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不同物体受到的大气压强公式 求大气压不同 大气压压强公式 求大气压=1.01乘以10的5次方帕 1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024|
上传日期: 09:58: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官方公共微信> 【答案带解析】通常人们把相当于 厘米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 ...
通常人们把相当于
厘米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
帕. 
76;1.01×105.
试题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一个重在测量,1标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即76cm,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1.01...
考点分析:
考点1:大气压强
1.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5.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6.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相关试题推荐
大气压是由于
而产生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
最近,《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选择了iPhone4S和三星i9300这两款手机,进行了进水的极限体验测试,将这两部手机同时浸入1.2米深池水底部,看谁先黑屏?测试结果如表所示.时间iPhone4S三星i930032秒跳出关机界面正常待机3分18秒黑屏,闪光灯自动打开正常待机6分25秒黑屏,闪光灯亮闪光灯打开8分01秒黑屏,闪光灯亮闪光灯关闭19分29秒黑屏,闪光灯亮黑屏两部手机捞出后,经过擦干、埋在大米中4天等处理,i9300神奇复活,各项操作一切正常,而iPhone4S一直没有任何反应.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iPhone4S手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智能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2)针对两款手机入水后闪光灯均自动打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大米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4)假若在水中的手机电池因遇水发生短路,电池总能量的84%转化成热能,而这些热能全部被水吸收,那么可使池水温度升高
℃.(池水质量100千克,不考虑其他散热情况)型号iPhone4S型号i9300电池容量1420mAh电池容量2100mAh输出电压4V输出电压4V 
如图是一种煲汤用的电热锅工作原理图,其中温控器的作用是在标准气压下每当水沸腾后能自动断电一段时间.电热锅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容积4.5L额定电压220V保温功率80W加热功率500W(1)三脚插头上标着E的导线和
相连,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
相连.(2)调节切换开关可以使电热锅处于“关、高温、自动、保温”四种工作状态,则原理图中的切换开关连接触点“
”时为保温档.小明发现,当电热锅处于保温档正常工作时,不论加热多长时间,都不能使锅内的汤水沸腾,原因可能是
.(3)该电热锅处于高温档正常工作时,使4L25℃的水由烧开,用了50min,那么电热锅的效率为多少?[c水=4.2×103J/(kgo℃),设当时锅内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设计电路和编制习题”,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源、两个“12V 18W”的电阻和若干开关、导线.(1)小虎第一个完成设计,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他编制的试题是:“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通电5min产生多少热量?”请你解答此题;(2)小华思考一会儿,设计了能提供两种功率工作的电路.编制的试题是:“在小虎设计的电路上再加一个开关,使电路能以两种功率工作,其大、小功率之比是
.”请你在图a中完成小华的设计,并将电路大、小功率之比填入空格中.(3)小明经过认真思考后,用了三个开关,设计了能提供三种功率工作的电路.请你在图b的方框内,画出小明所设计的电路图.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导读:硬度;强度;刚度;压强,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
硬度; 强度; 刚度; 压强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强度一般可以分为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和蠕变、胶合强度等项目。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刚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零件的刚度(或称刚性)常用单位变形所需的力矩来表示,刚度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种类(即材料的弹性模量)。刚度要求对于某些弹性变形量超过一定数值后,会影响机器工作质量的零件尤为重要,如机床的主轴、导轨、丝杠等。
? ? 压强单位及换算
? ? 定义或解释
? ? 液体压强
? ? 大气压强
压强单位及换算
压强单位 帕斯卡(Pa) 巴(bar) 工程大气压(at) 标准大气压(atm) 托(torr) 磅每平方英寸(psi)
1 Pa ≡ 1 N/m² = 10?5 bar ≈ 10.197×10?6 at ≈ 9. atm ≈ 7. Torr ≈ 145.04×10?6 psi
1 bar = 100 000 Pa ≡ 106 dyn/cm² ≈ 1.0197 at ≈ 0.98692 atm ≈ 750.06 Torr ≈ 14.504 psi
1 at = 98 066.5 Pa = 0.980665 bar ≡ 1 kgf/cm² ≈ 0.96784 atm ≈ 735.56 Torr ≈ 14.223 psi
1 atm = 101 325 Pa = 1.01325 bar ≈ 1.0332 at ≡ 101 325 Pa = 760 Torr ≈ 14.696 psi
1 Torr ≈ 133.322 Pa ≈ 1. bar ≈ 1. at ≈
1. atm ≡ 1 mmHg ≈ 19.337×10?3 psi
1 psi ≈ 6894.76 Pa ≈ 68.948×10?3 bar ≈ 70.307×10?3 at ≈
68.046×10?3 atm ≈ 51.715 Torr ≡ 1 lbf/in²
定义或解释
①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这是为了几年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标准大气压、托、千克力/平方厘米、毫米水银柱等等。(之所以叫帕斯卡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3)公式:p=F/S
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F表示压力,单位牛顿(N)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
①不少学科常常把压强叫做压力,同时把压力叫做总压力。这时的压力不表示力,而是表示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所以不再考虑力的矢量性和接触面的矢量性,而将压力作为一个标量来处理。
在中学物理中,为避免作用力和单位面积作用力的混淆,一般不用压力来表示压强。
②应力和压强
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变形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单位截面上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应力。
一般地说,对于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压(或张)形变和切形变。因此,要确切地描述固体的这些形变,我们就必须知道作用在它的三个互相垂直的面上的力的三个分量的效果。这样,对应于每一个分力Fx、Fy、Fz、以作用于Ax、Ay、Az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应力F/A有九个不同的分量,因此严格地说应力是一个张量。
由于流体不能产生切变,不存在切应力,必须与静止或凝固后产生。因此对于静止流体,不管力是如何作用,只存在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又因为流体的各向同性,所以不管这些面如何取向,在同一点上,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相同的。由于理想流体的每一点上,F/A在各个方向是定值,所以应力F/A的方向性也就不存在了,有时称这种应力为压力,在中学物理中叫做压强。
压强是一个标量。压强,压力的这一定义的应用,一般总是被限制在有关流体的问题中。
垂直作用于物体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若用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1帕斯卡=1牛顿/平方米)
对于压强的定义,应当着重领会四个要点: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3.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大小无关。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4.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踉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ρ液gh
式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用kg/m3(千克/立方米);g=9.8N/kg(一般不做要求时缩略为g=10N/kg);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m; p为液体压强,单位用Pa. 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ρ、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底面积
大小等其他因素都无关.
由公式p=ρgh还可归纳出:当ρ一定,即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在不同的液体中,当
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压强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
(1)产生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
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可说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3)大气压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
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
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cm左右.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符号为1atm*(压强的非法定单位),1atm*约为1.013×10的5次方Pa。
(4)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资格考试、文档下载、外语学习、人文社科、考试资料、教学研究以及硬度强度刚度压强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浮力的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上下底面的深度不同.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底面向上的压强大于上底面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差就是浮力.——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浮力的产生原因:由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上下底面的深度不同.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底面向上的压强大于上底面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力学综合计算题分类例析综观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不难发现,力学计算大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单独用一个知识点只对某一个物理量(如密度、压强等)进行求解的力学计算题已很少见了,绝大部分力学的计算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题的优点是:一方面能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所以这种题型在今后的中考中仍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专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类计算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指导同学们解题时抓住要点,一举突破。一.思路和方法1.读懂题意或图示,明确已知量和所求量。有些新题型会出现一些新名词或概念,有的已知条件比较隐蔽,应该努力挖掘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2.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为了帮助分析,通常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确定哪些力构成平衡力,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式,这是很关键的一步。3.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对象和过程涉及到哪些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公式或规律进行计算。①求压强时可用,两个公式进行求解。但后一个公式一般用来求解液体压强,只有竖直放置的柱体对支承面产生压强,才能用来解。②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很多:(1)阿基米德原理;(2)弹簧测力计测浮力(G与F分别为物体在空气中称和在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平衡法: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4)压力差法:。根据已知条件和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选择适当的公式求浮力。③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有两个公式:和。当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时就用前者,当滑轮组水平拉物体时就用后者。4.验证计算结果对答案进行检验,看过程有无错误,看结果是否符合实际。&二.热点问题归类热点一: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综合。例1.某电梯公寓楼约40m,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浇铸钢筋混凝土,还需要使用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密度为,取。求:(1)已知自来水的密度为,若要从地面向楼顶提供自来水,加压设备至少需要给施加多大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2)测量表明,该楼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若地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此大楼另外添加的装饰材料、各种设备等物资及进入大楼的人员的总质量不得超过多少?解析:这是一道密度和压强的综合题,根据公式。(1)小题立即解决。(2)小题中要求质量,则可以先求出最大重力,然后求出最大质量,最后减去已有的质量即可,具体解法如下:(1)(2)设混凝土、其他建筑材料和其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总重量为G当m3最大时,G最大,大楼对地基的压力F最大,地基所承受的压强达到最大值。所以所以&例2.去年南京市对大明湖进行了首次换水清淤,换水后大明湖水清澈见底,鱼儿欢畅。爱湖小分队的同学准备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对湖水水质进行监测。他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大明湖周边主要污染源很容易导致湖水密度变大,而密度达到的水域就不适宜湖里鱼类生存,他们就想到做一个简易的密度计来监控湖水密度。为此找来一根长为1.2m粗细均匀的木条,在底端嵌入适量重物,使其能直立漂浮水中,做好相应的标记后就可以监测湖水的密度了,测量得该简易密度计的总质量为0.5kg。(g取10N/kg)(1)先将该木条放入足够深的清水中,测得木条露出水面0.2m,在水面处画上白线,请计算此时木条底端受到的水的压强及木条受到的浮力。(2)请通过计算说明应在木条的什么位置画上表示污水密度达到时的红线,以监测湖水密度是否超标。解析:此题是一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题,综合的知识有压强、浮力和二力平衡等。(1)木条底端受到水的压强可直接用来求;又因木条处于漂浮状态,故可用二力平衡法求浮力。由于木条处于漂浮状态,所以:(2)此题实际上是求木条浸入污水的深度h,要求深度必先求,因为,可通过浮力算出。又因木条的横截面积S未知,深度h似乎无法求出,但我们要善于利用(1)小题的条件,找到两者的相同之处,即在清水中和污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两者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即,所以:&热点二:速度、功率和效率的综合例3.如图1所示,物体重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求:(1)不记滑轮、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拉力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2)若拉力为2.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1解析: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可直接用滑轮组省力公式求拉力,不过不是,而应该是(是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因为对物体的拉力不是等于物体的重量,而是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相应地,求这种水平装置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也应该是,而不是。拉力的功率可进行如下推导:(1)拉力的大小:拉力的功率:(2)&热点三:压强或浮力与杠杆类相结合的综合题例4.图2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用水槽来储存二次用水的冲厕装置。带有浮球的横杆AB(B为浮球的中心)能绕O点转动,倒“T”形阀门C底部为厚度不计的橡胶片,上部为不计粗细的直杆,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为4cm2,浮球的体积为100cm3,OB是OA长度的6倍,AB杆左端压在阀门C上,阀门C堵住进水口时,AB杆水平,浮球顶部和溢水口相平,不考虑阀门C、横杆AB及浮球受到的重力。()求:(1)浮球浸没时,浮球受到的浮力多大?A端受力多大?(2)为了防止水从溢水口溢出,水槽中的水面与溢水口的高度差不能超过多少?图2解析:本题又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描述的物理情境较为复杂,所以分析审题是关键,尤其是要把这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看懂,搞清楚它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解题过程如下:(1)当球全部浸没水中时:横杆B端受力等于浮球所受浮力,即: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因为所以A端受力为:(2)水恰能从溢水口流出时水槽中的水面距溢水口的高度差是允许的最大值。此时,浮球全部浸没,阀门C受到水槽中的水向上的压力和水箱中水向下的压力及浮球浸没时杠杆A端对阀门C向下的压力相互平衡,即:& & & & & & & & & & & & & & & & & & & & &①设水槽中的水面距阀门C底部橡胶片的高度为H,溢水口到阀门C底部橡胶片的高度为h,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把②③式代入①中,有整理得:&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拟练习题(一)&(120分钟,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异名磁极__________。&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  3.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帕。(保留2位有效数字)&  4.绸子跟玻璃棒摩擦,一部分电子从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上,使玻璃棒带__________电。&  5.1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30库仑,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__安培。如果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伏特,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欧姆。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欧姆。&  6.搬起一块质量为25千克的石头,至少需要__________牛顿的力。&  7.一块石头在空气中称,重1.2牛顿,浸没在水中称,重0.71牛顿。由此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顿,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千克。&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9.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时,入射角的大小一定是__________。&10.如图1-1所示,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圆筒状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密度分别为的液体将两支相同的密度计放入液体,都浮在液面上,   (用“>”、“<”或“=”号连接)  1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用动力臂150厘米、阻力臂30厘米的撬杠撬起3000牛顿的石头,所用的动力至少要__________牛顿。&  12.一只灯泡接在照明电路中,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是200毫安,通电1分钟电流做了__________焦耳的功,有__________焦耳的电能转化成了热能和光能。&  13.重500牛顿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使重物沿拉力方向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10秒,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_焦耳,功率为__________瓦特。&  14.用一根刻度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测出数据为3.52厘米,则准确数是__________厘米,估计数是__________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15.把1吨水从16℃加热到100℃需要吸收__________焦耳的热烧__________千克烟煤(不计热量损失)。&  16.物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原因是分子间距离很__________,相互作用力__________,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__________的振动。&  17.选用保险丝的时候,应该使它的额定电流__________电路上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  18.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二、连线题(5分)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电磁感应三、选择题(1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内&  1.下列哪种自然现象是凝华生成的? (??)  2.甲灯标着“220V 60W”,乙灯标着“110V 100W”,丙灯标着“36V 40W”。下列三个问题中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3.如图1-2所示,物体M静止在水平桌面N上,则 (??)  4.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把一个正方体,保持侧面竖直地浸没在液体里的不同深度处,则 (??)6.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K闭合时,电灯L恰好正常发光。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 (??)A.安培表示数变小,灯L的实际功率变小,小泡变暗7.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R1=10,R2=20,把他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R1和R2的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四、判断题(6分)&  1.使用简单机械的好处是一定能省力。 (??)五、作图题:(11分)&  1.如图1-4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重15牛顿,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O为支点)  3.画出平面镜前一点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4.完成下列光路图。  5.标出图1-8中的磁感线方向。  6.图1-9中小磁针静止,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六、实验题(12分)&  1.测定某块矿石的密度。图1-10所示为用天平称矿石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用量筒测矿石体积的情况。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点间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__________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前两空选填 “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后一空选填 “同侧”、“两侧”)。&  3.在虚线框中画出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如图1-11是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伏特表和安培表的示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_____伏特,额定电流是__________安培,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瓦特。七、计算题(13分)  1.在一铝壶里(铝壶吸热不计)装了2千克的水,把这壶水从&    3.在图1-12装置中,物体m=10千克,在F的作用下,m以0.4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顿。求:
人教版第十四章 & 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G?&&&&&&F+G&&&&&G – F&&&&&&&&F-G&&&&&&&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G & &F&G & & &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 H cmHg? &(H+h)cmHg
人教版第十四章 & 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G?&&&&&&F+G&&&&&G – F&&&&&&&&F-G&&&&&&&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G & &F&G & & &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 H cmHg? &(H+h)cmHg
200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 理 试 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若用答题卡答题,则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l.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 )A.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 & & & & & & & & & & & &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 & & & & & & &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2.下列物质中,属于半导体的是( & )A.锗 & & & & & & & & & & & &B.铁 & & & & & & & & & & & &C.铜 & & & & & & & & & & & &D.钨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 & & & & & & &B.汽化 & & & & & & & & & & & &C.凝华 & & & & & & & & & & & &D.升华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5.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1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 & & & & & & &B.与密度有关 & & & &C.与液柱粗细有关 & & & &D.与容器形状有关图16.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一定要接地B.低压带电体和高压带电体都可以接近,但不能接触C.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D.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只在连接插座的零线上装一根保险丝7.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8.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9.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总功是______J,推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物体的重是______N.11.如图2,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只需填写一种).图2 & & & & &&图3 & & & & & & & & & & &&图412.如图3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可判断通电螺线管左端为______极,电源的a端为______极,小磁针静止时的b端为______极.13.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对应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时刻10时02分10时04分10时06分10时08分10时10分里程数102km104km106km108km110km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______krn/h,合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在10时05分,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应是______km.14.用一个400W的电热器对某液体加热,图4所示是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设电热器提供的热量全部被液体所吸收).在5min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若该液体的质量为1kg,则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三、作图题(共7分)15.(1)画出图5中的入射光线.(2)画出图6中力F的力臂. & & & &图5 & & & & & & & & & & & & & & & &图6(3)如图7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电阻只的电路图.请根据这个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8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导线不能交叉)图7 & & & & & & & & & & & &图8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19分)16.(6分)(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9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2)图10所示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读数是_________.图11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3)图12是“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图中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A.这时待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10 & & & &&图11 & & & & &&图1217.(6分)实验: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图13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 & & & & & & &&图1318.(7分)小明同学想比较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哪个更容易导电.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下表所示:金属丝代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金属甲10.1B金属甲0.50.1C金属乙10.1D金属乙10.2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实验器材除上述金属丝、干电池、开关、导线外,还必须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2)实验中应选取的金属丝分别是:________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3)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实验电路图(用“”表示金属丝)(4)在本实验中,你是如何判断哪种金属材料更容易导电的?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19.(7分)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求:(1)这辆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取10N/kg)20.(6分)某太阳能汽车是用太阳能电池将所接收到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电动机来驱动的.已知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为8m2,正对太阳时能产生120V的电压,并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10A的电流,而太阳光照射到面板时每平方米的辐射功率为1000W.求:(1)车上太阳能电池面板接收的辐射功率;(2)若通电10min,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通过电动机所做的电功.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9分)21.(6分)阅读下面短文内 & 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6分) (1)图14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图装置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乙图装置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图14&(2)图15是法拉第发明的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图16),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①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②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③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图15 & & & &图1623.(7分)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1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图17&(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分析图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气压压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