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忠在哪

冯家昇史学成就述论--《兰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冯家昇史学成就述论
【摘要】:本文将史家冯家异作为研究对象,并从辽史研究、东北史研究、西北史研究、火药火器史研究等方面探讨其史学成就。冯家昇在陈垣、洪业和顾颉刚等人的指引下把辽史研究作为自己学术生涯的开端。他对契丹的族源、由来、字义、风俗等问题都有过深入探讨,还对《辽史》进行过系统的校勘和评论,这奠定了他“辽史三大家”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后,冯家昇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边疆史领域。在东北史方面,他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日本的东北史研究成果,并制定出了详尽的东北史研究计划,对日本学者所宣扬的谬论予以了驳斥。在西北史方面,他呼吁人们要关注和开发西北,还开了我国学者研究西北出土回鹘文文献的先河。他参与编写的《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一书采用了资料汇编的形式对维吾尔族的历史进行了论述,是研究维吾尔族史乃至新疆地区史的一本很好的历史入门书。此外,冯家异还对火药火器史有过研究,他从文献和实物两个方面出发对西方学者所奉行“火药是欧洲人所发明的”的谬论进行了批驳,并提出了火药最早是由中国发明,再往西传的观点。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火药火器史研究的进步,并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K092【目录】:
中文摘要3-4Abstract4-6绪论6-11 一 选题缘起6-7 二 研究现状7-10 三 研究思路10-11第一章 学术生涯11-27 第一节 师友之益11-15 第二节 编辑《禹贡》半月刊15-21 第三节 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名誉编辑21-27第二章 辽史研究成就27-43 第一节 关于契丹名号及风俗研究27-36 第二节 关于《辽史》的评论及校勘36-43第三章 东北史研究成就43-56 第一节 东北史研究之旨趣43-45 第二节 关于东北史研究成果的总结45-48 第三节 东北史研究计划的制定48-51 第四节 冯家昇东北史研究与傅斯年《东北史纲》之关系51-56第四章 西北史研究成就56-67 第一节 倡导关注和开发西北56-59 第二节 关于西北出土的回鹘文文献研究59-63 第三节 关于维吾尔族历史研究63-67第五章 火药火器史研究成就67-72 第一节 驳斥欧美学者的谬论67-69 第二节 火药发明和西传观点的提出69-72结语72-74附录74-80主要参考文献80-82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82-83致谢8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夏;[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王夏刚;[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张铁山;;[J];敦煌学辑刊;2011年02期
郭正谊;;[J];化学通报;1981年06期
张柏忠;;[J];考古;1984年02期
冯家昇;;[J];考古学报;1955年01期
王建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刘浦江;[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任爱君;;[J];蒙古史研究;2003年00期
刘戈;[J];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倪爱山,徐国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汤奇学,陈宝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王光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王娟;[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郭昭昭;;[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胡琴娥;夏淑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周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周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彭玉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马勇;;[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聪;;[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孙殿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岸本美绪;;[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狭间直树;;[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肖承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司洪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苏启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李海星;;[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王晓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蔡鸿生;;[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饶传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郭胜利;[D];兰州大学;2010年
刘宇;[D];南开大学;2010年
李金华;[D];南开大学;2010年
丛海平;[D];南开大学;2010年
张大川;[D];南开大学;2010年
刘明辉;[D];南开大学;2010年
李来容;[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运刚;[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耀庭;[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滕亚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魏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一;[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芦翠;[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孙毅;[D];湘潭大学;2010年
曾香花;[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周绍良;;[J];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赵夏;[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刘精义;[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2期
孟古托力;[J];北方文物;1994年01期
朱泓;[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姜维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齐心;刘精义;;[J];考古;1980年02期
张柏忠;;[J];考古;1984年02期
张柏忠;;[J];考古;198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青芝;;[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单汝鹏;;[J];江海纵横;2010年01期
孙忠伟;;[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王启明;;[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李昂;;[J];安徽史学;1990年04期
廖勇;;[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裴培;;[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丁宏武;李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李剑鸣;;[J];历史教学;1992年08期
李金华;;[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庆发;翁卫平;;[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鲍永军;;[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陈其泰;;[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荣丽华;钟作英;;[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王玉国;;[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陈永志;;[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茅海建;[N];南方周末;2010年
南方日报记者
金强 林旭娜;[N];南方日报;2010年
凌朝栋;[N];渭南日报;2008年
国家博物馆
侯春燕;[N];光明日报;2010年
陈乐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王晴佳;[N];南方周末;2005年
张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陈其泰;[N];社会科学报;2011年
邹绍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瞿亮;[D];南开大学;2012年
周海宁;[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李金华;[D];南开大学;2010年
盖志芳;[D];山东大学;2010年
朱君杙;[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黄广友;[D];山东大学;2010年
张光华;[D];南开大学;2009年
邬建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谷学峰;[D];山东大学;2011年
时培磊;[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洪俊;[D];云南大学;2010年
乐小欢;[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段艳;[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戴磊;[D];兰州大学;2014年
卢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陈涛;[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刘磊;[D];湘潭大学;2010年
燕朝西;[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张永伟;[D];安徽大学;2012年
关楠楠;[D];兰州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赤峰联合广告有限公司
赤峰联合广告有限公司户外广告,电视广告,设计,制作,室内外装潢
工商局档案
工商档案源自悉知:
暂无工商档案
暂无主营产品
热门推荐:
产品推荐: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世界工厂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联系方式: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环境演变与红山文化经济模式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环境演变与红山文化经济模式分析
【摘要】:科尔沁沙地在全新世期间,受到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有过多次沙漠化逆转期,其中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的第一次大规模逆转对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考古调查研究,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分布多伴随气候环境(降温事件、降雨量等)下的科尔沁沙地变化而发生变化。受气候波动及沙地的影响,红山文化时期逐渐在这一地区形成了撂荒轮作式粗放型农业为主,渔猎、采集为辅的多样化经济模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K872【正文快照】:
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约5.17万km2,主体处在西辽河下游干支流沿岸的冲积平原上。沙地分布于松辽分水岭以南、冀北山地以北、大兴安岭南段以东、第一松花江和东辽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在大地构造和地貌区划上主要位于松辽台地向斜南缘和西辽河冲洪积平原,在气候上横跨中温带松辽亚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正楷,邓辉,武弘麟;[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李宜垠,崔海亭,胡金明;[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柏忠;[J];中国沙漠;1991年01期
王心源,何慧,钱玉春,陆应诚,高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李永化,尹怀宁,张小咏,陈占娇;[J];冰川冻土;2003年01期
董广辉;夏正楷;刘德成;吴庆龙;;[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毛曦;;[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韩茂莉;[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叶茂林;[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李爱敏;韩致文;许健;马绍休;黄翠华;;[J];地理学报;2006年09期
朱诚;钟宜顺;郑朝贵;马春梅;李兰;;[J];地理学报;2007年03期
王守春;[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科;任于幽;郑明军;王美云;;[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李爱敏;韩致文;黄翠华;任娟;赵逸舟;;[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芸;[D];南京大学;2002年
杨永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王书玉;[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江新胜;[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汤卓炜;[D];吉林大学;2004年
李久昌;[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王建华;[D];山东大学;2005年
田桂泉;[D];内蒙古大学;2005年
索秀芬;[D];吉林大学;2006年
春喜;[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素娜;[D];湘潭大学;2007年
包红花;[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张小咏;[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哈斯其木格;[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党群;[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关润华;[D];吉林大学;2004年
乌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常怀颖;[D];四川大学;2005年
席小慧;[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信忠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光荣;金炯;高尚玉;李保生;陈惠忠;;[J];第四纪研究;1990年03期
夏正楷,邓辉,武弘麟;[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王守春;[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胡金明,崔海亭;[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崔海亭,李宜垠,胡金明,腰希申,李旸;[J];科学通报;2002年1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辅捷;[J];瞭望;1987年46期
黄中业;;[J];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杨树;[J];兰台世界;1997年04期
张肜;[J];理论研究;1998年04期
白光;[J];农业考古;2004年01期
韩立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01期
宫艳艳;[J];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J];西部资源;2006年02期
张国强;;[J];北方文物;2006年03期
;[J];西部资源;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杰;陈旭;张发;;[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宋长江;[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包小翔;[N];中国矿业报;2004年
李富;[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孙志远;[N];赤峰日报;2005年
张国强;[N];赤峰日报;2006年
邵涌河;[N];赤峰日报;2007年
吴甲才;[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李泽兵;[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刘国星;[N];赤峰日报;2008年
李政;[N];中国文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内蒙古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
【摘要】:契丹辽朝前期,包括太祖、太宗、世宗、穆宗及景宗五朝70年的历史,但是,史料的缺陷使这一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难以理解的疑难。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利用传统史料的同时,也对唐朝以来的各种官、私修史书、文集、碑铭和当代史学著书等,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披览和梳理、排比,试图解决契丹辽朝前期的一些基本史实或主要现象的前因后果,从而准确地描述其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首先,揭示契丹历史发展的基础,填补学界研究的空白。唐朝时期“羁縻制度”的影响,不仅造成幽州地区存在契丹部落的事实,也引发了契丹部落组织的重新调整;唐朝在形式上阻隔了幽州契丹与本土部落的正常联系,但幽州契丹所演绎出的“幽州银胡禄”、“五代契丹直”及“归化人”的历史表现,则表明了它们与本土部落相互依赖的信念。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契丹辽朝政权的创立,同“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暴力革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因俗而治”前提下的“行朝”政治的继承与发展。辽太祖的历史贡献就是将君主专制作为行国政治的核心。其三、找出南北史料系统存在的共性与差异,进而作出正确的解释。例如“诸弟之乱”及其引起的“盐池宴”、首领的三年任期等历史问题。本文认为所谓“盐池宴”,是辽太祖用民族方式惩治罪犯的记录,在南、北地区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K246.1【目录】:
中文摘要3-5
英文摘要5-14
一、契丹历史概说14-15
二、史料及研究状况15-21
三、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21-25
第一章 唐代(7~9世纪) 契丹部落发展史概论25-47
一、唐朝对契丹的统治及其影响25-33
1.唐朝对契丹的羁縻政策25-28
(1) 羁縻州的建立及其概况25-26
(2) 契丹"反叛"与羁縻州的变化26-28
2.大贺氏的衰微和幽州契丹的形成28-33
(1) 复置羁縻州和唐朝的政策28-29
(2) 纥便部的瓦解与契丹"归化人"29-30
(3) 大贺氏的衰微30-32
(4) 幽州契丹的形成32-33
二、8世纪中期至10世纪初期的北方政局33-42
1."山后八州"与"银鞍契丹直"33-38
(1) 北方骑兵与山后八军33-36
(2) "幽州银胡禄"36-37
(3) 五代契丹直37-38
2.8~10世纪的北方草原社会38-42
(1) 北方草原地区出现的统一契机39
(2) 沙陀争雄中原39-40
(3) 遥辇氏的崛起与衰落40-42
三、9世纪中期的契丹社会--以世里氏家族为中心42-47
1.契丹人的"世选"制度42-43
2.特殊的家庭结构与相应的社会变迁43-45
3.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频繁的社会内部冲突45-47
第二章 辽太祖建国的基本史实剖析47-76
一、盐池宴与契丹政权的建立47-51
1.史书关于盐池宴的记载47-48
2.《辽史》关于太祖建立政权的记录48-49
(1) 建立专制政权的开端48-49
(2) 阿保机惩治"逆党"的记录49
3."盐池宴"及其相关问题的评析49-51
(1) 南北史料的对应49-50
(2) "动荡"的根源50-51
二、"诸弟之乱":本部夷离堇与大迭烈府夷离堇51-63
1.关于"诸弟之乱"的历史分析51-54
(1) 太祖家世与汗位世选的转变51-52
(2) "诸弟之乱"的真相52-54
2.本部夷离堇与大迭烈府夷离堇54-57
(1) 夷离堇称号的沿革54-55
(2) 学界关于契丹夷离堇的认识55-57
(3) 本部夷离堇与大迭烈府夷离堇57
3.关于部落首领"任期"的评析57-63
(1) 辽太祖曾担任的两个夷离堇57-58
(2) 辽太祖对部落组织的控制58-59
(3) 契丹社会的权力观念59-61
(4) 契丹首领的"任期"问题61-63
三、神速姑暨原始宗教对契丹建国的影响63-76
1.神速姑其人其事64-66
(1) "龙锡金佩"64-65
(2) "神道设教"65-66
2.原始宗教信仰在契丹社会的萌芽与发展66-68
(1) 原始信仰的萌芽与发展66
(2) "三主传说"66-68
3.原始宗教信仰观念对契丹国家发展的影响68-71
(1) 契丹"天命观"68-69
(2) 君权与神权69-70
(3) "神圣皇帝"70-71
4.宗教信仰的民俗学勘验71-76
(1) 帖木真与宗教信仰的结合71-73
(2) 民俗共生现象的解析73-75
(3) 勘验的结论75-76
第三章 行朝政治的继承与发展76-114
一、契丹的"宫分"与"帐分"76-83
1."帐分"、"宫分"与"地分"77-79
(1) "帐分"与"宫分"77-78
(2) 帐制与帐族78-79
2.迭剌部的"别出"和契丹帐制79-80
(1) 帐制与别出的关系79
(2) "别出"的特权79-80
3.阿保机时期契丹政权建立的途径80-81
(1) 部落组织的瓦解80-81
(2) 个体家庭地位的确立81
4.辽太祖时期"斡鲁朵法"的颁行81-83
(1) 关于帝王之度与英雄之智81-83
(2) 太祖的斡鲁朵与斡鲁朵法83
二、四时捺钵和楼居习惯83-101
1.四时捺钵的来源84-90
(1) 捺钵的形成与"松漠"的环境84-87
(2) "各有分地"87-88
(3) 契丹四楼88-90
2.楼居习惯的起源及主要内容90-95
(1) "楼居"90-93
(2) 楼居的演变93-94
(3) "行营"状态94-95
3.四楼、捺钵与斡鲁朵的关系95-101
(1) 古代斡鲁朵遗制96-97
(2) 四楼、捺钵与斡鲁朵97-99
(3) 结论99-101
三、契丹辽朝前期斡鲁朵制度的演变101-114
1.《营卫志》"宫卫目"质疑102-105
(1) 宫卫目乃匆辑抄撮而成102
(2) 斡鲁朵的内部构成102-103
(3) 斡鲁朵管理机构的重合103-105
(4) 斡鲁朵存在着相互打破的现象105
2.契丹辽朝前期斡鲁朵史实的剖析105-110
(1) 太祖斡鲁朵的前期形态105-107
(2) 斡鲁朵与帐制的分离107-108
(3) 人皇王耶律倍的宫卫108-109
(4) 孝昌皇太弟李胡的宫卫109-110
3.契丹辽朝前期宫卫制度的变化110-114
(1) 皇族的再调整110-111
(2) 契丹斡鲁朵何故更名为宫111-114
第四章 观念与习俗114-147
一、10世纪前期契丹人的社会观念分析114-125
1.契丹人的家庭观念114-118
(1) 契丹人的家庭意识114-115
(2) "族望"与"门第"115-117
(3) "世官之家":贵族政治局面117-118
2.契丹人的自身价值观念118-122
(1) 自我价值体现118-120
(2) 赏鉴与品评之风120-121
(3) 契丹人观念世界的外在轮廓121-122
3.契丹人的宗教信仰观念122-125
(1) 耶律德光的"白日梦"122-124
(2) 宗教也是政治的工具124-125
二、"讲事之风"与"论死之刑"125-137
1.契丹人生活中的"讲事"习俗125-130
(1) 景延广案例125-126
(2) 景延广案例相同的审理方式126-128
(3) "横渡之约"的文化内蕴128-130
2.契丹人的"论死之刑"130-133
(1) 李穀案例130-131
(2) 契丹人的"论死之刑"131-133
3.相应的民俗现象与客观的解释133-137
(1) "讲事"习惯的民俗背景133-134
(2) 契丹筹策之士134-135
(3) 文字的发明与文化的意蕴135-137
三、宫卫的离合与政治事件的影响137-147
1.契丹辽朝前期的政治事变137-139
(1) 扶余之变与横渡之约137-138
(2) 祥古山之变与黑山之变138-139
2.长宁宫的疑问139-141
(1) 长宁宫史料质疑139
(2) 长宁宫的主人139-141
3.崇德宫与永兴宫残留的历史风烟141-143
(1) 太宗孤稳斡鲁朵:141-142
(2) 世宗穆宗的政治斗争142
(3) 太宗斡鲁朵的复置142-143
4.敦睦宫与彰愍宫昭示的亲缘关系与承继方式143-147
(1) 景宗"居藩"的本宫及彰愍宫的建立144
(2) 景宗的"钦恤"之政144-145
(3) 敦睦宫的主人145-147
第五章 契丹社会及其政权性质解析147-200
一、契丹本土出现的聚落和城市147-165
1.唐朝羁縻制度对契丹部落组织的影响147-152
(1) 羁縻制度与部落组织148-149
(2) 部落社会的变化149-151
(3) 部落组织的调整与新机构的出现151-152
2.契丹人的聚落形态152-156
(1) 契丹聚落的基本单元152-154
(2) 类似"村社"的聚落结构154-155
(3) 聚落形态的考古遗迹155-156
3.契丹人的城市建筑156-165
(1) 城市建筑的起源156-158
(2) 太祖时期建筑特点的形成158-161
(3) 太宗时期及其以后的建筑风格161-163
(4) 契丹辽朝中期城市建筑的特点163-164
(5) 结论164-165
二、事实与个案:契丹辽朝初期的分封制度165-176
1.有关契丹政权分封制度的记载165-166
(1) 相应史料的分析165-166
(2) 头下州的形成166
2.契丹辽朝分封制度的特点166-169
(1) 契丹分封制的特点166-167
(2) "头下"与"分地"167-169
(3) "头下"的社会职能169
3.包围奚族地域的分封形式169-172
(1) 分封的区域169-170
(2) 奚族驻牧地170-171
(3) 分封的格局171-172
4.太祖诸弟的封地172-176
(1) 剌葛系的封地172-173
(2) 迭刺系的封地173-174
(3) 郑国夫人家世考证174-176
(4) 寅底石等家系的封地176
三、"其富以马,其强以兵"解176-200
1.契丹辽朝前期的政治结构177-183
(1) 太祖时期的"皇府"称号178-181
(2) "二十一功臣"181
(3) 行朝政治的"分治"现象181-183
2.契丹辽朝前期的主要经济结构183-188
(1) 游牧经济是契丹辽朝前期的主要经济形式183-186
(2) 马是"国富兵强"的标志186-188
3.游牧封建制的基本观点与契丹政权的性质188-200
(1) "游牧封建制度"188-189
(2) 北魏鲜卑政权的早期统治结构189-192
(3) 鲜卑、契丹与蒙古建国的"功臣"集团192-194
(4) 民族史的相互勘验194-196
(5) "蕃制"与"汉制":契丹本位的形成196-200
结束语200-204
主要参考与征引文献204-216
在学期间(05.6) 的学术动态216-21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军;;[J];历史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淑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蒋金玲;[D];吉林大学;2010年
韩荣;[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丽娟;[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王丽亚;[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马旭辉;[D];河北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绍良;;[J];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冯永谦;[J];北方文物;1986年04期
白光,张汉英;[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杨茂盛;[J];北方文物;1996年01期
任爱君;[J];北方文物;1997年04期
肖爱民;[J];北方文物;2003年04期
王德忠;[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6期
吴宗信;;[J];考古;1980年06期
张柏忠;;[J];考古;1984年02期
苏秉琦;;[J];考古;199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袁行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朱泓;;[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陈山;;[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彭善国;;[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吉迪;张玲;余静;;[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韩巍;;[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方启;;[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周蜜;;[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顾玉才;陈山;张全超;;[J];边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广林;;[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吴英喆;;[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葛根高娃;;[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吴团英;;[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肖爱民;;[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杨福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易华;;[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孙伯君;;[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李逸友;;[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张柏忠;;[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昊;[D];吉林大学;2011年
刘雪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柯镇昌;[D];上海大学;2011年
王淑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王善军;[D];河北大学;2001年
申云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殷晓蕾;[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甘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李法军;[D];吉林大学;2004年
陈永志;[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滕亚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魏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一;[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吴启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贾宁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佟菲菲;[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徐戎戎;[D];吉林大学;2011年
陶莎;[D];吉林大学;2011年
张树范;[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建平;[D];吉林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艳芬;窦文良;;[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韩光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孙冬虎;[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李丽达;[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林天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韩茂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野上俊静;方红象;;[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01期
冯永谦;[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1期
朱子方;[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4期
冯永谦;[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光辉;;[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苏天钧;;[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李逸友;李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李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张艳秋;青白音;;[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于德源;;[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善军;[D];河北大学;2001年
陈永志;[D];内蒙古大学;2004年
彭向前;[D];河北大学;2004年
陶玉坤;[D];内蒙古大学;2005年
肖爱玲;[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曹显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杨浣;[D];复旦大学;2006年
王孝俊;[D];郑州大学;2007年
高福顺;[D];吉林大学;2008年
米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志双;[D];河北大学;2000年
张瑾;[D];西北大学;2001年
王茜;[D];郑州大学;2002年
冯金忠;[D];河北师范大学;2001年
董学连;[D];河南大学;2007年
王艳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陈福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刘春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陈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宋国栋;[D];内蒙古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成学;[D];湘潭大学;2010年
孙金玲;[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宋丹;[D];渤海大学;2012年
吴静;[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杨远方;[D];山东大学;2012年
王晨;[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绍良;;[J];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刘精义;[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2期
朱泓;[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葛华廷;[J];北方文物;2000年04期
任爱君;[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荣新江;[J];敦煌研究;1991年02期
刘观民;;[J];考古;1964年01期
李作智;;[J];考古;1965年06期
;[J];考古;1976年06期
齐心;刘精义;;[J];考古;198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爱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刘周堂;[J];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03期
何兆吉,李德宽;[J];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秦生;[J];甘肃理论学刊;1995年05期
曹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任爱君;;[J];松州;2008年04期
张宏利;;[J];黑龙江史志;2010年21期
许辉;;[J];安徽文学;2011年01期
杨厚均;[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王继光,刘迎胜;[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齐木德道尔吉;乌云毕力格;宝音德力根;白拉都格其;乌兰;;[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方彦寿;;[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余大钧;;[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A];中外力学思维纵横——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潘世宪;;[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孟广耀;;[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卢明辉;;[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曾保华;[N];西南电力报;2000年
罗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王海洋;[N];中华建筑报;2000年
百米马;[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N];中华建筑报;2002年
于燕;[N];中国物资报;2000年
九城;[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N];江苏经济报;2001年
;[N];江苏经济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爱军;[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江枰;[D];复旦大学;2005年
郝先中;[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郭明;[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伟佳;[D];河北大学;2009年
刘瑞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彭艳芬;[D];河北大学;2006年
肖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刘新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丁小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李胜利;[D];同济大学;2007年
吴小龙;[D];外交学院;2006年
李颖;[D];苏州大学;2006年
李秀芝;[D];青岛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tunes备份文件在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