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还有哪些正规大学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跨专业的专业。本人幡然醒悟,想上研究生,可是好像已经错过报名时间

信息来源: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微信公众号
又到了考试周
是不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奇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没复(yu)习?
尤其是一些学习难度较大的专业
再一次证明了
只要专业选的好,年年期末都能重温高考的激情
来看一看都有哪些专业吧~
期末考试难度★★★
生理病理解剖学 内外妇儿心理学
大家的学科都是一首诗
只不过,你们是静夜思
我们 是长歌行
期末考试难度★★★
背单词背句型背课文 做精读做泛读做对话
练听力练翻译练写作 期末复习周
幡然醒悟道:
小语虐我千百遍 我待小语如初恋
期末考试难度★★★★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画图中
夜阑卧听风吹雨,做梦还在画图中
期末考快到了,我去画几张工程/机械制图冷静冷静
土木工程类
期末考试难度★★★★
前世得罪了牛顿
得罪了爱因斯坦
得罪了薛定谔
躲得过高等数学
躲不了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
没错,我要沉浸在力学的世界不能自拔
数学/物理类
期末考试难度★★★★
我要把对期末考试的爱,写进每一个微积分里
然后积起来,直到无法收敛
高垒的草稿,用尽的铅墨便是最好的证明
期末考试难度★★★★★
英雄联盟打小怪兽我也会
然而,编程写代码,这······
于是每到期末复习周,就会上演一场唯美虐恋
我与代码的倾城时光
期末考试难度★★★★★
敏锐洞察,神气十足,悬疑烧脑······
这是你们眼中的我们
然而,背不完的专业书、分析不完的案例
才是我们的日常
期末复习周
我唯一拥有的权利就是拼力复习
期末考试难度★★★★★
你以为我们是文科?可我们算的数比理科难
你以为我们是理科?可我们背的书比文科多
最终,凌乱着,默默背书算题到天明
期末考试难度★★★★★···★(满分五颗星)
生理生化,必有一挂;
病理病生,九死一生。
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怎么能顺利的度过期末考试
成为一位天不怕地不怕,内心坚强无比的医学生?
以上为大家普遍认为的期末考试难度较大的专业
被点到的宝宝们是不是深有体会呢
╮(╯◇╰)╭
或者,你认为这些专业都弱爆了
那就快把你认为最难的专业分享给我们吧
其实每个专业都不容易,
各自都有不为人知的辛苦。
既然我们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坚持到最后。
无论以后的路途有多艰辛,
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我是大专生,我想考研,有的大学招收研究生硕士规定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我是大专生,我想考研,有的大学招收研究生硕士规定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是什么意思
但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都写着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而且写着复试加试科目,我都糊涂了,谁能解答
我有更好的答案
1、认真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如果规定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则是该校没有在职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即没有业余学习形式的专硕如工商管理硕士等。2、如果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都写着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就应该可以报考。只有个别学校如中南财经大学的大部分学硕都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但此类学校很少。3、报考条件是依据学校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而不是其他。
严格说来,研究生招收只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当然也包括专升本的学生。如果你是专科生也不是没有机会考,只不过需要从毕业到你想考研要达到两年工作经验,这样你专科学历再加上两年工作经验就可以考专业硕士了(两年制的),专业硕士就业前景比较广阔,还有一种学术型的,三年制,主要研究学术性的,像你这种情况,两年工作后可以考专业硕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硕士研究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欢迎浏览在职研究生网!
当前位置:&>&&>& > 文章详情
2018年上海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目录
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院
  2018年上海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公布,详情如下:
  025100 金融(经济学院,学院代码101)
  本专业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扎实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并同银行、证券、金融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训练学生金融市场运作和管理技能,以适应或进一步提高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金融分析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金融投资(含证券、投融资体系等)
  02.(非全日制)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含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网络金融等)
  03.(非全日制)商业银行运营管理
  指导教师:
  唐豪教授、应益荣教授等20多人。
  招生人数:3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431金融学综合
  5. 复试科目:国际金融实务
  备  注:
  1.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
  2.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学生可以不脱产入校学习;非全日制学生不能转为全日制。在校期间不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助学金等。
  课程教学主要利用晚上或双休日;将根据录取情况在上海大学新闸路校区、嘉定校区或宝山校区设立教学点授课。
  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相应的专业硕士学位,即颁发学历、学位双证。
  3.收费标准
  学制一般为2.5年;
  学费标准:2.5年以内,全部学费为12万人民币。超过2.5年的,将酌情另行收费,标准另定。
  025100 金融(悉尼工商学院,学院代码015)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以数量金融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特色,同时培养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公司金融以及宏观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金融学以及数量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从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信托保险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金融部门的工作。秉承悉尼工商学院的国际化、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具有在国内外的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分析与风险管理、量化投资、基金管理、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宏观分析等复合型工作的能力。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数量金融
  02.(非全日制)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
  03.(非全日制)公司金融
  04.(非全日制)商业银行运营管理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431金融学综合
  5. 复试科目:货币金融学
  备 注:
  本专业在悉尼工商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学生可以不脱产入校学习;非全日制学生不能转为全日制。
  课程教学主要利用晚上或双休日;将根据录取情况在上海大学新闸路校区、嘉定校区或宝山校区设立教学点授课。
  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相应的专业硕士学位,即颁发学历、学位双证。
  联系方式:
  地 址: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嘉定区城中路20号嘉定校区文德楼326室。
  025400国际商务(经济学院,学院代码101)
  本专业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扎实掌握经济学和贸易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创造性解决国际商务实际问题;并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部门、金融机构合作,使学生适应或进一步提高在政府部门、商务及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分析与实务工作的能力。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国际商务环境
  02.(非全日制)国际贸易
  03.(非全日制)工业品营销
  04.(非全日制)企业跨国经营
  指导教师:
  沈瑶教授、董有德教授等30多人。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5. 复试科目:国际商务理论与政策
  备  注:
  1.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在职人员。
  2.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为非全日制,学生可以不脱产入校学习;非全日制学生不能转为全日制,在校期间不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助学金等。
  课程教学主要利用晚上或双休日;将根据录取情况在上海大学新闸路校区、嘉定校区或宝山校区设立教学点授课。
  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相应的专业硕士学位,即颁发学历、学位双证。
  3.收费标准
  学制一般为2.5年;
  学费标准:2.5年以内,全部学费为12万人民币。超过2.5年的,将酌情另行收费,标准另定。
  035101 法律(非法学)(法学院,学院代码006)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以特定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及管理人才。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律金融学、知识产权管理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一支以全国著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高层次人才为骨干,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和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一、培养目标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我国,尤其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同时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实务经验,能够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人数、学制、学费
  我校2018年拟招收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40名,学制3年,学费20000元/年,要求本科专业为非法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专业代码:法律(非法学)035101。
  三、入学考试
  1.考试科目
  &法律硕士联考&的初试科目共四门:
  法律硕士(非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2.初试
  初试时间在2018年1月 (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地点由各报名点指定。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
  3.复试
  复试时间约在2018年的4月上旬进行,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计划招生规模的120%左右。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及综合能力。复试方式为面试与笔试相结合。复试的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四、资格审查与体检
  我校将在考生复试报到时对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者不予复试。考生复试时应按我校规定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我校复试通知。
  五、录取
  为了录取适合读法律硕士并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宁缺毋滥,保证质量&的原则,综合考察考生的整体素质,择优录取。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
  六、户口及档案关系
  在学期间,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学)研究生不调档,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委培单位工作,相关情况须在复试时以书面形式向研招办说明。
  七、联系方式
  1.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A楼420室
  邮政编码:200444
  2.上海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网址:http://www.law.shu.edu.cn/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BJ202室
  邮政编码:200444
  035102 法律(法学)(法学院,学院代码006)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以特定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及管理人才。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律金融学、知识产权管理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一支以全国著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高层次人才为骨干,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和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一、培养目标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我国,尤其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同时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实务经验,能够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人数、学制、学费
  我校2018年拟招收非全日制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学制2年,学费25000元/年,要求本科专业必须为法学,面向全国招生。专业代码:法律(法学)035102。
  三、入学考试
  1.考试科目
  &法律硕士联考&的初试科目共四门:
  法律硕士(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2.初试
  初试时间在2018年1月 (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地点由各报名点指定。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
  3.复试
  复试时间约在2018年的4月上旬进行,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计划招生规模的120%左右。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及综合能力。复试方式为面试与笔试相结合。复试的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四、资格审查与体检
  我校将在考生复试报到时对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者不予复试。考生复试时应按我校规定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我校复试通知。
  五、录取
  为了录取适合读法律硕士并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宁缺毋滥,保证质量&的原则,综合考察考生的整体素质,择优录取。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
  六、户口及档案关系
  在学期间,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不调档,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委培单位工作;相关情况须在复试时以书面形式向研招办说明。
  七、联系方式
  1.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A楼420室
  邮政编码:200444
  2.上海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网址:http://www.law.shu.edu.cn/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BJ202室
  邮政编码:200444
  035200社会工作(社会学院,学院代码037)
  社会工作硕士(MSW)系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的实务人才。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运作过程,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管理和研究能力,并能够努力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实务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包括课程、专业实习、论文等。学员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学 制:2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工作
  02.(非全日制)社会政策及其评估
  03.(非全日制)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31社会工作原理
  4. 437社会工作实务
  备 注:
  1.本专业在社会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 实行弹性学制,上课时间和地点根据考生性质作相应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
  3.学费4.6万全部。
  085201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代码009)
  机械工程领域拥有机械基础件、精密机械及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等五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依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属的机械自动化工程系、精密机械工程系。学科中包括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三个博士点和五个硕士点,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近年来机械工程领域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8000余万元,其中85%来自工矿企业。在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面向工矿企业,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员具有机电综合设计和研究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机械装备现代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先进制造系统管理、车辆工程技术等各项创新开发或管理工作。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非全日制)机械电子工程
  03.(非全日制)机械设计及理论
  04.(非全日制)车辆工程
  05.(非全日制)精密仪器及机械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4机械设计(二)(专)(02、04、05研究方向)或 915电子技术(专)(02、04、05研究方向)或 930自动控制工程基础(专)(02、04、05研究方向)或 916机械设计(一)(专)(01、03方向)或 917控制工程基础(专)(01、03方向)
  5.复试科目:机电综合(02、04、05研究方向)或 机械原理(01、03研究方向)或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01、03研究方向)
  备 注:
  1.本专业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学费:15000元/年。
  3.授课时间:一般为周末上课。
  085204 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代码010)
  本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上海大学首个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第一类特色学科,获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等建设项目资助,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工程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
  本专业目前承担20余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和市级科研项目,以及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汽车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能源材料等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微结构分析、强韧化处理技术、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计算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专业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上汽、一汽、宝武钢铁、中信特钢、鞍钢、攀钢、兴化不锈钢研究院、上海电气、三大核电集团等大型企业有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场所。本学科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汽车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公司联合成立了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车用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宝武钢铁、兴化不锈钢研究院、上海电气、三大核电集团确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专业课题研究与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密切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面,主要就业于汽车、钢铁、能源、半导体、机电、家电、贸易等行业,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术、汽车用金属材料(钢板、铝合金、结构钢)、材料合金设计与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热加工及其数值模拟。
  02.(非全日制)薄膜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系统、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材料、能量转换材料。
  03.(非全日制)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
  04.(非全日制)高性能先进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05.(非全日制)核电站关键结构材料(无辐射)、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特种纤维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电池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等。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环保、腐蚀与防护等领域工程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 01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02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3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 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或 923普通物理(二)(专)
  04方向:922物理化学(二)(专)
  05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专)或 922物理化学(二)(专)
  备 注:
  1. 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 学费:35000元/全部。
  085207 电气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代码009)
  电气工程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高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多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本学科面向新能源、电力、交通、仪表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科学方向。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十余人。长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省部级重大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攻关等重大重要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本学科注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所设课程反映当今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在相关领域独立从事研究开发、创新实践的能力。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新型电机设计及应用
  02.(非全日制)智能电器设计及应用
  03.(非全日制)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04.(非全日制)电力传动自动控制技术
  05.(非全日制)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
  06.(非全日制)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07.(非全日制)现代电力系统优化及运行
  08.(非全日制)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09.(非全日制)高性能伺服驱动技术
  10.(非全日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1.(非全日制)新型储能及变换技术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8电路(专)
  5.复试科目:模拟与数字电路
  备 注:
  1. 本专业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 学费:15000元/年。
  3. 上课方式一般为周末上课。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代码007)
  本专业领域培养依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在211工程建设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中,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工程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学校最具实力的学科之一。学院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技术&三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一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中试基地为核心,近年来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与企业有广泛的合作关系,承担企业委托的大量研究和工程项目,解决了一批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密切有关的问题,为国家特别是上海市通信、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专业以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编码、传输、交换等技术,培养信息技术和通信工程领域高级人才为目的。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接入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图像通信技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处理、传输与终端、显示技术、现代无线技术、微波技术等。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34名,副教授60余名,有十余年培养研究生的历史。实验室设备先进,拥有多种大型成套精密设备,具备先进的测量、计算和研究开发手段。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电子技术与系统
  02.(非全日制)宽带通信网技术
  03.(非全日制)光通信及相关技术
  04.(非全日制)数字通信与移动通信
  05.(非全日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06.(非全日制)视频处理、编码与传输技术
  07.(非全日制)语音信号处理
  08.(非全日制)微波及毫米波技术
  09.(非全日制)现代天线技术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02 数学二
  4.912模拟电子技术(专)
  5.复试科目:通信原理
  备 注:
  1.本专业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课时间一般为双休日。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代码010)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3普通物理(二)(专)
  5.复试科目:量子力学 或 固体物理
  备 注:
  1. 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学院代码098)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它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关键作用。
  集成电路工程包括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以及集成电路的应用等,目前已经成为渗透多个学科的、战略性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程领域。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涉及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表等众多方面。设计并制造集成电路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是现代电子系统赢得竞争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的关键。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集成电路设计、测试、材料、设备与集成电路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和集成电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与业界联系广泛,学术气氛活跃。拥有先进的科研与实验条件。微电子中心自创建以来,已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热忱欢迎微电子学科与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学生报考。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应用
  02.(非全日制)器件物理、器件模型和微电子机械系统
  03.(非全日制)显示扫描与控制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3普通物理(二)(专)
  备 注:
  1. 本专业在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考生。
  085210 控制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代码009)
  本领域针对电气、仪表、冶金、能源等行业的自动化测控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控制、检测、优化、建模、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领域是上海市高原学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科学桥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LSMS & ICSEE2017、LSMS & ICSEE2014、AsiaSim2012 & ICSC2012、LSMS & ICSEE2010、ICIC2008、LSMS2007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控制工程技术及应用
  02.(非全日制)电站与电网监控优化技术
  03.(非全日制)图像及语音处理技术及应用
  04.(非全日制)先进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05.(非全日制)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6.(非全日制)仪器仪表测控系统
  07.(非全日制)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08.(非全日制)嵌入式智能系统
  09.(非全日制)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
  10.(非全日制)新能源并网技术
  11.(非全日制)汽车电子
  12.(非全日制)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13.(非全日制)医工结合及智慧医疗技术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9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专)或 920模拟与数字电路(专)
  5.复试科目:微机硬件及软件(包含8086和C语言)
  备 注:
  1.本专业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学费:15000元/年。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系,学院代码018)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培养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应掌握本领域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掌握建筑、地下、隧道、桥梁、道路及水工等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且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本专业领域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
  在学科带头人叶志明教授的带领下,土木工程系现拥有&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结构抗震减震及控制、风工程、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混凝土及钢结构、地下空间结构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拥有多名高声誉专家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国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与国有大型企业联合组建&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重点加强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科研团队;依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形成核反应堆抗震研究和技术服务科研团队以及依托上海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形成基于BIM平台的建筑结构全寿命分析与设计科研团队。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在民用及工业建筑、桥梁隧道、防灾减灾、结构修复与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结构工程学科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年青化、研究力量强的学术团队,若干教授在相关领域享有很高学术声誉。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教授1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5名,其中,洪堡基金归国人员1人,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另有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2人,形成了精教学、善科研的&双高型&师资队伍。学科拥有集教学与科研一体的实验室和若干结构分析软件,其中部分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2016年中,获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分别为16项和6项,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子项1项、博士点基金4项以及多项上海市科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60余篇,其中,39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出版专著、教材7部,先后申请发明专利85项、实用专利56项;纵向课题经费1290余万元、横向课题经费逾2990余万元;先后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获得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相互统一、相互支撑与促进,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精品教材等,现拥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和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市闸北区房管局和上海上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土建甲级)等实践基地,本科学强调专业理论与应用实践的结合,以重要的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技术及其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解决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一定的工程应用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
  02.(非全日制)结构抗震与减震及其设计研究;
  03.(非全日制)结构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04.(非全日制)结构振动控制及应用;
  05.(非全日制)钢结构分析及设计;
  06.(非全日制)城市道路与桥梁设计理论及方法;
  07.(非全日制)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及应用;
  08.(非全日制)城市防灾减灾及施工技术研究;
  09.(非全日制)桥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设计、施工;
  10.(非全日制)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结构应用;
  11.(非全日制)地基处理技术;
  12.(非全日制)建筑物及地下结构的加固理论与设计;
  13.(非全日制)桩-土及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及应用;
  14.(非全日制)土木工程材料断裂损伤、裂缝控制及其应用;
  15.(非全日制)新型生态型道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16.(非全日制)再生混凝土集料稳定碎石研究及应用;
  17.(非全日制)BIM与建筑信息管理技术。
  指导教师:
  叶志明教授、夏小和教授、徐旭教授、周文波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朱杰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秦爱芳教授、孙家瑛教授及17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等以及相关企(事)业校外导师等。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02 数学二
  4.929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专)
  5.复试科目:专业英语,混凝土结构和土力学
  备 注:
  本专业在土木工程系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5216 化学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院代码011)
  化学工程学科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点,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是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与上海城市投资总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能力的化工环境复合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学科领域以环境化工、绿色化工技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与工业催化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设有射线应用研究所、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和上海城市矿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同时拥有先进的分析与检测仪器和设备。目前有教授20位,博导9位、副教授20位。近些年来,本学科领域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领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绿色化工、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生态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环境化工污染控制、化工产品研发设计、行业运营管理与服务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环境化工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
  02.(非全日制)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03.(非全日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04.(非全日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05.(非全日制)催化技术与清洁能源
  06.(非全日制)辐射化学与技术
  07.(非全日制)合成化学与产品
  08.(非全日制)精细化工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4化工原理(专)或 925分化析学(专)或 926物理化学(专)
  5.复试科目:综合专业知识(包含专业英语)
  备 注:
  1. 本专业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 学费:25000元/全部。
  085229 环境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院代码011)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是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与上海城市投资总公司、上海环保局、上海市容环卫局等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紧密合作,依托上海城市矿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能力的环境工程复合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学生具有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进行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和管理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02.(非全日制)污染辐射控制原理与方法
  03.(非全日制)毒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殊处理技术与原理
  04.(非全日制)水污染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
  05.(非全日制)生态修复技术
  06.(非全日制)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 927环境化学(专)或 925分化析学(专)或 926物理化学(专)
  5. 复试科目:综合专业知识(包含专业英语)
  备 注:
  1. 本专业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 学费:25000元/全部。
  085239 项目管理(管理学院,学院代码004)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点依托上海大学管理科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工程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等硕士点。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学科组合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和自己鲜明的特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博士后出站。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和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为实现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技巧,以满足项目业主或投资者需要的目的。着力培养从事项目策划、评估、设计、运作、收尾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塑造未来的项目评估师、咨询专家、项目经理和计划经理等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1)定点项目(学生和导师一起确定项目)(2)双导师(除了学校的导师外,还有来自大型机构的高管担任企业合作导师)(3)实践学习(学生在合作导师的机构或指定项目中,参与实际应用项目,以确保学习的内容和实际工作甚至是未来毕业直接接轨)。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制造工程项目管理
  02.(非全日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03.(非全日制)IT工程项目管理
  04.(非全日制)环境与安全项目管理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 303数学三
  4. 911运筹学(专)
  5. 复试科目:管理学
  备  注:
  本专业在管理学院培养,欢迎有志于今后从事项目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
  085240 物流工程(管理学院,学院代码004)
  本学科依托的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信息管理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商管理(MBA)授权点以及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领域。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8人,中、青年教师近80%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管理期刊发表。
  本专业注重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开设课程包括本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反映本工程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紧密围绕本学科所承担的国家、上海市以及各种企业委托项目,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完成学业后,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创新能力,可以胜任物流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岗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物流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
  02.(非全日制)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03.(非全日制)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
  04.(非全日制)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流程优化
  05.(非全日制)物流项目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06.(非全日制)物流绩效的标杆分析与管理
  07.(非全日制)库存优化、运输优化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 303数学三
  4. 911运筹学(专)
  5. 复试科目:管理学
  备  注:
  本专业在管理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欢迎各类理工科学生报考,入校后应至少补习二门本专业本科生学位课程。
  125100 工商管理(管理学院,学院代码004)
  本专业主要依托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会计、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点,具有一支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全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4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教育和工作背景。2010年以来主持完成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政府、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本专业在汲取国际先进的MBA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领导力的商业精英;办学特色:全面发展、国际化、行动学习。注重对知识的系统把握与运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本专业硕士培养方式:主要采取课堂学习、学术交流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全球工商管理(中文项目)
  招生人数:30
  考试科目: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3. 复试科目:管理学
  备  注:
  本专业在管理学院培养,欢迎有志于今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
  125300 会计(管理学院,学院代码004)
  本专业聚焦于&全人型&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依据党和国家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紧贴上海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和长三角地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导向,通过不断完善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胜任各类大中型企业、各类金融机构、中外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等相关岗位管理工作。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培养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与工商管理等二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会计(MPAcc)、工商管理(MBA)、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四个专业硕士点。
  2010年以来,本专业点已经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经过国务院学位办等主管部门的两次评估(),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水平,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上海大学MPAcc教育教学培养体系,赢得企业与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考生的极大关注。
  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及以上导师90%以上具有211、985学校博士学位,9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国外访问学者经历,7人具有三年以上实务界从业工作经验,以及来自实务界的兼职指导教师40名。
  依托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学科布局优势,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结合,以及对学生的高效管理,为会计硕士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02.(非全日制)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03.(非全日制)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
  04.(非全日制)审计理论与实务
  05.(非全日制)税制与税收筹划
  招生人数:30
  考试科目: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3.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内容;按照MPAcc教指委规定大纲要求)
  备  注:
  本专业在管理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诚邀有志于今后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考生报考。
  125300 会计(悉尼工商学院,学院代码015)
  悉尼工商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优秀的专业素养,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前沿理论、实务及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国际商业化环境下的商务、财务及法务惯例和规则,具备国际化商务能力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悉尼工商学院在与悉尼科技大学长期合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教学资源和国际型师资,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院在进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时注重兼职企业导师队伍的建设,以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企业导师通过课程定制、讲座、指导实习等方式参与学生培养,已经建设了一支30人左右的由国内外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管构成的稳定的企业导师队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国际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02.(非全日制)国际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招生人数:30
  指导教师:
  方慧副教授、刘焱副教授、田圣炳副教授、郑小松博士、王立夏博士、甘丽凝博士、程敏博士、倪栩博士以及来自实务界的企业导师等30余名。
  考试科目: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3.复试科目:会计、财务管理等综合考试
  备  注:
  本专业在悉尼工商学院培养,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诚邀有志于今后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考生报考。
  联系我们: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研究生管理部
  地址:嘉定区城中路20号嘉定校区文德楼326室
您的疑问&: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教你稳妥拿证
扫一扫吧!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我有话说......条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平台数据,仅供参考,请综合各类信息进行报考;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相关处理。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
快速申请通道
400-000-1399
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 京公网安备 0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日制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