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百米负重赞跳远运动员稿件件

百米跑技术与练习方法汇总_笑对人生1是我_新浪博客
百米跑技术与练习方法汇总
一、提高步长和步频的简易方法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速度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在田径项目中没有良好的速度就不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这是每个教练员、运动员都清楚的问题。但是,如何提高运动员的速度,一般认为是提高步长或步频。许多教练员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速度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在田径项目中没有良好的速度就不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这是每个教练员、运动员都清楚的问题。但是,如何提高运动员的速度,一般认为是提高步长或步频。许多教练员最初把重点放在提高步长上,结果造成步频下降,不但没有提高速度反而造成伤病。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更加复杂,训练不当会造成速度障碍或早衰。这里介绍提高步长和步频的方法,供体育工作者借鉴,这些方法的作用已经得到国外体育工作者的证实。
一、高凳练习,发展腿部力量同时发展臀部和股四头肌的力量
练习方法与步骤:
(一)站在一个大约平膝高的木凳上,使体重在左脚上,然后将身体重量转移到左脚跟,右脚放松并稍微保持在身体后方。
(二)屈左腿降低身体重心直到右脚的脚趾接触到地面,保持体重在左脚。
(三)左脚跟和左腿用力伸直,左腿回到开始姿势。一定要保持身体正直,两手在身体两侧。
(四)重复以上练习,然后换右腿。
(五)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15~20次重复,2~3分钟的恢复时间。
二、单腿蹲起,发展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同时发展腿部爆发力
(一)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站立,前后约有胫骨长的距离。
(二)抬起右脚,右脚脚趾距离地面约8~10厘米。
(三)屈左腿降低身体重心,直到大小腿夹角90‘然后起身,身体保持正直,如此反复。
(四)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15~20次重复,2~3分钟的恢复时间。
三、单足跣,发展下肢力量和脚踝、大小腿、臀部的协调能力
(一)开始姿势同单腿蹲起,右脚脚趾距离地面约8~10厘米。
(二)左脚快速跳起25-30次。跳起高度大约8~10厘米,右腿和右脚保持稳定。
(三)换右腿。
(四)每周2~3次,每次1-2组,每组10~20秒,2-3分钟的恢复时间。
二、100米训练方法
简介:100跑分为四个环节,即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我们以各个环节为对象,来谈谈100米跑的训练方法一、起跑(加特林起跑)平时训练注以下几点:
“各就位”的口令下达后,运动员抖抖身体,放松心情。 ...
100米跑分为四个环节,即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我们以各个环节为对象,来谈谈100米跑的训练方法
平时训练注以下几点:
“各就位”的口令下达后,运动员抖抖身体,放松心情。调节好起跑器,把有力的脚放在靠近起跑线的后蹬器上,全脚掌着起跑器。另一只脚放在另一个后蹬器上,前脚掌着起跑器。形成左、右手,左、右脚,力量稍微薄弱腿的膝盖共五点着地。动作要自然放松。
“预备”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身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身体重心低并稍前移,在此环节中,应做到两个动作,即重心前移,臀部高于肩部。
枪响后,靠脚的力量迅速蹬离地面,双臂应迅速脱离地面,做有效而有力的摆臂,当两脚蹬离起跑器后,双脚做有力的侧蹬,(就象速度滑冰的起跑一样)侧蹬可以使自己尽快达到最高速度,缩短加速时间,增强加速效果。不要过早的完全抬起上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际大赛上,优秀运动员一般是在30米之后才把上体完全抬起,在30米之内上体是逐渐往上抬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加速效果。最后,双臂的动作做到后摆的幅度与力量应超过前摆的幅度和力量。这样可以使大臂与三角肌充分用力,使摆臂的力量增加,有助于大腿快速交换,频率加快。
二、加速跑
从起跑到达最高速度的过程称为加速度跑过程,该过程的目的是使自己尽快达到最快速度。常见的加速跑训练方法如下
(1)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这个练习既可以提高爆发力,又可以加快步频;
(2)快频跑楼梯:通过富有弹性的快速跑楼梯来提高步频,步频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30~60米计时跑:训练动作速度体会侧蹬和避免过早抬头、抬体。体会膝关节为“小发动机的”的肌肉用力感觉。
注意:以上三个练习,量不易安排过多,过多就成了练耐力,从而失去了训练速度的效果。比如:30~60米跑安排七、八组就绰绰有余了。
百米起跑的侧蹬类似于短道速滑选手的侧蹬
枪响后上体不要过早抬起
三、途中跑
途中跑是100米跑的主要部分,当我们的速度达到最高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放松、大步幅的、快频率的往前冲。
现在世界100米跑的技术已明显快速发展,表现在摆动腿抬的较高,并积极下压“扒地”很快转入后蹬。摆臂动作大而向前,因此,跑的动作给人有力、放松、快速而舒展的感觉。在步幅与频率的结合上,采用了保持高频率的前提下,以放松、协调的动作去获得更大的步幅,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该动作必然要求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更快地收缩。而使神经处于肌肉高度紧张状态时难以持久保持速度。因此,途中跑的过程需要放松跑。
途中跑的放松大步幅跑
下面是几个放松跑的训练方法:
(1)下坡跑
放松能力必须在高速跑中进行。利用下坡跑统共了一个高速条件,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肌肉的放松感觉,在下坡跑时,要求步子轻松,步幅要大。
(2)顺风跑
道理与上面相似,有利于提高运动员高速运动时的感觉能力,顺风跑时要求风速在2~4米/秒以上进行。要求跑时动作大、放松,能跑出快的步频的大的步幅。
(3)匀速放松大步跑
通常,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利于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一般采用跑道或草地上进行80~120米中等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来体会放松跑技术,建立放松跑的意识、概念。要求用舒展、协调、富有弹性的动作,充分摆髋,适宜的快频进行。
鲍威尔堪称放松跑的典范
( 4 ) 节奏跑
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信号或跑的节奏来训练运动员的快速放松能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根据教练击掌频率的快慢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或者运动员按某一规律行的节奏跑动,使其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能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放松与合理化。例:一般采用变速跑(一段快一段慢)。但在经过慢跑的几步放松调节之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快跑要更富有弹性和放松感,以提高运动员放松跑的感觉能力。
四、冲刺跑
冲刺跑也是100米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常指百米跑的最后20米。在该阶段,要求保持步频和步幅。
如何保持步频和步幅,就需要大腿的力量,因此,冲刺跑弱的人多进行一些下肢力量练习。比如:单足跳、深蹲杠铃、拖物跑、快速蛙跳等。
快速蛙跳练习
此外多跑跑120~150米的重复跑,限制休息时间(一般每组休息2~3分钟),提高速度耐力。最后注意冲刺跑的压线动作
终点压线动作
以上便是百米跑四个阶段的训练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每次训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受伤,训练结束后,记得进行放松,使机体各方面能力得到恢复,利于更好的进行下一次训练。
蹲踞式起跑的训练
简介:人们一直在探讨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起跑方式,使其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训练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训练手段。
一、正确认识蹲踞式 ...
人们一直在探讨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起跑方式,使其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训练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训练手段。二、正确认识蹲踞式起路技术蹲踞式起跑的整个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跑”。蹲踞式起跑的方式有“普通式”、“接近式”和“拉长式”。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条件,有目的地选择最适合运动员的起跑方式,并对其进行技术讲解,使运动员对蹲踞式起跑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三、蹲踞式起跑的力量训练
(一)踝关节小肌肉群的训练蹲踞式起跑时,运动员蹬离地面,使身体脱离静止状态,此间,踝关节的小肌肉群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训练该肌肉群可采用:1在踝关节处捆绑沙袋训练起跑。2穿着较厚重的鞋子训练起跑。3皮带仰卧踝屈伸。
(二)上肢力量的训练由于蹲踞式起跑“预备”时,运动员身体重心前移,上肢力量的大小在此显得尤为重要。训练该肌肉群可采用:1斜上推举。2卧推。3哑铃摆臂练习。4臂力器练习。
(三)腰部肌肉的训练当身体脱离静止状态的瞬间,腿部肌肉的用力方向朝前上,上体的用力方向朝前,在此间起到协调作用的腰部力量,成为影响运动员速度的关键因素。训练该肌肉群的方法:1仰卧起坐。2仰卧两头起。3俯卧背起。4悬垂举腿。5负重俯卧背起。6跳箱背起等等。
四、蹲踞式起跑的协调牲练习
(一)组织运动员通过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像或者比赛,提高运动员对短跑的认识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使学生明白肌肉的协调性和对抗性,让学生明白并不是用尽全力就跑得最快,在高速运动中学会如何放松,才能使肌肉力量配置更协调,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通过各种协调性练习的手段,使运动员能够在各种练习中,提高支配各肌肉群的能力,以期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100米几种简单的训练方法
一、训练方法
(1)上坡跑、下坡跑练习
(2)60-80米变速跑
(3)利用橡皮带牵引作途中跑练习
(4)负重80-100米跑
(5)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车轮跑等专门性练习
①高抬腿跑(如图)
上体正直或稍前倾,身体重心提高,大腿高抬与躯干约成90度角,然后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练臂前后摆动配合两动作腿。
②小步跑(如图)
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③后蹬跑(如图)
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④车轮跑(如图)
上体正直,大小腿折叠前抬,脚跟接近臀部,大腿前抬与躯干约成90度角,然后大腿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势摆出后脚积极着地,两臂配合两腿的动作。
100米跑的训练方法
100米短跑运动是一项要求力量水平较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例如,起跑、起跑后的积极加速跑瞬间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这种能力来自肌肉用力的协调性、收缩速度以及肌肉的最大力量。有关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在积极加速阶段,下肢伸肌的蹬伸力达到460~800公斤。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最快收缩速度、力量耐力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必须处理好伸肌与屈肌的协调关系以及力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重复次数与组数、组间休息时间的关系。(一)器械和杠铃练习  1全身爆发力的练习  挺举(70%~80%,4~6组&5~7次);抓举(60%~80%,4~6组&5~7次);高翻(70%~90%,4~6组&6~8次);连续快挺(50%~70%,4~6组&8~10次)等。  2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提踵(70%~80%,4~6组&6~8次);深蹲(80%~95%,4~6组&3~5次);半蹲跳(60%~70%,4~6组&8~10次);拖重物跑(40%,4~6组&15~20次);垫上俯卧屈小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垫上仰卧屈大腿(弹性带4组&30~50次/单腿)等。  3发展躯干肌肉力量的练习  负重仰卧起(40%,2~4组&5~10次);负重俯卧挺身(40%~50%,3~4组&10~15次);负重体前屈、体侧屈、体转(30%~40%,4~6组&10~15次)等。
  4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  持哑铃摆臂(3~4组&50~100次);俯卧撑(3~4组&30~50次);拉力器练习(3~4组&8~10次);杠铃卧推(4组&10~15次);杠铃平推(4组&10~15次)等。(二)跳跃练习  跳跃练习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人体抗阻力能力,而且其动作的用力特点、肌肉的工作方式、动作结构与短跑的技术非常相似,所以跳跃练习还能直接影响跑的步频和步幅结构。  短跑运动员的跳跃练习主要分为“短跳”和“长跳”两类,“短跳”以发展肌肉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为主,“长跳”以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为主。  1“短跳”练习方法  立定1~3~5~10级跳;立定三级跳;立定单足跳3~5~10级跳;跳跃栏架5~7~10栏;多级跳深练习;30米单足跳(计时、计步);3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  2“长跳”练习方法  50~100~150~200米跨步跳(计时、计步);50~100~150~200米后蹬跑(计时、计步);40~50~60米单足跳;50~100~150~200米(单足跳+跨步跳)。  3其他形式的跳跃练习  触胸跳(4~6组&10次);台阶跳;沙背心的各种跳跃练习。二、速度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短跑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大类。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对外界刺激(声、光、触)快速应答的能力,即做出反应的潜伏时间。其主要由反射弧各环节器官系统的机能、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反应速度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也受外界刺激的强度、注意力集中的强度的影响。  动作速度是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短跑的位移速度是指跑进时的水平速度,也称绝对速度。(一)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例如足、篮、排球等;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二)发展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  1站立式起跑30~40~50~60~70~80~100米,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  2蹲踞式起跑30~40~50~6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3行进间跑20~30~40~50米,以极限强度进行;  480~120米段落的加速跑,速度可控,逐渐加速到或接近最高速度;  530~60米段落的追逐跑;  6加阻力跑:各种段落的负重跑、拖重物跑、上坡跑、逆风跑等;  7加助力跑:各种段落的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等在外力的帮助下提高跑速,克服“速度障碍”提高跑的步频;  8各种段落、形式的测验跑、检查跑等。三、速度耐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一)一般耐力、速度耐力与短跑训练的关系:  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长时间的中小强度运动中抗疲劳的能力。一般耐力训练能使运动员增大吸氧量、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它是运动员发展和提高其他素质、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后的恢复的基础。  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对短跑运动员来说,速度耐力就是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在尽可能长的距离和时间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是影响短跑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二)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  速度耐力训练应采用接近或超过专项距离的大强度间歇跑和反复跑的方法进行。  1间歇跑  (1)长距离间歇跑:150~200~250~300~400米跑,重复次数2~3次为1组,进行2~3组,严格规定间歇时间;  (2)短距离间歇跑:60~80~100米跑,随距离的增加强度逐渐降低(95%~85%之间)4次为1组,进行2~3组。  2反复跑  (1)80~100~150~200~250~300米各段落的反复跑;  (2)各种形式的组合跑:如150~200~250~300~250~200~150米的阶梯跑等,可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距离。  3变速跑  以各种距离的变速跑进行练习,可以对快跑段的量、强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尤以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强度为主。四、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一)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  灵敏素质是运动员的运动机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运动员身体素质越好,运动技能掌握数量越多,则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敏素质水平就越高,所以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较多。但要注意,发展灵敏素质应在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心理放松的条件下进行,同时还要密切结合专项特点与要求,使训练效果与专项要求相一致。练习的手段要经常变换,以达到更有效地提高灵敏素质。  1全面发展其他素质,使灵敏素质达到较高水平;  2熟练掌握跑、跳、投、跨栏以及体操、武术、游泳、球类等运动技能;  3严要求、高质量地熟练掌握跑的专门性练习。(二)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它与人体关节活动灵活性、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与弹性及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性有关。  1静力性的柔韧性练习  (1)肋木上的各种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下腰、弓箭步压腿等;  (2)垫上的各种练习:两人一组或单人做直腿并腿屈压、盘腿屈压、跨栏坐、跪撑、纵向横向劈*、仰卧压腿等。  2、动力性的柔韧性练习  (1)扶肋木做各种大幅度的摆腿练习:正摆腿、侧摆腿、后摆腿等;  (2)行进中的各种摆腿;  (3)各种负重的摆腿练习。  在专项身体训练时,要综合地全面地,从系统训练的高度出发,检查、控制、反馈训练过程,做到科学、准确、及时,真正提高训练质量。专项身体训练在田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经常练,做到“细水长流”,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100M跑的摆臂练习
一、原地摆臂练习  两手半握拳,肘关节屈约90°角,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动,前摆稍向内,后摆稍向外。肘关节的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垂直部位时的角度比向前摆动时的角度要大一些,而向后摆时的角度比垂直部位时要大一些。弯道跑右臂摆幅向前大一些,向后小一些,左臂靠近身体前后摆动,摆幅向前小一些,向后大一些。  口诀:两腿前后开立站,两臂屈时直角弯,以肩为轴来摆动,前后自然摆不停。  二、快步走过渡到自然跑的摆臂练习  要求:上下肢配合协调。  三、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  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等。  四、行进间高抬腿跑转入加速跑  体会蹬摆技术结合,发展抬腿肌群的力量及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摆臂正确。跑的过程中要摆幅大,有力、向前后摆动,摆动方向和下肢配合协调,才能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摆动的两臂正确有力,可增加后蹬力量和速度。这方面我注意采用各种负重与不负重的摆臂练习方法。如俯卧撑、哑铃扩胸、哑铃侧平举,原地站立自然摆臂等练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摆臂动作。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833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我运动,我精彩,我比赛,我快乐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没有相关文章
2013学校秋季运动会
&&&热&&&&&★★★
我运动,我精彩,我比赛,我快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97
更新时间: 10:22:27
文章录入:zyzx&&&&责任编辑:zyzx&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上海市竹园中学版权所有 & 2010 - 2013 张江校区 地址:益江路350号 电话: 森兰校区 地址:高西路601号 电话:
校长信箱:跨栏运动员速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中外跨栏运动员的110m跨栏成绩及百米成绩,对其速度利用率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求提高跨栏跑速度的主要途径。为教练员有针对性地训练跨栏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跨栏运动员  速度利用率  比较  速度是跨栏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有人把速度称为跨栏跑的“灵魂”,这正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速度在跨栏跑中的重要地位。110m栏成绩自本世纪60年代技术定型后,每次世界纪录的演变与更新,都与100m跑成绩的优劣密切相关(见表1、2)。我国的跨栏技术50―60年代曾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70年代以来呈落后状态。因此,很有必要从速度利用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表1 世界跨栏记录与百米成绩
  姓 名       国 籍  100m成绩(秒)    110m栏成绩      时间
  汤 斯
  美  国
  艾特里西
  美  国
  戴维斯
  美  国
  西  德
  米尔本
  美  国
  内赫米西
  美  国
  金多姆
  美  国
   1、中外110m栏运动员速度利用率的比较   跨栏跑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跨栏跑过程中,对百米最高强度的使用水平。用运动员跨栏跑中的平均速度与反映运动员最大速度水平的100m跑中平均递皮的比值来表示。            表2 中外优秀跨栏运动员速度利用率情况对比
110m栏成绩
速度利用率
 内赫米亚
10.177(电)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图三名优秀110米栏运动员,无论是60年代达到城峰时期的崔麟、梁仕强,还是80年代全图纪录保持者余忠诚,他们的跨栏跑速度利用率均高于国外优秀跨栏运动员,而100m平跑与110m跨栏跑中的平均速度,全都低于国外优秀跨栏运动员,表明最大速度明显落后。而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过栏技术,以及跑、跨结合能力较强,优于国外选手。由此,说明我国优秀110栏运动员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平地绝对速度上。这与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以我国110m栏前后两名亚洲纪剥创造者为例,他们的跨栏跑与100m跑的平均速度,与内赫米亚相比,每秒平均落后0.37m和0.48m-0.66m,这就进一步证明我图运动员速度较差。仅此一项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在110h栏全程跑中就要输掉4.78m,100m跑中,要被拉下5.14-7.19m,揭示我国跨栏运动员迫切需要提高跑的绝对速度。因此,保持并发扬技术训练优势,重点加强绝对速度的训练,将是迅速提高我国跨栏跑成绩的基本对策。  2、提高跨栏速度的主要途径  2.1全面发展身体紊质,提高平跑谜度  身体素质是跨栏运动员掌握和完善跨栏技术,提高专项速度的重要前提条件,训练中必须加大力度,切实促进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跨栏跑运动员平跑的绝对速度。其主要方法有:①最大速度跑:通过追逐跑游戏、接力跑比赛、短距离跑、短距离变速跑、行进间计时跑、短距离反复计时跑、短跑比赛等手段,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能力和有关肌群在高强度下工作阳能力,以达到提高跑速的目的。②借助外力跑如牵引跑、下坡跑、顺风跑等,在外界强化刺激下,促使内在的变化,以达到改变旧的动力定型,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提高速度、发展速度。③提高动作速率。运动员神经兴奋与抑制转换过程的快慢,动作速度协调能力的高低,是提高速率的重要基础。发展动作速度,提高步频,可采用快频率的小步跑、10―20秒的原地高抬腿计时记数、短距离踏标志计时跑,下坡计时跑、顺风跑、快速摆臂等方法。④采用负重方法,重复关键技术动作练习,提高参与动作练习有关肌肉的力量和收缩速度;发展对抗肌的力量,提高对抗肌的速度。如轻杠铃反复挺举、负重高抬腿跑、快速立卧撑跑起、原地分腿跳等。⑤有计划地与优秀短跑运动员一起训练,参加短跑测验和比赛,也是发展速度的有效手段。  2.2提高步频,完善跑的技术&  在高水平跨栏的竞赛中,运动员的身高、腿长、跑的速度、过栏技术等,尽管存在不同速度差异,但全程跑的步数是相同的。起跑至第一栏,栏间跑及下第10栏后至终点的各段距离内,所跑步数基本相同,步长相差无几。由此不难看出,跨栏运动员提高栏间跑速度的关键,不是步长加大,而是步频的提高和节奏和改善。主要手段有:①原地或手扶支撑物的快速高抬腿跑。②30m、50m、80m等距离快速冲刺跑。③下坡跑。④踏标志物计时跑。⑤顺风跑。⑥牵引跑。⑦降低栏高、缩短栏距的反复快速跨栏跑。⑧行进间跨栏跑等。在重视步频训练的同时,结合跨栏跑的特点,改进和完善跑的技术,对提高跨栏跑的速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2.3增强跑跨结合的专项能力,提高跨栏的速度  在提高跨栏跑的速度训练中,单纯采用平跑的手段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只有不断发展专项素质,提高动作速度,完善过栏技术,实现跑与跨的理想结合,才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应尽力发展运动员两腿动作速度及跑、跨结合的能力。其主要手段有:①跨栏剪绞练习。②原地分腿眺练习。③栏侧、栏中一步过栏练习。④缩短距离跨栏跑练习。⑤行进间跨栏计时跑练习。⑥轻微坡度的下坡跨栏跑练习。⑦成组跨栏计时跑练习。参考文献1、赵国雄,跨栏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J] 《田径》1998(2)2、袁作生,南仲喜,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赞跳远运动员稿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