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学的实际操作大概考什么

查看: 817|回复: 1
小学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考点归纳
签到天数: 97 天连续签到: 7 天[LV.6]柔情蜜意
浏览全部内容,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已有账号? 或者
知识点梳理
1.技能及其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3.技能的作用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4.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心理学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6.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加里培林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2)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3)原型内化
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是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形成的四阶段理论及每个阶段的动作特岱年,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形成的三阶段理论。难点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签到天数: 87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柔情蜜意
好好学习。。。。。加油!!!!!!
Powered by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B
二、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2、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3、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三、简述题
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包括两方面内容和四个方面的问题。
两方面内容: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基本规律);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3.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4.简述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之前):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第二阶段(188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第三阶段(一战和二战期间):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四阶段(二战后):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时期。
5、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实践,谈谈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答: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它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而环境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方向。(结合实例略)
6、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谁?对于儿童心理学的产生起怎样的作用?
答: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他于1882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包括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在该书中,普莱尔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系统观察与描述,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阐述了遗传、环境、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地作用。普莱尔也因此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7.结合实际分析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层次。
答:联系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改变旧方法与设计新方法。
8.查阅资料概述发展心理学的展望与未来。
答:一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变化,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变化;二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特点,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
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思维方式的变革,研究中更大范围的整体趋势,研究方法整体总化,研究内容的选题应用性越来越明显。
1.弗洛依德以人格理论为核心的发展观是什么?他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答: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学家,他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认为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他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4)潜伏期,6~11岁,(5)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
弗洛伊德认为,在上述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分别与当时性生理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2.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什么?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艾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他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
学习信任阶段(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 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发展主动性阶段(3-5 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变得勤奋阶段(6-12 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25 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 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达到完善的阶段(65 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3.华生关于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突出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第一,否认遗传的作用,第二,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4.斯金纳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是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的?
答: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作用。第一,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第二,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第三,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第四,斯金纳还强调及时强化。
斯金纳重视将其理论应用于实践,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育婴箱,行为矫正,辅助数学机。
5.班杜拉如何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答:班杜拉非常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是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班杜拉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6.理解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或知识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7.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特点;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8.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直觉行动思维,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形成了因果联系;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形象思维、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的逻辑推理、守衡性、群集结构;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9.斯腾伯格关于认知结构的三成分理论是什么?
答:斯腾伯格是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智力结构三成分理论.他认为,组成认知结构的有三个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是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操作成分的作用是,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操作成分还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即编码、联系、反应。知识获得成分的作用是,选取问题情况中的有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知识相联系,其中包括信息的获得、提取和转换三个环节。上述这三种认知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认知发展正是这三种成分反复相互激活的结果。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4、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5、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6、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三、 简述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发展心理学都有哪些研究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比较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从研究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能够更加确切或精确地揭示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能够看到心理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消除横向研究中的世代效应;主要缺陷在于:研究时间长,花费大,被试流失,时代效应。横向研究的优点是研究时间短,花费少;其缺陷则是研究结果缺乏连续性,受世代效应影响。从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上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整体研究可以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概况。由于这种研究涉及的因由于这种研究涉及的因素很多,因此要有较精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分析研究集中于儿童某一细微的心理现象,这就便于在某一点上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容易与儿童整体的心理状态相分离。从被试选取的数量来划分,可以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精细深入,而且一般是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对被试进行生活化的观察,因此所获得的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资料较为真实可靠。缺点是样本的代表性小,难以用结果去说明更大的群体;成组研究取样范围大,被试具有代表性,所获的结果更具统计学上的意义;在实验结果的推断上更具科学性;缺点是在自然程度和精确性上不如前者。从研究的具体技术特点来看,可以分为常规研究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研究,常规研究是采用一般研究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研究在实验的精确控制方面有了很充分的保证,但由于心理学实验对象的特殊性,有时会由于实验条件过于精密而造成实验情境的失真,导致儿童表现不自然。因此,作为发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研究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3、发展心理学常有的具体方法都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发展心理学常有的方法有:
(1)观察法。其优点表现为可以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这样能搜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观察法的局限性是,观察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观察者本人的专业水平,而且有些临时出现的情况,观察者很难提前预测和把握。
(2)谈话法。访谈法的优点在于,能较有针对性地收取数据,情境自然,局限性在于,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访谈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费时较多,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的难度也较大。
(3)问卷法。相对于上述方法来说,问卷法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完整,设计更加严密,标准化的程度较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资料,所得的数据也便于进行定量分析。问卷法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如果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不真实的回答;而且问卷法只适合于书面言语能力达到+定程度的被试。
(4)测验法。测验法的优点是,测验量表的编制严谨,结果处理方便,,由于一些常模的存在,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测验法的问题是,受被试口头语言和书面言语能力的限制,不能用于测查低幼儿童。
(5)实验法,实验法又分为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实验室实验能够严格地控制和操纵变量,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客观、准确,利于定量分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但也正是由于实验室研究的精密性,使它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容易使儿童的表现带上非自然性色彩;现场试验保证了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和外部效度。但也由于这种研究在环境上的开放性,因而很难对有些无关变量进行理想的控制,样本的代表性也不易控制。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点有哪些?
答: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主要有:描述的功能、解释的功能、预测的功能和控制的功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为:年龄是个特殊的自变量以及研究对象的范围跨度大。
第四章&& 婴儿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二、名词解释题
1.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2.书面言语:是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被永久保存和反复感知。内部言语是伴随着思维活动产生的不出声的言语。
3.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
三、简述题
1.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分为:新生儿阶段(0-1个月)、乳儿阶段(1-12个月)和婴儿阶段(12-36个月)。
新生儿阶段的特点有:第一,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的生活;第二,个体的心理现象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第三,新生儿一方面是软弱无力的,时时处处需要成人的关怀和照料;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第四,新生儿主要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五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内外环境。
乳儿阶段的特点为:第一,从吃奶过渡到断奶,逐步学会吃普通食物;第二,从躺卧状态、完全没有随意动作到可以用手操作物体和直立行走等随意动作;第三,从完全不能说话过渡到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并与他人进行行最简单的言语交流。
婴儿阶段的特点为: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新生儿有哪些无条件反射,这些反射具有什么意义?
答:新生儿阶段获得的无条件反射有: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和强直性颈反射等。这些反射活动对其生命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3.什么是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答: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是其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格赛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他认为: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动作,儿童与客观世界建立了直接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建立了自我和客体概念,并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的分化,动作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诱导作用,又有促进作用。
4.什么是“视崖实验”?
答:“视崖实验”是由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一起完成的,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5.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特点有哪些?
答:从视觉、听觉和图形知觉、空间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是空间知觉)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6.乔姆斯基的“言语转换生成说”的理论是什么?
答:“言语转换生成说”理论是乔姆斯基(1957)在其《句法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他指出:①语言是创造的,也即获得语言并不是去学会特定的句子,而是利用组句规则去理解和创造句子,句数是无限的;②语法是生成的,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这种普遍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大脑具有的与语言知识相关的特定状态,一种使婴儿能学会人类任何语言的物理及相应的心理机制。婴儿就是凭借这个普遍语法去分析和理解后天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素材。婴儿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实现的;③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等。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7.婴儿期言语的发展特点有哪些?
答:婴儿期口语的发展特点表现为:新生儿能分辨语音刺激和其它刺激;9—12个月说出第一个指示词;18—24个月,出现双词说话;3—4岁,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句子;7岁前,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8.气质的四重类型说是什么?
答:气质的四重类型说是从古希腊开始逐渐传播并发展起来,到现在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种学说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最基本的类型。
9.什么是婴儿依恋?婴儿依恋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共有几种婴儿依恋类型?
答:婴儿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
婴儿依恋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一3岁)。
婴儿依恋的类型主要有: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第五章&& 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D &&7.D &&8.C &&9.A &&10.D &&11.B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B&& 21.B& &22.&& C 23.D
二、名词解释题
1.机能游戏: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游戏形式。它包括简单地、重复性地移动自己的身体,或反复摆弄某物体,儿童只是从动作本身获得乐趣,游戏的象征性机能这时还没出现。&&&
2.假装游戏:是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性色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3.无所事事游戏:是指儿童并末真正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只是偶尔注视一下所感兴趣的事情,如摆弄自己的衣服,在地上跳来跳去,四处张望,这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
4.平行游戏:是指几个儿童以一种相仿的方式同时玩同样或类似的玩具彼此的空间距离很近,也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彼此不交谈,也无共同的目的和合作的意图。&&&
合作游戏&&&
5.合作游戏:是有明确的目的、分工和合作,儿童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角色去完成任务,相对于前几种游戏形式来说,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最高。时间、空间概念等。
6.延迟满足:是指为得到更大的却较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较小的好处
7.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
8.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如帮助、安慰、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对他人谦让,使他人愉快等,也被称为“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
9.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感、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三、简述题
1、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幼儿期的基本特点有: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2、关于儿童游戏有哪些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儿童游戏理论主要有:复演说,其主要观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澶人类祖先的活动,而游戏则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精力过剩说,这种理论认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放这些能量,只有把游戏当成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机能快乐说,彪勒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生活准备说,这个理论认为,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他们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认知动力理论,认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也可以发展新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中。
3、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有那些种类?
答:游戏的特点表现为:第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括动,它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的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第二,游戏虽然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它不是现实生括的简单翻版;第三,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也不像劳动那样要创造财富,而是与儿童自己的兴趣相联系,儿童在游戏中相当轻松和愉快,因此很受儿童的喜爱。
游戏的种类主要有: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为机能游戏、建筑性游戏、假装游戏和规则游戏;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分为无所事事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4、皮亚杰关于前运阶段儿童思维的几个实验是什么?
答:皮亚杰关于前运阶段儿童思维的研究做了几个实验,它们分别是:“三座山实验”、守恒实验和类包含的研究。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为: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以及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三个方面。
6、什么是儿童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
答:儿童的"性别认问"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性别角色认同” 是指儿童除了了解自己在生物学上的性别归属外,还应了解不同性别代表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
7、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关干儿童道德认知的观点是什么?
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和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属于第二阶段,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的所有特点。
柯尔伯格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再分为为两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阶段1: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阶段2:发展了交互的道义,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应该别人满足需要,了解公平和平等交换;习俗水平,
阶段3: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已和别人眼中都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阶段4:不仅关心劝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支持和论证。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巳有的社会秩序;后习俗水平,阶段5: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守法律;阶段6: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柯尔伯格认为,幼儿道德认知是处于前习俗水平,他们的道德判断是个人化的、自我中心的和具体的。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要依次经过这几个阶段,不能超越,只能循序渐进。
8、什么是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关于其发展有那些理论?
答:亲社会行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如帮助、安慰、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对他人谦让,使他人愉快等,也被称为“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其理论主要有:社会生物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其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第六章&&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6.A &&&7.C &&8.D &&9.B& &10.D&& 11.D
12.D& &13.B &&14.C& &15.A& &16.D &&17.B &&18.B &&19.A &&20.D &&21.C
22.B &&23.C &&24.C& &25.B
二、名词解释题
1.抽象逻辑思维:是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2.观察:是一种有意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虽然在时间上也有间歇)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4.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5.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6.注意集中性:是注意指向于一定事物时的聚精会神的程度。
7.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前提,也是掌握书面言语的初级阶段,它为阅读打下最初的基础。
三、简答题
1.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小学儿童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l2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
小学儿童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学习成为主导活动;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2.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及其成因是什么?
答:进人学校以后,并不是所有儿童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一部分儿童在阅读、算术等方面的学习中存在较严重的困难,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学习障碍。
关于产生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目前有这样几方面的假设:
第一,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
第二,遗传基因所导致。
第三,生物学上的原因,如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间某种神经介质不足或偏多所导致。
第四,后天的不良生长环境所造成。
3.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柑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在整个小学儿童,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第二,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第三,小学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第四,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小学儿童概念及推理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小学儿童在概念发展上表现出如下特点:逐步在事物的本质水平上掌握概念
掌握的概念逐步丰富化;掌握的概念逐步系统化
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不同的推理形式中:
(1)直接推理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
第一,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年级为第三阶段。发展的加速期在四五年级之间。
第二,小学儿童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
(2)演绎推理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二年级儿童能运用演绎推理来解释个别现象,但如果其解释与事实在表面上不相似时,判断中的逻辑关系就会受到破坏。
第二,三四年级儿童不仅能对直观感知的事实,而且能对通过言语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解释。只要所解释的概念所根据的那些事实有某些相似,儿童就能比较容易地进行演绎推理,但如果完全缺
乏相似性,他们会感到困难。
第三,三四年级儿童已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绎推理,但他们所进行的演绎推理是不完全的、不展开的。
(3)归纳推理
与前两种推理形式一样,小学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也经历了多级水平,最初儿童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常被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所吸引,却不能用归纳推理来确定一般规律和定理,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结论;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及教学的作用,到小学高年级时,儿童则开始能在许多个别现象中概括出本质的因果关系,并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5,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性自我的时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从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第二,从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第三,从小五到小六,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叉开始第二个上升期。
(1)自我概念
小学儿童对自我的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但是,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迸人小学后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对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具体的评价;第三,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是从评价的具体性向抽象性、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体验,发生于幼儿阶段,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自尊心上,由于儿童有了自尊体验,所以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6.小学儿童在“观点采择能力"上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由于儿童在7岁时就克服了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所以在小学阶段,儿童观点采择能力获得了很明显的发展。
7.小学儿童对友谊的认知及表现是什么?
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友谊概念的认知上发生着变化,表现在:第一,在儿童早期时,只根据一些表面的行为和关系,来断定是否存在友谊,后来发展到能把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和思想、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第二,儿童最初的友谊是一种自我中心的单向关系,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互为满意的双向关系;第三,从最初的那种暂肘的、只能共享友情的关系,发展到能经受住时间和冲突考验的关系。
第七章 中学生(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 4、D 5、D 6、B& 7、B& 8、D 9、B
二、名词解释题
1.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2.青春期生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为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病的过分夸大,也有人表现为由于对自己身体的某些特征不满意而极度焦虑。
3.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采取新颖、独特的对策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
4.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
三、简答题
1.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初中生是指个体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又称为青春期。
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是个体的生理发展的又一个显著加速期,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然而也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跟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租一些特殊表现,并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
初中生是一个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2.初中生生理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少年生理上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上。
(1)身体外型的变化
(2)体内机能的成熟
(3)性机能的迅速成熟。
3.初中生心理发展矛盾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4.初中生易出现哪些心理偏差?
答: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的倾向和行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5.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初中生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思维水平的提高上。在思维发展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带有经验型)。
(1)运用假设。对于少年来说,已完全可以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的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等逻辑课题。
(2)逻辑推理。初一开始,少年们就表现出了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归纳推理的水平高于演绎推理的能力,在推理的运用水平上,最先掌握的是排除推理。
(3)运用逻辑法则。少年们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于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和运用上。我国的研究表明,在掌握三种逻辑法则的正确率上,13岁儿童为68.2%,15岁儿童为72.78%。他们掌握这三种逻辑法则的顺序是: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
6.初中生思维品质矛盾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7.初中生的自我中心与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有何不同?
答: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初中生是自我意识发展跑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飞跃期在1-3岁。进人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的各种急剧变化使少年们将心思从客观世界中转入到主观世界中,从而导致第二次自我意识的高涨。其表现是,少年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开始想“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等问题,这种过于关心自我的倾向在他们的日记和其他作品中有明显的反映。
8.初中生情绪表现上的矛盾性是什么?
答:狂暴性和温和性共存,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9.初中生在人际关系上有什么新变化?
答:(1)改变了集体性的交友方式。小学儿童的儿童在交友方式上表现出了集体性,常常是若干个小朋友一起游戏。进入青春期后,少年们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1-2人,选择朋友的标准为:有共同的兴趣、苦闷和烦恼,性格相近,能在许多方面相互理解和信任。
(2)同龄朋友关系占主导地位。童年时的儿童虽已有了同龄朋友,但在感情上依然十分依赖父母。进入初中生后,少年的感情重心逐渐偏向亲密的朋友,朋友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与异性朋友关系的变化。在幼儿期和小学儿童,儿童间的交往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进人青春期后,双方都开始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都对对方产生了兴趣,但最初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异性同学的轻视和排斥,到青春期后期,男女少年的关系又开始融洽。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第一,情感上的脱离,由于少年们在情感上更依赖于同龄朋友,与父母间的感情不如以前那样亲密了;第二,行为上的脱离,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第三,观点上的脱离,少年何在任何事情上都强调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不愿意接受父母的观念和规范;第四,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随着少年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及其他成人形象进人他们的生活,他们会发现父母身上的若干缺点。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大部分教师都基本认可,初中生则不盲目接受任何一名教师,在每个少年心目中都会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他们会更努力地学习所喜爱教师所授的课程。
10.高中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高中生是指从14、15岁到18、19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当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即年满18罗的时候,青年的身心各方面己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高中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己达到基本成熟;二是当此阶段结束时个体己满18岁,可取得公民的资格;三是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清道路。
11.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青年初期个体(或称高中生),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其各种逻辑思维的发展上,逻辑思维的成熟是这个年龄阶段在认识能力上的最显著的特点。
12.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高中生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高中生学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但有时也出现矛盾。第三,强烈地关心着己的个性成长。高中生的学生十分关心自己在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对别人或自己进行评价时,也特别重视个性方面的特点。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高中生的学生能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动机、行为和表现,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第五,有很强的自尊心。第六,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13.高中生价值观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高中生价值观表现为几个特点:第一,对理论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的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第三,在青年的价值观中,反映个性色彩。第四,青年的价值观仍缺乏稳定性,有时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
14.高中生在自治方面有什么要求和表现?
答:青年的自治需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在情感上,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则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行为和社会事件。
自治需求的表现:第一,与父母的关系,进人高中生后,虽然青年们仍反对父母过多的干涉,但与父母间的直接冲突己大大减少了,他们更希望能与父母站在一个同等的位置上讨论和决定某些问题,希望能与父母和睦相处。第二,选择职业和学业。第三,对现实社会的态度,高中生处于理想主义阶段,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期望都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极为敏感,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思想认识上容易有偏颇或绝对化的情况。
第八章 从成年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B &&7.C &&8.A &&9.A& &10.A&& 11.C &&
12.B &13.C &&&14.B &15.C &16.A &17.D &18.D &19、A
二、名词解释题
1、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2、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在这一过程,青年可以暂时合法地延缓偿付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续偿付期”。
3、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
4、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三、简述题
1、成年后大脑和神经系统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脑的变化出生时,我们的脑部约有1 000亿个神经细胞,成年男性的脑平均重量大概是1 400~1 500克,成年女性的脑大概是1 200~1 250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细胞开始凋亡,脑的重量也在逐渐减轻,到生命终结时,脑的重量比最高值时减轻了5%~10%,即100~150克。脑重量减轻的速率在50岁以后加剧,平均每10年大约减轻2%。神经细胞的凋亡最终会导致大脑的沟回变平,裂缝变宽。
(2)神经系统的变化:首先,随年龄的增长,树突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树突是胞体的延续,它能够从其他细胞获取信息。如果树突发生衰退,人加工信息的能力也会衰退。其次,在正常老化的过程中,突触一方面随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减少,另一方面又随那些生长的神经细胞而增多。最后,神经递质的变化影响着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若神经递质水平下降,神经冲动的传递就会受到阻碍,人的行为就会出现异常。
2、简述成年到老年感知觉变化的特点。
答:当个体步入老年期时,感知觉的生理结构与青年期相比有所变化。相对应地,老年人的感知觉能力也有所变化。感知觉能力的衰退甚至丧失,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如读报、烹饪等。通过研究分析老年人感知觉生理结构和能力的变化特点,一方面可以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成年人进行科学健身,延迟衰老;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针对不同的感知觉能力的衰退,设计不同的工具,如老花镜、助听器等,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
具体表现在:(1)视觉的生理结构、功能和信息加工过程都发生变化,如视觉编码速度,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的视觉编码速度呈下降趋势;视觉搜索,指的是人们怎样扫描视觉影像,找出重要的信息。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完成这个视觉扫描任务的时间要显著长于年轻人;视觉注意分配,研究者认为,老年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显下降了。(2)听觉的生理结构、听觉的功能和听觉的信息加工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如言语的感知觉对于言语理解来说非常重要,它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言语理解而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
3、影响成年到老年智力发展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1)文化历史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影响到成人的智力活动。
(2)教育因素,教育对成人智力发展的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教育因素在实际中怎么样影响智力发展仍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难题。
(3)职业因素,斯库勒等研究发现,个体工作情境越复杂,越富于挑战性,其智力功能的维持效果就越好。
(4)健康因素,随年龄增长,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是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生理转折的变化对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4、简述成年后智力发展的主要理论。
答:(1)心理测量学取向的智力发展观, 运用心理测量的手段考察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883年,英国的高尔顿便利用自行研制的测量个体心理物理能力的工具,较系统地探讨了智力的个体差异等重要的心理发展问题,对现代心理测量学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新机能主义者的智力发展观 ,为了回应心理测量学取向有关成人智力发展的研究结果,以巴尔特斯等为代表的新机能主义者部分借鉴了卡特尔和霍恩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特点的论述,逐步确立了一整套成人智力发展的理论。
(3)皮亚杰主义取向的智力发展观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提出后,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对皮亚杰理论的各种回应、补充或革新构建起了许多新的智力发展观点。这些发展观延续了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一些基本研究思路,认为探讨成人智力发展规律不能仅像心理测量学取向那样作定量的描述,或者注重个体在从事某种智力活动(如做智力测验)时给出的答案正确与否,而应该对智力发展过程中的认知操作上的模式差异进行定性的阶段性描述,重视考察个体通过思维等认知操作给出答案的心理过程。这类发展观往往被归结为皮亚杰主义取向的智力发展观。
5、简述成年后自我发展理论和个性特质。
答: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其理论中涉及的诸如“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 “内疚感”等概念,都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是 从第六阶段开始的。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关注”。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
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
荣格的观点: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有两种重要的倾向与年龄密切相关,即内倾和外倾。人到中年后,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 拉文格的自我发展理论,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改变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人格发展是指从出生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的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和习得经验的积累而逐渐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能发生改变。具体来讲,有四种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表现类型。第一,差异稳定性,是一种最常见的稳定性,即个体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稳定性;第二,绝对稳定性,指的是人格特点在质或量方面的跨时间的稳定性;第三,结构稳定性,即一系列变量间的相关模式的跨时间的稳定性;第四,自比稳定性,指的是个体人格特点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6、论述死亡和死亡过程。
答:(1)死亡的意义:死亡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自我的丧失,死亡的三个特征:不可逆转性——一旦某一活着的有机体死亡,其肉体就不能获得生命;无功能性——活着时人体的功能在死后就停止了;普遍性——所有活着的机体都会死亡。
(2)死亡焦虑的四个基本特征:对躯体变化的担忧;对时间流逝的意识;对伴随死亡而来的痛苦和紧张的担忧;对死亡引起的智力和情绪反应的担忧。
(3)临终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否定阶段,否定是自然的心理防卫反应,是为了暂时躲避病症给予的压迫感,是个人对令人震惊的噩耗的心理缓冲;愤怒阶段,愤怒实际上是心急、焦虑的表现,此时愤怒,焦虑,恐惧,不安等各种情绪混成一种复杂难以言表的心理;协议阶段,此时的心理是基于延缓生命的企图;抑郁阶段,当病人知道自己乞求无效时,死亡无法逃脱之后,便进入重度抑郁,表现为悲伤,情绪低落,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此时病人会体验到绝望及一种准备后事的悲哀,家属必须在其身旁全心陪伴。接纳阶段,此阶段病人准备接纳与之俱来的一切,多数病人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有所准备,心情相当平静,对高兴或悲哀麻木默然、置之度外。
(4)死亡必须面对的四种挑战: 必须在物质方面确定满足身体需要并减轻痛苦和紧张;必须满足安全感、控制感以及仍有些许余生尚存的心理需求;在社会性方面力图保持自己与他人、群体之间有价值的联系; 发现、确定意义的需要。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