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与铵态氮肥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是因为双水解吗

氮肥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一起混合使用RTRT
草木灰中还有K2CO3,和氮肥施用会分解N元素,形成氨气,造成氮损失,这个其实是平衡问题氮肥有无机氮肥和有机氮肥之分,一般来说,无机氮肥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和使用无机氮肥通常有NH4HCO3(碳铵),NH4NO3(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等,它们都含有(NH4)+离子,(NH4)+离子在碱性条件下(OH-)会生成易挥发的NH3(氨气)逸出,从而使氮元素损失:(NH4)+ +(OH)- =NH3 +H2O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熟石灰),溶于水电离出(OH)-离子,故不能与氮肥混用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溶于水电离出(CO3)2-离子,(CO3)2-离子在水中会水解产生(OH)-离子:(CO3)2- + H2O = (HCO3)- + (OH)-因而也不能与氮肥混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根会和铵根发生双水解,产生氨气,铵根就减少了,氮肥就失效了
草木灰碱性很强(CO32-水解产生OH-)对于铵盐生成一水合氨,它不稳定,易分解放出NH3对于尿素,OH-促进水解,也是产生一水合氨
氮肥一般是强酸弱碱盐显酸性,而草木灰中富含KOH,是强碱!应该知道,酸碱不可同在,会降低肥料的效果的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经水解后碱性很强(碳酸根离子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与铵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它不稳定,易分解放出NH3气体;而尿素,OH-促进水解,也是产生一水合氨。
扫描下载二维码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使用化肥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______.铵态氮肥(成分是铵盐)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
使用化肥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碳酸氢铵性质很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故填:碳酸氢铵性质很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铵态氮肥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其原因是碱性的草木灰跟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后,会产生氨气,氨气易挥发,会降低肥效.故填:碱性的草木灰跟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后,会产生氨气,氨气易挥发,会降低肥效.
试题“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使用化肥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经济、科技是硬实力,文化属于软实力B.文化与经济关系密切,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C.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D.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并不是多大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以“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舆论导向,制作播出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央电视台为观众提供优秀的文化节目,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结合实践进行创新④电视媒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对下边这组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现代人贪图享受,所用东西都要求是最好的 ②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③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消费过程中既要注意改善生活质量,又要注意保护环境 A.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1碳酸氢铵与硫酸铝制作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2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的原理包含眼泪的水解吗?
1.原理是碳酸氢根是弱酸阴离子,铝是弱碱阳离子,混合发生相互促进的双水解,生成Al(OH)3和CO2形成泡沫.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混合的话碳酸根与铵根发生双水解,铵根变成氨水跑掉,降低肥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6NH4HCO3 + Al2(SO4)3 + 6H2O === 2Al(OH)3\|/ + 6CO2/|\ + 3(NH4)2SO4(双水解)2。原因:(NH4)2SO4+K2CO3==K2SO4+H2O+CO2↑+2NH3↑,也是双水解(互促水解)
Al3++3HCO3-=Al(OH)3↓+3CO2↑2. 包含
①草木灰中的碳酸根水CO32-+H2O=(可逆符号)=HCO3-+OH-
②NH4++OH-=NH3·H2O
③NH3·H2O=NH3↑+H2O
氨气逸出使氮元素这种肥分受到损失。
1是一个双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2草木灰是K2CO3会水解产生氢氧根与铵根生成氨气影响氮肥的效果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离子双水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