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坐标转换经纬度。第20题白昼最短更纬度的关系?

dly p 40 4 64题 我国白昼时间最短 说明是冬季 冬季就是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气压带风带偏南C 是对的 A B D 错那了 6西伯利亚高压增强时说明啥_百度作业帮
dly p 40 4 64题 我国白昼时间最短 说明是冬季 冬季就是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气压带风带偏南C 是对的 A B D 错那了 6西伯利亚高压增强时说明啥
4、C赤道低气压带偏南,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C正确.A副热带高压偏北,是夏季B中纬度的风带是西风带,风向错了,应该是西北风.D赤道低气压带没变,应该是春分秋分前后6、蒙古西伯利亚增强时,说明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答案是B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高一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单元训练题-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地理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一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单元训练题
高一地理从宇宙看地球单元训练题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
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与13日18时46分。
读图,完成1--3题。(2006年全国高考Ⅰ卷)
1.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2.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
A.地方时          &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
D.西8区的区时
3.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4.九大行星的共同特点是                  
   (  )                                           &
A.我们用肉眼都能见到    &
B.都有卫星 
C.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
D.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5. 下列有关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A. 地球距日远近适中     &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地球上早期形成了海洋    D. 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安全
6.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地轴和经线都连接两极,所以地轴和所有经线的长度相等
B.本初子午线的长度不到赤道长度的二分之一
C.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D.任何经线圈都长于任何纬线圈
7.甲地位于40&N、120&E,乙地位于35&S、150&W,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  )  
A.西北     &
    C.西南     &
8.下图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  )   
 A.① ②     
B.② ③    &
C.① ④     &
9. 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 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 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10.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 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11.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太阳辐射加强,地面得到的能量增多    
B.使地球上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使地球上传输的短波信号加强  
D.使地球上降水以11年为周期呈正相关关系变化
12.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与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环流关系不大
C.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
D.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13.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 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 农历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变化 
③ 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④ 某地降水量的多少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1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15.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B. 扰乱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干扰
C. 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D. “磁暴”就是使电磁波受干扰,使住宅电话不能使用
16.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 英国、墨西哥            
B. 加拿大、挪威  
C. 意大利、西班牙           
D. 印度、巴基斯坦
17 .纬度相同的地方                       &
A.昼夜长短相同  B.太阳高度相同   
C.气温相同    D.降水量相同
18.经度相同的两个地方                      
A.每天的日出时间相同      
  &B. 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
D. 昼夜长短相同
19.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B. 南北纬6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
C. 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同
D.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
20.在晨昏线上      &
                   &(   )
A.时刻为0点             B.时刻必然是6点或者18点
C.太阳高度等于0            &
D.看不到太阳
21.有关晨昏圈的正确叙述是                   &
A.晨昏圈在地球上的位置并不固定,但始终是一个大圆
B.晨昏圈偏离极点的程度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无关
C.晨昏圈上的太阳高度为零,见到的太阳一定是日落时间
D.晨昏圈上的地方时一定是6时或18时
22. 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相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相同
B. 同一经线上各地看日出的时间相同
C. 同一经线上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均为一年中最大值
D. 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不同
23. 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 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 东侧时区的时间比西侧时区的时间早一小时
 D. 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24. 甲地位于120°E、40°N,乙地位于20°E、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时间比乙地早       &
B. 甲地位于东十二区 
C. 乙地位于西二区        &
D. 甲地时间比乙地晚
25.北京时间10月29日14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  &)
A. 29日1时13分 B. 30日3时13分 C. 29日3时13分 D. 30日1时13分
26.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② 北京时间只适用于北京市
③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  ④ 东经1200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② ④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27--28题。
27.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
分。该岛的经度为                      
(   )
A.160°E    B.40°E     C.160°W   D.80°W
28.当地正午时,贾先生发现当地物体都没影长,而手机上的日期为9月23日,那当地
的昼夜之比应为                       
A.1∶1     B.1∶1.5     C.1∶2    D.1∶0.5
29.下图四幅图中,阴影部分的日期比空白部分迟一日,其中能表示北京时间11点的是
………………………………………………………………………………………(  &)
A       &
B       &
C      &
30. 关于地球上水平运动偏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 
B.地转偏向力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C.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31. 南半球有一条河流,河东岸被水冲刷程度比西岸严重,该河的流向是  (  &)
A.自南向北流              &
B。自北向南流
C.自西向东流              &
D。自东向西流
32.一条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A. 北半球    &
B. 南半球     
C. 赤道地区   D. 跨东西半球
33.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 ①     &
   B. ②       C. ③       D. ④
34.关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很小,所以对气流和水流的影响不明显
B.长江入海口处北岸将与江中的沙洲逐渐连起来
C.自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都向西偏转
D.由较高纬向较低纬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向东偏转
3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长3分56秒 
B. 地球自转一周需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 太阳日时间不长,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D. 恒星日被用来作为基本时间单位
36. 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 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 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 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 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37.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该地一定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D.此地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38. 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9.每年五一长假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A. 逐渐加快    &
B. 逐渐减慢    C. 先加快后减慢  D. 先减慢后加快
40.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                  (  )
① 北半球各地一定昼长夜短      ②
北极圈上一定出现极昼现象
③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④
北极点太阳高度始终大于零
②     B.②
③ ④   D.① ④
41.当地球运行至远日点时                     &
 A.南半球是夏季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42--43题。
42.若移动轨迹是①,则与②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②
 A.约少2′    B.约多2′    &
C.约少4′    D.约多4′
43.若移动轨迹是③,则
A.热带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B.温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C.6月22月极昼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D.寒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44.假若地轴与黄道平面垂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为90°       &
B.南半球冬半年的天数长于夏半年的天数
C.太阳全年直射赤道        D.北半球冬半年的天数长于夏半年的天数
45. 如果黄赤交角比目前增大1&,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    
B.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范围扩大
C. 热带地区将扩大        
D. 汕头市将失去太阳直射的机会
4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下图为某地点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球上的轨迹,回答47―49题:
47.图中的小姑娘在每天北京时间12:04分观测到太阳处于上中天的位置,①②③是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的位置,三条弧线代表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若③位置时太阳高度为34°34′,小姑娘所处的位置是(  )
A.116°E  34°34′N        
B.119°E  46°52′S 
C.121°E&
&30°N          
D.119 °E 32°N
48.若①位置太阳高度为73°26′,则小姑娘所处位置的纬度是(  )
A.40°N     &B.32°N    
C.50°N    
D.43°8′N
49.若②位置太阳高度为50度,则③位置太阳高度为(  )
A.34°34′    
B.26°34′  &
&C.43°8′    D.23°26′
50.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         &
A.赤道以南地区        &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51.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   )
A. 南极和北极   B. 南、北极圈  &
C. 南北回归线    D. 赤道
52.一年之中,在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 (  )
 A.0°―23°26′N各地,昼长都是渐增   
 B.0°―23°26′S各地,都是昼长于夜
 C.0°―23°26′N各地,太阳高度都是渐增 
 D.0°―23°26′S各地,太阳高度都是渐减
53.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上四地的昼夜长短情况(空白部分表示昼,阴影部分表示夜),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③ ① ④ ② &
 B. ③ ④ ② ①   &C.② ① ④ ③   D. ②
54. 有关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A. 凡是在一年中有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地方一定是热带
B. 春分和秋分是热带白昼最长的两天
C. 寒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小于温带地区
D. 温带地区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而小于90&
55.若甲地的昼弧长于乙地的昼弧,说明               &
A.甲乙两地在南北不同的半球    &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肯定大于乙地
C.甲地可能处在夏半年,乙地可能处在冬半年
D.乙地肯定比甲地迟见到日出
56.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中,一年内白昼最长和最短时间相差最大的是  &
(  &)     &
 A.北京     &
 B.天津    &
 C.上海    &
57.在下列节日中,南京(北纬32度,东经118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
A.元旦     &
B.劳动节    &
C.国庆节      
58.有关A点(300N,300E)和B点(200S,300E)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A、HB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一年中HA、HB只可能有一天相等
B. 一年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HA=HB的时候
C.一年中HA小于HB的机会较多
D.HA、HB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59.关于季节的错误叙述是                  
A. 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B.一个地方,如果白昼时间大于黑夜,就进入夏季
C. 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居冬、夏之间
D. 北温带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将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
60.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南极看地球
B.M昼短于N
C.M点正处于黎明时间 &
D.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M地
下表为“2004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61-64小题
6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
 (  )
A.① ② ③ ④   B.② ① ③ ④    C.④ ③ ② ①   &D.③ ② ④ ①
62.③位于①的    方向                    
A.东北     &
&B.东南     
 C.西北      
63.此日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右上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
 A.1位置     &
B.2位置      &C.3位置   &
   D.4位置
64.下列因素与日出早晚无关的是                  &
A.经度       &B.纬度     &
&C.海拔高度     &D.海陆分布
65.下面四幅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66.根据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
 B.甲乙之间的距离与甲丙之间的距离相等
 C.甲与丙两地的日出时间相同
 D.乙与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67.读下图“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折线乙表示阳光直射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B.当太阳直射A纬度时,AB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B点移动过程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
D.太阳直射点由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北纬10°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68.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比黑夜短,且白昼一天天变长的时期是(  )  
 A.秋分日―冬至日 B.春分日―夏至日
 C.冬至日―春分日 D.夏至日―秋分日
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69--71题。
69.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70.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a―d―c―b   C.b―a―d―c  
D.d―a―b―c
71.若d地此时正值炎热干燥季节,则d最不可能是       &
A.阿拉伯半岛   B.北非     
C.美国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72--73题。
72.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西经110&
73.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下图斜线部分表示7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74--77题。
74.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6时
75.有关A、B、C三点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上     B.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上
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上     D.C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上
76.有关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C>HB>HA   B.HA>HB>HC   C.HB>HA>HC  
D.HB>HC>HA
77.有关A、B、C三点昼长状况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A>TB>TC  B.TC>TB>TA  C.TB>TA>TC    D.TB>TC>TA
78.设K(0&,30&E),G(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k和Hg,
则下列关于Hk和H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 每年约有9个月Hk&Hg      ②
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k=Hg
 ③ 任何时刻都Hk≥Hg        ④ Hk和Hg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A.① ②     B.③
④     C.②
③     D.①
79.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  )     
A.6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11月1日
80. 一年之中,在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  (  )
 A. °-23°26′N各地,昼长都是渐增  B. 0°-23°26′S都是昼短于夜        
 C.0°-23°26′N都是昼长于夜    D. 0°-23°26′S太阳高度都是渐减
81.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地是      &
   (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长→短→长
 C.南极圈的极夜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D.悉尼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大→小
读右图,回答82--84题:
82.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回归线上昼夜平分 
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 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83. 当晨昏线移动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 (  )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84. 当晨昏线移动从EF-→AB之间位置时,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  B。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C.晨昏圈与赤道的夹角正在变大     
D。极昼极夜的范围正在扩大
85.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圈上一定是极夜         B. 南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C. 地球一定位于近日点上        D. 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8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该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C.赤道上全年既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又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以也
就没有四季的更替
D.太阳直射海口市(20&N)这一天,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而且白昼也最长
87.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
  A.① ③ ④ ②  B.① ② ③ ④  C.③ ① ② ④  D.④ ③ ② ①
88.下图中正确表示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是:(图中实线表示偏移方向,0°表示赤道)
   ①        
②         &
③       
A. ① ③      &
 B. ① ②    C. ② ④      D.③ ④
89.极夜现象的变化规律是                   
(  ) 
A.春分到夏至,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  B.夏至到秋分,从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C.秋分到冬至,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  D.冬至到春分,从南极点缩小到南极圈
90.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  )
① A. 23026/N  B.
46052/N   C. 66034/N    D. 900N
② A. 900N   B. 66034/N   C. 23026/N    D. 00
③ A. 00     B. 23026/N   C. 900N     D. 66034/N
④ A. 23026/N  B.
46052/N   C. 900N     D. 66034/N
A. ①     
B. ②    
C. ③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
读图回答91--93题.
91.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92. 2004年5月5日凌晨发生了月食现象,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
最近的是                         &
A. 甲点    &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93. 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时               &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 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渐长
D.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下面是四个地方昼夜长短示意图,据此回答94-95题:
94.一架飞机经过晨昏线时,当地时间正好是2月9 日 5时。那么在图示的4个地区中,
它最有可能飞越的是
  &A. A图      &
B.B图     &
C.C图    
95.若飞机到达我国上海时,北京时间是2月10日13时,那么飞机从所经过的晨昏线
开始,到达上海的途中飞行时间是
  A. 20小时  B.12小时  C.13小时  D.23小时
96.读“星空示意图”,若观察者精确测得当地天顶与北极星之间的弧度为50&,且一年中该天正午垂直物体影子最长时北京时间为14时,据此判断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50°N,120°E          
B .40°N,90°E
                 C
.40°N,120°E        
D. 50°N,90°E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OP/ 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97--99题。
97.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98.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线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9.该学校大约位于           &
             &(  )
 A.21.5°N    B.21.5°S    C.45°N  &
  D.45°S
100.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
最近的航线是( )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地点
B.从A地点出发沿ADB飞到B地点
C. 从A地点出发沿ACB飞到B地点
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飞到北极点,再沿B地点所在经线向南飞到B地点
肥城一中2006级高一地理单元训练题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二、综合题
下图表示东半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     &
A、B两点位于晨线上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全球以_________  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3)图示时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字母)
A. 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播种时期
B. 北京地区正值沙尘暴多发时期
C. 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的时期
D. 长芦盐场受气候影响而生产量增加的时期
(4)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期时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
的范围。(图中虚线表示极圈)
2.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日1时,“神舟二号”再次从这里出发。北京时间日晚上10点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1).“神舟号”选择在酒泉发射主要是因为它: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高
(2).我国发射的“神舟”号无人飞船的时间大多选择在夜间,主要原因是:(  )
A.隐蔽性好,不易被外界察觉  &
B.飞船升空后光学仪器易于跟踪测控
C.夜间大气上层温度低,飞船飞行时不会被灼伤
D.夜间万籁俱静,各种干扰少,便于发射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地开展工作
(3).“神舟”号飞船着陆场地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方便   &B.人烟稀少   &C.气候干旱   &D.科技发达
(4)A、B两点均为著名航天发射中心,从纬度条件看,更利于航天发射的是  地。
原因是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示节气为____________(北半球)。
(2)图中A、B、C、D四点中,同时看到旭日东升的是_________。
(3)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
B.B>C>D>A
C.D>A>B>C       &
D.C>B>A>D
(4)A点夜长为_________小时,日出时间为_________点。
(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适宜到南极考察的时期       
B.A点所在经线昼夜长短相同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D.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
地球一直在公转轨道A、B、C、D四区间的哪一区间运行___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在A区间时,
地球公转速度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球运转到甲地时,我国南极中山站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_  ,
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
(4) 当地球公转在B区间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5.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为____ &月_______日太阳高度分布图。
此日全球正午太阳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此日,南回归线太阳高度是_____  ,北极圈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 ___  。
(3)此日前后,印度半岛盛行_________风;地中海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    
(4)此日后,地球公转越来越接近   日点,地球公转的线速度逐渐     &
6. 读右图为地球的“昼夜长短与纬度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     &&,日期为   &________前后;
晨昏圈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
(2)B点昼长为    小时,A点的昼长比C点长   &小时。
(3)B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B、D两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
(4)此刻北京时间是     
(区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     &。
(5)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    
7.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箭头表示地球的
自转方向、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1分)
(2)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1分)L点的夜长约是  小时。(1分)
(3)下列四幅图中的阴影,能正确表示此时雨带位置的是   
(4)此时,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呈     时针方向。(1分)
(5)M点位于L点的      
方向。(1分)
(6)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空梅的原因是      &
(  )(1分)
A.B 提前出现,A 滞后出现     B.B 滞后出现,A 提前出现
C.C 提前出现,A 滞后出现     &
D.C 滞后出现,A 提前出现
8. 下图甲中曲线ABC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⑴ 此时为    
月    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⑵ 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海口(20°N)人的影子朝向     
⑶ 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分界线是    &
和    &
此时新的一天在地球上占     &。
⑷ 乙图中虚线小圆为极圈,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并标出夜半球。
肥城一中2006级高一地理单元训练题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 B C D D    
11―20 B B B
D C    
21―30 A B D
A A    
31―40 B A B
B C    
41―50 B B A
C C    
51―60 D A A
A C    
61―70 B B A
D D    
71―80 C A C
B B    
81―90 A D D
D B    
91―100 A C D C A    
二、综合题
1.(1)0°,110°W(1分) B(1分)  &
(2)180°与70°E(2分)
(3)ABD(1分)           
(4)略(2分)
2.(1)C    (2)B    
(3)B   (4) B&
纬度低,可降低发射初速度
3.(1)夏至  &(2)AB    &(3)C   (4)8  4   &(5)D
4.(1)C                
(2)公转速度变慢
(3)昼夜平分50°          &
(4)昼渐短,夜渐长
5.(1)12  22  由南回归线(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2)90°  0°  (3)东北季  温和多雨
(4)近 变快
6.(1)夏至   6月22日   23°26′   (2)12  24
(3)66°34′   D (4)20点  0度经线(5)B  B
7.⑴ 6 23 5   ⑵ 83°26′  8 ⑶ C   ⑷ 顺 ⑸ 东南   ⑹ B
8. ⑴ 6 22&
慢 ⑵ 8 西南 ⑶ 国际日期变更线 0°经线 1/2   ⑷ 图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理纬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