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x~n(2,西格玛符号方)p{2小于x小于4}=0.3则p{x小于0}

设随机变量X~N(2,σ^2),且P{2〈X〈4}=0.3,则P{x〈0}=?_百度作业帮
设随机变量X~N(2,σ^2),且P{2〈X〈4}=0.3,则P{x〈0}=?
设随机变量X~N(2,σ^2),且P{2〈X〈4}=0.3,则P{x〈0}=?设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如果P(X<4)=0.3,那么A.n=3B.n=4C.n=10D.n=9_百度作业帮
设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如果P(X<4)=0.3,那么A.n=3B.n=4C.n=10D.n=9
A.n=3B.n=4C.n=10D.n=9
"答案C分析:首先分析题目已知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故可以得到x取任意一个值的概率都是\frac{1}{n},又P(X<4)=P(X=1)+P(X=2)+P(X=3),代入解得n即可.因为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所以:P(X=k)=\frac{1}{n}(k=1,2,3,n),因为:0.3=P(X<4)=P(X=1)+P(X=2)+P(X=3)=\frac{3}{n}.解得:n=1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可能时间的概率问题,对于式子P(X<4)=P(X=1)+P(X=2)+P(X=3)是解题的关键,题目知识点少,计算量小属于基础题目."&&&& 服务热线& 020- &9:00-18:00
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1.某产品尺寸规范要求为70±6mm,从现场得知该加工尺寸服从正态分布,且均值为u=70mm,ó=1.5mm,则该加工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A.2-2∮(4))
2.从参数入=0.4的指数分布中随即抽取样本量为25的一个样本,则该本均值的标准差为(B.0.5)
3.从第一总体中随即抽取了两个样本,一个样本的样本量为20.样本均值为158,另一个样本的样本量为10.样本均值为152,则将它们合并为一个样本,其样本均值为(D.156)
4.设X-N(u,0.09)从中随即抽取样本量为4的样本,其样本均值为x,则总体均值u的0.95的置信区间为(B.x±0.15u0.975 )
5.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a表示(A.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a)
6.设时间A=“轴承寿命<5000小时”,时间B=“轴承寿命<8000小时”,则A与B间的关系是(B.B>A)
7.10个螺丝钉中有3个不合格品,随即取4个使用,4个全是合格品的概率是(A。1/6)
8.一样本空间Ω含有25个等可能的样本点,而事件A与B各含有13个与7个样本点,其中4个是共有的样本点,则P(A|B)=(C.3/7)
9.某打字员一分钟内打错字的个数X是一个随即变量,服从入=0.5的泊松分布,该打字员一分钟内未打错一个字的概率是(D.0.6065)
10.已知X服从指数分布Exp(入).其概率密度函数为:p(x)=入e-入x ,x≥0.在入=0.1的情况下,P(5≤X≤20)=(C.0.4712).
11.两个相互独立的随即变量X与Y的标准差分别为ō(X)=2和ō(Y)=1.则其差的标准差ō(X-Y)=(D.根号5)。
12.x1,x2,…,x25是从均匀分布U(0.5)抽取的一个样本,则X=
近似服从的分布是(C.N(2.5,1/12).
13.有一个分组样本如下:
(144,155) 150
(155,165) 160
(165,175) 170
(175,185) 180
该分组样本的均值为(C.163)
14.加工某一零件需经三道工序,已知第一、二、三道工序的不合格品率分别是2%,3%,5%,若各道工序互不影响,则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率是(C.0.09693)。
15.从正态总体N(10,22 )中随即抽出样本量为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D.1)
16.设Ta是T分布的a分位数,则有(D.Ta+T1-a=0)
17.采用包装机包装食盐,要求500g装一袋,已知标准差ō=3g,要使食盐每包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长度不超过4.2g,样本量n至少为(C.8)
18.正态方差ō2 的无偏估计是(C.
19.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Ho时,可能(B.犯第二类)错误。
20.设x1,x2,…,xn是从某正态总体随即抽取的一个样本,在ō未知情况下,考察以下假设的检验问题:
则给定a下,该检验的拒绝域为(D.|t|>t1-a/2 (n-1)
二.多项选择题
21.若时间A与B独立,则有(A.P(AB)=P(A)P(B).C.P(A|B)=P(A).D.P(A|B)=P(A)
22.设X~U(0,1),从中取到一个样本量为12的随即样本X1,X2…,X12,令Y=X1+X2+…+X12-6,则有(A.E(Y)=0 C. Var(Y)=1
23.设总体X的均值u未知,方差ó2已知,则(A.X.C.X(N).D.X(1))
24.设总体平均值为u,方差为ō2 ,标准差为ō,从该总体得到一个随即样本,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有(A.样本值X是u的无偏估计.C.样本方差s2是ō2 的无偏估计)
25.可以作为原假设的命题有(A.两个总体方差相等C.总体不合格品率不超过0.01)
26.设A和B是任意两个时间,则A-B=(A.A-AB。D.AB)
27.设随即变量X1和X2相互独立,它们的均值分别为3与4,方差分别为1与2,则Y=4X1-2X2的均值于方差分别为(A.E(Y)=4
. Var(Y)=24
28.对任意两个时间A与B,有(A.P(AB)=P(A)P(B|A),P(A)>0。C.P(AB)=P(A)+P(B)-P(A∪B))
29.设X~N(1,4),则P(0≦X≦2)=(C.∮(2-1/2)-∮(0-1)/2)D.2∮(0.5)-1
30.设up为标准正态分布的p分位数,则有(B.u0.3<u0.4.C.u0.5=0.D.u0.23=-u0.77)
31.甲乙两种牌子的手表,它们的日走时误差分别为X与Y(单位:秒),已知X与Y分别有以下分布列(概率函数):
则有(A.E(X)=E(Y).D.Var(X)<Var(Y)
32.设X1,X2,…,Xn是来自正态总体N(u,ǒ2 )一个样本,X与s分别为其样本值于样本标准差,则在下俩抽样分布中正确表达的有(
33.设X1,X2,…,Xn是一个样本,则样本方差s2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34.样本量为2的样本X1,X2的方差是(
35.一次电话的通话时间X是一个随时变量(单位:分),设X服从指数分布Exp(入),其中入=0.25,则一次通话所用的平均时间E(X)与标准差ó(X)各为(E(X)=4。C.ó(X)=4)
36.设某质量特性X~N(u,ó2),USL与LSL为它的上、下规范限,不合格品率p=pl+pu,其中(A.PL=∮(LSL-u/ó)。D.Pu=1-∮(USL-u/ó))
37.在作参数§的置信区间中,置信水平1-a=90%是指(B.对100个样本,约有90个区间能覆盖§.D.对100个样本,可能只有89个区间覆盖§.)
38.正台标准差ó的1-a置信区间依赖于(B.样本方差.C.样本标准差E.x2 分布的分位数。)
39.设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4 5
P P1P2P3P4P5
概率P(2≤x<5)=(B.P2+P3+P4。C.P(X<5)-P(X<2).D.1-P(X<2)-P(X>4)
40.设X~N(u,ó2),其中ó2已知,对假设检验问题Ho:u=uo H1:u≠uo的显著性水平为a的拒绝域为(C.|U|>-ua/2 D.|U|>u1-a/2
三.综合分析题
41.一铸件上的缺陷数X服从泊松分布,每铸件上的平均缺陷数是0.5,则:
(1)一铸件上无缺陷的概率为(B.0.607)
(2)一铸件上仅有一个缺陷的概率为(B.0.303)。
(3)一铸件上有多于一个缺陷的概率为(A.0.090)
1.饮料生产厂家希望分析现有的四种颜色饮料是否在市场上销售有差异,他们分别从6个超市收集了4种饮料的销售数据,如果使用方差分析,则(B.因子的自由度为3)
2.在一个单因子试验中,因子A有4个水平,在每一水平下重复进行了4次试验,由此可得每一水平下样本标准差Si,i=1,2,3,4。它们分别为0.9,1.4,1.0,1.1,则误差平方和为(C.14.94).
3.设所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x=xo时的预测值为yo=a+bxo,其概率为1-a的预测区间是,这里ó的表达式是(B.
4.收集了(xi,yi)的n组数据,求得相关系数为r,当(B.r>r1-a/2(n-2))时可以在显著性水平a上认为两者间存在正相关。
5.设A是三水平因子,B是四水平因子,则交互作用A×B的自由度是(C.6)
6.在单因子实验中,假定因子A有r个水平,可以看成有r个总体,若符合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的假定时,所检验的原假设是(B.各总体的均值相等)。
7.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如果因子A有r个水平,在每一水平下进行m次试验,试验结果用yij表示,i=1,2,…,r;j=12,…,m;yi表示第i水平下试验结果的平均,y表示试验结果的总平均,那么误差平方和为(B.
8.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如果因子A有r个水平,在每一水平下进行m次试验,那么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D.r(m-1))
9.在单因子试验中因子A有4个水平,每一水平进行了5次试验,病求得因子于误差平方和分别为Sa+56.29,Ae=48.77,那么检验用的F比是(C.6.15)
10.现有三台机器声厂同规格的铝合金薄板,其厚度分别服从从同方差的正态分布,从三台机器上各取五块板测量其厚度,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求得F=32.92,查F分布表知在a=0.05时临界值为3.89,则结论是(C.三台机器生产的薄板厚度在显著性水平0.95上有显著差异)
11.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为了解变量x与y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可以画(B.散步图)加以考察。
12.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画出散步图,若n个点基本在一条直线附近时,称两个变量间具有(D.线性相关关系)
13.有人研究了汽车速度与每升汽油行驶里程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关系数为0.35,然而发现速度表每小时快了5公里,于是对速度进行了修正,重新求得的相关系数是(B.0.35)
14.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在一元线性回归中用SR表示回归平方和,SE表示残差平方和,由此求得F比,则当(C.F>F1-a(1,n-2)
15.如果在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b<0,那么对于x与y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必有(A.r<0)
16.用正交表L16(215)安排试验时,需要做(A.16)个不同条件的试验。
17.为提高某产品的产量,考虑三个三水平因子:反映温度(A),反映压力(B)。溶液浓度(C)。当用正交表L9(34)安排实验,因子A、B、C依次放在1、2、3列上,并且通过试验得到各列的极差如下:
则各因子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B C.A.B)
18.为提高某产品的产量,考虑三个三水平因子;反映温度(A),反映压力(B),溶液浓度(C)。当用正交表L9(34)安排实验,因子A、B、C依次放在1、2、3列上,并且通过试验得到各列各水平的平均值如下:
一水平4.08
二水平3.41
三水平 3.69
利用直观分析应取条件(A.A1B3C3)
19.用正交表L16(215)安排试验时,经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A与B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并求得如下的二维表:
因子A的两个水平下数据平均值分别为:91.5,89.5;因子B的两个水平下数据平均值分别为92.0,89.0。如果要求指标值高,那么对因子A与B来讲应该以水平组合为(C.A2B1)
20.“正交表的行数n不小于各因子与交互作用的自由度之和加”是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A.必要条件).
21.使用方差分析的前提是(A.每一水平下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分布.C.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各数据相互独立)
22.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A是二水平的,在每一水平下重复进行了3次试验,结果如下:
各平方和与均方为(A.误差平方和Se=4。B.因子A的平方和SA=24)
23.收集了数据(xi,yi),i=1,2,…,n,当其在散步图上的点呈现曲线形状时,可以选用曲线回归方程。若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曲线回归方程,那么选择的准则有(
24.在一个用L9(34)安排的正交设计中,表头设计与各列平方和如下:
表头设计 A
平方和8 88
从F分布表查得F0.90 (2,2)=9.0,F0.95(2,2)=19.0,则有(A.Se=S4.C.在显著性水平0.1上因子A是显著的.D.在显著性水平0.05上因子B是显著的
25.在用正交表L16(215)安排试验时,若每一条件下进行一次试验,记Ti为第i水平下试验数据之和,T为全部数据之和,则任一列的平方和的计算公式是(
26.在一个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有三个水平,在每一水平下的数据如下:
一水平 4 8 5 7 6
二水平 2 0 2 2 4
三水平 0 4 1 2 3
则下列正确的结论是(A.Sa=53.33.C.Se=28)
27.在比较三种加工方法(记为因子A)的试验中,已知各加工方法下分别进行了6次、5次、4次试验,则有(A.因子A平方和的自由度是2.C.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是2.)
28.在比较三种加工方法(记为因子A)的试验中,已知各加工方法下分别进行了6次、5次、4次试验,作方差分析求得因子的平方和为155.64,误差平方和为85.34,则有(B.若取显著性水平为0.05,那么当F>F0.95(2,12)时因子是显著的.F比为10.94
29.在有4个水平的单因子方差分析中,拖每一水平下进行五次重复试验,且求得每一水平下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为90.94.95.85.84.则(A.因子平方和为303.6.C.因子平方和的自由度是4)
31.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求得了y关于x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那么检验回归方程是否显著可以用的方法有(B.相关系数检验.C.方差分析方法)
32. .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求得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则下列说法(B.两个变量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C.两个变量间可能有函数关系)
33.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对应的回归直线必过点(A.(0,a)C.(x,y))
34.在研究指标y与某物质的含量x的线性回归方程时,收集了10组数据,求得回归平方和为255.4,残差平方和为27.5,在显著性水平0.05时F的临界值为5.32,则结论是(B.F=74.30。D.在0.05水平上方程显著)
35.可以通过变换化为一员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函数形式有(A.y=aebx.C.1/y=a+b1/x.D.y=1/a+bex )
36.用正交表L16(215)安排试验时,下列叙述(A.有16个不同条件的试验.B.每一因子可以取两个不同水平.D.最多可安排15个因子)
37.用正交表L27(313 )安排试验时,将三水平因子A、B分别放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上,那么对A与B的交互作用来讲,下列叙述(C.交互作用的自由度为4..在三水平正交表上交互作用应占两列)
38.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时,应该满足条件(A.因子的自由度与列的自由度一致。D.交互作用的自由度等于所在各列自由度的和)
39.若一个实验中不考虑交互作用,那么应该按(B.对显著因子找出最好水平组合.C.不显著因子可以选择任意水平)选择最好条件。
40.用正交表L8(27)安排试验时,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因子A,C及交互作用A×B都是显著的, 而B与D是不显著的,那么应该按(B.找出因子C的最好的水平.C.找出因子A与B的最好的水平搭配)
41.某厂生产白水泥,对每一窑生产的水泥都需要测定其抗压强度,以确定水泥标号,一般是将水泥出窑后作成试块养护28天所测得的数据为准。但是水泥不可能堆放28天后再出厂,所以考虑用7天的抗压强度x来预测28天的抗压强度y。现在统计了26窑的数据,求得如下结果:
X=24.177,y=30.323。Lxx=41.566.Lxy=37.31,Lyy=65.686。又假定在显著性水平0.05上查表得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0.388,F分布的临界值为4.26。利用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正确的叙述是(B.x与y的相关系数是0.714.C.在0.05水平上y与x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2)y关于x的一员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a与b应该是(A.b=0.898.C.a=8.612)
(3)在对方程的总(离差)平方和作分解时,下列叙述(A.回归平方和是33.504.B.残差平方和为32.182)
(4)对方程作显著性检验时,下列叙述(B.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24.C.检验统计量F的值为24.986)
(5)如果求得7天的抗压强度为26,那么可以预测28天的抗压强为(A.31.96)
(6)为求近似的预测区间需要得到ō的估计,从上述数据得到此估计值为(B.1.158)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孤立批提出的不可接受的质量要求是(B.LQ)
2.加严检验是强制使用的,主要目的是(B.保护使用方利益))
3.根据不同的生产日期从产品批中取样,目的是为了(B.提高样本代表性)
4.从供方长期采购某种产品,在进行抽样验收时,应针对(B.过程质量)提出要求。
5.在其他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抽样类型不同的抽样方案质量保证能力(C.基本一致)
6.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个(B.单位产品)
7.在对铸件进行检验时,根据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铸件数和根据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沙眼数判断产品批是否接受的判定方式属于(B.计件和计点)检验.
8.GB/T 2828.1的检验水平中,判别能力最强的是(D.一般检验水平Ⅲ)
9.某零件有3个质量特性,根据其重要程度分为A、B和C类不合格,若规定A类不合格的AQL=0.10(%),C类不合格的AQL=2.5(%),则B类的AQL值应为(B.2.0(%))
10.根据GB/T 2828.1转移规则,执行GB/T 2828.1的加严检验时,已有累计5批不合格,暂停检验。在改进后,经负责部门同意恢复检验。应使用的抽样方案是(C.加严检验)
11.使用GB/T 2828.1,批量N=5000,检验水平Ⅱ,AQL=15.0(%),查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为(A.(80.21))
12.使用计数调整型依次正常抽样方案(125,1),对批量N=1000的产品批进行验收。若样品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2,则(A.不接受该批产品)
13.计数调整型加严检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B.保护使用方利益)
14.抽样方案的接受概率随(C.批质量p)变化,形成抽样方案的OC曲线。
15.计数型抽样方案是用(B.样本中喊有的不合格品十或不合格数)对批做出判断
16.计量型抽样方案是用(D.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对批做出判断
17.在GB/T 2828.1中,以下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质量水平时,AQL的范围是(B.0.01~10)
18.在GB/T 15239中,模式A适用于(A.生产方和使用方都认为是鼓励批的情形)
19.在GB/T 15239中,模式B使用于(D.生产方认为是连续批而使用方认为是鼓励批的情形)
二.多项选择题
20.某企业进行新产品小批试制,决定使用抽样方案验收,应使用(A.鼓励批抽样方案.C.LQ检索的抽样方案)
21.减小抽样方案的AQL值意味着(B.可能会提高样本量。C.提高对过程的质量要求)
22.由正常检验转为放宽检验表示(B.检验的经济性提高C.过程质量非常好)
23.关于检验水平有(C.特殊水平的抽样方案风险大,只有特殊检验场合使用D.通常情况使用一般水平Ⅱ)
24.评价抽样方案经济性的指标有(C.ATL。.D.ASN)
25.在GB/T 2823.1中,AQL用(B.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D.不合格品百分数)
26.特殊检验水平主要用于(B.检验费用高的产品批验收。D.允许有较大的误判风险的情形)
27.使用GB/T2828.1抽样检验方案时,在检索方案前进行的准备工作有(A.确定质量标准和不合格分类B.确定AQL值和检验水平。D.确定批量和抽样类型)
28.进行抽样检验是否比全检更合理,主要考虑(A.检验成本.B.批量大小.C.检验耗费的时间.E.检验是否具有破坏性)
29.当使用方在采购产品时,对交检批提出的质量要求为pt=1%,则有(A.当交检批质量水平p≤pt,接受该批产品.B.当交检质量水平p>pt,不接受该批产品。
30.GB/T 2828.1中,规定抽样检验严格程度的有(A.正常检验.B.加严检验.D.放宽检验)
31.在抽样检验中,下列衡量批产品质量指标的有(A.AQL.B.LQ)
32.在GB/T 2828.1中,下述对检验水品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Ⅰ、Ⅱ、Ⅲ水平的判断力逐级提高.D.对同一检验水平,N增加时,n/N减少)
33.在GB/T2828.1中,抽检方案的类型有(A.一次.B.二次.C.五次)
34.在GB/T2828.1抽样方案中,对使用方奉贤影响较大的检索要素是(C.AQL..E.检验水平)
35.极限质量是指(A.限制在某一低接收率的质量水平.C.使用方风险对应的质量水平)
三.综合分析题
36.某产品有5个质量特性,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类不合格,若对批量N=2000件进行全数检验,发现5个产品有不合格项,结果如下:
(1)其中C类不合格品数为(A.1)
(2)每百单位产品C类不合格数为(C.0.4)
(3)C类不合格品率为(A.1‰)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图主要用来(A.识别异常波动)
2.在啤酒厂检测啤酒的究竟含量,应采用(D.c控制图)
3.若对检验费用高的产品进行控制,最宜选取的控制图为(B.X-Rs控制图)
4.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B.均值-极差X-R控制图)
5.在控制图的应用中,由于界内点排列不随即导致的判异使(A.a不边,b减小)
6.过程性能指数(D.不要求在稳态条件下)进行计算。
7.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8.移动极差是(D.连续两个数据差的绝对值)
9.对于同一过程而言,通常长期标准差的估计值(A.大于)短期标准差的估计值。
10.过程改进策略包括判稳和(C.评价过程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1.质量因素引起的波动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偶然波动不可以避免。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12.在(B.环境改变.C.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D.人员和设备变动.E.更换原材料、零部件或更换供应商)情况下,控制图需重新制定。
13.关于常规控制图要求总体特性值服从的分布,以下正确的是(A.计点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泊松分布。B.计件值控制图总体特征值服从二项分布.D.计量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
14.常规计数值控制图包括(A.np控制图.B.p控制图.D.c控制图.E.u控制图)
15.如果所控制对象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两种结果,则可以采用(B.np控制图.D.p控制图)
16.对双侧规范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公式Cp=T/6ō的正确理解是(A.必须在稳态下估计ō.B. ō反映过程加工质量)
17.下述控制图中采用一张控制图的是(A.计点值控制图.B.计件值控制图)
18.关于X-R图的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图使用范围广.B.R图适合范围广.C.X图灵敏度高)
19.由偶然原因造成的质量便宜(B.改善成本高.C.可以通过分析过程能力发现)
三.综合分析题
20.设电阻规范下限95欧,规范上限105欧
(1)一批电阻阻值取自正态总体N(100,22),记∮(x)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则合格品率为(A. ∮(2.5)-∮(-2.5).D.2∮(2.5)-1
(2)过程能力指数为(B.5/6)
(3)现设电阻规范上、下限不变,另一批电阻阻值取自正态总体N(101,12),则过程能力指数Cpk为(C.4/3)
(4)在此状态下说明技术管理能力(B.很好)
一.单项选择
1.为暴露产品薄弱环节,并证明改进措施防止薄弱环节再现,在规定的环境应力下进行的试验是(B.可靠性增长试验)
2.计算产品任务可靠性时考虑的故障是(A.任务期间影响任务完成的鼓掌)
3.产品典型的鼓掌率曲线中不包括(B.报废故障处理阶段)
4.某产品由5个单元组成串联系统,若每个单元的可靠度均为0.95,该系统可靠度为(A.0.77)
5.产品可靠性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C.逐渐降低)
6.环境应力筛选应(A.100%进行)
7.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C.统计试验)
8.可靠性鉴定试验中鉴别比d=(§0/§1)
9.下述的参数中,属于测试性度量参数的是(C.故障检测率)
10.常用的维修性度量参数是(D.MTTR)
11.产品固有可靠性与(D.使用)无关.
12.下述关于质量与可靠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可靠性 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内涵)
13.影响FMEA工作效果的因素有(A.分析者的专业水平.B.可利用的信息.D.分析的时机)
14.可靠性是产品的一种固有特性,下面表述中正确的有(A.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C.可靠性是管理出来的.D.可靠性是制造出来的)
15.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时间可用(A.小时.B.天数.C.里程.D.次数)
16.可靠性试验一般分为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下述属于工程试验的是(A.环境应力筛选试验.E.可靠性增长试验)
17.产品维修性定义中与(A.规定的条件,B.规定的时间,C.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18.产品保障性与(A.保障的设计特性。B.计划的保障资源.D.可靠性和维修性)
19.一般产品浴盆曲线的三个阶段是(A.早期故障期.B.偶然故障期.C.耗损故障期)
20.最常用的可靠性模型有(A.串联.B.并联)
21.产品可靠性是(A.设计,B.生产,C.管理)
三.综合分析题
22.一个由单元A、单元B、单元C、单元D和单元E组成的串联系统,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5个单元的鼓掌率分别为:
0.0006/h,0.002/h,0.0015/h,0.0005/h,0.0004/h
(1)画出系统的可靠性方框图
(2)写出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3)求系统的故障率。
(4)求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5)求系统工作200小时的可靠度
(6)指出系统可靠性的最薄弱环节
单项选择题
质量改进旨在消除(系统性)问题。
、PDCA循环也可称作(戴明环)。
质量改进的步骤之一的“掌握现状:就是(掌握问题的现状)。
在产品设计阶段,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误用(错误使用),提前考虑在产品设计中如何防范,可以使用(PDPC图)。
网络图中关键线路是(耗时最长的线路)。
质量委员会通常由(企业高级管理层的部分成员)。
质量改进三部曲是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
质量改进的过程中,“掌握现状”阶段用的统计工具有(直方图)。
亲和图法可用于(提出新的观念和方针)。
10、 矩阵图可与(树图)结合一起使用。
11、 矩阵图可用于(确定系统产品开发、改进的着眼点)。
12、 常用的矩阵图种类有(X型)。
13、 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可采用(PDPC法)。
14、 网络图中的虚线箭头代表(该项作业不需要时间)。
15、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可用PDPC法。
16、 树图可用于(明确管理职能)。
17、 可与树图联合使用的工具有(头脑风暴法)。
18、 质量改进过程中,“确认效果”时将效果换算成金额的好处在于(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
19、 网络图中的节点中,标出的两个时间是(最早开工时间和最晚完工时间)。
20、 某六西格玛团队,界定某项目过程的输出时,明确某产品可能出现的缺陷有甲、乙、丙三种。经过调查统计2个月的数据,结果是在抽样的200个产品中,发现甲种的缺陷个数为2、乙种的个数为3、丙种的个数为1,则DPMO(10000)。
多项选择题
21、在六西格玛策划时,衡量六西格玛项目的标准有(财务、内部过程、学习与增长)等。
22、以下职责中,属于黑带职责的是(领导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实施并完成六西格玛项目,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技术)。
23、头脑风暴法是(于1941年由美国人发明的)提出的。
24、当我们制定对策时,对于有些看似离奇的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后,却取得意外的效果,这往往是因为(突破了陈旧的思维定势为使用头脑风暴法做准备,打破常规,开展创新)。
25、亲和图的主要用途有(认识事物、促进协调,归纳思想,打破常规,开展创新)。
26、对质量水平的错误认识是质量改进的主要障碍,我们可利用(水平对比法,假设检验)。
27、绘制控制图时,如果连续多点连续均交上升而报警,将这些构成异常的数据绘成直方图,可能出现的类型有(平顶型、双峰形)。
28、PDPC是(计划决策程序图、一种运筹学方法)。
29、亲和图法可用于(认识未知事物、促进协调,统一思想,贯彻方针)。
30、质量改进的组织有不同的层次,具体可分为(质量委员会、质量改进团队)。
31、在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原因时,常用的统计工具为(因果图、排列图回归分析、方差分析)。
32、应用因果图的过程中,经常用来整理问题可能存在影响原因,应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图中各素要写得具体,因果图最终画得越小,往往越有效)。
33、亲和图可以解决(必须要解决而又一时解决不了的,难 以找出解决办法的,有充分的时间去慢慢调查分析的,比较复杂的)。
34、矩阵图主要用于(确定质量改进的着眼点,发现制造过程不良品的原因,产品质量展开,帮助拟订质量改进计划)。
35、网络图的作用包括(拟订详细计划,保证计划的严密性,计划实施后,根据情况可适时做出调整,有助于工程项目能按期完工)。
36、关键路线的意义是指(各条路线中工期最长的,对关键路线上的作业完成时间上无富裕,无机会时间)。
37、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包括(节点的编号不能重复,不能有缺口,只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38、PDPC法的特征有(注重全局,按时间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能够找出“非理想状态”)。
39、头脑风暴法有用途包括(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识别潜在的质量改进机会,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引导大家进行创造性思考)。
40、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
41、解决质量问题时,制订对策并取得成效后,为了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必须做到(再次确认5W1H的内容,并将其标准化,进行标准的准备与传达,实施教育培训,建立保证严格遵守标准的质量责任制)。
综合分析题
42、对某工序进行分析,收集该产品一个月内的数据,测定某重要质量特性绘制的直方图如下
(1) 这种直方图属于(双峰型)。
(2)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产品中混进了其他型号的产品,数据分层不当)。
(3) 可以考虑的对策有(增加空调,减少白班与夜班的温差,减少不同供应商的材料之间的质量差异,校准计量检测仪器,防止仪器失准,对新工人进行培训,缩小与老工人之间的差别)。
1、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是(C。质量控制)的一部分。
2、管理者的“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是(C。概念技能)。
3、顾客满意调查费用应计入(A鉴定成本)
4、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称之为(B质量策划)
5、“质量”定义的“特性”指的是(A固有的)
6、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 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B重要质量特性)
7、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A+C行为科学+系统理论)
8、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B矩阵图)
9、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B戴明)
10、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11、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B时效性)
12、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13、(A休哈特)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
14、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入(B预防成本)
15、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入(C内部故障成本)
16、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C质量改进)
17、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A戴明)
18、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A信源-信道-信宿)组成
19、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可预见性)
20、售出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应当承担(D产品质量担保责任)
21、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C经营结果)
22、反映顾客忠诚的标志有(A回头客、B说服亲友购买、C向生产者反映和交流意见)
23、下列属于固有特性的是(B产品的说明书、D产品的机械性能)
24、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A质量意识培训、C质量知识的培训D、技能培训)
25、质量成本是指为(B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C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26、下列哪些费用为预防成本(A过程控制费用、B供应商评价费用、D零缺陷计划费用)
27、质量经济性管理程序中,从组织的角度识别和评审过程主要包括(A识别过程活动、B监控费用)
28、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的论述是正确的有(A全面质量管理以全面质量为中心、B建立质量体系是质更年主要任务)
29、方针目标管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具有(A强调系统管理、B强调重点管理、D注重措施管理)
30、以下哪些方面是企业制定方针目标的主要依据(A市场需求和顾客要求、B竞争对手情况、D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有关部门宏观管理)
31、下列费用应计入鉴定费用的有(B外部担保费、D供应商认证费)
32、下列费用应计入质量成本的有(B产品设计鉴定费、C外购材料的检验费、D返工或返修损失)
33、如果按阶段划分,现代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A质量检验、D全面质量管理、E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4、信息传递过程大体由(B信道、C信源、E信宿)环节组成。
35、《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有(A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的条件、B产品缺陷、C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
36、企业标准是标准的生要组成部分(B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 法定代表人批准、发布、E企业标准不能违背相应的强制性标准)
37、WTO/TBT协议规定,当各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时,遇到(A对其他成员贸易有重大影响、C相应的国际标准不存在、D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不一致)情况必须向其他成员通报。
38、产品质量担保的方式包括(A修理、B更换、C退货)
39、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制定的目的在于(A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B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三、综合分析
40、某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统计2000年度质量成本费用,质量培训费20万,生产前预评审费用10万,供应商评价费10万,外购材料检验费20万,顾客投诉问题分析返工返修检验费5万,鉴定费20万,顾客满意调查费10万,返工返修的费用50万,内部质量审核费2万,内部纠正措施费5万,顾客退货损失50万。
(1)该企业鉴定成本费用是(D、52万)
(2)该企业符合性成本费用为(C、92万)
(3)该企业非符合性成本费用为(D、110万)
(4)若要反映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可采用(B鉴定成本率、C质量成本与销售额的比例)
1、企业对原有供应商的审核一般分为(B、例行审核)
2、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对供应商业绩的综合评价,它是一种(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供应商重要性分类的主要依据是(C、供应商提供产品对组织的重要程度)
4、(B、质量协议)是企业与供应商的质量契约。
5、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如果可感知效果与顾客期望相匹配,顾客就会(A、满意)
6、对供应商的奖惩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因(C、质责任)的划分而产生的奖惩;其二是根据业绩考核而产生的奖惩。
7、对于供应商定点个数为2的情况,如两家供应商分别为B、C类,可采取的管理对策为在督促供应商提高质量的同时,(C、寻求优秀供应商)
8、中国顾客满意指数测评基本模型是一个(A、因果关系)模型。
9、下列关于顾客满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如果顾客不满意,就会产生抱怨,因此没投诉,即可以认为顾客满意)
10、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使用体验,是逐渐形成的,这反映了顾客满意的(D、阶段性)
11、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如果可感知效果低于顾客期望,顾客就会(C、报怨)
12、对于某个组织而言,与其有投资借贷关系的银行是(B、相关方)
二、多项选择题
13、对供应商审核的时机,有可能选在(A产品设计开发初期、B产品试制阶段)
14、企业选择单一供应商有利于(C降低采购成本、D控制产品质量)
15、企业对供应商业绩评定的主要指标包括(A产品质量指标、C供货准时率、D订货满足率)
16、选择供应商的方法较多,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直观判断法、(B招标法、C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层次分析法和质量与价格综合选优法等。
17、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有(C供应商参与制造的早期新产品开发、D长期的稳定的紧密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
18、对供应商的产品审核,主要包括(B功能、C外观、D包装)
19、同一产品的供应商个数应根据(A产品生要程度、B市场供应状况、D供应商的可靠程度)确定。
20、企业与供应商的契约可包含多个层次的内容,如(A供货合同、B售后服务协议、C质保证协议)等
21、中国顾客满意工指数可分为(A国家、C产业、D行业和企业)等层次。
22、下列关于顾客满意的陈述,正确的是(A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B如果顾客可感知效果超过期望,顾客应满意、D当对顾客的抱怨采取积极措施,可能会赢得顾客满意乃至产生忠诚)
23、实施顾客关系管理就是要(A识别顾客、B认知顾客、D保留顾客)
三、综合分析
24某电器公司产品的某关键部件由供应商提供。
(1)有甲、乙、丙三家供应商可供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对供应商的(B质量管理体系情况、C主要顾客及其反馈信息、D主要原材料来源)等进行评价。
(2)在确定供应商数量时,应考虑(A该部件的重要程度、B市场供应状况、D供应商的可靠程度)因素。
(3)假如最后选定甲供应商和乙供应商作为该部件的供应商,该电器公司在合作过程中通过进货全数检验发现乙供应商提供产品的不合格率长期远远低于企事业允许的不合格率,该电器公司可以考虑采取(A对乙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采用抽样检验、B对乙供应商的产品实施免检)措施减低成本。
1、为组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而提高组织业绩提供指南的标准是(A、GB/T19004)
2、审核计划应由(A、审核组长编写)
3、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的标准应是(D、GB/T19011)
4、当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A、结合)审核。
5、ISO9004标准提供了(A、超出)ISO9001要求的建议和指南)
6、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是(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7、认证机构向组织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C、三年)
8、最高管理者应正式发布组织的质量方针,但质量方针(A、应由最高管理者亲自制定)
9、2000版标准(B、允许)在ISO9001标准基础上增加行业特殊要求的条款。
10、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但(D、质量目标必须是定量的)
1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不包括(D、统计技术)
12、下列文件,(A标准)可以作为审核准则。
13、下例对2000年发布的GB/T19001和GB/T19004标准的理解,错误的是(D、GB/T19004是GB/T19001的实施指南)
14、现场审核前,文件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文件所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A、符合性)
15、企业对其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内部审核时,下列(D、质量记录)不能作为内审的依据
1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通常不包括(C纠正措施的跟踪、D颁发证书)
17、当需要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时,组织不能采用(A、GB/T19000、C、GB/T19004、D、ISO19011)
18、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共同点包括(A都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现场审核、C都是一种第三方审核、D都要编制审核报告)
19、现场审核中末次会议不应当由(B向导、C企业的最高管理者、D企业授权的代表)主持。
20、关于程序,正确的理解是(A程序是一种途径、B程序是一种方法)
21、外部审核包括(B第二方、C第三方)审核。
22、第一方审核用于(A管理评审、B内部改进)
23、关于质量记录,正确的说法是(B通常无须控件版本、C记录的作用是阐明结果、提供证据)
24、质量管理体系评审重点是对质量管理体系(B适宜性、C充分性、D有效性、E效率)的评审。
25、2000版ISO9001标准规定不允许删减标准要求的内容有(A第4章“总要求”、B第5章“管理职责”、C第6章“资源管理”)
26、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减少了对形成文件的要求,但(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数量肯定减少了、B质量管理体系未必要形成文件)
27、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是(A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B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C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B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8、下列程序文件中,(B管理评审程序、C采购控制程序)不是GB/T标准要求必须编制的。
29、GB/T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涵盖了以下(A建立该程序 、B将该程序形成文件、C实施该程序、D保持该程序)
三、综合分析
30.某公司管理层在贯彻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过程中,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评定。
(1)标准提出的几项质量管理原则包括(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
(2)组织应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其主要职责是(A.就质量管理体系事宜与外部联系。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D.确保提高组织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3)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时,必须写人的内容包括(A质量管理体系范围D.程序文件或对其作用E.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相互作的描述)
(4)组织在确定过程时,应将(A.过程的确定不易验证C.过程的输出不能经济地验证D.仅在产品使用之后问题才能显现)的过程作为特殊过程。
单项选择题
1.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是(C.质量检验)
2.建立实验室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可参照(GB/T15481)标准.
3.质量检验计划是指(D.检验工作的系统策划和总体安排)
4.不合格严重性分级是根据(D.已出现的质量特性不符合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分级
5.质量特性分级是指(C.质量特性与产品适用性关系的分析)
6.(D.电磁兼容性试验)不是机械产品的检验方法。
7.从安全性角度看电工产品的特点是(A.要大量使用绝缘材料).
8.电工电子产品实验方法中(A.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加速进行试验的方法)不属于环境试验方法。
9.根据GB/T 标准,不合格的定义是(C.未满足要求)
10.对纠正措施的正确理解应是(C.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措施)
11.如何对待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检验问题,正确的做法是(D.返工后不管是否合格都需要重新进行检验)
12.生产企业中有权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专门机构是(C.质量检验部门)
13.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完善反映出实验室的(C.质量保证能力)
14.检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A.因试样(件)失效,重新取样后进行检测的,可以将两次试样的检测数据合成一个检测报告)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15.检测记录应有人签名,以示负责,正确签名方式是(C.需本人亲笔签名或盖本人印章)
多项选择题
16.质量检验的步骤有(A.熟悉检验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C.测量或试验D.比较和判定)
17.在产品验证中需查验质量平整,其中主要内容有(A.确定查验合格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C.确定供方检验人员的印记)
18.监视作为产品检验的一种补充形式主要使用在(A.过程的结束不能通过其后检验来平定D.质量特性主要取决于过程参数)
19.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及时性B.公正性C.科学性。)
20.(A.测量或试验C.记录E.获取样品)是质量检验中的主要步骤。
21.编制质量特性分析表根据的主要技术文件是(A.顾客的质量反馈C。作业规范及设计文件)
22.机械产品具有(A.产品使用功能对是通过运动部分实现的D.产品可拆部分可将其整体分解为局部(部分),反之局部又可以组合为整体)等特点.
23.流程性材料具有(A.一定条件下,三种基本物质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D.可以分割为性质相同的更小的物质单元).
24.(A.湿热试验D.霉菌试验E.震动试验)属于环境条件试验.
25.不合格品处理有(A.报废.C.纠正D.让步)的几种形式。
26.不合格品隔离的主要内容有(B.对不合格品做出标识D.设立隔离区或隔离箱)
27.(B.有权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判定产品是否合格D.有权制止忽视质量的弄虚作假行为)是质量检验部门的权限.
28.产品生产者为了(A.确保产品质量D.确保提高生产效率E.确保降低成本)需要,必须设置独立的质量检验机构.
29.(B.配备检验人员和设备D.编制程序文件的作业知道书)是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综合分析题
30.某集团公司在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一家企业,在即将竣工的同时,公司领导决定筹建企业的各级组织机构,请筹建组组织专业人员考虑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讨论后,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检验的性质、作用和任务,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1)首先明确了质量检验部门的性质,统一了认识,请指出他们一致认为质量检验机构的性质是(D.是独立行使质量检验的技术部门)
(2)经过讨论,他们确定了质量检验部门的主要工作范围,请指出他们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B.组织编制和控制质量检验的程序文件D.配置和管理检测设备E.按规定要求开展产品质量检验)
(3)他们还提出了质量检验机构的集中管理式组织模式请领导决定和批准.在此方案中设计了两种方案供领导选择,这两中方案是(A.按检验只能划分D.按产品结构划分)
1.查明和确认测量一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被称为(C.检定).
2.计量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中,(B.一致性)是指测量结果是否可反复、可再(出现复现)、可比较的.
3.关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C.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都是SI单位)
4.密度为10kg/m3 的正确读法是(A.10千克每立方米)
5.下列计量单位中,(A.cd)书写正确.
6.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应以(A.校准)为主要手段,以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
7.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各个独立观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A.测量精密度)
8.以标准差表征的测量结果分散性,称为(A.标准不确定度)
9.表征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慢变化的参数是(D.漂移)
10.数字显示式测量仪器的分辨率为ζx ,设呈均匀分布,则由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D.0.29ζx )
11.当不确定度各分量间相关系数为0时,不确定度合成应采用(D.方和根法).
12.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体积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C.升,L)
13.已知某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3(置信水平为0.9973),则其B类不确定度为(A.1)
14.A棒的长度为100nm,B棒的长度为1*10-6 ,两者长度之和等于(C.1.1um )
15.加速度计量单位的符号是m/s2 其单位名称是(A.米每二次方秒)
二.多项选择题
16.根据计量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不同,国际上趋向于将计量分为(A.法制计量B.工程计量C.科学计量)
17.按照我国的规定,(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并列入相应目录的工作测量仪器C.企业、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
18.下列计量单位中(C.克D.伏特E.吨)不属于SI基本单位.
19.国际单位制(SI)的单位是由(B.SI基本单位)
20.下列单位中,(A.小时(h)C.海里(n mile)D.公顷(hm2)E.牛顿(N)
21.10üs-1 等于(C.107 s-1 D.10MHz)
22.按计量学用途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测量仪器可分为(A.测量基准B.测量标准E.工作用测量仪器)
23.测量仪器控制包括(B检定C.型式批准D.检验)
24.测量不确定度可用(A.标准差C.标准差的倍数E.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度)
25.标准不确定度包括(B.合成不确定度C.A类不确定度D.B类不确定度)
26.以下倍数或分计量单位中,符合词头使用规则的是(B.MN.m.Dhm)
27.速度单位“米每秒”用计量单位符号表示,下列中正确的是(A.米.秒-1 B.m.s-1 D.m/s.E.米/秒)
28.测量仪器的漂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Q.环境条件的变化D.仪器本身性能的不稳定)
综合分析题
29.数字电压表制造厂说明书给出:仪器校准后2年内,在不大于1V时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设校准后20个月测量1V的电压,在重复性条件下4次独立测得电压V,其平均值为V=0.995001V,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为s(V)=10&Uv.
(1)由示值不稳定导致的不确定度为A类不确定度,uA=(B.10&Uv.)
(2)由示值误差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为B类不确定度。假设为均匀分布,k=1.73,则&UB=(A.10&Uv.)。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D.14&Uv.)
(4)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U=(29&Uv.)
注意:给出的只是答案,其他选项没有写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六西格玛品质网
浏览: 6683
关注: 0 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西格玛管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