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个直径为2时4厘米空心柱小卵圆孔未闭的节日现有1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的时间,人们常常使用高压锅.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要用它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强为1.0×105帕,g取10N/kg,问:(1)限压阀的重量是多少?(2)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3)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帕,要使此高压锅继续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用吗?若不能,应再配备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依然爱情丶椣
(1)限压阀的重量为:G=mg=0.1kg×10N/kg=1N;(2)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P=P0+=1.0×105Pa+-5m2=2×105Pa;(3)P限=P最大-P0=1.8×105Pa-1×105Pa=0.8×105Pa,F限=P限s=0.8×105Pa×10-5m2=0.8N,G=F限=0.8N,m===0.08kg=80g.答:(1)限压阀的重量为1N;(2)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2×105Pa;(3)不能,应该在配一个质量为80g的限压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已知限压阀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限压阀的重量;(2)锅内最大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限压阀产生的压强之和.(3)由经检验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Pa,可知原来的限压阀不能继续使用;根据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和大气压可计算出作用在限压阀上的压强,然后根据限压阀出气口横截面积可求出限压阀的压力,此时压力即为其重力,然后即可求出限压阀的质量.
本题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考点点评:
此题涉及到大气压的综合应用,重力的计算,压强大小及其计算的等知识点,这是一道数学与物理的综合性题目,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计算时还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设最大压强p,p0=1*10^5Pa,S=10mm2,m=100g.限压阀受内部压力与大气压自身重力平衡,p*S=mg+p0*S,p=2*10^5Pa.(2)p1=1.8*10^5Pa,设质量m1,p1*S=m1*g+p0*S,m1=80g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一时半会不好解决
扫描下载二维码(Ⅰ)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vB2-vA2(m2/s2)
5.72(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Ⅱ)在长度和粗细均不相同的五个空心柱状绝缘管内注入质量和浓度都相同的某种导电液体,管的两端用铜制塞子封闭,并与接线柱相连.(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欧姆档×100分别粗测了这五段液柱的电阻,发现最大的电阻不超过最小的电阻的3倍.右图是测量其中电阻最小的液柱电阻时表盘的情况,管内液体的电阻是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接着,该同学利用如下实验器材探究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这五段液体的电流和液柱长度的关系:A.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很小,额定电流为1A;B.电流表A1:量程0~300mA,内阻约0.5Ω;C.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10Ω;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15k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kΩ;F.开关、导线等①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则电流表应选用(填“A1”或“A2”).②该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③该同学根据实验获得的有关电流I和长度l的五组数据,作出了上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是.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 && >&& >&(Ⅰ)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vB2-vA2(m2/s2)
5.72(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Ⅱ)在长度和粗细均不相同的五个空心柱状绝缘管内注入质量和浓度都相同的某种导电液体,管的两端用铜制塞子封闭,并与接线柱相连.(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欧姆档×100分别粗测了这五段液柱的电阻,发现最大的电阻不超过最小的电阻的3倍.右图是测量其中电阻最小的液柱电阻时表盘的情况,管内液体的电阻是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接着,该同学利用如下实验器材探究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这五段液体的电流和液柱长度的关系:A.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很小,额定电流为1A;B.电流表A1:量程0~300mA,内阻约0.5Ω;C.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10Ω;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15k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kΩ;F.开关、导线等①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则电流表应选用(填“A1”或“A2”).②该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③该同学根据实验获得的有关电流I和长度l的五组数据,作出了上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是.(Ⅰ)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vB2-vA2(m2/s2)
5.72(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Ⅱ)在长度和粗细均不相同的五个空心柱状绝缘管内注入质量和浓度都相同的某种导电液体,管的两端用铜制塞子封闭,并与接线柱相连.(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欧姆档×100分别粗测了这五段液柱的电阻,发现最大的电阻不超过最小的电阻的3倍.右图是测量其中电阻最小的液柱电阻时表盘的情况,管内液体的电阻是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接着,该同学利用如下实验器材探究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这五段液体的电流和液柱长度的关系:A.直流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很小,额定电流为1A;B.电流表A1:量程0~300mA,内阻约0.5Ω;C.电流表A2:量程0~15mA,内阻约&10Ω;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15kΩ;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kΩ;F.&开关、导线等①实验要求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则电流表应选用&(填“A1”或“A2”).②该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③该同学根据实验获得的有关电流I和长度l的五组数据,作出了上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是.科目: 高中物理最佳答案解:(Ⅰ)(1)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加速度的表达式a=(3)如图所示:根据a的表达式得:第三次a值为2.44.(4)当F≤0.2N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所以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Ⅱ)(1)管内液体的电阻是1.36×103Ω(2)①电动势为15v,所以电路中电流不超过15mA,为了读数精确减小误差,则电流表应选用A2.&&&&②如图&&&③质量和浓度都相同的某种导电液体,说明它们的体积相同.根据欧姆定律:I==2V=-2ρ该同学根据实验获得的有关电流I和长度l的五组数据,作出了上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是l-2.故答案为:(Ⅰ)(1)匀速直线&(2)&&&2.44&(3)如图&(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Ⅱ(1)1.36×103&&&(1.35~1.38均可)(2)①A2&&&&&②如图&&&③l-2&&&&&&&解析教科书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知道实验中平衡摩擦力的作用和方法.知道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和读数.知识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伏安法测电阻]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2014浙教八上科学期中复习题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4浙教八上科学期中复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4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角孔冲孔板 圆孔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