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到底是费德勒实力太强,还是网坛中国整体工业实力实力太弱

打网球厉害的人有好几个,为什么品牌会特别青睐费德勒?_网易新闻
打网球厉害的人有好几个,为什么品牌会特别青睐费德勒?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打网球厉害的人有好几个,为什么品牌会特别青睐费德勒?)
本文来自《好奇心日报》,更多好文章请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 “好奇心日报”。
十年前,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纽约时报》上写下了这样一个标题——《费德勒,一场宗教体验》。文章的开篇这样写道:
“回望过去的几年,几乎每一个网球爱好者和关注男子网坛动态的人,都曾经历过一些我们称之为 费德勒时刻 的经典瞬间。当你全情投入到这个瑞士人的比赛中时,即身处于这样的时刻。你或喜或悲的神态,或手舞足蹈或忘情呐喊,这些都使你的家人焦虑的从另一个房间跑来查看你是否出了什么状况。”
这样的场景真实地发生在了两个月前的温网赛场上。
1/4 决赛,费德勒 0:2 落后西里奇。观众席上的贝克汉姆看起来像刚刚吃了一张黄牌。当费德勒送出第二盘最后那一记回球下网,在场的 15000 名球迷几乎同时发出巨大的叹息声,他们都同样失落。
费德勒最后神奇地挽救了三个赛点后完成逆转,拿下了他在大满贯上的第 307 场胜利。但这场比赛多少耗尽了他的体力,他随后止步半决赛。半个月后,费德勒宣布,因为伤病原因退出本赛季余下全部比赛,其中包括他从未夺冠的奥运会和仅缺席过一次的美网。
这是费德勒职业生涯的第 19 个年头。19 年来,他赢下过 17 座大满贯,88 个男子职业网球联合会 ATP 单打冠军,和连续 237 周世界排名第一的记录。超越桑普拉斯成为网球史上第一这件事情,已经几乎无可争议。只是今年 34 岁的他,如今也已经很难再去拿下哪怕一座大满贯冠军。
不过尽管战绩有所下滑,费德勒在网坛商业价值和收入方面的统治力依旧得以延续。2016 年最新的福布斯运动员收入榜上,他以 6780 万美元的收入,连续第十年位列网坛收入榜的第一。在全部运动员中也仅次于 C 罗、梅西和詹姆斯,位居第四。
去年伦敦营销学院评选出的“最具商业价值体坛明星”榜单中,费德勒力压老虎伍兹排名第一。在战绩往往等于利益的体育世界,这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相比足球和篮球这样话题性丰富、充满戏剧冲突的运动,网球和高尔夫相对显得没有太多可消费的内容。作为个人运动,它们始终需要一个或多个话题性丰富的领军人物唤起忠实球迷之外,普通观众的兴趣。费德勒和伍兹就是这样。
当我们谈论 C 罗、梅西和詹姆斯,我们往往是在谈论他们出色的球技、身体素质和场上表现。但当我们在谈论费德勒和伍兹,我们更像是在谈论一个优雅的绅士,和一个美国少数肤色人种的 icon。
“如果运动员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处于世界顶尖,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这就能帮助他延长甚至增加他们的收入。”体育营销公司 Brand Rapport 的 Nigel Currie 这样解释道。类似网球、高尔夫这样面向中产乃至富人阶级的运动,所吸引到的赞助商甚至经常与这项运动本身毫无关联。但这些金融、汽车或是奢侈品公司,能够通过费德勒优雅、绅士传递出它们的品牌价值,或是增加品牌本身的魅力。球员个人的象征意义也就远远胜过战绩的重要性。
无论是对于网球这项运动,还是各家赞助商来说,费德勒都似乎是特别的一个。
就像伍兹之于高尔夫一样,费德勒在这十年间俨然已经成了网球的代名词。出生于瑞士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他,场内场外的一举一动,都显得优雅而富有风度。劳力士、酩悦香槟这样的品牌商,同时选择了成为费德勒个人和 ATP 赛事的官方赞助商。在他们眼中,费德勒就是这项所谓“贵族运动”的最佳注解。
就像科比被调侃为“全美巡演”的最后一个赛季那样,如今处在职业生涯末期的费德勒也享受着“全球主场”的待遇。去年的美网决赛,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几乎是顶着全场的嘘声艰难战胜费德勒。塞尔维亚人有些无奈,但又多少已经习惯——在和费德勒的对决中成为一个反派。
不可复制的还有费德勒的打法。精准的正手抽击,轻巧的单反切削,以及出色的小球技术和网前能力,这样经典而又丰富的打法在当今的世界网坛屈指可数。
前瑞士网球奥运冠军马克·罗塞特在看完了去年的澳网决赛后,就曾评论说:“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的对决总是很乏味,每次都是演绎相同的脚本,就算他俩再打上 50 次,也都一样——只有费德勒的比赛,才有新意和不可预见性。”
在如今底线力量型打法占主流的背景下,费德勒全面的古典式打法确实更加富于变化,具备观赏性。费德勒在整个职业生涯也在不断更新他的战术,甚至直至去年,他还开发出了“罗杰偷袭” (Sneak Attack by Roger) 这样新的招数:在接发球时站近发球线打出半截击回球,提前占据主动。
但也正如费德勒自己所说:“你永远不会比这项运动来得更重要。”费德勒收入变化的这十年,也是网球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费德勒在商业上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成功,而是网球这项运动的成功。
自诞生之初,网球就一直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这项由僧侣发明的“手掌击球”游戏,在被引入法国宫廷后,很快在贵族圈子中风靡。路易十四时代,参赛的绅士名媛都会身着华服高帽盛装出席。那时候的网球,更像是一种社交方式。
随着贵族概念的消失,现代网球也逐渐演变成为了一项中产阶级运动。但业余和职业比赛的割裂开来并行的体系,始终影响着它的发展。直至 1968 年,四大满贯和戴维斯杯终于允许职业选手参赛和业余选手共同竞争,开启了网球的“公开赛时代”。职业球员开始得以藉此谋生,网球的商业化也就随之到来。两年后,百事可乐成为了首届 ATP 大奖赛的冠名赞助商。
那一年发生的另一件大事是,电视转播商也开始对网球产生兴趣。美网直播首次出现在了 CBS 电视台上,紧随其后的还有历史更为悠久的温网和法网。在当时电视频道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千百万普罗大众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这项运动。巨大的新鲜感,使得网球开始在全美风靡。到 1975 年,全美有几千座网球场正在同时建造中,几十亿美元被投入其中,网球的参与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1975 年英国约克的一座网球俱乐部。
这样的快速扩张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场地设施的供过于求。到 80 年代后期,网球市场开始趋于平静,关注度逐年萎缩,直到最近的这十年才开始重新崛起。
时至今日,网球的总赞助金额已经逼近 8 亿美元。ATP 的电视观众数量也达到了创纪录的 9 亿,相比十年前增长了接近 90%。此外,每年还会有超过 450 万观众去到现场观看 ATP 巡回赛。这些数字尽管还远远不及足球、篮球的巨大影响力和吸金能力,但毫无疑问,网球已经成为商业化最成功的个人运动。
在这十年当中,ATP 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的角色。时任主席 Etienne de Villiers 在当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入鹰眼、提高奖金、改进赛程、增加新的巡回赛、延长电视转播时间,以及大幅度提升营销收入。在这位前迪士尼高管看来,ATP 并非单纯的运动协会组织,而是一个需要不断维护改善的品牌形象,提升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正是其中的关键。那一年 ATP 的收入提升了 15%,电视转播时长也创下历史新高。
网球的再次兴起也得益于如今全球化的浪潮。如果拿场地数量作为一个标准,那么网球就是仅次于足球的第二大国际性的运动。在欧洲、北美、南美和澳洲,网球都有着不错的观众基础,历来的顶尖球星也都来自世界各地。这些年李娜、锦织圭等人的兴起也逐渐开拓了亚洲市场。
这样的覆盖面一方面能以广度换取深度,弥补网球内容不及集体运动丰富的现实。另外,对于那些大型的跨国公司赞助商来说,也极具吸引力。例如 1970 年的首届 ATP 大奖赛就是由百事可乐冠名,如今 ATP 的几大官方赞助商中也都分别来自中东、美国、欧洲和中国。
社交媒体的风靡也为这项运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就像“网红”张继科引起的乒乓球热潮一样。这类个人运动的吸引力,和比赛本身的关联正在逐渐减少。而且很大程度上,它并非取决于最忠实的那批球迷,而是对网球不甚了解的普罗大众。我们关注莎拉波娃,有时是在关注时尚;我们关注德约科维奇,有时是在期待他的耍宝搞怪;我们关注费德勒,有时是在关注他的家庭故事和绅士风范。
运动有时就如同一场戏。足球、篮球之所以吸引人,不只在于球的旋转移动轨迹,场上的传球跑位、技战术变化、和对手之间的冲突对抗,场下的转会新闻、历史恩怨,这些充满戏剧性的部分才是最为丰富有趣的。而在网球这类个人运动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不得不依靠更多的个人表现力,或是场外的故事去填补。
还有不能忽略的一点在于,这十年间,四巨头的出现为网球提升了许多关注度。他们在场上的打法和场下的性格各具特点——费德勒优雅从容,进攻犀利;纳达尔好胜谦逊,跑动不懈;德约活泼搞怪,稳定全面;穆雷阴郁内敛,防守强韧。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后,或许只有七八十年代比约博格、麦肯罗、康纳斯、纳斯塔塞那批性格鲜明的球员,能与之相比较。
某种程度上,正是这四人合力开创了网球的黄金十年。他们积累起来的关注度,一部分转化为 ATP 的电视转播收入,构成了这些年奖金增长的来源;另一部分则是直接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赞助费用收入。
费德勒正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2001 年温网,他在战胜了桑普拉斯后横空出世,两年后又很快赢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随后在统治了网坛四年后,他终于超越阿加西,以 2900 万美元成为收入最高的网球运动员。
从那时开始的十年间,费德勒的收入已经翻了一倍还多。虽然刚刚过去的赛季中,费德勒战绩不佳,但和各家赞助商签下的一笔笔长约,依旧为他确保了 6000 万美元的场外收入。
其中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于赞助商。相比十年前,费德勒如今的赞助商数量从 5 个增加到 10 个。而网球这项运动的中产特质,也为费德勒带来了在高尔夫和 F1 中同样存在的那些与运动无关的新赞助商。它们以金融、汽车、或是奢侈品牌为主,其中既有劳力士、奔驰这样长期合作的国际品牌,也有瑞士莲、Jura 咖啡机和瑞士国民保险这些相对专注国内市场的瑞士企业。
数量之外,大幅提升的还有合同金额。08 年他和耐克谈下的十年共计 1.2 亿的合约至今仍保持着网球史上最大赞助金额的记录,仅此一项就足以使费德勒的收入超越大部分普通网球运动员。除此之外,ATP 的官方赞助商酩悦香槟也为他提供了每年 600 万美元的赞助费,剩余几家的合同数额则基本都在每年 200 万美元左右。
大公司认同费德勒在打法和个人形象上的稳定性。像劳力士、瑞士信贷和 Jura 咖啡机都愿意以十年为跨度与他合作。Wilson 更是索性在 2006 年和费德勒签下了一份终身合同。瑞士人就如同他们永久的优先股股东,每年都可以领取 200 万美元的“固定分红”。如果把目前的赞助合同集合起来,即使费德勒今后几年得不到任何比赛奖金,他也依旧会是网坛收入靠前的球员之一。
不过,费德勒已经 35 岁了。和他一同步入职业生涯后半程的还有 30 岁的纳达尔和 29 岁的德约、穆雷。
四巨头加起来赢得了过去 46 座大满贯中的 42 个冠军。战绩上的互相匹敌,也造就了四人之间长期的经典对战 。像 2006 年温网费德勒和纳达尔之间的决赛,就曾被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比作“是一幕国王与弑君者对峙的精彩剧本,是崇尚暴力美学的南欧与追求艺术气质的北欧的直接碰撞,是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的对决”。
但这些故事也终将成为历史。 “确实,四巨头正在老去。”纳达尔说,“新的一代将会取代我们原先的位置,这很正常,不是吗?很显然我们不会永远留在这里。”
这时候摆在网球世界和商业世界面前的问题就是,谁能够取代费德勒成为下一个明星?
新科美网四强当中,德约科维奇有如他当年那样的统治力和全面性,瓦林卡和他有着相同的国籍和单反打法,锦织圭更是似乎让人看到了又一个赞助商的宠儿。但他们都不像是那个答案。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原标题:打网球厉害的人有好几个,为什么品牌会特别青睐费德勒?)
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方园 韩方航 许冰清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编:Zoey
  前两天,“福布斯”杂志出了一份最新的榜单,费德勒力压NBA球员詹姆斯、高尔夫球员伍兹以及足球运动员C罗等人,以3700万美元成为全球体坛中最具价值的个人品牌。这数值的计算方法是:运动员个人赞助收入减去所属项目中赞助收入top10的收入均值。这个榜单算法规避了各运动项目的差异性,以凸显个人价值。
  但要知道,瑞士人今年受到膝盖手术和背伤复发的困扰,参加的比赛数量屈指可数,7月底更是直接宣布放弃2016剩余赛季。一年之中,费德勒穿西装出席各种活动的次数或许都快超过他身穿运动服,以本职姿态出现在网球场上的次数了。
  如此看来,这位一年到头都没怎么打网球的网球运动员的价值竟然超过了NBA总冠军球队MVP的价值,他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早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尽管距离瑞士人上次拿大满贯已经过了四年之久,他在网坛的统治力或许已大不如前,其总奖金数也早已被德约科维奇超越......但在网球场外,费德勒的商业价值和由此所带给他的收入却依旧占据着无法撼动的统治地位。
  在今年的福布斯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中,他以6780万美元的收入,连续第十年位列网坛收入榜首位,位列全部运动员第四位;而若只看赞助收入,瑞士人竟以6000万美元领跑各领域的所有运动员。
  这的确是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成就,但有些欧亨利式的意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某种程度而言,费德勒跟网球确实是个绝妙的组合。单看网球运动,美国朗涛品牌咨询的董事长亚当森曾谈到――
  “网球是项普及度不高的运动,它不像足球或者橄榄球那样有很广泛的观众基础,甚至有时,网球的普及度还比不上高尔夫。”
  再进一步,这项“没什么存在感”的运动还是项较为温和的运动。这意味着,它不讲究团队配合,进行起来几乎没有冲撞,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毫无波澜地进行完整场比赛。在这样的情况下,球员的个人风格便是关键。
  不同于篮球和足球,球员会与队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想到某位运动员时,会先联想到他所属的哪个球队,哪个联赛;对于网球,联想并不需要过渡,人们希望有一个独树一帜的人物出现――一提到这个人,就可以联想到这一整项运动,仿佛他就是这项运动的象征符号。
  而费德勒就是这样的人。
  在场上的费德勒,他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人们乐于给他贴上各种的标签――“华丽”、“流畅”、“草地之王”、“史上最佳”......
  “有着如莫扎特般的优美,有着如金属乐队般的激情,这两者集合在费德勒的身上,达到极致优雅的和谐之美。”
  曾有人如此形容道费德勒打球时浑然天成的气质。
  有但渐渐地你会发现,费德勒打的网球其实不需要贴任何标签,他打出的就是网球最初的模样,他对网球永远保持着最虔诚、最原始的热爱。他自己也说――“个人永远不会超越这项运动本身”。
  然而费德勒越是这么说,粉丝反倒越是乐意去追随他。
  同样愿意追随他的,当然就不乏各大品牌赞助商了,他们在费德勒身上找到了与自身品牌所契合的特质――经典、优雅、长盛不衰。
  以奔驰为例,今年奔驰拍摄了一则费德勒的广告,费德勒搞怪模仿了历代网坛传奇麦肯罗、阿加西等人,最后再回归他自身,引出广告语“经久不衰的传奇”(“Timeless legend”)。这则广告美中不足在于,它播出的时机正值费德勒宣布赛季报销之后不久,不禁有些尴尬的意味。
  但无法否认的是,费德勒自1998进入职业网坛以来,先后经历了桑普拉斯阿加西、费纳、四巨头这几个时代,到现在,依旧保持着不俗的实力,可与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鲜肉们“跨时代作战”。他在网坛的坚持和持久的统治力无疑是各个品牌争相所追求的“卖点”。
  再以他的另一大赞助商――瑞士名表劳力士为例。如果你在前几年曾去过上海大师赛现场,肯定会被一则广告“洗脑’过。
  “为什么是这只表?它是一个象征,代表了惊人的成就、压力下的淡定、比拼中的顽强、加冕的荣耀,以及超越的纪录。它,跨越分秒。它,见证历程。”
  这则广告文案思路就在于,短短几十个字浓缩了劳力士在费德勒身上锁定的专属特质,其实这些特质不需要刻意去发掘,大多数人想到费德勒,就会自然而然想到这些。试问有哪个赞助商会不喜欢一位自带浑身“卖点”的代言人呢。
  就这样逐渐得,费德勒仿佛不仅成了网球战术的“集大成者”,也成了网坛品牌代言的“集大成者”。从奔驰到劳力士,从瑞士信贷银行到酩悦香槟,从耐克到威尔胜......费德勒的赞助商贯穿了各个领域,而其中,不乏有选择长期与他合作的品牌。
  耐克在2008年就与瑞士人签了一份10年合同,承诺每年付给他1000万美金;而威尔胜在2006年更是与费德勒签订了一份终生合同,承诺每年付给他200万美金;酩悦在2012年也与费德勒签了5年的合约,每年付给他600万美金。
  仔细一算,就算费德勒一年到头什么都不做,就算他打网球奖金颗粒无收,光是赚代言费,平均每小时也有6850人民币入帐。
  签订长期合约甚至终生合约,一方面再次印证了费德勒长久的竞争统治力以及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赞助商都给予了瑞士人以极高程度的信任,而这份信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取决于费德勒在网坛上能有多少成就,而在于瑞士人一贯品格的保证,这实则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
  “费德勒的品牌价值多年来始终如一,这跟他能否再赢得大满贯没什么关联。”
  市场营销专家布洛克斯在2014年曾对费德勒的赞助商之一――瑞士信贷银行这样说过。
  如此说来,也就不难弄懂,为什么尽管费德勒已许久不出现在网球场上,却仍旧是网坛甚至是整个体坛中最具价值的个人品牌。因为他的价值早已不再需要通过网球场来体现出来。
  对于体育竞技而言,我们永远无法以偏概全得说费德勒就是这项运动,但在个人价值方面,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自己的风格从球场上延伸了出去,将自己塑造成了独一无二的品牌,而网球场只是这个品牌体系中的一个方面。
  然而,从他个人角度出发,他始终是他自己。
  费德勒所有闪光点的源头始终是那片他所热爱的球场――从当初巴塞尔的小球童,到十年前在各大满贯所向披靡的天王,到现在巅峰不在却依旧坚守的网坛“老人”…在他眼中,网球场永远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从2009年我拿下法网之后就开始听到人们讨论我要退役了,人们觉得’你干嘛还要继续打球啊?’
  我觉得‘你们这些人都在想什么啊’?难道你们不明白打网球有多有趣吗?
  我不需要用一年拿三个大满贯的方式来让自己满足。我太喜欢网球,以至于我根本不在意我是不是不再像以往一样赢得那么多了。对我来说,那些都不重要。”
  在风云变幻的十几年中,始终保持单纯的热爱――想来,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他格外“值钱”的根本原因吧。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日科技整体实力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