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捕杀鲸鱼视频鱼类算不算污染环境或浪费资源

皮革化工 - 天天文档-文档下载中心
PDF/Adobe Acrobat
第24卷 第5期 2007年10月
皮 革 化 工LEATHERCHEMICALS Vol.24 No.5 Oct.2007实用技术环境矿物材料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Cr污染的应用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孙玉琢198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矿物材料研究.基金项目:天津市社会发展项目资助06YFSF02500.孙玉琢,商平,蔡钰颖,孙恩呈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摘要:环境矿物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和良好的使用性能,无生态副作用等特点,对制革工业中含铬污染的土壤和水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本文综述了十多种环境矿物材料对含铬污染土壤和水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应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制革工业铬污染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环境矿物材料;制革污染;污染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5-0026-05ApplicationsofCrPollutionControlbyEnvironmentalMineralMaterialinLeatherIndustrySUNYu-zhuo,SHANGPing,CAIYu-yingCollegeofMarineScienceand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ianjin300457,ChinaAbstract:Manyadvantagessuchasextensivesources,cyclingutilizationandno-biologysideeffectwerepossessedbyenvironmentalmineralmaterials,anditisbettertodealwiththesoilandwaterwithchromepollutioninleatherindustry.Inthispaperthemechanismandapplyofmorethantenkindsofvariousenvironmentalmineralmaterialsweresummarizedtotreatthesoilandwatercontainingthechromepollution.Keywords:enviropollutedwatertreatment 制革工业是我国轻工业中的传统支柱产业,尤其在近几年,我国制革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制革工业的中心.但在制革工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污染,其中铬鞣剂使革具有较高的耐热稳定性和柔软性是产生铬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制革厂的调查,发现在鞣制工艺中铬的平均吸收率为60%~70%,废液中残存25%~30%,大量未结合的铬随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铬Cr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元素.在环境中常见的铬的形态有三价铬Cr3+和六价铬Cr6+.溶液中的Cr3+浓度很小,所以毒性很小,Cr6+溶解度大,因而毒性很强.如果过多地摄入铬会使人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对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当铬在人体中的富积超过一定的浓度5mgL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铬污染还会对地面水生物和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在植物和鱼类骨骼中产生聚集从而影响到人类的食物链.若废铬液直接排放并渗入土壤中,土壤对铬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pH=6.4~8.5,土壤中的Cr3+会转化为Cr6+化合物,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现有的研究表明作物受铬污染后会阻碍幼苗的发育,降低产量,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目前,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污染的方法包括生物吸附法,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电渗析法,硫酸亚铁法等.但这些传统的处理方法普遍存在二次污染,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寻求新的治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以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污染土壤和废水方面显示出了众多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 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制革工业中铬污染的方法 利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制革工业中铬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物理吸附,即利用环境矿物材料疏松多孔的结构和表面积很大的特征,将铬从被污染土壤中清除;二是化学吸附,即利用环境矿物材料的化学性质使吸附剂和被吸附物结合,改变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用于治理含铬污染土壤和水的环境矿物材料有所不同,将分别作介绍.2 治理含铬污染土壤的环境矿物材料2.1 水泥和硅土将被铬污染的土壤与水泥和硅土混合也可以辅以一定的还原剂,用于还原六价铬,通过水泥和硅土的粘合作用固定其中的铬,使铬不再向周围环境迁移.Meegoda等应用SS技术,进行了治理铬污染土壤的小规模实验,将被污染土壤挖出后与一定的硅土混合,从而实现铬的固定化,稳定化,处理前土壤含铬量0.2%~2.6%不等,淋滤液Cr6+浓度大于30ppm,处理后淋滤液Cr6+浓度可达5ppm以下.采用该法修复铬污染土壤,需将土壤挖掘出来,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2.2 煤渣将煤渣与铬渣混合进行还原焙烧,Cr6+被氧化还原成不溶于水的三价铬.解毒后的铬渣可直接用于建筑材料和垫地.此法的优势是一次性投资少,处理成本低,但煅烧产生的烟气会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增加除烟,除尘设备,使得成本上升.2.3 铁锰铝氧化物铁,锰,铝为自然界中少数但常见的变价元素,其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往往可表现出一定的氧化还原作用,具有明显的化学吸附性特征,尤其是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还具有较完善的孔道特性.氧化铁矿物是土壤中吸附铬的主要载体,利用氧化铁矿物作为环境矿物材料吸附土壤中有毒的铬元素;另一方面在改变介质条件的情况下,使其解吸释放这些污染的铬元素,或用吸附位更强的无污染元素代换铬元素,以便达到再次利用的目的.因此可以说,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具有潜在的净化重金属污染物的功能,能成为土壤环境中吸附固定态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效物质.3 治理含铬污染水体的环境矿物材料3.1 大洋锰结核大洋锰结核常见于m的海底沉积物表层.结核中含有40多种矿物:主要锰矿物有钡镁锰矿,水羟锰矿和钠水锰矿3种,铁矿物有针铁矿和赤铁矿.大洋锰结核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大,隧道孔结构特殊,层片状结晶结构,活性中心多样等环境矿物学性质,因此锰结核对于铬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酸性范围内,锰结核对铬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于锰结核吸附铬离子是放热的,同时温度增加导致锰结核中起主要吸附作用的针铁矿,二氧化锰表面负电荷降低,金属离子水解增多及锰结核和金属离子之间静电斥力的下降,并最终导致较高的吸附容量.Parida研究认为,锰结核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与金属离子的水解常数,锰结核本身的零电点锰结核的零电点pHzpc≈4.5以及锰结核表面的MOH+M代表金属元素基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3.2 锰氧化物锰氧化物是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活性氧化物.由于其结晶度差,表面积大,PZC低,负电荷表 72 第5期 孙玉琢,等:环境矿物材料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Cr污染的应用 面高以及易发生同晶替代等特点,对铬有很强的氧化与催化氧化作用.由组成供试锰结核的主要氧化锰矿物得知,对Cr3+的氧化能力:钠水锰矿锂硬锰矿钙锰矿.3.3 沸石沸石Zeolite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架状的含水碱式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是硅酸盐矿物中硅酸根中的硅被铝替换而形成的.沸石具有由Si—O和Al—O四面体所构建并充填其中,有良好的过滤性能.位于孔道内的阳离子Na和Ca等与Si-Al骨干的联系力较弱,可进行孔道内的离子交换而不破坏晶格.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去除水中的铬离子.沸石具有很高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沸石具有较大的离子交换能力,经适当化学处理后,其性能更为突出.将天然沸石用稀无机酸HCl,H2SO4,HNO3,HClO4等处理,使H+交换率至少在20%以上,成型后在90~110℃干燥,最后用350~600℃加热活化后即成H+型沸石,具有很高吸附铬的能力.沸石用过量的钠盐溶液NaCl,Na2SO4,NaNO3等处理,使Na+离子交换率至少在75%以上,成型后干燥加工制成Na型沸石,能大大提高对铬的吸附容量.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表明,钠型或者铵型沸石均可用于制革工业中铬污染废水的处理,废液中Cr6+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使其Cr6+含量降至0.5mgL以下,处理成本在1.0元t左右,沸石经盐酸和氯化钠混合液解吸再生后可重复使用.Santiago等研究了用有机阳离子乙基十六烷二甲基铵EHDDMA和鲸蜡改性后沸石的功效.改性后,沸石带正电荷,从而阴离子交换得以发生,CrO4-2被吸附到沸石上.实验结果表明,用鲸蜡改性沸石比EHDDMA改性沸石效果要好,它们对Cr的吸附能力分别大约为0.65mgg和0.42mgg.3.4 粉煤灰粉煤灰是发电厂的废产品,含有碳和硅氧化物,铝氧化物,铁氧化物及钙,镁,钠,钾,硫的氧化物.Grover和Narayanaswamy发现,粉煤灰对Cr6+有一定的吸附能力,pH值为2时,其对Cr6+吸附能力为4.250mgg.黄彪等进行了利用粉煤灰活性炭吸附水中Cr6+的试验,确定pH值为4或以上时,开始时速度很快,随着时间推移,速度逐渐减慢,最后吸附达到平衡,平衡时间大约为6h,其吸附容量为3.98mgg.也有人尝试将粉煤灰与其它材料结合,提高其水处理功效.如高峰等利用腐蚀电池原理,以铁屑粉煤灰为处理剂,控制pH值为3~4,可处理任何浓度范围的含Cr6+废水.3.5 天然锰钾矿天然锰钾矿是Mn-O八面结构,与大多数天然氧化物矿物类似,天然锰钾矿表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与水溶液或空气中的水接触时,易在其表面形成表面基-羟基,羟基可与介质中的Cr离子发生吸附反应,形成表面络合物.锰钾矿的氧化还原性缘于其含有变价的Mn4+和Mn3+离子,锰钾矿可将毒性较大的Cr6+还原成毒性较小的Cr3+.3.6 磷灰石磷灰石的晶体化学通式A10[PO4]6Z2,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着广泛的类质同像替换.结构中A位离子有两种配位位置,分别是配位数为9的AⅠ位置和配位数为7的AⅡ位置,而磷氧四面体则通过共角顶或共面的AⅠ,AⅡ多面体连结起来,二价阳离子的进入将产生位置选择性而形成有序的超结构,同时两种A位置的存在使得磷灰石对各种二价阳离子具有广泛的容纳性.磷灰石对Cr6+的直接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低于50%,这可能是由于Cr6+的离子半径过小,难以在AI,AII两种结构位置上稳定存在.3.7 蒙脱石蒙脱石Montmorillonite,成分为Na,Ca0.33AI,Mg2[Si4O10]OH2 nH2O,具有2:1型的层状硅酸盐结构.蒙脱石是蒙皂石族矿物二八面体亚族中的矿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天然蒙脱石对铬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吸附效果并不明显,为获得更高的性能,可对蒙脱石进行钠化改型,就是在钙基蒙脱石中添加Na2CO3,Na3PO4等改型剂,通过阳离子交换,改型为钠基蒙脱石.钠基蒙脱石的扩散层厚度大,膨胀倍数高.Tavani和Volzone利用蒙脱石和高岭土来吸附处理鞣剂废液.彭书传等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纯蒙脱石进行有机柱撑改性,有机柱撑蒙脱石对Cr3+的吸附要优于纯蒙脱.在实验条件下,有机柱撑蒙脱石对水中Cr3+50ml,质量浓度为1mgL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pH值为5.23, 82 皮革化工 LEATHERCHEMICALS 第24卷吸附剂的用量为0.5g,吸附时间为40min,此条件下去除率达到了90.97%.3.8 膨润土Cadena用经过亲有机阳离子四甲铵离子取代粘土中天然可交换的阳离子后的膨润土来吸附Cr6+.四甲铵离子使粘土表面更为憎水,从而提高了它的吸附能力.所用的处理成分也影响片状粘土层间的距离.天然膨润土对Cr6+的吸附能力大约为55mgg,经过处理后大约57mgg.邵涛等研究了Cr3+和Cr6+的化合物在膨润土上的吸附.Cr3+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0.47mgg,远大于Cr6+.胡福欣等以AlCl3和MgCl2-CaCl2为添加剂制得的改性膨润土对含铬废水具有良好吸附性能.3.9 天然铁的硫化物铁的金属矿物包括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铁的硫化物具有极好的处理含Cr6+废水的能力,这是由于该矿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微溶作用Fe2+,S2-,S2-2,并且是氧化还原作用SS2-与Cr6+Cr3+电对,SS2-2与Cr6+Cr3+电对和沉淀转化作用S2-与Cr3的反映.天然黄铁矿只有在pH2的介质中,反应时间为2.5h,用量为2.0g时,才能使所处理的含Cr6+浓度为10mgL,容量40ml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利用400~500℃加热20min改性后的黄铁矿处理相同条件的废水时,介质的pH值达到3.06~11.02,反应时间缩短为1h,试样用量也有所减少.以天然铁的硫化物代替常用的亚硫酸钠盐还原Cr6+,生成Cr2S3难溶物,该方法不仅能大大降低处理成本,而且省去必须加石灰以形成CrOH3沉淀物的传统工艺,大大减少污泥的产生,还能提高硫资源的利用率近4倍.制革工业中Cr6+废水往往是酸性的,这不仅有利于磁黄铁矿对Cr6+的还原作用,且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pH值自行增大,还能使治理后的水质酸度大大降低.在过量使用磁黄铁矿的条件下,处理后的水质能够接近中性,无需加碱中和即可直接排放.3.10 高岭石高岭石是最简单的1:1型结构粘土矿物,OH-基团分布于层的边缘,能发生阴离子交换反应.由于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力相当弱,因而在水中易散开,决定了高岭石的离子交换速度较高.TavaniEL等用高岭土研究了鞣革废水中Cr3+的吸附,高岭土对Cr3+的吸附容量为0.108mgg.B.S.Krishna等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改性后的高岭土吸附水中的铬酸盐取得良好的效果.3.11 海泡石海泡石Sepiolite,化学通式为Mg4Si6O15OH2 6H2O,属斜方晶系,为链层状水镁硅酸盐或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层链状结构的含水镁硅酸盐或镁铝石质硅酸盐矿物,呈纤维状.由于这种独特的结构,使海泡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离子交换能力.但天然海泡石的吸附性和离子交换性很弱,其比表面积远未达到理论值.经研究证明,通过加热烘烤,焙烧,水热化,酸处理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后的海泡石其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增强,离子交换容量增大,对铬废水有着较强的去除效果.可利用反渗析原理,电解法,电渗析法去除含Cr6+的废水.海泡石经NH4 FeSO42 12H2O改性后,在pH值等于3~6,Cr6+0~35mgL条件下,按1L废水加入2.5g改性海泡石进行静态吸附12h,Cr6+的去除率达到99.5%.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不带来二次污染.蔡荣民用品位为92%的海泡石精矿与一定比例的吸附助剂F-C结合,经混炼,挤压成型,低温焙烧等工序制成铬离子吸附剂,对铬离子有较高的去除能力.杨明平将海泡石经浓度为2%的盐酸进行改性处理,在处理时间为24h,处理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可以明显增大其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可达410m2g.景德镇某厂用改性海泡石治理含铬废水,调节溶液pH=5,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8h,对Cr6+的去除率达98%以上,治理后的废水中Cr6+的含量为0.15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徐秋云等用Fe3+对海泡石进行改性后,在pH=1.4~1.5时,饱和吸附Fe3+的改性海泡石,对Cr6+的吸附效率达到92%.3.12 煤系硫铁矿煤系硫铁矿,一般赋存于煤层的顶,底板或夹矸中,其含硫量在18%以上.有些夹矸中的硫铁矿呈结核状,含硫量达30%以上,这些硫铁矿多随煤采 92 第5期 孙玉琢,等:环境矿物材料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Cr污染的应用 出或在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以矸石形式排入矸石山,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用煤系硫铁矿处理含铬废水时,对废水的pH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酸性介质更有利于去除Cr6+,在工业应用中一般将废水的pH值调整为4较为合适.煤系硫铁矿与六价铬的比值为50:1,粒度为180~200目较为适宜,在工业应用时反应时间一般不少于2h.利用煤系硫铁矿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开辟了煤系硫铁矿资源化利用新途径.3.1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ActivatedCarbon是一种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的多孔炭素材料.在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ReactiveBarrier,简称PRB技术中的零价铁和活性炭都对铬有去除作用,处理Cr6+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活性炭对Cr6+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零价铁对Cr6+有较强的还原作用,通过生成CrOH3沉淀,去除污染水体中的Cr6+.零价铁与活性炭的配比直接影响着Cr6+和总铬的去除.比例越大,去除的性能越好.在零价铁和活性炭质量分数均为40%时,m1m2=15时,出水中的Cr6+的质量浓度低于0.05mgL,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5].但活性碳价贵,使用寿命短,须再生,操作费用高.4 结语综上所述,环境矿物材料来源广泛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环境矿物治理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且无生态副作用等特点,因此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污染土壤和污染水净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在一般性环保技术不能解决的区域性污染问题方面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从目前的利用方面来看,虽然环境矿物材料在我国资源丰富,但利用程度却很低,而且大多数材料的利用还都处在实验室的研究阶段,距最后的综合利用还有很大的距离.笔者对今后环境矿物材料在制革工业治理铬污染的应用有以下几点建议:4.1 环境矿物材料对于治理铬污染,用于处理水污染的比较多,工艺比较成熟,但是对于处理铬污染土壤,至今没有太多的治理方法,且治理成本比较高,工艺较复杂.故今后应着重研究环境矿物材料简单处理土壤污染的工艺.4.2 环境矿物材料应用于铬污染治理时,普遍存在着用量大,吸附效率不高等弊病,故应着重研究矿物材料的改性及二次利用方法,以提高其吸附效率,向环境矿物实际应用的减量化方向努力.4.3 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铬污染时,不能根除其毒性,大多数都是将剧毒的六价铬转化成少毒的三价铬,建议今后在实际应用中加强从吸附后的矿物材料中回收利用铬方法的研究.4.4 环境矿物材料制备吸附剂,原料来源广,制造容易,价廉,但吸附剂使用寿命短,希望以后通过合理改性延长使用寿命.4.5 目前利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铬污染多数都为单一利用,以后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各种环境矿物材料的性质,综合利用,扬长避短处理铬污染.4.6 目前利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铬污染主要是吸附法,以后可以探讨在其它方法中加以应用.随着环境矿物学的不断发展,环境矿物材料在制革工业中治理铬污染土壤和废水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矿物材料在该领域的开发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参考文献:略上接第25页[20]NicolasFL,GagnieuCH.DenaturedthiolatedcollagenⅠ.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J].Biomaterials,7~813.[21]周磊,等.胶原蛋白硫代改性方法的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2]RocheS,RonziereMC,HerbageD,etal.NativeandDPPAcrosslinkedcollagenspongesseededwithfetalbovineepiphysealchondrocyresusedforcartilagetissueengineering[J].Biomaterials,~18. 03 皮革化工 LEATHERCHEMICALS 第24卷八千米深海鱼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19:02&&来源:
近日,雾霾天气大范围伺机而入,市民普遍有种窒息的感觉,如此严重的环境恶化是整个生态系统不稳定的后果,而人类无疑是罪魁祸首。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系统 协调平衡、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才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生存环境。8千米深海鱼一马当先,以身作则,践行生态环保的理念,助力生态友好的中国梦!
舌尖上的小浪费
生态圈的大破坏
也许中国人只意识到工厂对环境的污染、工程建设对生态的破坏,但实际上中国80%的污染物和生态破坏来自不良生活习惯而产生的生活垃圾。
以中国水产品消费为例:据统计,2012年中国水产品消费6400万吨,而水产品可吃的肉只占30一40%、虾蟹贝只占20%,中国的饮食习惯都是以整鱼 形式消费,因此中国每年因水产品消费而产生4000余万吨垃圾污染,而欧美国家全部是精加工消费,不仅消除了污染,下角料还变成了巨大的财富,做到循环经 济。特别是虾蟹贝的皮壳的价值远远大于肉的价值。
去过欧洲的人都会发现,欧洲人吃整鱼时有一种负罪感,因为会产生垃圾污染、浪费资源;吃小鱼时更是感到罪孽深重,因为破坏了生态、不可持续发展,觉得对不起子孙后代。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吃整鱼、小鱼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在犯罪呢?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环境最差,生态最脆弱的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人不良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所谓“舌尖上的中国“这种不良的饮食文化,不仅对人们的健康不利,更给中国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纯野生深海鱼
8千米助力中国梦
青岛8千米深海鱼食品有限公司主营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北冰洋、南极圈海域所产的深海冷水鱼、虾、贝、蟹类产品,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精加工深海鱼专业经销公司,更是中国第一家定位销售MSC认证产品的水产品企业。
8米深海鱼承诺只经营北极圈以内和南极圈以内的深海产品,在世界最干净无污染的海域精选纯野生的深海鱼、虾贝蟹等产品,选用欧盟注册的捕捞运输船,以冷链物流快速运输到西苑工厂的无菌车间进行精加工,加工过程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安全无污染、环保高标准。
8千米的深海鱼产品通过“去皮去刺去骨”的精加工只保留可食用部分,集体加工成鱼块,避免产生额外的鱼垃圾。化冻即可烹饪,简单快捷,减少了烹饪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和水,还节约了能源及各种佐料。
如今的饮食文化已变得的浮夸起来,请人吃个饭都得讲面子、谈排场,但再多的资源也经不起无情的浪费。8千米秉承环保、节能、节省、循环经济的理念,致力生 产无垃圾的深海食品,为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提倡科学、文明的膳食理念,用安全、营养、健康、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方便快捷的饮食文化,为生态平衡和可持 续发展负责,坚持可持续捕捞,纯正野生。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建设环境、生态友好型社会,提高中国人的生活质量,让中国人活的更有尊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就是我们的中国梦,8千米将以身作则,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共建“美丽中国”,倾情助力“中国梦”!
太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太原日报社和太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太原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太原新闻网联系。
联系电话:(1 8222094
Copyright & &2003-.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太原新闻网版权所有  记者调查  毒水、毒气、毒盐,有条件的人家都搬走了  燕尾港位于灌云县的最东端,是江苏省唯一的海河联运港口。燕尾港作为苏北地区条件最佳的港口,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素以“享黄金海岸,受渔盐之利”著称,曾被省海洋渔业局确定为二级渔港。  针对投诉材料反映的情况,11月17日,记者来到燕尾港展开调查。据了解,燕尾港镇目前正在进行整体搬迁,在灌云县的发展规划中,燕尾港地区被确定为“港区城”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来的镇区规划为港口仓储区,发展港口大物流,同时规划一个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规模的新城,燕尾港镇区就将整体搬迁到新城区,当地化工企业聚集的位置为临港产业区。    五颜六色的河水  长着脓包的鱼  李先生是燕尾港镇的原住民,家中世代以捕鱼为生。他告诉记者,化工厂集聚地被当地政府规划为“临港产业区”,2005年当地开始招商引资,引来了一大批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刚进驻港镇,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工厂排放不达标,环境遭受污染,曾被多家媒体接连曝光。  李先生介绍说,工业园区离海边约有一两公里,化工厂排出的污水一般都是先排向镇区的河道里,镇区地势较高,污水顺着河道流向海边。虽说海边有大坝和闸口,却挡不住这些受到污染的河水。海水涨潮时,闸口关闭,海水退潮时,则把闸口打开,污水顺势排放到海中。  在沿海的“新滩闸”,河流和海之间隔了一条大坝,中间设置了一道铁闸。远远望去,港镇地区河流由很多个河塘组成,每两个河塘之间都有一个豁口,最终汇集到海里。  “因为河水、海水受到污染,渔民在河塘里养的鱼虾都有问题,近海的鱼虾也不能吃,有的鱼身上还长着脓包,虾和蟹大多都带有化学剂的味道。镇里人都知道这些鱼虾没法吃,所以本地人基本不吃,很多渔民把这些鱼虾拉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卖。”李先生说。  就在记者采访途中,有几位渔民捧着一盆水产走了过来,这是他们刚从自家鱼塘里捞上来的。记者发现,其中一条沙光鱼的尾部就长有一个一角硬币大的脓包,鱼身上还有不少地方破损。这位渔民说,“这还不算明显,前两天家里还有条鱼,身上长了五六个大脓包。这些鱼就算抓上来也不敢吃,都有味道。”  李先生又带记者来到了第二个闸口“汤家闸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鸡蛋味。在和大海相连的河道里有一块水域,河水较为清澈,但呈墨绿色。不远处的“燕尾挡潮闸”也是如此,河水呈绿色,海水则呈红棕色。而在整个产业区内,河水的颜色还要“丰富”许多,黄色、红色、青色,甚至是乳白色。  在“新大闸港嘴”处,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有一个排污口,每天会有大量的污水排到海里,后来听说排污口被堵掉了,现在这里正在建一个钢管厂,原来的排污口就在钢管厂的正下方。  农药味、油漆味、氨水味  刺鼻气味不下5种  住在海边的居民周老伯告诉记者,几十年来他们一直都是使用井水,现在河水受到了污染,井水也遭受影响,有了点味道,所以现在除了使用井水外,家里还常备纯净水。周老伯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少居民都呆不住,有条件的人早就搬走了,周老伯家周围已经搬走了十几户了,现在只剩下了6户。  不仅沿海的居民受到影响,镇上的居民也说饮水受到了影响。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自来水带一点咸味,现在喝的都是纯净水。  记者路经镇上的汽车站时,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正在路边清除杂草,记者问她准备种什么时,她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去年种的黄豆,今年一点收成都没有,都是有毒河水害的。今年准备改种麦子了,不需要引水,不过还不知道能不能长得起来呢。种不起来也没办法,我年纪这么大了,出去又挣不了钱,只能种点地。”老太太告诉记者 ,以前化工厂没来时,这里的土地是种啥长啥,收成很好,路边还有青草绿树,自从大量“毒水”排到河里后,收成就一年不如一年,连青草都慢慢枯萎了。  在产业区四周的荒地上,堆积着一堆堆的白色粉末,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居民手工制作的海盐,以前是抢手货,现在水被污染了,这些盐也有毒了,所以居民就把盐抛在了路边,一条路上粗略数数都有数十堆。  记者发现,还有些居民仍旧住在工厂林立的产业区内,一家老的虾苗场附近,10多户民居被工厂围绕在内,除了饮水问题,每天他们还要忍受刺鼻的气味。“家里的门窗每天是不开的,不过在家里仍然能闻到刺鼻的味道,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搬走,希望越快越好。”居民王老汉说。  在港口的沿海区域,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水产市场,这里的品种并不多,销售的大多是梭子蟹和贝类。据这些摊贩介绍,这些都是从远海捕回来的,近海和河塘里几乎没有。  记者走访了多家化工厂,结果一路上闻到了不下于5种不同的刺鼻气味,有农药味、油漆味、氨水味等等。从外围观察整个产业区,这里烟雾环绕,几根高烟囱不断向空中排着废气,气味刺鼻,令人难以忍受。记者一行人在走访完产业区后,均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几家化工厂的外墙上居然还粉刷着“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等字样。    上面领导来查  就投洗衣粉“净化”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早在2005年,就曾有媒体以《20家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入黄海》为题,对燕尾港镇兴建化工园区污染进行了报道。当时的产业区,已经投产了20家化工企业,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全部化工污水,一直以来都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进入黄海。迄今为止,为园区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却尚未投入使用,这使得化工厂的违规排放变得“顺理成章”。  据当地人介绍,在沿海化工园,当时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很多厂依然把污水直接排到厂门前的明渠里。一到上面有人来,他们就雇人大包大包倒洗衣粉,“一下子就变碧清的了。把洗衣粉泡沫一捞,什么都看不出来。”  采访中,不少居民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仍然住在园区里的居民希望能够尽快搬迁,远离“毒气”困扰。另外,几乎所有居民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大力排查偷排废水、乱排废气现象,大力整治河水、海水,还大家一个干净的水环境。  “其实镇里是有污水处理厂的,但只是建好放在那充个门面,根本不用,真是浪费土地,浪费资源。”李先生说。  记者在当地的污水处理厂看到,处理厂分为两片区域,其中一片里空无一人,而另外一片里有机器运作的声音。  一位马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是2005年开始建的,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由于污水处理量较大,现在正在建造二期处理厂。“环评通过的厂都要把污水管接到我们这,现在我们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是2500吨左右。”  在管道排放处写着7家单位的名称和16个泵站的名称,马某介绍说,每个泵站代表着1-5家单位,而污水处理厂是按流量收费,每吨2元多。  按照这样计算,化工厂用在污水处理上的钱每年总共近200万元,按50家单位平均下来就是4万元。  环保局长说  “我们呆的时间长了,闻不出来了”  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记者见到了当地环保分局局长吴述新,在记者的要求下,吴述新答应和记者一起去产业区实地查看一次,然而这一趟走下来,吴述新的回答却令记者哭笑不得。面对扑鼻而来的刺鼻气味,吴述新说:“我们呆的时间长了,闻不出来了。”  11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人首先来到了新滩闸,面对红色并浑浊不堪的河水,吴述新解释说:“我们这里是岩浆地质,河底有很多泥沙,河床的颜色是红色的,河水流动会带动泥沙,所以看上去才会是这个样子。”汤家闸口上,吴述新再次解释说:“这里的河水是死水,不流通,所以看上去才会比较清澈。”  在一家化工厂门前,面对鲜黄色的河水,吴述新又说:“这个不是水本身的颜色,河底的淤泥就是黄色的,映着水的颜色就变成了黄色,其他地方也是这样,河底的淤泥是什么颜色,水就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淤泥的颜色会有不同?是不是之前已经受到污染,所以土壤的颜色才会发生变化?”面对疑问,吴述新的回答是:“我到任时间不长,不知道。”  “我们这里的化工企业的废气、废水排放指标应该都是达标的。”吴述新坦言,虽然排放达标,但排出废水、废气多少还是存在污染。“几十家企业的排放加在一起,空气有点味道是正常的,但是影响不会很大。”吴述新透露,11月14日至16日间,江苏省环保厅曾派人到产业区进行检查,各项指标、数据还未监测出来,但吴述新表示,各项数据应该都能达标。  据吴述新介绍,他原本任职于连云港灌云县环保局,今年5月份调任至当地的环保分局。“对于以前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现在,这里的环境在一天天变好。”吴述新说,为了改善当地的环境问题,环保局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利用各项技术进行监控之外,还责令一批味道浓重、污染大的产品停产,一旦发现企业超标排放或是偷排,会立刻查处。目前,产业区内就有好几家企业正在停业整顿,达标后才能恢复生产。  吴述新透露,当地新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对这一片区域做出了规划,要求化工企业搬迁,在“十二五”末,整个产业区仅保留20-30家化工企业。    产业区答复  将进一步加快搬迁工作进度  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当地关于居民投诉问题的回复报告,报告中介绍,临港产业区现有进区企业105家,园区现通过省、市环保部门核准试生产的化工企业有74家,在建项目有31家。  这份报告中称,今年6月份以来,燕尾港镇个别居民多次在网上发帖,说相邻的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区和灌南县堆沟港化工区群众都有健康费,该经费是省政府拨的专款,每人每月600元,而他们的健康费被地方政府克扣,要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补发到位。面对这些传言,园区曾派人前往响水、灌南两县了解情况,结果证明是谣传。  尽管园区管委会和县环保部门一再做群众工作讲明真实情况,但仍有个别燕尾港镇居民从中串通,要求发给健康费。10月31日,有20多名群众围堵燕尾港镇政府大门,经镇政府领导劝说后离开。11月2日、3日,又有人组织近40名群众围堵远征化工和明盛化工两家企业大门,经园区管委会、燕尾港镇政府领导的多次劝说,11月3日下午7时围堵群众散去。  事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责成县环保局、园区管委会妥善处置。园区领导和群众直接对话,拿出大量事实就外地园区发放健康费一事进行辟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经了解,燕尾港镇居民围堵化工厂主要反映三个问题,一是对饮用自来水存在顾虑和担忧。为此,11月3日,县环保局在群众代表监督下抽取“胖子排档”自来水进行检测,除亚硝酸盐氮超过国家标准0.011mg/L外,其余4项指标全部达标。为彻底消除居民对镇自来水厂抽用深井水饮用的顾虑和担忧,燕尾港镇决定彻底改造镇区自来水,将园区自来水送到燕尾港镇自来水厂,此项工作大约20天即可完成。  二是要求化工企业“三废”排放需要治理。园区为此花大力气、下硬工夫治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治理“三废”的总体原则是,凡没有达标排放的企业,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三是要求对废气、废水排放不达标企业立即给予查处。目前,通过巡视查处,已被停产整顿企业11家和3家企业部分车间。  经过询问燕尾港镇人民政府,表示老镇区整体搬迁工作从2010年4月份启动以来,已经完成搬迁任务246户,企业2家,现在跃进盐场地块40户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已进入签订补偿合同阶段。近期根据群众要求,燕尾港镇将进一步加快搬迁工作进度。如有群众急需搬迁的,可写出个人申请,经所在居委会确认同意后,报镇搬迁工作指挥部研究审批,可提前给予搬迁。  对于临港产业区管委会所称响水、灌南两县发放健康费系谣传的说法,记者向两地了解情况,但两县宣传部均讳莫如深,不愿多说。  记者手记  机会还是陷阱 等时间给出答案  “宁要毒死,不要穷死。”这是2005年进行招商引资时,燕尾港镇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  不过,据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余亮介绍,之前的规划已经基本停止,目前,产业区正在制定新的整体规划,尚未正式实施。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之前的规划停止,王余亮没有回答。他介绍,临港产业区内的化工厂,大多是当地新建的化工厂,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是从苏南或其他地区搬迁过来的。“这么多化工厂多少存在污染,需要一步步来。”他希望当地群众能够理解政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告诉记者,江苏省拥有的黄海海岸线长达953.9公里,而从盐城到连云港的苏北海岸线占了其中的大部分。近10年的时间里,在这条海岸线上,已经涌现出近10个沿海化工园区。化工业之所以“青睐”苏北沿海地区,是因为长三角地区一些重污染化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驱逐下急于寻找落脚点,而苏北欠发达地区则将此视为发展经济的大好机会。化工业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化工业被确定为苏北经济发展的首选。  然而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给苏北沿海地区带来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2009年盐城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导致盐城市城西水源遭酚类化合物污染,两家自来水厂关闭,数十万人饮水受影响。今年2月份,响水县因有人谣传化工厂氯气泄漏并将发生爆炸,导致几万居民连夜逃出县城,逃离中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  该环保专家说,现在很多化工企业,往往是到一个地方做两三年之后就撤离,钱赚到手了,留下的污染、工人安置等烂摊子,化工企业却不会为此买单。两三年间留下的环境问题,也许二三十年都无法恢复原状。他认为,虽然化工企业能给苏北等沿海地区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究竟是机会还是陷阱,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作者:匡笠 徐振来源人民网-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世纪女巫捕杀行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