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高三,我不想念空间链接了,帮我想想好出路

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
中国国际剧本网
您当前位置:&>&&>&青春偶像小说&>&苦涩的高三我的爱
苦涩的高三我的爱
作者:郑宗良
中国国际剧本网电影剧本创作室专业创作各种电影剧本、微电影剧本。
中国国际剧本网电影剧本频道/Screenplay只要有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国国际剧本网的身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匿名发表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国际剧本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粤ICP备号 &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UserData}
{$CompanyData}高三复读好不好 高三复读 高三复读一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网友匿名用户对[高三复读]高三复读一年是种怎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现在已经工作两年了,回想起来,复读高三那一年过得十分愉快,有压力,但和现在的压力比那时的压力真不算什么。话要说回05年。那年我高三,交了第一个女朋友。我们有每一对恋人都有的快乐和悲伤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06年高考,她考上了东北的某个学校,而我分数远远不够。我想干脆追随过去读个专科,被老妈一顿臭骂,于是只能复读。最开始的时候老妈原本是打算让我复读高二的,我当然死活不肯――这样岂不是要再过两年才能与女友相会?那时的我一心只想快快考去东北,尽管那时的她已经劈腿交往了男友,但我心里仍然满满地只有她,只想着,等我到了东北念书,我们便能重新在一起。我拼命地反对,无论如何不肯去读高二,但老妈十分强硬,没有我选择的余地。于是我只好妥协表示高二结束我就会去高考,考上了我就去读书。幸好――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幸好――高二已经不收插班生了,于是我还是进入了复读班。去复读的第一天,我打车去学校,司机放了一首华仔的歌,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歌了,当时我一听那个歌词,就坐在后座上痛哭起来。再见了,亲爱的女友。就这样,我的复读生活开始了。复读的学校并不是高三所在的那所学校,所以同学都不认识,但很快,我便结交了一帮好友――其中的一个现在和我关系仍然相当好。我要感谢她们,在我刚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恋的苦痛后,若不是她们友情的抚慰,我还不知道要苦痛多久。尽管失恋了,但我还算分得清轻重缓急,我投入了新一轮的努力中。奇怪的是,我身上并没有沉沉的压力,完全没有想过什么「万一第二年又考砸了怎么办」或者「万一我辜负了家人怎么办」种种此类的担忧,我过得十分快乐,每天和那帮朋友一起放学买路边摊,偶尔偷偷去网吧玩游戏。吃得香,睡得饱,每天都快乐似神仙,安心上课,安心做题,每天都能做好几套卷子,每次摸底考试都有进步。――是的,我仍然想去东北。如果我不努力的话,和她就更不可能了。大概是这个信念放在心底最深处让我觉得复读并不痛苦,我常常写极长的信寄给她,我特地买了大信封,每次寄的信都超重。直到06年12月,她终于回了我一封信:你不要再写信给我了,你给我寄的长信给我造成困扰了你知道么?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的心情了,但仿佛我就此放下她了,一下子我就不再想她了。我不再写信给她,也不再用我破旧的小灵通打电话给她了。尽管有彼此的联系方式,但我们就这样失去联系了。老师们都说过完年之后高考瞬间就到,果然如此!很快就第二次高考了,考完了之后满心轻松,当晚便和那帮好友跑去网吧通宵一夜。后来便是在网上看答案估分,估分结果很不错,然后我就高高兴兴地去成都玩了一圈……后来出成绩了,我比头一年多了一百多分。那时的我突然就退却了,我不知道我苦苦坚持的是什么,是什么支撑了我复读的这一年?我没报考她的城市,但去了和她隔海相望的另个城市。我没告诉她我在哪里,直到我大学报道第一天,办了当地的电话卡,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远方的海,我拨通了她的电话。――「喂?」――「……」――「谁啊?」――「……」――「不说话我挂了哦。」――「……」咔哒。――――――――――――――一年后的分割线――――――――――――离我最初回答这个问题又过了一年,突然好像又被很多人点赞,补点别的。复读其实是一件有点苦,也是一定需要决心才能做好的事。不管是像我这样为感情,还是为自己,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打算才能真正沉下心复读。很多人都觉得高三很痛苦,但是……高三的痛苦和压力对于工作之后的压力来说真的真的太不算什么了,而且,我个人认为,复读付出所带来的收益,很可能会大于工作之后同样付出所带来的受益。我现在的确很后悔没有更好学习,复读之后上的学校仍然是很一般的大学,这让我工作后的起点的确低了一截,为此我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远远超过高三或高四。我来自一个分数线偏低的省份,尽管优秀大学的招生人数偏少,但是我真心觉得比其他省份的人轻松太多,和我同班的山东同学,分数都整整比我高100分,却和我在同一所学校。所以如果你也处于一个分数线较低的省份的话,高考真的是一件很占便宜的事情,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最后……希望可能和曾经的我有同样感情困扰的知友不要像我一样傻乎乎的,为了其他人改变自己决定和未来其实真的……有点蠢。
网友杨大诗对[高三复读]高三复读一年是种怎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河北考生,上过一个月大学,后来复读了两年。因为高中三年不知道用功学习,还谈恋爱、翘课上网等等,三年基本是混日子,活该第一次高考只过了本三线,但也上不了好点的本三,只是在石家庄挑了个不错的专科,念了一个月。对象也是在石家庄上的学,但我俩不是一所学校,后来她嫌弃大学宿舍破,直接退学了(当时她以为可以再找个别的好点的学校,后来发现能招她的都是民办的)。就这样,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后来只有回去复习了,我也以想上个本科为由说服家里办了退学手续。当时都十月二十了,也没去找其他的学校,又重回母校。但你懂得,大环境对一个普通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时刚开始为了赶上同班同学学习还是很用功的,后来我记得好像月考考了个第十名,内心很庆幸。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三月份因为总和对象吵架,快闹掰了,我在一班她在二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感觉挺不好,后来就回家了。在家呆了整整一百天,只有大点的考试我才去学校。这一百天过的很快,有时候我也学习到一两点,早晨五点起来,打鸡血似的学习,但当时并没有掌握学习技巧和规律,做题也只是挑自己会的做,现在想想收获并不大,活该考不上。那段时间白天去邢台学院图书馆上自习,晚上回来挑灯夜战,孤独而有情调。高考前两天,可能是因为紧张,吃晚饭老干呕,想吐又吐不出来,6号晚上还失眠,一点才睡着。我记得那两天高考都是匆匆作答,自己时间还有点紧。考完英语后蹬着单车心里有种解脱的感觉,那种释然好久没有再体会到,当时绝对没想到自己会有勇气再去上个高五。发现偏题了。。。。。。权当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吧高四的成绩只比高三高了15分,而自己的一个好友在衡水枣强复习后考了个农大的本二,我心里多多少少是有失落感的。因为我复习一年所得的结果和高三的结果可以说没区别。最好我和好友去他所复习的学校看了看,走之前爸爸给了我学费,告诉我如果想复读直接把学费交了,如果觉得不行就回来上大学,我一直很感谢爸爸尊重我个人的选择,在需要我选择的时候只给我提意见,从不强制干预我的选择,先在这里谢谢爸爸。看完学校自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当场就把手续办了。。。。。。衡水的学校一般都是比较严格的。我只身一人来到离家300里外的学校,心里的孤独感是很强烈的。开学当天就有了退缩的想法,后来自己又说服了自己。当时班里高五生很少,七十多人的班级只有三四个高五生,高五生往往要承受比高四生更大的压力,但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外向,还好些。生活上,每天跑着去食堂抢饭,用那种特别大的饭盆打完饭后几个人聚在一起蹲着吃,谈谈理想,说说班里的事,再憧憬一下未来,那段日子还是很值得怀念的,因为你以后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并肩作战的朋友了。 后来自己得了慢性肠炎,又是吃药又是喝酸奶,总算过来了。一个好的身体很重要,学校也安排早晨去六点去跑操,喊着口号,在冬日的路灯下听着杂乱的步伐和阵阵的喘气以及歇斯底里的口号。学习上,我数学不好,第一次高考72,第二次82,第三次123.当然了第三次题也简单了许多。昨天我翻看两年前的笔记本,发现我每天的日记本里都会有数学这两个字。因为我每天都在学它。我的同桌和前后桌数学都很好,有时候总是考满分和140+,你考个八九十分心里的滋味是说不出来的,我就把每天的悲愤写在了日记本里,自己也踏踏实实的学,各科都在慢慢长进。中午别人12点四十就躺下睡觉了,我坚持再看二十分钟自己写的薄弱知识点,坚持了几个月,这一习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自己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更重要的是心里踏实。一模的时候我考了490,比平时低不少,老师也总说一模的成绩和高考分最接近,但我也只是听听,我知道自己还有机会,寡言养气,寡事养神,我开始不再和他们说话玩闹了,我把自己的失误尽量减少,自己心情不爽的时候就跑到学校的IC卡机那给朋友给家里打电话,放半天假就出去买许多东西吃,我是无肉不欢的主儿。高考那两天出奇的镇静,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考完后家里来接我,那晚在饭店吃的格外高兴,因为内心觉得一切真的结束了。高考分出来那天,我没有彻夜等分,早晨五点多起的,点开分数那一刻,妈妈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我当时真的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但又憋回去了。后来才知道那年本一线比往年高不少,但我也超线六分,虽不是多高的分,但我也知足了。后来又来到了这个我喜欢不上的石家庄,没办法,机缘巧合,这就是时间和运气的魅力。现在大二下学期,快考试了。我有时候很怀念那时大课间坐在花园旁抠脚聊天的日子,很怀念那时激情澎湃的自己。复习的日子你不需要和别人横向比,只要和自己纵向比就够了,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踏踏实实的,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攀高峰。09年上大学的时候,我是宿舍最小的,现在我是宿舍最大的,不,是男生里岁数最大的,但是大哥的名号听起来不错的。有所失必有所得,O(∩_∩)O哈哈~就这些吧,不匿了。
网友匿名用户对[高三复读]高三复读一年是种怎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体检就是全世界都放弃你了一样,父母再也不过问你的月考成绩,尽管成绩很好,没人稀罕了。邻居鄙视,不愿意回家。不愿意回家过年。一年不愿意说话,一年像机器不知疲倦地做完一本又一本的题目,不知疲倦地做完一套一套试卷,最后堆了满地的资料,累了就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流泪,但咬牙坚持10次月考,每次都是前三,最后高考第一,进了985中第一阶梯学校。――――――――――――――――――――――――――――――――――――――谢谢各位,作为知乎新用户,第一次得到大家的认同。我决定再详细点。说实话,复读的这一年,我已经不想再去回顾,不对,不想和别人说起,因为在我心底,复读意味着羞耻,但我内心真的无比的感激这一年,可以说,这是我人生的中大转折点,我爸妈也这么说。故事,得从的高中说起。家是南方某高考大省,都是考试的人才。高中就读于一所县一中(别看他县一中,排名全省前8哦。)本人原本就是一个很听话的人,从小就不服输,很努力的学习,那个时候因为家庭和性格的原因,很不合群,但我内心很想合群,很想有很好的朋友,但是你懂的“那只是一群人的寂寞罢了”,没有特别用功的读书后来,第一年高考,刚好差一本线1分,在网上查到分数的时候,我虽然意外,但还能接受。但是回头望望父母,那一天,我这辈子难忘!那天,爸爸知道我差一分后,彻底放下手头忙碌的生意,睡到床上默默看着天花板一下午,还不想晚饭,我知道父亲失望了,而母亲则是偷偷看着父亲不说话。可能对于一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家庭(知乎用户好多这样的家庭,羡慕)来说,这的场景很难以想象。。但是我爸说我家世代就没出过大学生(秀才)【山沟沟能生孩子啊!!家族都快一百多人了,活着的,但没有有本事的】,其实连高中生都没有,世世代代农民,到了爸爸这一代,爸爸自己未成年就从山沟沟跑出去打工,母亲很小就跟着父亲在外打拼(打拼好高大上,其实父母是做的苦工),母亲怀我的时候还在很辛苦的劳作,因为没有钱吃饭(在我之前还有一个亲生姐姐,生下来几个月就得了感冒去世了!!!没错!只是感冒而已!就夭折了,因为没钱买药治病!),父亲挖过煤炭、搬过砖,母亲做过下等工人。。但是上天不负辛苦的人啊,生活慢慢有了几块钱。。。父母辛辛苦苦做着小买卖几十年,前半生没出去旅游过,平时为了给我买衣服吃好的,给我吃好的,省了多少钱,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每当我睡觉的时候,看着子夜灯下父母还在辛苦劳作的时候,那个心都在痛。。现在虽然生活好多了,但是父母一直不敢忘记自己没文化,一辈子做着苦工的命运。――――――――――(并不是读了好大学,就会多么高大上,但不得不承认平台好,人的发展的确会好些,父母也是希望我能有好的可能,对吧?尤其是对于我家这样没任何关系、没用多少钱的,更加需要好学校的平台,更加需要大学的资源,锻炼自己,对吧?)说这个背景,只是为了说,当时的心灵震撼。。。这对于复读期间的学习动力有关系。然后那天以后,我也开始伤心,因为在我心底,我不愿意父母失望。直到有一天,父亲认真地说了一句:XX,再考一次吧,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二本,即使是最好的二本咱也不读。我思考了不到十秒钟,稳重地点点头。接着,我就开始收拾课本,一本本地看着他们,就像是我最好的朋友一样。。。8月底,我和父亲去了一所最好的复读学校报名。。。(县一中不去了,看到昔日的老师,我很羞愧)。 原来的同学便不会联系了,一来,别人根本就没有把我当会儿事,二来,复读,在我看来是件很耻辱的事情。也让我明白了,大部分的同学朋友都是靠不住的,复读期间,没人记得我,没有人来看我。只是,一次次月考,让我在复读学校名声不断壮大的时候,原来的同学才知道我在复读,呵呵。复读了:开始复读。我的心情,前面的一个月,极度伤心、但是又特别坚毅。伤心的是,复读班都是基础很差的,刚进的时候,我是最高分,在他们看来差一本线1分早就去读书去了,而且他们大多是富家子弟,不能明白我等屁民的感受。坚毅的是,这一次,我不能输。由于之前的故事,让我不再渴望去跪舔交朋友了,一般不说话,基本是埋头看书做题。不过,还是特别感谢我们10人宿舍的那些兄弟,在我复读心情最压抑的时候,你们带给我了欢笑。你们很棒。故事就这样发展的,早上不到6点就起来,无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雪天,一大早,就起来背单词,背历史政治语文,每天早上比别人多学40多分钟。上课,想到认真听讲,即使我已经很熟悉了,还是记下我的疑问,等到晚自习问老师,尤其是数学(其实数学是我的最强项,一般130分的水平,已经追求稳上140,力争145+了),但是我知道数学不能失误,而且还不够。所以数学做了至少7本左右的资料,其中基本,是各省市的名校月考题目,很可怕的试题,很小的字。。。很变态的题目。。。。英语是软肋,那自然更是玩命的学,一定活生生弄上130+,地理也是强项,追求95了。。。。真是疯了一样地区做题,什么被人批判我们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呵呵,,当你的出路很少的时候,就会玩命地抓住它了。。。。10多次月考。每次都是前三(校),大多是第二,偶尔第一第三。(班主任说,这学生的成绩已经稳定得可怕了,谁都可能高考失败,但我不会了,因为发挥太稳定了)第二次高考前一天,看考场,那一天下午,回到学校,我心里,异常的淡定:只有一个念头,我没有问题了,该学的都差不多了。不会的,就看缘分了,谢谢上天,我会用尽全力去拿下每一分,写好每一个字。高考那两天,班主任穿着大红大绿为我们送行,大红大绿,老师说象征着马到成功和旗开得胜(至今还记得这两个成语,还记得老师脸上的笑容和对每一个同学的坚毅的眼神和信任)两天,我每考一场,就觉得离成功近了一步,因为会的已经够我上名校了。尤其是考完数学文科综合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会很棒的了。。。。考完,坐车回到复读的教室,班主任还在教室很高兴的样子,我回到我的座位,满是书山,我抱起它们,轻轻放在地上,尤其很多,那一刻,地上反而有点响。。。。全班宁静了。。。。我看着满地的书、满地的资料。我反而好释然,我知道这一次,我没有输,因为我已经彻底尽力了。流下了一滴泪。。。对了,第二次高考6号、7号、8号。我彻夜没有睡觉,是因为太兴奋了!我等了一年,这个证明自己的时候终于来了!!!!!!8号晚上对文科综合的答案,那年的文科综合挺难的。但对完答案,知错了1个选择题,我知道,这次综合我会高的惊人,事实证明,综合和数学都是全市前几。我很感谢我的父母,虽然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你可能不信,但我不想说,小时候,连一个最便宜的钢笔,父母也不舍得给我买吗。节省用铅笔。。。。但是,父母给了我读书的钱,这我已经很感激了,不然我就会和我的堂兄弟一样很小就不读书了,出去打工去了,了此一生。。。还有父母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改变命运的勇气和决心。这是一辈子的财富。我想让父母过上好生活,尤其是体面人的生活,特别是把我当做他们最大的骄傲。父母说了,教育子女成才才是最大的成功,至于挣钱挣多少都不是最大的成功。这是对他们来说是这样的。我很感谢复读班的班主任,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但是原来县一中的班主任根本就不把我当回事,甚至懒得理我。但复读班的班主任,每次就很理性很认真的帮我分析心情。出第二次高考分数的时候,心中想到了父母、还有复读班班主任。其实,后来知道我们是班主任带复读班的关门弟子的时候,我就。。。。。。。班主任说:带复读班才是她最骄傲的事情,因为会改变好多人的命运。是啊是啊!!很有成就感。当然,还感谢那些嘲笑我的人,你们那些讽刺的话,只会让我更加坚毅。什么”农民的儿子最多就打工罢了“。而我上的大学、找的工作,可能在他们眼里已经不敢相信了。最后,第一,读了大学,不一定就多么不一样了,大学里堕落的人多了去了。但去一个好的大学平台,是落后地区子女最可行的出路,最可能改变的机会。 第二,我的经历信不信由你,但不要说奇怪的话,就行了。第三,能不复读就不要复读,很累的,尤其是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没有必要。第四,看到这个题目,立马及想起了那一年,谢谢这个题目。。。
网友蒙面大侠对[高三复读]高三复读一年是种怎样的体验?给出的答复:序曲:师大退学和辗转奔波2005年我还在云南师大上化学系,5月的某个下午,我一个人在南门外的清华书屋很随意地看书。当我把高中的政治、历史和地理课本都放在一起时,只见厚厚的一摞书,看着心里怵怵的。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我问自己:“真的要去补习文科吗?文科的东西自从高二全省会考之后再也没有碰过,别人用三年时间来学习的东西,用一年能赶得上么?万一复读一年之后连师大这样的学校都考不上,那又怎么办?”那晚做恶梦了,梦见土地在身后不断地下陷,我想逃离,却跑不快,最后掉进了一个很大很深的裂缝里,急速下落,然后被吓醒了。尽管心里非常不确定,但第二天我还是去找殷成东了,他是好朋友何伟的高中同学,在呈贡的南洋中学复读。去那里,只是想预先把复读的地方确定下来,然后再办退学手续。虽然从师大到南洋中学的路途颇为艰辛,但事情却出奇地顺利,我说完我的打算,殷成东他们班主任一口应承了下来。退学并不容易,不仅学院和学校都有很多手续要办,而且家里的工作也没有做通,但因为已经有了后路,所以尽管忙得马不停蹄,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烦。8月下旬,连求带赖地让哥哥在学校的《退学协议》上署了家长姓名,然后正式退学了。我理所当然地以为之后的事情会很顺当,结果手续都办完了再去南洋中学时,那个老师似乎忘记了当初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样子,只是一个劲儿地劝我:之前他也遇到过理转文的学生,结果一年之后考上的学校连当初念理科考的学校都不如,与其退学冒那么大的风险,不如就在师大继续念,师大就业率那么高,混得再差也还是高中老师,前途是触摸得到的。听他说出这样的话,我知道没有下文了,只是笑着对他说:“不管结果如何,我做了决定的事情,不会再改了。”然后告辞了。我没有告诉他我接下来要去那里,也没有告诉他我已经退学了。是啊,自己的屋顶漏了只有自己知道,一味地诉苦于事无补。甩着手迈着大步从山上下来时,有浅浅的迷茫浮动在心里。又在昆明的几所高中碰壁之后,我带着自己仅有的800块钱怀揣梦想坐上了去曲靖的车,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涉足这个城市,但依然对它一无所知。曲靖一中、曲靖二中、麒麟区一中、还有民族中学,它们拒绝我的理由都和南洋中学那老师的理由如出一辙。它们都觉得,一个人上了一年大学再回来复读,考上大学的可能性本来就不大,更何况还是理转文。如果实在要留下来也不是不可以,两个字:交钱。可是即使我拿出自己所有的钱,也凑不够他们要的钱。短短几天,从刚退学时的踌躇满志一下子变成了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我拨通了高中班主任张小友老师的电话,他在我刚上高三时就转到麒麟区七中来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算是我在曲靖的最后一次努力吧,如果不行就回马龙一中去复读,即使要交钱也不至于贵得让我无法承受。”我本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想试试看,因为退学之前和他说起我想重新参加高考,他和别人一样劝我不要这么冒险。没想到他听说我已经退学了,而且现在就在曲靖马上就说:“如果还没有落脚的地方就先到学校来找我吧,我先给你安排个住处,其它事情慢慢弄。”绝境逢生的喜悦裹挟连日来的劳累,催得我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交了500块钱的复读费,被安排插到高三75班,直到这时,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安定下来了!”成功的花,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其实那时我和别人一样对自己没信心,其实那时我很害怕自己会失败,其实那个9月我是噩梦连着噩梦地熬过来的,那时每天我都需要在日记鼓励自己要勇敢要坚强才能找到那么一点点力量。看着班上同学高扬的脸庞上掩饰不住的稚气,我觉得是一个失败的人,我只想找个角落认真地学习。我不想谈论过去,但又没有找到我要的将来,只是那么静静地待在人群里。大约半个月后,一次班委会的时候张小友老师把我们七八个复读生留了下来,作介绍时向班委说了我的情况。之后这事立刻在班上传开了,然后是隔壁班,于是经常会有人跑过来问我为什么要退学为什么要来读文科之类的问题,我能说出的只有“喜欢”二字。不是敷衍,因为我自己也还没弄清楚。他们问我这次想考那个大学,我也在心里问自己,可是只听到心里一阵空空的回响,里面充满了哀伤。我说:“师大?云大?我也不知道。要不考西藏大学吧,听说那里的天很蓝。”一个人在面对一道挡住路的围墙时,攀爬之前先把帽子扔到了墙的另一边,这样一来,不管爬这堵墙多么困难,因为自己的帽子已经过去了,所以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攀爬。张老师公开了我的情况,就相当于帮我把帽子扔到了墙的另一边。墙的另一边是什么我都不管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应该怎么爬过学习这堵墙。除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还要乘课余时间买课本,找适合自己的参考书,9月有些忙碌。10月的第一个星期,9月的月考成绩出来了。我和所有人一样,没想到自己会考第一名,但事实正是如此。之前听同学说起级里有一个叫彭艳的人,从高一第一次考试到现在,从来都是全年级第一,这次她被挤到了第二。我觉得有些惶恐,因为不劳而获的成绩,我和地理张老师一样担心我的成绩里存在太多偶然的因素。退一步说,即使真的是实力所至,那也只能说明我所在的这个学校没有高手,这对我的进步并没有什么好处。确实也是,这次考的东西基本都是老师9月份刚讲过的,如果考的是他们之前学的东西,我一定死得很惨。所以我下决心要从课本开始,把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课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面对那些翻开之后什么都不懂的课本,我还是很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学习。何伟在11月下旬的一封来信里对我说:“不知道你现在把哪所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亦或是没有考虑。不过,我希望你以后能进北大。”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激动,我暗暗下决心要为北大努力。可是我也时常会怀疑自己,在七中历史上,考得最好的一个也不过是上了四川大学,而我现在这样的成绩,别说北大,就是离四川大学也还有150多分的差距。想到这些时候内心有些动摇,但那时张小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让每个人仔细分析自己现在各个科目的水平,有哪些地方还可以进步,并且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高考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多人仅仅写了两行:一行写自己目前的成绩,另一行写高考想考的分数。而我整整写了十多页。既分析9月的月考,又分析自己做错的题说明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计划自己之后学习的进度,定下了高考的目标:文科综合(满分300)最低目标250,最高目标270;语数外(满分150)三科每门课最低目标120,最高目标135。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考上北大。相比之下,我当时的成绩显得很寒碜,文综三科加起来只有160分左右,语文、英语每科100上下,数学怎么考也没过55分这个槛。我知道在这样的学校以自己这样的实力想考北大听起来很像痴人说梦,所以我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在我写的分析书里告诉了张小友老师,张老师很懂我的心思,所以也帮我保守着秘密,而且也不因此给我施加压力,只是不时地问问我自己课下复习的进度。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3月中旬,除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之外,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抓紧时间学习数学,对着参考书认真地在史、地、政课本上画线写字做笔记。我不得不说,七中确实不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学校,除了班主任张老师的的英语课,上课时在后面倒头大睡的人一大片,晚上经常有人逃课去网吧或者逛街,特别是周末补课的时候,平时坐满人的教室竟然空出一大半。如果是放假的周末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教学楼空无一人,大多数人都回家去了,即使没有回去也不会去教学楼。开始那段时间,放假的周末就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没有人气的教室冷得像一块冰,一天到晚只有我翻书的声音能打破死亡一般的寂静。学校除了高三班,还有两个补习班,分别在行政楼的三楼和四楼。我发现那里有十多个学生因为家离学校太远,周末回不去,于是周末的时候我就到文补班的教室看书。文补班的学生将近130号人,所以他们根本分不清班上有哪些人,从11月到第二年4月中旬第二次省统测,我一直都在那里自习,也没有人问过我是不是这个班的人。不过即使文补班的教室,很多时候也只有我一个人在教室。幸好那里的窗户都是双层的,所以没有我们教室那么冷,而且教室里有个收音机可以听音乐之声,虽然只是一个人,但生活也没过得太过凄凉。9月之后的月考还是一样,不和文补班的学生比的话,我的成绩都是年级第一。数学一直那样,在55分左右徘徊。文科综合的成绩却在渐渐地上升,第一学期期末升到了187分,2月下旬第一次省统测时升到了234分。第一次省统测时我的总成绩达到了535分,文补班的班主任谢副校长和张老师是好兄弟,张老师叫我去办公室闲聊的时候遇到了他,他说:“小伙子,之前也挺为你担心的,但看你目前的成绩,将来至少能够考个不比师大差的学校。”既然师大是这次高考成绩的底线,那就没有什么值得恐慌的了,那天过后,终于摆脱了从复读以来就不断纠缠我的噩梦。第二次省统测语文英语都过了130,文综考了283分,连一贯最差的数学,也考了90多,总分突破了文科的生死线――600分。教语文的朱老师找到我,说:“你可以试着冲击北大了。”教地理的张老师告诉我:“你的文综考了全省第一,第二名比你少了2分。”然后她把话头一转:“可其实我不希望你现在就考这么好的,荣誉来得太早了未必是好事。你自己小心把握吧!”那时心里充满了喜悦,更准确地来说是激动。因为我一直想要说出自己的北大梦,但说出来连自己都会吓到,现在却有那么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告诉我“可以冲击北大了”。从第二次省统测到高考的期间学习生活很平静,语文英语保持130以上,偶尔会过140,文综成绩则围绕270分这条基线做最大振幅为5分的上下运动,数学则稳定在了95到100之间,仅有一次回光返照地考了128分。尽管是第二次高考,但进了考场还是有些紧张。考英语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开考之前老师发下草稿纸,我立马就在那里奋笔疾书,满满地写了一页纸,其实我只是想活动下手腕,待会儿写作文时才能把速度提起来。监考老师一看这情形,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先坐着别动,我去叫巡视员,看这样算不算作弊!”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有时候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缘分的,我一看那个巡视员,居然是高二时候给我们带过英语课的王文学老师,这小样儿的什么时候混到教育局当高考巡视员了。他看到我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估计对我还有印象。我没等他问,主动说:“王老师,我写的只是一首歌英文歌的歌词,西城男孩唱的,只是想练练手腕。”他看了看纸上写的东西,对恭顺地站在一旁的监考老师说:“嗯,看样子确实是歌词,和考试内容无关,给他换张稿纸,别影响他考试发挥。”老师走开后,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我怕这个小插曲会影响听力,于是宽慰自己:“实力到了那里,偶然因素是很难波动成绩的,放心地去考吧!”高考成绩过渡平稳,和5月份以后的基本成绩差不多,语文132,英语131,数学97,文综269。各科考试的时候我都把我的答案写在小纸条上带了出来,所以我给自己估的630分误差极小,仅比实际的成绩多了1分,所以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意外。耿耿于怀的事情只有一件:文综269,比省状元低了8分。高考结束,一切暂时告以段落,因为有何伟在,连报名的事情我都没有费神去想,我只是说不管哪个学校,我第一志愿都是中文系,然后他帮我查资料选志愿,最后告诉我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是一定能够取到的,于是我选了中大。但是我仍觉得心有不甘,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北大。成绩出来时我问何伟:“看来这成绩是考不上北大了,我想再复读一年,你觉得呢?”他说:“我看没这个必要了。”报名的时候我对张老师说:“我觉得我应该再为北大努力一年。”他说:“我作为老师当然希望能熬出一个北大学生;但对你的人生来说,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不值得。中大已经很好了,取到就去念吧,别想太多。”可我还是放不下,“再去补习吧”和“算了,去上大学吧”两个想法一直在心里面打架,而且总是前者占上风。拿到中大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我看到黄达人校长题在上面的一句话:“中山大学将为你的成长提供理想的舞台。”心里有些感动,于是彻底将“再去补习”的念头抛诸脑后,一心一意为去中大报到做准备。寒风?烛这年补习的开局并不那么良好,因为我不得不面对身无分文的窘迫。身上仅有的800块钱交了500的补习费,没过几天就开始告急了。哥哥和嫂嫂特地从昆明赶来给我送了1500块救命钱。后来张小友老师以“成绩好”为由帮我从教务处把曾经交了的那500块钱给要了回来。在老师的努力下,我每次大考之后都能从级里面获得一两百的奖励。除了帮我争取公共福利,张老师还和朱彩芬老师、张璇老师、计霞老师、雷云老师一样,暗暗地帮助我,一百两百地接济我。听张璇老师的地理课真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尽管刚进75班时我的基础差得跟不上趟,但我为她渊博的学识和熟练的解题而惊讶。张老师的地理实在教得太好了,所以在地理上投入的时间是最少的,却是高考时考得最好的一科。她告诉我们不仅要记住两个知识点相同的地方,更要记住它们不同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因为和别的不同才有存在的价值。当我因为过度羡慕别人而有迷失自己的危险时,我会想起张老师的话,于是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张老师解题总有她的一套方法,有时我觉得她一步接着一步往下解题显得很繁琐,于是我向她兜售我发现的新方法。那时她微微一笑,说:“你这个方法确实很简便,但如果那个时候脑子不够清楚的话就容易出错。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按部就班才是最稳妥的。”巧合的是,后来彭艳也向我推荐她的巧方法,我哈哈大笑,然后把张老师的话转述给了她。有天,张老师讲到,石林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它们刚形成的时候都奇峰突兀。但是因为几万年的风化侵蚀,有的石头渐渐失去了棱角,藏在草丛里都不太容易看到,风吹草动时远远望去,就像羊背一样,所以叫做羊背石。人们总用“海枯石烂”来形容誓言的永恒,可是谁又能想到,其实石头也是会烂的。想到这里觉得有些难过,因为一直以为的永恒也和瞬间一样,总有消失的那天。张小友老师并不是那种妙语连珠的人,可是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我一直记得高中时候他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Fatecanbechanged!”这句话对于和我一样想要摆脱命运诅咒的人来说,至少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补习那时,我常因胡思乱想而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他说:“你们每一个人刚来到这里是都有过自己的追求,只是时间久了,你们渐渐地淡忘了,重新把梦拾起来吧,然后去追求去坚持。”我知道他并不仅仅是为我一个人而在班上这样说的,但是他的话却让我动容。刚去75班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计霞老师,因为她每天都很隆重地装扮自己,早上、下午和晚上很少穿同样的衣服。据班上同学多年观察,她穿衣服的另一个特点是同一件衣服从来不会穿第二遍。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事实虽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夸张,但计老师的衣服应该不会少于365套。每次她来上数学课都可以欣赏到一身很得体的漂亮衣服。那时我经常去年级办公室,有好几次都看到计老师对着一本数学参考书在草稿纸上演算。其它老师都在那里大声地说笑,抱怨着生活的这样那样,瘦弱的她却那么静静地坐在办公室的一角独自做题,觉得有些感动。我不由地想:“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瘦弱的身体,让她在讲台上显得那么美呢?”后来有一天,班上同学闲聊时说起,因为计老师她心脏不好,有时讲课讲得累了甚至脸色都变得苍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似乎一下子得到了回答,或许她如昙花一般,因为懂得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所以会在开放之前精心装扮自己的每一个花瓣。因为短暂,所以热爱;因为懂得,所以珍惜。朱老师喜欢开玩笑,有次看教室里只有二十多个人在上课于是顺口说:“怎么人这么少?干脆把75班给合并掉算了!”话刚一说完下面就爆发出一股冲天的怨气,同桌李岳琼干脆把课本往桌上一砸,在下面嘟嘟哝哝地咒骂起来。朱老师一看形势不对,连忙改口,像哄小孩一样说:“不合并不合并,咱们继续讲课!”我想笑,但是不敢,毕竟众怒难犯,只是在心里面悄悄说:“是啊,她们都还是孩子,如同我高三时一样可爱的一群人。”比起雷老师讲的历史课,我更喜欢她的为人,能拥有她那样正直而热心的朋友是三生修来的福分。而教政治的杨老师,我考研时被政治折磨得不成人形,总会想起他高中时候给我们整理的政治专题,当时不觉得有多好,可是记过之后,这么多年依然历历在目。我感叹道:“要是杨老师还在的话,考研政治一点儿也不用犯愁!”还有一个想说的人是我们我们宿舍楼的管理员大叔,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六点多总是我去推开他的门叫他起来开宿舍楼的大门,数月如一日,他从来都没有过一句怨言。蜡烛的光焰虽然微弱,但在寒风凛冽的季节,也能照出无限的温暖。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离开师大的时候有些匆忙,除了舍友,就对秋香和美丽说了一声“我走了”,然后就一去不复返,或许用“逃离”二字来形容当时的情况会显得更妥贴。去长途汽车站的时候,只有申开泽陪着我,他说希望一年后能听到我的好消息,我只敢说一句“我会尽力”。刚到七中,几乎和外界断绝了联系,从前一直联系的一些人,也没有通知他们。一个失败者最容易想到的,或许不是向别人求助,而是先用壳把自己藏起来,默默地舔舐伤口,等恢复得差不多了再慢慢回到原先生活的圈子里。不知道我如此这般地说你是否能理解我当时的心境呢?我试着联系过几个朋友,比如秋香,比如刘红莉,比如李小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想念空间链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