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凸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的光线到底从哪一面开始折射

初中的物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
初中的物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 5
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正透镜”(可用于远视与老花镜)。此类透镜可分为:   a.双凸透镜——是两面凸的透镜;   b.平凸透镜——是一面凸、一面平的透镜;   c.凹凸透镜——为一面凸,一面更凸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 &&
凸透镜成像原理
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央薄,周边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透 &&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
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通过凹球面透镜发生偏折后,光线发散,成为发散光线,不可能形成实性焦点,沿着散开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投射光线的同一侧交于F点,形成的是一虚焦点。
&凹透镜成像的几何作图与凸透镜者原则相同。从物体的顶端亦作为两条直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后偏折为发散光线,将此折射光线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点;另一条通过透镜的光学中心点,这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为物体的像。
  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
&&&&&& 结构不同
  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透镜是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倒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其他回答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成像,可做远视眼镜。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做近视眼镜。
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透镜作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3页免费13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2页免费1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光的折射知识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免费3页1下载券7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 19页免费7页免费7页免费7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3页1下载券11页免费3页免费6页免费
光的折射知识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资源展示 >
区域:江苏省
大小:20.9KB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2 苏科版
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能运用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解有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 果,从中得出规律 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区域:江苏省
大小:87.3KB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3 苏科版
标 1.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 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 会区分凸透镜和 凹透镜
4. 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过程
课时 1 时间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透镜通常可以分为____
________________
叫凸透镜,它的符号是
_____________ ___ 叫凹透镜,它的符号是
4.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请你辨别:患有近视眼的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
的镜片是_______
透镜;而患有老花眼的老年人配戴老花镜片是______
5 .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 ____
6.凹透镜对光线有
__ 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 ___
二、新课讲解
以凸透镜为例,学习透镜相关名词:
① 光心(O):
② 主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
称为透镜的
,简称主轴。
③ 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
聚在主轴上的F点
④ 焦 距(f):
与凹透镜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如 下 图)。
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交于主轴上的F点,由于这一交点F不是光线实际会聚的点,因此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练一练:完成下列光路图。
课堂练习:
1.透 镜有两类:一 类 是_________的叫凸透镜,一类是_________的叫凹透镜.通过透
镜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如所看到的图案的像是缩小的。则此透镜一定是______;如所看到的图 案的像是放大的。则此透镜一定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
3.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所
以又叫做_________透镜.
4. 将凸透镜的一面正对着太阳光,另一面正对一张白纸,改变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
观察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这时镜片与纸间的距离近 似等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
平行光线会聚的这一点叫做__________。一般的凸透镜有_______个这样的点。
5. 下 面是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B.汽车的观后镜
D. 远视眼镜
6.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把凹透镜对准物体,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像
C近视眼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D.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7.把一张 透明塑料纸铺子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 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 过水珠看 到报纸上的字是(
A.缩小的实像
B.缩小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 放大的虚像
三、课 后作业:
中考学案与高效精练
区域:江苏
大小:12.6KB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苏科版
【知识点】:物距、像距、实象、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像的条件&&&&&
【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像距与像的大小关系
【教学流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准备知识:
⑴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⑵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⑶所用透镜f=10cm
2.组装实验装置:
在光具座上(或水平桌面上)至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并调节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成像探究:
使烛焰从距凸透镜教远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⑴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 u& =&&&&&&&&&&&&&&&&&&&&&&&&&&&&& v&& =&&&&
⑵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 u& =&&&&&&&&&&&&&&&&&&&&&&&&&&&&& v&& =&&&&
区域:陕西
大小:48.98KB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和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知道并能说出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4.培养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虚像与实像的区别【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课本P88-90,独立完成“自主学习”;2.用双色笔标记出难点、疑点。【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如下图所示,将实验器材按从左向右的次序依次摆放好,图中1是、2是、3是,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大致在同一,目的是:。3.物距是到的距离,焦距是到的距离;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A.小于焦距B.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大于2倍焦距D.以上说法都不对4.小明在写字台玻璃板上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字变大了。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凹透镜)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填“实”/“虚”)。【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合作探究一:凸透镜成像的几个基本概念:物距(u):__________________;像距(v):__________________;焦距(f):;不同的透镜焦距一般不同。合作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我用的凸透镜焦距f=cm.2.组装并调整好实验器材,使三者中心位于同一高度。调整物距,使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其大小、正倒的变化并记录物距和像距。3.小组实验(请认真完成实验,及时记下各种数据)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u﹥2f
归纳与提升:温馨提示实像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必须逐渐(选填“靠近”、“远离”)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逐渐(选填“靠近”、“远离”)的,而且是逐渐(“放大”或“缩小”)的。(当U&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30cmC.20cmD.10cm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和小东同学在直线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凸透镜和蜡烛,均不能获得像。这其中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3.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选做题)★★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区域:陕西
大小:118.97KB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2、弄懂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应用,并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及应用。难点: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透镜成像安排两课时,本节主要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及应用。2、使用双色笔在课本上标出疑问及重点内容,带★号为选做题。【自主学习】1.请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2.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于被拍摄的物体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他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时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等大的烛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实验拓展1、请你分析“自主学习第1题”的表格,讨论后归纳: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并随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物距u,有两个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质的关键点:u=f是成像的分界点;u=2f是成像的分界点;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立的,虚像都是立的。口诀:(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例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上中图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1)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2)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缩小的像;(3)当蜡烛位于______时,屏上出现等大的像;(4)当蜡烛位于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合作探究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 照相机原理:(当物距u﹥时,像距v﹤,成像。)例2: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城市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D.等于50mm例3: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2、幻灯机或投影仪原理:(当﹤物距u﹤时,像距v﹥,成的像。)例4:如下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是正立的B.像是放大的C.像是虚像D.像比灯丝亮3、放大镜原理:(当物距u﹤时,成的像。)例5: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如下实验:(1)去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面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所成的像是像(实/虚)。4.其它:①当u=f时,可以获得光。(手电筒原理)②当u=2f时,v=。(可算出此凸透镜的焦距)【当堂训练】1.如下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眼镜2.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放大、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3.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D.当放大镜用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4.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区域:江苏
大小:2600.68KB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教案+学案(打包4套)苏科版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教案+学案(打包4套)苏科版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苏科版.ppt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无答案)苏科版.doc
区域:江苏
大小:19.56KB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自主预习】活动一:准识准备弄清下列光学名词的物理含义:焦点、光心、焦距、物距、像距、2倍焦距、实像、虚像(重点是物距、像距、实像的含义)。焦点:光心: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活动二:思考:怎样测量或知道凸透镜的焦距?请说出你的方法(实验时用你的方法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活动三: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看到的像总是放大的吗?做一做,看一看,议一议。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什么有关?
区域:江苏
大小:109.29KB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B.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总是正立、放大的吗?导语二师: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及像距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猜一猜】物体经凸透镜成像进有那些规律?【议一议】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准备知识】
区域:江苏
大小:1234.70KB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1苏科版
区域:江苏
大小:1238.74KB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2苏科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的折射 透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