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肌肉力量训练能减肥吗效果的负荷因素

图文大播报
查看: 8896|回复: 2
浅谈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1摔跤力量训练特点
  1.1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肌纤维收缩力、肌纤维的数量、肌肉收缩的初长度、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对骨骼发生作用的机械条件、肌肉收缩的速度。
  1.2摔跤运动员的能量供应。比赛过程中,常常有持续十几秒的快速攻守及若干秒的格斗回合,随着比赛激烈程度,有氧与无氧代谢交替进行。在运动员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比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每次比赛中,有先领先后负或先落后赢的现象。如果运动员的糖酵解能力较弱,往往到比赛的后半时,动作力量、速度明显低于对手,力不从心,防不胜防。因此在力量训练中,要根据摔跤运动员能量供应的特点,在加强无氧糖酵解供能的同时发展有氧氧化系统的供能能力。
  1.3摔跤运动员的主要力量有推、拉、抱、搂、背、提、扭、按等,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引起骨骼肌的收缩(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转换),牵动四肢、躯干、头各环节的运动完成(屈伸、旋转、展收)动作;力量主要体现在身体上肢、下肢、躯干各关节部位的肌肉群。
  1.4力量素质是肌肉收缩时克服外界阻力或反作用力的能力;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的比值;最大力量是神经系统最大努力而产生的力量,即绝对力量;快速力量是神经肌肉系统以最快收缩速度来克服阻力的能力,即爆发力;力量耐力是运动员抗疲劳的能力。
  上述力量训练方法,按肌肉“等长”和“等张”收缩的特点,根据运动员训练时期的阶段任务,以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按适当的比例进行训练。准备期,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全面力量素质,每周应不少于三次力量课,采用克服器械和对手阻力的方法。比赛期,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和耐力力量,每周二次高强度、低负荷的力量课,主要采用克服器械阻力循环练习和双人对抗方法进行训练。恢复期,力量训练主要目的是发展最大力量,每周三至四次力量课,采用以一般力量训练方法为主的多种练习方法,为专项力量训练打基础。一般力量训练是结合专项力量的特点,采用近似于专项力量的多种方法,间接地提高身体全面力量素质。
  2力量训练的原则
  在力量训练中,力量素质的增长快慢,或训练效果的好坏主要受负荷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训练间隔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2.1.11.3~5RM(大负荷)。大负荷的生理特点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强烈,能最大程度提高神经的机能,最大限度的募集运动单位。因重复次数少,对肌肉中能量物质的贮存和内脏器官的机能影响不大,大负荷是靠刺激神经系统来提高肌肉力量,对肌肉的结构影响较小,不易引起肌肉粗大,导致体重增加,摔跤运动员可通过类似的练习提高肌肉力量。
  2.1.22.7~15RM(中等和中等以上负荷)。该负荷的特点为:既有强度,又有重复次数。因而能刺激神经系统的机能,但主要使肌肉的结构和形态改变。由于能量消耗大,肌肉蛋白质破坏明显,可较好地促进能源物质和肌肉蛋白质合成,因而促使肌肉粗大,肌肉的体积增加。
  2.1.33.30RM以上(小负荷)。该负荷表现为强度小,重复次数多,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较小,但对内脏器官刺激较大。可明显地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而且还可促使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增生。
  2.2速度快慢,根据摔跤力量训练的特点,一般采用快的运动。可分为两种力量类型:①速度性力量采用小负荷,连续快速移动负荷器械,以建立快的动力定型;②重复性力量以大负荷、次数少的方式,爆发性用力移动器械,以刺激并改善神经系统机能。
  3摔跤力量训练的安排
  力量训练应贯彻于全年系统的训练之中,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年龄,健康状况,性别,训练水平,区别对待。力量训练应结合摔跤技术动作结构、用力方向、参与肌肉收缩方式、关节角度和关节运动幅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力量训练每周隔日训练,赛前及比赛阶段应适当减一些负荷量,突出强度,每周不少于二次力量课。
  在力量训练中,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如果协调性差,练完力量后可做一些柔韧练习;如果速度差,可在力量课后进行加速跑的练习,尤其在绝对力量训练后,中间进行慢跑、跳跃等练习,有利于回复疲劳,并可以使肌肉的横断面回到原来的状态。
  力量训练时,不仅要发展大肌肉群力量,并且更要重视小肌肉群的发展。否则,在大强度运动时,大肌肉群力量强,小肌肉群力量不强,很容易引起肌肉群受伤,尤其是腰部肌肉群力量的发展更为重要。
  力量训练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机体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的扩张,提高肌肉弹性,防止受伤,使机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力量训练课后,一定要进行整理活动及牵拉、按摩等放松练习,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
的确只是——浅谈。这样的文章对专业人员来讲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
本来就是给新手看的专题三: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及其训练 三亿文库
专题三: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及其训练
实验表明:运动新手每日训练,10次后增长47%,隔日训练,10次后增长77.6% (三)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1、等长练习(静力性力量练习):肌肉在紧张或收缩用力时,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的抗阻力量练习。(肌肉以等长收缩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后姿势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称为等长性力量练习。)
特点: 1.省时,能耗少,器械简单。
2.能有效地发展静力最大力量和静力耐力。
3.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持续兴奋能力。
4.对肌肉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肌红蛋白的增加、毛细血管数量的增加有良好影响。
5.能较好的发展身体处于某一位置时的力量。
6.不足之处是影响动作速度和协调性,不易与正式动作相结合。
7.易引起血压,循环障碍,少几不易。 △静力性力量练习取得显著效果的条件是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合理匹配。 2、动力性力量练习: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的等张性力量练习。
(肌肉以等张收缩的形式进行负重或抵抗自身体重的动力性抗阳练习。) (1)特点: ①能有效地发展动力性力量,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发展肌肉体积。
②易于正式动作相结合,对提高速度性力量较明显。
③动力性力量练习的负荷一般较静力性力量练习的负荷小。 (2)分类: ①向心练习:肌肉克服外阻力而缩短的力量练习。 如负重深、半蹲起,负重体前屈起、手持哑铃屈轴,退捆沙袋跑等。 △是动力性练习的首选和典型形式。能较好体现动力性练习的特点。 ②离心练习:肌肉抵抗阻力时被拉长的力量练习。 如肌肉在完成慢慢放下重物时,肌肉是在用力状态下慢慢被拉长。(如负重慢蹲时骨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 特点:A:肌肉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40%,因此离心练习可抗更大负荷。 B:同样负荷的离心练习与向心练习时,训练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离心练习更易使肌肉产生酸痛。 ③超等长练习:肌肉先被迫迅速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肌肉的向心收缩紧接在其离心收缩之后的力量练习方法。) 特点: A:与正式动作的发力特点相似。 B:能发挥出更大的肌肉力量(预先拉长)。 C:能较好的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弹跳力和支撑力。 D:不足之处是如果运用不当易造成运动损伤。 ④等动练习(等速练习):利用等动力量练习训练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 练方法。特点: A: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产生较大张力的收缩,可训练关节处于任何角度的力量。
B:能快速发展力量,特别适合游泳运动员的陆上力量训练。
C:限制了动作速度和爆发力,不适合大多数的专项动作要求。
D: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基层不宜。 △三种主要力量训练对力量增长的效果比较(P491表15-10,15-11) 3、电刺激法:是指通过电刺激代替大脑的神经冲动,使肌肉产生收缩的力量练习方法。
将专门仪器的电刺激至于有关神经部位或固定表面,通过一定频率的 不使感到痛苦的电脉冲使肌肉收缩。 特点: ①可以提高最大等长力量,肌肉体积无明显增大,肌纤维增粗但脂肪减少。 ②可使常规方法得不到训练的肌肉得到训练。
③常用于伤病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④不足之处是其所引起的肌肉收缩可以干扰和破坏机体自身感受器的 自动调节和保护功能,对协调性产生不良影响。 4、振动力量练习法
震动力量练习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通过给人体施加一定 频率(25~60 Hz)和强度的机械震动来保持和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国 内外研究表明,这种肌肉力量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一般人、瘫痪病人乃 至优秀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因此受到运动训练和康复医学等相 关领域的关注。
震动力量练习法通常是与一般的力量训练同步进行的,即作为一种附 加训练手段来发挥作用的。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一般的肌肉力量 练习过程中,大约有60-90%的运动单位直接参与活动,此时给参与活动的 肌肉施加震动可以刺激肌肉本体感受传人,反射性的激活潜在的更多的运 动单位参与活动,从而提高肌肉抗阻运动的能力。 (四)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1、负荷P(最大负荷百分比):
力量负荷的Rm表示法: Rm:表示用某一负荷进行力量练习时,能重复的最高次数。(即用一次连续练习的最大重复次数来衡量改负荷的大小) △Rm仅代表能最大重复多少次时的重量,而不反映重量的绝对值。如5Rm表示对抗某负荷只能连续举起5次。 △研究表明: ①5Rm:可使肌纤维增粗、提高力量和速度,不能提高耐力。适用于举重和投掷等项目。 ②6--10Rm:可使肌纤维粗大,提高力量和速度,耐力提高不明显,适用于短跑、跳跃等项目。 ③10--15Rm:肌纤维增粗不明显,力量、速度、耐力均有提高,适用于中跑(400--800m) ④16--30Rm:肌肉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耐力提高明显。适用于长跑。 △资料表明:8--12Rm循环练习法,能较好的发展力量、速度。发展绝对力量时,可采用1--5Rm循环练习法。
2、完成重复练习的次数(R)和时间(T) (1)次数:通常以Rm的最高次数为准。如10Rm,每组均练习10次,但负可循环渐进。如第一组用10Rm1/2,第二组用10Rm3/4,第三组用10Rm。 (2)一次重复练习的时间:完成练习的时间长短(速度快慢)对肌纤维类型肌线立体的影响不同。
速度性项目的力量练习应快些,一般5--15s内完成。 耐力性项目的力量练习时间较长,20--50s,(因重量小,次数多) 3、训练频率:指每周训练的次数和一次训练课的练习组数(S)。 (1)每周训练3--4次为宜。 (2)每次训练可以3--6组为宜。耐力性力量训练由于强度较小,组数可适当增加。 4、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一般为1.5―5min较好。(原则是以肌肉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为准,同时应根据负荷大小,训练水平等有所区别。
二、耐力素质的生理基础及其训练 (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1、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人体依靠糖和脂肪有氧氧化供能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2、无氧耐力:是指人体依靠无氧代谢(糖酵解)供能,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收缩和运动的能力。 (二)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力和骨骼肌的氧化能力是决定运动员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呼吸系统、血液和心血管系统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氧运输系统。实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1、氧运输系统的机能:
(1)心输出量:是决定有氧耐力的中枢机制。 实验表明:心输出量由5升/分→30升/分时,摄氧量则由250ml/min增至6000ml/min,提高12--20倍。一般人最大心输出量为20升/分,VO2max为3升/分左右,运动员最大心输出量为30--40升/分,VO2max可达6升/分。
①运动性心脏肥大―左心室容积增大为主。 △关于心脏离心性肥大和向心性肥大: A、耐力运动员的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不仅左、右心室均显著扩大,同时还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称离心性肥大。 B、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心壁增厚为主,左右心室腔的扩大都不明显,称向心性肥大。
②心肌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如线粒体、毛细血管增多等)
③心肌收缩力和每搏输出量增加。
④静息心率下降―安静时心率缓慢,加大了心力储备能力。
(2)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
①肺容积增大,肺通气量提高。
②呼吸膜的面积、通透性显著增加。
③肺通气/血流比值较稳定,吸氧效率高。 (3)血红蛋白含量和运动时血液的重新分配。 2、骨骼肌的特点――肌肉的氧化能力 (1)肌纤维类型 (2)肌肉内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及毛细血管数量。 (3)肌肉内氧化酶的活性和氧化脂肪能力。(运动员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4)肌肉内糖元含量和肌红蛋白的含量。 △长期耐力训练可使慢肌纤维产生肌浆型功能性肥大。即以肌浆体积占优势的肌现象肥大。肌肉中非收缩成分如糖元、磷酸肌酸、肌红蛋白、线立体以及毛细血管数量的增加等。(优秀耐力运动员慢肌纤维肥大属于这种类型,最终提高了肌肉的氧化能力。) 3、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1)大脑细胞对长时间刺激的耐受力和长时间保持兴奋与抑制的节律性转换的能力。 (2)各中枢间的协调性(包括运动中枢间以及运动中属于植物中枢的协调性) (三)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 1、最大吸氧量: (1)概念: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力竭性)运动
联系客服:cand57</&&欢迎来到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导读: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素质对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程度,17位教练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对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程度降序排列中,有5位把力量排在第一位,有10位把力量排在第二位,有1位把力量排在第三位。9位把速度排在第一位,5位把速度排在第二位。耐力有12人都把它排在第三位。目前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主要是采取肌肉负重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主要和力量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次数等多种负荷因素有关。
关键词:训练,力量,速度,耐力
1.常用力量训练的方法
1.1 关于运动素质及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对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重要程度的研究
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素质对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程度,17 位教练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对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程度降序排列中,有5 位把力量排在第一位,有10 位把力量排在第二位,有1 位把力量排在第三位;9 位把速度排在第一位,5 位把速度排在第二位;耐力有12 人都把它排在第三位。其他身体素质都排在后两位,可以看出,1、2、3 位绝大部分都被力量、速度和耐力所占据。这说明力量速度耐力都很重要,速度表现的更为重要,但是分析速度知道要想速度快其中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动作的速度,动作速度的快慢还是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这些都说明了力量对散打运动项目的重要性。其中有一位教练对力量、速度、耐力看的同等重要,协调性与前三者同等重要。从整体数据来看,速度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发展散打运动员的力量时必须注意发展其快速力量,以提高其速度素质。身体素质对于力量中的最大力量(在散打中可以用相对力量替代更贴切)、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快速力量耐力,那种力量对于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最为重要。
1.2 关于快速力量、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各自的训练方法
1.2.1 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概述
目前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主要是采取肌肉负重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主要和力量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次数等多种负荷因素有关。多种文献资料及训练学书籍指出,这些负荷因素主要包括:最大负荷百分比、组间练习时间间隔、每组练习重复次数、完成重复练习的时间、练习的组数。根据要发展的力量类型,在练习时合理的调整各要素。
1.2.2 快速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
快速力量是人体在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移动速度以及动作速度快就必须要有好的快速力量作支撑。通过训练可使肌肉增大,绝对肌力增加,快速力量得到提高,但是如果肌肉的体积太大,体重过重反而不利,所以在训练中肌肉的体积只能适当地增加,保持较强的肌肉力量更为重要。论文参考网。快速用力法的练习特征是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快速用力法的负荷特征是:①中等强度快速用力法,特点是70%~90%负荷强度,用最快速度练习5~6 组,每组3~4 次。②小强度快速练习法,特点是30%~50%的强度,练习3~6 组每组5~10 次,进行专门发展练习,练习肌肉工作方式尽量接近比赛运作。论文参考网。
1.2.3 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手段
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以最大意志收缩对抗最大负荷所能表现的能力。发展最大力量以负重抗阻练习最为常见。主要用以下训练方法:
①重复法的特点是负重大小随肌肉力量增大而逐渐增加,一般采用的训练负荷是:负荷强度为75%~90%;组数为6~8 组;每组重复次数为3~6 次;每组间歇为3分钟。
②强度法是负重抗阻练习的最大限度的短促用力方法。训练时应注意最大限度地逐渐达到用力极限,以后再依据自己的体力情况使用中上强度的负荷量,这是适合散打专项特点的。通过训练保证神经肌肉的高度集中,保证绝对肌力的发展,而且不增大肌肉体积,从而使相对力量提高。常采用的负荷是:负荷强度为85%~100%;级数为6~10 组;每组次数为1~5 次。每组间歇为3 分钟。
2.散打运动员主要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2.1散打运动员腰腹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
腰腹肌肉主要包括体前的腹直肌、腹部两侧的肌肉以及腰背后的肌肉群,这些肌肉的收缩舒张使躯干产生屈伸和扭转运动。摔法技术中,腰腹部要做到屈伸、扭转以及双方运动员对抗时的相对静止动作;拳法运用过程中,需要有腰腹的短促发力使身体绕纵轴转动来增加打击的速度和力量;腿法技术运用中,腰腹肌要保持上体的平衡,且要用短促的发力将上肢及躯干的动量矩传递到起脚腿上,使打击力量增大。因此腰部的力量是整个散打技术动作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力量的类型上和方向上都要求比较全面,至少不能有明显的薄弱环节,而影响到整个技术动作的发挥。那么相应的在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上要求多元化立体式(这里的立体式主要指腰腹部的力量在三维空间的各个方向上不能有薄弱的环节),不能以单一的方法手段发展腰腹力量,根据这些笔者提出以下简要的腰腹部肌肉力量训练的要求方法手段。
2.2散打运动员髋关节大腿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
髋关节大腿肌肉群主要是连接盆骨与大腿骨的肌肉(如髂腰肌、臀大肌),以及大腿骨与小腿骨连接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连接盆骨与大腿骨的肌肉收缩舒张使腿部做各种以髋关节为轴的摆动;连接大腿与小腿连接的肌肉收缩张实现小腿的屈伸。散打的各种腿法技术都是从提膝开始,做各种以髋关节为轴的摆动。尤其是在腿法运用中最多得分也是最多的鞭腿技术,它是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的鞭打技术。论文参考网。在比赛的移动过程中除了腿部的蹬地力量,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力量是通过髋关节的发力产生扒地来完成身体的快速移动。在用力以及肌肉的收缩的形式上也是多样的,应该以多种形式的肌肉收缩克服阻力来发展力量。
2.3散打运动员肩带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
肩部肌肉群,肌肉主要附着在胸廓肩胛和肱骨上并跨过肩关节的肌肉,这些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使肩部以及上臂产生各种绕环与摆动。散打的各种拳法都是以躯干的支撑肩部及上臂的发力来完成的,根据拳法用力方向的特点知道拳法主要是在水平及近似人体矢状轴与纵轴所在的平面上发力来完成,在这些方向上进行散打肩部的力量训练,对于拳法所需要的肩部力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1)散打比赛过程运动员需要有全面的能量代谢能力,但其专项耐力所需要的能量供应主要是无氧供能,要想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耐力水平,主要应发展其无氧代谢的能力。
(2)散打技术动作的打击力主要是由打击肢体速度决定的,速度越快打击的力量就越大,要达到高的击打速度,运动员必须要有好的快速力量。
(3)根据各种文献对散打制胜因素、完成散打专项技术动作要求以及散打技术动作的特点分析归纳推断,得知散打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较高的速度力量。
(4)在力量训练上要加强支撑常用技术动作完成的肌肉力量的训练,达到提高技术使用的有效率和实效性。
(5)散打运动员肩带肌肉群、大腿根部肌肉群和腰腹肌力量是关键,在所有技术的动作完成过程中腰部肌肉用力在的所有动作完成和力量传递过程中都起到关键作用。
(6)发展散打髋关节和大腿部位的力量时不要过多采用杠铃负重在竖直方向上克服阻力负荷来发展力量,而应该多采用腿部的摆动克服负荷进行力量练习。
(1)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获取更多的数据,说明散打力量的能量供应,肌肉用力形式这对散打力量训练将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2)根据散打技术力量特点,设计开发出具有非常接近散打项目力量特点的专门力量训练器材,进一步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力量水平,提高散打运动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建华. 跨栏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 2006,(03).
[2]赵光圣,郑海娟,姜传银.武术散手运动员专项耐力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0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
热门:&&&&对篮球比赛投篮命中率影响因素的研究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对篮球比赛投篮命中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篮球比赛投篮命中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次数多而阻力中或小的练习,可增大肌肉耐力。
(2)第二准备期。第二准备期(又称特殊性训练期)要比第一准备期短,一般安排6周的时间。力量训练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弹跳力,爆发力的发展依赖于最大力量的水平。因此,本周期要以最大力量为主,最大力量训练是解决肌纤维横断面积和参与运动的肌肉纤维数量两大问题,前者一般采用中小负荷强度,疲劳训练,后者则以集中力量使其最大收缩,间隔时间要长的形式训练,因而训练中两种形式应交替进行。①增加肌肉横断面的训练和手段。重复法:此训练法能加强新陈代谢,活跃营养过程,迅速提高肌肉力量增大肌纤横断面(表1)。递增法:这种方法是负重由小到大,组数由多到小,其作用是使肌肉得到充分刺激(表2)。②增加肌纤维参与活动数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大强度训练方法:保证神经肌肉用力的高度集中。有助于改进协调性和充分动员肌肉运动单位参与用力,从而在肌肉体积不增加的情况下使相对力量得到提高,但采用这种训练法需要很好的体力和心理准备,还应具备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等(表3)。
量的练习时,用一次连续练习的最大重复次数,来衡量负荷的大小,负荷强度大,练习的重复次数就少,反之就多(表5)。
表5负荷强度与重复次数的关系
练习中的负荷强度,重复次数不同,对机体产生的效应也不同,一般认为,大的负荷(1-3RM)要求发挥神经系统机能极高,能显著增大力量,但对增大肌肉体积不明显,故提高相对力量;中等强度或中上负荷,可促进肌肉体积增大,提高力量,同时也使速度力量得到发展;小负荷则主要发展肌肉毛细血管和耐力,肌肉力量和速度的提高不明显(表6)。
表6负荷强度、重复次数对机体的效应
(2)完成动作的速度快慢。一般情况下负荷大时完成动作速度减慢,负重轻时动作的速度较快,一般每个动作控制在1.5秒-4秒钟完成。发展速度力量练习,应要求运动员从最快的速度完成练习,每组的持续练习时间在5秒-10秒之间。发展力量耐力练习的持续时间由完成练习的重复次数所决定,要尽量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练习的组数大多用于调整训练的总负荷,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每组练习的重复数为原则,要保证最后一组能完成所规定的重复次数。通常每个练习内容可安排3组-6组,大强度练习因重复次数少,可适当增加1组-3组,每次训练课可安排10组-15组练习。
(3)间隔时间。以肌肉能完全恢复为准则。发展最大力量和速
表3大强度训练
(3)比赛期。这个时期,力量训练的目的是保持对比赛项目完全作用所必须的力量素质,即速度力量。速度力量是力量与速度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具有力量和速度的综合特征,发展速度力量既要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又要提高最大力量,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用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则所表现速度力量就越大,爆发力就是速度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应根据这一时期围绕比赛而灵活掌握的前提来发展力量和调整训练负荷,使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平衡发展(表4)。
度力量。组间间隔时间为1分钟-3分钟;如果是为了发展力量耐力,应在工作能力尚未完全恢复时就要进行下一组练习。每次练习的间隔时间,低水平的运动员,隔天训练一次的效果要比每天一次好。另外,实验证明力量增大后若每两周练一次,力量就能基本保持原来的水平。
(4)性别年龄。男女进行力量练习的效果是不同的,主要差别在于女子肌肉的围度增加远小于男子,男子在25岁前训练效果最好,女子在20岁前进行训练效果最好。但应注意的是,在少年儿童时期,要避免大重量的力量训练,而是做一些徒手的克服自身重量跳跃练习,这对促进身体发育及增强力量素质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1][2][3][4]
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运动生物力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运动解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苏]BH普拉托诺夫著.陆绍中等译.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M]
(收稿日期:2008?11?13)
表4速度力量训练
5影响跆拳道动动员训练效果的因素
负重抗阻练习是增强肌肉力量的基本手段,而练习的效果又与多种因素有关。
(1)最高重复次数(RM)和组数(SET)。在力量练习中常用RM来表示运动强度,RM是表示能重复的最高次数,即进行某一种重(接155页)秀球员的优点和长处,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提高投篮命中率打下坚实的基础。3
结论和建议
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根据队员的个人特点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有的放矢。
(5)提高比赛的数量并且在比赛中注重质量。赛后及时分析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参加比赛积累赛事经验。
[1]朱国权.篮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6 ̄107[2]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王保成等.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258-256
[4]郭鼎文.篮球投篮的技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5-88
[5]韩纪光.篮球进攻的技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7-78
[6]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左银智(1975-),上海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收稿日期:2008?11?26)
3.1结论
一支球队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仅有好的战术是不够的,稳定的
高效的投篮命中率才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而投篮技术动作优劣、心理状态的变化、场上防守能力的判断、投篮时机的选择、身体素质的好坏、赛事经验的多寡等主客观的因素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我们应该对以上各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力争在教学和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切实解决比赛中投篮命中率的问题。3.2建议
(1)不仅加强投篮技术动作的练习,使其动作规范化和定型化而且要和其它的技术动作相结合,并能在战术当中运用。
(2)在训练中增设难度和障碍,积极的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在教学和训练中,积极培养运动员的场上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力争能够做到应对赛场的变化把握场上局势。
(4)不仅要重视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而且也要重视运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吸氧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