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bet体育都林志玲参加同学会了哪些类型的比赛?

博主最新文章
博主热门文章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p&经管类专业硕士备考经验,涉及科目,政治,英语一,396经济学联考,432统计学。&/p&&p&此答案长期维护,有其他问题或评论或私信,都会回复。个人观点,仅供参考。&br&&/p&&br&&p&&b&谨以此文,纪念过去的一年,并感谢所有帮助我鼓励我的人。&/b&&/p&&br&&ul&&li&&b&
中央财经。
&/b&&br&&/li&&/ul&&br&&p&&b&前言&/b&&/p&&br&&blockquote&&b&
可能我没有把全部知识都学到,但是我知道要考什么。&/b&&/blockquote&&p&
————我的学霸女友&/p&&p&
我一直认为战略比战术要重要些,所以本文侧重交代各门考试的&b&构成、&/b&&b&考核目的、&/b&&b&特征&/b&,希望大家能对各门考试有感性认识进而&b&把握复习方向&/b&。条条大路通罗马嘛,不同人面对问题都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我想告诉你准备考研的过程可能会面对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当然这里也会提到&b&我的学习步骤和方法&/b&,觉得我的套路还行,你也可以按着下面写的来,&b&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做些调整&/b&。&/p&&ul&&li&&b&全文共一万五千余字,略长,耐心一点,你一定不虚此行。&/b&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b&第一部分&/b&是前期准备,包括考研原因,学校选择,作息时间等问题;&b&第二部分&/b&是关于考试科目的经验分享,顺序是政治,英语一,396,专业课(大家各取所需),&b&第三部分&/b&是彩蛋,&b&第四部分是&/b&感谢。&br&&/li&&/ul&&br&&ul&&li&&b&下面,一切为了考试。&/b&&br&&/li&&/ul&&br&&p&&b&第一部分 前期准备&/b&&/p&&br&&p&&b&1.1
&/b&&b&基本情况
&/b&&/p&&p&
本科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投资经济及管理专业,金融双学位,六级519(托考研英语的福),纯理科生,高考不到六百,七月中旬正式准备考试。&/p&&p&
考研结果,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应用统计专业,&/p&&p&
初试 366,政治 67,英语65,经济学联考 126,专业课 108,排名 20/53;&/p&&p&
复试 92.34 排名 7/53,综合排名 9/45。&/p&&p&&b&1.2
&/b&&b&考研原因
&/b&&/p&&p&
我应该有一个创新保研的资格,有一个考中央选调生的名额,这么算来死心塌地考研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沉没成本也不小。&/p&&p&
在实际上还在犹豫是不是考研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p&&p&
一直关注的 &a data-hash=&6e5d9c6ddc61e60c9a14& href=&//www.zhihu.com/people/6e5d9c6ddc61e60c9a1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ydia& data-tip=&p$b$6e5d9c6ddc61e60c9a14& data-hovercard=&p$b$6e5d9c6ddc61e60c9a14&&@Lydia&/a&
突然把签名改成了“进城务工人员”,仔细留意了一下,发现是去北京某自媒体公司工作了。要知道,&b&一个女生放弃了一个相当稳妥的事业单位跑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城市做与之前几乎完全不相关的行业&/b&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哎。同期,她在某答案(或是微博)里说了一句话,原话记不太清,大意这样:&/p&&blockquote&&b&
年轻,就是要站在风口浪尖嘛。&/b&&/blockquote&&p&
她可真没跟大家说说笑笑,喂喂鸡汤,她真的跑去北京了!&/p&&p&
(从此我开始认真粉李老师)&/p&&p&之后的某一天,我也突然想明白:&/p&&p&&b&总不能一辈子都平凡下去啊。&/b&&/p&&p&
当然不是说考了个研究生就能酷炫起来,但是毕竟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嘛。真的想做的事情,努力过就是失败也不会后悔,不是嘛?关键,咱还年轻还有好多时间可以输啊,要是都平平淡淡,到老了还不能心安理得的吹牛逼,也会很后悔的吧?所以…从这一下就开始专注起来准备考研。&/p&&p&&b&1.3专业及学校选择&/b&&/p&&p&
我本科学了管理,懂些金融,但是这些科目大都是偏于理论,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我必须要找一个学科把他们联系起来,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把本科的知识作为有广度的背景,把研究生的专业作为日后纵深的切入点,blablabla…,在这个互联网、资本市场日渐繁荣的大背景下,综合这些因素在我了解的学科中…&b&我选择了统计学,这样不是完全因为兴趣,是必须要学。&/b&&/p&&ul&&li&&b&学硕还是专硕&/b&&br&&/li&&/ul&&p&
坦白说,我理解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大致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区别,前者偏向理论、概念的学习;后者偏向职业技能培养。因为本科参与过老师的项目,自己做过项目,发过渣期刊的论文,发现是在是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所以选了专业硕士。&/p&&ul&&li&&b&学校&/b&&br&&/li&&/ul&&p&
个人并不认为可以仅凭985,211就决定自己要考的学校,或者考虑的权重也不应该太大,更多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日后需要确定。&/p&&p&&b&
综合各种情况,我觉得自己去中央财经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b&&/p&&p&这时候大致是五月份,因为有期末考试和假期,正式看书准备考试的时间是七月十四号。&/p&&p&&b&1.4 作息安排&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2fda10ec8a8b4c8a61f0415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2fda10ec8a8b4c8a61f0415_r.jpg&&&/figure&&br&&/b&&/p&&ul&&li&&b&学习&/b&
每一段的三个小时是真的学习,心无旁骛的高效率。做到这样,需要三点,一个超安静的自习室,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手机不能上网。如果有一个乖乖的女朋友在旁边,会有很大的加成哎~(之前有研友,后来有了女朋友就没有研友了)。注意,每一段结束后要好好休息一下,自己很累会低效率,知识记不住,很耽误时间的。&br&&/li&&li&&b&至于为什么是三小时 &/b& 因为考试时候每科规定的时间是三小时啊,学习是在是个体力活,挺累的,所以每个阶段结束后要休息下。三小时不上厕所,注意力高度集中,说实话开始挺难的,后来锻炼锻炼也就好了,不用一定要做模拟题的时候再规范时间和习惯,平时就好。&br&&/li&&li&&b&手机使用&/b& 那时候我随身携带的手机换成了诺基亚1050,至今我也很感谢他,他不能上网,让我精力集中;输入法简单,让我自觉降低发短信的长度和频率;九宫格键盘,会有种中学的感觉,很怀念哎。&br&&/li&&li&&b&关于如何静心&/b& 送你个秘籍叫
&b&关你屁事&/b&。我把这四个字一直贴在了平时自习的桌子上,以示告诫。&br&&/li&&/ul&&p&
暑假有人开始保研,有人找工作,有人出国,&b&你要考研&/b&;&/p&&p&
当保研、找工作、出国的同学的事情都办妥的时候,&b&你仍然要考研&/b&。&/p&&p&
别人出去吃饭,看电影,旅游,秀恩爱,&b&你一直在考研&/b&。&/p&&p&
可是,别人事关你屁事啊,也不是你的,即使考研很累还可能没有结果,但是之
前不是做好了决定的么?不是说好准备酷炫起来的么?答应自己的事情都不尽力去
做,以后怎么面对别人,昂?&/p&&p&
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别人保北大保人大,签银行签券商,你不去问可能也就不知道了,有那时间看看书不好么,听说好奇害死猫。&/p&&p&&b&1.5&/b&&b&我对考研的理解&/b&&/p&&p&
考研,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细节。让人开心的是,&b&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体力和耐力事情&/b&。如果你能看到这片文章,我就默认你之前在考研论坛、贴吧、QQ群以及别人嘴里知道好多传说中逆袭的事情:某校大一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数人荣登清北;一战渣,二战逆袭斩获理想学校各种浮夸的例子,之前我不信啊,觉得...既然这么强,高考的时候干嘛来着,&b&后来我发现这是真的,这不是梦!&/b&也就是说,对考研初试这件事,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按照稳妥的学习方法,做好时间管理,学够足够的时长。&b&只要目标不太诡异,都没问题的。&/b&问题就出在,&b&方法不对,不知道反省,静不下心,半途而废。&/b&考研的过程中,我还真是认真留意了一下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们,上述四条,会虐掉80%以上的人。&/p&&p&&b&第二部分 各学科介绍&/b&&/p&&p&
对刚刚接触的学科我一定先要有个整体把握,要不学起来没有整体概念我不安心。比如&b&要了解该学科分成那些部分,各部分特征和主要脉络,这些部分是分别用来做什么的,整个学科是用来做什么的&/b&,比如看一本书,首先要看目录,把握整体后再各个击破。&/p&&p&&b&2.1
考研政治&/b&&/p&&p&&b&
2.1.1 考研政治概述及学习方法&/b&&/p&&p&
作为理科生,看着这个东西也是头大,但是,说好要披荆斩棘的啊。&/p&&p&
政治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五个部分,试卷分为选择题50%,大题50%,其中每个科目基本上固定对应一个大题。这也让准备考试分成两部分,选择题和大题,总体来说,&b&选择题靠听课(这个后面会介绍),靠刷题;大题靠押题&/b&。&/p&&p&
考研政治一个&b&时效性非常强&/b&的科目,学到最后,你也许发现除了马原(很可能从领导人今年的讲话中截取),毛概,史纲,思修,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几乎全部都从今年的热点问题、事件、领导人讲话、方针政策中出发,并各学科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考察。例如:14年的APEC、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大会成为重点。&br&&/p&&p&
但是咱也不用自己去刷新闻。十一月中旬开始各个机构、老师都会陆续整理一整年的热点时事并结合知识点,然后开点题班、押题班来帮大家解决大题的问题,注意,&b&只压大题&/b&,在这之前你要把必须所有基础知识都学一遍或是几遍,也就是自己解决选择题的问题,这样老师在让大家抱着押题的资料背的时候,你会更好上手,更好理解。不过,提醒一下,&b&考试的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仔细构思写什么内容的&/b&,三个小时的考试,我整整也写了三个小时。拿起笔就写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卧槽,这是啥来着,我肯定背过…..”可就是想不起来的情况。所以提前准备好选择题,&b&尽量根据每个找到各学科内的逻辑主线,找好知识点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各种联系,把知识点变成知识网&/b&(这个工程我只完成了一部分,效果还好)。重要的是量变引会发质变,在做题和看书的过程中,很会突然一下明白这个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潜在的关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你在这方面&b&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解题逻辑&/b&,如果在英语里,这叫语感。
最后老师交给你押题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校正一下关键词的使用,着重记忆新加入的知识点,毕竟有靠谱押题时已经临近考试了,这时候,效率很重要,效率高你有时间找来其他老师的押题,对比下不同,多背几道,心里会更有底(一道十分,你感受下),也更有把握。&b&有老师说大题就是选择题知识点的集合&/b&,这点我双手赞同。虽然老师会押题,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不学。&/p&&p&
老师押题也不会全准,自己也要努力。&b&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b&,假设大家都用一样准确的押题,那考试就是拼记忆准确性,拼短时间的效率高低。实际上,老师们押题相同是很可能的,因为一年的热点事件就那么些,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老师也会相互借鉴。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押题是准确的,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老师也都很牛掰,侦查能力也都很强,随便甩个反押题的技能,&b&很可能就把政治老师们团灭掉,来个四杀,三杀也不是不可能&/b&,15年就是个例子。&/p&&p&
我对各科的理解是:考研政治,其实是从各个角度&b&考察考生对我党执政理念、奋斗历史、发展方向的认同程度。&/b&&/p&&p&
马克思原理——我党的精神支柱,思想根源。&/p&&p&
史纲——以历史为依据的我党奋斗史&/p&&p&
毛中特——我党各代领导集体思想结晶和政策方针&/p&&p&
思修——如何建立正确的三观&/p&&p&
形式与政策当代政治经济——世界这么乱,我们怎么办。&/p&&p&
(这些其实是我后来领悟到的,当然你也许会有其他的感觉)&/p&&p&
我的政治复习比较诡异,之前刷过很多经验贴,大致是&b&不建议报基础班,考试大纲出来后再开始复习来得及,抱着大纲背,抱着风中劲草背&/b&等等等等…&/p&&p&
认真考虑下,我知道&b&这些都不适合我&/b&,我要对&b&知识体系有全面、感性的认识&/b&;我&b&硬记知识是记不住的&/b&,哪怕会记住忘掉也是必然的。&/p&&p&
我选择了网课,优点是:听课时间灵活,听不懂的可以重复听,能倍速,能暂停。所以几乎政治多余一半的时间,自制力比较好的,你会有惊喜我是在听老师讲课,&b&认真听&/b&。&/p&&p&
时间大致都在晚上,那是我自主学习学不动的时间,以及其他我不想去自习室的时间。这样&b&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放松一下&/b&。私以为老师讲知识会比自己看理解更深入更系统更容易记忆,当然也会有答题的技巧。&/p&&p&&b&2.1.2
考研政治参考资料推荐&/b&&/p&&ul&&li&&b&视频内容&/b&&br&&/li&&/ul&&p&
马原:阮晔老师基础知识,强化,点题。张俊芳老师(面授) 强化&/p&&p&
毛中特:石磊老师基础知识,强化,点题。肖秀荣老师(面授) 强化。&/p&&p&
史纲:刘源泉老师基础知识&/p&&p&
思修:张云天老师 基础知识,强化,点题。&/p&&p&
形势与政策:徐之明老师 肖秀荣老师。&/p&&p&
押题:肖秀荣(面授)&/p&&ul&&li&&b&参考书及练习册&/b&&br&&/li&&/ul&&p&
1.&b&各科新东方讲义&/b&(基础,强化,点题)
认真听课记笔记,过后至少复习一遍(大致浏览下就行,硬记的话,我记不住),新东方更新了就及时看的,基础课会在暑假之前出。之前看别人经验贴,都是大纲之后再开始复习,但是...七月份我就有看了,因为老师也都很专业,讲述内容和九月份大纲基本一致。&/p&&p&
2.&b&肖秀荣1000题&/b&
我做了两遍,第一遍在听了基础课之后,第二变在强化课之后。两遍都是在查缺补漏,看自己那部分的知识点比较薄弱,薄弱看笔记,很薄弱再听课。&/p&&p&
3.&b&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b&
因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内容非常全,大家都说好,但是,全重点就不突出。根据当时的复习情况,我认真看了马哲和思修部分,其他的参考新东方讲义。&/p&&p&
4.&b&历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b& 这个要做一下,尤其是近几年,看看出题人是怎么把知识点转化成考题的。&/p&&p&
5&b&.肖秀荣八套卷
&/b&肖秀荣四套卷 我就只有时间做了这两个,押题的卷子一定一定要做完整一本,老师们通常是在对全年各科的全部重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点编成押题练习册的,所以,做不全很可能会落点。&/p&&p&
6. &b&肖秀荣四套卷&/b&
这个没说的,背好。&/p&&p&
关于肖秀荣老师,我有幸上过肖秀荣老师的面授。直观感觉,肖秀荣老师对各个学科内容、脉络的理解和对热点的把握确实在我接触的其他老师之上,听了课会有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短时间内自己为了应试而学习是绝对感受不到的,所以他之前押中政治大题的傲人战绩是有原因的。&/p&&br&&p&&b&2.2
&/b&&/p&&p&&b&
2.2.1 英语一概述及学习方法&/b&&/p&&p&
14年初的那个暑假,我被基友拉去上了某著名英语培训机构的考研英语面授,两周左右,这是对我整个考研过程影响最大的一个课程,没有之一。(一个神奇的课堂,四个高中同学一起,A保研,B考上中国石油大学,C搞定司考之后去了上海财经,D是我)。&/p&&p&
现在想想,因为单词都不怎么认识,那两周的课在知识和答题技巧上并没有太大帮助,关键解决的是研究生考试各门学科准备的方向,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这些战略性的问题。后来和搞定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交流,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但都赞同一句话。&/p&&blockquote&&b&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b&&/blockquote&&p&下面是那两周的课程告诉我的,用半年去实践,效果不错。&/p&&ul&&li&&b&自己背单词&/b&,要花时间;不要轻信花式记单词大法;前后缀记单词有依据,但要记区别;做真题,&b&只做真题&/b&,认真做真题(这个后面会有);&b&作文第一段要会写,第二段要背,第三段要全背&/b&。&br&&/li&&li& 政治,介绍了几个老师,政治部分有写。&br&&/li&&li& 专业课,除了学校指定的参考书,要找到对应学校,对应专业的本科生用的书,练习题,期末题,课件,初试的真题,复试的真题…越全越好。一定要找!最好是还可以找学长学姐交流一下。(&b&在此感谢给过我指点的学长和学姐们,学校见!&/b&)&br&&/li&&li& 吃得好睡得好一定会长肉,但&b&别在意体重&/b&,肉一点就肉一点嘛,反正也没多久。&br&&/li&&li&这段时间别谈恋爱,别分手,尽量维持现状。(额…这点…因人而异)&br&&/li&&/ul&&p&&b&考研英语&/b&,分成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写作(大作文,小作文)这几部分。英语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毕竟研究生一定会涉及直接阅读外文文献,读不懂,会很麻烦的。所以,考研英语的设置还是很必要的哈。&/p&&p&&b& 出题人&/b&,是这方面专家中的专家,说全国顶配的英语试题研究团队也不为过,所以,不同层次的考生哪些会哪些不会,他们最清楚了,所以&b&,只要补兵够多,团战的时候不掉线,搞定考试是没问题的&/b&。题目文章选自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这类受众为给欧美中产阶级以上期刊杂志,虽然里面超纲的词语已经被替换掉,但用词仍然非常考究,让理解起来增加不小的难度,所以老师都说百分制的七十分就挺好了。&/p&&p&&b&完形填空&/b&,我听过课的大部分老师都说:考试的时候,&b&完型这个你就最后写吧,用来调节时间,乱选的不一定比认认真真思考的结果对的多&/b&。情况没这么夸张,但是大体是这样。我自己选的时候,读题看选项,第一感觉是哪个就选哪个,总体来看,这样确实比瞻前顾后仔细考虑准确率会高一些,还节约时间,不信你到时候自己体会下。人家文章取自欧美科研文章,翻译成中文都不一定能完全明白,再让你选里面动词、副词、形容词......但是别担心,选拔性考试,难度肯定会有,专家出的题,区分度也会有,按部就班的学,分数自然会有。&/p&&p&&b&阅读理解&/b&,用来考核考生对英语文章含义的理解。这个是整个考研英语&b&占分数最多&/b&,最重要的部分,也是&b&学习考研英语的切入点&/b&,这&b&是完形填空,翻译,写作最棒的练习题&/b&。阅读的学校分成两部分,核心是单词,搭配的是技巧。大纲规定5500个,这只是表象,因为每个单词不只是只有一个意思啊,就像中文的,靠,“依靠”的靠和“我靠…”的靠,看起来是一个,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嘛,例子有些极端,意思是这样的,所以,单词很重要,是用来雪中送炭的。而技巧,属于锦上添花,比如,确定答案在文章中位置,在两个答案中琢磨不定的时候,有一个稍微靠谱的标准。&/p&&p&&b&新题型&/b&,有一位老师解释的很棒:新题型是考核学&b&生对文章写作特征、习惯掌握和文章整体把握&/b&。所以他会有选段填空和排序两种形式。所以这部分会有一些,看连词,看关键词,看数字,看标点等一些小技巧。&/p&&p&&b&
翻译&/b&,考查学生英译汉的能力。重点还是单词,有些单词你一定见过他,而且知道他好多个意思,但是…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怎么翻译。比如&/p&&p&
1.读一下句子,大致理解一下意思;&/p&&p&
2.找到分析句子结构,理清修饰关系;&/p&&p&
3.注意下可能考察的关键词;&/p&&p&
4.用汉语把理解的含义写出来,注意把修饰关系,重点词语翻译好。&/p&&p&
对,这都是老师教的,后面给大家介绍的老师授课内容了说的更细致,考试的时候题目的时候,感觉和 &a data-hash=&92d367b87a0d521a6dc8e8& href=&//www.zhihu.com/people/92d367b87a0d521a6dc8e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向日葵人生& data-tip=&p$b$92d367b87a0d521a6dc8e8& data-hovercard=&p$b$92d367b87a0d521a6dc8e8&&@向日葵人生&/a& 学长一样。 (谢谢学长的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56de7c33b172c3162befe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56de7c33b172c3162befe_r.jpg&&&/figure&&br&&br&&p&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候,&b&要先把阅读理解决好&/b&,其他的…再说。&/p&&p&&b&写作&/b&,考试前我很抓狂。二月份老师说:“这个是慢功夫,虽然考试前会有押题、会有模板,但是要慢慢背句子,到时候即使题目奇怪也会写出来,给你们二十个段落,一个月背两段,背熟,没问题吧?”那是年轻的我,略带青涩的大声喊,“没问题!”
结果,呵呵,我从七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中旬都告诉自己,不着急,不着急。搞得最后很抓狂。&b&所以想告诉你们,作文的事,要适当提前&/b&。&/p&&p&&b&2.2.2 考研英语参考资料推荐&/b&&/p&&ul&&li&视频内容&/li&&/ul&&ol&&li&&b&单词&/b&&b&朱伟老师 《练恋有词》 四十个单元
&/b& 记单词不能硬记中文解释,要记词的感觉。单词按错出现频率选自真题文章(几乎就是考纲中经常出现的),例句是真题摘录的(不要担心到时候做题会测不出真实水平,到你真的掌握这些长难句的时候,就可以搞定考试了),这位老师的单词课给我&b&整个考研的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帮助我高效地解决了英语单词的问题,之前提过单词是整个考研英语的核心,所以搞定单词之后顺带着也就解决了完型,阅读,翻译,写作等很多问题(这是后来才发现的),十月中旬之前,除了最近几年的英语真题没做和写作部分,几乎完成了所有英语学习任务,&b&给后面专业课,396,政治节省了很多时间&/b&。这是裂墙推荐的内容,如果选择这个课程,请大家务必坚持下去,很可能你觉得老师很墨迹;开始讲的几单元很慢;讲例句的C部分之前听blablaba…….那时候我也这么想,但是请你坚持下去!这个课程配有讲义可以打印,也有卖讲义直接整理成的书,我都有买。买书主要是因为拿着方便,也留个纪念。笔记什么的主要记在了打印的讲义上,跟着老师认真听过一遍,自己认真背过一遍,大致浏览过一遍(40单元算是一遍哈,听了课要及时复习,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翻一翻)。这个大致在八月底的时候就完成了三十个单元,然后开始做了真题(后面书目介绍的部分,会有有关真题的使用),十月的时候,拿着之前的笔记,我又听了一遍课程,因为单词会忘,那时候只是觉得有必要复习了),考试前,拿着书还过了一遍单词。&/li&&li&&b&阅读&/b&&b&李剑考研阅读真经&/b&
我是在解决了单词问题、完成97-04年的真题(请,务必要看真题使用的步骤!)之后看的,关于实战型解题技巧,其实我还听过好多别的老师的课,因为我做类似决定之前会有前期调查,会进行比较,&b&综合来看,李剑老师讲的真是最好的。&/b&&br&&/li&&li&&b&写作
&/b& 后来我也听过几个老师的课,还是觉得14年初听过的那位老师的写作课最棒,因为老师貌似只有面授,所以…….(过后我问问联系他,看看他有没有录过课程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信我。)听说王江涛老师的写作讲的很好,书写的也很好,我听过一些,还是觉得应鸣老师棒。&br&&/li&&/ol&&ul&&li&&b&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的有两点&/b&,&br&&/li&&/ul&&ol&&li&要&b&提前一些准备&/b&;&br&&/li&&li&如果报考学校水平较高,&b&北京、上海地区&/b&的话,建议有些积累之后&b&自己写&/b&。&br&&/li&&/ol&&ul&&li&&b&书目推荐&/b&&br&&/li&&/ul&&ol&&li&&b&《练恋有词》 书和课程配套讲义&/b&,内容一样,讲义用着方便,但是喜欢书的排版。(用法前文提过)&br&&/li&&li&&b&世纪高教的考研英语真题&/b&
建议买试卷版的,就是那种…每年的试卷是分开的,因为以后做题会比较方便,但主要整理好,别弄丢。&br&&/li&&li&&b&世纪高教的考研英语核心词汇说文解词&/b&
虽然单词用朱伟老师的,我觉得这本单词书是的&b&例句选的实在是棒呆&/b&,来源包括原文,同源期刊,以及相关杂志。不过遗憾的是,我只用了98/360页,那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看英语了。很多书和习题最后都没有全部看完,但只有这一本很遗憾。到了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看到第88页的时候…我想…&b&要是能有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就好了&/b&。&/li&&/ol&&br&&ul&&li&&b&下面是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真题使用大法&/b&&br&&/li&&/ul&&p&
练恋有词前三十个单元并认真复习之后,正式开始了真题的征程,这时候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单词的问题,题目准备两套。&/p&&ul&&li&&b&第一部分&/b&&br&&/li&&/ul&&ol&&li&98—04年真题,&b&只做阅读&/b&。按自己的习惯做题,如果能一次完整的做一套阅读,那你真的很棒,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我几乎看不太懂文章在说啥,那时候还两篇一组的做。这样是为了解阅读文章和四六级的差别以及出题套路(考研的找到出题位置,还要分析分析一下,六级找到就可以选出来了)&br&&/li&&li&做了题之后,按照答案改一下,&b&不要怕错难看,用红笔改(我的第一套题,正确率在30%)&/b&,方便以后复习,注意…先不要看答案解释!!!&br&&/li&&li&按照新改的标准答案,重新做对应的题目,看看自己是否认同标准答案,&b&如果认同&/b&,看看答案看看自己理解的认同是否正确;&b&如果不认同&/b&,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出题人不同的地方,请用力看答案解释。&b&再不认同的话&/b&,确认自己买的是正版,真是正版的话,请忘掉自己的理解方式,按照答案的解释重新理解(此处默认亲买的世纪高教张剑的书,所有答案我都有看过,没什么问题的)&br&&/li&&li&改了题目之后,就要肢解文章了,按照&b&单词——长难句——段落翻译——全文背诵的结构&/b&(这个下面会有解释)。我是通过翻译的方式区分自己会的和不会的单词以及长难句的。有人通过写的方式进行翻译,可是,我觉得那样好麻烦啊。嗯,然后我就找个没人的地方,&b&用手机录音,看着翻译&/b&,遇到不会翻译不出来的词和句子,停下来,做下标记,查字典(要查之前可以看看张剑老师答案里备注的单词,我不会的单词都在那里),翻书在真题对应位置做上笔记,解决问题后再继续翻译。有时我也在纸或者本子上记,但是复习的时候就会很麻烦,容易丢,或者找不到对应位置,总之,不直观,不推荐。&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2effb1e0fbb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2effb1e0fbb_r.jpg&&&/figure&&br&&/li&&li&解决了文章内容之后,&b&请你再做一遍题&/b&,不管是之前做错还是没做错的。现在的目的是在完全解决语言问题之后,能不能理解文章的写作逻辑和出题逻辑。如果这时还没认同标准答案,那,&b&要及时纠正自己的想法&/b&。&br&&/li&&li&完成上述五步之后,&b&请你无限熟悉文章&/b&。之前有说过背诵,是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尽量背一些。记忆力像我这么差的,完全背不下来的,可以去淘宝挑一个自己喜欢的MP3(推荐
ipod shuffle,因为那时候出门不用智能机,所以选了mp3),找一下真题原文的录音。&b&不需要专门找时间听,上自习、吃饭、跑步、学习休息的时候,听一下。&/b&听的时候你可以回想之前做真题的时候,出题的关键句、单词的含义、你做的翻译…等等等等。这样效率很高,而且边边角角的时间。至于听多少遍…….我大概三、四天一套题,那几天一直在听同一套题,做了后面的连带着前面的一起听,播放模式为随机,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时候每篇文章,几十遍应该是有的。&br&&/li&&/ol&&p&建议一套题或者一篇文章之后就&b&及时整理&/b&,否则,拖着拖着就懒了,然后就忘了。&/p&&p&有老师说,一篇文章要做七八个小时,之前不信,后来我信了。我一直觉得,当我完全搞定了97——04真题里所有知识点之后,词汇,长难句的问题,几乎就解决好了。&/p&&ul&&li&&b&第二部分&/b&&br&&/li&&/ul&&ol&&li&解决了词汇和长难句的障碍,剩下的就是&b&和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斗争了&/b&。这么说大家或许会好理解一些,&b&类比中学的语文阅读理解&/b&。文章本身不会有障碍,但是到一些细枝末节部分,很可能就敲不准了。但是&b&考研英语的阅读理解远不会那么浮夸&/b&,答案还都是可以从文章里直接提取出来的。&br&&/li&&li&然后,李剑考研阅读真经,这是一套视频课程,再然后…听课就行了。如果没记错李剑老师的课应该是到09年左右的,课时所限没有全部讲,比较不好理解的文章和题目。听课之后,你会对阅读有更深刻的理解的,相信我。04年之后的真题处理方式,&b&如果有时间的话&/b&,参考第一部分;&b&如果没有时间的话&/b&,请挑出自己觉得重点的文章,参考第一部分&/li&&/ol&&ul&&li&&b&第三部分&/b&&br&&/li&&/ul&&p&
2010年开始,我就开始当做模拟了,这个大家按自己时间安排好,别让手太生,也别浪费题目。(2014年的真题,我是考试之前一天晚上做的你们感受下)&/p&&ul&&li&&b&第四部分&/b&&br&&/li&&/ul&&p&时间应该是和第三部分几乎平行,刚刚说要准备两套真题嘛。听完李剑老师的课并且完成05——09年阅读之后,请拿出空白的那套题,&b&从97年开始重新做题。现在97到04年&/b&你应该会做得飞快,05到09年应该会略慢一些,因为前一部分听过好多音频嘛。&b&这次做题的重点&/b&是,找出前面没有解决的词汇,认真感受之前听课的解题技巧,每次错题还是要认真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错,并在旁边做上批注,&b&不要担心你一眼看穿答案,放心隔了这么久,你记不住的&/b&。你或许会发现,你和之前错过的很多都一样,也会有些不一样的,不管怎样,找出原因。第二遍短时间(可能是两三天,也可能是三四天)做了十几套题之后,会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b&你会掌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b&。从自己错的大多数题目之中,你会找到自己和出题人的思路究竟差在哪里,这在第三部分的做题中,是要仔细注意和总结的。&/p&&p&至此,&b&阅读理解的问题应该解决了&/b&,如果你在的城市这时候有辅导机构有老师的面授,有时间的话,去听听。其他老师的总结可能也会让你茅塞顿开。但是要有基础才会明白更多的东西。&/p&&p&&b&然后,应该是这样,2013年真题,90%是阅读理解正确率,此时距1998年的30%有三个多月。都说了这是不拼智商的嘛。&/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85e146aab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85e146aab_r.jpg&&&/figure&&br&&p&至于完型,新题型,翻译…….之前真题的部分不是都没做么,找时间针对一种体型集中做一下,可以发现系统性的错误,再想办法解决,&b&这部分我没时间做太多,所以没太多发言权的&/b&,因为…专业课,396的问题还需要解决,&b&到了最后的时候,记得把时间用在最好拿分的地方。&/b&&/p&&br&&p&&b&2.3
396经济学联考&/b&&/p&&p&&b&2.3.1 396经济学联考概述&/b&&/p&&p&我在迷茫的时候,看过一篇经验分享,说&b&396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个科目,简单粗暴拿高分&/b&,我同意。但是,如果你考专硕,碰巧看到这个帖子,&b&请通过各种方式确认你要报考的学校、专业是不是确认396为考试科目&/b&,如果不能确认,看过这部分之后请按照数三复习。&/p&&ul&&li&&b&简单介绍下396&/b&&br&&/li&&/ul&&p&他有一个孪生兄弟,199管理学联考,199之前面相MBA,MPAcc等管理类专业硕士,2011年教育部强推经管类专业硕士,先后加了金融,应用统计,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等,中国人民大学推出396经济学联考作为经管类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考核内容包括,逻辑,数学,写作三部分。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采用…其实,我想说的是,2015年人大的应用统计,并没有采用396,而是数三。15年人大的其他专硕我不清楚,2016年上述学校的专业硕士,我也不知道,所以,请大家考虑好。&/p&&blockquote&&b&重复之前的一句话:方向比努力更重要&/b&&/blockquote&&ol&&li&&b&逻辑&/b& 如果不是这个考试,我不可能系统的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虽然只是皮毛,但是作用不只是应试。现在看别人的文章,听别人说话,都会不自觉的找到对方表达中的核心概念,先区分前后出现的概念是否一致,有没有在偷换概念,然后看推理是否充分,是否为因果关系…等等等。不是考研后遗症,这样真的会让你调理很清晰。&b&相比数三,能考396你绝对赚到了&/b&。学好逻辑,对写作帮助也会很大。好多人说怕学不好逻辑,所以选了数三,其实,真不是这样。逻辑也会有老师讲课,也会有结题技巧(可以参考199管理学联考的资料,虽然396时间不长,199在逻辑和写作方面的应试已经相当成熟)。&br&&/li&&li&&b&数学 &/b&虽然说是高等数学,但是&b&非常简单&/b&(我猜可能是专业硕士属于应用型,对数理要求不高,明白简单原理,最后能用软件就行?噗,大概是这样吧)。&b&考试范围相对数三较少&/b&(下问有范围)。因为简单,所以尺度不太好把握,这应该是比较困难的地方。&br&&/li&&li&&b&写作 &/b&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b&论证有效性分析&/b&,简单说就是别人写了一篇逻辑有问题的文章,比如…不当类比、绝对百分比、迷信权威、以偏概全、非此即彼、因果无关,存在他因、省略假设、忽略基数等问题。你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写一篇文章揭示这些问题,五六百字。&b&论说文&/b&,有些像中学的议论文,基本分为本论——引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的方法之后的数目都会有。&/li&&/ol&&p&&b&2.3.2
396经济学联考备考资料推荐&/b&&/p&&ul&&li&&b&视频课程&/b&&br&&/li&&/ul&&ol&&li& 逻辑
&b&饶思中老师&/b& 他会有一本讲义(实际就是习题),从逻辑最基本的讲义,由浅入深。之前自己做过一些赵鑫全老师的逻辑,完全找不到感觉,作对的题目不知道为什么对,做错的也不知道怎么错的。&b&听说有人逻辑靠感觉,扯淡的,考试的时候你敢全都靠感觉么&/b&?后来摸索到了更科学的方法,饶思中老师(对于逻辑这个科目,有些题目在名师之前也存在争议,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同老师之间的结题方法也存在一定区别,但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嘛,关键是,先按着一个老师的套路来,等有一定基础了再自己搭配),他会要求把他的题目&b&做三遍&/b&,我听话了,按他说的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做了两遍,不懂的看笔记,然后刷了赵鑫全老师的逻辑精点,其中题目会有困惑,没关系,先记下来。然后,带着之前大量的习题积累,结合饶思中老师的笔记,又做了一遍习题集,&b&很多问题真的是豁然开朗&/b&。&br&&/li&&li&&b&数学
&/b&这个没有推荐,看数三的视频也行,&b&更推荐自己看知识点&/b&。高数没挂科的肯定自己看得懂,数目会在后面。&br&&/li&&li&&b& 写作&/b&
推荐王诚老师的课,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不要相信什么万能模板,首先你不一定记得住,其次判卷的老油条一眼就能出文不对题。不信可以去问下你的学长学姐15年396分数为什么普遍偏低,某考研辅导机构的不完全统计结果表明,写作部分比之前判卷严格好多(双手合十感谢王老师)。所以…建议大家先了解下,写作的套路:开头、论述、结尾的几个部分,哪些部分对应哪些句式,过渡方法和总体的结构安排。(王诚老师的课都会教给你),文章具体的内容可以参照后面推荐的几本书,补充下案例和命题方向。&br&&/li&&/ol&&ul&&li&&b&推荐书目&/b&&br&&/li&&li&&b&逻辑部分&/b&&br&&/li&&/ul&&ol&&li&&b&饶思中老师&/b&给的讲义,听老师话,在他讲过之后,&b&做三遍&/b&。&br&&/li&&li&&b&赵鑫全老师的逻辑精点&/b&,这个不敢不推荐。我买了逻辑精点和逻辑分册,两本的区别是,虽然都是鑫全工作室出品的,但是逻辑精点的主编是赵鑫全,逻辑分册的主编是一个叫孙勇的老师。最重要的一点,试卷的逻辑部分,有逻辑精点上的好多道原题…真的好多道。虽然396的试卷年底才会有真题卖,但是鑫全工作室16年的宣传过程中,&b&说压中原题&/b&,他们说的是真的。&br&&/li&&li&&b&周建武老师《2015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测试能力考试,逻辑精选600题》&/b&这是20套199的模拟卷子,199和396在逻辑方面的区别是199的逻辑是30道,396的是20道。因为没找到新版的396模拟题,就用这个代替了,题目设置合理,&b&书后解释精准到位、通俗易懂。排版很棒,纸张极佳&/b&(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这本练习册,是我买过的所有科目几十本练习册里纸张最棒的)这本书的逻辑我大概做了十套左右,后来因为时间不够用,就放弃了。做这个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穿插着用真题做模拟了,最后决定不再继续往下做的时候,正确率基本上在18/20或19/20了,很难再提升了,之前说过,时间要用在更需要的地方。&/li&&/ol&&ul&&li&&b&数学部分&/b&&br&&/li&&/ul&&p&虽然后来我被统计与数学学院录取,但是这部分我真是不怎么会。学长学姐说396太简单,&b&我就狂妄自大的想“呵呵,劳资要先把数三学会了,搞定简单的396不是松松的么~”&/b&事实本该如此,可是我那时候不清楚,数三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方面看着数三的知识和习题;一方面又觉得不需要学数三这么难。&b&这种心理让我根本没办法安下心系统认真的学习数三的知识结构,自然也不会解题&/b&。还好在十月份的时候我发现了危险的苗头,及时做了调整。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没必要动数三,安心学396的数学就好了。鉴于我的弯路经验,真诚告诫,如果因为不确定396是否考而先学数三,&b&请踏实一点,安下心&/b&。&/p&&p&&b&后来,我是这么做的&/b&&/p&&ol&&li&赵鑫全老师&b&《数学精点》&/b&,这本书我只做了&b&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b&;第二部分开始看有些吃力就没看了,按照15年以及之前的情况,第二部分以后都不用看的,包括模拟部分。难度高于考试。(剧透一下,第一部分很多典型的例题都在对应的)&br&&/li&&li&&b&数三的教材&/b&,这个只做课后题!下面是数三和396对应差别部分。&br&&/li&&/ol&&ul&&li&高等数学(同济版)需看的部分:第一章:全部(删除第一节的映射,第十节的一直连续性);第二章全部(除了第五节的四);第三章第一二四五;第四章的第一到第四;第五章的第一到第三;第六章的第二三;第九章的第二三四五八。应该就是这几章了。&br&&/li&&li&线代:线代就看前四章(同济版的)。&br&&/li&&li&概率论:浙大版第一二四章,分别是概率论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b&做这些书后题的目的,是熟悉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b&&/li&&/ul&&p&3.&b&跨考教育的60天攻克800题&/b&,时间所限,我只做了&b&三门数学的选择题部分&/b&,用来对知识点的强化。这本书出到14年,但是听同学说有人买到15年的,反正不管怎样,我建议大家买过来。&/p&&p&4.&b&重磅推荐!!!周建武老师的《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题库》20套题&/b&,涵盖逻辑、数学、写作。逻辑做过几篇,&b&难度适中,思路清晰&/b&;写作在考试之前看了有十几篇(包括有效性分析和写作),那时我就想…这可能真的与396是人大命题有关?这本书为什么这么棒;数学部分,我也认真做成套的选择+大题或者只是大题,嗯,真题就是这个难度。&/p&&p&&b&
关于这本书,我补充一下&/b&,我在某宝刷了几个小时愣是没找到原版的书,因为好像14年后也是没有再出,只好买了复印版,结合跨考的396练习册没有更新的事实,我推测,可能396的市场并没有199那么乐观,至少没有出版商们预期的乐观,每一本精致的面相396的书很可能都是不盈利的,所以没有再版。所以…请大家务必珍惜每一本396。(对嘛,你要是学了论证有效性分析就会发现这一段的论述和结论实际上是强加因果,论述不能支持结论的,也就是说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p&&p&&b&5&/b&.&b&周建武老师还有一本《经济类专业硕士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b&一本原价88,我还有不到两个礼拜考试的时候从当当下的单。当时想的是,我只看看不乱动。结果拿到书之后,我就忍不住上手了:这本书是以罗列知识点的形式存在的,简单说,你完全可以把这个当做最开始的教材用来熟悉知识点的架构和体系,而且排版和纸张触感都很赞,&b&只很可惜那时候我没那么多时间了,那时候的逻辑我感觉还好,就跳过了那个部分;数学部分…写的简直太好了!!&/b&!;写作部分当然也很棒!(抱歉只能说的这么笼统,就像听说学霸考了匪夷所思的分数学渣只能用…卧槽…来表达心情一样)。&/p&&ul&&li&&b&写作&/b&&br&&/li&&/ul&&p&
刚才介绍过王诚老师的写作课,可能任何一个老师的课都是很棒的,我没没对比过,如果大家没得选,可以选他的。在王诚老师搭建的&b&两种写作文体的框架下&/b&,我选择了&b&鑫全工作室的写作分册、写作精点和前文提到过的指南作为内容补充&/b&。如果大家能明白那个框架,自然就会知道这三本书对应部分哪些是需要看、那些是需要总结、那些是着重要记忆的了。其实看了这三本书之后,你一定会知道有效性分析的重点错误,到时候用排除法也可以把大多数的错误对应起来,写作分成哪些主要话题,&b&像中学一样,对应的话题背一些例子就好了&/b&。&/p&&p&&b&6.&/b&最后模拟的时候,我用了&b&周建武老师那边复印的20套卷子的写作部分和赵鑫全老师押题的写作部分&/b&。&/p&&br&&p&&b&2.4
专业课&/b&&/p&&p&&b&为了让答案具有普适性,不特意介绍中财应统的专业课了,需要的可以私信我。&/b&&/p&&p&专业课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地方,&b&就是用对书、用对资料&/b&,不管你怎么找,如果实在实在找不到指定参考书及相关资料,初试真题以及对方本科生课件等,建议你考虑一下还要不要考那里。&/p&&ul&&li&原因如下&br&&/li&&/ul&&p&以432为例,这个实际上是统计学432考试大纲,&b&对各学校对应专业只有引导作用,并不具备强制要求的效力。&/b&举个例子,15年中财的应统换了一本参考书,上面没计算、没计量我也没注意傻啦吧唧的就比照着大纲、按着书上开始学,忽略了最近几年明显的初试命题趋势。翻开初试卷子时候,我觉得一个悲伤的故事要开始了,因为有一些题目我完全不知道人家问的是什么内容啊啊啊,一边答题我就一遍给自己做”假如我考不上其实也没关系“的心理疏导。还好其他科目成绩还说得过去(再次双手合十)。&/p&&p&
所以,专业课要找好资料,找准方向;具体方法,可以参照我之前说的,先有个总体的把握,然后再各个击破。&/p&&br&&p&&b&第三部分,备考彩蛋&/b&&/p&&p&&b&下面的这些话,其实写给我自己的,也跟大家共勉,可能没有重点将就看。&/b&&/p&&ul&&li&&b&研究生考试应该我从1993年为止最棒的一段经历了&/b&,我很感谢那时候做决定的我。并不只是因为考试结果还比较理想,&b&初试之前我就跟我女朋友说,及时考不上能学到这么多东西也值当了&/b&,比如…系统的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的整个过程就是对“物质是第一性”深刻理解的过程,喝多少鸡汤,听多少逆袭的成功经验终究是意识上的,不直接产生生产力的;认真管理一下时间,安安静静地多看点书,多做些题,这些比天天喊“劳资要努力学习,劳资要刷夜,劳资要五点起!”重要很多。而且我也建议,&b&你也不要刷夜,不要太早起,要保证睡眠&/b&,(我之前自习的教室,听说每天六点多就去的那位大哥,现在好像还在那里看高数)有休息才有效率。诸如此类的还有,有实际提高的英语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等等。&br&&/li&&li&&b&还有就是我弥补了高考时候的遗憾也找到个答&/b&案,其实说是真相更好理解一些,&b&直到准备考研之前,我还觉得高考成绩不理想是诸如,运气,心态等其他因素&/b&,现在,&b&我明白那完全是我学习方法造成的系统性问题&/b&。那个时候,天天就知道学学学,没有停下了冷静地分析有关自己到底哪里不足的问题,一遍一遍的刷能让自己找到满足感的题目,对明明不足的地方置若罔闻。前文一直在重复一句话,努力比方向更重要,其实也是给自己说的。&b&考研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b&,每天在路上的时候都会评估每个学科每一部分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并且制定近几天的计划或者最近几个小时的计划,来弥补自己最差的部分,这个过程在路上完成,到自习室就开动,效果很棒,你们可以试试。&br&&/li&&li&&b&tips&/b&&br&&/li&&/ul&&p&1.书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04c14c10d78b95cb83a07fdb4396fbd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04c14c10d78b95cb83a07fdb4396fb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28b9c89af8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28b9c89af8_r.jpg&&&/figure&&p&2.选择题&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1ce4f7bd0e08ae848262ded9b2aa42a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1ce4f7bd0e08ae848262ded9b2aa42a_r.jpg&&&/figure&&/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e32fcf75afe0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e32fcf75afe0_r.jpg&&&/figure&&br&&p&3.从来不扔的数学草稿纸&/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6bcdf6b17d874b42b24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6bcdf6b17d874b42b24_r.jpg&&&/figure&&br&&p&谢鸣:&/p&&p&&b&感谢爸妈&/b&,在考研过程中在资金方面给予我的充分鼓励与支持,&/p&&p&&b&我要感谢我女朋友&/b&,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她萌萌的鼓励简直就是最好的镇定剂,让我能安心做好多事情。听说考研的时候谈恋爱会影响成绩,我同意,因为没有她我不一定能考上。&/p&&p&&b&感谢李老师 &a data-hash=&6e5d9c6ddc61e60c9a14& href=&//www.zhihu.com/people/6e5d9c6ddc61e60c9a1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ydia& data-tip=&p$b$6e5d9c6ddc61e60c9a14& data-hovercard=&p$b$6e5d9c6ddc61e60c9a14&&@Lydia&/a&&/b& ,你一定不知道,你在另一个维度一直在引导我前进,感谢! &/p&&p&&b&感谢我的好哥们们&/b&,谢谢你们帮我营造的好环境以及对我的包容与鼓励。&/p&&p&还有其他帮助过我的人,谢谢。&/p&&br&&p&&b&最后,愿大家都能成为希望成为的人。&/b&&/p&
经管类专业硕士备考经验,涉及科目,政治,英语一,396经济学联考,432统计学。此答案长期维护,有其他问题或评论或私信,都会回复。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谨以此文,纪念过去的一年,并感谢所有帮助我鼓励我的人。
半年 三跨 中央财经。
可能我没…
&p&要毕业了!我要告诉将来的弟弟妹妹:&br&学习永远放在第一位&br&分清朋友、同学、室友&br&不要跟风社团、考研、入党&br&情绪不要放在脸上&br&说话语速可以慢一些&br&烦躁的时候最看一个人的修养&br&独处的时候最看一个人品性&br&和积极的人交朋友&br&对所有人礼貌&br&有喜欢的人就认真追&br&不要为了脱单而将就&br&多和老师交流课上、课下,生活、学习&br&多到健身房多到图书馆&/p&&p&感激提供帮助的人,但要寄希望于自己!&/p&&p&未完&/p&&p&补充&br&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时候善良的你只是不懂而已&br&学有余力就四处走走,不只是为了朋友圈的几张照片&br&有自己的判断,不迷信师、长,还有知乎及本文。&/p&&p&再更&br&留心自己说话,是不是太带刺?&br&注意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让人难堪了?&br&南北有差异,多些包容。&br&别人指出你的错误不要立刻反驳。&br&改掉一些口头禅,额,嗯,内个,然后此类&br&不管怎样,问候别人父母都是没教养的表现&br&撕逼不及家人,玩笑也是同理&br&有人脆弱敏感,有人神经大条,你该留心&/p&&p&前日看到的小诗&/p&&p&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纪伯伦&/p&&p&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br&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br&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br&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br&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br&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br&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p&&p&愿你们都能在大学成就一个优秀的自己!&/p&&p&回复评论及其他&br&评论中有许多人遗憾知道的太晚,似乎有些自暴自弃(臆测),我更想说的是,不要因为考不了90分而不再争取80分。也许你度过了大学的三分之一、之二或者更多,前半程迷茫,后半程就冲刺吧,十九、二十的年纪如何说太晚?&br&题目是后悔的小事,诚然,答案中的描述其反面基本都是我,我很庆幸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在毕业时能以一个成熟的姿态走出大学,我感激我的母校(还不到煽情的时候)。我深刻记得上述经验背后的故事,这是四年的财富,即使我写了出来,你们也只是看看故事,没有在迷茫中沉淀,是难以深刻在脑海里的。(不信的话……我也没办法啊)&br&既然是经验之谈,肯定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各位即将进去大学的弟弟妹妹们,在面临选择时,姑且也仅仅把这些作为可思考的另一种可能。&br&最后,如果你不加思考,仅仅是照我说的话把大学生活过的顺风顺水(也许),这些苦,你可能要留到以后的社会中,而社会,更残酷(这也是我猜的)!&/p&&p&等我有空了,做一个公众号,分享我的大学故事哈哈。&/p&&p&我的其他答案&/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465664& class=&internal&&for you:给亲戚的小孩补课,我应该收钱吗?&/a&&/p&
要毕业了!我要告诉将来的弟弟妹妹: 学习永远放在第一位 分清朋友、同学、室友 不要跟风社团、考研、入党 情绪不要放在脸上 说话语速可以慢一些 烦躁的时候最看一个人的修养 独处的时候最看一个人品性 和积极的人交朋友 对所有人礼貌 有喜欢的人就认真追 不…
&p&考研规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p&&p&原本不想回答,因为我觉得问题太大,没办法说出精髓。后来发现,我每次回次更新一点,也逐渐把所有科目的复习规划都写完了。目前本回答已覆盖所有考研公共课,至于专业课,每个学校专业都不一样,为避免误导大家,我暂时不做更新了。&/p&&p&&br&&/p&&p&&b&1.自我介绍&/b&&/p&&p&答题之前简单自我介绍,让你们看我的帖子之前对我有个了解。对了,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建议:&b&今后阅读任何考研经验帖,请不要脱离作者的背景和基础&/b&!&/p&&p&---------------------------------自我介绍-----------------------------&/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e1f9f1849f0fafbe06b441b9b33ce2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r&&/p&&p&2014年1月第一次考研没成功,毕业参加工作了。&/p&&p&2015年7月份工作辞职,工作辞职,回学校准备第二次考研。&/p&&p&(很不喜欢二战这个词啊,说的很夸张啊,考研没这么恐怖的。我第一次复习期间追剧咱们结婚吧,第二次追琅琊榜....当然,这是我自控力差的表现,一直在改!)&/p&&p&日考完,2016年3月,初试第一、复试均第一录取。&/p&&p&5.12 用了5个月的时间二战,终于离开了不喜欢的工科某专业,跨考到经济学类专业。&/p&&p&成绩如上图所示,总分436分,英语一84,政治80,数学三132,专业课140.&/p&&p&(当然我复习从来没想过这个成绩,只是想着考个稳一点的初试分数就好)&/p&&p&&b&总体基础&/b&:工作一年,再好的基础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方法和考研模式有过经验。&/p&&p&&b&英语基础:&/b&英语4级520,英语6级470,考研期间考了英语6级425......心塞&/p&&p&&b&政治基础&/b&:和多数人一样,不敢说政治有基础。从头开始,但学得最轻松。&/p&&p&&b&数学基础:&/b&太菜,2014年考研110分,大学的高数和线代基本60-70飘过,复习的最痛苦。&/p&&p&&b&专业课基础:&/b&跨专业并没基础,但有兴趣且题目风格合适,复习比较轻松&b&。&/b&&/p&&p&&b&认识自己:&/b&对我个人而言,最难的是数学怎么做到高分,做到这点,考上就比较没问题。&/p&&p&&br&&/p&&h2&&b&&i&----------全文目录----------&/i&&/b&&/h2&&h2&&b&1.前期准备&/b&&/h2&&p&&b&1.1动机问题:为什么要考研&/b&&/p&&p&&b&1.2目标问题:院校和专业选择&/b&&/p&&p&&b&1.3规划问题:复习的进度和节点&/b&&/p&&h2&&b&2.具体科目复习&/b&&/h2&&p&&b&2.1政治&/b&&/p&&p&&b&2.2英语&/b&&/p&&p&&b&2.3数学&/b&&/p&&p&&b&2.4金融学综合(待更)&/b&&/p&&p&&b&-------------以下正文-----------------&/b& &/p&&h2&&b&1.前期准备&/b&&/h2&&p&前期准备这个问题看似无用,但我认为却是问题的根本。&b&想清楚做一件事的动机、目标、可行性、意义,做事的过程中才能专注和高效&/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bf7c11e42bc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bf7c11e42bcea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b&1.1动机问题:为什么要考研&/b&&/blockquote&&p&这是个动机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这个问题比较鸡汤,介意的跳过。刚好2017年这个春节我做了一次分享,稍作总结。每个人动机虽然不一样,但主流的动机大概有3种:&b&换专业、换平台(学校)、换城市&/b&。我这里并不对任何一种动机做评价,因为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只是你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已。你要记住的一句话是:&/p&&p&&b&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不需要在意别人茶余饭后的评头论足&/b&。&/p&&p&无论你哪一个是你考研的动机,只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那就要坚定的执行,去相信自己就好。我会说这个鸡汤的问题,是因为我在考研过程中见过很多半途而废的同学,见过很多分心去投简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同学。我个人认为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在复习开始前做好选择。&/p&&p&存在以下忧虑:&/p&&p&(1)选择考研,会错过求职季的好工作?&/p&&p&(2)考研万一失败,会工作、读研都落空,前途将很惨?&/p&&p&&br&&/p&&p&这些焦虑我也曾有过,所以我在2014年应届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就分心了,结果就是没考上!当然,也有人在忧心焦虑中依然考上了,但我认为这种心态将会在今后继续困扰他,以后出现问题的成本更大。而我庆幸自己在考研期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为人处世莫大的一笔财富。&/p&&p&解决这个问题,我喜欢用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写过的一段话分享给你们:“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p&&p&所以,这些焦虑都是莫须有的!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是取决于你能不能持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去超越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br&&/p&&p&&br&&/p&&blockquote&&b&1.2目标问题:院校和专业选择&/b&&/blockquote&&p&以上鸡汤文结束了,接下来分析具体问题。第一个目标选择问题,我在春节的分享中也做过总结。从务实的角度分析,我个人建议是一个大原则,三个主要因素。&/p&&p&&b&学校执行大原则&/b&:要超越自己!简单说就是比你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比如三本考二本,一本考211工程,211工程考985工程,普通985考名校。&/p&&p&&b&专业考虑主要因素&/b&:兴趣、需求、特长。&/p&&ul&&li&&b&兴趣&/b&:高考选专业很多人不知道兴趣,那么考研是一次机会。去结合你自己的兴趣吧,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li&&li&&b&特长&/b&:当然很多人可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包括我自己。那么换个角度,其实人往往是因为擅长某个领域,然后才培养出兴趣的。那么,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比如我自己,避开自己不擅长的技术领域,不再报考本科的工程专业,转而去社科类寻找报考专业。&/li&&li&&b&需求&/b&:如果特长和兴趣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确定专业,那么就要务实一点。就是说看看社会需求,社会那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我结合兴趣和特长,排除了本科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文和社科中很多专业,我仍然无从选择。最后的方法是,从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角度讲,选了金融这个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朝阳的产业。&/li&&/ul&&p&当然,以上更多的是确定客观分析。而在不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基础具体分析。不怕你们妄自菲薄,但更担心你们好高骛远。毕竟每年180万考生,只有约60万能录取研究生。排除不认真复习的一部分人,仍有大部分努力复习的同学考研失败。为什么?很多人是报考了偏离自己能力太多的学校,比如他全力复习只能考350分,却报考了最低录取线都要380分的人们专业和院校。那么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没有结果的投入了!这个时候不要告诉我“经历过就是收获,结果不重要”这种屁话,考研谁不是为了录取名单有一个是自己,最好还是第一个!所以,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很重要!&br&&/p&&blockquote&&b&1.3规划问题:复习的进度和节点&/b&&/blockquote&&p&因为我自己基础还可以,所以复习都是6个月。但写给多数考生,我还是认为&b&以1年12个月为单位最合适&/b&。当&/p&&p&然,复习时间更多是更好的,我不相信战线太长,后期会疲劳这种鬼话。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是你没做好规划,把前期的复习,当成了熬夜冲刺。另外,我也极其反对冲刺,我认为复习要全程作息规律,心态平稳,不应该出现冲刺、熬夜等不规律行为。&/p&&p&&b&时间大节点&/b&:以月为单位,不建议做细到每天的计划,否则很容易有太多挫败感。备注:以下规划进度表为个人大致建议,不会十分细致。把握好大的进度,心态才不会慌。至于具体复习进度,每个人要结合目标和基础适当调整。&/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69c4857ee22aaca625ce6f6c838b1e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1&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69c4857ee22aaca625ce6f6c838b1e4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b&2.具体科目复习&/b&&/blockquote&&p&&b&2.1政治&/b&&/p&&p&&b&2.2英语&/b&&/p&&p&&b&2.3数学&/b&&/p&&p&&b&2.4金融学综合(待更)&/b& &/p&&h2&&b&-------------2.1政治---------------&/b&&/h2&&blockquote&&b&2.1政治(政治80分)&/b&&/blockquote&&p&&b&【政治目录】&/b&&/p&&ol&&li&学科特点简介&/li&&li&备考资料建议&/li&&li&时间规划及方法&/li&&li&复习方法与技巧&/li&&/ol&&p&&b&1 、考研政治学科特点分析&/b& 从应试的角度,考研政治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科目。考研整体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政治和英语都是只有100分的科目,而且一般分数差距分数差距都不会超过10分。所以,我对多数人的建议是:先保证两门150分专业课(含数学)复习好了,再追求政治的高分。
&/p&&ul&&li&题型分布: 选择题(50分)+简单题(50分);其中选择题分析:单选(16题共16分)+多选(17题共34分),简单题5题均10分。&/li&&li&得分策略规划(供参考)&/li&&/ul&&p&目标60分:单选10分,多选22分,简答28分&/p&&p&目标70分:单选13分,多选24分,简答33分&/p&&p&目标80分:单选14分,多选28分,简答38分&/p&&p&&b&评价:&/b&&/p&&ul&&li&&b&12月份之前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b&。但到了12月份,选择题都差不多定型了。就好比英语阅读,最后一个月改变不了多少,只能保持手感。&b&12月份&/b&真正能通过认真准备去&b&有把握的提高得分&/b&的其实是简答题!&/li&&li&&b&12月份之前,选择题才是这门课的全部复习任务,只要复习选择题!!!&/b&&/li&&/ul&&p&&b&个人心得&/b&:&/p&&p&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无穷多,全部记忆不现实。少数同学会反复看大纲解析(600页左右,字体又很小,密密麻麻),内容当然最全,但是效率最低。这样的复习方法,我认为只适合少数文科学生。对于我自己,以及多数理工科学生是无法接受看那本厚厚的大纲解析的。因此,个人推荐的选择题复习组合只需要:&b&肖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b&,具体使用方法下文有。&/p&&p&&b&关键点&/b&:&b&努力把知识体系化&/b&!!!选择题知识点是个无底洞,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通过做题,去建立一门课大致知识体系。以史纲为例,我在视频中给17级讲解肖8选择题时,就指导大家如何以历史时间轴的顺序,对这门课建立框架。然后重点理解关键的时间节点(如1840年、1911年、1919年、1937年、1945年、1949年、1956年、1978年),这样就可以拿下90%的史纲选择题。17级很多学生给我的反馈也表明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因此强烈推荐。&/p&&ul&&li&&b&进入12月份以后,复习重点为什么不再是选择题?&/b&&/li&&/ul&&p&单选题的知识点一般都会被各大机构预测卷覆盖,所以多数人考前刷几套题就能拿到10分以上;多选题则能覆盖大约11题约22分。而选择题再往上提高得分,一是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从四门课不断积累琐碎的知识点,大海捞针型;二是考场手感很关键,特别是多选题的时事新闻类题型有大约8分不可能复习到原原本本的知识点,得分偶然性较大。因此,提高选择题的分数,适合于那些其他科目复习很充分,希望再拔尖的同学。多数人,如果只是想考个60~70的分数,只要走常规复习路线即可(后文展开)。&/p&&ul&&li&&b&为什么12月份最有把握拉开差距的是简答题?&/b&&/li&&/ul&&p&&b&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心的备考简答题&/b&!你要做的只是考前半个月,每天多花1-2小时研究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根据我所了解,大多数人的简答题是寄希望于考前半个月的“肖4+任4”等预测卷。确实只要把两个4套题背下来,就能拿个平均分30分左右。这种简单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是缺乏逻辑支撑,无法形成答题模式的。因为我把某4套卷的毛概简答题答案复制到百度一搜,发现其只是把习大大的讲话内容直接整段当答案。显然,这种答案写上去一定是正确的,要给及格分,但必然不是考场高分。 &/p&&p&&b&建议:&/b&资料仍是用这些考前预测卷,但要自己加工整理。每道题选取要点,分点归类,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篇幅所限,具体的操作例子,后续文章仍会继续更新推出。此文暂时讲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有所体会。
&/p&&p&&br&&/p&&p&&b&2 、政治复习用书及工具(&/b&以下时间进度为个人复习进度,基础差的可以提前开始&b&)&/b& &/p&&ul&&li&&b&辅导书&/b&:&/li&&/ul&&p&&b&前期(10-11月底)&/b&:&/p&&p&1.肖秀荣1000题&/p&&p&2.风中劲草核心考点(是知识点手册,非习题)&/p&&p&3.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工具书,也可以用大纲解析替代,&b&只当字典不要细看要看也是快速扫描,不要试图记忆!!!&/b&)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406bf4bf2cd6b761d642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406bf4bf2cd6b761d6422_r.jpg&&&/figure&&p&&br&&/p&&p&&br&&/p&&p&&b&后期(12月)&/b&:
&/p&&ol&&li&肖秀荣8套卷&/li&&li&肖秀荣4套卷&/li&&li&肖秀荣形势与政策&/li&&li&新东方预测20题(徐涛主编)&/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68d97cc1e9c61b36ebd5ca2c3a3f11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68d97cc1e9c61b36ebd5ca2c3a3f114_r.jpg&&&/figure&&p&&br&&/p&&p&关于厚厚的大纲解析(红宝书),建议只买一本作为字典备查,不用去全部看。因为那本书真的太厚太全了,我舍不得花那么多时间把它看完。何况,只是看一遍啥也记不住的,相信我!看两遍,三遍?有这速度和时间估计是大神,估计是不需要来看帖子的。
&/p&&ul&&li&&b&其他工具和资料:&/b&&/li&&/ul&&p&口袋题库app:如果你零散时间想学习政治,晚上可睡前刷题。我自己没有的,我要睡觉....&/p&&p&百度云盘:可根据需要购买一些冲刺材料和视频,一般以网盘的形式下载存储。 &/p&&p&微博:推荐关注肖秀荣,实力派名师。&/p&&p&&b&说明&/b&:除非自我控制能力极强,否则最佳的学习方法仍是断网!以上方式请自行取舍。&/p&&p&&br&&/p&&p&&b&3 、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b& &/p&&p&个体复习进度不一样,我只说明我自己的规划,供参考。
&/p&&ul&&li&10.01-10.20(事后感觉这个过程意义不大,合上书全忘记看过啥了)&/li&&/ul&&p&较快刷一遍知识点精讲精炼,做书上的课后题(不多的)。目的是大脑中建立简单框架。&/p&&ul&&li&10.21-11.20(非常有用)&/li&&/ul&&p&肖秀荣1000题刷了两遍&/p&&p&&b&操作方法&/b&:看一章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做一章1000题、对完答案再看一遍考点&/p&&ul&&li&11.20-12.20&/li&&/ul&&p&开始做冲刺卷选择题+各种自己网搜的资料,开始关注准确率。肖8每套保持在38分上下,最低35,最高44分。&/p&&ul&&li&12.01-12.10&/li&&/ul&&p&开始看徐涛20题(我只是买朱伟的英语作文小黄书,朱伟老师推荐,我就顺手买了),没想到感觉此书极好,按专题归纳,结合热点。确实可以覆盖全部答题,考题知识点基本覆盖。当然,缺点就是太多了背不下来,政治只求过线的同学完全不需要买!&/p&&ul&&li&12.10-12.20&/li&&/ul&&p&复习1000题错题,肖8错题, 并整理徐涛20题的框架(要自己加工整理).肖四出来后,一天做掉选择题,基本40左右,并重点整理解答题框架(加工整理肖4简答题,肖4所有简答题我刚好用一张A4纸正反两面分点整理完,原版答案很啰嗦的)。
&/p&&ul&&li&&b&关键:&/b&&/li&&/ul&&p&我个人复习简答题,不在于背下肖4原文。没必要,那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我可以默写出每道题的框架。这种体系化的记忆更可靠。&/p&&ul&&li&举例:“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li&&/ul&&p&答案4个要点:a,创新驱动战略;b,城乡一体化 c,工、农、信、城四化同步发展道路;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文答案好长一段话至少150字,然而挖出核心就是以上30个字左右,其余上了考场,&b&先写关键句&/b&,再根据印象多写几句或者可以抄题干材料。)&/p&&p&&br&&/p&&p&&b&4 、复习方法与技巧&/b& &/p&&p&&b&第一遍:&/b& &/p&&p&(1)快速看一章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后来我觉得这本比精讲精练效果更好) &/p&&p&(2)做1000题,并认真看答案解析 &/p&&p&(3)做完题目再看一遍本章核心考点 &/p&&p&&b&说明:&/b&&/p&&p&在进行(1)步骤,你会感觉痛苦,没有收获,还会犯困;&/p&&p&在进行(2)步骤,你会感觉明明看过书了,怎么多数都不会。&/p&&p&再进入(3)步骤,你应该这样感觉:这本核心考点原来几乎每道题的考点都有覆盖啊,还是重点黑体标注!我之前看书眼瞎吗,怎么没记住?有这种感觉就对了,这个过程你的记忆牢固程度很深,所以我靠这个方法,基本上第一遍错的大部分记住了,对的其实反而下一次可能错。&/p&&p&其中,缺乏(3)将十分不利于巩固薄弱的知识点。&/p&&p&&b&上述过程,每天总计投入2h左右&/b&。 &/p&&p&&b&第二遍:&/b& 争取15天再刷一遍1000题,重点是错题。然后再穿插看一遍风中劲草核心考点。
&/p&&p&这样两遍下来,考试选择题应该能拿到32分,记忆力不错的人应该能拿到35分及更高。
其余部分就是简答题了,简答题的复习资料其实跟大家一样就是肖秀荣4套题,额外自己买的徐涛预测20题。关键是对以上两份资料的简答题做了归纳和要点整理,每道题分要点表述。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效果个人认为显著。这样考场上,清晰的分点,全面的逻辑,老师会给你打出一个高于平均分的不错分数,比如拿个36分左右。这样合计大约政治能拿下70分左右了。
&/p&&p&以上,就是学长的政治复习经验了(学长16级考研政治80分),希望这篇帖子对更多新一届的考研党有所帮助~&br&&/p&&h2&&b&------------英语--------------&/b&&/h2&&blockquote&&b&2.2英语(英语一84分)&/b&&/blockquote&&p&&b&【英语目录】&/b&&/p&&ol&&li&考研英语科目分析&/li&&li&备考书籍推荐&/li&&li&时间规划及方法&/li&&li&总体复习经验分享&/li&&/ol&&p&&b&1、考研英语科目析&/b&&/p&&p&从应试的角度,考研英语与政治一样,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企图追求高分的科目。因为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所以我对英语的建议同之前政治的帖子一样,前提是保证150分的专业课复习好了,再考虑英语高分。反之,&b&英语应该以过线为目标&/b&,我自己一开始定的目标就是英语一过60分的单科线,最后考出84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16年英语一卷子难度下降明显;二、找准提分点,在作文上突破成功。在卷子难度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大家阅读的成绩差不多,作文的成绩就变得很重要。我自己整理的模板框架,考场迅速完成了作文写作,既保证作文模块高分,又为其他题型留足时间作答。&/p&&ul&&li&题型分布:(英语一)&/li&&/ul&&p&完型10分&/p&&p&阅读40分&/p&&p&新题型10分&/p&&p&翻译10分&/p&&p&小作文 10分&/p&&p&大作文20分&/p&&ul&&li&制定得分目标(供参考)&/li&&/ul&&p&&b&目标50分&/b&:完型3分,阅读24分,新题型4分,翻译4分,作文15分。&/p&&p&&b&目标60分&/b&:完型4分,阅读28分,新题型6分,翻译4分,作文18分.&/p&&p&&b&目标70分&/b&:完型5分,阅读30分,新题型8分,翻译5分,作文22分。&/p&&p&&b&高于70分&/b&=天赋+运气+手感!&/p&&p&&b&此处特指英语一&/b&,英语二的难度较英语一下降不少。如果以分数直观统计,往年情况大概是,英语一加上10分,大约就是英语二的得分。但是,近两年英语二似乎有变难的趋势,考英语二的同学仍应该注意难度变化。&b&平时可以都以英语一的资料复习,只需要作文模块注意调整就可以&/b&。&/p&&p&&br&&/p&&p&&b&2、英语复习用书及工具&/b&&/p&&ul&&li&辅导书及针对题型:&/li&&/ul&&p&1.所有题型必备:英语真题(淘宝最畅销的黄皮书)&/p&&p&2.单词:新东方乱序单词书、恋练有词视频课程&/p&&p&3.作文:何凯文英语写作高分攻略或买高分考生的作文资料(我真的不是特指我,网上很多)&/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4b9822ba5bbca072aa2a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2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figure&&p&&br&&/p&&p&&br&&/p&&ul&&li&辅导资料注意点:&/li&&/ul&&p&&b&切忌贪多嚼不烂&/b&!前面提到过,多数考生英语要以过线为目标,故资料重在吃透&b&单词+真题。&/b&考研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觉得英语太难,赶紧买了各种资料,结果失去针对性,事倍功半。&/p&&p&&br&&/p&&p&&b&3、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b&&/p&&p&以下英语复习的时间规划,仅供参考,大家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目标适当调整。&/p&&ul&&li&7月1日-8月30日&/li&&/ul&&p&&b&【投入】&/b&每天的晚上花了2个小时看恋练有词的视频,总计看了两遍。白天花半小时背单词。&/p&&p&【&b&产出&/b&】看视频将重点内容归纳整理了一本笔记,主要是单词的归类。&/p&&p&【&b&原因&/b&】考研英语一单词量巨大,单词基础不牢,去做阅读、新题型、翻译等题目基本上是浪费真题。锻炼不到思维,时间都浪费在认识和学习词汇了。 这段时间我自己没做真题,因为觉得9月开始做自己来得及。但对大家而言,可以在背单词期间做2000年之前的真题,而2000年之后的真题留在背好单词之后用。&b&前者用来学单词打基础,后者用来练阅读学思维&/b&。&/p&&ul&&li&9月1日-9月30日&/li&&/ul&&p&【&b&投入&/b&】做第一遍真题,两天做一年的真题,只做阅读和新题型。第一天把阅读新题型做完,并改出分数,做简要错题分析。第二天,做详细错题分析,单词摘抄。把不认识的生词都抄下来,并背诵。这样大约一个月可以过完第一遍真题(2001年之后的15套)&/p&&p&【&b&产出&/b&】历年真题的短语、单词等重点笔记整理,一套真题用1张A4纸,大约15张。&/p&&p&【&b&原因&/b&】真题的词汇、短语、句型,确实变化不大,必须牢牢掌握!&/p&&ul&&li&10月1容-11月10日&/li&&/ul&&p&【&b&投入&/b&】做第二遍真题,每3天一套题。第1天:用90分钟,做阅读和新题型,有空顺便做一年完型,并做简要错题分析。 第2天:挑2-3篇阅读,做全文翻译,并背诵一篇。 第3天,将三篇都熟读,达到接近能背诵的状态。到了后期,量有所减少,基本上只翻译一篇或不翻译,只大声朗读。&/p&&p&【&b&产出&/b&】加强阅读选项的分析能力,培养真题文章的语感,词汇、短语的辨析能力。&/p&&p&【&b&原因&/b&】这期间我翻译和背诵范文这一做法,属于比较少见的做法。并不是说一定效果特别好,而是我当时遇到瓶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p&&ul&&li&11月10日-12月20日&/li&&/ul&&p&&b&【投入】&/b&准备作文为主,保持每天用60分钟做阅读。重点在于开始了作文的复习。前10天背诵王江涛作文,谁背谁知道,反正我最后认输,没那个超强记忆力。11月20号开始学习何凯文作文,收获很大。用了20天左右,根据何凯文对作文的归类,结合自己的观点。将作文归为5大类,到处找好的句子,写出5篇模板,以及一些评价事物好坏的好句。12月15号左右开始拿模板去训练真题,训练了3年真题的3篇作文并反复修改。作文开始成为自己最有把握的题型,复习差不多结束。&/p&&p&&b&【产出&/b&】作文模板5篇,句型若干。(机缘巧合,文章放到知乎后,英语作文超过数学笔记成为最受知乎粉丝欢迎的资料。第一次发现知识就是财富嘿嘿)&/p&&p&【&b&原因&/b&】个人认为,11月下旬开始,阅读进入定型(放弃治疗)阶段。意思是说,最后一个月,英语阅读我只寄希望于保持手感,平稳发挥,而不再奢求突飞猛进,提高七八分。&/p&&p&&b&相反,我认为后期最有能通过短时间(一个月)刻意训练实现大幅提高分数的题型是作文。&/b&其原因我在其他文章写过,大概就两点。第一,阅读,你花了几个月都提高不了的瓶颈,不要侥幸认为最后一个月会顿悟。第二,作文,绝大多数人一直在逃避,没有花心思去准备过。然而考场作文得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以上观点有部分人不认可,但我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就敢写出来。希望大家后期加强作文的训练,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大家称之为“模板”)。&/p&&p&&b&4、总体复习策略&/b&&/p&&ul&&li&最低目标:建议大家以过线为目标,拉分更多依靠数学和专业课。&/li&&li&最高目标:比如70分、80分,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li&&li&&b&总体策略:&/b&&/li&&/ul&&p&&b&长期重点&/b&:单词+长难句+阅读&/p&&p&&b&短期重点(后期)&/b&:作文模板&/p&&ul&&li&&b&单词&/b&:单词是一定要好好掌握的。看到这篇文章,如果距离初试还有6个月以上,就十分建议去看朱伟的恋练有词视频。再结合单词书,把单词牢牢掌握好!如果时间仓促,比如只有5个月不到,那就重点抓真题的单词,务必做到阅读的单词95%都认识,最好是熟悉记忆。&/li&&li&&b&阅读&/b&:至少做两遍,本人翻译背诵了约10篇的真题文章。阅读这一块是我自己的弱项,没有太多心得。主要仍然是反复做真题,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培养自己的做题思路。10月之后,有时间可以看看新东方唐迟的阅读视频~&/li&&li&&b&新题型&/b&:英语二新题型较为简单,大家按照常规思路阅读即可。重点说英语一,务必不要去全文阅读,一是时间不够,二是亲身经历表明,真的是读不懂。新题型的阅读难度和长度比普通阅读又高出一个层次。&b&其考察核心在于考察段落连贯性&/b&。因此,学会几个技巧,“同意复现”“代词的指代内容”“连词衔接”等,足以通过段落首句末句、空格处前后句推出答案。&b&详情推荐看:新东方新题型李玉技老师的视频。&/b&&/li&&li&&b&完型和翻译&/b&:各占10分,鸡肋部分。完型看运气,我基本没复习。翻译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已经不断翻译文章了,不需要单独训练。个人觉得这两块提高空间太小,有限的复习时间,我选择花在数学、专业课等更有效的地方!&/li&&li&&b&作文&/b&:结合何凯文、朱伟的作文书,对真题作文类型进行归类。大致4-6类,自己更改其中的句子,形成自己的模板。然后进行真题套入训练,上考场更换主题词即可写出。&/li&&/ul&&p&&br&&/p&&h2&&b&------------数学------------&/b&&/h2&&blockquote&&b&2.3 数学(16年数三132,学长智商极限分数了)&/b&&/blockquote&&p&&b&【数学目录】&/b&&/p&&ol&&li&&b&学科特点简介&/b&&/li&&li&&b&备考资料建议&/b&&/li&&li&&b&时间规划及方法&/b&&/li&&li&&b&总体复习策略&/b&&/li&&/ol&&p&&b&1、考研数学学科特点分析&/b& &/p&&p&数学,是考研三门公共课中难度波动对考场发挥影响最大的科目!&/p&&p&因此,一定要以高于真题的要求去训练自己,才能在考场应对自如。笔者参加过两次考研数学的考试,分别时日和日的两次。中间工作了一年,故不是连续二战的同学,第二次考研也并没有太多基础还记得住。恰好,这两次考研数学,是近五年平均分最低的两次(难度最高)。其中2016年最难,2014年其次。而笔者错过的2015年,则是难度极其低的一次,平均分仅低于2012年。&/p&&p&&b&考试难度分析&/b&:一般来说平均分在75以上,则多数同学觉得较简单,平均分低于70,则多数同学感觉较难,考场做题比较难受。2016年平均分62.49,2017年平均分估计再次达到80分。所以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比下数学难度的波动对数学得分的影响。特别是近6年,学长好悲剧,考的分别是14年和16年。&/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ceb6a426db20b3ff19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3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3&&&/figure&&p&&br&&/p&&p&&b&题型分布&/b&:客观题56分,解答题94分。高数占比最大,线代和概率论大约相等。
数学复习的方法:&b&大量刷题+总结规律=建立知识体系,总结常考题型及解法&/b&&/p&&p&&br&&/p&&p&&b&2、数学复习用书及工具辅导书:&/b&&/p&&p&数学复习全书(李正元、范培华)&/p&&p&张宇真题大全解()&/p&&p&张宇冲刺8套卷(非必须)&/p&&p&全真模拟400题(非必须)&/p&&p&冲刺5套卷(高教版)&/p&&p&&b&备注&/b&:真题建议买两个版本,可以再买一本李永乐王式安出的10年真题解析。因为不同版本方法不同,对一题多解、开阔思路很有帮助。&br&&/p&&ul&&li&&b&关于数学复习资料经验分享&/b&:&/li&&/ul&&p&&b&(1)切忌贪多嚼不烂!&/b&这个法则其实几乎对所有的学习资料适用,但每年同样有很多研友买遍市面上的权威资料、押题等等,以为“买来,就是掌握了”。第一个问题,你能做得完这么多资料吗?第二个问题,就算你能做完一遍,你觉得你记住了或者掌握了多少?认识到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第一次复习,就买了全书、660题、线代讲义、概率论讲义等很多资料,勉强看完一遍了。&b&后来发现没法形成知识体系,只是做一遍脑子里留不下印象&/b&。其实反思起来,当时陷入了题海战术。一直自认为很多年来是善于考试学生,没想到自己也会犯这种错误。可以大致推测,有很多同学也走了相同的弯路。&/p&&p&&b&(2)反复多遍,才能真正吃透一本习题!&/b&以自己第二次复习为例,数学资料很少,打基础就一本复习全书,这次我不是看一遍。我看了2遍完整的,又过了一遍重点题型,并归纳成笔记,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开始去做真题、模拟题等成套习题。&/p&&p&&b&(3)真题最重要,模拟题是必要模拟,绝不是为了押题&/b&!我还是一句话,那些不踏实复习,指望后期靠机构押题的,都是缴纳低智商税,肥了某些商家的钱袋子,却对自己的前途无济于事!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本来每年题型变化就不大,但只要变化一些条件,不会做的人遇到相似度很高的题目还是做不出来。&b&解决方法是自己反复做真题、总结真题套路、思维、解法,而不是指望押题&/b&!&b&考研科目中,能指望押题的只有政治解答题&/b&!&/p&&p&&br&&/p&&p&&b&3、复习时间规划和进度&/b&&/p&&p&个人7月份开始复习考研,7、8月份全天只复习数学(因为数学最差,找到自己木桶的最短板在这里。)。当然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同,很多人不适应全天学习一门课的方式。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此外,我这里敢这样安排,是我对自己的政治和专业课比较有把握,其他同学不建议这样做。&b&要尽早复习数学、专业课这两门150分的科目&/b&!&/p&&p&&br&&/p&&p&&b&主要时间进度:&/b&&/p&&ul&&li&&b&7月1日-9月1日 &/b&&/li&&/ul&&p&【投入】全天8小时左右都做数学复习全书, 数学全书很详细的做了一遍(每一题)&/p&&p&【产出】复习全书完整做了一遍,相当于把高数、线代、概率论三门课都看完一遍。这样基础就算找回来了。&/p&&p&【原因及建议】&b&数学量最大,是一个考研复习的大工程,另一个是英语单词!&/b&所以必须先看完一遍才安心,有的人会选择看教材。&b&但在我的文章和观点里,是极其反对看教材的。&/b&我身边也没一个人是复习教材打基础的,最多只是买来放着当参考书,哪个定理证明不懂就去查阅教材。原因两点。第一,教材太基础,习题的难度和考研不匹配。第二,教材侧重于理论证明,而考研侧重于理论应用的题型。看教材的时间,不如拿来多看一遍全书,我认为效果一定更好!&b&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是多位考研名师多年总结、修订的针对考研数学的复习用书&/b&。而教材是全国大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基础教学用书。大家看一下,都知道根据用途编制的资料,哪个更适用考研。&/p&&ul&&li&&b&9月1日-10月1日&/b&&/li&&/ul&&p&【投入】每天用半天时间,4个小时左右。数学全书较为详细做了第二遍(放弃部分怪题偏题)&/p&&p&【产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第二遍速度提高,一个月时间过完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做过的知识点和题型,留下更深的印象。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易错、经典的题型,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p&&ul&&li&&b&10月1日-10月20日&/b&&/li&&/ul&&p&【投入】当时我纠结过要不要直接先做真题,以后再过第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婚礼穿什么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