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电视剧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

导读:2011年第2期??????????????????????熊??霞:中国先进知,恽代英远走安徽宣城,任省立师范教务主任,继续探索教育救国之路,刘仁静则在致恽的信函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社会革命也必于流血一途,是无疑的??,他逐渐意识到,当前的教育只是为学生??造了个刮地皮、杀人的资格??,??我因这些,利群书社的经济困窘,教育救国的屡遭打击,证明了改良主义此路不通,恽代英思想的根本,192
2011年第2期??????????????????????熊??霞: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抉择??????69
恽代英远走安徽宣城,任省立师范教务主任,继续探索教育救国之路。1921年5月,恽代英被诬指??组织党羽,煽动学生,图谋不轨,大逆不道??而遭通缉,被迫离开宣城。
恽代英锲而不舍地追求着自己的??未来之梦??,然而恶势力的打击,经济的压迫,使他致力于理想的事业陷入困境,此时师友的点拨提醒和深刻的自我反省让他终于走出困境。
陈独秀首先对恽代英的??未来之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社会底一种经济组织生产制度未推翻以前,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决没有单独改造的余地。试问福利耶以来的新村运动,像北京工读互助团及恽君的未来之梦等类,是否真是痴人说梦???。刘仁静则在致恽的信函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社会革命也必于流血一途,是无疑的??[21]。沈泽民在给恽代英的信中批驳了教育救国论,指出:??教育问题,正如一切问题一样,非把全部社会问题改造好了,是不会得解决的。??林育南也致信诚恳地说:??我们的理想是仿佛对的,但审查社会情形和我们的力量,恐怕终久是个??理想??,终久是个??梦??呵!??
朋友之间的批评对恽代英触动很大,促使他深刻地反思。他逐渐意识到,当前的教育只是为学生??造了个刮地皮、杀人的资格??,??我因这些见地,真觉这种多少有些饭碗主义的形式教育,是没有希望的。我在此本可以说一切圆满;但我敏锐的感觉,深刻的观察,已令我感了无量的苦痛??,??我决不容与迷信旧教育的魔鬼一同办旧学校了??。利群书社的经济困窘,教育救国的屡遭打击,证明了改良主义此路不通,恽代英思想的根本变化、认识的升华由此开始。
此前,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影响下,恽代英已经开始对不同于改良的阶级斗争学说产生兴趣。1920春,恽代英赴北京从事少年中国学会有关工作,思想深受该会创办人、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影响。此外,恽代英开始接触并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20年秋,恽代英对马克思??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进行了节选翻译,并以??英哲尔士论家庭起源??为题发表,文中主要内容是恩格斯关于家庭的起源和演变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相联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几乎同时,陈独秀将??阶级争斗??英文本请他翻译,??阶级争斗??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考茨基对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作的诠释,恽代英大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24]
对它产生研究兴趣。
这些著作对恽代英的世界观产生重大影响。恽代英一次次的爱国实践证明,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兴办教育或实业,都无法建设??新生活??,建立??黄金世界??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在深刻自我反省的基础上,恽代英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与其他学说的认真比较,他最终选择以无法避免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最终达到无阶级、无政党、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恽代英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其后,恽代英主动向利群书社成员介绍马克思主义,讲解??阶级争斗??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思想感悟。据1963年利群书社成员李书渠的谈话记录记载,当时大家一方面听恽代英讲心得体会,听他宣讲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自觉地阅读,??阶级争斗??对社员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影响很大。1921年夏季,恽代英等在湖北黄冈成立了共存社,宣布共存社的宗旨??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斗争、劳农专制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目的??[25]。恽代英已经完成由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与此同时,他的一批同志和朋友,如黄负生、萧楚女、李书渠、林育南、李求实等,均先后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湖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并在中共一大后很快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壮大了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
最后还需说明的是,在湖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还有一名具备较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的知识分子,他就是代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最高认识水平的文章??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的作者田诚,田诚生平目前不详,有学者指出可能系李汉俊之化名,也可能是另有其人,这有待于学界进一步考证。??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于1921年6月在汉口出版发行,全文5000余字,虽然篇幅短小,但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了比较彻底的清算,代表了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较高认识水平。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不再赘述。
??时光迁移,潮来潮去。??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这种关系既反映了历史的造就,又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比较和选择的结果。??[26]湖北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李汉俊等人,运用,
70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
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5.
[10]??李人杰.改造要全部改造[J].上海:建设,1920,1
[11]??陈绍康,田子渝.关于李汉俊答董必武的一封信[J].
北京:近代史研究,1984,3.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
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3]??恽代英.恽代英日记[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14]??恽代英.社会性之修养[J].武昌:光华学报,1917,2
[15]??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N].上海:时事新报,1920??
[16]??恽代英.义务论[J].上海:东方杂志,).[17]??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上)[C].北京:人民出版
[18]??恽代英.致王光祈[G]//恽代英来鸿去燕录.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恽代英.未来之梦[J].武昌:互助,1920(1).[20]??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J].上海:新青年,
[21]??刘仁静致恽代英[J].北京:少年中国,).[22]??沈泽民致恽代英[J].芜湖U芜湖,1921(1).[23]??毓兰致代英[J].黄冈U我们的,1921(6).
[24]??恽代英致沈泽民、高语罕[J].芜湖U芜湖,1921(1).[25]??浚新大会记略[J].黄冈U我们的,1921(7).[2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M].上海U上海人
民出版社,.
成效,董必武、恽代英等分别从无政府主义者、三民主义信徒殊途同归共走马克思主义之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充分说明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迈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且将朝着人类的共产主义目标继续前行。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中国
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二)[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汉俊.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必要及我们现在入手的方
法[N].上海:民国日报,.
[3]??汉俊.劳动界运动之指导伦理[N].上海:民国日报,
[4]??汉俊.强盗阶级底成立[J].上海:星期评论,1920
[5]??汉俊.中国的乱源及其归宿[N].上海:民国日报,
[6]??汉俊.我们如何使中国的混乱赶快终止[N].上海:民
[7]??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G].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第三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汉俊.自由批评与社会问题[N].上海:民国日报,
[9]??董必武.忆友人詹大悲[G].中共党史资料第7辑.北
Exploration&SelectionofMarxismby
ChineseAdvancedIntellectuals
??????TakingEarlyMarxistsfromHubeiasExample
(HubeiAcademyofSocialSciences,Wuhan430077,Chian)
Abstract:Around1920,theadvancedintellectualsinChinaacceptedandbelievedinMarxismgradually.AtthistimetheearliestmarxistsformedinHubei,ofwhomLiHanjunwastheleader.UndertheguidanceofLiHanjun,DongBiwubecameastaunchMarxistfromabelieverinThreePrinciplesofthePeople(Nationalism,DemocracyandthePeople??slivelihood)putforwardbyDr.SunYat??sen.Atthesametime,YunDaiyingalsobegantochooseMarxismasthetheoreticalweapontosavenationthroughthesaving??nationpractice.TheybecamethecoreofthemarxistsinHubei.SotheearliestMarxistgroupformedinthearea.Theirchoosingprocesswastypical,butrepresentativeintheadvancedintellectualsinChina.AllriversrunningintotheseaindicatedthatthechoiceofMarxismwasinevitablefromthehistoricalpointofviewandwastheexplorationandselectionbypeopleatthattime.;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办公文档、党团工作、资格考试、旅游景点、IT计算机、word文档、文档下载以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抉择_以湖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例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浅谈恽代英马克思主义观的确立_小宗师
摘 要:恽代英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兼学者。他一生虽然短暂,但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20年到1921年下半年,他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关键词:恽代英;马克思主义观;确立恽代英于1895年生于武昌的一个衰落的书香世家,祖籍江苏武进石桥湾恽家村。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由于当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社会矛盾也相当复杂,各种社会思想充斥中国,因此,恽代英选择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众所周知,恽代英信仰过无政府主义,但并不能说他就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通过对恽代英早期著作及书信分析,他的确信仰甚至崇拜无政府主义,但他自有不凡之处,冲破无政府主义的羁绊,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倡导的“互助论”对他影响很深。早在《未来之梦》中,他就提出:“固然我们可以组织工会,鼓吹罢工,用阶级斗争为推倒资本家的方法;但我想要为世界上求一个最后的解决,仅仅靠鼓动争存的单纯天性总还不够。最好莫如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建立个为社会服务的大资本,一方用实力压服资本家,一方用互助共存的道理,启示一般阶级,而且靠这种共同生活的扩张,把全世界变为社会主义的天国。”[1]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方面,他想实现社会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他受克鲁泡特金倡导的“互助”论影响之深。在《论社会主义》一文中,他又说:“与其倡导争存的道理,不如提倡互助的道理。”[2]1920年11月,恽代英担任安徽省立第四师范教务主任。在此期间,他和刘仁静展开激烈的讨论。他认为:“我们总得努力去试验,我这所说共同生活,是榨取我们自己的余力以伺候社会,所说工厂是求劳动者生活的安定。这样,我信劳动者不致像今天悲惨,而且事业未必遂不发达。若我们有机会这样试验,我想说长驱直入的打破资本阶级亦未必是妄想。”[3]他还主张:“以后拟从乡村小学教育立团体事业,共同生活的根基,渐成大资本团体,以征服资本家,实现社会主义。”[4]可以看出,此阶段他的思想没有摆脱空想社会主义和新村主义的巢臼。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恽代英信仰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他还不是一个明确的马克思主义者。尽管他早期受历史唯心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但是,他思想上最本质、最主流的东西一直是民主主义,而不是无政府主义。后来,他就开始逐渐地怀疑和否定无政府主义,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二恽代英在接触和研究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同时,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早在1920年春,他为寻求真理来到北京时,就受到了李大钊、刘仁静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潜心研究。他曾经这样说;“如果遇着显见政治活动或流血,为简捷有力的改造手段的时候,甚至于显见其为改造独一无二不可逃避的时候,亦没有不赞成取用政治活动或流血的手段的道理。”[5](p169)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开始有了阶级斗争的倾向。在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期间,他把《布尔塞维克》等26项列为研究书目,并把“马克思及其学说”提列首位,希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广为流传。1920年秋,他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部分章节和考茨基的《阶级争斗》一书,开始直接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宣传。这对于他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起到了理论铺垫的作用,提高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同时,恽代英开始对他所信仰的无政府主义、工农互助主义等展开了批判。他认识到无政府主义是“割肉饲虎的左道,从井救人的诬说”[6](p162),工农互助“不是容易做到事,不要轻易的盲从妄动”[7](p216)。尽管他还对其难以割舍,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他心中的地位已略占上风。正当他处于矛盾彷徨之际,苏俄政府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的行动极大触动了恽代英,而互助社社员林育南也从北京给恽代英写信,对他们过去的思想提出怀疑:“我们这种理想是仿佛对的,但审查社会情形和我们的力量,恐怕终究是个‘理想’,终究是个‘梦’啊!”[8]同时,陈独秀也到武汉发表演说,指出“我们欲改造社会,不可不有至善的方法与信仰”,强调用革命的方法来教育和武装先进青年。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广大的认可,而恽代英也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教育、实业救国的道路。他说道:“我们要利用机会为全部改造的运动—那便是说要为Revolution(革命)的运动,不要为Reform(改良)的运动。”[9](p334)1921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年会上的矛盾再次引起恽代英思想上的大变动,他在一封信中公开表示“很希望学会为波歇维式(布尔什维克)的团体”[10](p312)。关于恽代英何时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说法不一。本文认为应该是1921年下半年,他才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日到7月4日,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年会召开,学会会员之间的矛盾表面化、公开化。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义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恽代英还想维持学会兼容并包的方针,提出“我们不能盼望大家有一致的主义,只可在大家中求个最小限度的一致,以求可能的最多互助”[11]的调和意见,以避免学会分裂。南京年会不久,他就旗帜鲜明地表示:“我私意近来并很望学会为波歇维式(布尔什维克式)的团体,这是年会后思想的大改变,不久将另文陈述。”[12]这次大改变,最终使恽代英彻底与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想分道扬镳,从理论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的活动。在他起草的成立共存社的文件中明确写道:“以积极切实的预备,追求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的目的。”[13]当他知道了中共已成立,立即号召加入,结束利群书社。总之,从1920年到1921年下半年这段时间,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最终他完成了世界观的质的飞跃,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三关于恽代英为什么能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前面我从一些具体实践活动中作了论述。下面我就从国际国内背景上再展开探讨。恽代英当时所处的社会正是帝国主义到处侵略扩张,对象中国这样的国家伸出魔爪的时候。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必激起中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但腐朽的清王朝、北洋军阀政府不但不能够救国图强,反而崇洋媚外,求助于帝国主义,统治压迫中国人民。恽代英目睹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以及当时的中国政府的腐朽无能,从小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因此,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是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动因。他为了救国图强,发奋学习,立下高超目标,14岁便阅读了《纲鉴易知录》,《饮冰室文集》等进步书刊,为维新派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所吸引,尤其是谭嗣同对其影响很深。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义务论》一文,揭露帝国主义贪得无厌的侵略扩张本色。他说:“如今列强者畴不以相侵略为言耶?顾自己二字即为其侵略之又一名词。何以知其然也?昔英人以保护泊权攘印度,今又以保护印度而攘西藏矣。”当时的中国政府一方面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另一方面又奴颜欢笑于帝国主义,不惜出卖中华民族的一切主权和利益。恽代英积极组织群众进行反帝爱国的示威游行,抵制并销毁洋货,以激起民众的爱国之心。但是,单纯的游行示威活动是不能够救国的。他从《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上逐渐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以后的思想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在斗争实践中,他又看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是他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四运动,最终由于工人阶级的参与取得了胜利,对恽代英的影响很深。他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中国是其他阶级所不能比的,以后他就逐渐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为他接受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总之,恽代英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原因也是较为复杂的。为寻找真正的科学理论,他一方面认真剖析了包括无政府主义在内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又认真分析和审慎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它的坚定信仰,以后就再也没改变过,直到牺牲。恽代英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为此不懈奋斗的过程,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参考文献:[1]恽代英:《未来之梦》,《互助》第1期,1920年10月。[2]恽代英:《论社会主义》载《少年中国》第2卷第5期,日。[3]《少年中国》第2卷第10期“会员通讯”,日。[4]载《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5][6][7][9][10]《恽代英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8]林育南致恽代英的信,《我们的》第6期,1921年。[11]《五四时期的社团》第354页。[12]《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通讯录》第1期,1921年8月。[13]《我们的》第7期,日。欢迎您转载分享:恽代英早期马克思主义观探究--《毛泽东研究》2016年02期
恽代英早期马克思主义观探究
【摘要】:恽代英早期马克思主义观具体体现有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实际的思考上,注重运用唯物史观对其进行经济分析,得出"舍改造经济制度,无由改造社会"的科学结论;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认识问题上,明确提出要实现民族独立必须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对外打倒帝国主义,对内打倒军阀;在中国革命动力的基本问题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作出了初步判断。这些看法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理论成就。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B27【正文快照】:
恽代英走上马克思主义之路的历程是极其不寻常的。在认识和评介恽代英早期马克思主义观时,应该特别关注和准确把握恽代英早期马克思主义观的特殊性。一方面,恽代英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通过对无政府主义(主要是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新村主义和工读互助主义等各种非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敏兰;[J];人文杂志;1997年06期
秦正为;;[J];长江论坛;2007年02期
许华;;[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王也扬;;[J];博览群书;2010年10期
张传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王守实;许琳;;[J];长白论丛;1996年04期
朱传?,张理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惠文娟;;[J];青春岁月;2013年02期
罗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李小静;;[J];兰台世界;2013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德刚;;[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方世南;;[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张玉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秦正为;;[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姜辉;;[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周向军;李慧芬;;[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周向军;李慧芬;;[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田心铭;[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姜辉
赵培杰;[N];人民日报;2009年
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理事
董宝瑞;[N];河北日报;2011年
本版编辑 房宁(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韩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宁向东(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副主任、教授)
夏文斌(作者为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N];北京日报;2007年
陈政举 方志勇 本报记者 赛宗宝;[N];解放军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陈桂香;[D];山东大学;2006年
苏颖;[D];山东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恽代英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恽代英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
【摘要】: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军事家等,是中国青年爱戴的领袖之一,是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上,为当时尚在迷途中的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还在混乱之中的中国找到了光明的道路。
本文以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方式,较为系统的表述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说明了恽代英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的独特之处,论述了他对于当代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方式。主要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创办杂志、报纸,创办学校、社团和工人夜校、公开演讲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在群众运动的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逐渐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二部分分析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展示了恽代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过程和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极大热忱和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决心。本部分从恽代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伦理观、政党建设等思想的传播和运用出发,教育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促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于共产党有了科学的认知,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的伟大事业奋斗终生。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本部分建立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在对两部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阐述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时代性、基础性、影响力、爱国性等。从纵深层次上把握了恽代英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的广泛性和时代特色,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四部分: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本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恽代英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上的运用;另一方面,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斗争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近代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征、以及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体现的坚定的爱国主义情结对21世纪的中国人民的借鉴意义等方面。通过这个部分,一方面是对恽代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的肯定,另一方面倡议现在的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恽代英的优秀思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D231;D61【目录】:
摘要7-9Abstract9-11导论11-16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11-12 二、 文献综述12-15 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15-16第一章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方式16-25 一、 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16-17
(一) 翻译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部分章节16-17
(二) 翻译考茨基著作《阶级争斗》17 二、 创办进步报刊17-19 三、 建立学校、社团和工人夜校19-23
(一) 创办浚新小学、女子师范学校19
(二) 成立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19-22
(三) 创办平民夜校22-23 四、 公开演讲23-24 五、 在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24-25第二章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表现25-37 一、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25-28
(一) 阐发物质“实在”论25-26
(二) 宣传无神论26-27
(三) 阐发认识论27-28 二、 恽代英阐发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28-31 三、 摒弃“道德救国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31-32 四、 在青年中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32-34
(一) 引导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32-33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青年救国33-34 五、 在统一战线工作中传播与运用马克思主义34-37
(一) 大革命时期,恽代英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34-35
(二) 土地革命时期,恽代英的统战工作35-37第三章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37-42 一、 首次向国人推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7 二、 翻译中国共产党史上重要著作《阶级争斗》37-38 三、 成立武汉地区第一个传播新思想的进步团体—互助社38 四、 发展壮大了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38-39 五、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39-42第四章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42-47 一、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一定的早期理论基础42 二、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42-43 三、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通俗化、民族化43-45 四、 恽代英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45-47结论47-48参考文献48-52致谢52-53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德茂;;[J];党的文献;2007年06期
郑又贤;[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陈志刚;杨英;;[J];党史文汇;2007年10期
陈泓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王翔,曾长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宣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薛志清;;[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李正兴;[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姜喜咏;;[J];实事求是;2008年04期
马彦;[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智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姜丽;[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袁银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杨竞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李海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于学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焦秀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段勇;涂效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邓晓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玉锁;;[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春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乔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建军;[D];河北大学;2009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徐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沈红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胡雪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丁胜;[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丁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冬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贾蓓;[D];河北大学;2009年
韩家勤;[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路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黄桂琴;[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春萌;[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德茹;[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广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蒋孝山;[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江泽民;[J];党的生活;2002年12期
朱映雪;[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宣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张凤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李君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杨治远;[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01期
曹顺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02期
王敦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三乐;[J];北京党史;1998年04期
鞠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李天华;;[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4期
李宗远;[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J];常州工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袁亚妮;;[J];武汉文博;2010年04期
何立波;;[J];党史纵览;2011年07期
,李佩龙;[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张文有;[J];怀化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刘一力;[J];共产党员;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正芒;;[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刘洪英;;[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曹金国;王玉贵;;[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徐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黄书进;史国枫;;[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顾晓英;;[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赵会元;;[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邹昆辉;;[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许兴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杨柄;;[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大伟;[N];深圳特区报;2011年
;[N];人民日报;2011年
吴少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朱慧 郦懿清;[N];江苏经济报;2011年
周逸敏;[N];常州日报;2010年
何祥林;[N];光明日报;2005年
;[N];人民日报;2005年
华中师范大学
李良明 徐大兵;[N];光明日报;2011年
郭扶庚 周挥辉 党波涛;[N];光明日报;2005年
刘作忠;[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爱萍;[D];南开大学;2010年
张富文;[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童贤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魏连;[D];山东大学;2011年
杨宏伟;[D];兰州大学;2010年
苏星鸿;[D];兰州大学;2010年
李兴平;[D];兰州大学;2010年
张志勇;[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余一凡;[D];南开大学;2010年
王让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俊云;[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杨智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蔡志荣;[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傅琬;[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王国正;[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高斯;[D];中南大学;2012年
詹智宏;[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袁启文;[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尹迎春;[D];兰州大学;2010年
鲍福丽;[D];黑龙江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恽代英的子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