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V电压电阻复习提纲加上一个3.3k欧姆的电阻后电压电阻复习提纲是多少阿

相关内容:
高二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识点汇总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也叫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包括用电器和导线等;另一部分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路,如发电机的线圈、电池内的溶液等.外电路的电阻通常叫外电阻 用R表示,内电路电阻一般用r表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I=E/(R+r)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是指拿出外电路或其中的某一个部分进行研究的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I=U/R
相关内容:
《欧姆定律》说课稿秀州中学& 姚伟平&&& 欧姆定律选自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其教学对象为高二理科生,整个说课过程可分为五大部分:一.&& 课程设计理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智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中学教育其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的核心是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可见创造性培养在我们中学教育中培养的重要性。关于师生关系问题,后现代主义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在科学技术影响下,知识传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地位虽然不会由电脑完全取代,但是教师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向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了。后现代主义者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沟通达到“和解”(而非一致)。因此,教师充其量是一个“节目主持人”,而非“教授”。威廉姆·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生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但这并未抛弃教师的作用,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20世纪70年代末,克兰诺和梅隆用4年的时间对英国的4300名小学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教师与学生社交方面发展的期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远远超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期望所产生的影响则处于次要地位。这项成果动摇了曾经轰动一时、被称为“里程碑”式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得出的结论:教师对学生智力潜力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大影响。美国的专家伯德惠斯特尔研究表明:词语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中很少的一部分,只占了30%~35%。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基本上以词语交流的教学为主,如果从人际关系、从情感领域对教学活动重新考察,会别有一番洞天。陶行知先生将“创造”看做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提出创造教育要培养能够“向着创造之路”迈进的“创造之人”,“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本人把“小组探究”的教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结合到教研室、我校实践了一年问题教学法中,力图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满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需求。二.&& 说学生:1.& 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具有有关电路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欧姆定律的能力。但是由于现行教材、教科书中应用性的生活事例很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该环节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就认为物理就是代代公式的数学运算而已,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图象图景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所处环境、自身素质分析电、电路在我们生活在碰到的很多,但是基本的原理并不是特别清楚,学生有这个兴趣去探索和体验电压和电流之间的,为在课堂上操作、设计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学生的愿望是迫切的,积极性很高。&& 三.说教材1.&&&& 教材分析本节是恒定电流这一章的基础,是对初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理解和应用上的进一步加深。本章按以下线索展开:从初中学过的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引入欧姆定律——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半导和超导的介绍——电功和电功率概念的引入——介绍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本节主要通过对导体两端电压和电流关系的探索,了解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认识到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学生实际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现有状况,综合考虑了本节课的内容与性质、以及考试大纲后,确定了本课的基本理念:1.&&&& 课的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掌握利用图象进行研究思考的方法。2.&&&& 课的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参与性——教学有层次感、因材施教。3.&&&& 课的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参与性——联系生活。4.&&&& 课的实施:注重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思考、设计、发现——采用问题教学法。在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流的形成、产生条件、计算公式。 2.& 知道什么是电阻和电阻的单位 3.& 体验欧姆定律解决相关电路问题 4.& 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认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在教师的帮助下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努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 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图象的数学方法处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设置情景和热情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新。 2.在小组讨论、组际讨论、生生交流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现人文关爱。在“人性化空间”研究“问题空间”。基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个人常识,在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作了如下处理3.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再加上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物理时就出现了数学知识跟不上,物理知识前后不衔接等现象。物理的一些概念规律,需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推理概括,有的还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这就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显得跨度太大,而增加了对教材的不适应。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方面出现了困难,再加上自身的一些因素,就会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缺乏自信心。认真的考虑了以上的关系后我把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制定:重点: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自己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抽象的事物转变为直观的,可观察。加深和体验用图象来处理一些物理问题的方法难点:学生操作设计处理实验的过程&基于以上的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下的教学方法&& 四.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法的制定创新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二者所追求的最终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各种领域的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和基础教育分不开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脱离了具体的学科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会落入空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人把“小组探究”的教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结合到教研室与我校实践了一年多的问题教学法中,(四大板块:目标板块、情景板块、师生互动板块、评价反思板块)力图使用问题教学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满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需求。基于学生的水平,本人确定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授课,同时使用讨论法和演示法,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认可本课的社会文化价值,掌握科学的研究放法,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的目的。2.&&&& 重点、难点的突破1)& 学生自主参与情景的设置,让学生自己体验感受实验的过程2)& 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回顾以及演示“探索弹力和弹簧的伸长关系”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自主的设计实验,探索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3)& 采用问题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4)& 阅读有关欧姆发现欧姆定律的过程,坚定学生的刻苦学习的决心。3.教学过程:&创&&&&& 设问题空间预期研究目标板块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产生条件、计算公式。 2.知道什么是电阻和电阻的单位 3.体验欧姆定律解决相关电路问题 4.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认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在教师的帮助下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努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图象的数学方法处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设置情景和热情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新。 2.在小组讨论、组际讨论、生生交流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现人文关爱。在“人性化空间”研究“问题空间”。编辑问题 问题包 设计实验 探究过程 发掘内在关联1.情景问题化 2.新课标要求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使学习者成为问题的研究者情景板块本节课情景情景一:学生通过尝试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导体,感受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关系 情景二:回顾以及演示“探索弹力和弹簧的伸长关系”实验。思考它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提出问题 研究问题在课堂上学生自己展现问题下节课情景情景:学生尝试把实验中的一个导体剪为两段,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离开课堂师生互动版块生生交流板块1.从情景板块中,各问题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设计研究电压与电流之间关系的方案。(模仿“探索弹力和弹簧的伸长关系”实验处理思想)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思路、方法是怎样的?得出了怎样的结果?并提交问题站供组际交流。 2.得出怎么样的结论,思考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提交问题站。 3.以问题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展示问题包 合作探究的过程 新问题 交流1、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研究性 2、创设、研究问题空间 3、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人文关爱 4、科学态度、科学方法 5、个性发展师生交流板块1.本板块随生生交流板块即时,交替进行 2.教师调控、组织、引领:生生交流无法解决问题时的引导、提示、适时补充。3.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1、学习者成为问题的研究者 2、创设人性化空间(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应用反思板块课内关注过程性评价,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 1、回顾知识技能: 2、肯定探究方法: 3、鼓励合作交流:课后理论支撑:行动研究、新课标、近代理论。 学生方面:1、体现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研究性。&&&&&&&&& 2、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人文关爱。 &&&&&&&&& 3、问题空间的研究能力。 &&&&&&&&& 4、个体差异 教师方面:1、教师不是问题的惟一提出者、研究者、解决者。 &&&&&&&&& 2、既注重“问题空间”,又注重“人性化空间”。 &&&&& 3.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问题化过程的研究能力实验和多媒体:&个性问题:附表:(生生交流卡)探索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设计思想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绘制图表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研究问题问题提出:问题 讨论新问题4.阅读材料: 一、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欧姆(年)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和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中受到启发,猜想导热杆中 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做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放装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实验中他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八根铜导线进行了测量,得出了如下的等式: &&&&&&&&&&&&&&&&&&&&&& 式中X是磁效应强度,即电流的大小;a是与激发力有关的常数,即电动势;x表示导线的长度,b是与电路其余部分的电阻有关的常数,b+x实际上表示电路的总电阻。这个结果于1826年发表。1827年欧姆又在《动电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 &&&&&&&&&&&&&&&&&&&&& S=γE 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表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常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提出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和经济的极其困难是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金奖,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1849年他当上了慕尼黑大学教授,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二、电流传导速率、电子定向移动速率、电子热运动速率三中速率的区别 1.& 电流传导速度等于光速,电路一接通,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立即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其大小与电流有关,一般每秒为10&²m~10&³m的数量级。 3.& 电子热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为每秒几百米。三、电流的微观解释设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长度为l,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e,则导体中自由电荷总数N=nlS,总电量q=Ne=nlSe,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导体横截面积所用时间t=l/v,所以电流I=q/t=neSv. 由此可见,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与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n、导体的横截面S和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v. 五.课后反思个人认为设计成功之处: &由于新老师还没有上过本堂课,所以无从比较。只能和自己以前上过的高一的课进行比较。 1.& 在上课时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探讨和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2.& 与实验紧密结合,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使学生能够完全参与课堂,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更高效率的进行学习。 3.& 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论对错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完整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力图让其他同学予以纠正,最好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在学术上产生争论的氛围。 存在的疑虑: 1)& 学生由于习惯性的思维,不能全身心投入 2)& 由于经验有限,自己不能完全控制课堂 3)& 在课堂上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形成争论。 教学流程:欧姆定律-说课稿 问题情景创设设计实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交流评价
相关内容:
第二章第3节欧姆定律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预习内容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I=______。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U/V& & & & & & & & & & & & I/A& & & & & & & & & & & & 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U-I图线。&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二)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学习过程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I=______。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教材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电压如何变化,并知道接通电路前,滑动触点应放在何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5.实验电路的连接:这是学生进入高中第一次做恒定电流实验,在连接电路上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接线顺序为“先串后并”。电表量程选择的原则是:使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指针尽量偏转至3/4量程处。电路接好后合上电键前要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的位置,使开始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最小。&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合上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每改变一次,读出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U/V& & & & & & & & & & & & I/A& & & & & & & & & & & & 在坐标纸上,将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U-I图线。&三反思总结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四当堂检测1.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拓展:对于欧姆定律I=U/R我们可以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但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R=U/I,我们就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描述导体阻碍电流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与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至于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今后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是由导体的本身以及温度来决定。另外,在掌握物理学公式时,不能仅仅从数学角度去理解,还要注意理解一些物理量本身的、物理学的内在含义。&2: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C.由R=U/I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与I成反比D.对给定的电阻,比值U/I是一个定值,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两电阻R1、R2 的I-U图线如图12-3-3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______。当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时,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当加在两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拓展:用图象反映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本题要求学生理解I-U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I-U图象不仅能反映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还要能知道,其斜率的倒数即为该导体的电阻。在观察物理函数图象时一定要注意坐标,不能凭记忆来回答。如果图象是U-I图象,其图线的斜率就等于导体的电阻。如图12-3-4所示是表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1和导体2的电阻那个大?[答案]:R1&R2&课后练习与提高1.欧姆定律适用于& (&& )&A.电动机电路&&&&&& B.金属导体导电C.电解液导电&&&&&& D.所有电器元件2.如图12—3—5所示,a、b两直线分别是用电器A和B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用电器中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用电器的电阻不符合欧姆定律C.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大D.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小&&&&&&&&&&&&&&&&&&& 3.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B的电流IA和IB的关系是&&&&&&&&&&&&&&&&& (&& )&A.IA=2IB&&&&&&&&&&&&&&&&& B.IA=IB&C.IA=IB/2&&&&&&&&&&&&&&& D. IA=IB/44.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6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________Ω.& 5.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是800Ω,已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为50mA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不能自主摆脱电源,试求安全电压。6.标有“6.3V& 0.3A”的小灯泡,其电阻为多少?若将此灯泡接到4.2V的电源上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多少?7.普通电话用的是炭精话筒,里面碳粒的电阻能在45Ω~55Ω的范围里变化,当加上6V的电压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范围是多少?&& 8.一个电阻器,当它两端的电压增加0.2V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增加2mA,则该电阻器的阻值是多少?9.为研究小灯泡的伏安曲线的特性,选用小灯泡额定值为“3.0 V,0.4 A”,实验中有仪器:安培表、伏特表、电键、导线若干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查资料、与同学讨论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用两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时,电路怎样连接才能使测得灯泡的电阻误差较小?为什么?(2)为使加在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能在较大的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采用怎样连接?在方框内画出相关的电路图。&& (3)请根据你画的电路图,把图12—3—7中的实验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 (4)为使读数误差尽可能小,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档,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档,为保证实验安全,测量范围不能超过_______V和_____A,开始做实验闭合S前,应把P移到________端。&& (5)若实验中测得某一小灯泡的电流强度和电压之值如下表,请在图12—3—8中画出U-I图线,该小灯泡的电阻有何特征?并从中分析其主要原因。I/A&0.10&0.20&0.26&0.30&0.36&0.40&0.44&0.48&0.52&0.56U/V&0.05&0.14&0.21&0.30&0.48&0.70&1.02&1.48&1.96&2.50电源,滑动变阻器 (1)安培表量程选择0∽0.6A,伏特表量程选0∽3V,安培表采用外接法。&& (2)采用分压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3)实物图如下图所示。&&(4)0∽3V,0∽0.6A,3V 0.4A& D&& (5)图略,灯丝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1 BC 2AC& 3D& 4& 10& 5小于40V& 6& 21Ω 0.2A& 7&& 0.11A~0.133A& 8 100Ω&&
相关内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二、预习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电动势E、外电压U外与内电压U内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1、电动势等于电源___________时两极间的电压○2、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U外___E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___________○2、表达式○3常用变形式U外=E-Ir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二、学习过程一、&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1、&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1根据U=E-Ir、I= 可知:当R_____时,U增大,当R_____时,U减小○2当外电路断开时,R=∞,I=_____,U=_____当外电路短路时,R=0,I=_____,U=_____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由U=E-Ir可知,U-I图像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如图说出:○1图线与纵轴截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线与横轴截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像斜率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曲线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例1、在图1中R1=14Ω,R2=9Ω.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例2、如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C向B方向移动时,电路中各电表示数如何变化?(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 例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店员电动势为6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和灯泡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Uab=6V,Uad=0,Ucd=6V,由此可断定()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B、&L1的灯丝都烧断了C、&L2的灯丝都烧断了D、&变阻器R断路[例4] 四节干电池,每节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Ω,用这四节干电池组成串联电池组对电阻R=18Ω的用电器供电,试计算:(1)用电器上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2)电池组的内电压和在内电阻上损失的热功率.&&&&&&&&&&&&&&&&&&&&&&&&&&&&&&&&&&&&&&&&&&&&&&&&&&&&&&&&&&&&& (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2、&如图5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干路电流I的变化图像,有图像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V,内阻为____。3、&以太阳能电池板,测得他的开路电压为800mV,短路电流40mA.如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 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A、0.10V& B、0.20V& C、0.30V& D、0.40V4、某学生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时,接成如图6所示电路,接通K后,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U,当并联在A、B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A、B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R1,R2阻值相差不大)A、AB段断路&&&& B、BC段断路&&& C、AB段短路&& D、BC段短路& &课后练习与提高1、一个电源接8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A,接13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V,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源的电动势为4.5V,为电阻为4.0Ω时,路端电压为4.0 V。如果在外电路并联一个6.0Ω的电阻,路端电压是多大?如果6.0Ω的电阻串联在外电路中,路端电压又是多大?3、现有电动势1.5V,内阻1.0Ω的电池多节,准备用一定数量的这种电池串联起来对一个“6.0 V,0.6Ω”的用电器供电,以保证用电器在额定状态下工作。问:最少要用几节这种电池?电路中还需要一个定值电阻做分压用,请计算这个电阻的规格。4、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C、电源的电动势时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D、在闭合电路中,党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变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变大5、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B、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大C、电灯L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D、电灯L更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大6、如图8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图像,则下属说法中不正确的示( )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B、电动势E1=E2,内阻r1&r2C、电动势E1=E2,内阻r1&r2D、当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7、一个电源分别接上8Ω和2Ω的电阻时,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电源的内阻为( )A、1Ω&&& B、2Ω&&& C、4Ω&&& D、8Ω8、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0V,内电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0u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R4的总电荷量。9、如图10所示电路中,R1=R2=R3,S断开时,伏特表示数为16V,S闭合时,示数为10V,若伏特表可视为理想的,求:(1)、电源电动势的内阻各位多大?(2)、闭合S前R1消耗的功率分别多大?(3)、如箭电源改为图乙所示电路,其他条件不变,则断开和闭合S时伏特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大?10、如图11所示,电灯L标有“4V,1W”,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50Ω。当滑片滑至某位置时,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由于外电路发生故障,电灯L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10V。若导线完好,电路中各出接触良好。试问:(1)、发生故障的是短路还是断路,发生在何处?(2)、发生故障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3)、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多大?&&能力训练1、&E=1.5V&& r=2Ω&&&&&&&& 2、U1=3.84V&&& U2=4V &&&&&&& 3、5节&&&&& R=14Ω&&&&&&& 4.C&&&&&&&& 5.A&&&&& 6.B&&&& 7.C&&&&&&& 8.Q=2.0×10-4C&&&&&&& 9.(1) E=20V&& r=5Ω&&&&& (2) P1=6.4W& P2=2.5W&&&&&&&&&& (3) U断=8V&&&& U闭=5V&&&&&&& 10.(1)断路&&&& L处&&& (2) 20Ω&&&&& (3)12.5V&& 5Ω
相关内容:
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复习训练(附解析2015高考物理一轮)                     &第1题图1.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中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2.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定值电阻,电容器的电容为C.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U,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则(  )&第2题图& A.变化过程中ΔU和ΔI的比值保持不变& B.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不变& C.电阻R0两端电压减小,减小量为ΔU& D.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增加量为CΔU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以视为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 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则(  )&第3题图& A.电路的路端电压将增大& B.灯泡L将变暗& C.R2两端的电压将增大& D.R1两端的电压将增大4.如图所示,R1,R2为可调电阻,R3为一般电阻,R4为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4题图& A.电容器所带电量减小& B.若R2的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保持不变& C.若R2的阻值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可能保持不变& D.若R1的阻值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可能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 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第5题图&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小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6.有一个消毒用电器P,电阻为20kΩ,它只有在电压高于24V时才能工作.今用一个光敏电阻R1对它进行控制,光敏电阻在光照时为100Ω,黑暗时为1000Ω.电源电动势E为36V,内阻不计,另有一个定值电阻R2,电阻为1000Ω.下列电路电键闭合后能使消毒用电器在光照时正常工作,黑暗时停止工作的是(  )&A   B&C   D7.2007年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利用GMR设计的磁铁矿探测仪原理示意图,GMR在外磁场作用下,电阻会发生大幅度减小.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若存在磁铁矿,则指示灯不亮;若将电阻R调大,探测仪的灵敏度提高& B.若存在磁铁矿,则指示灯不亮;若将电阻R调小,探测仪的灵敏度提高& C.若存在磁铁矿,则指示灯亮;若将电阻R调小,探测仪的灵敏度提高& D.若存在磁铁矿,则指示灯亮;若将电阻R调大,探测仪的灵敏度提高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B.电容器所带电量减少&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三个小灯泡完全相同且外电路变化时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不会超过其额定电压,开始时只有S1闭合,当S2也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灯泡L1变亮& B.灯泡L2变亮& C.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将增加& D.闭合S2的瞬间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自右向左10.有一只电流计,已知其Ig=200μA,Rg=200Ω,现欲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应该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由于所用电阻不准,当改装表与标准表比较时,发现当标准值为1.6V时,改装电压表读数为1.5V,则实际所用的电阻值是多少?&&11.如图所示,盒内有一些导线和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有A、B、C、D四个接线柱,已知两接线柱间阻值有以下关系: RAB=2RAC RCD=2RAB,RAC=RBD,试在盒内画出电路图.&第11题图&课时作业(二十八)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A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流过R2的电流,电压表测外电路电压,当滑片P向b点滑动时,外电路电阻增大,R与R2并联电阻增大,则干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R2两电压增大,流过R2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故选A. 2.AD 【解析】 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变化过程中ΔU和Δl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0与电源内阻r之和,保持不变;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等于可变电阻R的阻值,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电阻R0两端电压减小,减小量小于ΔU,选项C错误;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增加量为CΔU,选项D正确. 3.D 【解析】 闭合开关S后,将照射光强度增强,光敏电阻R3阻值减小,灯泡L中电流增大,将变亮,电路的路端电压将减小,选项AB错误;R2两端的电压将减小,R1两端的电压将增大,选项D正确C错误. 4.B 【解析】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4阻值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带电量增大,选项A错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4阻值减小,若R2的阻值减小,R2两端电压可能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若R2的阻值增大,导致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大,选项C错误;若R4的阻值减小,不影响电容器带电量,但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4阻值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带电量增大,选项D错误. 5.A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时,外电路电阻变小,则外电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R2两端电压减小,则流过R2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选A. 6.C 【解析】 A.消毒用电器P、R1、R2串联,光照时,消毒用电器P分得电压U=E21.1×20>24V,可以正常工作,黑暗时,消毒分得电压U′=E22×20>24V,也可以正常工作,A错;B.R1、R2并联后与消毒用电器P串联,光照时,消毒用电器P分得电压P分得电压U>E20.1×20>24U,可以正常工作,黑暗时,消毒用电器P分得电压U′=E21×20>24V,也可以正常工作,B错;C.消毒用电器P与R2并联后与R1串联,光照时,消毒用电器分得电压U≈111E>24V,可以正常工作,黑暗时,消毒用电器P分得电压U′≈12E<24V,不可以正常工作,C对;消毒用电器P与R1并联后与R2串联,光照时,消毒用电器P分得电压U≈111E<24V,不可以正常工作,黑暗时,消毒用电器P分得电压U′≈12E<24V,不可以正常工作,D错;故选C. 7.D 【解析】 指标灯上端为“+5V”高电压,若存在磁铁矿,则GMR的电阻大幅度减小,GMR分得电压变小,逻辑门电路为“非”门,此时指标灯亮,若将R调大,则GMR分得电压变小,逻辑门电路左端电压更大,门电路右端电压变小,探测仪的灵敏度提高,故选D. 8.BD 【解析】 .滑片向下滑动,R3减小,R总减小,I增大,UR1增大,UC减小,∵U=QC,∴Q减少,B正确;I增大,U=E-Ir,U减小,∵UR2减小,I2减小,I3=I-I2,I3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答案选B、D. 9.AD 【解析】& 只有S1闭合时,L1和L2串联,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S2闭合后,L3和L2并联,再和L1串联.则L1两端的电压增大,故L1变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故电容器放电,电荷量减少.电流表上的电流是电容器的放电电流,故方向从右向左. 10.1.48×104Ω 1.58×104Ω 【解析】 满偏时,I=I′g=200uA,R=uIg=3u2×10-4A=1.5×104Ω,连接电阻R′=1.5×104-200Ω=1.48×104Ω,标准值1.60时,此时电压表半偏则Ig2(200+R″)=1.6?R″=15800Ω11.如图所示 第11题图&
相关内容:
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恒定电流》第六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基础上进行的,可说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是分析各种电路(感应电动势的电路、交流电的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而且,本节教材展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科学,体现了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根据以上对该节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过渡(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技能方面:A.理解电动势的定义,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B.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C.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D.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E.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知道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2、能力方面:A.通过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分组随堂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B.通过研究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公式、图线及图线的物理意义,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物理问题能力。C.通过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思想及情感方面: A.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B.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C.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D.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三)教学重点:1.电动势的概念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四)教学难点:1.电动势的概念。&&&& 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二、教法:根据本节的特点(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容易混淆不清――内外电路,能直观物理现象,部分仪器较为缺――可变内阻的电源)我采取目标我省物理课改试验的“探究导学”教学模式”包含:观察研究式、实验研究式),以实验为探索问题的基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会观察,发展观察力,同时改分组实验为随堂分组实验,辅之于问题讨论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模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科学结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规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通过提出问题,配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结合理论推导,总结得出结论。再通过课堂的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做好实验,突破两个难点。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是一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采取用实验引入,桉书上电势升降的方法讨论闭合电路,引导学生得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并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再从理论上强调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学生通过探究从感性上认识这一规律,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并引导学生讨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使学生熟悉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图线。学生自然而然的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理论依据: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符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利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模式,符合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l&&&&&&& 学生动机更加高尚,深刻而稳定。l&&&&&&& 兴趣更加深刻,稳定并具有更大的选择性。l&&&&&&&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但未完全成熟。l&&&&&&& 爱美是一个突出的特点l&&&&&&& 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进行职业选择。三、学法:l&&&&&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一)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类比获取物理知识,使学生在探研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在电动势的教学在中,让学生观察、测量各种不同的电源、引导他们分析出,电源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电源的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观察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 (二)让学生学会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现象中探索出“新”的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在实验中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对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如,研究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的实验。(三)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法: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出闭合电路路姆定律;在研究闭合电路中的功率时,引导学生集能量守恒的知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特点推理得到闭合电路的功率关系。l&&&&& 中学物理学法体系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作笔记、思考、作业、考试的方法等;二是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化归法、外推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再如临界问题分析法、动态电路分析法等具体解题方法;五是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作笔记的方法等。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实例类比,课题引入:教师用演示实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同学们,我们来观察几个常见的现象。1、实验一(演示):一个由小灯泡、开关、导线组成的简单电路。操作(1):闭合开关,灯亮吗?(不亮,因为没有接上电源);操作(2):断开开关,接上干电池,再闭合开关,灯亮了。 设问:电路接通灯亮了,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能量的转化?(有)转化了什么形式的能量?(电能转化成光能)。电能又是从那里来的?(是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实验二(演示):用一台手摇发电机代替干电池。接通电路,灯亮吗?(不亮);操作1:转动发电机手柄使发电机转动起来(灯亮了),使发动机转的更快(灯更亮了) 设问:灯亮了,光能是由电能转化来的,那么电能是从哪儿来的?用力转动手柄,消耗了什么能?(机械能)不论是发电机还是电池,都可以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电源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在初中,我们学过电源的作用是可以在电路两端维持一定的电压,而从能转化的角度来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刚才看到发电机转得慢些和快些,灯的亮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成光能的多少是不同的,转的快,消耗的机械能功率大,单位时间里转化的电能、转化的光能就多。 3、实验三(演示):把手摇发电机换成蓄电池和干电池分别供电,比较灯泡的亮度。(蓄电池供电时,灯更亮些) 设问:蓄电池和干电池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源,它们转化电能的本领一样吗?(不一样)那一个转化电能的本领更大些?(蓄电池) 过渡:凡是电源都具有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但不同的电源转化电能的本领并不都是一样的。那么怎样来描述电源转化电能的本领的大小呢?――为了表征电源转化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特征,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二)新课教学:1、电动势:电动势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设计思想:通过实验四(演示):要求学生用电压表测量电池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干电池(1号、5号、2号)、铅蓄电池、可调内阻铅蓄电池、叠式电池、钮扣式氧化银电池。并引导学生由测量结果得出:没有接入电路时类型相同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相同,而类型不同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不同,从而得出:电动势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类比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2、研究内、外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闭合回路中,内、外电阻改变都会引起内、外电压发生相应的变化;内、外电压之和是一个恒量,等于电源电动势,ε= 。设计思想:通过可变内阻电源的装置实验五(演示):,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将电源接上外电路,改变外电阻R的阻值,测出内电压 、外电压 等各项数据,并填入表格中。(用投影片把表格投影出来) 和学生共同分析得结论。外电阻R( )17090563827外电压 (V)1.921.801.721.591.49内电压 (V)0.120.220.320.420.51&(V)2.042.022.042.012.00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设计思想:让学用学过的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上面的ε= 推导出。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4、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对给定的电源,E、r均为定值,外电阻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化?让学生根据书上160的实验六分组研究、讨论、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总结后,再引导学生用公式法、图象法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物理问题能力。5、闭合电路中的功率:EI=U外I+U内。设计思想: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公式的物理意义(说明了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转化为内能;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就越大,这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就越大。)选代表回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三)、多媒体模拟,小结新课:利用FLASH模拟全电路内各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采用多媒体的模拟,能够重新激起高潮并起到复习整理全课内容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使课堂气氛再度掀起高潮)(四)课堂反馈,新知迁移,学生课堂练习:本课设计了两道课练例题:投影教材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动势E=1.5 V,外电阻R=1.38 Ω,内阻r=0.12 Ω,求电路电流和路端电压。(I=1 A; U=1.38 V)[说明]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源有内阻,若电源的内阻r=0,这样的理想电源,它的路端电压不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初中讨论的都是这样的电源.但是实际中的电源都有内阻,正是由于r≠0,才导致了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投影教材例题2,如图所示R1=14 Ω,R2=9 Ω,当开关S切换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0.2 A;当开关S切换到位置2时I2=0.3 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r=1 Ω, E=3 V)[说明]这道例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方法。(五)课后反馈,能力迁移,布置作业:1、必做:练习四、习题A组10题――写在作业本上2、选做:习题B组3题3.预习分组实验七--测定电源内阻和电动势.五、说课综述:以上是我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主要是用“探究导学”教学模式,突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注意信息交换渠道、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联想法、类比法、化归法、外推法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生活联系。六、板书设计:1、电动势:电动势反映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2、研究内、外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闭合回路中,内、外电阻改变都会引起内、外电压发生相应的变化;内、外电压之和是一个恒量,等于电源电动势,ε=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公式:I= (3)适用条件:外电路是纯电阻的电路.4、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1)&& 观察水平不断提高(2)&& 高中生注意力教稳定而持久(3)&& 对死记硬背厌烦,会寻找良好的记忆方法(4)&& 抽象思维水平由经验向理论型急剧转化
用百度搜索本站内容
用360搜索本站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压电阻复习提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