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亲社会行为为的老虎相树干撒尿,有利于让狮子等动物闻到自己的气味后离开自己领地,这句话对吗,为啥

引狼入境&& 狼
  狼,不但危害家畜,有时还会袭击人。它们喜欢结伙行动,一旦发现了可猎取的动物,便成群出击。在大风呼啸的草原上,三五十头饿狼呼啦而过,大有锐不可当之势!
  走投无路的狼是最怕人的。狼一见人来到它的窝里,有的急得乱蹦乱窜,拉屎又撒尿;有的瑟缩一协和,推磨似地转个不停;还有的卧在地上,斜着眼等着就擒。
  从牧羊人那里得知:狼第一次进羊圈时,先不咬羊,而是转一圈就出来,看看有没有逃路。如果没有逃路,它宁肯在羊圈里卧一夜,也绝不叼羊。
  尽管狼已臭名昭著,但在世界上也有“引狼入室”的。
在美国国家动物园里,有蹄动物和麋鹿等繁殖过多,以至把草木啃光。为了保护园林自然环境,只好从遥远的荒原把狼引入国家动物园。结果麋鹿的数量大为下降,草木又开始生长起来了。
  我国有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没有天敌的鹿,自由自在地生活,其结果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受“保护”的鹿,不但失去了往日的灵秀,变得体态臃肿,行动笨拙,而且大量繁殖,使得芳草被大面积吃光,生长十分困难。鹿的食源大量减少后,鹿也大量衰减下来,自然保护区内,景观黯然失色。科学家方才猛醒过来,又将狼“请”了回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鹿在天敌的威逼之下,很快恢复了昔日轻盈的体态,奔跑似燕;草又生长得翠绒绒、绿油油,自然保护区重新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引狼入境”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也是没有好处的。
会用工具的动物
  黑猩猩很喜欢吃白蚁。可是,当热带雨季到来时,白蚁会把蚁窝的出口用泥土封住,以防雨水灌入。面对这种情况,猩猩怎样捕捉白蚁呢?
  猩猩找到蚁窝的封口,便扒开一层土,用一根树枝慢慢地插入洞中。洞里的白蚁发现异物搔扰,以为来了敌人,纷纷咬住树枝不放。这时,猩猩把树枝往处一抽,就像吃羊肉串似的,把树枝上的白蚁吃掉。吃完之后,又把树枝插进洞口。
  黑猩猩吃饱了,感到口渴,四周找不到水喝。有幸在一个树节孔洞里找到了水,可是这个孔又小又深,猩猩的嘴伸不进去,它抓抓头皮,想起办法来:它迅速摘下几片树枝,放在嘴里嚼成海绵状的渣子,然后把这团“海绵”塞入树洞里,等吸足了水就拿出来,吸吮其中的水分。如此反复,直到解渴为止。要是找到树节孔再大些的话,它会把树叶卷成勺子,从洞里妥水喝。
  伯劳是一种能唱会舞的小鸟,是捕捉田鼠的能手。我们知道猫头鹰善于捕捉田鼠;伯劳却没有猫头鹰那样的利爪和带钩的嘴。不过,伯劳很会想办法,它叼起田鼠向灌木丛飞去,选中树上尖利的刺,就把田鼠扔下来,让钢针般的树刺扎穿田鼠的皮肉,伯劳便从容地撕它的皮,吃它的肉。
  俗称“座山雕”的秃(就鸟),其貌不扬,可它是鸟类中会使用工具的佼佼者。在坦桑尼亚的原野上,常常可以看到鸵鸟丢失的蛋。鸵鸟蛋大如皮球,壳厚而坚硬。秃(就鸟)用嘴叼来石块,再用石块不断撞击蛋壳,砸碎而食之。
  喜马拉雅山的秃(就鸟)在饥饿时,会攻击牦牛、野驴等庞大动物。它的力量不够,就先从地面抓取棱角尖锐的大石块,飞上高空,然后瞄准目标,轮番投“弹”轰炸,直到把猎物砸昏才俯冲下来,撕吃其肉。有时,人进入了它们的势力范围,秃(就鸟)也可能用石块来砸人。
动物的“父爱”
  你听过海马爸爸产仔的趣事吗?海马是生长在沿海水域中的小鱼,因其体形像马,所以称为海马。雌海马不是把卵产在水中,而是不在雄海马的腹部两侧的育儿袋里。卵在发育过程中,全靠育儿袋供给氧气和养料。海马爸爸临产时,先用尾部紧卷海藻,再使劲收缩肌肉,使育儿袋打开,喷出几尾小海马来。所以小海巴只晓得它是爸爸生的。
  智利、阿根廷南部,有一种蛙也像海马这样产仔。卵是产生雄蛙的声囊中孵化发育的。蝌蚪的背部与尾部同声囊内壁相连,可通过血管网吸收营养,直到从声囊中跳出来,它已长成幼蛙了。
  雌天鹅把产下的蛋抱在怀里孵化,雄天鹅就守在巢边保护。小于鹅出壳后,其你母常常轮流把它们驮在背上到处飞,并教会孩子觅食、飞行和御敌。
  小犀鸟出世之前,做爸爸的就已经用它又长又大的嘴,在树上啄洞做成窝。将雌鸟安置在里面以后,用树枝、泥浆和石子把洞口封起来,只留一个小孔,每天给雌鸟喂食。等到小鸟孵出后,雄鸟才把洞口打开,放出雌鸟和小鸟。小鸟们个个长得胖乎乎的;犀鸟妈妈也因为调养得好,显得挺有精神;只有精神疲力尽的犀鸟爸爸瘦得皮包骨。
  南极的企鹅生活在冰天雪地。每年7-8月间,雌企鹅产蛋之后,就把蛋交给雄企鹅,自己走向海边觅食。雄企鹅硬是并着双脚,把蛋型到脚背上,再用腹部盖住蛋,一般要过40-90天不吃不喝,靠体内脂肪维持生命。直到雌企鹅归来接班孵蛋,雄企鹅才去觅食。雄企鹅孵一次蛋,体重要减轻40%。
  人们常见的黑鱼(乌鳢),产卵时,将水草搅成一个花环般的巢,卵就产在其中。雄鱼随即潜伏在巢下或附近,日夜守卫,不去觅食。小鱼出世后,做爸爸的仍然守卫着、尾随着幼仔,并教会它们捕食
  动物常常显露出逞强与斗争的性格;但也有同甘共苦、互相帮助的情景出现,只是不大被人注意。
  麻雀在5月里哺育雏鸟,有人却7月里看见一只麻雀衔着小虫进入窝巢。上去一看,才发现窝里有一只麻雀的双腿被麻线缠住了。
  我们曾在山区观察到:一只灵活可爱的山鹬鸟,正在用喙和爪给另一只腿骨折伤的同伴上“夹板”。这夹板是用泥浆、草秸和树皮做成的。
  生活在山泉附近的獾,一旦发现其幼仔患了皮肤病,它就带着小獾到矿泉水中洗浴,坚持每日一洗,直到子獾皮肤恢健康为止。
  一头黑猩猩的手指扎进了一根刺,它就会去求同伴帮忙,那伙伴马上动手替它拔刺。
  野兔被蛇咬,痛得在地上打滚时,它的同伴就随即找些嫩草来喂它。据研究,这种草就是人们用来治蛇伤的半边莲或是田基黄。
  猿猴患疟疾时,昏迷不能行动。健康的猿猴见到病号,就奔向金鸡纳树,啃剥其树皮,拿回来喂给病号,疗效果然很好。
  有一次,一头棕熊癫痫病发作,跌入水塘中。四肢翻搅,爬不上岸。这时,另一头棕熊趴在塘边,前爪向水中伸去。好不容易把同伴的头抓着提出水面,病熊一阵抽搐又淹入水中。如此再三,仍然没有把难友拉上岸。棕熊搭救同伴尽心尽国,虽未成功,但其精神实在可嘉。
  如果人们看见一只幼狮每到打针的时候,就逃到一只东北虎的笼前,躺下请求庇护。而这“兽王”果然伸出前爪,摸抚幼狮,抱住它的头,隔笼亲热着,并对前来打针的兽医发生威胁的呼声时,一定会感到惊讶不已。
  大海里的小小“清洁鱼”,成了许多病鱼的“鱼医生”,经常给病鱼舐洗疮口。当这位鱼医生遭受敌害追杀时,附近其它的鱼类都会挺身而出,保护它们自己医生!
  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中,动物都有自己的克星。半沙漠地带的鸵鸟、斑马和羚羊为防猛兽袭击,它们常在一起,互相守望。鸵鸟眼睛尖,斑马听觉好,羚羊鼻子灵。当危险临近谁,只要一声尖中,则都四散奔逃。
  有的鸟儿发现猛禽临近,就会冒着危险大声鸣叫,向鸟群报警;但叫声也吸引了敌人,常使自己成为勇敢的捐躯者。
  非洲草原上,生活着狒狒和羚羊。羚羊跑得快,但视力很弱;而狒狒则相反。这样,二者就成了患难之交。羚羊吃草时,常有一头狒狒站在它背上了望。狒狒一旦看见狮或豹,便发出惊叫,于是羚羊就友谊着狒狒飞快奔跑。
  南非猿的克星是豹、鹰和蟒蛇。为了逃避这些天敌的袭击,南非猿地根据敌情的不同,发出各种的不同警报。
  为了研究南非猿的警报声,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录音和摄像,证实南非猿在发出“豹警”时,声音是短促而有力的;“鹰警”则是低沉而断断续续的咕哝声;“蟒警”则是高昂的咄咄声。
  听到这些警报南非猿会采取不同对策:听到“豹警”,头也不回,马上爬到树上;听到“鹰警”就会昂首朝上看,并急忙寻找严密的隐蔽处;听到“蟒警”则会突然起立,细察草丛。
  在发出警报时,成年猿一般都报得比较准确。但小猿却往往会搞错。例如小猿偶尔发现一只鸽子时,也会发出“鹰警”。但绝不会发出“豹警”或“蟒警”来;反之亦然。
  小猿报警错了,免不了会受到成年猿的训斥。但“吃一暂,长一智”,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判断力也会逐渐地敏锐起来。
  长颈鹿个子高,望得远,跑得快,这是它的长处。可是,长颈鹿没有声带,它不会发音,成了“高个子哑巴”。它遇到敌害,怎样报警呢?
  观察者发现,长颈鹿尾巴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向同伴们表示一种特定的信息。例如,平安无事时,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时,表示有“危险”,要警戒;如果发现紧急险情,尾巴就完全竖起来!
  这种举尾为号的方号,可使敌害不易察觉。真可谓“无声胜有声”。
  近年来,不少国家利用动物报警的特点,对猿、犬、雁和长颈鹿等动物进行调教,使其充当警卫。
  印度象和非洲象都能喝酒。它们饮酒之后,力气更大,搬运货物的能力提高很多。有的大象经常吃含有酒糟的食物,就会产生酒瘾,一旦缺乏酒的刺激,它竟然会“罢工”。
  有些猴子、田鼠和飞禽,爱吃森林中的山楂、酸枣和发酵的野果。这些果实里含有较多的酒精。它们吃了这些果实之后,常常昏昏欲睡,因而往往容易被人捕捉。
  有人发现,家猫偷饮了家中的甜米酒,不仅摇头晃脑、叫唤不歇,而且在地上团团围,看见老鼠也避开而不捕捉。
  蝴蝶、蜜蜂和甲虫,常因吸食了含酒精的树汁和花蜜而被麻醉,表现出东倒西歪、乱扑乱爬的失常姿态。例如有一种凤蝶,在吸吮了含酒的花密之后,先是旋舞环飞,继而在枝间晃晃悠悠,上窜下跃,最后竟然摔倒下来,直至睡到酒醒。
  据化验,多种花儿所分泌的花蜜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和芳香酯。因此,虫媒花就能用它来招引蜂、蝶及其它昆虫。一些学者认为,蜂蝶穿梭于花间,实际上是受到酒和酯的香味引诱而成瘾的现象。
  有一种短翅甲虫居然也会酿酒。它寄居在红蚁穴里,就靠它分泌散发酒香的物质给红蚁品尝,而使红蚁感到时刻离不开它。每当外敌袭击时,红蚁总是首先帮助这种甲虫脱险,然后才救护自己的虫卵及幼虫。可见,在动物界也有嗜酒如命者。
  你若留心观察,各种动物睡觉的不同姿态,其中也有不少学问呢!
  日落鸟投林。许多鸟类是蹲在树枝上睡觉的。它们入睡后怎么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呢?你看,鸟儿蹲在树枝上,身体就压在脚上,使屈趾肌拉紧,越往下蹲,脚趾就越弯曲,因而能紧紧握住树枝。
  雁群夜宿湖滩时,老雁放哨,一有情况就唤醒同伴,远走高飞。
  猫和狗在睡下之前,总要绕上几圈,东嗅西闻一番,看看周围若没有危险,然后才躺下来,一只耳朵紧贴地面,从而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声响。
  马,常常站着睡觉,一有声响,立即醒来。这种习性,是从它的祖先野马那儿遗传来的。野马站着睡觉,为防猛兽侵袭,如有响动,撒腿就跑,十分方便。
  长颈鹿睡觉时,那长长的脖子向后弯曲着,头搁在背上。只要不受惊动,它可以呼呼地酣睡几小时。
  河马的耳朵、眼睛和鼻孔几乎生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它在水中只要把鼻孔露出水面,不可以舒适地闭上小眼睛休息和睡觉了。
  猩猩、狒狒和猴子都喜欢蜷缩着身子,靠着或坐着睡觉。秋冬的夜晚,大概是冷的缘故,它们常常成对抱作一团,互相偎依而卧,身上还盖着一些干枯的枝叶和草秸。
  黄鼬、狐狸和貉睡觉时,曲着身子,把又长又大的尾巴放在脑袋下面,或者把尾巴盖在身上,好像一条毯子。
  刺猬睡觉,蜷着身子,缩成一团,刺毛全都朝外,谁也不敢碰它。这样它才觉得安眠无忧。
  蝙蝠双脚抓着树肢、屋檐或岩石,倒挂着身子睡觉。这样,稍有危险,脚一放松,马上就张开双翼飞走。
  抹香鲸睡眠最沉,常在海洋上静浮几个小时,只把鼻孔露出水面,以便呼吸。
  所有的鱼类也要休息。它们常在深水中、礁石缝隙和水草之间睡眠。不过,鱼儿睡眠时,双眼从不闭合,因为鱼类都没有眼睑。
  到了冬天,雪花飞舞,寒风凛冽,大地冰封,那些喜爱喧闹的昆虫,池塘里的青蛙,河流里的鱼群,屋檐上的蝙蝠都不见了。它们到哪儿去了?
  原来,那些形形色色的昆虫,纷纷钻进泥土、草丛、树缝或阴暗的角落里,开始睡大觉,不吃不动,进入冬眠了;有的则在产卵后死去,让后代越冬再生。鱼类在这里便钻到深水处,进入蛰伏状态。龟、蛇和青蛙面临着饥寒交迫,也钻入池沼、稻田或河泥土中,不食不动。蝙蝠、刺猬、松鼠、狗獾和黑貂在洞穴或窝巢中昏昏熟睡。有的动物如黑熊、棕熊、大耳狐在冬眠之前,还要大吃大喝一阵,把身子养得肥肥的,以备休眠消耗之需。
  有些动物不冬眠,而要进行夏眠。热带的蜥蜴、蟾蜍和龟类,到了最热的季节,就钻进淤泥下或岸洞里,睡上二三个月不吃不动。非洲肺鱼在盛夏缺水时,就钻入泥土中昏睡。草原的黄鼠在夏季食料植物干枯时,也进入休眠状态。浅海里的各种海参都会七度酷暑盛夏,当周围的水温达20度时,它们就开始营造避暑胜地,开挖一道深沟,身藏其中,不吃也不动。
  在动物世界里,有的要冬眠,有的要夏眠,有的既不冬眠,也不夏眠,这是什么缘故?原来,这与动物调节体温的机能有关。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一般都保持恒定,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所以叫温血动物。与此相反,像前面说挪用些动物,不能调节自己的体温或调节机能不完善,所以在寒冬或酷暑威逼的情况下,就要进入休眠期。
  它们进入休眠之后,体温下降,神经系统的活动受到抑制,呼吸迟缓了,心跳变慢了,一切生理活动大大减弱,甚至完全处于停止状态,能量的消耗很少,只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就足以维持生命了。
  野生动物在原产地,自生自长,似乎很粗贱,但跨越千山万水运到动物园,可就珍贵极了。它们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有的水地不服,有的精神紧张,有的“思乡情切”。不过,动物园的大夫们对各类动物的常见病是胸有成竹的:娇弱的小猴子最易感冒;喜欢打架的鹿最易外伤;骆驼等草食兽大多在寄生虫;虎豹等肉食兽则往往消化不良;蟒蛇不时患有口腔炎,还得医生用硼酸水给它洗涤哩!
  我们在一家动物园的“动物医院”里参观,听说云豹生病了,便随着在夫前往。只见几个小伙子帮忙用尼龙网撂倒云豹,然后以特制的铁夹子夹住它的颈部。医生利索地给它注射了一针镇静剂。不料药效未生,凶猛的云豹直扑起来,狂吼一声。好险!但医生们毫无惧色,收紧铁夹子,一下子又把它制服了。医生说,他们这工作在惊无险。因为医院备有对付猛兽的麻醉枪,一枪射去,带着麻醉药物的针头,便刺入动物的皮肉,野兽不一会就给麻醉了。也有一种“飞针”(金属注射器),只要射进动物皮肉,医药费液在一瞬间便会自动注入。可这些做法,对病兽毕竟惊扰较大,他们都尽量少用。医生正在云豹探体温,缓缓地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还用听诊器给它检查心肺。
  医生最抱怨猴子不遵“医嘱”,你灌进去,它吐出来。把药丸塞在香蕉里,伶俐的猴子会避开这香蕉,不吃;把药粉撒在糕点上吧,它把糕点拿到水沟里,洗去药粉才下咽。
  驯良的骆驼,也有“诡计”,它们对老给它服药的大夫心怀不满,常常把唾沫积聚起来,伺机喷到大夫们的身上。
  患了感冒的驼鹿正在啃着甘蔗,看见医生来了,便丢下甘蔗,赶忙逃走。医生连声唤着它的名字:“宝玲,宝玲!”等驼鹿走近,便轻轻抚摸着它的脸颊,然后将一盆中药递过去,命令道:“吃药!”骆鹿摇了摇头,终于勉为其难地把药饮光了。
  常见猫、狗在晒太阳时,不断地用舌头舐身上的毛,这有什么用呢?原来,猫、狗的皮肤能分泌一种固醇,附着在体毛上,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可变成维生素D。这样,猫、狗舐毛,既把体毛梳理好,又获得了维生素D。
  有时,牛、羊、猫、狗还用舌头舐身上伤口。因为它们的唾液中含有杀菌素和皮肤长生纱,能促进伤口愈合。
  许多哺乳动物在分娩幼仔后,不断地用舌头舐遍幼仔全身。这不仅为幼仔梳理、清洁体毛,而且将睡液中所含的抗病蛋白质涂抹到幼仔身上,使其增强免疫能力。所以人们称之为“舐犊情深。”
  南美洲的食蚁兽,它有一个丝带状的舌头,长舌盘绕在口中,还会分泌粘液。只要舌头一舐,蚂蚁全都被它扫入口中。
  婴猴有两个舌头,在一条宽厚的舌下,又长出一条细长的舌。前者梳理体毛,后者剔除牙缝中的碎屑。
  啄木鸟的舌尖锋利,且有倒钩,它能从树缝中将毛虫钩出来,而且不会滑掉。
  蛇的舌头狭长而分叉。它的舌不能辨别五味,却具有探察周围情况和辨识方向的功能。舌头伸出口外,能接受空气中化学微粒的刺激,还能感应附近物体移动所造成的气流变化,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蛙的舌头是倒生的,前端分叉,舌面分泌粘液。在发现活动的昆虫时,能迅速把舌头翻出,犹如飞叉,把虫粘住,送到嘴里。蟾蜍的舌与蛙一样,遇上飞虫,舌头闪电般地飞出口外,舌无虚发,百发百中。
  蜗牛的舌头像一把锋利的钢锯条。蜗牛只要把舌在嫩叶上轻轻地一刮,就能把鲜嫩的叶肉刮掉,随即送入口中。由于锅牛爬行时不断吐舌刮食,因此在它的身后便留下一条明显的痕迹。
尾巴的妙用
  常言道:“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其实,短尾巴可以使兔子减轻负担,有利于奔跑。
  牛和马的尾巴很长,可以充当扫帚,清除身上的脏物;可以代替蝇怕,防止蚊蝇和其他小虫叮咬。马尾在奔跑时翘起来,有利于调节身体平衡。
  袋鼠的尾巴可以撑在地上,与双腿形成三角架,支撑着身躯,以便坐着休息。卷尾猴则常用尾巴缠绕着树干,把身子倒挂在树上,呼呼大睡。
  蝎子和鳄鱼的尾巴都是与敌害战斗的武器。响尾蛇的尾巴在抖动时会发出“嘎嘎嘎”的怪声,警告敌方不要轻举妄动。
  狐狸尾巴大而蓬松。它睡觉时可以用尾巴当枕头;走路时就用尾巴扫除足迹;捕捉野兔等小动物时,它先用尾巴做游戏,给兔子看得入神之际,就乘其不备将兔子抓获。
  绵羊那扁而肥大的尾巴是个养料库。当食物短缺时,它就从尾巴里支取养料来用。老鼠的尾巴特别细长,是很好的散热器官,又是偷油的工具。它把细长的尾巴插入油瓶,沾透了油便抽出尾巴来吮舔。
  蜥蜴尾巴的形状与颜色都跟自己的头部相似。这样,当它遇到强笔时,敌害一时分不清它的头和尾,往往一口咬到它的尾巴,它就会使出断尾绝招,舍尾而逃命。过不多久,它又能重新长出尾巴来。
  鸟类的尾羽特别轻,可以适应飞行的需要。
  鸟在起飞时,尾羽往上翘,气流则往后冲,将尾巴按下,头部朝上,有利于身体上升;然后,尾羽下垂,可增大气流阻力,减少着陆前的冲击力,保证安全下落。现代的炮弹和导弹都有类似鸟类尾羽和结构,就是受到鸟尾启示而设计的。
  有些动物,体小力弱,但却会运用气功来保护自己,免遭敌害。
  赞比亚的灰色松鼠,胆子小,动作笨,可它一旦落入敌手便发气功,使自己身体变得犹如一根硬骨头,叫敌手面对美食却无从下口。如此僵持可达几小时,最后敌人只得无可奈何地离去。
  墨西哥的小松鸡,发起“功”来,不仅身硬如石块,而且还会放出阵阵异味,让敌人大倒胃口。
  不少种类的蛇也是天生的气功师。生活在西班牙丛林中的棍棒蛇,遇到危险时便鼓起气囊,大发气功,使身子硬得犹如铁棍。这时,不管什么敌人都只得“望棍兴叹”!正因为有这种绝技,棍棒蛇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巴西原始森林中的箭蛇,一运气功,身子就变作一根箭杆,飞向谁,谁就遭殃!我国福建的“弹弓蛇”,每当气囊发功,蛇身就充满气而变得坚硬无比。这时,它会以尾梢为支点,把身子弯成弓形,向猎物猛射,射程可达30米!
  在各地江河中可见的河豚,貌不惊人,然而它们却都会发气功。每当遇到强敌袭击时,它们都鼓起肚皮,使自身变成充满气的“足球”,令敌手有口难吞。而生活在太平洋中的一种刺河豚,更多一高招。如果不幸被恶鲨一口吞下,它便在鲨腹中一边鼓气,一边翻滚,那浑身的尖刺会把鲨鱼的肚皮鼓捣出一个缺口,然后它溜之大吉。那恶鲨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动物的骗术
  北要有熊虽然笨重,但它嗅觉极为灵敏,它可以透过1米深的积雪嗅到海豹窝。它发现了海豹窝,先用前爪掘开雪层,然后用身子压在上面,堵死通气道,再爬入窝中抓小海豹。小海豹发出呼爹喊娘似的狂叫,但是北极熊却不急于咬死它,反而用前肢将它搂紧,等待外出的大海豹闻声赶来,然后再一网打尽。
  如果说北极熊耍的是“声东击西”的骗术,那么非洲草原上的胡狼则会玩“调虎离山计”。两只胡狼遇到羚羊群,其中的一只就与带着的羊摆对抗的阵势,并逐渐向外围移动;而另一只胡狼则乘机时冲入羊群,把小羚羊拖了就跑。
  有一中黄黑花斑夜蛾,爱吃蜂蜜。然而蜜蜂可不是好惹的。这种夜蛾靠什么会俩来偷蜜呢?原来它能模仿蜂王独有的咿咿声。它钻进昏暗的蜂房时,值班蜂就喊“口令”,而认得物就发出咿咿声。工蜂们一听,当是蜂王驾临,大家都一动不动,让骗子饱餐一顿蜂蜜。
  蟋蟀、蝼蛄、金铃子等昆虫,白天躲在洞里,晚上才出来活动,所以许多鸟儿很难捉到它们。但是红喉鸲和蓝喉鸲却能模仿这些昆虫的叫声。这些昆虫听到“同伴”呼唤,很快被引诱过来。当它们还未看清的时候,就被捕住,变成红喉鸲和蓝喉鸲的美味佳肴了。
  有些动物玩弄骗术,完全是出于自卫的需要。常言道:“狡兔三窟”,说的是野兔打洞时布迷魂阵的事。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什么不吃?吃了窝边草,洞口不就暴露了吗?
  西沙群岛的海龟,一窝可产10多只卵。卵像鸡鸭蛋,常常被盗。小偷中有动物,也有人。一些机警的海龟产完蛋,就把沙坑掩埋好,然后爬到远处,这儿挖几下,那里刨几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使小偷无从下手。
  在英国,有些乡间居民发现送奶人投放在家门口的牛奶,常常少了许多,查来查去最终发现是山雀干的!原来,在的山雀摸索到如何用嘴啄开牛奶瓶盖,偷喝牛奶的技巧,其它山雀便来“取经”,如法炮制。不久,法国和北美的山雀也都学付出偷喝牛奶的本领了。
  生活在加拉帕戈群岛上下班啄木莺,会啄食树皮里的昆虫,可是它们的嘴和舌头长得较短,吃不到树缝里的昆虫,怎么办呢?经过长期探索,它们终于摸索到这样一种办法:从附近的树上或仙人掌上折断一根硬而长的刺,衔在嘴里,然后,把树缝里昆虫挑出来,津津有味地大吃一顿。
  指猴是世界上的奇猴,只有鼠那么大。它特别爱吃树木中的幼虫。为了得到它们,指猴沿着树枝匍匐而行,并用敏锐的耳朵靠近树皮,窃听那些幼虫轻微的咀嚼声。有时小虫睡着了,指猴便用指头轻轻拍打树皮,促使睡着的虫子醒过来,发出声响。确定目标后,指猴就用门牙撕剥、凿开树皮,将细长的指头伸入洞中,抠出幼虫来吃。
  有人将一只香蕉塞一根长铁管中间,黑猩猩闻到香蕉味后,立即跑向管子,伸手去拿。这头拿不到,又跑到另一端,还是够不着。猩猩锁紧眉头,苦思冥想了一会。忽然,它发现一根木棍,于是,拿起木棍敲打铁管,香蕉还是敲不出来。经过几次试验,黑猩猩拿起木棍跑到管子一端,对准管口用车的捅,香蕉就从另一端被捅了出来。黑猩猩高兴地剥去香蕉皮,狼吞虎咽地享受起来。
  在静悄悄的黑夜,一些动物开始猎食,它们“趁黑打动”,号称“黑夜杀手”。
  蝙蝠是会飞的野兽,它的长相稀奇古怪:前肢的掌骨和指骨特别细长,后肢的膝盖反向后方,脚底却朝向前方。它白天躲在阴暗角落里,用爪子倒挂着身体,晚上外出觅食。
  蝙蝠有一种特殊的超声波装置,能根据回声的快慢来辨别前方是食物还是碍障物。美洲有一种吸血蝠,专门吸动物的鲜血。它的颌门虐待非常锐利,一下子就能刺破动物的皮肤,其唾液还能防止血液凝固。
  夜鹰和鸽子差不多大。它身穿黑白格子“衣服”,在黄昏开始活动,到了深夜,它的两只大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好像一对小灯笼。它的嘴很宽,两侧有成排的长须,形成网状,昆虫进入“网”中,便成了它的食物。
  树蛙,也称飞蛙。它能在树木间自由滑翔,也可以降落在地面。晚上它十分活跃,在树枝间滑翔,捕食昆虫和蜘蛛等。
  光脸鲷是一种发光鱼,在黑暗的海水中,它发出的光能使距2米远的人看清手表上的分针。光脸鲷利用发光,可以吸引小甲壳动物、蠕虫等作用食物。
  夜猴长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睛,眼珠突出,好像玻璃球,能把光线集中在一起,以便在夜晚捕捉昆虫。夜猴在深夜行动,有时发出“嘁嘁喳喳”、“唧唧啧啧”的鸟鸣声,有时则发出“隆隆”声。
  狮子在斑马饮水必经之路埋伏起来。马群经过之时,狮子大号吼一声,扑向斑马。马群立即围成一圈,头朝里,尾朝外。狮子靠近斑马,斑马就狠狠踢去。经过激烈搏斗,斑马趁狮子不备,仓忙逃窜。狮子猛追。在万分危急之是,马群里就有一匹勇敢的马,毅然离群,单身与狮子拼搏,掩护伙伴们撤退。当然,这匹斑马只牺牲品,但它却救护了群体!
  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往往也有患难之交。有人曾经目标这样的情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一匹河马浸泡在河水中,舒舒服服地乘凉。这时,一群羚羊也来河边饮水,其中一只羚羊不慎被鳄鱼咬住了,拼命挣扎,无法逃脱鳄鱼的魔口,这时恰好惊动了正在闭目养神的河马。似乎是不忍见弱小者被欺凌,河马快速掀起波浪,赶去抢救羚羊。河马与鳄鱼打了起来,鳄鱼斗不过河马,终于放开羚羊跑开了。这时河马并不离去,而是用鼻子把受伤的羚羊推上岸,并怜惜地用舌头舔羚羊的伤口。
  在一个动物园里,猴子和天鹅成了莫逆之交。一天,猴子从猴山里逃了出来,躲进小树林里。管理员东追西撵,忙了半天都未能把它赶出来。最后,想出一计,把笼里的天鹅捉出来,天鹅大叫,表示“抗议”。躲在林中的猴子听到天鹅的叫声,立即奋不顾身地奔出来救护天鹅,结果中计,自己被捉回笼中。
獾与鸟合作
  许多人都知道鳄鱼和牙签鸟、海葵和寄居蟹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全作得很融洽。
  非洲的蜜獾与导蜜鸟的合作更为有趣,因为它们最爱吃的东西相同的――都是蜂蜜。
  蜜獾不像鳄鱼自己会找到食物,它要取得蜂蜜,那是难如上青天的。于是,它看中了导蜜鸟。导蜜鸟呢,它寻找蜂巢的本领很高强,但寻找到以后却不善于取蜜。怎么办呢?
  导蜜鸟在林中,看到蜜獾就吱吱喳喳地叫起来。蜜獾一听到这声音,就知道合作者来了,马上高兴地奔过去。在这位向导的引领下,一同去寻找蜂巢。蜜獾边走边发出呼噜声,好像在告诉向导:我跟着你呐!
  发现了蜂巢,导蜜鸟就在一旁停下来,看蜜獾大显身手。蜜獾全身长着厚蜜的毛发,好像穿了防护衣。所以它爬上树,用尖利的爪子捣毁蜂蜜窝时,不怕蜜蜂蜇它。蜜獾抓住蜂巢,美滋滋地舔食蜂蜜,可它并没有忘记寻蜜有功的向导,总是吃得适可而止,就把蜜蜂赶跑,或者把蜂巢连窝端下来,将剩下的蜂蜜留给导蜜鸟品尝。
  据观察,导蜜鸟带领的路程少则几百米,多则5000多米。于是,导蜜鸟有时也会犯错误,它不辞辛苦地寻寻觅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大蜂巢,便停在树枝上休息,让蜜獾上树取蜜。而蜜獾气喘吁吁地把头伸到蜂窝里,才发现是一只废弃的空巢,其中毫无蜂蜜。这一对好朋友高兴而来,只得扫兴而去。
动物的葬礼
  曾经有位老人在深山采药,发现一群乌鸦在山坡上排成弧形长队,中间横躺着一只死去的乌鸦。乌鸦们“呱呱”直叫,就好似在念“悼词”。接着两只乌鸦飞上前去,把死掉的乌鸦衔起,送到附近的池塘里,进行“水葬”。最后,乌鸦集体飞向池塘上空,哀鸣着盘旋了好几圈,向“遗体”告别,才各自散去。
  生活在北美洲沼泽地的灰鹤,每遇同类死亡,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盘旋飞翔,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
  西伯利亚的灰鹤,发现同类死亡后,它们会伫立在死者前,一个个垂下脑袋,表示深沉的“悼念”。
  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森林中的文鸟,一旦同伴死去,它们就在同伴的尸体上,覆盖一层叼来的五颜六色的花瓣,作为“花圈”。
  1970年,动物学家曾在非洲密林深处,亲眼看到大象葬礼的全过程:一头老雌象死后,几十头象围着它,给它“送终”。象群发出一阵哀号后,为首的大象用象牙掘松地面,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身上投去,其它大象也纷纷如此。片刻,死象即被掩埋了。随后,为首的大象也纷纷如此。片刻,死象即被掩埋了。随后,为首的大象就用粗大的脚踩土堆,其它象也跟着踩。过了一会儿,便修成一座坚固的“象墓”。此时,雄象发生一声洪亮的号叫,象群立即停止踩踏,围着土堆,慢慢走。直到夕阳西下,才由雄象带领着伙伴们,耷拉着头,扇着耳朵,甩着鼻子,恋恋不舍地离开“墓地”,消失在莽莽密林之中。
动物的启示
  海参豚可以追赶并超过许多船艇,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流线型的体形,而且还有双层弹性皮肤,能消除湍流的阻力。人们受到海豚的启示,便仿造海豚体肤,制成新型鱼雷,其航速提高近一倍,快似风驰电闪。
  早先的飞机因空气动力产生颤振,曾发生机翼折断而失事。如今,设计师仿照蜻蜓的翅痣――双翅前沿上的斑壳,能消除颤振的原理,也在飞机两翼上装配了类似的厚片,从而造出了抗颤振的超音速飞机。
  狗的嗅觉比人灵敏100万倍。狗几乎可以根据气味找到任何要找的东西。但直接用狗帮助人们进行搜索和跟踪等工作,往往有不便之处。因此,发明家就模仿狗的嗅觉,研制出“电子警犬”。这种检测器的“嗅觉”灵敏度,已超过狗鼻子的水平。
  响尾蛇的眼睛下方有一块薄膜,它能感知万分之一度的温差。因此,响尾蛇在黑夜能根据远处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类发明的响尾蛇导弹,就是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人工热敏元件,将它安装在导弹里,根据热定位器,确保弹无虚发。
  人们根据龟壳、蛋壳结构很薄而耐压的特点,设计出薄壳建筑。现代大型体育馆大厅屋顶,都是薄壳结构。
  人们研究蝙蝠的黑夜超声定位本领而发明了“声纳”,并制成戴在盲人眼上的探路仪。研究企鹅的滑雪本领而设计出雪地无轮汽车。研究蜘蛛吐丝结网而发明了人造丝。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而造出了新型高效人工冷光源。仿照鱼鳃的结构,制成了人工鳃,便于人在水中呼吸,模仿苍蝇的复眼结构,造出了“蝇眼照相机”,可用它拍摄卫星照片。
  发明家还对人脑和神经网络进行模拟,从而制成了电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机。人工智能机可以进行文字翻译、解答问题,且可控制生产过程。
动物换“时装”
  动物的“衣衫”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色,巧妙地与环境相适应,以防敌害发现目标。
  蚱蜢生活在绿色草地时,它时装呈现草绿色;栖于枯草中,又变为黄褐色。大海里的章鱼能随着情绪变化而更换体色。当它受惊时,能像人一样“脸色苍白”;当它发怒时,则涨得“满脸通红”。比目鱼的时装就更多了。它游在石缝之间,身体与石头同色;到了海滩,能和海草媲美;伏到砂子里,简直无法分清砂和鱼!青蛙换“衣”就像变魔术:夏季穿淡绿装,冬季着深褐衣。光天化日下,肝色变浅;阴暗角落里,肤色加深;遇到干燥的环境,肤色变得异常苍白。
  丛林中的梅花鹿,也根据季节更替而变换“衣衫”。盛夏时节,它那栗红色的外衣上缀满了白斑,好似梅花盛开。到了冬季,它的皮毛就呈现黄褐色,斑斑“梅花”也悄然淡化了。
  动物变换时装的秘密,全在于它们皮层里有一个能够变化的“色彩库”,库里藏着千千万万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当它受到光线、温度、湿度、敌害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时,它的神经系统就指挥各种色素细胞,产生相应的色素,运输到体表皮毛或羽毛里,从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时装。
  动物的时装变化,主要是有利于自身适应环境,利于生存。
海中巨怪大王乌贼
  1941年3月,英国“不列颠号”运输舰在大西洋上航行时,被巡弋的德国巡洋舰发现并击沉。幸存的几名水手竭力抓住一方小木排在海上漂泊,由于木排小,人又多,每人只能樊住木排边沿把脑袋露出水面。
  突然,有一名水手脱开了木排,无声无息地迅速沉没到水中,像是被什么东西拖了下去似的,使大家感到莫名其妙。以后,又有几起这样的事件发生,使大家充满了恐怖感。又过一段时间,一位名叫考克斯的水手觉得腿上有块地方一下子被什么东西给吸住了,那部位十分疼痛,可还未等他大声喊叫,吸引的外力竟主动物消失了。
  这方小木排在海上漂浮了好几天,待其他船只将他们救起时,只剩下三个人了,考克斯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上岸后将海上的遭遇报告给有关专家,专家们验看了考克斯腿上那腕口大的圆形伤疤,分析了情况,最后得出结论:这些水手遭到了大王乌贼的袭击。
  乌贼,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不陌生,就是人们俗称的墨鱼。它以捕食鱼虾为生,口长在发达的头部中央,口的周围长着10个放射状排列的腕足,其中两只特长的称作触腕,其长度往往是躯体的一倍以上,是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腕的内侧排列着强有力的吸盘。乌贼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几乎各个海域都有。它的身体不太大,一般长10~20厘米,30厘米以上就算是大型的了。显然,这样的乌贼是不会致人于死命的。
  袭击考克斯等水手的大王乌贼生活在大西洋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乌贼。1878年11月2日,在加拿大纽芬兰的辛波迪柯湾海滩上发现过一只搁浅的大王乌贼,它长17.07米,其中头身部长约7米,腕长约10米,上面的吸盘有好几百个,总重竟达2吨多,被列为“世界之最”。
  大王乌贼是极其凶猛的动物,国外常有关于它与鲸搏斗的报道。捕鲸者就不止一次地发现过巨大的抹香鲸身上有大王乌贼的吸盘留下的吸紧伤痕。据记载,有一次,一只大王乌贼同抹香鲸相遇,搏斗异常剧烈,搞得浊浪滔天。大王乌贼利用它粗壮的腕和腕上的吸盘死死缠住抹香鲸的头不放,抹香鲸则死死咬住大王乌贼的尾部。最后,还是聚在一旁围观,准备分享胜利果实的鲨鱼参加了搏斗,才帮助后期香鲸弄死了大王乌贼。还有一次,大王乌贼在同鲸搏斗时,腕把鲸的喷水孔堵住了,使鲸无法呼吸,最后竟因窒息而死。
  大王乌贼的跃水本领也很强,它先在水中疾驰,然后一拉身窜出水面,能滑翔好长一段距离。1937年,一条日本渔船正在海上航行,忽然,一只头身部长约6米的大王乌贼从空中滑下来,把鱼船砸翻,沉到海里去了!
共栖和“维纳斯的花篮”
  鲨鱼可说是鱼类中的恶魔,几乎要攻击海中所有的鱼类。可奇怪的是,在这个魔王的身旁,却有着形影不离的小伴侣――向导鱼,它常常在鲨鱼身边游来游去,迅捷灵敏,一点也不怕鲨鱼。
  这种长不过30多厘米的小鱼为什么不怕鲨鱼呢?原来,向导鱼专给鲨鱼做向导,把它引向鱼群集结的海面,让鲨鱼饱餐一顿。向导鱼还不时进入鲨鱼的嘴里,啄食牙缝里的残屑,鲨鱼感到很舒服。于是,鲨鱼和这个小同谋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奇妙的合作关系:鲨鱼靠向导鱼领路找食、清洁口腔;向导鱼靠鲨鱼来保护自己,靠鲨鱼吃剩的残屑过日子。
  像鲨鱼和向导鱼这样,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被动物学家叫做“共栖”。共栖在动物世界可不是凤毛麟角,而是普遍现象,尤以海洋生物为多。
  有一种北极霞水母,有着长长的能抛出毒丝来的触手,一遇上鱼儿,从不轻易放过。可有种长不过7厘米的小牧鱼却常常栖在霞水母直径达一二米的巨大伞状体下,当作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而水母之所以能容忍这种小鱼,是因为牧鱼能蚕掉水母身上栖息的小生物,使水母感到好受。另一种大型的“葡萄牙军舰水母”的下面,有一种小鱼几乎一生与它在一起生活,为此,人们就叫它“军舰鱼”。
  共栖的例子中最有趣的要数寄居蟹和海葵了。
  寄居蟹有“海盗”之称,当它需要“住宅”时,便向海螺发动戟,把它弄死、撕碎,然后自己爬进螺壳里安顿下来。这海盗虽然对懦弱的海螺耀武扬威,可也惧怕比它凶狠的海洋动物,于是它在安排好“住宅”后,便要去请另一位“房客”海葵来共同生活。
  海葵行动困难,一见寄居蟹来请,寄居蟹背着海葵不嫌累吗?当然累啊,可寄居蟹的辛劳也换来了好处:海葵的触手带毒液,是很有威慑力的御敌武器,它骑在寄居蟹上,好比勇士跨在骏马背上,对坐骑不无保护作用,当然,它们一旦不需要合作时,也没有什么关系,分手就是了。
  也有永不分手、终生共栖的动物。最叫绝的例子,莫过于一种海绵和寄居在它肚子里的小虾了。
  80年代,我国海洋调查船“东方红号”在东海调查时,从深海捞起一只硅质海绵。这是一种白色的长圆筒状的美丽海绵,硅质针骨构成的周壁,宛如银丝纺织,精致奇巧。可是,透过银丝可看到,这只海绵肚子里,竟然有一对小虾在活泼泼地跳跃着。这小虾是怎么跑进去的呢?
 原来,小虾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钻进去了,长大了就再也跑不出来了。好在海绵体内有海水流进流出,随时带进一些食物供小虾生存。更有意思的是,住在“银色宫殿”里的小虾,往往成双成对,伉俪甚笃,无怪人们富有诗意地叫它们为“俪虾”,在国外,有人把这种居住着俪虾的硅质海绵誉为“维纳斯的花篮”,可作为高贵的礼品,馈赠给新婚夫妇呢!
蚜虫没有爸爸
  夏季,当你在林荫道上漫步时,常会感到有阵阵蒙蒙细雨拂到脸上,可是抬头仰望,却是骄阳高挂,晴空万里,细雨从何而来呢?
  夏来,“细雨”是蚜虫的排泄物。蚜虫俗称蜜虫、腻虫或油虫,夏季在许多植物的芽、嫩茎或嫩叶上都能见到。“蚜虫”的名字就是从“芽上的虫”转来的。蚜虫的嘴是针状的,像一根唧筒,专门刺入植物组织中吸食汁液。它吸食的是稀食,排出来的是甜得像蜜的粘液。当蚜虫的数量很多,排泄出来的粘液纷纷落下来时,在树下经过的人便会有微雨扑面之感。
  说来荒唐,古代的皇帝不知道这种甜甜的粘液的来历,见它自天而降,便以为是神仙赐给下界的,认为吃了后可以延年益寿。所以特地置了“承露盘”,向天上的神仙祷告,希望能多给一点甘露。哪里晓得,这甘露竟是一种昆虫的粪便!
  在此值得好好谈谈的是,蚜虫有一种特别的繁殖后代的本领。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植物上蚜虫的群落,很容易区分出它们的“家庭成员”。每个群落中都会有一个又大又胖的蚜虫妈妈,周围那些比它小的蚜虫都是它的孩子。如果巧的话,你还能看到一只只小蚜虫正从妈妈腹部末端的生殖孔里生出来呢。可是,无论你怎么找,也找不到蚜虫爸爸。咦,蚜虫爸爸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对于绝大多数蚜虫来说,根本就没有爸爸。也就是说,在它们的群落里,根本就没有雄虫。因为蚜虫的卵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在娘肚子里完成胚胎发育,一生出来就是小蚜虫。动物学家把蚜虫这种单性生殖的方式,叫做“孤雌生殖”。
  蚜虫的生命周期很短,繁殖速度很快。如果温度和湿度对它有利,大致四五天就能繁殖一代,所以它们常常可以几代同堂。有人曾计算过,一只“孤雌生殖”的蚜虫,自6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150天中,假如它的后代都存在的话,就有6亿亿万个;如果以每个蚜虫的体长为1.5毫米计,那么,上述蚜虫的头尾相接,可为赤道长度的260亿倍!
  蚜虫孤雌生殖产生的后代也是雌虫,蚜虫的世界可以说是真正的“女儿国”。不过,多数蚜虫在持续二三十代孤雌生殖以后,在入冬前,会产生一些雄蚜虫,并与雌蚜进行交配。经交配的雌蚜不再进行胎生,而是产下受精卵越冬。等明年春天,从受精卵里孵出来的又都是雌蚜,又开始一个新的孤雌生殖周期了。
  孤雌生殖的方式,使蚜虫对付恶劣环境和扩大分布是十分有利的,如果有一只蚜虫被风或动物偶然带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群体。蚜虫在世界上有其广阔的天地,这与它们特殊的繁殖方式是分不开的。
  蚜虫专门吸取植物嫩芽、嫩叶中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大敌。
汉室江山蚂蚁聚成
  在看我们这本书的小读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人。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为什么这个民族要叫“汉族”呢?那是因为2000年前,在我国中国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疆域辽阔、强盛一时的王朝――汉朝。关于这个王朝的建立,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汉室江山蚂蚁聚成”,意思则“汉朝的江山是蚂蚁帮助打下来的”。我想,你对这个传说肯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秦朝灭亡以后,楚霸王项羽和汉中王刘邦,为了争夺中国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楚汉相争”。结果,刘邦的军队在垓下,就是现在的安徽省灵璧县,大败项羽,取得了决定的胜利。
  楚霸王带领一部分士兵好不容易突出重围,逃到乌江渡口,打算渡过乌江回江东,重整旗鼓,再跟刘邦争夺天下。要知道,项羽的老家在江东,那里有他的许多支持者,如果他真能逃回去,取得阳后胜利的可能还是存在的。
  不料,霸王到了江边后,忽然看见一块大石头上有着醒目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仔细一看,原来这六个大字是许多小蚂蚁排成的。项羽的心一下子凉了,想:这是老天爷指使蚂蚁告诉了我的下场,我怎能违背天意呢!于是他打消了过江的念头,凄然抽出宝剑,自杀了。
  蚂蚁当真能知道“天意”,前来通知项羽自杀吗?这种说法你当然不会相信。实际上,那是刘邦的军师张良设下的妙计。他早已料定项羽逃跑时一定会经过这里,于是事先派人用饴糖在石头上来了。有勇无谋的楚霸王上了当,枉自送掉了性命。
  应该说,张良的妙计很有些科学道理,因为蚂蚁之类的昆虫对于气味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都有趋向于它们喜爱的气味的习性,蚂蚁闻到了饴糖的气味,就会朝饴糖爬去;苍蝇闻到了鱼肉的腹味,就会飞到鱼肉上去;蜜蜂闻到了花香,就能找到远处的花丛。
  昆虫所以能识别气味,是因为它们灵敏的嗅觉器官。人的嗅觉器官是鼻子,昆虫可没有鼻子,它们的嗅觉器官大多长在触角和下颚须上。也有的昆虫,如白蚁,嗅觉器官是长在翅膀和腿上的。蟋蟀更是奇怪,连尾须也能闻到气味。
  昆虫的嗅觉器官非常发达,有各种开头的感受器,例如雄金龟子,身上有500多个孔都能闻到气味,这些孔叫做嗅觉孔。工蜂的一个触角上就有6000根能闻到气味的毛,这些毛叫嗅觉毛。
  一些昆虫超乎寻常的嗅觉,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有一种舞毒蛾,在繁殖季节,雌蛾会分泌出一种引诱雄蛾的化学物质――社交激素。据测定,一只雌蛾能分泌出0.1微克社交激素,可是这极其微弱的气味却能为远在25千米外的雄蛾闻到,而纷纷飞去约会!
“朝生暮死”话蜉蝣
  在夏日的昆虫中有一种叫蜉蝣,中国古书上有“蜉蝣朝生暮死”的说法,就是说,早晨出生到晚上就死了,所以,人们常认为它是动物中寿命最短的一种。
  其实,蜉蝣的寿命并不算短,人们看见的,只是它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过程罢了。
  蜉蝣一生分作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蜉蝣的成虫羽化后把一粒粒卵产在水中,每粒卵上都盘绕着线状物向外伸展,将卵粒缠在水草上或粘在水底的砂石上。卵在水中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孕育斯,就孵出幼虫来。
  幼虫是蜉蝣一生中历时最长的阶段。蜉蝣幼虫能在水中生活1~3年,蜕20多次皮,每蜕一次,便成熟一些,蜉蝣的幼虫主要取食水中的植物和藻类,有时也捕食水中的小虫。人所罕知的是,蜉蝣幼虫还是净水能手:它体内有七对功能发达的过滤器官,水从第一对过滤器进入,虫体不断抽取水中的氧气,消化水中的有机杂质,到最后一对过滤器滤出的,便是很洁净的水。所以,有蜉蝣的水域水质特别清纯。
  蜉蝣幼虫长到半成熟时,就生出了发达的翅膀,顺着伸出水面的草茎爬出水面。这时它身体的足和尾巴后面的须须,以及体内的生殖器官,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人们称它为亚成虫。亚成虫只要经过很短的时间,就会蜕最后一次皮,变成成虫飞走。在亚成虫停留过的草丛和石块上,会留下一张张像死蜉蝣似的皮,也许,这也是人们误认为蜉蝣很快就已死去的一个原因吧。
  成虫虽然是蜉蝣一生中最为短促的一段过程,却是它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在初夏季节,日落以后,常有一些细长身体的虫子,拖着两条毛发状的长尾巴,在河湖、池塘上空成群追逐飞舞,姿态优雅。那就是蜉蝣的成虫。如果在灯下细看,蜉蝣小小的翼羽像蜻蜓的翅脉,远眺隐隐好似一片丝巾在空中飘浮,怪不得早在我国2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曾赞美蜉蝣的翅膀,犹如美丽的衣裳。
  使人叹息的是,这种美丽的小虫子,只能存在几小时。完成了交配任务后,雄虫几乎立即死去,雌虫产卵后也就结束了生命,尸体堕落在地面上,多的时候能够堆积成很厚的一层,蜉蝣成虫的短命可能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它的嘴已经退化,无法进食;二是在由亚成虫变成成虫的过程中,可能已几乎耗尽体内的营养物质了吧。
  蜉蝣盛发时,大群而来,远看上去,像是在水域上空罩上了一层薄雾,蔚为大观。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边的高速公路上,常铺满了蜉蝣尸体,路面滑得煞不住车,为此常发生交通事故。这大约要算是这种奇特的小昆虫留给人类唯一的遗憾了吧。
比恐龙资格还老的蟑螂
  全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类的踪迹,几乎就有蟑螂。据昆虫学家统计,蟑螂多达4000多种,它们不仅浪迹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连汪洋大海包围中的大洋洲,也到处有它们的足迹,甚至,在烈日炎炎的赤道、冰天雪地的北极圈,也有它们的身影。
  虽然这动物是如此的喜欢和人类生活在一起,但人类对它却不表示欢迎。俗称“百样扫”的蟑螂什么都吃,遇到饭菜糕果,当然狼吞虎咽;倘若没有好食吃,连衣褥、书刊、箱盒、药材都啃食,甚至连粪便、痰、鼻涕也吃。蟑螂的“吃相”又极难看,边吃边拉,到处污染,实在令人恶心。
  不过,昆虫学家却“厚爱”蟑螂,因为它早在人类出现之前便已存在,岢称为“活的动物化石。”美国伊里诺斯州发掘出的蟑螂化石表明,早在三亿年前,就有蟑螂了,就是说,它的资格比恐龙还老,而且,在悠悠数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它的样子竟然没有多大变化!
  说来确实很难使人相信,与它同时在地球上出现的动物绝大多数都已灭绝了,而这种微不足道的昆虫,究竟是怎样经历了地球表面上那么多的剧烈变化,延续其种族的呢?这可怜的小东西凭什么来战胜它无数的敌人的呢?又为什么,千百年来人类费尽心机想消灭它的愿望至今无法实现呢?
  对这些问题,动物学家提供了如下的答案。
  这动物身上的“油衣”似一件甲胃,高温时可用来防止体液蒸发,低温时又能用来御寒。这甲胃还不怕水湿,它在水中浸过20分钟发照样能够飞跑,就像没有被水浸过似的。
  蟑螂的生殖季节,限定于春天,产卵以后,便筑起巢来小心保护,不像其他的昆虫,几乎把整个的生命都耗费在性选择上。还有,它们之间几乎没有生存斗争。一伙蟑螂已经盘踞了的地盘,别的蟑螂决不侵犯,哪怕这地方有鲜美的食物。
  这种昆虫对食物毫不挑剔,随便什么都吃,能吃荤,也能吃素;能吃泥巴,也能咬石头。有人曾在一个近600米深的矿井中发现了蟑螂,经解剖得知,它们是靠吃矿石活着的。它还有非凡的耐饥本领,有人把一只蟑螂关在一个空玻璃瓶里,过了76天后再去看它,那蟑螂仍然活着。
  最后还有一点,便是它有一对灵敏的触角和三对敏捷的脚。触角像两根雷达天线,可接收红外电磁波,形成神经脉冲信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纵身而跃,或突然张开翅膀飞走。动物学家认为,无论是与蟋蟀或蚂蚁相比,它的“智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为这样,对付蟑螂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给人类带来的麻烦可不少。40年代末,一架外国客机发生故障,机上人员险遭不测,事后查明,肇事原因是蟑螂把导电线路之间的沥青质绝缘层咬穿了。1980年,日本高速铁路管理系统失灵,差点酿成大祸,调查结果,罪魁就是钻入电子计算机控制运行图中扰乱的蟑螂!
小小蝗虫压沉大船
  1850年7月的一天,在离非洲西北部约300海里的大西洋海面上,俄国三桅帆船“涅索拉夫号”正乘着强劲的西风鼓帆疾进。突然,船员看见前方有一片高出水面约2米的陆地。在茫茫大洋上看到陆地当然是非常高兴的。可是,海图上并无这个岛屿啊!船长感到奇怪,命令4名水手驾一只小舢板前往探查。
  “哎唷,不得了啦!”4名水手靠前一看,惊得魂魄飞散;原来这是一片由蝗虫堆起来的“岛屿”!无数的虫子在蠕动着,底层的大概是淹死了,中层的有气无力,上层的还在跳跃,还有一些正在低空飞翔。蝗虫发现舢板,纷纷振翅飞过来啦。
  舢板没命地往回划,等他们逃回船上,大批蝗虫接踵而至。只见这些飞虫四面八方黑压压涌来,声音赛如暴风骤雨,一眨眼的工夫,甲板上、舱室上、船帆上便铺满了厚厚的一层土黄泛绿色的蝗虫。
  船长一见大事不妙,一面下令拔动船头逃离,一面命令全体船员立即上去扑打。几十名船员蒙裹全身,只露出一对眼睛,冲入了蝗虫堆里,一脚踩上去死几十只,一板打下去要死上百只,可蝗虫仍不见少。情急中,水手长猛然想起可利用水泵,于是,十几个壮实船员奔了过去,发疯似地压着水泵,海水哗哗地从管子中喷了出来,这才将船上的不速之客冲散。这时,船帆已被咬成碎片,船员们也都累得趴下了。
  “涅索拉夫号”可说是死里逃生。要知道,就在不多几年前,另一艘俄国帆船“阿泰丽雅号”在红海上航行时,就因为大群飞蝗突然降临,聚在甲板和帆顶上,最后将船压翻沉没,造成了船毁人亡的惨祸。
  造成这种奇灾的蝗虫是一种很有名气的昆虫。它的翅膀的结构很像一架风筝,有宽大透明的翅膜,中间有许多条像用竹签捆扎好的支架――翅脉。还密布着像蜘蛛网似的翅脉室,它可使翅膀在飞翔时增强支撑能力。这决定了蝗虫兴旺发达飞行速度很快,还能飞得很远。
  蝗虫有集群迁飞的习性。当群体密集、拥挤,环境条件恶化时,亿万只蝗虫便会聚成大群迁飞。北非和阿拉伯半岛是蝗虫著名的发生地,蝗群经常越红海迁飞,有时也飞越地中海到南欧,或跨越大西洋到加那利、佛得角群岛。铺天盖地的蝗群常因往西飞遇不到陆地,历数百海里而精疲力竭,第一批下水歇息,成了垫尸;上面一层层叠上去,就成了“岛屿”。就像“涅索拉夫号”发现的那个“蝗岛”一样,其数量估计有数十亿之众!
  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蝗群发生在1889年,它占据的天空面积达810万平方米,估计数量为2500亿只,总重量可达55万吨。这群蝗虫横跨红海时遮天蔽日,白昼如同黑夜,酿成了令人颤栗的奇观。
鱼儿在空中飞行
  在我国东海、黄海、南海航行时,常常可能看到一些鱼儿飞出水面又消失在海波之中,在阳光照耀下的粼粼海波中,它们奋力飞起,落下,再飞起,又落下,看上去像是十分的消遥和自在。这就是有名的飞鱼。
  鱼怎么会飞呢?原来飞鱼的胸鳍特别发达,长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伸出在身体两侧,活像鸟类的翅膀,所以,又叫“翅状鳍”。飞鱼就是依靠这对长大的翅状胸鳍,在空中迎风起飞。因为没有胸肌,所以它的胸鳍不能上下扑动,只是偶尔摆动尾鳍,改变滑行方向,也就不能像鸟一样高飞。因此与其说飞鱼在空中飞行,还不如说在水外滑翔更为确切。
  飞鱼在出水前,首先要在水下作快速游泳,接近海面时,就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然后依靠强有力的尾部剧烈摆动,使其产生一种后助力量,推动鱼体破水冲出水面。飞鱼一出水面,就立即展开胸鳍,靠着海面上的气流滑翔飞行。
  飞鱼的滑翔飞行,可以每秒钟10至20米的速度,滑行200到400米;顺风可滑行500米以上。滑行高度,一般在五米至六米,最高的可达12.5米。飞鱼在有微风的天气比无风时更爱飞,因为风力能帮助它飞得更高、更远。有的飞着飞着就飞到了轮船的甲板上,被送进厨房里去了,因为它的肉结实而味美,是颇有名的海鲜。
  飞鱼为什么不安分守已地在水中游泳而要飞向空中呢?答案是:“要逃避水中敌害的袭击。飞鱼的主要敌鱼是一种体长1米左右凶猛而美丽的(鱼其)鳅鱼,它特爱吃飞鱼,飞鱼在水中难以逃脱它的追击,为了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离开海洋飞到空中去。飞鱼这身罕见的飞行本领,是在漫长的物竞天择过程中练出来的。”
  另有一种飞鱼,不是为了逃命,而是出于活泼好动的天性而飞向空中的。在墨西哥湾里生长着一种(鱼安)鲸鱼,身躯笨重,也有长长的胸鳍,它虽然有“鱼中魔王”之称,不怕敌害来进攻,可它吃饱喝足之后,就会心满意足地在海里快速游动,然后欢快地跃出水面,在海面上滑行起来。
 墨西哥湾还另有位飞跃腾跳的能手,叫大槽白鱼,又叫“银王”。它天性乐观,只要海面上风平浪静,阳光和煦,就要开始它愉快的游戏:跃出水面5米多高,在空中还能表演个“鹞子翻身”,然后坠进水中。如果好几条“银王”在一起嬉戏,道道银光交错地在碧波中飞起落下,带起的水花溅成颗颗银珠四下飞散,那才壮观呢!
会爬树的鱼
  有一句成语叫“缘木求鱼”,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有错误,就不可能达到目的。对于这句成语,少年朋友想来都是能理解的,因为“鱼儿离不开水”是基本常识,鱼在水中生活,出水就要死去,怎么可能在树上找到鱼呢?
  不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自然界常有一些特殊的例外。在动物界中,可还真有能出水爬树的鱼!
  在我国南海和东南亚一带的海边,常常可看到这样的奇景:有一尾尾的鱼扭动着身体,用一对有力的胸鳍,从容不迫地攀援到树干上去。如果受到惊吓,它闪就会迅速地从树上跳下来,躲藏到海滩的泥洞里去,或跳入海中悠然地游走。这便是被称为“陆地鱼”的弹涂鱼,由于它常在海滩涂上泥弹跳,爬起树来又像猴子一样敏捷,所以又有“泥猴鱼”的别称。
  弹涂鱼的模样很滑稽,它有着一对鼓出的大眼睛,两只强壮的胸鳍像两条粗短的臂膀支撑着身体。皮肤是蓝绿色的,背上有着带深色斑点的背鳍,那些背鳍骄傲地撑开,越发显得那颗昂起的鱼头具有不可侵犯的架势。
  既然弹涂鱼能够离开水上岸,它们当然是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的。弹涂鱼在水里的时候,和普通鱼儿一样,也是靠口腔喝水,然后利用鳃叶去吸取水里的氧气。不过,大多数的鱼类一离开水,便会因鳃里过分干燥而窒息死亡。但弹涂鱼礅开水之后,鳃室还是充满着空气和水,它们的鳃室,能够在几小时的陆地生活中,经常维持着相当分量的水。
  弹涂鱼那双鼓出的大眼睛,能够前后左右顾盼自如,能全面观察敌人和寻找食物。这是弹涂鱼适宜于陆上生活的另一条件。它常常用一只眼盯住靠近它嘴边的食物,另一只眼却在警惕地注视着可能出现的敌害,在陆地上,弹涂鱼的食物比海中更丰富,但敌害也更多一些。为保持眼睛的润湿,它们的眼珠能够随时转向下面,使其浸浴于眼眶底部的液体里。
  弹涂鱼有时住在海滩上的泥窟里,它能以一股大无畏的蛮劲来保卫自己的家。有一位动物学家观察到:当一只蟹挺着双螯前来侵犯弹涂鱼的泥窟时,弹涂鱼扬起背鳍,同时竖着胸鳍,鼓着鳃室,尽量使自己的身体膨大。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向敌人冲击,去咬那大蟹的小腿,终于使大蟹知难而退。
  弹涂鱼也是一位优秀的“猎人”,能够像猎儿捉鼠那样敏捷地捕捉昆虫、贝类等小动物。当窥伺蜗牛时,它能耐心等待,直至这软体动物的脚完全伸出壳外时,才疾若闪电地跳上去,把蜗牛的身体从甲壳里拖出来,然后,“叭”的一声,敏捷地将蜗牛吞入肚中。
雷普惊得目瞪口呆
  1936年夏天,法国旅行家雷普乘船来到了北太平洋。湛蓝的海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金光,成群的海欧在空中低飞,船前不远处的小岛青翠葱郁。望着这绮丽的景色,雷普不由感叹:“啊,大自然真美”!不料,赞叹的话音刚落,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掀起了一个巨浪,一下子便将船打沉了。雷普在波涛中挣扎着,不由自主地被海浪卷到了千岛群岛的伊都鲁普岛上,此时,旅行家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炊具袋。
  没有食品要炊具有什么用?死里逃生的雷普虽已精疲力竭,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在岛上四下转悠起来,想找点食物充饥。
  真巧,雷普没走多远就在一条小河里发现了食物――河面上漂着一些肚皮朝上的死鱼,尽管鱼儿很小很小,但毕竟是鱼啊。饥肠辘辘的雷普欣喜若狂,急忙将死鱼捞起,架锅放水煮了起来。
  “真幸运,总算能喝上鱼汤,恢复一点体力了。”看着跳动着的火焰,雷普再一次产生了绝处逢生的喜悦。煮一会儿,食欲大动的雷普实在等不及了,便将锅盖揭开,想闻闻鱼汤的香味。
  “哎哟!”雷普失声叫了起来,手里的锅盖落到了地上。难怪雷普要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展现在这位见多识广的旅行家面前的,是一个奇迹,死鱼变成活鱼啦,它们正在冒着热气的锅里怡然自得地游玩呢!
  这时候,锅里的水温少说也有50摄氏度,死了的鱼怎么会在热水里复活呢?雷普百思不得其解……
  获救回来的雷普对人讲了他在伊都鲁普岛上的奇遇,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兴趣,组团前往考察,这才揭开了这个谜。
  原来,伊都鲁普是个火山岛,火山口便是一个小湖泊。由于火山仍在活动,产生的地热使湖水的温度变得很高,经常保持在四五十摄氏度左右,有时竟可高达60摄氏度。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其他的鱼儿都无法生存,唯有一种叫(鱼将)鱼的小鱼生存了下来。这种只有几厘米长的小鱼练出了一身抗热的本领,在热水里活得十分痛快。而且,过惯了热水生活的(鱼将)鱼,对冷水非常不适应,如将它放到冷水里反而会活不下去。
  雷普那天在小河中看到的死鱼,正是(鱼将)鱼。它们被一股狂风刮出热水湖,落到了小河里,一下子就冻得“不省人事”、肚皮朝天了,直到雷普将水烧热后,才复苏过来。
  像(鱼将)鱼这样的热水鱼很少见到,只有少数几种。在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一个47摄氏度的温泉里,有一种热水鲫里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52摄氏度的温泉里,生活着一种叫“鲁卡尼亚”的热水鱼。如把它们放到通常的小河里,哪怕是夏天,也会立刻“冻僵”的。
向象鼻鱼学习
  象鼻鱼,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热带地区河流和湖泊中的鱼,它的外貌很奇怪,脑袋特别大不说,还有很长的吻,远看上去,有如大象的鼻子,它的名字就是由此而得的。
  象鼻鱼的奇特,不完全在于它的外貌,它还是一种能发电的鱼。像鼻鱼的发电器官长在尾巴的两边,在安静状态时,象鼻鱼能不断发出一些正常的电信号。如果有两象鼻鱼相互游近时,则发出的电信号能迅速地发生变化,好像在通知对方:不要怕,我是你的同类象鼻鱼。等到离开后,双方的电信号又会逐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使科学家感到万分惊奇的是,象鼻鱼的背上有着一个能接受电信号的东西,就好像雷达的天线一样。当象鼻鱼的长吻连同眼睛都钻进泥土中寻找食物时,尾部的发电器就向四周不断地发出电信号。如果遇到敌害,发射出去的电信号会反射回来,背部的电信号接收器在接到反射信号之后,马上向象鼻鱼发出警告:敌人来了,快逃!当然,象鼻鱼一接到警告信号,就会立即从泥土中抬起头来,逃之夭夭。
  象鼻鱼这种非凡的本领,使科学家佩服得五体投地。要知道,人类利用电来进行空中通迅,是从电报开始的,至今不过90多年的历史,可象鼻鱼利用电来进行通讯联系,却已有千万年的历史了。更可贵的是象鼻鱼能在水中进行有效通讯,这更是人类望尘莫及的。虽然现代通讯技术已相当发达,可以利用无线电波与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通讯,甚至也可以和月球建立联系,但和水下的联络还是很不方便的。如果人们要与在水下15米深处的潜水艇进行通讯,则一定需要特别大功率的无线电波发射机,并且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通讯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可这不起眼的象鼻鱼,却能用自己体内发出的十分微小的功率,与远处的同伴建立联系,并为自己提供保护。你说,这能不使科学家佩服吗?
  象鼻鱼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捉来了好些地象鼻鱼,养在池子里进行了许多实验,还对它们进行了解剖研究,搞清了它们进行水下通电讯的奥秘。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水下电波发射机”,这种新颖的发射机,据说只要输出100毫瓦的小小功率,就能与250米远处的水下目标建立联系。
你好,虾大夫
  在巴哈马热带海域碧波中,活跃着一种俏丽的彼得松岩虾。这种小虾长得美极了,晶莹透明的虾体上,酸民白色的条纹和紫罗兰色的斑点,艳丽可爱。潜入海底的潜水员常在欣赏这种美丽的小虾的同时,看到另一幕奇特的景象:一条大鱼径直向小虾游去,小虾不仅没有像预料的那样仓皇逃窜,反而扭动身子,悠然迎了上去。大鱼呢,也没有依照通常“弱肉强食”的原则,吃掉小虾,而变得十分温顺,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恭敬,听任小虾在它的身上乱啄,有时还张开大口,让小虾进行游历一番。一些时间之后,大鱼会摆摆尾巴,悠然自得地游走,接着又会有大鱼向小虾游来……
  彼得松岩虾是一种人类喜爱的食物,口味很好,大鱼为什么不吃它们呢?
  原来,这些小虾像大夫一样能为大鱼服务。它们长得俏,工作又很辛勤,有时能为大鱼清除鱼鳞、鱼鳃、鱼鳍上的死皮,有时吃掉它们鳃瓣上的寄生虫,有时为大鱼剔去牙缝残渣,有时则为受伤的大鱼清除腐烂组织,能使大鱼痛苦而来,满意而去。这自然能使它们与大鱼亲热共处了。
  会做“清洁保养工作”的“虾大夫”还有一些,如猬虾、黄背猬虾、加利福尼亚鞭腕虾等。来“求诊”的大鱼看到它们,总要恭顺地摇尾摆鳍,好似在说:“你好,虾大夫”!
  有些蟹也会担任“大夫”工作。有人曾在一只水族箱里放进五只会做清洁工作的寄居蟹,然后把一条一侧胸鳍受伤感染的蛋石眼鱼放进箱里。这条急于求医的鱼10分钟内8次接近其中一只寄居蟹,每次都用有病的那一侧去靠近它。然而,那位“蟹大夫”不知是吃饱了还是摆架子,竟不去理睬这位“病人”。无奈之下,病鱼只得改换目标,向另一只看上去活泼些的寄居蟹游去。还好,那只小蟹很有兴趣地给它做了清洁工作,最后让鱼满意地游走了。
  大海里还有大约50种小鱼,也常常担任“大夫”角色。而且,大概是为了使前来求医的大鱼容易找到吧,生活的地点一般比较固定。花酯鱼的“诊所”,往往设在长着鲜艳惹眼的海葵或海绵的附近,非常好找。深海里的翻车鱼几乎是它们固定的“病人”,常常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请花酯鱼为它们解除烦恼。有意思的是,当前来看病的鱼儿较多,而“大夫”较少时,大鱼会耐心地等待在一旁,绝不争先恐后。
  动物学家说,虾、蟹、鱼“大夫”们之所以为大鱼服务,是因为大鱼身上的碎屑、细菌、附生藻类、外寄生虫都是它们可口的食物。“医生”和“病人”互利互惠,两厢情意,也算是动物世界中的一段佳话。动物学家给它们这种特殊的生态联系还专门起了一个挺好听的名称,叫“清洁性共生。”
离奇的鱼儿生育方式
  大多数鱼类是卵生的,即由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幼鱼。由于缺少保护,鱼卵和幼鱼常遭到大鱼的吞食,成活率极低。为弥补这一损失,鱼儿往往大量产卵,如翻车鱼产卵的数目可达三亿之巨,这就使雌鱼大腹便便,体重达雄鱼的几十倍,典型的阴盛阳衰。
  不过,有些卵生的鱼类却能采用各种离奇的生育方式,以保证自己的后代能顺利成活。
  美洲小海鲶,非洲艳鱼和亚洲鲷鱼等有奇特的孵卵方式,它闪把受精卵含在口中孵化。卵含在亲鱼的口腔里由亲鱼携带着运动,这样可以保证空气流通,使卵获得充足的氧气,又可安全地逃避敌害。而亲鱼为了下一代的顺利发育,竟要十几天完全不吃东西,亲鱼的两颊也被鱼卵挤得极度膨胀,竟使整个头部呈现出奇特的形状。
  生活在白海和巴伦支海的狮子鱼,繁殖扣代时鱼爸爸出力最多。当雌鱼在低潮线以上的岩石隙缝里产下卵后,雄鱼在旁射精,并加以保护。潮退后,鱼卵露出水面,这时候,雄鱼就在水里用头拔卵,使它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还不时用尾巴拍打水面,使水花溅到卵上,使它润湿。小鱼孵出后,会依附在鱼爸爸身旁游动,一旦遇到敌害,小鱼就用吸盘附在鱼爸爸身上,由大鱼带到水深和安全的地方去。
  分布在我国各地淡水中的(鱼旁)(鱼皮)鱼,要产卵时,“夫妻”双双结伴而游,寻找河蚌产卵。一经发现,雌鱼的产卵管就插入蚌的进水管,产卵入内,雄鱼随即排出大量精子于进水管附近,精子随水流经过水管进入蚌体内,使卵受精。受精卵就在蚌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待孵化出幼鱼,才离开蚌体。
  (鱼工)、鳐和鲨鱼的大多数,是大鱼直接生出小鱼来的。这些鱼类的受精卵在鱼妈妈的生殖道内直接发育成幼鱼,所需营养仍由卵本身所含的卵黄供给,与鱼妈妈不发生营养关系,仅呼吸依赖于母体。
这种生育方式,叫做卵胎生,比起卵生来,要更为安全可靠。
  分布在中、南美洲河流及海湾中的一种四眼鱼,还有灰星鲨、真鲨等,虽然也靠胎生方式产生下一代,但这些鱼类的受精卵在鱼妈妈体内发育时,胚胎与母体通过卵黄囊胎盘连成一体,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依靠母体供给,在形式上类似哺乳类的乳胎生,幼鱼发育就能得到更充分的保证了。
 生活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深处的(鱼衔),长不过20厘米,鱼妈妈产鱼方式极为特别。雌鱼怀胎期满的时候,就从深处游向水面,由于水面的压力比深水里要小,鱼腹就膨胀起来,爆裂开了。小鱼纷纷从娘肚里溜出来,怡然洄游,它们哪里知道,边上浮着的死鱼,就是自已的妈妈啊!
闲话“龙的世界”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12生肖中的动物,有11种我们都见过,就是鼠、牛、虎、免、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都是平时常见的动物。可唯独没人见过真的龙。
  不过,关于这种动物,我们知道的倒也不少。它有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老鹰一样的利爪,蟒蛇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还有着金鱼一样美丽的鳞片,这样的龙的形象,我们不但可以从各种图片上见到,还可以从古代的一些建筑物上见到。山东曲阜的孔庙里,粗大的石柱上就雕满了盘旋着的龙;北京的故宫更是龙的世界,因为皇帝喜欢龙,他们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怎么就见不到龙呢?关于这个问题,古代的人们是这样解释的:龙是神灵,凡夫俗子当然看不见。只有像孙悟空那样有本事的人才能看得见,甚至可到龙宫里去玩玩。现代的科学家是这样回答的:根本就没有传说中那种能翻云覆雨的龙,不过,古代倒是有过另外一类叫“龙”的动物。
  这里说的古代,可不是什么1000年前,2000年前,而是远在22500万年至7000万年前,地质上把那时代叫中生代。那时候,地球上气候温暖,陆地上到处布湖泊和沼泽,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植物群。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着一些空前绝后的巨大动物――恐龙。那时的地球上到处都有它的足迹,真可谓是一个“龙的世界”。
  还有在天上飞的龙――“飞龙”和“翼手龙”。飞龙是空中的霸主,两翼展开时达6米以上,就像只小飞机;翼手龙会飞会爬,小的只有麻雀一般大,大的却比飞龙还大。
  陆地上的龙,种类可就更多了。它们身长达二三十米,仰起长脖子,高可达10米,估计重量可达50吨,就是说,比10头大象还重。不过,庞然大物多数只吃植物,性格倒是温顺的。只有少数几种,像“霸王龙”是吃肉的,也比较凶猛。大的霸王龙长17米,站起来有6米高。它那血盆似的大口里,长着匕首般的利齿,它专门捕食那些吃植物的鸭嘴龙、甲龙等恐龙。
  一些巨大的素食恐龙,由于身体过大过重,行动不灵活,只能生活在湖泊里,借助水的浮力来支持着。80年代末期,在美国科罗拉多台地的干枯河床里,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骨骼,它体长24米,重约80吨,高达15-18米,站立时竟有6层大楼那么高!
  后来,地球上的气候、地形和植物起了很大的改变。这些不可一世的龙,适应不了这些变化,都灭亡了。以致今天我们只能从化石中来认识它们了。
动物界的“老前辈”
  这里说的“老前辈”,便是小蝌蚪的妈妈――青蛙。关于这一点,你可不要奇怪,因为据动物学家考证,早在地球上还没有人类、飞禽的时候,就已经有蛙类了。在动物界中,属于弱者的蛙类,之所以能眼见恐龙的兴亡,无数强敌的淘汰而健存至今,跟它们适应性强有关。
  蛙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和环境。生活澳大利亚的一种蛙,在炎热的夏季,会喝饱了水,自掘地穴藏身,以避烈日。墨西哥的高山上缺水,那里的蛙类便在瀑布溅湿的地方产卵。生活在非洲干旱地区的蛙,会在积水的树穴,甚至在叶子上的存水处产卵。
  蛙虽然用肺来呼吸,但它们的皮肤总是湿润的,湿润的皮肤也能从空气中吸取氧气。皮肤的颜色还会随着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深或变浅。变深了,可以吸收一部分光,同时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增高体温;变浅了,可以少吸收一些光,同时增加皮肤水分的蒸发,减低体温。
  蛙还善于掩护自己。它能像变色龙一样,随周围树叶、叶子或苔藓的颜色而变色。有一种树蛙遇到敌害时,会藏到树叶的背面躲起来,另一种热带蛙看上去就像一堆鸟粪,即使在大白天趴在地上,也不易被发现。
  遇到敌害时,蛙还是逃跑的能手。蛙的后肢健壮有力,趾间有蹼,既适于在陆上跳跃,也适于在水里游泳。遇到陆上敌害,可不水逃跑;遇到水中敌害,可跃向陆地逃命。蛙在水中比鱼儿更善游泳,在陆上能跳过20倍于身长的距离,有的蛙类还能像松鼠一样爬到树上去。有的蛙在后腿上有红色或黄色的大斑点,跳起逃命时,鲜艳的红色或黄色一闪,会吓敌害一跳,“好家伙,什么玩意儿!”蛙便逃之夭夭了。
  蛙的繁殖能力也是经们能生存至今的原因之一。虽然蛙的适应性强,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强,但它毕竟是一种弱小的动物,天敌十分多,鹰、猫头鹰、鸥、苍鹭、黄鼠狼、獾、水赖、蛇等动物都要吃蛙,所以数百只幼蛙中,往往只有一二只能长大繁殖。为了弥补这种大屠杀的损失,一只雌蛙一春要产卵数千枚之多。
  可叹的是,尽管蛙类大团结沧海桑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在如今,却遭到地球上最强大的一类动物――人类的捕杀。蛙肉味道鲜美,有鸡的味道,所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称之为田鸡,一些山区称为石鸡,在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地方称为山鸡。人们捕杀蛙,目的只是为了吃它们的肉,而丝毫不顾及它们有益于人类。
  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也使蛙类大祸临头。人们在沼泽地里喷洒灭蚊药,却殃及生活在那里的蛙类;雨水将田里的农药和化肥冲入池塘和河流,破坏蛙的生存环境;越造越多的乡间道路和房屋,也夺走了适宜蛙类繁殖的场所。面对这种状况,科学家们大声疾呼;保护人类的朋友――蛙类!
动物大家庭记事
  去过动物园的小朋友都会感叹:这里的动物可真多啊!可是,你知道吗,那些吸引人的狮子、老虎、狗熊、鹦鹉、孔雀和其他许多有趣的禽兽,如果和整个动物界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动物界,是一个种类和数量都极其庞大、惊人的大家庭。让我们在这里先为你撷取几个数字。
  根据动物学家的统计,地球上的动物一共有100多万种。
  在动物界招兵买马有类型中,昆虫的种类是最多的,估计它们约有75万种,占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三。其余各类动物,从微小的原生动物到巨大的哺乳动物,占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虽然世界上动物的种数每天都在减少,但人们所知道的动物的种数,随着动物学知识的积累,却在逐渐增加。
  被称为古代“一切科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曾在公元前3世纪描述过450种动物。
  第一个动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曾在18世纪上半叶描述过大约4000种动物。
  19世纪上半叶,人们所知道的动物一共有4.8万种;到19世纪下半叶,有记载的动物就增加到了50万种;现在嘛,刚才已经讲了,已超过100万种了。
  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某些动物学家推测,自然界中可能还有200万种昆虫我们尚不知道,这一推测并不是难以置信的。
  关于动物的数量,还有一些令人极感兴趣的事实。
  某些动物在自然界中极其稀少,像大熊猫,只有800只;东北虎还要少一些,只有200只;1981年5月在我国重新发现朱元时,虽然我国的朱元总数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三,但那也只有8只,1989年,动物学界传布开一条鼓舞人心的消息――朱元家族大为兴盛,可这“兴盛”的全部也只有30多只;更可怜的像生活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秃鹫,现在只剩下了一只,那当然无法再繁殖后代,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绝种。
  另一些动物则相反地分布广泛而繁多,像狼,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消灭它们,数量还是要以几十万只来计算;猿猴仅在我国就有几百万只;那些繁殖得很快的老鼠,竟多达几百亿只;各式各样的昆虫和原生动物,数量则多得根本无法计算。
  有些动物的数量庞大,主要是由于它们有惊人的繁殖能力。比如说,一对苍蝇从理论上来讲,在春夏两季中能繁殖5万亿只以上的后代。
  啊,真吓死人了,这么说,地球上还不能都得爬满了苍蝇,人都要泡到苍蝇堆里淹死了!这倒不必担心,因为繁殖力本身在要受到不良的生活环境、生存竞争以及人为的一些不利条件的限制,实际上我们不可能看到如此吓人的繁殖结果。所以,我们人类仍然可以和这些动物一起相处下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行为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