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是否适合骑行的地图呢

在骑行九黄线后的话(三) - 骑车厚子的游记 - 517旅行
在骑行九黄线后的话(三)
第三天& 川主寺——双河乡
尽管3号骑行很疲乏,但是4号我们依然没能睡个懒觉,今天的路线是最简单的,听石头说12公里的缓上坡到岷江源,然后就是60来公里的下坡,这会是我们骑行几天中,最轻松的一段。
早上依然是拉面和馍,国庆这里消费太高,我们的伙食只能在小食里徘徊。川主寺海拔不低,所以早晨温度偏冷,早饭后大家穿上厚厚衣服开始启程,一路盼望着早点走完缓上坡,轻松抵达九寨。
开始我理解的缓上坡,大概基于什邡到洛水那样的缓上坡,然而实际上却是要挂上2—5来骑车的路况,两旁的风景接近于高原河谷带,没有什么高大的植物,只有低矮的草甸和灌木,远处比比皆是的雪峰,可惜因为阴天没有蓝天的陪衬,让我始终没有掏出镜头的冲动。
石头口里的12公里也太长了吧!我们盲目而机械的蹬踏,按照平常的骑行经验,那12公里已经远远甩在后面,可怎么也看不到下坡的痕迹,衣服从开始的厚衣,已经越脱越少,身上是汗流浃背的味道。前几年我随团来九寨旅游过,记忆中有一个小西天尕米寺,但始终都没有到。
抬手看看海拔表,我们不知不觉中从2800米已经升到3200米,大家骑行的很无趣,速度不快不慢,也看不到谁有冲坡的动力,我感觉到左脚膝盖后的韧带有些疼痛,这是我很难出现的问题,于是下来调整了一下坐高,后期感觉这一调整是非常有效管用的。
队伍越拉越长,我们选择了一次休整。从这次休整中,我们从几个游客口中得知岷江源就快到了,心情霎时轻松。有码表的同学一看码表,从川主寺出来我们已经跑了二十多公里的上坡路,这可恶的石变态,又在忽悠大家。
休整不久,我们来到了小西天尕米寺,记得几年前来这里的时候,导游和僧侣告诉我们,进去买哈达,白色一根20元,可以有僧侣给我们祈福;黄色一根50元,可以有活佛给我们祈福。当大家把哈达买了以后,突然跑出一个僧侣说,他们的主持闭关七年终于出来了,这是所有游客的幸运。主持免费为大家开光,但是要身上佩戴有玉饰,不过没有玉饰的人也不用着急,本小店有各种玉饰供大家选购,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本来对藏区的寺庙僧侣,我都有虔诚之心,这一来,什么小西天尕米寺,倒成了我心中西游记里的小雷音寺。
今天这里还算清净,只有一群日本旅行团的来参观,都是出门在外的人,对小日本来华消费我们都没有什么反日情绪,他玩他们的,我们照我们的。
从尕米寺出发三四公里后,岷江源就到了,其实很简单的景色:一条清澈的小溪,旁边一大石头,就刻三字“岷江源”。浩浩荡荡的岷江水原来就是从这里积蓄成为大江的绵远灌溉万亩良田的,冥想很久想表达这样的认识,终于找了句古人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岷江源坡顶,我们又换上厚厚的衣服,目的是午饭的所在地——甲蕃古城,一个石头口里非常适合照相的地方。
二十多公里的下坡,的确很爽,海拔也下了七八百米,风景因为地势的变化一下不同了,从草甸进入针叶林,树木也越来越多,穿行在黝黑的松林间,终于找到了最爽的骑行味道,要不是贪图来之不易的下坡,我真想停下来多照几张相。在一个弯道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跳下车来,因为我冲在最前面的,所以我把车往地上一扔,趴在一旁的草地里,扮演一副摔车的样子,眼睛斜瞅着后方,看看来人是何种表情。挑战者来了,看见地上的我,笑着问我摔到没有,知道我是假装的后,给我咔嚓几张照片,又继续上路了。我仍然躺在那里装,可是后面跟上的人,只是嗖嗖从身边过去,对我没有丝毫同情。百无聊奈的我,苦笑着摇摇头,太没意思了,还是上路吧。
下到一个小路口,我意外发现小路上有水淌过,非常适合骑车照相,于是招呼大家停下来照相,这一下大家都来了精神,阳光还刻意在水里骑了两趟。最惨是乌云,由于昨晚没有休息好,加之轻微感冒,一点精神也没有,上午爬坡居然跑到后面去了,而且看见镜头也不亲热了,一个人静静坐在护栏上。
已经十二点了,可就在这个时候,肚子早已咕咕直叫的我们发现公路旁的一块草场。一群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乐不呵呵冲了下去,玩起了跳马的游戏,这个机会让我逮到了几个比较搞笑的镜头。
甲蕃古城终于到了,所谓古城,我真看不出哪里古老,所有的建筑都是新修的,不过就是现代钢筋水泥建筑方式上贴了一些岩石,显得比较古朴比较民族罢了。中午的午餐石头说比较贵,可吃完下来并不觉得,匆匆留影后,我们开始前往九寨沟。考虑到明天要翻越杜鹃山的黄土梁子,我建议大家最好能不在九寨县城住,而是赶往双河乡。在攻略上,我查询到双河乡离九寨县城有12公里,而且有住宿。为了确保住宿没问题,沿途我还问了很多人,保证了消息准确无误。
离开甲蕃古城一直下去就是九寨沟,路况属于下坡,速度都比较快,还经过了九道拐。最好玩的是我们可爱的美信姐,弯道下的那么快,他居然有闲心停下来把每一个拐的路牌照下来,而且照得很朦胧很有艺术性,大师就是大师。经过漳扎镇,我们一群来到九寨沟沟口,我和黑娃、乌云、2010没有多于去照相,而是欣赏了一起游客间的纠纷,特别是看到了纠纷升级到打架阶段的一次假摔(比我的假摔可是逼真多了)。故事说起来要点时间,具体的曲折程度,我建议由黑娃进行具体描述,这里就不在赘言。
继续前行,傍晚时分16人来到九寨县城,一个挺新挺美的小城。在城里我们还遇到了拿着大摄影机跟随拍我们的汽车,不知道是电视台的还是搞什么活动的,可惜我家收不到九寨台,不然真的想去看看。
从岷江源到九寨县城跑了66公里,算一算今天差不多走了90多公里,不过我们路程没有完,继续前行了12公里的下坡,我们来到今天的目的地——双河乡。
这里的住宿条件很差,乡村级的,考虑到洗澡的问题,我们16个人,分成了几个住宿点,我和睡觉黄金搭子黑娃在一堆。双河乡的伙食很好,特别是45元一斤的牦牛肉,一上桌就被我们一抢而空,饭菜的味道也都不错,想到明天的艰苦任务,不知不觉中,我又多整了几碗。
晚上和麦子、黑娃坐在旅店阁楼的过道上,从和老板的攀谈中得知,这里离杜鹃山山顶只有四十多公里了,而且不是一直的大上坡,只有最后十几公里坡度才比较大。这个消息和我在网上查询的基本一致,让我从心里否定了石头开始所说的,杜鹃山比雪山梁子更艰苦,高度和雪山梁子相差就100米左右的谬论。
双河乡海拔高度在1200米,夜晚的温度并不低,和黑娃坐在那里,一边聊一边不停的喷云南白药按摩大腿肌肉。过去,无论怎样的骑行,我都没有用过云南白药喷剂的,为了明天最后的拼搏,我强迫自己一定要放松肌肉,保持最好的骑行状态,一鼓作气拿下杜鹃山,为这次的骑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六点醒来,是被黑娃点烟的声音惊醒的,说起黑大爷,烟瘾不大(相比我),却有抽早烟的习惯,人才啊!
发表于03-31 12:43
相关目的地
查看川主寺更多:
相关系列游记
还没有账号?
或者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517九寨沟骑行路线
CC发表于 |
线路一、边边街线路骑游&1、骑行线路:自游青年旅舍出发-----蓝天停车场-----景区大门口-----边&边街-----隆康寨参观(单程8公里)-----观牙扎寨,单程2公里。体力好的车友可以继续&下行到牙扎寨来回15公里。2、线路特点:本条线沿风景优美的边边街路骑行,路况好,起伏不大,且风景优美,尤其是边&边街沿线后,风景更好,适宜赶观光、购物。隆康寨离边边街很近可以不参观藏族村寨。3、推荐骑行季节:除了隆冬季节和雨雪大风天气外,都可成行。夏季应注意降暑防晒。4、骑行级别:难度:★☆☆☆☆&&&&& 风景:★★★☆☆5、车辆装备:水、骑行头盔、眼镜、手套必备。&线路二、彭布寨&1、骑行线路:自游青年旅舍出发----------经过蜀电宾馆-----经过藏迷大剧院-----到&漳扎镇在梦幻九寨左行过桥-----机场路-----机场路沿途是毛路-----彭布寨,单程14公&里。2、线路特点:本条线前半部分路况好,起伏不大,过机场路后路面变窄属毛路,要注意安全,&机场路全是山坡路多。一路风景优美,到彭布寨后可见高大的山和军用机场。沿上&课步行3公里是当地人采菌子的地方蘑菇,木耳的出产地,即到了原始森林,有山有水风光优美&,可登山可戏水可野餐可宿营。3、推荐骑行季节:除了隆冬季节和雨雪大风天气外,都可成行。推荐春夏秋三季,可看花、玩&水、赏红叶。夏季应注意降暑防晒。4、骑行级别:难度:★★★★☆&&& 风景:★★★★☆5、车辆装备:公路、山地车均可,出发前检查好车况。水、运动饮料、骑行头盔、手套、眼镜&、骑行裤、游泳裤、维修工具必备。带少量巧克力等高能量食品,中午可以品尝昆嵛山当地的跑&山鸡或自带食品。&线路三、中查沟骑一日游&1、骑行线路:彭丰出发上行----------经过蜀电宾馆-----经过藏迷大剧院-----到漳扎&镇在梦幻九寨继续上行-----中旅大酒店-----永竹村-----上四寨-----塔藏小学左转过桥&-----进入中查沟境内,真是藏迷古寨,中查沟单程20公里。2、线路特点:本条线前半部分路况好,起伏不大,过塔藏小学后路面变陡峭,要注意安&全,坡路多,起伏大。下坡的时候要注意车速,刹车检查。藏寨田园车友一定要享受,解&解乏。3、推荐骑行季节:除了隆冬季节和雨雪大风天气外,都可成行。夏季应注意降暑防晒。4、骑行级别:难度:★★★★★&&&&& 风景:★★★★★5、车辆装备:公路、出发前检查好车况。水、骑行头盔、手套、眼镜、骑行裤、维修工具必备&带少量巧克力等高能量食品,中午可以在中查沟吃藏家饭或自带食品。
相关推荐线路
成都-映秀-叠溪海子-松潘古城-九...
成都-九寨沟-阿布氇孜藏-成都
成都-桃坪羌寨-孟屯河谷-成都
成都-茂县-九顶山-成都
顺便说点什么吧..
相关目的地
在四川,有那么一处人间仙境,那边是九寨沟。九寨沟的美是不分季节的,春天,...&&
新鲜生活旅行产品册
这里是一个开始,为你呈献新鲜生活旅行最好最精致的旅行产品。
你可以在这些地方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新浪微博二维码流韵溢彩_骑行泰山_天涯博客
记录骑行的点点滴滴;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窥视社会的真实百态;尝尽人间的百味杂陈。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185261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283
(666)(6)(28)(75)(172)(27)(23)(27)(54)(142)(61)(7)(32)
(1)(1)(1)(3)(10)(9)(13)(10)(8)(5)(4)(7)(9)(9)(5)(7)(13)(13)(15)(13)(16)(11)(6)(45)(36)(39)(29)(34)(28)(24)(19)(23)(21)(6)(5)(10)(19)(5)(12)(20)(21)(3)(3)(9)(8)(11)(9)(2)(2)(1)(6)(2)(3)(1)(7)(14)
  日,有幸游览著名的四川名胜风景区&&九寨沟,第一次游览,被九寨沟的美色所折服,想了好久,还是定名《金秋九寨 流韵溢彩》  金秋九寨。金秋时节,游览九寨,应当是最美好的季节,自然风景美不胜收,凉爽的气候,为游览带来美好的心情。九寨&&有你自然的容貌,使人向往,金秋&&带给九寨的容颜,使人陶醉,金秋九寨&&留给游人美好的回忆,使人留恋。  流韵溢彩。今年的九寨,充沛的雨水,使天然的地貌到处皆是流水秋韵,多彩的植被,赤橙黄绿青蓝紫,皆是满眼溢彩,流水奏出美好韵律,多彩彰显秋光溢彩。  还是看照片,看看金秋九寨,流韵溢彩吧!                                                                                                                                                                                                                                                                                                                    以下一组照片是我们居住地方的片片了,居住的地方就是九寨沟名胜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招待所,就是在九寨沟的入口处。                            以下两张照片是,我们到了九寨机场后,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拍摄的九寨沟的夜色晚霞。            分类: |九寨大环线骑行记
  骑行九寨沟,应该说是多年以前,当年毕业时就打算进行的,但真正实施还是这次五一以后时间有些空档,方始成行。
  本来一直对能否顺利骑完这种高原路线心中无底,所以行前几天看到车队论坛在特价提供美国大行SP16折叠车的副厂版
&,当即就去买回一台,准备用这车来骑行,优势是当无法骑或不想骑时,立马可以收车就走
—— 这纯属还未出发就作好了“投降主义”的打算
  但这车作长途骑行,究竟行不行,或是说比起我原有的那辆硬叉光胎山地车(相当好骑),差得了多少?从买回这车的当日起,我就每天轮换骑着这两辆车爬南山,把各种上山路线都走了个遍,得出的结论是,可行。
  这就是我的座骑,大行旗下的雅行YA063
  行前,在淘宝去配了驭包等装备。驭包上面那玩意是太阳能充电器,这样即使在无人区也可保障手机和GPS的能源供应
  然而从出发第二天起,驭包顶部的功能就转化为“晾衣台”了;
  不过我骑着这小车,总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合比例
  至于相机,我是有意地不带单反(虽说驭包里能装下);因前些时我买了个拍照手机 Altek A806 ——
实际上应该说是带手机功能的相机,成像质量可以说是手机中最好的。我拿到后还写过篇测评 &,这次就是有意在这种大行动中也只用这手机来拍
  万事俱备,出发
D1,重庆-双江,175Km
  日。早上7:50出发,从新桥登歌乐山再下至大学城。
  本打算从青木关到壁山的,可以少翻一座山;然而去陈家桥的路正在修,几次走错,最后还是按路人指点骑回了到大学城的大路。既然已到此,也就不想再绕行青木关了,还是翻山去壁山吧。
  这条路我一两年前刚修通时骑过(照片也是那次拍的),当时我骑的是辆六速折叠车,由于坡度太陡根本蹬不上去,几乎所有的上坡路全是下来推的;而这次骑的是爬坡性能良好的SP16,用1:1的最低档爬这上坡还是没大问题的
  只是在几个最陡的地方还是下来推了近百米,原因是在太陡的坡道上必须要趴着骑,否则身体一坐直前轮就要危险地悬空;而且这种别扭姿势虽然能骑走,但还不如下来推着省力些。
  终于到顶,GPS测出海拔是510米,然后一泻而下,山底就是壁山县城,海拔250米。
  时近正午,烈日当空,又骑行了约二小时才到达铜梁县城;进城时拍下这张路边小景,由于阳光太强根本看不清屏幕,以致右下角把手机挂绳也拍进去了。
  又热又渴,在县城简单地吃了午餐,灌满水壶继续上路。一壶水很快就消灭了,然后每见到有加油站就进去接自来水,又连续买了四五瓶冰冻可乐,每瓶都只需几口就全部喝干!
  而且,骑着骑着居然睡意来了,无处休息,只好在一处浓树荫下的路边沟沿坐下,立马就睡着。然后起来精神振作地继续骑!
  原计划今晚是住潼南县城;可到了潼南见太阳还未落完,又继续骑往十多公里外的双江古镇;我过去拍摄古镇来过此地,这里还是杨尚昆家族的故居。
  临近古镇,暮色已浓
  晚7:50,抵达双江古镇住下。此时距出发,正好12小时!
D2,双江-绵阳。204Km
  5月17日。7时半出发。
  来不及吃早餐,而且也没有店铺开门卖早餐。好在我车上装了一大包“洋人街面包”,从此形成了模式,每早起来就走,边骑边啃面包。
  晨曦中的田园风光
  约20公里以后,进入重庆市与四川省的分界线
  出发前,我是这样计划的——
  D1 重庆 - 潼南 165KM
  D2 潼南 - 射洪 130KM
  D3 射洪 - 绵阳 116KM
  可由于昨晚已多骑了十多公里,看来今天可以不止骑到射洪,而是骑行168公里到下一个县城,三台!
  上午9:50,进入遂宁城区。一个骑电动车的维修工小伙子对我的骑行很感兴趣,陪着我穿过整个城区,并指点了前往绵阳的路线。按他的说法,今天要骑到绵阳也是可以的,不过一百多公里吧。
  由遂宁出去的道路一直是沿江而行,风光还是不错的
  中午12点到回马,从这里北行就是遂绵快速通道
  首次看到了与此行目的地有关的标志
  沿江风光
  开发商修筑的湖畔楼盘
  陈子昂读书台
  炽热的下午又是骑行最困乏的时候。眼皮实在睁不开了,就到路旁的一个乡间候车亭坐下,小睡了约一二十分钟。
  时近晚六点,抵达三台县城。
  怎么安排?住下,太早了些;继续前行,前方到绵阳还有66公里,跑夜路的话估计得近五小时,也就是说晚11点才能到!
  先慢慢往前骑着再说,若有合适的就住下。
  哪知沿途根本就没有住宿,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走到近半路程一个叫安宁的地方才吃到晚餐,再出行天已黑尽;再往前不远就是一个很大的市镇,可也没有见到住宿处。继续骑,直至进入绵阳市区才住下。还不到十点,比想象的早。
  全天骑行204公里,破了自己的单日骑行记录。也使得总的行动方案,省出了一天时间。
绵阳-南坝。130公里
  5月18日,七点半出发,骑向江油。
  出绵阳不远就是这个很大的寺庙,有些布达拉宫的气势
  晨光中的绵阳
  绵阳至江油的这条公路,看来当年修建得也并不容易
  还有三十多公里到江油
  江油是李白的故居
  上午十点半到江油。联系了去年一起去额济纳的江油驴友伞驴,她非常热情地邀请去家里(顺便就上网讲了下这两天的情况),又约上另一驴友一起出去吃著名的“江油肥肠”,一直到下午一点多才继续出发
  传说一出江邮就是山路,但实际上前面近十公里还是这样的平原——
  然后就看到了这个触目惊心的地名:北川
  走的就是北川方向。标示已进入重灾区
  进入山区,景色大异,可说到处都是风光
  沿途的地震痕迹已基本看不到,公路两侧全是这种新建的羌族民居
  公路一直是沿着涪江而行,并没有多少坡度
  离开北川,进入平武县境
  也是到处焕然一新
  响岩镇,地震后重建的新城之一
  沿这坡道下冲到底,就是今晚的住宿地,南坝。中午吃饭时那驴友告诉我,“你骑拢南坝,怎么也得晚上七点多了”,可才六点半就到了,感觉太早了一点
  南坝镇,地震中的极重灾区之一。所有建筑全部倒塌。三年后的南坝,已全部重建焕然一新。
  地震的痕迹还偶有可见。这是当时被完全摧毁的公路
  南坝新貌
南坝-白马&&&
  5月19日。早起又拍了一个多小时,约八点半才出发
  仍是依江而行
  平武县的民居没有北川那种羌族风格,但仍很具特色
  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雷人标语
  平武县的古城镇,估计是原来的旧都,距平武还有近20公里
  平武县县城。历经两次大地震的摧毁,现已完全是一座新城。
  平武中学
  平武县体育馆
  平武县医院
  在灼热的阳光中骑进平武,见到一家“奶茶店”,如获至宝立即在那门口停车。果然店内的刨冰和奶昔,让人一吃起就不愿放下。开店的小伙子以前曾在重庆打工,也不断劝我再多坐一会,甚至要吃什么午餐他也替我去附近端来就在他这里吃。我实在不愿意在此长坐(主要是一坐就不想停饮不愿走了),离开冰店到隔壁吃了碗面块就继续上路。
  县城口的纪念碑,是纪念当初通往江邮的公路建成的。
& 离开平武,坡度开始增大。江水还是那么浑浊。
  但经过这座通往黄龙的三岔路口桥梁后,却变得一片清澈
  开始坡度还是有上有下,渐渐地平路与下坡越来越少,前盘换到小盘以后就再也换不回来了,一直不断地爬升,爬升……
  路旁风光还是很不错的
  今天没有前几天的炎热,虽说路途多为上坡,但并不困难。我边骑边摄,还戴着耳机听着手机播放的MP3。一曲德意志军歌在闪电雷鸣的烘托下,把这支钢铁巨兽的磅礴气势展示得淋漓尽致。可过了好一会在播放抒情歌曲时,为何也仍有滚滚雷声划破长空呢?我越听越不对味,取下耳机一听,是从峡谷上空传来的雷鸣!
  如果大雨下来,在哪躲雨呢?用GPS查了一下,到目的地白马至少还有二十多公里!
  好在光打雷不下雨,我继续骑着,见有好景也停下拍摄。
  这是地震中被摧毁了的石桥
  路边有很多水电站,上面当然也就有了人工湖。时近傍晚,湖面淌漾着薄雾。
  雨开始下来了,越落越大;天色也完全黑下来了。所有的饮水已全部喝完。我停车把所有电子产品放进驭包,再罩上防雨罩;至于身上淋多少雨就不管他了,“雨水没有汗水多!”
  冒雨骑行了若干公里,终于见到了藏式村寨。细看却不是要去的白马镇,而是一个叫“稿史”的风情度假村。几乎无人,我也没有进去,倒是在寨门外见到有个估计是平时洗车的水管在不断喷吐着山泉水,立马上去喝了个够并装满了水壶。
  从稿史寨开始,路有了下坡。几公里后终于进了白马镇,在几乎无人的街道上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涪江旅馆”。住进去才知道,这种藏式民居,不但上楼的木梯极陡几乎扛不上自行车,更恼火的是无法洗澡!
  不管怎样,今天总算在不断的爬坡中骑行了113公里(网上资料说的是只有107公里),而且,海拔从约800米上升到了海拔2000米!
D5& 白马-南坪(九寨沟县城)
  5月20日,仍是不到八时就已出门。整个镇上几乎无人。
  这就是昨晚住宿的白马镇。在我拍摄此照的时候,几个藏族小孩从远处走来,大声祝我一路平安!
  今天将是此行最为艰巨的一天,将翻越海拔3300米的黄土梁。
  出白马镇不远,涪江源头的水色风光格外猗丽。
  约三公里后,到达白马风情寨
  这里连厕所都很有特色
  寨外的藏族妇女
  离开白马风情寨上行,路边的原始藏寨其实也很有看头
  路边不再是头两天的河流了,而是湍急的山涧急流。
  这类急流巨石,就跟当年长漂征战过的“上虎跳”一个样
  公路也成了盘绕而上的环山路
  很快我就吃光了最后的半只面包。饮水也喝尽了。好在这种山涧道上,绝不缺水。
  这里冬天冰雪复盖,到处都有“冰雪路”的警示。现在虽无冰雪,却寒气逼人。我在身上一连套了两件骑行服再加一件毛背心,仍冷得不行。
  传说中经常出没的熊猫,估计极少有人能见到它们
  回过头,又见到这种警示:
  昨天在平武吃午餐时,面馆里的几人就在对我说,“黄土梁,没有人能够骑过去!只能推!”我也就作好了心理准备,到黄土梁最后最险的盘山路段时,下来推!
  可现在还是不断的缓上坡,缓上,几乎要耗尽人的全部体力。无奈在一处并不太陡的路段下来推了几百米,然后干脆在路边石块上坐下,翻出包里最后的食品——压缩干粮。
  不料这干粮发挥了奇效,吃完后起身再骑,感觉体力已完全恢复!而且不用1:1的最低档,基本就用1:4甚至1:5的档位就在盘山道上顺利前行!
  更可喜的,是太阳出来了!暖洋洋地烘在身上,令人体力越来越好,不多久,就见到了这传说中的制高点,海拔3300米的绵阳市与阿坝州的分界点!
  从重庆出发,历时四天半,骑行650公里,终于在日中午登上了此行的最高峰。纵观前方的所有路程,均比此处更低。
  特别是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这两个半天,从海拔约800米一直上升到了3300米,一天之内靠自行车轮上升了2500米!
  山下约50公里,就是九寨沟县县城。我将在这里休整一两天,再继续沿九黄环线进发。
(上集完)
九寨大环线骑行记(中)
九寨沟口-松潘& 110Km&
  在九寨沟县停留了数日,5月25日晨8:45,继续沿九黄线出发
  出发的起点是九寨沟沟口。这里的地理标记,清楚地标明了该地的座标与海拔
  出发不久,前方就有了雪山
  此后基本就一直在向着雪山进发
  沿途都是藏族村寨,四处可见藏族的旗幡
  小溪从密林中淌过,在清晨阳光下格外动人
  这种几乎无人的林间公路,给人一种北欧森林的感觉
  公路不断上山,坡度越来越陡。这一段名为“九倒拐”,每一倒拐处都有标记
  爬上九倒拐,雪山更加醒目
  前面公路旁,是一处湿地湖泊,称作“甘海子”
  我把自行车拿到湖边湿地上,拍摄它在雪山前的镜头;不料这地非常软,脚撑一压就会就陷进去,根本站不住车,后来我把撑脚放在一块马粪上才立住了车
  离开甘海子,公路继续爬升。路旁有很多开放为旅游点的藏族村寨
  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连续上坡;从九寨沟口算起,约有五十公里持续爬升!
  前面的山脉叫弓嘎岭,是嘉陵江水系与岷江水系的分水岭;公路旁边的小溪叫白水河,它同九寨沟里流出的水汇合,一起流经甘肃文县,到广元汇入嘉陵江。
  沿途始终是这种林间公路,持续不断地上升
  我本来以为最多三四个小时就可爬完这五十多公路山路登上弓嘎岭,没想到竟一连蹬了八个小时,到下午五点半才登上海拔3500米的最高点。这里实际上比黄土岭还要高出200米,只不过路况没那么陡而已
  与其他登到山顶就疾冲而下不同;弓嘎岭的顶部,就是一片辽阔的高原。这里已近雪线,路旁残留着不少积雪
  上了弓嘎岭不久,就见到了“岷江源”的标志。水流从这里向前流去,汇成纵贯阿坝州东部的浩瀚岷江,经过都江堰分流成网状淌过成都平原,并在新津重新汇合成大江,最终在宜宾与金沙江汇合而成为长江。古人称“岷山导江”,就是认为这里是整个长江的发源地。
  我稍稍蹬了几步,没想速度很快就接近40公里;而且看路况并不是下坡,明明是平路甚至上坡,自行车却也这样疯狂前冲!我还以为是自己人品大爆发,持续了一段才弄清,是顺风!——在这里感谢所有说了“一路顺风”的朋友哈!
  被顺风吹着跑了约十公里,又是较缓的下坡,几乎一直下到川主寺。
  落日辉映下,红军长征纪念碑一片金壁辉煌
  按原计划本是在川主寺住宿的,但见光线还好,继续骑往松潘。7:30,在暮色中到达松潘住下。全天骑行110公里。
松潘-汶川&&&
  早7:30出发。先小逛了一下松潘街上。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松潘海拔约2800米,实际上与弓嘎岭一个平台。这里气温很低,清晨起来更是如此。我今天本穿骑行短裤出来,一出门就冷得发颤,赶快拿出长裤加在外面
  出松潘,路是持续的缓下坡。本来这是骑行中最舒适的事,但在这种气温下却受罪了,全身几乎冻僵,手指更是几乎失去知觉!
  半年前,我有过一次反季节骑行——
环骑海南,完全是冬天里的夏天;而现在,却又来了个相反的反季节骑行,在盛夏五月底,却冻得几乎全身发僵!
  阳光倒是强烈,却只照射到峡谷的对面
  骑行了一个多小时,太阳终于照耀进了峡谷这边。有了光,整个风景一下就变得生动起来。
  就连风光摄影中最讨厌的电线,也呈现出优美的韵律:
  正午。峡谷中的江水变得平滞。这是1932(?)年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叠溪海子,现在已成了叠海风景区。
传说中过叠溪后就要爬非常高的海子山。但现在已有了隧道,不再爬山了。相反过隧道后就是持续的盘山公路,下降数百米.
  下降到底后就一直在岷江峡谷中沿江下行。水流湍急,公路的下降也应该同步,但我却不得不用小盘吃力地蹬才能前进——
今天遇上了强烈的顶风!近五十公里的路段,狂风一直从对面吹来,不管江面怎么转弯甚至转了180度,顶风仍然是顶风!看来,这风就是沿着峡谷,穿谷而上!
  从对面过来的骑行者也没有享受到顺风的便宜。看到两个小伙子在路边休息,那状况完全是被上坡折磨得几近崩溃,尤其是听我说了前面接近叠海还有个大上坡的时候!
  景色也变得一般了,只偶尔拍拍路边小景
  接近茂县时,风终于停缓了。
  这叫棚洞,是为了遮挡上方的落石的
  进入茂县
  牟托羌寨是有名的旅游区
  这里有著名的羌族雕楼
  终于,在天黑前,进入了汶川县城
  全天骑行189公里
汶川-都江堰& 109Km
  晨光中的汶川
  这是大禹的故乡
  从汶川到映秀,沿江到处可见当时被山体掩埋的原213国道和民房。看到这些场景,几乎能感觉到当年那山崩地裂、天摇地动的惨状
  映秀,地震震中
  漩口中学,现在作为地震遗址保留着几乎全部倒塌的建筑
  映秀的海拔本只有约870米,但出镇后却不断爬升至约1050米的漩口镇
  漩口也是地震的极重灾区
  出漩口,经最后一个隧道,公路俯冲而下。此处已是盆地内常见的雾气茫茫,不再是高原景色了
  紫坪铺水库
  这里就是紫坪铺镇。再往前,就进入了辽阔的成都大平原
九寨大环线骑行记(下)
5月28日 都江堰 - 成都
  都江堰。
  头天晚上整理照片发到空间与论坛,竟然弄到半夜两点。由于成都的同学已约好中午给我接风,所以一早就出发了。
  按GPS的指引和路牌标示,走到标着“老成灌路”的一条窄道,没几百米这路就截断了。一问已修成楼盘了,说是只能沿旁边的成灌高速走——
这高速的引道倒的确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但走到收费站自行车就无路可走了。
  问了收费站旁的警察才知道,自行车可从旁边的一条极窄的土路推过去,再沿土路走几百米才能走上都江堰到成都的国道。
  在成都平原奔驰了近六十公里,比预想的时间更早到达成都市内。
  同学们的接风招待,主题当然就是庆祝我的九寨环线骑行圆满成功。到这里,本次骑行似已可画上句号。但我还意犹未足,决定继续骑行回重庆。
  从成都回渝,可有三种选择:
  1、到火车站坐动车,两小时就到,而且折叠车带上去也非常方便(折叠后用装车包一装,就是件普通行李);
  2、骑自行车回去,最近的线路是翻龙泉山到简阳,经乐至、安岳、铜梁到重庆,距离约360多公里,一般说来两天可骑到;
  3、就是我实际选择的方案,绕道川南一大圈再回重庆;这方案是毕业前就详细策划好了的,连每天走多少公里住宿哪里都计划好了,但最终未能成行,现在还是按原计划补上
  天色已晚,但还是决定不在市内停留,至少要走到城乡结合部才住下来,以免明早起来在市内到处乱窜;
  在GPS上查找去乐山的路,见好像要途经黄龙溪方向,那就初步决定今晚住这古镇
  按GPS指引的方向沿一环路出城。由于昨晚睡眠不足再加上刚才喝酒,头有些昏。见经过九眼桥,干脆骑回川大校园,在荷花池畔的石椅上坐下打了一会盹,立即精神恢复。把GPS重新设置后细看,路线居然又不再经过黄龙溪了。先出发再说。
  过华阳,见有去黄龙溪的路牌。远倒不算远,但担心如果住在那里又无路去乐山的话,明天不还得再跑这几十公里出来?
  再继续前走,不料这GPS居然是把人带到了高速公路入口!
  赶快继续查找,找有什么往那边走的国道。更料不到的是GPS在这关键的时刻没电了。“临终”前显示要返回华阳城区才能上国道。
  又调转车头骑往华阳。这时GPS已无论如何也弄不亮了。没有这玩意指引别说上国道了,连东南西北都弄不清。天已黑尽,又开始下雨,只好就地住下了。
  当天东跑西窜,总计骑行104公里。
5月29日 成都&-
乐山&& 117Km
  一早起来,居然下着雨。但总不至于见雨就停呀,按原计划出行。
  恢复了的GPS顺利把我带出华阳街上,再经过昨天掉头的高速路口,继续前行到达双流,从这里开始继续沿国道南下。
  小雨飘飞,但不影响骑行,偶尔还停下拍拍路边景物;
  约十点,抵新津。经都江堰分流的岷江在这里重又汇成浩翰大江
  接近眉山时,发现了黄龙溪出来的路口。如果昨天我住黄龙溪,今天从这里出来是要近得多(从成都到这路口已跑了约60公里)。不过,我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切近道,而是要按当年的方案走一遍,所以并不遗憾。
  传说中的彭祖不可思议地长寿,所以跟他沾边的地方也就成了企望长寿者的精神图腾。
  正午到眉山。这是苏东坡家族的故乡,有“三苏祠”等纪念祠。街头的雕塑不少也与其相关
  掠眉山,过夹江,经乐山前不远的太和场(现太和镇)
  进入乐山市
  抵乐山市区。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在此汇合,成为更大的河流
  乐山最著名的景点是乐山大佛,不过该地我去过多次,这次就没有再去。找到了第二天通向自贡的路口,在此附近住宿,天尚未黑。
  全天骑行117公里
5月30日& 乐山 -
自贡&& 164Km
  由于今日已与自贡的同学约好要去他那里,而且路程较长,打算早些起来,争取七点左右就上路
  哪知一觉睡过了头,醒来已过了八点半,收拾好出发已近九点;这是本次行动早上出发得最晚的一天,偏偏又约好了下班时赶到,偏偏又还有超过150公里路程,偏偏天上还继续下着雨!
  仍是把防雨罩罩在驮包上就走。昨天淋了一天的雨,凡裸露的电子设备全部出了故障:GPS不亮了,号称“防雨”的防盗报警器失灵,连码表也得时常取下来吹干触点才能计数……
  出发不久接到蔡同学短信“下雨路上注意安全!不急,安全第一!”并称再晚也等,宽下心来,偶尔还拍拍雨中景色
  跟昨日一样,下午以后,小雨逐渐停息,路面“水灵”依旧。路况倒都不错,起伏坡度也都不大。
  一路乏善可陈,天黑前进入这个当年的四川第三大城市,按照已不显示的GPS语音引导到达蔡同学的办公地点
&自贡-荣昌& 146Km
  今天总算没下雨了。路程不算远,出发得也较晚。
  哪知离开自贡市区不久路况就开始变差,进入内江境内就更几乎全是坑函泥泞路
  几十公里跑了好几个小时,到中午才进入路面良好的市镇白马,还以为从此脱离苦海了
  哪知一出镇就又是这种烂路,直至进入内江市区
  按路牌引导找到通往国道321的公路。怎么还是烂路?问旁边两个骑摩托的,“去老成渝公路是这路吧?”答曰“这就是老成渝公路!”
  就只好在这糟糕的路段上吃力地折腾了。当然偶尔还是拍一下路旁景物
  这次出来跑的所有地段,包括大地震后的阿坝山区,路况全都很不错,但只有一进入内江境内,才知道烂路的厉害!
  同时不禁非常佩服当地官员的耐性。你说一批官员得有多大的忍性,才能安然目睹本地通往外界最重要的两条公路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
  不禁想起了前些年去安岳拍摄石窟,路况之烂也是所跑地段之最。不少民众见了我们的小车就扔石头,后来在摄影时更有相当农民围上来,听说我们“不是县上的是省里来的”立即就控诉起来——
安岳是人口第一大县,有当年随国军去台的老人回来见当地路烂成这个样子,就按“每人一元”的标准拿了上百万元给当地政府让他们修路。不料这些家伙拿到钱后根本不修路而是全买了豪车!
  当时的安岳就正属于内江地区。十多年过去了,安岳也不再归内江管辖;没想到内江官员的“优良传统”竟一往如斯!
  在泥沼中吃力地挣扎着,直至前轮“卜”地一下全瘪。遥望四周一片泽国,却连洗手的水涵也找不到一个,只好满手泥浆地扒下外胎。细看,原来是扎进了根寸多长的钢钉!
  好在补换胎工具一应俱全。更好在这车的坐杆取下就是一个大气量打气筒,弄好后再骑不久就进入了较正常的路面
  路面虽然好走了,烦心的事却还没有完。前面的椑木椑南估计都是专业从事垃圾回收加工的,近十公里的道路两边全是堆积如山的白色编织袋,内装废旧塑料瓶之类。因实在不赏心悦目,不愿停下拍这些垃圾,快速骑车冲过了这些白色恐怖地段。
  过了隆昌道路又成了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直到天色暮黑才看到了“荣昌”标志,意味着回到了重庆领土
  回归本土的实际意义,除了手机收费不再漫游之外,最明显的就是路况突然变好,而且越近荣昌县城路面越好越宽。
  天色黑尽又骑了一二十公里才到荣昌县城。全天骑车146公里,虽不算远,但在内江境内的约百公里道路大部分均是烂路,严重影响了骑行速度。虽未下雨,驮包却是一片泥浆,比前两天的雨骑还脏得多。
荣昌-重庆& 142KM
  儿童节。今天将到达重庆结束本次行动
  天气凉爽,气候宜人,这样的骑行最是舒适。远处的景物,云雾中好似水墨晕染。
  过邮亭后的道路,去年跟车队一起骑龙水时就跑过,应是轻车熟路。
  没想到进永川市区时按其“重庆”路牌走,绕了一个非常大的圈子不说,而且最终引上了一条死路,只得返回前面穿城而过。早知就直接穿城了。
  周边虽是司空见惯的景色,但还是偶尔拍一拍
  返回重庆的这最后路程将翻越两座大山,来凤山和歌乐山。来凤山尤难。其不但山高,更恼火的是路烂,几乎全路段均是坑坑洼洼的大小石子和沟槽。若不翻此山,则要绕上好几十公里去壁山经青木关回渝,或是翻越我来时翻的那壁山山脊。
  我本已在盘算是不是到此就坐车回去了,但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还是翻这来凤山吧。
  来凤山的景色其实还是不错的。
  可路面就糟糕之至。坑洼之多之密,上次我骑山地车的光头胎就多次差点放弃骑行而下来推;而这次骑的是折叠小轮,则根本无法骑走,除了个别奇迹般平滑的地带,绝大部分都只能下来推。
  好不容易推到了山顶,下山的路也照样无法骑,照样只能推车下山。这样全长十公里的来凤山,我至少推了有七八公里!
  不过此路虽烂却是偏僻的翻山路段,估计是当地政府已放弃了的,不像内江那样是最主要的里通外界的大动脉。其实来凤山植被繁茂,如果路况好还是值得来走走的。
  出来凤山,经走马进白市驿。这里已是重庆近郊。花团簇拥,一片绚丽。
  过白市驿就是歌乐山。路面良好,轻松翻过,到达重庆市区。
  本次行动,于5月16日从重庆骑自行车出发,前往九寨沟县,途经重庆壁山、铜梁、潼南及四川遂宁、射洪、三台、绵阳、江油、北川、平武、九寨沟、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成都、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乐山、井研、荣县、自贡、内江、隆昌和重庆荣昌、大足、壁山等县市,于6月1日晚7时回到重庆。历时17天(其中在九寨沟县停留了4天,实际骑行13天),总行程1877公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骑行的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