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榴弹炮效命咫尺外,榴花原是血染成是啥意思

历史沉默处,岂能箫声默?
作者:傅鉴 李立新闻来源:正义网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检察官文联主席马光剑与他的油画作品《热血忠魂―川军滕县之战》。
  近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四川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四川省、成都军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四川省美术馆开幕。280件来自社会各界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参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现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其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检察官文联主席马光剑的油画作品《热血忠魂―川军滕县之战》陈列在展厅入口处。
  严肃的绘画创作来源于艺术家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对苦难而辉煌历史的深厚情感,更来自于一种坚定的美学追求:那便是用艺术传达一种精神和信仰。
  马光剑的大型油画《热血忠魂――川军滕县之战》就是这样一件震撼人心的作品。偌大的场景,近百人物隐现于缈缈硝烟之中,伫立画前,仿佛置身战场,耳边隐隐传来那个遥远年代的吼声。马光剑真正的把一种民族精神、英雄气节放置在了画面之上,传达了一种惨烈而不惨然,悲壮而不悲情的美学境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画家的笔下被冷静而又真实的表现出来。战场上比拼的,不仅是军人的勇气和血性,更是一个民族的意志和精神。“血泪呛悲歌,忠魂屹山河!”川军滕县之战,彰显的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不屈之魂。此仗是川军的国仗,“无滕县保卫战,则无台儿庄大捷”;此战是“川军”的生死之战,由此一战,“无川不成军”;这是悲壮的战争,更是有感情的战争,是带着川腔、汉阳造、背篓、单衣、草野、死字旗的战争。这种大历史与小个人的强烈对比,把悲壮的战争涂抹上崇高的诗境。此战与此画,都饱含着一种厚重的情感力量。
  走进马光剑的《川军滕县之战》,我们不得不屏住呼吸,静默的画面令我们清晰的嗅到了70多年前那场战斗的雨血腥风。
  “惨烈而不惨然,悲壮而不悲情”是马光剑构想《川军滕县之战》的内涵基点。作品有意回避了血腥的表现,没有血肉横飞、人头落地的刻意描绘,而是通过动态的交错、肢体的缠结和画面整体气势的表现,来传达一种寓意性的人性呐喊和对抗式的精神搏杀。这也正是此画审美的核心意义所在。就整体画面而言,马光剑摒弃了强烈光影下可能带来的戏剧性色感,在一种自然的阴霾中寓意着人性迷失的灰暗;透视的散点化运用,使战场中混乱纷杂的场面从一个有序的视角展开;人物形态的塑造,侧重有力的线条,通过粗细刚柔变化,使动静中的人物造型更加精彩。把阴冷沉郁的基调与刚劲有力的动态结合起来,把古典韵味的严肃与浪漫张扬的情绪表现结合起来,把学院派的严谨与艺术的随活性结合了起来。因此,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视点观看,你都能感受到一种充沛的艺术激情和厚重的精神凝聚。历史沉默处,岂能笙箫默?马光剑先生的《热血忠魂――川军滕县之战》犹如一曲沉郁绵长、浓烈奔放的笙箫再一次把我们拉回到沉默的历史中来,箫声之外,是长河落日,是大漠孤烟,是英雄效命咫尺外,榴花原是血染成,是躯体与城墙的叠加,是精神与精神的对抗,是绝命家书、敢死队、草鞋大刀,向死而生的呐喊。这箫声更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英雄主义的确认和张扬。(记者 傅鉴 通讯员 李立)
[责任编辑:安伟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连105榴弹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