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怎样上facebookk怎样开通消息服务

Gmail 从二月中起将禁止 JavaScript 附加档案
timeagotimeago
2017 年 1 月 26 日
Image credit: SaveFacebook 开始「尝试」让部分用户通过付费方式将信息发送至指定用户收件箱的服务
2012 年 12 月 22 日, 中午 12:01
Facebook 日前在其中宣布他们正在「尝试」一项新的功能:部分用户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向指定用户的收件箱(注意,不是「其它」资料夹喔)发送信息。按照 Facebook 的说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实验」,他们将「测试经济信号(economic signal)的有效性」,以此来「确定信息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同时 Facebook 也表示他们已经咨询过「多位评论家和研究者」,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想要减少不必要信息和增加相关信息的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此类信息的发送者收取费用」。
那么具体来说这一项功能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在某些情况下它确实能帮助用户传递有用的资讯,比如说在某次活动中某人的演讲让你很感兴趣,或者说你在求职过程中想要吸引到对方的注意,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下新功能的确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弊端同样存在,首先金钱的介入打破了沟通双方的平衡关系(只要花钱就一定能让对方收到你发送的信息),再者假如说未来这项功能向所有用户(目前只可以在美国个人用户间使用)开放的话,也难保商家不会拿它来作营销之用。虽说 Facebook 表示用户每周只会收到最多一条这样的讯息,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只要发送方加钱就可以提高发送数量的情况呢?另外还有一点,改动虽小,但是 Facebook 很大,任何在 Facebook 上的细微变化最终都有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那么这项仍处在「实验」阶段的功能最终会将 Facebook 带向何方呢?大家就请拭目以待吧(Facebook 或许会从 中总结一些经验喔)。标签:
timestamptimestamp
2 月 27 日
timeagotimeago
2014 年 2 月 27 日, 下午 06:32
Wacom 推出"WILL"是一个可以即时"转播"笔触的平台(视频)
Wacom 推出了一个很有野心的平台&WILL&,全写名为&Wacom Ink Layer Language&,它是一个可以在 iPhone、PC 或是在 app 和浏览器上的平台,可以即时将用...作者: ,
2014 年 2 月 27 日, 下午 06:32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1 月 24 日
timeagotimeago
2014 年 1 月 24 日, 早上 09:00
教皇 Francis:互联网是交流的福音
对有些人来说,网络会致使其愤怒或上瘾,但在教皇 Francis 眼中,显然看到了更为积极的一面。在为天主教会世界传播日准备的致辞中,他称互联网是「上帝的礼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体会不同的想...作者: ,
2014 年 1 月 24 日, 早上 09:00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8 月 15 日
timeagotimeago
2013 年 8 月 15 日, 傍晚 09:17
Flickr 创办人打造全新企业协作工具「Slack」提供全局搜寻功能,现正开放试用申请
对现代的企业而言,活用网络的协作工具已经变成了其必修的课题之一,像是十分方便实时且广为众人爱用的 Google Docs,就也算是相当优秀的协作工具之一。Flickr 的共同创办人 Stewart...作者: ,
2013 年 8 月 15 日, 傍晚 09:17
储存Email订阅aol-techaol-tech& 2017 AOL Inc. 版权所有。您的位置: >>
  要点:
Facebook 统一消息系统(邮件、短信、聊天、消息等);
用&&作为后端存储设施,每个用户数据存储在 HBase 的单独一行里,每个实体(文件夹、主题、消息等等)都存储在自己的HBase列中;
涉及 HayStack 图片处理基础设施;
使用&&维护反向索引列表;
镜像了大约 10% 用户的实时聊天和收件箱中的信息到测试集群中,并通过 dark launch 进行测试。
  Facebook Messages 是我们曾经所创建的最具技术挑战性的一个代表产品。
  当我们发布Facebook Messages 时所提到的是我们需要打造一个专门的应用服务器来管理其基础架构。
  我们最近讨论了消息后台和我们如何处理所有来自 email, SMS, Facebook Chat 和 Inbox 的通信。
  今天我们将深入消息应用服务器的核心。
  应用服务器的业务逻辑
  应用服务器集成了众多Facebook服务和保护(shields)来自各种终端的复杂性。它提供了一个简单接口方便客户端进行标准消息处理,包括:创建、读取、删除、更新消息和收件箱。
  下面是每一部分的流程。
  当创建一个新消息或回复消息时,应用服务器代表发送者传递消息到收件人。如果收件人是通过其邮件地址,则服务器通过HayStack获得附件(如果有的话),构造HTML主体,并创建一个RFC2822消息。
  输出流&
  当消息发送给用户时,如果地址是一个回复处理,服务器将从存在的邮件地址和传递的输入消息中获得正确收件人的信息。服务器最终将消息传递到用户邮箱,运行所有必要的预处理和后期处理过程,并决定基于多个信号的文件夹和主题的消息路由。
输入流&  当读取消息时,服务器取得有关用户邮箱的多个统计,如容量;消息、主题和回复数;朋友的数量等。同时也获得文件夹相关统计和属性,各种搜索条件的主题列表(文件夹,属性,作者,关键字等等),主题属性和这个主题的其它消息。
  当删除消息时,服务器标记要删除的消息和主题。一个离线任务具体清除消息内容。
  当更新消息和主题时,服务器改变消息或主题属性,如读取和到达状态,标签等等。同时也处理多个用户对主题的订阅和取消订阅的请求。&  管理群组主题
  Facebook Messages 使用一个聊天室模型管理群组消息主题。用户能加入(订阅)和离开(取消订阅)。
  当邮件地址是是这个主题的指定接收者时这个模型是必须的,应用服务器创建一个回复处理器,类似聊天室ID。当一个邮件接收者回复了主题,则消息会被发送到回复处理器地址。
  为了优化读取性能和简化移植和备份处理,消息主题以一种非规格化(denormalized)的方式存储。于是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份主题元数据和消息 的拷贝,服务器广播订阅和取消订阅事件,在一个分散的方式中同步所有接收者订阅和回复处理的主题元数据。服务器也管理类似用户仍旧使用老的收件箱或通过他们的邮件地址订阅的情形。
  缓存用户元数据
  当用户访问收件箱时,应用服务器装载最常用的用户元数据(也称活动元数据)并将它们保存在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中(a least recently used cache,也就是LRU算法)。随后,同一用户的请求会通过少量的HBase查询被快速的处理。
  我们需要减少HBase查询,因为HBase不支持join, 为处理一个读请求,服务器可能需要在分开的HBase查询中查找多个索引和匹配元数据和消息体。HBase的最佳化体现在写操作而不是在读取上,用户行为 通常拥有好的时间和地域性(good temporal and spatial locality),于是缓存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升性能。
  我们也在通过减少用户内存占用和转移到细粒度模式进而提升缓存的有效性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能缓存5%-10%的用户量和95%的活跃元数据缓 存命中率。我们在全局的memcache层缓存了访问极为频繁的数据(如在Facebook首页显示没有阅读的消息数)。当新消息到达时应用服务器标记缓存为(dirties)(注:dirties表示修改了但还没有写到数据文件的数据)。
  HBase对事务隔离提供了有限的支持。针对同一用户的多个更新可能同时发生。为解决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我们使用应用服务器作为用户请求的同步点。一个用户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里由独有的服务器提供服务。这样,同一用户请求就可以在应用服务器中以一种完整孤立的方式(Fashion)同步和执行。
  存储模式
  MTA代理特性附件和大量消息实体,在它们能到达应用服务器之前被存储在Haystack中。然而,元数据,包含索引数据和小的消息体,它们存储在 HBase中并由应用服务器维护着。每个用户的收件箱都是独立于任何其它用户的;用户数据不会在HBase中共享(shared)。每个用户数据存储在 HBase的单独一行里,它包含了以下部分:&  元数据实体和索引
  元数据实体包含收件箱对象属性,如文件夹、主题、消息等等。每个实体都存储在自己的HBase列中。不像关系型数据库(RDBMS),HBase没 有提供用于索引的本地支持 。我们在应用级维护辅助索引(Secondary Indexes),同样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储在分开的列中。
  比如,要回答查询&loading unread threads on the second page of the Other folder,& 应用服务器首先搜寻元数据索引以获得符合条件的主题列表,然后取出指定主题的元数据实体,以它们的属性构造响应。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缓存和有效的预装载能减少HBase查询量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活动日志
  用户邮箱中的任何更新(如发表和删除消息,标记主题为已读等等)会立即以时间的顺序添加到列中,这称为一个活动日志(action log)。小的消息实体也存储在活动日志中。
我们能通过回放(replaying )活动日志的方式构造或恢复用户邮箱的当前状态,我们使用最后活动日志的ID以元数据实体和索引的版本回放。当用户邮箱被加载,应用服务器比较元数据版本 和最后活动日志ID,如果元数据版本滞后(lags behind)则更新邮箱内容。
  活动日志存储在应用级带来极大的灵活性:
我们能通过回放活动日志无缝切换到一种新的模式并且能通过一个离线的&&任务或在线的应用服务器自身生成新的元数据实体和索引。
我们能在一个批处理中执行大量HBase异步写以节省网络带宽和减少HBase压缩成本。
它是与其它组件交换持久性数据的标准协议。比如,我们通过将活动日志写到记录日志(Scribe log)做应用级的备份。这个移植管道转化用户老的收件箱数据到活动日志并且通过离线MapReduce生成元数据和索引。
  搜索索引
  为支持全文检索,我们维护着一个从关键字到匹配消息的反向索引。当一个新消息到达时,我们使用 Apache Lucene 去解析和转化它到一个(keyword, message ID, positions)元组()中,然后以递增的方式加入到 HBase 的列中。每个关键字都拥有自己的列。所有的消息,包括聊天记录,邮件和短信都被实时索引。
  dark launch&测试
  应用服务器是我们从零开始构建的一个全新软件,因此在将它推向5亿用户前我们需要监控它的性能、可靠性和伸缩性。我们最初开发了一个压力测试机器人 (robot)用来生成模拟请求,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其它一些新因素的影响,如消息长度,不同类型请求的分发,用户活跃度的分布等等。
  为了仿真一个真实的产品负荷,我们制作了 dark launch,我们镜像了大约10%用户的实时聊天和收件箱中的信息到测试集群中。Dark launches 帮助我们发现更多性能问题和识别瓶颈。我们也使用它作为一个有说服力的指标来评价我们所做的很多改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为我们的所有用户提供崭新的消息系统。
  作者:Jiakai 是 Facebook Messages 开发小组成员。
  英文来源:
互联网热门文章
互联网最新文章为记者找网络热门话题!FaceBook推出 Signal 服务追逐FaceBook、Instagram 火红消息 | TechNews 科技新报
台积电 16 纳米加持,海思麒麟 950 效能直逼一线厂亚马逊爱联发科,Fire TV 改用台厂芯片消息服务Messenger无需再绑定Facebook使用
Facebook Messenger业务的负责人大卫·马库斯(David Marcus)表示,从本周三开始,北美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号码注册Messenger服务。换句话说,用户无需使用Facebook即可注册这一消息服务。
马库斯表示,Facebook此举是由于,有内部研究显示,一些用户想要使用Messenger,但并不想使用Facebook。他指出:“我们总会有一两位朋友不希望登录Facebook,很明显他们目前是少数派。消息服务是一个重要工具,我们不希望将注册Facebook帐号作为使用该服务的前提。”Messenger目前拥有7亿用户,这也是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重点打造的移动应用之一。Facebook目前的其他热门应用还包括另一款消息应用WhatsApp和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lobalWebIndex的数据,WhatsApp已有8亿用户,因此WhatsApp和Messenger已成为全球用户数排名前两位的消息应用。目前尚不清楚,Facebook将如何通过消息应用赚钱。在今年3月的Facebook年度开发者大会上,Messenger是一款被重点讨论的产品。当时Facebook宣布,允许独立开发者为 Messenger开发专门的应用和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Messenger追踪Zulily和Everlane等电商网站的订单状态。Facebook于2011年推出了Messenger。从去年开始,如果用户希望通过Facebook发送私信,那么必须下载Messenger。去年,Facebook还以2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hatsApp。目前,腾讯旗下的微信通过帮助用户打车或购物,以获得收入。而Line的部分收入则来自售价1.99美元的表情包。这些亚洲消息应用的模式可供Messenger参考。不过马库斯表示,Messenger不会复制这些应用的商业策略。他表示:“我们需要跳过在亚洲发生的情况。”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指出,欧美市场的Facebook用户平均每天访问该服务约15分钟。消息应用的使用会更频繁,但每次时间较短。例如,WhatsApp用户平均每天使用该应用25次。[广告]活动入口:
[责任编辑:study875]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TECH2IPO/创见
「 等待新的科技故事 」
即时消息服务:消息即媒介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各种即时消息软件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也积累了海量的用户,但是最近Facebook开始将其Messenger平台化,这可能会引起一场恶战。
即时消息服务增长迅速,功能远远超过了在线聊天“我提议,如果发现的话,抓住他的脖子,晃得他呕吐不止,将他的内脏掏出,然后让他自己吃掉。”硅谷的人们不怎么引用沃德豪斯的话。但是上述这段话是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本尼迪克·埃文斯预计即时消息服务的成功对移动和企业软件的影响时所说。迄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3月35日的时候,Facebook在旧金山的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将其Messenger服务转变为一个“平台”,可以整合其他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所以Facebook的Messenger软件虽然是运行在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同时也会通过销售和下载应用与上述两个系统产生竞争。简单来说就是它可能成为蚕食苹果软件商店的应用程序。未来可能会让某些人大吃一惊,这些人认为即时消息软件是青少年分享偶像新闻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是即时消息软件持续的爆炸性增长表明它们将是一种持久的现象。据市场研究公司Flurry的数据,去年总用户数量增长了超过一倍之多(这也解释了传统的短信数量见顶的原因,见图表)。包括KakaoTalk、Viber和微信在内的全球十大即时消息软件一共拥有超过30亿用户。其中用户数最多的WhatsApp有7亿用户,这是去年Facebook花费22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的一大原因,尽管Facebook也一直在开发自己的Messenger软件。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拥有特定功能的即时消息软件已经出现。Snapchat流行的原因是能交换几秒内就能消失的图片(经常有裸体内容)。Secret、 Whisper和Yik Yak让用户保持匿名(这让情报机构很不满)。FireChat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而不是移动网络直接沟通。用户花费在即时消息服务上的时间让投资者对这些软件估值超高,尽管这些软件都面临变现难题,这个问题已经在Facebook和Twitter崛起时出现过了。根据另一家研究公司Forrester的数据,英国用户花费在WhatsApp上的时间和Facebook社交网络应用上的时间是一致的。在中国微信用户每月平均使用时间为1100分钟。同样的事情在企业界正在发生,尽管数量更小。Slack是一个即时消息服务,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上运行,看起来在企业社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代替邮件成为公司交流主要方式。Slack只有一岁多,已经拥有了50万用户。Slack表示每个工作日的用户平均使用时间为135分钟,每月发送消息达到3亿条,这是十月份投资者对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原因。Slack将各种消息分类为不同的可编辑频道,每一个频道都为一个团队或者项目服务。用户可以创建和订阅这些频道、交换消息、发布链接和上传文件等,这些都会保存。除了减少了每个人处理邮件的时间,频道还能帮助新员工快速跟上节奏,而不是从一个空空的收件箱开始融入公司。Slack不是唯一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其他的创业公司,包括Quip和HipChat提供相似的功能。老牌公司也不甘落后。网络设备生产商思科最近发布了一项名为Spark的服务,感觉跟Slack有点类似,但是能为用户提供语音和视频通信。IBM也将推出一款基于网络的电子邮件服务Verse,能让用户交换实时消息,同时也使用自家的人工智能引擎Watson将信息分类,甚至进行回复,减少交流压力。即时消息软件既要取悦投资者,同时肯定也要取悦用户,但是最终它们需要盈利。有几种盈利方法,第一种是销售附加产品,薄利多销:比如亚洲一些即时消息软件售卖贴纸,让他们的聊天更加有趣,一美元一套。另一种方式是对发生在软件内的电子交易或者转账收费。微信用户一直可以通过微信预定出租车购买机票等,随着其越来越流行,微信能够开始向企业收费。Snapchat早就允许CNN、国家地理和其他新闻媒体在其软件内发布文章,并享受广告收入分成。Line和Snapchat最近增加了支付功能,Facebook的Messenger也增加了这一功能。尽管大多数即时消息软件是免费的,但是WhatsApp收入一笔微小的订阅费,每年99美分,这是主要社交网络服务都不敢做的。一旦用户以及他们的朋友联系人都使用某项即时消息软件,支付少量年费很容易。这笔年费乘以巨大的用户数,减去适量的运营成本,能提供一笔可观的收入。对企业即时消息服务来说,收入年费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企业已经在支付电子邮件系统以及其他软件的年度授权和维护费用了。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有各种在线功能,从客户支持到追踪软件缺陷,这些警报和请求一直涌入公司系统,因此任何能帮助他们更高效完成工作的软件都值得付费。Slack的客户,每月每人支付7美元,能允许无限数量的外部消息进入各频道,让Slack服务成为了公司的信息流中心。然而最有利可图的未来可能出现在本周Facebook的展示中,那就是让即时消息软件成为一个平台,其他公司可以在此平台上开发内容和应用,然后用各种方式来创收。微信拥有各种附加功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平台。Facebook现在试图走的更远,让自家的Messenger成为其他服务和应用的集成点。比如,用户将能够通过点击信息流中的一个链接打开另一个软件。咨询公司Ribbonfarm的Venkatesh Rao表示对软件来说向平台进化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势。相同的战争之前发生过。最值得一说的是1990年代中期的浏览器之战,当时网景公司的Navigator试图撼动微软Windows系统的主导地位。这次被撼动的是安卓和iOS系统,它们当然会反击。
请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怎样上facebook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