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坡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为什么用疏齿坝?

泥石流灾害防治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泥石流灾害防治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对​泥​石​流​灾​害​防​治​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大小:19.5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已有0人评价)
下载:0次格式:pdf页数:62贡献者:Wbrobx01上传时间: 18:35
0人评价62页
1人评价62页
1人评价33页
0人评价25页
0人评价190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当前位置:
> 防雷电、防洪水、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常识
防雷电、防洪水、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常识
日 18:16:14 来源:
访问量:9264次
防雷电知识
夏季时节是雷电的多发季节,雷电是云中的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过程,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伤害性。对于各行业,特别是学校单位,人口密集,要特别注意防雷。
1.外出如遇雷雨,可以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中的人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3.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雷雨天气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停后再拾回。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6.雷雨、暴雨天气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
7.遇到雷雨,暴雨天气外出时,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2.碰上雷雨天气,在室内远离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科学稳妥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在电话线上安装电话避雷器,在天、馈线上安装天、馈避雷器并做好接地。保持屋内的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4.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5.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不要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6.不要在凉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7.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1.洪水的类型&&&&
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垮坝洪水包括: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二类洪水。这两类既与气象因素有关又与人为因素有关。
⑴、水库垮坝洪水的突发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
⑵堤防决口是: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堤防质量有问题,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溃决洪水。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有发生。
2.洪水的主要特点
季节性明显
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洪水峰高量大
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
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3.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4.都市遇洪水自救四法
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⑴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⑵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⑶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⑷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5.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
一是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慰稳定好他们的情绪;
二是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6.洪水中如何逃生?
▲警戒水位:汛期江河洪水普遍漫滩,堤防临水达到一定深度,堤防或防洪工程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到达这一水位时,开始进入防汛戒备状态,要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
▲如何施行管涌的抢护:处理管涌的原则应以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汛、汛期、防汛:易于造成灾害的涨水时期就是常说的汛期。
▲涝灾与洪灾的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
7.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⑴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不要到桥上去观看,特别要提醒向家坝、场镇周边的同学,不要去看稀奇。
⑵不要到河边、溪流激流处行走,杨家沟、李子沟、焦铁沟这边的同学尤其要注意涨洪水暗藏杀机的小河沟。
⑶如果不小心掉进溪流,尽量抓住浮托物。
⑷如被洪水围困,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⑸洪水来之前要准备好食品、药品、手电筒等,并选好转移的路线和地点。洪水来时要听从街道、乡村政府干部的指挥,全家带上食品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⑹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如学校未停课,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过膝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遇泥石流如何避险?
1.泥石流相关知识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松散的物源(土石)、可以携带松散物质的水和一定纵坡降的沟谷。为此,崩滑流极易形成灾害链。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成3类: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谓之水石流。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2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水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沟的形态分类有:沟谷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代发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泥石流特点是沿沟&流动&,具有明显的直进性和非恒定性。它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快。
当泥石流运动速度较快,并且当泥石流运移路径上有路桥、城镇、村庄分布时,常常由于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所以,泥石流与滑坡、崩塌一样是山区最为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在山地环境下,崩滑流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崩滑流危害则是可以减轻的。
所谓突发性,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所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都要经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休止的过程,只是时间上有的长、有的短。在孕育阶段,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有一些前兆显示。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些前兆,就为我们防灾、避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2.泥石流沟的识别
物源依据: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一定量的松散土、石参与。所以,沟谷两侧山体破碎、疏散物质数量较多,沟谷两边滑坡、垮塌现象明显,植被不发育,水土流失、坡面侵蚀作用强烈的沟谷,易发生泥石流。
地形地貌依据:能够汇集较大水量、保持较高水流速度的沟谷,才能容纳、搬运大量的土、石。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坡陡峻,沟域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中游山谷狭窄、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沟谷上、下游高差大于300米,沟谷两侧斜坡坡度大于25度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
水源依据:水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局地暴雨多发区域,有溃坝危险的水库、塘坝下游,冰雪季节性消融区,具备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流水的条件,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其中,局地性暴雨多发区,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
如果一条沟在物源、地形、水源三个方面都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这条沟就一定是泥石流沟。但泥石流发生频率、规模大小、粘稠程度,会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已经发生过泥石流的沟谷,今后仍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3.如何预防、躲避泥石流灾害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山区的绝大多数沟谷今后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下雨天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时,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地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的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当地国土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可以为防范泥石流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大家都应养成每天收看预警预报的习惯。
山体滑波知识
1.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⑴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 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⑵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⑶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
⑷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 反映。
⑸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上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⑹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没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⑺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⑻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2.用肉眼怎样识别滑坡是否稳定?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二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
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⑴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⑵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
⑶滑坡前缘的斜坡较缓,上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
⑷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 滩、阶地分布;
⑸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⑹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常具有下列迹象:
⑴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
⑵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⑶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⑷滑坡体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⑸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⑹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需要指出,以上标志只是一般而论,较为准确的判断,还需作出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3.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为了自救或救助他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⑴冷静。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⑵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⑶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以便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⑷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呼救时应说明灾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性质,伤情、伤亡人数,急需哪方面的救援以及呼救人的姓名、单位、所用呼救电话号码。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⑸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编辑:熊学文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书法网校大型系列课程泥石流防治工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泥石流防治工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重力式泥石流拦挡坝稳定性验算方法初探
  [摘要] 在工程设计时重力式泥石流拦挡坝稳定性验算多采用验算软件进行验算,其结论存在不科学性和不准确性。为保证验算的准确科学,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提出的重力式泥石流拦挡坝稳定性验算公式和坝体受力情况分析进行手动验算,并从工程实例出发,采用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漂塘矿区猪斗窝至漂塘河泥石流治理工程中某一处重力式拦挡坝,假定满库工况下陈述其演算方法和过程。该验算方法适用于重力式拦挡坝每种工况运行状态,但仅适用于泥石流物源以矿山废石等粗颗粒为主的物质。为推动防治泥石流工程设计方法和技术论证方法不断发展,为国家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从而进行该验算方法的运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字] 泥石流 重力式拦挡坝 稳定性 验算方法 工程案例
  0 引言
  目前,在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多采用重力式拦挡坝进行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在工程设计时,须对其进行稳定性验算,以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验算时多采用电子软件验算,国内的一些验算软件一般是工程设计者自行研发和编写,各验算软件技术还不成熟,均具有局限性和不准确性,此种验算仅在工程设计时使用方便,其验算结论并非准确。笔者提出,此类工程验算可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提出的验算公式进行验算,称之为手动笔算,简称手算。其验算步骤明确,简单易懂,结合工程力学性质验算,结论较准确,计算过程可在Excel中完成。
  1 工程案例
  下面根据工程实例,采取手动笔算对重力式泥石流拦挡坝的稳定性验算。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漂塘矿区猪斗窝至漂塘河泥石流治理工程中设计的一处拦挡坝作为本次工程实例[1]。
  1.1 工程概况
  该易发性泥石流沟开口方向总体为210°,相对高差180~330 m,主沟呈"V"型,纵坡降150‰,汇水面积约1.5km2。两侧山坡坡度一般25~35°,植被较发育,以灌木为主,覆盖率80%。上覆Qedl残坡积土,厚一般0.5~2.0m,局部2.0~4.0m,下伏∈Ⅱ变质砂岩,地层产状355°∠55°。据野外调查,该处沟谷两侧浅层滑坡较为发育,见4处崩塌、滑坡,山坡、沟谷中有4处废石堆放场(总方量约358.2×104m3)及零星堆放小方量的废石、矿渣、弃土等,废石堆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一旦遭遇到特大暴雨,沟内水流将携带大量的泥土矿渣形成泥石流,对矿区造成危害,威胁人口约150人,威胁资产约300万元。因此,在适宜位置设置重力式拦挡坝预防突发泥石流灾害对下游遭受破坏。
  1.2 重力式拦挡坝设计参数
  该重力式拦挡坝采用浆砌块石砌筑,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等级为四级,工程设计标准为二级,即50年一遇,坝址左右两岸斜坡坡度均为28°,上覆残坡积厚0.5~1.5m,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下伏地层为∈1n1岩屑石英杂砂岩,产状120°∠50°,强风化层厚1.0~3.5m。该拦挡坝设计尺寸参数为坝长50m,坝体高10m,坝顶宽1.6m,坝底宽9.6m,基础厚2.5m,下游坝坡比1∶0.2,上游坝坡比1∶0.6,在坝体高1.5m、3.0m、4.5m、6.0m、7.5m处设置五排泄水孔,孔径DN90,孔距2.0m,上下排呈"品"字型布置,采用M10.0砂浆砌筑块石和1∶2水泥砂浆勾缝及抹面,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32.5R型,坝顶设有溢流口,长2.0m,高0.4m。设计库容约13.2×104m3,上游废石累进流失率6%,约13.05×104m3,满足要求,见图1 重力式拦挡坝横剖面图、图2 重力式拦挡坝纵剖面图。
  1.3 重力式拦挡坝稳定性验算
  依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拦挡坝抗滑安全系数应大于1.20,抗倾覆安全系数应大于1.50,地基容许承载力应大于1.2倍最大地基应力。假定该重力式拦挡坝在满负荷工况下运行进行以下稳定性验算。
  作用于拦挡坝的垂直压力,即拦挡坝坝体自重计算(其它外力忽略不计),采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提出的计算公式[2]:
  式中:Wd--单宽坝体自重(kN);
  Vb--单宽坝体体积(m3);
  b--筑坝材料重度,取24kN/m3。
  Vb=65.4m3, b=24kN/m3,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Wd=1569.6kN。
  作用于拦挡坝的水平压力,即泥石流体水平压力(其它外力忽略不计),采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提出的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式中:Fvl--泥石流体水平压力(kN);
  c--泥石流重度(kN/m3);
  Hc--泥石流体泥深(m);
  a--泥石流体内摩擦角,一般取值4°~10°。
  c取20 kN/m3,Hc取9m, a取4°,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Fvl=704.34kN。
  1.3.1抗滑稳定性验算
  抗滑稳定性验算采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提出的抗滑稳定性计算公式:
  式中:kc--抗滑安全系数;
  f--滑动面上的抗剪摩擦系数,取值0.5~0.8;
  ∑N--垂直方向作用力的总和(kN);
  ∑P--水平方向作用力的总和(kN)。
  f取0.6,∑N=Wd=1569.6kN;∑P =Fvl=704.34kN,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kc=1.34>1.20,则抗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老师)
相关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泥石流防治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