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的圆桌论坛上涌现了哪些著名的学术界大牛大牛

【珍藏贴】学术大牛都用哪些文献整理工具? | 珍藏,学术,大牛,都用,哪些,文献,整理,工具_教育学习_读美文网
【珍藏贴】学术大牛都用哪些文献整理工具?
   SCI论文服务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读美文网,dumeiwencom
copyright dumeiwen 学术大牛都用哪些文献整理工具?
来源:知乎&&转自:数洞传媒& 编辑:学妹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copyright dumeiwen 导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下是学术大牛们推荐的文献整理工具,也许能让你写起论文来事半功倍!
但是,阅读文献时提取和整理信息是第一位的,可千万别陷入捣鼓软件的时间黑洞,本末倒置啊! copyright dumeiwen 知乎用户:nerfing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我认为整理文献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快速找到所需信息。任何好用的软件,都不如大批量多批次的文献阅读。 读美文 我的思路是:轻整理,重搜索。轻整理,是指不对文献分类,或者只是对文献简单分类。重搜索,是指利用不同的搜索工具,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文献。我认为在现在搜索技术已经很强大的情况下,如果利用笔记等手段整理,反而容易造成条条框框,在对于一篇文献关注太长的时间,不利于提高效率。在日常使用中, 除了在文献PDF上直接标注,我很少用其他的软件去记录我看过的文献。因为除了文献本身,其他还有什么载体能够那么直接方便地记录呢?所以整理文献问题就成了:如何快速找出那篇有我笔记的PDF文献。以此为目的,我建立了一套以文献PDF云同步为基础,辅以大量搜索工具的文献整理方案。 读美文网,dumeiwencom 其实做过科研工作的人都会发现,真正需要把一篇文献从头到尾读完的情况是很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大批量多轮次地阅读文献,因为在一个项目的不同阶段,哪怕是同一篇文献,所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在项目初期,就对所有的文献,都投入同样的时间,阅读同样的深度,势必会浪费大量时间和做无用功。我曾经也走过文献整理的弯路,每阅读一篇文献,都会在Onenote上建立一个条目,按照文献题目、创新点、实验过程、个人感想等分别填空。但是文献读的多了之后,这个方法我觉得效率不高,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少了。 读美文网,dumeiwencom 我现在的主要方法是:以Mendeley建立电子文献索引为主,并以云端同步PDF文献为主要储存手段,通过Everything、Google Scholar、桌面搜索软件、Onenote笔记等多种搜索手段,快速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 copyright dumeiwen 重搜索部分
在新项目(写一篇综述,开始一个新课题或者完成一份大作业)开始之前,我会在Mendeley中根据不同项目,建立一个新文件夹。 内容来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copyright dumeiwen
内容来自 一个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文件夹中没有文献,就需要先建立一份本地的文献原始积累。我习惯在Web of Science上根据关键词去找所需要的文献。 内容来自 比如我现在想看一下微流控单细胞测序(microfluidic single cell sequencing)最近的进展时,就去WoS搜: 内容来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copyright dumeiwen 总共有214篇文献。我会把214篇文献的题目先全部浏览一遍,其中大概100篇需要下载看一下PDF。最后我会剩下大概50篇左右PDF,拖进Mendeley,建立原始的文献积累。Mendeley会自动提取文献信息,按照文献的发表年份、期刊和文章题目将文献重命名,并将该文献自动整理到指定文件夹中,完成文献的原始积累。 读美文 我用Mendeley而不是Endnote做文献索引,主要是因为:Mendeley是我用过所有的文献整理软件中,提取文章题目,发表年份和期刊等信息最准确和方便的软件。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我只需要往Mendeley中一拖,它就会帮我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建立条目,并将文件拷贝到指定文件夹中。其他的软件,要么是提取文献条目的准确度不高,要么就是建立文献条目非常麻烦,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建立条目,大大降低文献阅读效率。 copyright dumeiwen 我又将这个Mendeley的文件夹中所有文献用Dropbox同步。之后我要看文献时,只从这个文件夹中打开文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所有的文献和笔记信息全部集中化了,不会造成信息碎片。 copyright dumeiwen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copyright dumeiwen
copyright dumeiwen 做笔记我也只在PDF上做,这样就不用另外开一个软件写笔记,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直接标注,实现信息最大程度集中化。哪怕打印了纸版的文献,我在看完后也会把纸版上的笔记全部在PDF上标注,避免信息碎片化。
我看一篇文献,除了一些世界上的顶尖超级大牛,一般记不住作者的名字,但是我一般会对文章发表年份和所在期刊有很深的印象,而且一般题目又提供了文章中最主要的信息。所以我设置Mendeley自动根据文献的三个强信息:发表年、发表期刊和文章题目自动重命名,并结合Everything,在本地实现文献的第一重搜索。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如果搜索目标很明确,比如我现在想找一篇之前在Nature Drug Review上看过的关于drug combination的文章,由于关键词很明确,用Everything直接就从本地找到了,耗时不超过3秒。 copyright dumeiwen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容来自
读美文网,dumeiwencom 如果搜索目标不那么明确,比如题主说的,“总感觉有些文献读过就忘记了,想用的时候想不起来”;或者找找一些特定的问题,不确定本地文献有没有。这个时候我一般会把所有能想到的关键词输入,上Google Scholar搜索。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这个时候,可能会找到一些文献在本地是有的,那就可以根据文献名,用Everything快速在本地找到对应的文献。 copyright dumeiwen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容来自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如果一些文献本地没有,那就直接下载PDF,阅读后在Mendeley建立本地索引。 copyright dumeiwen 如果想要搜索特定一句话,或者在写文章的时候想对一些说法进行佐证,就可以用Mendeley的搜索工具。 内容来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文来自读美文网
或者还是上Google Scholar: copyright dumeiwen 轻整理部分
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文件夹下的文献慢慢变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在Mendeley中建立子文件夹了(对于我来说,每个项目中前前后后需要阅读的文献大概在300篇左右),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整理。但是我不赞成把文献归类做的过细。对一个项目下简单分类,使每个子文件夹中的文献大概不超过50篇,再通过发表年份,期刊名,作者名等信息,也可以很容易找到所需的文章了。
相关推荐:
【珍藏贴】学术大牛都用哪些文献整理工具?学术大牛是不是大多很节俭?
19回复 708浏览
楼主学院里的一位大牛,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学术带头人等各种荣誉,却只开着辆八万的雪佛兰。综合前几天一位朋友也表示学术大牛很和蔼亲切。于是冒昧发帖求各位赐教发自手机虎扑
吹可辩之,黑可争之
我们学院的大牛,吃食堂,抽四块的烟,开着奥拓。
当人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约或者不约,炮就在那里,你不上他上。
心目中应该是。可惜没见过几个学术大牛。
有发自内心的底气支撑,真不需要一些外在的物品来提升B格。
对于很多搞科研的人,新理论、新知识、新现象的发现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远远超过所谓的“金钱、豪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能够记住的多是像爱因斯坦、朗道、居里、门捷列夫、牛顿、贝多芬、梵高这些名字,正是他们的努力,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楼主,如果您知道您所做的工作能够极大地推进人类文明,您会不会感到兴奋呢?
事实证明,世界会记住的,绝大对数是那些对人类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不是所谓开着豪车,带着美女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并不过分强调生活的品质。
PS:天天盯着豪车美女的人,通常比较low。
也有大牛开好车啊,只不过他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车上,有钱哪个顺眼买哪个就成
说明务虚的人没创造什么实际价值挣不着钱呗。
屌丝就是屌丝,看见豪车跪舔,看见美女跪舔,看见有头衔的也跪舔。看见农村出身的就一窝蜂各种看不起,真是ex发自手机虎扑
我们学校有个大牛,开着破车,有时骑自行车,感觉特别朴素。但听他的学生说他在北京有好几套房子,装的一手好比。
如果有的大牛勤俭生活,那是醉心学术,高风亮节;
如果有的大牛享乐生活,那也不应该被指责
不能又要求马儿跑,又不想要马吃草
腊梅,冬狗,衣服,油塞,有洞,腊梅
年薪(加别的)没有百万的敢称中国的学术大牛?关键是他们敢开好车吗
我导师去外地开会的时候都是公交车。。。不过我们要是打车他是个报销的,可是我们也不好意思啊
不一定是节俭也可能是没空花钱
现在的虎扑就是扯JB蛋
网络找机会送塔
现实保留送塔的权利
绝大部分网民/论坛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除我之外的都是*河蟹*
引用9楼 @ 发表的:年薪(加别的)没有百万的敢称中国的学术大牛?关键是他们敢开好车吗
为什么不敢?摆上台面的收入买辆豪车也是妥妥的发自手机虎扑
吹可辩之,黑可争之
引用9楼 @ 发表的:年薪(加别的)没有百万的敢称中国的学术大牛?关键是他们敢开好车吗
没啥不敢开的。上学那回导师教授副院长,世纪青年,国家科技二等获了几次,出门开个好多年的破尼桑,每天上班骑着充话费送的小自行车,,但是手下有老师就开着宝马,这些老师其实想买好车,钱都有,买不买其实都看他们追求了。
高中老师 背着上万笔记本 骑着大梁自行车
一直艾你 。
学院一个博导,国内燃气轮机算是顶尖专家了,和我们吐槽每次出国开会的住宿标准很差,他们几个包括院士都找便宜的旅馆住~
永远守望着那个一号的精灵,McGrady
国内学术圈,有钱老师也不敢露富啊。非科研人员对于科研人员的心态就是:就应该有个知识分子的样子,知识分子是不能有钱的
引用9楼 @ 发表的:年薪(加别的)没有百万的敢称中国的学术大牛?关键是他们敢开好车吗
这有什么不敢,袁隆平喜欢好车媒体都报道过,谁说过他一句不是了
甭管多大本事,毕竟是在国家单位工作,有钱没钱也得注意下影响,和官场一样一样的,不能看大牛,得看大牛的子女当然也有不少真心只为学术研究,不追求名利的金融大牛和计算机大牛就不同了,也没几个低调的,毕竟大多自己开公司或私营企业打工,爱怎么花就这么花[ 此帖被大基疤哥哥在 09:56修改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85人参加识货团购529.00元15人参加识货团购479.00元140人参加识货团购499.00元66人参加识货团购109.00元191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31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231人参加识货团购269.00元274人参加识货团购449.00元97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10人参加识货团购88.00元16人参加识货团购159.00元65人参加识货团购599.00元热门文章最新文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术大牛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