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到底与孩子建立怎样的关系

孩子被老师打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内容提要:这也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了解自己,认识世界。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王崇
  [读者来信一]
  王老师,您好! (记者注:我喜欢大家叫我王崇,要是这样的称呼不为难大家的话,我很希望大家这样称呼我。)上周,已经是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在晚上9点上床时间到了后想继续玩,我拒绝了他。(处于规律建立时期,以前没有这么强调时间,明年上小学了,希望逐步建立起这样的时间。)他有点哭闹,然后就提到白天在学校,老师打了他鼻子,很痛。我当时听了很震惊!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是他上幼儿园后第一次说这样的事,我问他以前上小班中班时有老师打他吗,他说没有。以前看到老师打孩子的新闻,问过孩子,当时也都说老师没打过他。如果年纪小,我会怀疑他表达的准确性。这么大了,应该是事实。
  本想找时间和孩子爸爸一起抽中午的时间单独和老师好好沟通一下,还没来得及安排,爸爸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顺便先问了班上另一位老师(当事老师当时不在,我个人觉得爸爸的处理有些不妥当,不应该牵涉第三人),后来放学时人多,当事老师本想给孩子爸爸解释几句,但也因没有时间搁置了下来。
  听到此事后,我几天都很难受,也很自责,平时和老师沟通太少(孩子上小班中班的时候,由于工作较轻松与老师沟通较多。)遇到这样的事,没有平时沟通交流的基础,顾虑很多。
  我一直很反对打孩子!既担心委屈了孩子,又担心处理不当,造成老师冷暴力对孩子,后续的麻烦就更多了。那位当事老师也是个年轻姑娘,之前问她作业之类的事情也是有些不耐烦的。对于这件事,我自己心里是七上八下的,最开始觉得像自己受伤害一样。后来又慢慢跳脱些,想想自己都有控制不住要打孩子屁股的时候,也当是对孩子和家长的一个考验。孩子看起来一切都还正常,老师也不像长期暴力的样子。估计是偶尔脾气上来了,没管住自己的情绪。后来我整理了思路。
  和孩子这样说的:
  1、打人是不对的。老师爸爸妈妈都不可以打小孩。
  2、再遇到类似的情况,第一,要保护自己不受伤。第二,要告诉爸爸妈妈。
  3、孩子没遵守规则,也有没做对的地方,以后也应该及时响应老师的要求。
  4、妈妈也有偶尔打他屁股的时候。(不好意思,真的很少量,有一点。)但是妈妈还是爱他们的。
  和老师发了这样的短信 (大意如下,说得更婉转些)
  1、给孩子讲了,要遵守规则,听老师的话。
  2、对老师日常面对大量孩子的辛苦工作表示理解。
  3、请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关心孩子,有什么事可以通知我们,配合学校一起好好和孩子讲。 (其实就是希望她注意方式方法,不打人是基本要求)
  请教王老师,我这样的处置是否妥当。请老师给出建议和意见。多谢您!
  [读者来信二]
  王崇,你好!我跟你联系过几次的,一直关注着你的专栏。我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很困扰我,所以再次与你联系。
  我基本是不动手打孩子的,我觉得打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但是我动过两次手打孩子,皆因为孩子的睡觉问题,打过他一下小屁股。孩子从小精力旺盛,睡眠少,入睡难。满打满算,一天睡到10个小时了不起了 (基本上白天幼儿园2小时,晚上10点至早上6点。 )现在孩子四周岁。软硬兼施,都不睡。一般睡觉的流程都是我给他讲几个故事,然后我就陪在旁边,我自己看看书报。但是他常常要在床上翻来覆去,总要折腾近一个小时才睡着。我那两次动手打他都是因为想着他睡着了我可以去干别的事,可是他就是不睡我就烦了,打过他小屁股。当然事后都很自责,所以绝大部分时候都以讲理为主,再不然就吼他了。
  这样的情况,可以想像他在幼儿园午睡的情况应该也是如此。老师也向我们反映过,孩子不光自己不安静地睡觉,还在床上弄出动静,这样难免影响了其他孩子的睡眠。基本上需要一个老师陪着他,先搞定他,另一个老师去管其他孩子。对于孩子的这个情况带给老师的困扰,我是非常能理解老师的。
  今日来信,是因为近来孩子常常跟我说,叫我不要打他,再生气的时候,也不要打他,可以跟他讲道理,我都答应了。今天早起,他突然说:“不想去幼儿园睡觉”。还说:“老师打我,睡着了还打。”我问他老师是如何打他的,他还学给我看,就是抽个小耳光这样。汗!我估摸着老师也是实在看着他火大了。我只好说,我去跟老师聊一聊吧。但是我同时也跟孩子说,他该睡觉的时候不好好躺着闭眼睛,是很惹人生气的,叫他乖一点。我也告诉他,我一个人看着他都时时会恼火,老师要照看这么多孩子,压力很大的,可能情急之下方法不够好。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去跟老师聊聊,肯定不会直接说她打孩子的事,就说我为孩子入睡苦恼,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跟她探讨一下?
  但这个我觉得也不是大问题,关键还是怎么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入睡困难的问题。我们楼下的一个孩子就很乖,到了睡觉时间,讲完故事,大人把房间灯一关,他自己就安静地闭上眼睛睡着了。我也想这样。我也知道,所谓孩子的问题,全是大人的问题,所以很想跟你聊聊,我身上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我看过一本专门讲孩子入睡的书――《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书中建议,让孩子自己躺着,每过几分钟进去看看他,然后慢慢拉大进去看的时间间隔。但是我的孩子,要是我不在旁边,他就说:“那我就不睡觉了。 ”然后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真让我苦恼啊!有一次我跟他来硬的,不睡就不睡吧,结果他真的在客厅里坐到夜里12点,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才在沙发上睡着,我才把他抱进到他的小房间的。我觉得熬不过他,所以现在哄睡就是开头提到的这种方式了:软硬兼施,最后以吼为结束。
  而且他入睡不要别人陪伴,只要我一个。晚上家里基本上就是我和他,我陪他玩,给他讲故事什么的。孩子爸爸不太管孩子,要么出差,不出差如果在家,也是自己玩电脑。难得难得我说他陪孩子一会儿,他照样拿着掌上电脑,他看他的,孩子归孩子,孩子甚至还会被他电脑上的东西吸引,索性一起看电脑。所以养育孩子,基本是我一个人的事。我觉得我家这个爸爸责任感缺失,但目前情况下,爸爸不思改正,我全部立足于自己了。
  有什么办法来彻底解决一下睡觉问题?或者是因为我身上什么问题我先自己解决一下!多谢多谢!
  [王崇回复]
  感谢两位读者的来信,如今大家来信都很长,情况也介绍得很详细,我感受到大家的信任。最重要的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所有来信的人学习和探讨的意识越来越强,这真是令人欢欣鼓舞。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一切我们尚不了解或者说我们处理不当的,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是我们学习的机会。带着这样的观点看待问题,并且认真对待每次遇到的课题,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变了,变得更自由,更多选择。我已经听到很多读者给我这样的反馈,所以,先放松一下,做个深呼吸,鼓励一下自己,我们都干得不错。然后,我们继续,一起学习、研究。
  我先就第一封信来谈,在阅读了通篇来信后,看到这位妈妈的处理,真是觉得处理得非常不错。特别是在事情发生后,妈妈并没有慌张,坚决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老师爸爸妈妈都不可以打小孩。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语言,已经坚定地保护了孩子,让孩子觉得很安全了。试想,假如情况真的如孩子所说的那样,被老师打了(请原谅我这样的表述,并不是我不相信孩子所说的话,而是因为没有听到来自老师的反馈,不能妄加评判),如果孩子听到的是诸如“你在幼儿园又怎么了?”,那会是又一番情景了。真是太伤心了。
  我们知道,孩子在7岁前,基本上妈妈爸爸就是他的全部。特别是妈妈,从怀孕()开始,就和孩子在一起了,孩子与妈妈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因此,当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妈妈爸爸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所以,借着这位妈妈的处理,在此与大家分享这样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或者受了委屈(排除非常大的暴力创伤),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这尚且未到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程度,如何倾听孩子,与孩子对话,是转机,也有可能是压力,这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在第一时间与孩子对话呢?
  1、感谢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这样做其实是在鼓励孩子遇事告诉我们。我想了一下具体的对话,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大家可以创造适合自己的语言,在此只是简单示范:
  “谢谢你告诉妈妈你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 ”
  2、表达自己的感受,询问孩子的感受。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唯一的办法就是示范给他们:
  “我听到这些有些难受,很心疼你。你还疼吗?你肯定很伤心吧”。
  如果一切顺利,在这个时候,孩子通常会伤心地哭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有可能,他在幼儿园遇到那么大的冲突和压力时,他并没有充分的空间释放自己的情绪,很多情绪积压在心里。这或许也是他为何在睡前哭闹的原因。由于年龄以及各种原因,孩子尚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白天的遭遇,借着哭闹释放压力是很常见的情况,这也提醒我们,遇到孩子哭闹,我们可以试着先不判断他们,而是与他们聊聊白天的事。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做并不容易,它要求我们自己白天过得不错,感觉生活有乐趣。否则,我们真的很难让自己不被情绪牵着走。所以,照顾好自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句话绝对不是一个漂亮的说辞。
  下转B6版
  要不要找老师谈,听听孩子怎么说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王崇
  当事情发生后,家长陪伴孩子比寻找老师解决问题更重要。
  如何陪伴孩子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议题。
  上接B5版
  3、如何陪伴孩子的哭泣。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遇到他人哭泣的时候,会感到不安,不知所措。那是因为,在我们的隐性文化中有一条:哭是不好的,尤其是男性哭更是软弱的表现。我们很少有人真正体验过很舒服的哭泣,体验过在伤心难过时温柔地陪伴。很多时候,当我们哭泣时,身边善良的人因为自己面对他人哭泣的不安,会说一些安慰的话。用语言来回避不安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当然,还有很多人会劝哭泣者想开些,别哭了……种种表现,都只表明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人哭泣。原因是,我们自己没有体验过伤心时的温暖陪伴。
  说到这里,我内心非常感谢我曾经遇到的老师,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有他们专业的陪伴,不仅安慰了我受伤的心灵,更让我有机会体验并学习如何陪伴他人。
  这个议题是不容易的,不要着急,慢慢来。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任何情绪都是我们的生命历程,都是能量,我们就会慢慢学习和体验,不再对情绪加以评判,认为这是好的情绪,那是不好的情绪。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慢慢地,当我们再看到孩子哭泣时,我们就会在内心庆幸,庆幸自己做得足够好了,以至于孩子在我们面前很安全,可以流露任何情绪。
  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感受,看到孩子哭泣,我们就会非常疼爱和珍惜孩子的哭泣,我们可以将伤心的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轻轻地对他/她说:我知道你一定觉得很伤心,很委屈。妈妈很心疼你,你就哭一会儿吧,妈妈陪着你。
  当孩子被妈妈深深地理解后,他可能会更加伤心地哭泣,不用担心,这一切都表明他内心里积压得太深,需要时间和空间释放,而现在他正在这样做。
  在对成人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这样的哭泣和陪伴时间常常被我们视作咨询的转折点,在来访者真正顺着自己的心意,在专业人员的陪伴下哭泣后,他们的状态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另一个事实是,那些明显带有症状的来访者,比如深度抑郁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情绪积压得太久而未得以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成人的哭泣,在哭泣的行为背后,有着完全不同的情绪和意义。因此,对成人哭泣的陪伴将涉及更多议题,有时过多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对哭泣者的帮助并不大,甚至是不必要的情绪加重。这又是另一个议题了,在此不多展开。
  回到孩子的哭泣议题,当孩子听我们说完后,伤心哭泣时,请回到我们自己的内在,安静地陪伴。这时不需要过多语言,不需要过多动作比如轻拍。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孩子哭泣的时候说很多安慰的话,会不停地轻拍孩子以安慰他们。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多观察,我们或许会发现,那些语言和动作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不安。
  所以,回到我们的内心,在心里深深地感受伤心、委屈的情绪,就只是感受,然后安静地陪伴。
  请原谅,我在这里花如此多的笔墨,实在是因为我觉得这部分太重要了,它比如何寻找老师解决具体问题更重要。孩子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首先需要的恰恰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安静地陪伴。
  谈到这里,我想到自己陪伴孩子的一次经历。那一次,我的孩子因为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很伤心,当我询问他,我是否可以抱抱他,陪伴他时,他拒绝了我。我很感谢我的孩子,我从他那里学习到一切我在书本中看到的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身体界限,不同时间,我们对身体的感受也不同。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人的感受,唯一的办法就是轻轻地询问。当我看到我的孩子拒绝我的时候,我知道,他此刻不愿意与人有身体上的接触。说句心里话,因为了解我的孩子,同时我很清楚自他出生以来我和先生在养育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因此我知道,他几乎没有什么创伤性的事件,只是非常难过。看到他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身体感受,并且直接拒绝我的陪伴,我心里感觉很好,知道这是我们多年努力和实践的最好反馈。
  继续向大家汇报当我被拒绝了之后我做了什么。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被拒绝没有激起我的情绪,反而令我很欣慰。我记得那件事发生在去年的圣诞节前,家里的客厅里有一棵圣诞树灯,如果打开开关,会发出非常淡的蓝色灯光,并且偶尔发出闪动。那是我很多年前,好像是还没有结婚时买的,那个灯看了让人很安静,我自己很喜欢。所以,我对我的孩子说:我知道你很伤心,想一个人呆一会,我很理解,也很爱你。我在隔壁房间,如果你需要我,可以来找我。说完这话,我把那棵圣诞树灯打开,将客厅的灯关上。房间顿时安静了下来,我也去隔壁房间看书了。
  后来呢?
  我知道很多人想知道。那天非常有意思,我的孩子在伤心难过的时候,整个身体是趴在一张长方型的小矮桌上度过的。他一个人在那张不大的桌子上趴了足足半个小时,很多时候他是趴在小桌上安静地看着那棵发着蓝光的圣诞树灯。再后来,他自己回到他的小房间,坐在地上拼他的火车玩具了。
  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呢?我除了在隔壁看书,时不时会透过门缝观看他。我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他,而是我真的对他很好奇。当然,我这样做的时候尽量做到不被他发现,因为我不想打扰他。那一晚我过得很轻松,也很高兴。
  4、如何就事件本身与孩子对话。
  哎呀,真是一个长长的陪伴啊。我们继续。当情绪过了之后,我们可以询问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才进入对发生事实的探究。可以这样问:
  “你愿意告诉我,白天发生了什么吗? ”
  年龄不同的孩子,对这样的问话反应是不同的。但无论孩子的回答是怎样的,我们都需要知道,那只是孩子的说法和视角,我们需要信任孩子,同时也需要知道,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客观事实的存在。这部分的问话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可能的情况,同时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因为之前的哭泣陪伴,情绪得到了释放,很可能说法会相较之前有所不同,也有可能会表达得更清晰一些。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语言含混不清,除了因为这样表达的机会太少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情绪没有得到释放,情绪不清,头脑也自然不清。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部分的对话中,家长需要明确,对话是帮助孩子与我们建立联系,表达发生的可能事实,而不是要找到各种线索让自己的情绪升级。我这样说,是因为有时候,当我们听孩子述说时,特别是说到诸如“老师打我”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情绪会升起,如果失去对自己情绪的觉察,我们会被生气的情绪控制,进而在孩子面前有所表现。孩子是搞不太清楚的,他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妈妈才这样生气的。而且,孩子都非常聪明,他们会自己总结,当他说什么的时候,妈妈会生气,以后他就慢慢不说了。
  此外,成人有可能都不太相信,究竟什么是孩子语言中的“打”,都可能有巨大的偏差。举个例子,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沙子,突然一个小朋友伤心地哭了来找妈妈,妈妈问怎么了,孩子说那个小朋友打他。妈妈就很生气,跑过去,告诉那个小朋友:“小朋友要一起玩,要分享,不可以打人。”这是不是很常见的情形。可是,我告诉大家,我听到过另一个故事的版本。同样是两个小朋友玩沙子,一个小朋友哭着来找老师,老师先是蹲下来抱着哭泣的孩子,然后安静地陪伴他。等孩子的情绪过去后,老师问这个小朋友:“你愿意告诉老师,刚刚他是怎么打你的呢?”小朋友立刻从老师的腿上爬下来,用脚用力地踢地上的土对老师说:“他就是这样的。”老师继续问:“他用脚用力踢你堆的沙堆,是这样吗?”“嗯。”被老师陪伴后的小朋友坚定而有力的回答老师。
  很有意思,是吗?这是发生在孙瑞雪上海新梅幼儿园的真实案例。类似的情况在幼儿园里经常发生。
  我们说,我们要信任孩子,因为那个孩子真是认为沙堆就是他自己,踢沙堆就是踢他。但是,我们也要清楚,没有客观世界,每个人对事实的理解和描述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信任,要尊重,同时要与孩子安静地对话。我并不是说在这封妈妈的来信里,孩子说的“老师打我”不是事实,我只想说,我们需要安静地了解,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样的对话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表达,述说。
  在这样的对话后,我们可以询问孩子:
  “你需要妈妈有机会找老师聊聊这件事吗? ”
  我还是说,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不会表达,但是,他们对身边的人都有着非常准确地判断。如果孩子说不需要,一定有他的理由。很多时候,家长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一味地以为是帮助孩子,恰恰给孩子造成新的压力。在这样的时候,我会建议大家这样与孩子继续对话:
  “你这样说,肯定有你的考虑,你愿意告诉我吗? ”
  如果孩子能说出来,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了解他,并且向他学习了。如果孩子太小,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说不出,我们可以继续这样说:
  “好的,我知道你有你的考虑。我尊重你。那你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吗? ”
  一步一步,我们与孩子对话,询问他们的意见,做他们需要的帮助和支持。由于每个对话的情况太具体,我无法进一步示范,只是希望大家了解,与孩子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它重于与老师的对话。
  如果孩子不需要我们找老师,我们就需要考虑是否真的要去找老师了。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做出适当的评估,至于如何评估,我们稍后再谈。这里,我们先来谈谈暂时决定不去找老师的情况,做这样的决定真的是希望尊重孩子的意思,特别是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尤其需要首先尊重他们的想法。但是不去找老师谈并不表示我们忘记这件事,只是给这件事一点空间,我们随时都观察孩子的变化,老师的反应。记住,我们的焦点始终在孩子。我们是在真正掌握事件的发展,而不是被事件牵动。
  好了,关于“孩子被老师打了”的突发事件,针对孩子部分的安抚、陪伴以及对话大体就谈这些。在这里,我还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如果我们对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依据这样的程序处理,那么很明显的一点是,孩子会有很大的变化。于是,很多我们对未来的担心,诸如“如果我不去找老师……那以后老师、孩子……怎么办……”,有些事情会自然消解。
  怎么会这样?这不太可能吧。
  我知道很多人心里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自有其运转的法则,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偶然,在偶然之中有其必然的原因。
  可以想像,一个心灵健康,拥有自我的孩子,其自身的能量是非常强的,这样的孩子,如若发生什么令他人不太愉快的情形,一来他自己知道如何表达,二来,每个人都是很敏感的,对于那些能量强的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是非常尊重他们,或者说不敢轻视他们的。
  那么,这样的孩子是如何长成的呢?没有秘密,我在上面已经介绍了,当我们安静地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的进程,孩子的自我就会慢慢长起来,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清晰起来。
  这样的想法,并不容易被很多人理解。但这确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真相。这也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了解自己,认识世界。
今日推荐:
相关资讯:
有关声明:
  内容合作、活动参与或其它形式合作请联系未来网幼儿编辑部。
  电话:010-
  邮箱:
  更多精彩请关注未来网
  欢迎各位家长加入未来网亲子群:
萌宝来袭!未来网宝宝秀谁将入围获奖榜单?谁又将荣获冠军宝贝称号?粉丝的一票至关重要,支持你心中的可爱宝贝。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摘要: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家长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特"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如何处理教师和问题学生家长的关系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家长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特别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缺失,教师如何处理好与问题学生家长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一种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教师与问题学生家长关系十分重要。 中国论文网 /9/view-4368807.htm  关键词:教师;问题学生;家长;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情感性格等诸多方面。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孩子进入学校,则学校就成了孩子全面发展的主导因素,教师不仅通过言语有意识地对学生实施教育,而且以自身的完善人格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家长或教师总会存在教育的缺失。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排除不利影响,处理好与问题学生家长的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工作或闲暇之余,我们总会听到同事们的怨言,“这样的学生,家长都不管,叫老师怎么办?”而家长也是牢骚满腹,因为孩子的问题总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时不时就可能被家长请到学校,弄得很无奈很没面子。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家长知识疏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学习不好或有了问题就非打即骂……于是在家访或接待学生家长时,总是责怪、批评,缺乏应有的尊重。到底该怎样处理和问题学生家长的关系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要尊重家长,建立平等关系。   无论家长是何工种,只是工作的不同,都应平等对待。我们经常会看到因家长的一句不悦耳的话,会和老师发生冲撞或争吵。每当这时,我们应理解,包容,因为我们是教育别人的人,文化差异的不同导致观点的不同,这些我们应该理解,并包容他们。反之,我们可以互换角色,想想我们是否有做的不妥当的地方。记得去年开学第一天,家长排队给孩子报名,很多家长咨询以及表达对孩子新学期的期望。当一位家长和我聊的正尽兴的时候,后面华娇的家长扯着大嗓门吵起来了:“快点呀!我家里还有病人等着呢!”听到这句话,影响着我的心情,心想:“你有特殊情况可以说先报名呀!”我忍耐着点点头忙碌起来。后来我去家访,放学后让华娇给我们带路去了附近的几位同学家里。到她家时天已暗了下来,她快步跑回家想告诉家长老师来了,谁知她妈妈像连珠炮似的用她那粗大的嗓门批评华娇回来晚了。我终于知道她妈妈说话一贯是这样,缺乏细腻的情感。想到这些我也就释然了。换位思考,家里有病人等着照顾,心里焦急。如果能考虑的更周到一些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二、弄清学生主要问题所在,不推卸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孩子是他们的,家长理应尽职尽责。往往忘了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没有理由推卸责任,孩子的学习不好,我们有责任,思想开小差,我们还是有责任。当教育的天平有失平衡时,我们更应担起责任。有的放失,扬长避短。例如,我班有一学生家长是做豆腐生意的。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无论是家长会还是作业从没理睬过,迟到、早退、不按时交作业、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气味难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同学们,所以他总是被同学忽略。也找家长交流过几次,可是并没效果。并且每次找到家长,他们忙碌的无法停下手中的活,无所适从的样子,我决定不再找家长。我降低要求,希望家长尽可能保证孩子的作息时间,记得给孩子勤换衣服。令一方面,我不能推卸责任,要求家长教育孩子已是不可能了,只能尽我所能的去做。在几次大扫除时,我发现他不怕脏不怕累,劳动能力很强,也有集体荣誉。我在班上大大的表扬了他,并郑重宣布他作为我班的卫生委员。如果有人能比他做的更好更负责任,再另选。我看到了他眼中异样的光,抬起了头,挺直了腰,不再那么自卑。在工作中,我总是鼓励他,做他坚强的后盾。私下告诉他卫生委员是其他同学的榜样,更是一面镜子,一定要讲卫生,穿戴整齐。他变了,真的变了,,只要有适合他的事我就交给他,并坚信他能做好,他渐渐找到了自信。这时我找到突破口,培养他学习的兴趣。虽然学习依然在下游水平,但看到了曙光,相信他可以赶上来。   三、作为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重方法和策略。   请家长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查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根源,共同探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兴师问罪。往往部分教师违背了请家长的本意,把怨气都撒到家长的身上,没有认真负责的管教好孩子,直到家长很无奈的低下头才肯罢休,这样往往只能适得其反。和家长的关系僵持,学生的效果也不显著。所以教师在请家长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冷静的处理问题。   四、和家长之间搭一座和谐美好的桥梁。   对有问题的学生不是等问题出现了再找家长,关键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例如我班有位叫杨洋的同学,很聪明但无法踏实认真,做事或作业毛毛糙糙,马马虎虎,活泼好动但比较叛逆,总是惹出这样那样的麻烦来。家长很是无奈,只得头疼治头,脚疼医脚。每次孩子换来的是一顿暴打或臭骂,尽管这样并没改变什么。偶尔,在一次写作时,我感觉到孩子心里也很烦恼和痛苦,仅仅因一道数学题不会解答,当向父母请教的时候,就一顿训斥还挨了两巴掌。我知道问题的原因所在,原来孩子是缺乏爱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和重视。刻不容缓,我找到家长和家长做了一次长谈,从生活的点滴开始,疼爱孩子,关注孩子,把他在校的良好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鼓励孩子,称赞孩子。我也用爱的放大镜把他的优点逐一放大,闲暇时间总是在他的周围问长问短。后来我发现杨洋不再那么冲,和同学间的关系也融洽多了,不会因一点点小事就打起来。   如何处理好与问题学生家长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应将平等对待家长、尊重家长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与学生家长的每一个细节。我想,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真正是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