年3月末,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5年)达3.46%,中债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AAA+、5年)最高达4.83%,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9%。随后债券市场收益率不断下跌,截至16年9月25日,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5年)仅2.55%,中债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AAA+、5年)仅3.12%,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3.87%。
货币市场收益情况
银行间同业存款是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品种之一,主要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是理财配置中的低息资产。15年3月末,期限为3个月的Shibor利率为4.90%,之后大幅下降;16年9月25日,3个月期Shibor利率降至2.80%。
非标市场收益情况
15年3月以来,伴随降息,贷款类信托和债权投资信托收益率均逐渐下降;15年3月末,贷款类信托年收益率为9.23%,债权投资信托年收益率为9.00%;16年9月25日,贷款类信托年收益率降至6.81%,债权投资信托年收益率为7.00%。
权益市场收益情况
15年6月,上证综指达到最高点5166.35,深证综指达到最高点3140.66,随后上证综指与深圳综指一路下跌。16年初以来,上证综指与深圳综指分别在3000点与1900点附近徘徊。
综合考虑以上各类基础资产的收益率下降,3个月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自13年末达到5.93%的峰值后逐步回落,从15年3月起回落速度加快,由5.35%下降至16年9月的3.87%。
银行业理财资金投资
目前, 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无法直接投资权益,主要通过(1)主动对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以及私募产品;(2)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3)投资两融收益权;(4)结构化配资业务这四种方式间接投资权益。
近年来, 对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以及私募产品是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权益(包括A股、H股以及非上市公司股权等)的重要渠道。在该过程中,银行可与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等进行沟通协商,确定权益投资具体方向。
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指上市公司按一定的抵押率把股权抵押给券商,获得资金,而这部分资金最终来源于银行理财产品资金。通过此途径,银行理财资金间接流入股市,但具体流向不在银行把控范围之内。
投资两融收益权指的是银行将理财产品的资金拆借给券商,同时券商需要以融资融券业务的收益权作为质押。通过投资融资融券收益权,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间接流入股市,具体流向同样不在银行把控范围内。
结构化配资业务指的是银行将理财产品的资金借助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和阳光私募的产品,为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提供配资服务,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作为优先级或夹层享受固定收益。结构化配资包括伞形信托和一对一单账户配资两种类型。
伞形信托配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信托通道下设立很多小的交易子单元,虽然共用一个信托账号,但每个子信托完全独立,单独投资操作和清算;银行理财资金则借助信托产品,通过为各子信托客户配资、增加杠杆后投资于股市。伞形信托的门槛通常为300万元,配资比例一般为1:3,作为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入市的开路先锋,杠杆比例曾一度达到1:8、1:9;但随后由于其高杠杆影响已被证监全面叫停。
目前,银行的一对一单账户配资业务仍在正常开展。所谓一对一单账户配资业务,即银行将理财产品的资金借道信托产品等,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向高净值客户等提供配资,配资杠杆率已降至1:1,资金门槛则通常是千万元级别;由此,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通过单一结构化配资的方式投资于股市,作为优先级享受固定收益,利率通常在6%左右。
【广发证券-银行-沐华 屈俊】零售专题之理财投向
来源:广发证券 微信号gfbanking 作者:沐华,屈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现在的位置:
2016年最佳信用卡排行榜 市场份额座次发生变动
  2016年最佳信用卡排行榜,市场份额座次发生变动。南方财富网小编为大家介绍详情。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新增发卡总量为4976万张,有的增长速度甚至翻倍,但也有的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负增长。
  截止到2016年6月末,在国有银行中,新增发卡量位于前三位的银行是工行、建行及农行,分别是888万张、716万张以及537万张。值得注意的是,三家银行中仅有建行新增发卡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为-14%,而工行同比增长24.7%、农行同比增长25.7%。
  而股份行新增发卡量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位于前三位,尤其平安以451万张的新增份额力压其他传统零售股份行。
  如果从新增发卡量同比增长的纬度来看,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以及光大银行增长最快,分别为191%、108%以及78%。出乎意料的是,作为国有银行的中国银行,其新增发卡量在上市银行中排名滑落至第9名,同比滑落15%。
  如果从累计发卡量来说的话,各大银行累计发卡总量为59274万张,工行以11779万张的累计发卡量仍旧稳居&铁王座&,为唯一一家信用卡发卡量破亿的上市银行。不仅如此,根据国际权威机构PaymentsSource最新公布的数据,工行还成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发卡银行。
  如果从消费交易额来衡量各大银行信用卡实力,今年上半年工行、建行、招行排名前三,分别为1.4万亿、1.2万亿以及1万亿元,同比增长32%、14%以及26%。
  上半年,各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同比全面增长,而浦发信用卡增速位列第一,平安及兴业增速紧随其后。
  至于在信用卡贷款余额这一指标上,上半年,工行位列第一,建行和招商居第二、第三位,招商银行增长幅度较大,而中国银行出现负增长。股份行中浦发银行则出现了近一倍的大幅增长,观察新增发卡量的增长情况,浦发信用卡在上半年的成绩单可圈可点,另外平安、中信及兴业表现也较为突出。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信用卡专区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业净利润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