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兰花诗句猫和兰花图的诗句

描写兰花的诗句
描写兰花的诗句
编辑:jiazhi
  1.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2.兰为王者香,芬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华美。
  3.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4.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5.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6.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7.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8.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9.幽谷出幽兰,秋来花。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0.多所思,远道我心。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1.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2.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13.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14.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15.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16.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丫。
  17.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18.夫松松支离,板桥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19.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0.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兰。
  21.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22.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描写兰花的》相关文章: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描写兰花的诗句相关推荐
[描写兰花的诗句]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11863" data-title="描写兰花的诗句" data-image="">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陇ICP备号-1& &特别感谢提供带宽和技术支持&&&&&&&写兰花的诗句
您当前位置: &
写兰花的诗句
发布:&|&分类:&|&
  写兰花的  1、《兰花诗》  唐&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浣溪沙》  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4、《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5、《高山幽兰》  清&郑燮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6、《咏兰诗》  现代&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7、《兰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8、《咏兰》  现代&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9、《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10、《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1、《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12、《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3、《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14、《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5、《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关于兰花的诗词》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关于兰花的诗词
关于兰花的诗词
范文一:兰花的诗词赏析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出作者归隐的想法。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孔 丘《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
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臵了。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本首诗也是借兰花恬淡,与世无争的特点,来表现作者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以兰花空谷幽兰的特点来表现自己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是自己的诗歌会像兰花的馨香一样来影响别人。古风唐 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最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下面是对兰花从古到今的做一个阐述;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 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 。
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 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一、 兰之“芳香”“手培兰花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是古人写的一首咏兰诗?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道出了兰花之“香”是兰花的最大特点?其香色清绝?素心香远。兰花因其香气?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咏兰香、称兰香、赞兰香的人多不胜数?有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兰香的脱俗而自勉。孔子曾对着隐谷中的香兰喟然叹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隐谷中香兰独茂?却以众草为伍?虽香而孤?草丛而芜没。在孔子看来?兰花的香是别样的、独特的?当之王者而无愧?又以此香暗喻了芬芳袭人?然曲高和寡、独茂壑谷的风格?以此来喻人又喻己。在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诗句都是称赞兰香的?如陈毅元帅有诗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遇。”齐白石的《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1】”二o兰花乃君子“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家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2】 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三、兰之“秀质”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这是描写兰花秀质的诗句?对于兰花的秀质也是很多人所欣赏的?正如蕙质兰心一词?通过兰花品质来比喻人的性格。“莲花过雨清宜画?兰箭临风韵似诗”这是清代阮元的诗?由此看出诗人对兰、兰茎的喜爱至极?把兰茎的风韵比喻成一首诗?淡雅诗韵。“质幽偏受燕支?此花解得灵修意”把兰的秀质赋予了人的性格?把兰的温润素雅生动的描写了出来。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庄??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
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正如“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弱而不阿的文士则偏爱兰”一样?。【3】兰花除了它的香气吸引人之外?它那花朵的简单?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感觉上那时见到的兰花真的很雅致秀丽?有点孤傲不屈的感觉?它虽然简单?但却素洁清幽?秀逸天成?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原因吧。中国人爱兰?是爱她的纯真和质朴?这是东方人性格的一种极好的反映。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中国兰正是这种风格与情操的完美结合?令人清心?令人舒怀。人们欣赏兰花不仅仅限于花?而且涉及香气、姿态、叶艺、盆架等方面。有人说?庭院一盆兰蕙?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诚然?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花文化。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原文地址:兰花的诗词赏析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出作者归隐的想法。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孔 丘《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
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臵了。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本首诗也是借兰花恬淡,与世无争的特点,来表现作者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以兰花空谷幽兰的特点来表现自己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是自己的诗歌会像兰花的馨香一样来影响别人。古风唐 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最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下面是对兰花从古到今的做一个阐述;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 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 。
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 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一、 兰之“芳香”“手培兰花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是古人写的一首咏兰诗?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道出了兰花之“香”是兰花的最大特点?其香色清绝?素心香远。兰花因其香气?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咏兰香、称兰香、赞兰香的人多不胜数?有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兰香的脱俗而自勉。孔子曾对着隐谷中的香兰喟然叹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隐谷中香兰独茂?却以众草为伍?虽香而孤?草丛而芜没。在孔子看来?兰花的香是别样的、独特的?当之王者而无愧?又以此香暗喻了芬芳袭人?然曲高和寡、独茂壑谷的风格?以此来喻人又喻己。在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诗句都是称赞兰香的?如陈毅元帅有诗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遇。”齐白石的《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1】”二o兰花乃君子“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家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2】 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三、兰之“秀质”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这是描写兰花秀质的诗句?对于兰花的秀质也是很多人所欣赏的?正如蕙质兰心一词?通过兰花品质来比喻人的性格。“莲花过雨清宜画?兰箭临风韵似诗”这是清代阮元的诗?由此看出诗人对兰、兰茎的喜爱至极?把兰茎的风韵比喻成一首诗?淡雅诗韵。“质幽偏受燕支?此花解得灵修意”把兰的秀质赋予了人的性格?把兰的温润素雅生动的描写了出来。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庄??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
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正如“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弱而不阿的文士则偏爱兰”一样?。【3】兰花除了它的香气吸引人之外?它那花朵的简单?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感觉上那时见到的兰花真的很雅致秀丽?有点孤傲不屈的感觉?它虽然简单?但却素洁清幽?秀逸天成?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原因吧。中国人爱兰?是爱她的纯真和质朴?这是东方人性格的一种极好的反映。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中国兰正是这种风格与情操的完美结合?令人清心?令人舒怀。人们欣赏兰花不仅仅限于花?而且涉及香气、姿态、叶艺、盆架等方面。有人说?庭院一盆兰蕙?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诚然?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花文化。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范文二:兰花诗词书法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
“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屈 原 《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苏轼《兰花草》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默。
时最风露香,蓬艾深不风。
丹青与真色,欲裱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兰诗二首 郑燮 咏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鲁 迅《咏兰》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范文三:诗歌一:玉兰花翠绿的山石早已没有一丝花的颜色春的盎然气息在烈日暴躁中冲淡炙热的空气中却有一股活力不能封锁宜人沁脾的清香洁白的瓣叶中孕育着花香的蓓蕾夏日清香的花神洁白玉兰冰清诗歌二:玉兰花开玉兰花开早朵朵驻清泠繁华尽媗妍长说话恣肆但求无愧心诗歌三:玉兰花是那样一种香气恬淡 柔润在温暖的夏光里蒸发是那样一种邂逅欣喜 纯净在寂寞的午夜里弥漫是那样一种目光晶莹 透亮在彼此的心弦上荡漾是那样一种故事真实 无措在漫长的旅程中回味是那样一种微笑呵挂在我的脸庞为你如玉兰花般盛开淡淡的 淡淡的淡淡的飘散出一种不为人知的芬芳……诗歌四:玉兰花懵懂时像个蚕蛹懂事时像待飞的麻雀唧唧喳喳展翅时像灵动的小鸟紫的 乳黄的 白的那淡淡的歌喉能把春天叫痒把你能叫亮当百花竟相走向T型台她却退在大幕外诗歌五:玉兰花这个以花好月圆为主题的楼盘旁的玉兰花树枝上的最后一朵玉兰花随着那欧式洋楼的销售一空终于零落象蝴蝶在翩飞花朵的美丽不只是花开的绚丽也不只是花落的凄迷还因为花开花落的无怨无悔这最后的一朵玉兰花飘落时我闻到了青春熟悉的味道和年轮逐渐老成的气息
范文四:幽兰操 韩 愈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春庄 唐·王勃 ;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兰 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兰 唐·唐彦谦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兰渚泊 ·施肩吾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秋思·马戴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芳兰 唐·李世民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孤兰·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盂兰盆宋·晏殊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日暮游东涧 宋·释重显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兰 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石兰 宋·梅尧臣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皇后阁春帖子 宋·赵湘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咏蕙 宋·朱熹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兰涧 宋·朱熹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兰 宋·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咏兰 元 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秋蕙 元·揭斯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题《兰棘同芳图》 元·李祁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墨兰 元·元梅 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阅读详情:兰 唐·无可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兰 唐·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幽兰 唐·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唐·刘禹锡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 题郑所南《兰》 元·倪瓒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题兰 元·张翥鶗鴂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湘妃怨 明·李梦阳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兰 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垂兰 明·李日华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题画兰 明·陈献章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题兰竹卷 明·文彭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子昂兰 明·史鉴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与于中丞 唐·刘商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和三乡诗 唐·刘谷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国香零落佩纕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奉上徐中书 唐·褚朝阳 明·李日华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画兰 明·李日华阅读详情: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王楚玉画兰 明·陈继儒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兰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兰 明·董其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水墨兰花 明·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杨次公蕙 宋·苏轼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幽兰 宋·释文兆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兰 宋·丁谓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萧兰 宋·张咏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范文五:兰花的诗词赏析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出作者归隐的想法。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孔 丘《猗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陶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本首诗也是借兰花恬淡,与世无争的特点,来表现作者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以兰花空谷幽兰的特点来表现自己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是自己的诗歌会像兰花的馨香一样来影响别人。古风唐 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最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下面是对兰花从古到今的做一个阐述;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 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 。
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 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一、 兰之“芳香”“手培兰花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是古人写的一首咏兰诗?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道出了兰花之“香”是兰花的最大特点?其香色清绝?素心香远。兰花因其香气?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咏兰香、称兰香、赞兰香的人多不胜数?有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兰香的脱俗而自勉。孔子曾对着隐谷中的香兰喟然叹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隐谷中香兰独茂?却以众草为伍?虽香而孤?草丛而芜没。在孔子看来?兰花的香是别样的、独特的?当之王者而无愧?又以此香暗喻了芬芳袭人?然曲高和寡、独茂壑谷的风格?以此来喻人又喻己。在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诗句都是称赞兰香的?如陈毅元帅有诗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遇。”齐白石的《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1】”二o兰花乃君子“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家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2】 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三、兰之“秀质”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这是描写兰花秀质的诗句?对于兰花的秀质也是很多人所欣赏的?正如蕙质兰心一词?通过兰花品质来比喻人的性格。“莲花过雨清宜画?兰箭临风韵似诗”这是清代阮元的诗?由此看出诗人对兰、兰茎的喜爱至极?把兰茎的风韵比喻成一首诗?淡雅诗韵。“质幽偏受燕支?此花解得灵修意”把兰的秀质赋予了人的性格?把兰的温润素雅生动的描写了出来。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庄??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
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正如“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弱而不阿的文士则偏爱兰”一样?。【3】兰花除了它的香气吸引人之外?它那花朵的简单?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感觉上那时见到的兰花真的很雅致秀丽?有点孤傲不屈的感觉?它虽然简单?但却素洁清幽?秀逸天成?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原因吧。中国人爱兰?是爱她的纯真和质朴?这是东方人性格的一种极好的反映。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中国兰正是这种风格与情操的完美结合?令人清心?令人舒怀。人们欣赏兰花不仅仅限于花?而且涉及香气、姿态、叶艺、盆架等方面。有人说?庭院一盆兰蕙?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诚然?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花文化。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者香芳...脱俗矣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者香
范文六:兰言─心意相投的言论。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襟─以衣襟喻挚友。兰友─良友。金兰─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兰谱─义结金兰后,要交换谱贴,叫金兰谱或兰谱。兰玉─芝兰玉树。表达兄弟情谊。兰客─良友贵客。兰石─如兰一般芬芳的美德。兰魄─高尚之精神。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陔─孝道的代称。兰衰─喻时贤亡故,俊才衰落。兰艾─喻美和丑的东西,双方对立,不可相提并论。兰芝─兰花与灵芝,喻美德。兰杜─兰花与杜若,喻美质。兰章─优美的文章和书翰。兰藻─美丽洒脱的词语。兰讯─好的书翰,好的消息。兰堂─古雅而雄伟的厅堂。兰闺、兰室、兰房─女子卧室兰阶─台阶、阶梯的美称。兰殿、兰宇─雅致、美好的宫室。兰途─美好的前途。梦兰、征兰─女子怀孕之雅称。兰兆─女子生男之兆。兰羞─美味佳肴。兰豆─精美礼器。兰卮─盛美酒之器。兰夜─七夕之夜。兰姿─美丽姿态。兰服─美丽服饰。兰客─贵宾佳客。兰音─美丽的声音。兰桂─贤人君子姿质之美。兰时─春天。兰风─香风。兰席─席子之美称。兰裙─漂亮的裙子。兰琴─雅致的琴。兰尊─美的酒樽。兰期─相约的佳期。兰驭─妇女车骑之美。兰幄─帷幄之美。兰脂、兰膏─凝聚在兰蕊上的露珠,纯洁之液。兰汤─餐桌上配料极佳的汤水,或用香料泡制的洗浴水,故有兰汤沐浴之说。采兰赠药─男女青年互赠食物,表示相爱之情。芝兰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环境。兰心蕙性─喻女子善良贤淑。兰芳石坚─喻高风亮节。芝兰玉树─喻才貌出众、资质纯美之人。兰薰桂馥─赞颂积德长寿,后嗣昌盛之人家。金兰契友─好友。兰因絮果─不美满的婚姻。兰摧玉折─贤人亡故,志士夭折。兰艾同焚─玉石俱损。兰皋蕙林─芳香圣洁之地。兰言─心意相投的言论。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襟─以衣襟喻挚友。兰友─良友。金兰─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兰谱─义结金兰后,要交换谱贴,叫金兰谱或兰谱。兰玉─芝兰玉树。表达兄弟情谊。兰客─良友贵客。兰石─如兰一般芬芳的美德。兰魄─高尚之精神。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陔─孝道的代称。兰衰─喻时贤亡故,俊才衰落。兰艾─喻美和丑的东西,双方对立,不可相提并论。兰芝─兰花与灵芝,喻美德。兰杜─兰花与杜若,喻美质。兰章─优美的文章和书翰。兰藻─美丽洒脱的词语。兰讯─好的书翰,好的消息。兰堂─古雅而雄伟的厅堂。兰闺、兰室、兰房─女子卧室兰阶─台阶、阶梯的美称。兰殿、兰宇─雅致、美好的宫室。兰途─美好的前途。梦兰、征兰─女子怀孕之雅称。兰兆─女子生男之兆。兰羞─美味佳肴。兰豆─精美礼器。兰卮─盛美酒之器。兰夜─七夕之夜。兰姿─美丽姿态。兰服─美丽服饰。兰客─贵宾佳客。兰音─美丽的声音。兰桂─贤人君子姿质之美。兰时─春天。兰风─香风。兰席─席子之美称。兰裙─漂亮的裙子。兰琴─雅致的琴。兰尊─美的酒樽。兰期─相约的佳期。兰驭─妇女车骑之美。兰幄─帷幄之美。兰脂、兰膏─凝聚在兰蕊上的露珠,纯洁之液。兰汤─餐桌上配料极佳的汤水,或用香料泡制的洗浴水,故有兰汤沐浴之说。采兰赠药─男女青年互赠食物,表示相爱之情。芝兰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环境。兰心蕙性─喻女子善良贤淑。兰芳石坚─喻高风亮节。芝兰玉树─喻才貌出众、资质纯美之人。兰薰桂馥─赞颂积德长寿,后嗣昌盛之人家。金兰契友─好友。兰因絮果─不美满的婚姻。兰摧玉折─贤人亡故,志士夭折。兰艾同焚─玉石俱损。兰皋蕙林─芳香圣洁之地。
范文七:论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摘要 本文以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对唐诗宋词中,诸如“闲荡木兰舟”、“独上兰舟”、“桂棹兮兰桨”、“桂殿兰宫”、“兰亭已矣”等诗句中的“兰”字的英文翻译的意义对等与否进行了考证。指出了部分译文作品中的误译现象,阐明了造成误译的原因,并给出了译文参考。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唐诗宋词 兰花 木兰 英文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一功能对等理论简述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他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根据奈达的理论,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词的翻译中,译者在目的语中要准确地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不仅需要译者能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还要求译者必须了解源语的历
范文八:1、原文写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现了木兰忙碌备战,反映了当时战况紧急。这一点在电影中并没有提起,而是木兰披挂起老父亲的铠甲和宝剑去从军。2、木兰从军前的训练考试情节在原著中没有,而电影动画片中安排了木兰在艰苦训练后考试的情节,我想是要表现她从一个平民女子到一个保家卫国的勇敢的战士的成长过程。3、原著中丝毫没有“神兽”火龙木须形像,《木兰诗》是传奇故事而非神话传说。而在电影中木须是一只小火龙,虽然在木兰列祖列宗中一直没有大的作用,但在随木兰作战的危机关头,它喷出的火焰让炸弹击中了雪山,引发了雪崩,击败了单于的部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普通平凡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这个小火龙形象在动画片里也迎合了小朋友的口味,十分幽默、可爱,同时也是西方人认为的中国元素------龙。4、《木兰诗》中描写战争的句子只30个字,简洁易懂,它作为一首民歌写出了当时老百姓的心声------热爱和平,不希望打仗。而在电影《花木兰》中,惊险、紧张、残酷的战争场面占了很大部分,这体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经典《木兰诗》中含蓄的主题并没有理解,但是电影《花木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却要归功于这些战争场面。电影《花木兰》和原著《木兰诗》,它们都表现了木兰的孝心、爱国、勇敢和机智,但美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我们完全不同,因此会出现以上的不同,如果细心品读,还会发现很多处。
范文九:描写兰花的诗句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幽悬兰草 遇净土而生 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清
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咏 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写兰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题 画 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浣 溪 沙
兰 花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咏 兰朱
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 兰 诗张学良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幽 兰唐 崔涂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明 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兰 花清秋瑾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描写兰花的诗句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范文十:1、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 明 李日华(作者简介:李日华, 明代戏曲、散曲作家。字实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闻名。)2、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兰》 宋 丁谓(作者简介: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3、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 宋-释文珦(作者简介: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4、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兰》宋 梅尧臣(作者简介: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5、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 唐 李世民6、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 宋 苏轼7、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写兰》明 景翩翩(作者简介:景翩翩,原名遥,一说双文,字三昧,一作惊鸿,明末建昌曲妓。)8、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折枝兰》清 郑板桥(作者简介: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9、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明 张羽(作者简介: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10、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咏兰诗》张学良11、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浣溪沙 兰花》12、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 唐 李白13、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二 宋 刘宰(作者简介:刘宰,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14、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兰花》清 秋瑾15、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 孙克弘(作者简介: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 孙克宏石刻像)人。)16、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题兰》 清 郑燮(作者简介:郑燮即为郑板桥,郑燮 和郑板桥是同义词,已合并。)17、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兰》唐 无可(作者简介: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进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18、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兰》明 陈汝言19、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广群芳谱》作者: 清 刘灏 (作者简介:刘灏,字粹甫,江苏常州人。)20、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幽兰操》 韩愈21、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水墨兰花》 明 徐渭22、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兰》 明 董其昌23、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题令狐家木兰花》 作者: 白居易24、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 明 陈继儒25、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宋 刘宰2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 郑板桥27、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兰》唐 唐彦谦28、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 唐 王勃2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 郑燮30、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石兰》 宋 梅尧臣31、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作者: 元 余同麓32、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宋 刘宰33、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明 薛网34、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兰》 明 董其昌35、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兰》 唐 唐彦谦36、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 钱谦益37、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兰》 唐 李峤38、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兰花二首》明 李日华39、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作者: 明 刘伯温40、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幽兰》唐 崔涂41、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幽兰》 宋 释文兆42、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兰》朱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兰花的诗句 古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