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爸爸去哪儿 孩子 现状上

新华通讯社主办
您的位置: && 正文
非兰籍孩子家长无奈: “孩子到底该去哪儿上学”
来源: 西部商报
原标题:非兰籍孩子家长的心酸与无奈: “我的孩子到底该去哪儿上学”
■一方面是城市小学阶段生源数量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仅城关区就有3.6万流动人口子女分布在各校,教育资源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与挑战
■如果按照一所学校容纳1200名学生来算,城关区需要新建30所小学才能满足现在的就学压力
“我们的孩子去哪里上学?”这个7月,许多非兰籍的家长都在问这个问题。
日,兰州市小学入学报名正式开始。来自不同地方的非兰籍家长们怀揣着兰州市教育局要求的“四证”到各个学校给孩子报名。但在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无奈地止步于不同学校加设的门槛前。这给许多非兰籍家庭带来同样的困境:他们的孩子在兰州上不了学。
回老家上学,还是守在兰州没有学上?这个问题的答案看似简单,但选择的背后,是非兰籍家庭的心酸和无奈。城市的中优质学位背负着随迁子女的前途、命运……但在教育资源并不均衡的当下,这些负担似乎太过沉重。
本报首席记者 唐学仁
疑惑 孩子该去哪儿上小学
7月12日下午5时,距离兰州市城关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关闭还剩一个小时。
王淑华站在东岗小学门口大汗淋漓,比起天气的燥热,她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艰难的时候。“排队整整三天,孩子依然报不上名,这心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7月10日至12日,是兰州市城管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的日子。从10日早晨6点开始,王淑华就拿着必带的“四证”等待在校门口。但被学校告知要先给本地户口的孩子报名。她只好继续排队苦守,等到12日轮到她时,却被告知名额已满。在东岗小学门口,和王淑华一样的非兰籍人员有100多人,在学校加设门槛并层层筛选后,这些随迁子女中的30多人终于报上了名。但剩下的和王淑华一样的非兰籍随迁子女被拒之门外。
7月13日早晨,小雨。
被拒之门外的家长们聚集在学校门口,希望校方给孩子一个上学的机会。“我们的孩子去哪儿上学?”她们都在问着同样的问题。
早在7月6日,兰州市公布了小学入学报名时间。其中公布中还规定,小学一年级招生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提供“四证”和未入学证明。王淑华和丈夫早早就去老家办好了相关手续。但在报名时,她的这些证件却不符合“规定”。和王淑华一样,当天因许多证件不合格不能给孩子报名的家长们一下子觉得问题严重了。大家冷静下来,开始商量对策。陈平也是这里的一员。他毕业后留在兰州一个私营企业工作8年。他的孩子读了3年的幼儿园,今年正到了幼升小的时候。得知自己的暂住证不合格,要办居住证,他又搜集了房产证、小区证明、就业劳动合同、个人所得税和水电费发票,希望可以派上用场,然而结果并没有改变。陈平很无奈:“这些材料都可以证明我们在兰州生活了8年以上,为什么不可以?”
无奈 有限名额下的入学压力
这是王淑华经历过的最焦急无奈的7月。整整一个星期她都没有去汽配店铺打理生意,她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每天清晨6点起床,她看一看熟睡中的6岁的小女儿,然后拿着红领巾和写着“我要上学”的白纸,与其他家长们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到区、市教育局希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心里很自责,没有提早做好准备,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她说。实际上,早在4年前,王淑华的孩子只有2岁时,她已经开始考虑孩子上学的事情。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她和丈夫租下了两室一厅的学区房,给孩子找了附近最好的幼儿园。可是现在看来这些努力似乎是白费。
尽管家长们一再地互相提醒,要克制自己、理性地表达诉求,但在和学校工作人员交涉时依然忍不住大吵大闹。直到学校将招生名单公布后,她们感到了绝望。“时间来不及了,可是我们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王淑华说。由于一直不停地在说话,她的嗓子有些哑。她把背包里的面包拿出来看了一眼,面包已经有些味道,她又塞了回去。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盐场堡小学。许多非兰籍家长听说学校压缩招生人数,在报名前4天就开始排队苦守。家长们带着小板凳、背上水瓶围在校门口。许多非兰籍家长因为手续问题无法报名而情绪激动。盐场路街道、盐场堡社区以及盐场路派出所人员一度介入协商。
但对学校来说,在有限的名额之下,也是无能为力。校长王力告诉西部商报记者,今年盐场堡小学并没有压缩班级,反而增加了一个班,这样下来,预计今年可招录140个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尽管如此,这还是无法满足非兰籍随迁子女入学。
“我们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绝望了。”王淑华说,她特别想嚎啕大哭一场,在这个城市奋斗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孩子却没有资格上学。
矛盾 再分配就意味着搬家或回老家
这些天王淑华被邻居们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回老家上学”。
王淑华老家在榆中北山,和丈夫经营汽车配件,在兰州居住了10年的王淑华一直都觉得自己早已是兰州人,但在孩子报名的那一刻起,她才意识到孩子无法在这个城市入学。
“来兰州打拼都是不容易的,我们也是一路艰辛走过来的。我们举家过来。老家房子倒塌,地也荒了,不可能再回去了。”如果女儿回老家上学,就意味着公婆要回去,王淑华担心的是,老人无法照顾好孩子,当然也不愿意家里人面临分离的局面。“孩子只有跟着父母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都是在兰州土生土长的。回老家上学,对孩子来说人生地不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同样的问题,陈平也被问了无数遍“为什么不回老家上学”。
“要是家里什么都好,谁愿意背井离乡出来?”陈平老家在定西市临洮县,家里房子很小,如果全家人都回去,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的弟弟在西安打工,老家只剩下70多岁的父母,孩子回家后会就成为留守儿童,没有人照顾。
陈平的儿子豆豆一直很活泼淘气,可是最近几天他发现豆豆很乖,他出门时豆豆都会哭着说,“爸爸,再见”。每天回家,豆豆都会问他一遍,“爸爸,通过了吗”?他对陈平说:“爸爸,就算不上学了,我也不离开你。”
陈平听了很心酸,他不希望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接触到这些,但这些都不是他所能决定的。
经过家长们的努力,城关区教育局回复:为了保证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学可上,没有报上名的家长可前往城关区教育局登记信息,最后由教育局统一分配。 但这些家长们却又陷入了另一个迷茫和焦虑:重新分配,是不是就意味着得随孩子的上学而搬家,如果孩子没法入学,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要回农村上学,面临着和他们分隔两地。城关区教育局副局长苏永军向西部商报记者诉苦:“就兰州市幼升小来说,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了城关区,学校就那么多,容量有限,孩子们在哪上课?师资力量从何而来呢?”苏永军说,“四证”只是个形式,关键的问题还是城市学校的容量已到极致。
一方面生源数量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幼升小在每个城市,历来都是一场大战,每年都能听到不少家长诉苦。与需求相比,供给却相对不足。
兰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承认,一些区域学位紧张和班额增大的趋势客观存在。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拥进城市,这对城市教育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挑战。
据统计,目前兰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数量超过14万,仅城关区就有3.6万流动人口子女分布在各个学校,最少的学校也占在校人数的40%,多则100%。如果按照一所学校容纳1200名学生来算,城关区需要新建30所小学才能满足现在的就学压力。
城关区东岗小学校长魏宏舜说,并不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故意设置门槛为难家长们,实在是城市教育资源有限,僧多粥少。东岗小学今年也是增加了随迁子女的招收,比去年多了100个名额。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学校的容量就那么大,即便是全部报上名来上课,这些学生往哪里安顿?”
面临如此庞大的教育需求,一方面是城市小学阶段生源数量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一个值得提及的现象是,城市小学被挤爆,而农村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在教育公平与地方利益的两难处境下,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平等对待所有利益相关者。
兰州市城市学院教授王恩涌认为,政府一方面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但城市的接纳却相当有限,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很难两全。王恩涌担忧地说,这些6岁的、或者要上初中的随迁子女可能根本不能理解为何自己需要离别父母,离别从小生活之地而回到陌生的老家去。
不得不承认,均衡教育逻辑在不断的提及和缠绕中,依然焦虑,但却攸关公平。
( 编辑:王生元)
】【】【】
分享到:5.36K
新华网甘肃频道Copyright (C) 2015&&&&&&&nbsp不知道带孩子到哪儿参加社会实践?就算找到了地方,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深度参与,基本上就是“到此一游”?上周,成都商报《家长来信:宝贝去哪儿 妈妈很困惑》系列报道,引发成都家长共鸣,不少热心家长、社会实践基地纷纷推荐适合孩子们去的地方。&&&&&&&nbsp最新进展&&&&&&&nbsp《成都市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版图》将出炉&&&&&&&nbsp本月,成都益州小学家委会成员官雪梅给成都商报写信,道出一个家长的苦恼:寒暑假带孩子外出旅游,收获知识和快乐,这种是“大餐”,可供选择的地方多。而最让她犯难的,是周末在家门口逛逛的“家常便饭”。都在鼓励带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但到哪儿参加?怎样才能不走马观花?很多人都心中茫然。官雪梅建议,把那些闲置的社会资源进行整理、集中,为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对于孩子、学校以及家长,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nbsp家长的建议得到了官方的回应,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教育局将联袂成都商报编撰《宝贝去哪儿———成都市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版图》,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此书将成为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组织春秋游及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用书。“我们希望为学生打造真正的没有围墙的教育。”&&&&&&&nbsp问卷调查&&&&&&&nbsp成都家长重视社会实践,但不知去哪儿&&&&&&&nbsp受成都商报委托,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本月针对成都市4~15岁中小学生群体的1000名家长,就中小学生参加的“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学考察以及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最终完成的《成都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显示,成都家长非常重视周末或假日带孩子参与各种社会实践。&&&&&&&nbsp超过96%的家长愿意带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有18%的家长“不知道该带孩子去哪里活动或不知道有哪些活动适合孩子”;有26.4%的家长表示“面向孩子的活动太多了,不知道怎么选择”;有32.6%的家长表示“没有同时兼顾大人和孩子的活动”。73.8%的家长表示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指南”相关指导书,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家长需求越高。&&&&&&&nbsp就家长带孩子出去耍的频次来看,频次最高的是4~8岁小孩的家长,“一周两次”的占比达到了30.6%。&&&&&&&nbsp至于活动地点,有近七成家长曾带孩子去过公园游玩;有近四成的家长曾带孩子去过游乐园、动物园等;此外,旅游、科技馆、户外生存体验、博物馆等也是家长与孩子常选的活动类型。参加活动的方式,30.5%是家庭组织,23.4%是亲戚朋友或几个家庭共同组织,学校组织的全校集体活动占19.5%,班级组织的小集体活动占到13.2%,专业机构组织的活动则有6.1%。&&&&&&&nbsp大家推荐1 双馨科技馆&&&&&&&nbsp校外家长和孩子也可预约参观&&&&&&&nbsp参与方式:对学校集体开放,暂不针对个体。参观前需提前一周与学校联系预约具体时间和日程。&&&&&&&nbsp参与内容:在科艺馆,体验机器人、怒发冲冠、辉光球、虚拟实验室、奇幻镜等三十项设施;在生命馆里,了解几十种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原理;在天文馆里,体验八大行星、三球仪、天文识别系统。还可以阅读科普读物,观看科普影片。&&&&&&&nbsp记者打探&&&&&&&&&nbsp你有没有想象过,有一天用自己的右手与自己右手握手?当骑上自行车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全身骨骼?方形轮子的车也能跑得飞快?……昨天下午,成都商报记者体验了双林小学“双馨”科技馆,馆里各种神奇的科技小仪器令人大开眼界。&&&&&&&nbsp一踏进科技馆,机器人“馨馨”就出来迎接客人,“馨馨”是科技馆的代言人,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人机对话,还可以主持学校的大会。&&&&&&&nbsp在天文馆里,老师正利用室内星空投影仪,给学生讲解彗星与流星雨的原理。老师只需按下开关,就能拥有满室的璀璨星光。这里还有自动寻星天文望远镜、中国(世界)立体地形模型、八大行星模型等,让孩子们切身体会遨游太空的感受。&&&&&&&nbsp生命馆后侧,是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麦田守望区”。田地里,可用于种植小麦、水稻等谷物,以及各种蔬菜,孩子们自己动手嫁接、培育、移栽,甚至自行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nbsp据双林小学副校长吴顺全介绍,2012年10月耗资700万的双馨科技馆建成,面积1300多平方米,被成都市科技局命名为“成都市科普基地”。&&&&&&&nbsp大家推荐2 动物园&&&&&&&nbsp不止看动物,还有生态“保护教育”&&&&&&&nbsp参与方式:深度体验“小饲养员”、“野外探险”、“小解说员”等项目,家长可与成都动物园科教部联系&&&&&&&nbsp参与内容:体验生态“保护教育”;感受“隐形”的间接教育&&&&&&&nbsp记者打探&&&&&&&&&nbsp成都动物园副院长陈红卫告诉记者,成都动物园在全国综合排名第四,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从2000年起,成都动物园就与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合作,成立科教部开展“保护教育”研究,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成都动物园还与成都部分中小学校合作,编写保护教育教材,如与体育课结合设计有趣的动物体操。&&&&&&&nbsp动物园特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发了相应的课件。如《川金丝猴的神秘世界》课件,以小朋友们熟悉的“孙悟空”开篇,原来孙悟空的造型就是以川金丝猴为原型。动物园还实施了“隐形”的间接教育,比如在虎区,除了老虎的知识介绍、老虎食物展示,老虎一家的身高也弄在墙上了,方便小朋友去“比一比”。
审批资质号:
&&建议分辨率:
主办单位:成都市教育局 &&协办单位:
地 址:成都市锦城大道366号 联系电话:962669
邮 箱:webmaster@到底去哪里上小学呢?纠结啊!_百度知道通道:孩子去哪儿上学 全县学校招生有定论
  红网通道站6月22日讯(通讯员 李尚引 林岳)6月20日,通道县教育局正式向社会公布了《通道县中小学校招生方案》。通道县各学校划片招生范围初步确定,城区学校划分招生变动较大,大班额问题将得以缓,各项优惠加分也得以规范落实,许多家长普遍关心“孩子去哪儿上学”的问题也得到准确的回应,    一、小学招生:    1、入学年龄:凡年满6周岁(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必须免试就近进入小学一年级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同时因全国学籍系统没有留级功能,未满6周岁儿童原则上不予注册。    2、大班额控制: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必须随机平行编班,不得以任何理由举办任何形式的重点班。班额应控制在45人以内(城区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在本招生区域内招生班额超出控制标准的,不得招收跨区(片)学生和非适龄学生,特殊情况须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否则不予审核注册。    3、城区小学招生大变动:一完小、二完小、思源实验学校根据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的城区幼儿园大班学生名册进行划片招生,计划招生18个班。通道县第一完小招5个班,招双江镇城镇户籍学生(包括双江镇各居委会户籍学生、县城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子女)及双江镇桥头、寨上村学生;通道县第二完小招7个班招双江镇除桥头、寨上村以外的农村户籍学生,招在县城就读幼儿园的南片乡镇(马龙、传素、陇城、坪阳、甘溪、下乡、临口、木脚)学生;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招6个班,招外县市户籍学生,招在县城就读幼儿园的北片乡镇(菁芜州、溪口、县溪、江口、播阳、大高坪、独坡、牙屯堡)以及杉木桥、黄土、坪坦学生。    二、初中招生    1、招生原则:坚持“分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各中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任何一位招生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确保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    2、小升初成绩计分标准:小学毕业班学生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五科毕业素质测试(五科总分35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各100分、英语80分、科学40分、体育30分),不另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不得以文化成绩高低编尖子班、重点班(含快班、好班、实验班等)。    3、班额控制:初中学生编班班额平均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城区内通道四中、思源实验学校中学部50人以内,通道一中55人以内)。招生班额超出控制标准的,不得招收跨区(片)学生,特殊情况须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否则不予注册。    4、各中学招生人数及范围:通道一中面向全县招6个班300人,面向全县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220人,再按各乡镇学校毕业生人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3%,确保各乡镇学校无空白。通道四中:招10个班500人。面向全县自主选拔艺体美特长生60人(二完小、杉木桥、黄土、坪坦除外),面向一完小、马龙招生,招部分插班生。思源实验学校中学部:招10个班500人。招二完小、杉木桥、黄土、坪坦毕业生及部分插班生,招片区内特长生。通道二中:面向江口、县溪招生270人左右。通道三中:面向陇城、坪阳、甘溪招生130人左右。临口中学:面向木脚、临口、下乡招生130人左右。溪口中学:面向溪口镇招生80人左右。菁芜洲中学:面向本乡(镇)招生100人左右。牙屯堡中学:面向本乡(镇)招生200人左右。播阳中学:面向播阳及大高坪招生200人左右。独坡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向本乡(镇)及大高坪招生150人左右。    通道一中和通道四中特长生于7月22日前按招生计划下发录取通知书。    三、普高、职高招生:    1、各初中学校要切实加大招生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初中毕业生就读本县普高、职高。    2、普高招生按《怀化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5年全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    四、优惠加分:    小学毕业计入升初中总成绩的优惠加分有:1、通道县教师子女或驻通部队子女,小学升初中加3分。2、毕业年级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或优秀少先队干部的学生,小学升初中市级荣誉加4分、县级荣誉加3分。3、小学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含全运会),个人项目获前3名省级加5分、市级加4分,4-6名省级加4分、市级加3分(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4、小学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类比赛,个人项目获一、二、三等奖,省级分别加5分、4分、2分,市级分别加4分、3分、1分(不含选送的获奖美术作品;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5、小学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共同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获一、二、三等奖,省级以上(含省级)分别加5分、4分、2分,市级分别加4分、3分、1分(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6、农村独生子女(不含半边户独生子女)和农村两女结扎户小孩小学升初中加3分。7、残疾儿童少年小学升初中加3分。    初中毕业计入升高中总成绩的优惠加分项目有:1、怀化市农村中小学在职在岗教职工直系子女、驻怀部队官兵和人民警察烈士的直系子女加10分,因公负伤的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直系子女加10分,独生子女和农村两女结扎户子女加5分(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2、初中阶段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省级加10分,市级加5分,县级加2分(只计最高级别,不累加)。3、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个人项目获省级(含省全运会)前6名的加10分,获市级(含市全运会)前3名的加5分、获4—6名的加2分(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4、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个人项目获省级以上(含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分、5分、2分;获市级一、二等奖的,分别加5分、2分(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5、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共同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获省级以上(含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分、5分、2分;获市级一、二等奖的,分别加5分、2分(只计最高一项,不累加)。    优惠加分计分原则:优惠加分可计几个单项之和,但总分小学不得超过5分,初中不得超过15分。学校将优惠加分对象及加分累计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再上报教育局基础教育股。
( 14:37:29) ( 10:07:15) ( 15:44:31) ( 13:30:54)股票/基金&
明年,我家孩子去哪儿上小学?
社区记者 檀亚楠/文 史晟全/图  家住丽日青城小区的邢女士最近一直为孩子上学的事发愁。孩子明年就到入学年龄了,但附近的学校都说丽日青城小区不属于片内,裕华区教育局也表示该小区没有划片的小学。孩子到上学年龄怎么办呢?  居民烦心事  小区没划片小学,家长各想各的招  “我们都搬进小区5年了,有房产证,户口也落到方兴派出所了,但就是没有片内小学。”邢女士说,附近入住更晚的小区都有了自己的片内小学。  邢女士的邻居王先生,家里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我们小区附近有阳光小学、安苑小学,都是公立学校。孩子上学前,我还特意去咨询,都被否决了。”阳光小学离小区就一站地,但不愿接收。无奈他只好花钱让孩子到离家5站地外的私立小学上学。“我们楼道一邻居就为孩子上学的事好一通折腾,后来听说在神兴小学附近买了套学区房。”6号楼的李阿姨说。  记者帮办  裕华区教育局:采取调剂方式入学  针对丽日青城小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记者联系了裕华区教育局。裕华区教育局方面称,丽日青城小区的开发商在建设时没有交教育经费,也没有完善包括学校在内的配套设施,小区没有所属的片内小学。附近的阳光小学接收海天花园和东方阳光园小区的孩子,安苑小学接收安苑A、B、C区的孩子,也是按规定执行的。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裕华区新建小区比较多,原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针对辖区内没有片内小学的小区孩子,教育局主要采取调剂入学的方式入学。根据《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关于2014年小学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教育局在今年6月底7月初已委托辖区内的一个学校办理这些没有片内小学的小区孩子的情况登记,教育局会根据孩子数量的多少和附近学校招生名额,相对就近安排入学。至于明年辖区内的小学招生情况,工作人员称现在还很难说,但会尽量安排每个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责任编辑:HN666)
09/16 18:3909/02 03:0609/01 12:0908/05 01:5507/30 13:1907/27 22:24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爸爸去哪儿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