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碳酸钙,1500目的细度目数是多少微米呢?

绿色论坛 --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出路
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出路
作 者:  上传日期:
        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出路
              曾维兴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生产早已工业化,市场早已广泛形成。纳米碳酸钙应用于塑料工业,橡胶工业,作为填料与补强之用,起到降低制品的成本与增强制品品质的双重功效:应用于油墨行业、造纸业、涂料工业,作为填料使用,起到增稠防沉、提高产品性能以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等多重功效;在饲料行业中可作为补钙剂,增加饲料含钙量;在化妆品中使用,由于其纯度高、白度好、粒度细,可以替代钛白粉。
  目前世界上能生产100nm以下的碳酸钙主要厂家有:英国的ICI公司、法国的Solvay公司、美国的矿物技术公司(MTI)、Pfizer公司、王子造纸公司、Resso Wces Casbec公司、日本的白石公司、日本丸尾钙公司等,产品主要用于橡胶、塑料、胶粘剂(含密封胶)、涂料油漆、涂布纸张、油墨、杀虫剂、蜡制品、搪瓷制品及化妆品等。日本是国际上开发和生产纳米碳酸钙最好和较早的国家,早在四、五十年代就生产出了微米级、纳米级碳酸钙,现已有纺锤形、立方形、链锁形等纳米级碳酸钙产品及改性产品50余种;美国着重于纳米碳酸钙在造纸和涂料上的应用;英国则主要从事填料专用纳米碳酸钙的研制,近20年来英国在汽车专用塑料用碳酸钙中占垄断地位。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纳米碳酸钙制备技术的研究,80年代末实现工业化生产,已研制出多种制备技术,主要有:间歇式碳化法、超重力法、多级喷雾碳化法、非冷冻法、垂直筛板塔式碳化法、内循环碳化塔制备法、喷射吸收法、“双喷”新工艺、自吸式搅拌反应器制备法、管式反应碳化法、微乳法制备法、超声空化法等。这些制备技术有些已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中,生产出不同晶型和不同用途的纳米碳酸钙产品,部分技术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有间歇式碳化法、超重力法、多级喷雾碳化法、非冷冻法和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
  一,间歇式碳化法。间歇式碳化法分为间歇鼓泡式碳化法与间歇搅拌式碳化法。
  1间歇鼓泡式碳化法。间歇鼓泡式碳化法是国内外较常用的生产方法,该法是将净化后的氢氧化钙乳液降温到25℃以下,泵入碳化塔并保持一定液位,由塔底通入含有二氧化碳的窑气鼓泡进行碳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浓度、气液比、添加剂等工艺条件制备纳米碳酸钙。此法投资小、工艺过程及操作简单,但能耗较高,工艺条件难以控制,粒度分布较宽。广东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从日本白石公司引进的、广东恩平市嘉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安徽铜陵集团碳酸钙厂以及广东省龙门县精细碳酸钙厂早期的纳米碳酸钙生产装置就是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
  2间歇搅拌式碳化法。间歇搅拌式碳化法采用低温搅拌鼓泡釜式碳化反应器,通过加入晶形控制剂制备不同晶体结构和不同粒径的碳酸钙。该法是将25℃以下的氢氧化钙乳液泵入碳化反应罐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碳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工艺条件制备纳米碳酸钙。该法因搅拌气-液接触面积大,反应较均匀,产品粒径分布较窄等,已成为近几年纳米碳酸钙生产的主要方法。采用该技术建设的有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华明纳米碳酸钙有限公司、上海耀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其制备技术主要有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
  间歇搅拌式碳化法由于影响产品粒径的因素较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困难,因此存在着重复性差,粒径分布不均匀等缺点;碳化反应器存在着放大试验负效应大,反应周期长,单台设备生产能力低等不利因素。针对以上不足,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实践,对碳化反应过程控制及碳酸钙粒子表面改性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主要解决了粒子分布、表面处理优化、粒子二次团聚等问题,使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已形成了具有自主专利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该制备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1,达到和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指标;2,粒子性能(形貌、粒度、晶型)可控,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纳米碳酸钙系列产品,适合各种不同用途对粒子形貌的要求;3,产品性能稳定重复性强,0.1kt/a中试、3kt/a工业化试验和15kt/a生产线合成粒子与小试产品粒子性能相同,且批与批之间相当重复,消除了化工生产中的放大效应;四,进行了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处理,现已形成用于汽车底漆、涂料、密封胶、塑料、橡胶和油墨等不同用途的系列化纳米级碳酸钙产品。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塑料、硅橡胶、涂料、油墨用等系列纳米活性碳酸钙已全部取代国外诸如日本白石公司、法国Solvay公司产品进入国内外知名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并取得发明专利一项:高档胶印油墨用纳米透明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01 1 26404.7)
  二,超重力法。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碳酸钙技术,成功地制备出粒径为15~30nm的纳米碳酸钙,并为合成纳米颗粒而设计了具有独特新型结构的超重力反应器。超重力反应器是一高速旋转的填料床,超重力碳化技术是指氢氧化钙乳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通过高速旋转的填料床时,获得较重力加速度大2~3个数量级的离心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乳液被填料破碎成极小的液滴、液丝和极薄的液膜,极大地增加了气液接触面,强化了碳化速度;同时,由于乳液在旋转床中得到高度分散,限制了晶粒的长大,即使不添加晶形控制剂,也可制备出粒径为15~30nm的纳米级碳酸钙。
  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碳酸钙技术与超重力反应装置具有如下特点:1,超重力反应法基于分子混合与反应结晶理论,合成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和设备,属国际首创;2,以氢氧化钙乳液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气-液-固超重力反应法,成功的合成出平均粒径15~30nm、比表面积在62~77m2/g范围内粒度可调、粒度分布均匀、品质高的纳米碳酸钙产品,其质量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粒子性能(形貌、粒度、晶型)可控,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纳米碳酸钙系列产品,毋需添加晶体生产抑制剂,即可生成各种不同用途对粒子形貌的要求,且产品纯度高;4,适用范围广,超重力法制备技术和装备不但适用于气-液-固三相反应,而且还适用于气-液和液-液反应体系制备纳米材料,已成功地制备出碳酸钙、氢氧化铝、碳酸锶、碳酸钡、白碳黑等纳米粉体材料,开发了相应的气-液-固超重力反应法、气-液超重力反应法和液-液超重力反应法制备技术,表明超重力法技术和装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是一项平台性的高新技术;4,工业化实验表明,超重力法技术和装置与传统的间歇鼓泡式、间歇搅拌式碳化法制备技术相比,具有设备体积小、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但设备投资高、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小、二氧化碳利用率低是影响和制约其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障碍,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目前,蒙西高新材料股份公司、山西芮城华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巢东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盛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该技术建设的工业化生产装置也已建成投产。
  三,多级喷雾碳化法。河北科技大学胡庆福等研究的多级喷雾碳化技术,采用三段喷雾碳化塔,氢氧化钙乳液通过压力喷嘴喷成雾状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逆流接触,使氢氧化钙乳液为分散相,窑气为连续相,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表面,通过控制氢氧化钙乳液浓度、流量、液滴径、气液比等工艺条件,在常温下可制得粒径在40~80nm的碳酸钙。其制备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1,连续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操作稳定;2,气液接触面积大,反应均匀,晶核生成和成长可分开控制,易于实现在不同碳化率下添加控制剂、表面处理剂等;3,可制造立方形、链锁形等各种单一型产品,可制造超细(<100nm)和超微细(<20nm)产品,粒度均匀;4,可以用少量活性物质制造出均匀的高活性产品。采用此法生产的有湖南大乘氮有限公司。
  四,非冷冻法。间歇式碳化法、超重力法和多级喷雾碳化法三种生产技术,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粒径变化频率较大,且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的碳化过程是一种放热反应,要保证产品细度,就要严格要求控制温度,通过在碳化过程中的冷冻将浆液温度控制在25℃以下,方可使碳酸钙结晶粒子的形成在100nm以下。由于制冷设备的投入、维护费用和电能消耗,产品生产成本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影响。
  非冷冻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与其它制备技术区别在于:采用间歇鼓泡式碳化法,在不改变装置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陆续加入配置的多种分散剂的方法,在碳化塔内与浆液一起反应,取消了冷冻系统,减少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非冷冻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碳化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能耗低、投资小、生产成本低。与超重力法、间歇式碳化法制备技术相比,对10kt/a的纳米碳酸钙项目,项目总投资分别为4000万元、2000万元和1800万元,吨产品成本分别为2000元、1250元和1000元;2,产品粒径通过调整分散剂配方和使用量调控,操作容易。产品粒径可根据需要在10~100nm范围内调整,且粒度分布窄;3,干燥前的表面处理,既可以防止纳米粒子在干燥阶段的吸附团聚,也提高了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性能,通过添加不同的改性剂,适用于不同产品对纳米碳酸钙的需求,为产品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广东省龙门县精细碳酸钙厂采用该技术在已有的5kt/a纳米碳酸钙装置中进行了生产,产品经意大利EVC公司及国内几家公司试用,产品性能优良。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胡庆福等通过开发复合型结晶导向剂,在实验室试验和中试的基础上,实现了在非冷冻(高温35~75℃)、氢氧化钙高浓度(质量分数7%~12%)条件下碳化生产针状(晶须)纳米碳酸钙。将该方法应用在石家庄博达钙业有限公司2.5万t/a的轻质碳酸钙工业装置上,经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测定分析表明,产品纳米碳酸钙的晶形为针状,粒度均匀、分布窄,粒径10~20nm,长径比15~20,比表面积≥90m2/g,总孔容≥0.26mL/g。
  非冷冻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低成本的纳米碳酸钙生产方法,但要大规模的应用,还需解决一系列工业化生产中的问题。
  五,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山东盛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用微孔膜分散法强化多相传递过程的新技术,研制了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用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在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中,用孔径为几个微米或几十微米的膜材料作为分散介质,将待分散相通过压力压入到连续相中,待分散相通过微小膜孔道被流动的连续相剪切成微小粒径的气泡或液滴,进入连续相,实现微米尺度的相间混合,大大增强了传质表面积,使得传质通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促进反应的进行。对于纳米碳酸钙制备中的碳化过程,相间传质是决定速步,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通过强化微观混合可促进传质和反应的快速进行,使得制备的碳酸钙颗粒粒径小且分布均匀。通过调控反应物浓度、两相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可较好地控制生成碳酸钙的粒径和晶型。同时,在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中,只需将能量输入到分散相上,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设备体积小,单台设备的尺寸在mm,最多时可以6台设备层层并联,单台反应器产量达400t/a;2,无传动设备、效率高、能耗低、气体利用率高,单台设备的造价仅万元左右,二氧化碳气体利用率在60%左右;3,可以大规模制备粒径在30~60nm、粒径分布均匀且大小可控的碳酸钙颗粒,并已完成工业实验;4,工艺与生产过程简单,不需晶型控制剂、碳化过程无需冷冻。在由中科院院士汪家鼎、费维扬、袁权等参加的技术鉴定会上(作者为鉴定专家组成员之一),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要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同非冷冻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一样还需解决一系列工业化生产中的问题。
  2004年我国的纳米碳酸钙实际生产能力仅150kt左右,其中纳米级活性碳酸钙的生产能力不足100kt,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仍需从日本、英国等国家进口100kt以上。由于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原材料廉价易得,很多的地方具备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可以作为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国内纳米碳酸钙项目也就纷纷扩产或上马,到2006年我国纳米碳酸钙的产能超过了40万吨。有关数据表明2007年国内有上10万吨的纳米碳酸钙项目在招商引资,准备上马。纳米碳酸概产能的猛速增长远远超过了它的需求量,使得纳米碳酸钙生产过剩。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间,纳米碳酸钙在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在我国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我国现有的纳米碳酸钙由于增产过快,在近些年一直会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许多高成本与低品位的纳米碳酸钙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在国内的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中,除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卓越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外,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能耗大、成本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如不在提高产量、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和成本上下工夫,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而采用超重力法技术建成的蒙西高新材料股份公司、山西芮城华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巢东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盛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纳米碳酸钙生产厂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由于建设投资过大,产品生产成本高,致使产品大量积压,企业前景不容乐观。
  继续采用原有落后的生产技术或者采用现在所谓高成本先进技术来投资上马纳米碳酸钙项目,只会导致纳米碳酸钙市场供大于求,产品大量积压,这不是国内纳米碳酸钙的发展出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碳酸钙的粒度、表面改性和产品的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大量生产各种规格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超细化、表面改性来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开拓产品新的应用,成为纳米碳酸钙工业的发展方向。高档廉价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为碳酸钙更为广泛地应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并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应用价值。开发与生产高档纳米级碳酸钙产品不仅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同时可以替代国外同类进口产品,节约大量外汇,降低成本,并可实现国内低档碳酸钙产品更新换代,促进我国碳酸钙工业以及涂料、橡塑、造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一个国际化规模的纳米级碳酸钙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技术、产品成本与性能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出口创汇,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有经典的纳米碳酸钙产品的粒度一般在25-100纳米的分布范围,分散性好,产品没有发生粒子紧密团聚的现象。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是极性很强的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存在着很高的表面自由能,尤其是表面有缺陷的钙离子在有机高分子应用体系中,能和高分子中的一些官能团发生配位效应、形成较强的配位键,这些都是纳米碳酸钙能够在有机高分子体系中起到良好补强的理论依据。普通白碳黑的粒度一般在几个到几百个纳米之间,表面多孔、形成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有可以和应用体系中有机高分子的特殊官能团起化学反应的硅羟基。在有机高分子体系中,高分子的链端有可能锲入多孔的二氧化硅表面或者与硅羟基形成化学键合,这些都是白碳黑能起到良好补强的重要机理。
  纳米碳酸钙的粒范围进一步降低,纳米碳酸钙表面的缺陷将明显加大,表面自由能将明显的提高,其补强性能将会明显的加强,制备粒度在5-15纳米分布范围的纳米碳酸钙,其补强性可望与一般的白碳黑等同,取代普通白碳黑在有机应用体系中使用,使得制品更为廉价。随着粒度的变小,纳米碳酸钙在油漆、油墨以及水性涂料中具有明显的增稠功效,在做为填料的同时,也同时替代了应用体系中昂贵的增稠剂的使用,可进一步降低制品成本。
现在国内普通白碳黑的产量已超过了60万吨/年,价格一般在元/吨。纳米碳酸钙的价格一般在元/吨。制备10纳米左右超细碳酸钙来取代现有的白碳黑应用领域,将为纳米碳酸钙的前景注入新的血液,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可见如何开发与生产廉价高档的纳米碳酸钙意义重大!
  在经典的纳米碳酸钙制备过程中,会形成粒度不等的超细纳米碳酸钙粒子,根据固体微粒的溶解理论,细的碳酸钙粒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粗的纳米碳酸钙粒子溶解度小,在整个碳化、纳米碳酸钙粒子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小粒子溶解、消失,大粒子变得更粗的现象,导致采用经典的碳化法无法制备到20纳米以下的纳米碳酸钙产品。开发崭新的廉价纳米碳酸钙制备工艺技术成为根本问题。
  笔者为多年从事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领域开发的资深学者,这些年来一直在关注纳米碳酸钙的发展动态与从事纳米碳酸钙的研究。并且纳米碳酸钙的新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采用了经典的生产单元设备与操作,制备出廉价的高档纳米碳酸钙产品,粒度分布在6-15纳米的范围。采用该产品分别在水性涂料、油漆、油墨、胶水中进行了应用检测实验,实验证明该产品所起到的作用比一般的经典的纳米碳酸钙要强,其作用水平与一般的普通白碳黑接近或等同,为一种高档的纳米碳酸钙产品。
  在20纳米以内的高档纳米碳酸钙比经典的纳米碳酸钙要细微得多,具有更强的补强、防沉功效,可望取代低档或普通白碳黑的应用领域。可以将该技术看成是经典纳米碳酸钙的深度加工处理。该高档纳米碳酸钙产品的出厂成本在800元/吨以下,实现了产品的廉价性。
  该产品市场定位的最低目标:取代现有的市场上高档纳米碳酸钙产品,产品的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实现1200元/吨的赢利
  该产品市场定位的最高目标:取代现有的普通白碳黑产品,产品的价格在3000元/吨。实现2000元/吨的赢利。
  该技术采用了经典的沉淀碳酸钙生产工艺设备与工艺单元操作,在实验室成功制取小样的条件下,来进行中试放大生产,不应存在多大的技术问题,从技术上来讲、风险性较小。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不论是纳米碳酸钙还是普通的白碳黑,都已工业化生产,市场的容量两者之和已上100万吨/年。新开发产品的最低目标是取代现有高档次的纳米碳酸钙,从现有的产品技术参数来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纳米碳酸钙与普通白碳黑绝大部分的用量是作为填料、补强、防沉之用,当应用客户发现该高档的纳米碳酸钙的应用性能与普通的白碳黑接近或一样后,应用客户绝对会减少价格相对昂贵的普通白碳黑的用量,提高该价格相对廉价的高档纳米碳酸钙的用量。这种用量波动的20%,足可以每年让10万吨左右的该高档纳米碳酸钙进入市场,取代部分的普通白碳黑。廉价高品位的产品取代相对昂贵低品位的产品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个起始上马10000吨/年的高档纳米碳酸钙项目来说、产品的市场销量不会存在多大的风险。
  当市场的销量已形成,产品的使用性能为广大客户所称赞与认可,该高档的纳米碳酸钙产品替代普通的白碳黑产品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再投资上马扩建一个年产20万吨的生产项目,产品的销量不将成为问题,按每吨产品赢利1500元计算,年销售20万吨的项目可赢利3.0亿元。投资一个这样的大项目,投资不会超过3亿元,投资者会在投产一年后收回全部投资资本。
  有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有机制品的成本持续升高,如何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品质来提高企业的生命力,成了橡胶、塑料、涂料、油墨等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纳米碳酸钙廉价易得、对应用体系性能具有良好的增强作用,在这些行业中纳米碳酸钙的介入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这也是近些年来纳米碳酸钙的产能与市场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正是许多投资商看到纳米碳酸钙在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国内才纷纷上马纳米碳酸钙项目,也似乎并不考虑供大于求的生产与市场现状,这对现有的纳米碳酸钙企业来说面临严峻的考验,无疑是雪上加霜。
  制备更为廉价高档的纳米碳酸钙产品成为现有的纳米碳酸钙制造商以及投资商投资纳米碳酸钙的一条崭新出路。
      笔者联系方式:
回 复 文 章
姓  名:  邮件地址:
文章标题:
内  容:
请输入验证码  
& 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访九方泰禾国际重工(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碳酸钙表面处理问题 - 微米纳米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碳酸钙表面处理问题
从厂家要来的碳酸钙样品不能很好分散(想得到纳米级的碳酸钙,分散在树脂里面),厂家说是已经表面处理过,用什么处理的没有告知。现在想自己用偶联剂再处理一下,按照文献的办法,用乙醇和KH-550,可是干燥后结块,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得到粉末?
纳米级碳酸钙非常容易合成,没有必要购买的 一般碳酸钙表面是含有羟基 研磨一下就好了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刘2121 at
研磨一下就好了啊? :victory:你做的量又不大,拿来磨一磨还是可以的吧? 肿么没几个人回答呢,这金币送不出去啊:cry::cry: 厂家给你的很有可能是用硬脂酸处理过的产品,这也是碳酸钙常规的表面处理剂。在乙醇中加入硅烷偶联剂然后干燥基本上都会聚团结块,破团聚一般就是研磨和破碎,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建议粉碎机直接打一打。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树脂,而且要达到什么水平的分散程度,一般情况下,表面处理过的碳酸钙很容易达到胶黏剂或者油性涂料的分散要求,是用捏合机或者砂磨分散机或者乳化机即可,当然也有用行星搅拌的,还是根据要求来搞。 你买的的碳酸钙是多少目的?
碳酸钙的表面处理一般用铝酸酯类的偶联剂,KH-550的效果不怎么好。 钙通常采用的是硬脂酸类的表面处理剂。你想得到纳米,首先,厂家的样品达到了纳米级了吗?如果达到了,处理过后,团聚相对较少,可以高速分散一下,基本能满足要求。如果达不到,就自己重新粉碎。可以采用高分子或者阳离子活性剂对碳酸钙进行处理。 : Originally posted by 刘2121 at
:victory:你做的量又不大,拿来磨一磨还是可以的吧?... 一不小心把金币全给你了:rol: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加工1500目的石头磨粉机的厂家有哪些
加工1500目的石头磨粉机的厂家有哪些[详细参数]
产品数量: 25
产品规格: HGM125
产品包装: 见包装说明
产&&&&地: 上海
产品价格: 1000 台
交货地点: 上海浦东
付款方式: 面议
加工1500目的石头磨粉机的厂家有哪些[详细内容]
石头磨粉机产品简介:
HGM100石头磨粉机是上海科利瑞克研发技术部门经过多次创新、测试、设计出的一种高效低耗超细粉加工设备,成功替代了传统的气流磨、球磨机研磨选粉的复杂程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细度。经国内数千家用户证明,该设备具有性能优越、品质稳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势,是超细微粉加工的理想设备。
HGM100石头磨粉机的性能及特点:
1.高效低耗
在成品细度及电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比气流磨、搅拌磨、球磨机的产量高一倍以上;能耗低30%。
2.易损件使用寿命长
磨辊、磨环采用特殊材料锻制而成,从而使耐用程度大大提高。在物料及成品细度相同的情况下,比冲击式破碎机与涡轮粉碎机的易损件使用寿命长2-3倍,一般可达一年以上;加工碳酸钙、方解石时,使用寿命可达2-5年。
3.安全可靠性高
因磨腔内无滚动轴承、无螺钉,所以不存在轴承及其密封件易损的问题,也不存在螺钉易松动而毁坏机器的问题。
4.产品细度高
雷蒙磨及其他粗粉磨产品细度最细325目(47微米),与此相比,该石头磨粉机可加工的成品细度可在325目-2500目(47-5微米)之间任意调节,且细度一次性可达到D97&5&m。
5.环保清洁
采用脉冲除尘器捕捉粉尘,采用消声器降低噪声,具有环保、清洁的特点。
6.先进的只能变频调速装置
使用该装置是加工出的粉体粒度更加均匀,调节方便。
HGM100石头磨粉机的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对中、低硬度,莫氏硬度&6级的非易燃易爆的脆性物料的超细粉加工,如方解石、白垩、石灰石、白云石、炭黑、高岭土、膨润土、滑石、云母、菱镁矿、伊利石、叶腊石、蛭石、海泡石、凹凸棒石、累托石、硅藻土、重晶石、石膏、明矾石、石墨、萤石、磷矿石、钾矿石、浮石等100多种物料,细粉成品粒度在325-3000目之间任意调节,产量可达0.7-7.5吨每小时。上海科利瑞克机器有限公司HGM系列超细粉磨机有五种型号,分别是HGM80,HGM90,HGM100,HGM100A,HGM125(新型)。
HGM100石头磨粉机工作原理:
大块物料经破碎机破碎成小颗粒后,由提升机送入储料仓,再经过振动给料机和倾斜的导料管,将物料均匀地送到主机内转盘上部的散料盘上。磨粉机工作时,主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主轴及转盘旋转,转盘通过边缘的辊销,带动几十个磨辊在磨环滚道内旋转、滚动。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散向周边,并落入魔腔,在磨环的环道内被磨辊冲击、滚辗、研磨。经过三层或四层环道的反复研磨成粉体。高压风机通过抽吸作用将外部空气吸入机内,并将粉碎后的物料带入选粉机内。高速旋转的叶轮对其进行筛选,不合格的粗粉回落重磨,合格的细粉则随气流进入旋风集粉器,粉尘下落,由底部的卸料阀排出即为成品。小部分的细粉尘则随气流进入除尘器,粘附在滤袋表面。脉冲阀控制高压气流从滤袋内部瞬间喷射,粘附其上的粉尘会因滤袋的突然抖动下落,底部的输送机则把两处收集的细粉物料送出进行成品包装。经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最终在消声器出风口排除。
供应详情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勤加缘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本页面提供有关的供应详情信息,您是想采购上海市石头磨粉机?可以直接联系供应商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度目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