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问题迷宫求解问题!

当心中有一个感动要我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如何分辨它是出于圣灵的引导或是出于己意呢?
  唐崇荣牧师答:我重复提的一个原则——圣灵是用“启示的道”引导人。就是凡合乎圣经原则的,我们有责任去顺从;凡违背圣经总原则的,我们没有责任去遵从。
  如果一个人说:“上帝感动我,住在你家里三个月不付钱。”你怎么回答呢?你接受也不对,因为还没有跟太太商量,你不接受也不对,因为他说上帝感动他。你不要说:“好嘛,就先进来再说嘛!“你要马上回答:“上帝感动我拒绝你这三个月在这里!”为什么呢?因为神的灵做工的时候有一个原则——“感动双方”,虽然感动可能有先后。圣经提到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亚伯拉罕叫他的老仆人替以撒找媳妇的时候,仆人说:“主啊,哪一个是你要配给我主人儿子的,求你在我到那边去的时候,她就拿水给我的骆驼喝。”结果,真的有一个女子打水拿给他了。这表示他的祷告和感动也照样使那个人接受了神的感动,双方都印证了。那么第二步就是怎么样使利百加肯嫁给以撒,而以撒也喜欢她。仆人先祷告,然后那个女子受同样的感动,那女子的母亲也肯让她嫁去;她嫁去的时候,以撒肯爱她,这三个印证有一个不成,就是不成。比如说,他去的时候,那女子不要嫁,或那女子要嫁的时候而父母不给她去,若他把她硬拉去,她一定跑到公安局去报案;若把她带去了,以撒如果不要她也没办法。所以这其中有一个不能勉强的协调性,是圣灵引导的原则。
  照样的,当哥尼流的人去找彼得的时候,先受感动的是哥尼流家里的人,而西门彼得还没受感动,所以他在房顶上祷告时,神就降下一个大包,里面有许多不洁净的动物,“宰了,吃了吧!”彼得说:“主啊,我从小未曾吃过不洁净之物。“上帝告诉他:“放心,分别为圣的,你不要当作污秽。”降下来再升上去,再降下来再升上去,如此三次,彼得才明白那是主分别为圣的,怎么可以看外邦人是不洁净呢?于是他就去了。这个感动很勉强,因为改变他自旧约的观念需要很大的力量,但结果还是双方都得到感动。
  第三个例子,当耶稣说:“你去,看见一个驴驹的时候它牵过来,人家问你,你对他说'主要用它’。”(又是“电报文学”,没有比这更简短的答案了。)他们去了,也真的到一匹驴(但是,糟糕!会不会给人抓去呢?好像变成偷人家的东西——不是“顺手牵羊”而是“顺手牵驴”),他们就照着主的话说了“因为主要用它”,事就这样成了。
  很奇妙,我一生经历这种主在双方面的引导、协调很多次,事就这样成了。有时候我勇敢地讲,但是对方说“还没有上帝的引导”,我就讲“愿主的旨意成全”,我从来不愿意勉强。
  (选自《问题解答》)
&&& (选自《问题解答》)
  因为人在长久的生活经验中间,慢慢会学会一件事情,就是他的耳朵就向你打开来。你对他讲话的时候,就可以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他在你的言语、行动、生活、习惯、态度、为人的事情上让他感觉到很不耻的,让他感觉到是不当学习的,你用多少的言语讲话,你的言语如同风一样吹过他的耳朵,如同鸣的锣、响的钹,徒有其声没有其力,你只做了一件事倍功半的工作。所以教员在自己做人的事情上应当检讨自己。
  (选自《为人父母,为人师表》)
唐崇荣牧师答:柏拉图讲公平观的时候,讲到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按照所拥有的才干,做合适于他才干的工作。”这个是柏拉图的公平。但当我把这个“公平观”和圣经比较、研究之后,我发现柏拉图的公平观太低了。圣经的公平观不是“份量”的公平,圣经的公平观是“责任”的公平,而且是积极的责任,所以“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8)这个才是圣经的公平。上帝有绝对的主权,所以“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出33:19)。这句话不是给那些多得恩典的人骄傲的借口,这句话就让那些多得恩典的人恐惧战兢地完成责任的提醒,免得不能交账。  所以,你要注意圣经严谨到一个地步,世界所有伟大的哲学都是堕落理性的产品,不能与主的话相比。  (选自唐崇荣牧师《问题解答》)
&&&&&唐崇荣牧师答:因为祂要你问这个问题。上帝造了一个能问“为什么”的人,这是很冒险的,但祂就是这样造了人。&   神造人,因为祂要人:第一,代表祂管理自然,这是科学的可能;第二,代表祂彰显荣美,这是道德的可能;第三,要享受祂的救赎和恩惠,就是人的生命得以丰盛和成全的可能。&
   这是多大的荣耀,多大的权柄!我们可以研究大自然,科学就是把自然当做人类的玩具,来填满人时间的空虚,使我们做人比较有意义。&&&&&所以,小孩子的玩具是大人做的,大人的玩具是上帝做的。上帝造人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人在祂所造的大自然里面有无穷的发现。&&&&&(选自唐崇荣牧师《问题解答》)
唐崇荣牧师答:如果没有圣经,你就可以这样问了。但我们是有圣经的,所以无论是所谓“圣灵的声音”或“直觉的声音”都要回到神的话,从上帝的道去批判经历、从上帝的道去批判感觉。上帝的道是权威,你的感觉是神的仆人,就是用这样办法去判断是不是上帝的旨意。
& & 唐崇荣牧师答:上帝就是道,在道面前的领受就是敬拜上帝。除非那讲道是在讲故事,如果是真正讲道,在道理的顺服就是敬拜上帝。不可把讲道与敬拜分开,好像唱诗才是敬拜,讲道不是敬拜。有一些教会说以赞美来敬拜上帝,以纪念主来敬拜他,以领受神的道来敬拜他,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整个崇拜中的每一个程序都是在敬拜上帝。当以色列人在敬拜的时候,他们在圣殿里面,祭司及先知们念上帝的律法,那是敬拜最重要的部份,是传扬神的道,大家都肃然静听。可惜今天很多讲道的人根本没有好好讲道,没有严肃的把神的道讲出来,所以那段时间好像不是敬拜。另一方面,现在有人用一些仪式代替敬拜,结果变成有敬拜的形式,却没有敬拜的诚意,也有一些教会以感情代替真理。其实心灵诚实可以解释为圣灵与真理,当以圣灵与真理来敬拜上帝。所以在祷告时,是顺服圣灵的引导,在听道时,是顺服神的真理,两样都是敬拜。
  唐崇荣牧师答:应该是至死方休的。但不能否认,有些人在择偶以前,心理、思想、经验都不成熟以至于做了错误的决定。到后来根本不能坚持下去—定要离婚,这应当是不许可的;但是如果有人软弱到一个地步非离婚不可,也没有办法勉强、用律法强制禁止他们离婚,但是求主让他们在以后生活中,要尽量守住基督徒当守的原则。如果最后他们又软弱到一个地步非再结婚不可时,我们也只能再求主怜悯他,也不能禁止他,因为只可祝福,不可咒诅。不过,如果他再婚,不能在教堂结婚,可能在餐厅里面,牧师为他祷告就是了。这不是上好的,是次好的。但有一些人再婚时,神也赐福给他,这是例外,不是正常的情形。盼望你好好选,免得选错,以后遇见困难时,要双方一起去克服,白头偕老,直到见主面,那是最上好的。
&&&&与其结错婚不如迟一点结婚,与其结错婚不如不结婚。你说:“理论是如此,我哪里能够不结婚,我又没有独身的恩赐。”如果没有独身的恩赐更要谨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娶到或嫁到最合心意的情人,可能你有更喜欢的人,却被别人追走了,那怎么办呢?至少你也要娶或嫁一个你甘愿的人。虽然不是最理想的,至少甘愿与他一起结婚;这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烦。如果不甘不愿结婚,就是多制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小地狱,那是很危险的。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时间到了,不得不结婚,这是最糟糕的。不得不结婚也可以再等一下,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急一步就很危险了,婚姻大事是要谨慎作决定的。很多事情我决定的很慢,但是决定以后,差不多都不会后悔。这一方面我就可以劝你了,我三十一岁才结婚,感谢上帝,廿多年来,我从没有后悔过。
&&&&唐崇荣牧师答:我们要注意一件事,当法利赛人教训人的时候,耶稣说:“你们要听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他讲的道理是对的。你们要听他的道理。一般人一发现这个人的生活不对时,就不再听他所讲的道理了。另一个毛病是喜欢的人,就认为他一定是对的。这是两个极端。
&&&&神的看法是不—样的。如果一个传道人生活乱七八糟,但是他讲的道是对的,那篇道仍是有果效的,神还是要作成他的工作,等到一个地步,神不要用他了,就把他摔掉,以后有一天在神面前,神可能要向他算帐,甚至对他讲一句很重的话:“我从来不认识你。”像Jimmy Swaggart这样的人,他们像是失了味的盐一样,盐若失了味,还有什么用处呢?
&&&&那么为什么有一些人很忠心事奉,却好象没有果效?我们不要以现时的果子来定夺。你知道世界上谁传道最久,却又没有果效吗?那是最伟大的传道人:挪亚。挪亚传道120年,结果只有他一家八口信主.所以那是“挪家教会”,包括了挪公公、挪婆婆、挪子、挪孙挪媳妇。我们不要以果效来衡量能力,因为能力有两种,一种是拯救的能力.一种是定罪的能力,我们若真心传,就是没有人信主,那个能力一发出去也是没有回头的,上帝的话不徒然回来的,对信的人有拯救的能力,对不信的人成为审判的能力。我们只要身心洁净,在神的面前尽量传,神的工作常常超过我们眼腈所能看见的。
&&&&另一方面,种与收常常是不同人。撒种的人可能没有机会收割,收割的人可能没份撒种。所以收撒的人看见很多人跪着,不要太高兴.可能是上帝把别人的果子寄放在你这里而已。我的道会常常有很多人信主,我不认为是我的帐,我说:“主啊,求你记在那些领他来的人的帐上。”那些人没有口才,不能作什么,但是他有爱心把人带来。我不过是把上帝的话传开,信主得救是耶稣救人,不是我,所以我不可以夺取上帝的荣耀。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因为没有果效就灰心,我们只要忠心传,勇敢传,一定有果效,那个果效可能你看得见,也可能是别人看见,你看不见的。
16.永生真的那样重要吗?(唐崇荣)& 问:永生真的那样重要吗?有没有天堂,我们真的能够可以证实与确定吗?
17. 问:被圣灵充满的人是怎样的?(唐崇荣)
18.基督徒如何祭祖,才合乎神的旨意?(唐崇荣)
问:基督徒如何祭祖,才合乎神的旨意,得神喜悦而合乎孝道?中国的祭祖揉合了宗教与文化,祭祖拿香此一举动是否有冒犯上帝之嫌疑?
  唐崇荣牧师答:祭的意义是什么?祭是不是代替了敬拜?如果没有代替敬拜,就不构成宗教性;如果代替了敬拜,就侵犯了神的权柄。祭如果是纪念的话,也不过是文化的一部份,而如果是纪念的话,为什么需要有宗教的仪式?所以在这里产生了自我矛盾。“生则养之以礼,死则葬之以礼,葬毕则祭之以礼”是孔子的话,但连孔子的时代,也有杨朱之类的人反对。如果父母亲还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的供养他,死之后再给他大吃大喝,敬奉他许多的东西,那不是真孝,因为结果还是自己吃。
  我个人对祭祖提出三件事,可以做中国文化需要再思想的建议:
  第一:纪念他们的恩情。作追思会,诉说他们的善行。
  第二:效法他们的善行。在我们的生活行为当中,实实在在效法他们善良的美德,遵行出来、活出来,就好像他们在世一般。
  第三:成全他们的良愿。长辈所立的良愿、志向而没有办法达到或完成的,做子孙的成全它,这是真正的孝顺。
19.什么叫作福音?(唐崇荣)
20.怎样为还没有信的人传福音?(唐崇荣) 唐崇荣答:身传!你的身、你的心、你的祷告、你的灵性、你的位格、你的行事为人,就是一篇听不见的讲章,大家看得见的事实。
21. 问:上帝已经知道人经试探与试炼的结果怎么还加在人身上?
22.问:误用自由为罪的产生,是否意味人要节制,而节制的依据又是什么?(唐崇荣)
  唐崇荣牧师答:用真理当作腰带来束腰,所以自由的限制就是真理的约束。腰带很重要,看不见的腰带比看得见的腰带更有作用,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些男人吃饭每镒用腰带,用等于没有用,因为看到好吃的,一个洞一个洞一直打开,所以有用等于没有用;很多女孩子从来不用腰带,你叫她吃她却说够了、饱了,为什么,不用腰带的已经有腰带了,有腰带的等于没有。所以要约束自己,节制是圣灵果子的一个表现。用真理束腰,真理就是对圣经的了解,我们自由的范围是四件事,就是道、圣、爱、义。凡是违背神的道都不可以做,凡是违背神的圣洁的都不可做,凡是违背神的义,不出于爱神的都不可做,自由就在这个范围中。越过这个范围就是自杀,过分的自由是自杀的开端。
23.为什么亚当一经验就失败了?(唐崇荣)
问:经上说:“上帝给人的试炼,都是人能当得起的”为什么亚当却一试验就失败了?&&&
&&& 唐崇荣牧师答:“当得起”和“经受试炼失败”是两件事情。保罗讲那一句话,是指基督徒受苦的时候,有神的话、神的能力、圣灵的安慰和圣徒在历世历代的榜样,一定会给我们站立起来的。而如果你失败的话,就表示你根本没有好好应用神给你的能力,所以你不能说,给你试验,使你当的起,表示说你一定得胜,不是!这样讲给你试验,表示你一定可能得胜,而你失败的话,是你自己放弃权柄,你自己没有顺从神。
&&&&没有一个试炼是神给我们是我们当不起的,你说:“明明我当不起嘛!所以为什么神还给我?”你怎么知道你当不起?你现在感到你当不起,不等于你永远当不起,也不等于你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突然间有力量的时候,你明白你实在是当得起。所以我的逻辑反过来,既然神知道我当不起,为什么给我?我反过来,“既然神给你,就证明你当得起。”为什么我还没有办法当得起?因为你还没有找到秘诀,你还没有顺服上帝,你还用你过去的旧生活来衡量神,所以你轻看神给你试炼的恩典。
24.两律相争,直到死时?(唐崇荣)&问:人在世界上会有各样的私欲,这是邪灵的工作,所以似乎表示圣灵与邪灵可以同时存在一个基督徒的身上,人在这世上永远无法挣脱这样的捆绑,直到他死了以后才可以完全解脱,对不对呢?
4310You are my witnessesI am now a witness, I am now a man to testify the witness of being saved, atoned, or be redeemed by Jesus Christ.
家庭礼拜不要变成孩子们很讨厌的一个重担,如果到了那样的地步,宁可没有家庭礼拜。每天一定要有家庭礼拜的,孩子以后最反对基督教,这样的情形多得不得了。因为你把迷信当作信仰,以为有了家庭礼拜孩子就会爱主,这是迷信。他懂得主可爱,他才会爱主,那个叫做信仰。每天吃饭以前,每一个人读两节圣经,以后祷告吃饭,那时候两节是很容易过的。祷告就今天纪念传道、明天纪念教会、后天纪念大陆、就变成习惯,他不会感到太重,就不要紧。如果你每一次,特别是他功课特别多的时候,你要他来家庭礼拜,先敬畏上帝,他根本还没有那个感受,先感觉到压力,那以后又从小不是培养习惯,慢慢他就恨你,以后他就变成对基督教很反感。所以不要使家庭礼拜变成一个重担,烦闷、反感,要他们主动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恩典,而且他不感到太重,所以这方面求主给你智慧懂得伸缩,不要硬性的把一些东西压在他们的身上。27.「理性」和「感性」到底应当如何调合?(唐崇荣)
  唐牧师答:我的教会里有不少弟兄,可能因为我的讲道比较适合男人听。如果讲台只重感性,没有理性的成份。只重福音、属灵的范围而没有文化使命的成份,那么男人就不太喜欢听。神不但给我们福音使命、属灵的教导,也给我们在社会的责任、对学问的追求、对世局的剖析……所以男女都应当从神的道领受真理的教导。      “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这是最严格的要求,应当信的与信的结婚,因为宗教信仰是一切观念中最基本的、最有支配性的观念;宗教观念的错误、不同,会导致其它许多生活层次的不协调,结果是很危险的。宗教要求的是绝对和信仰,这方面若妥协,就会产生很痛苦的相处生活。“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这句话也可放在婚姻中,但如果有一些人比较软弱,或父母亲逼她非嫁不可,结果她就嫁给一个不信主的人,怎么办呢?神是会给你许多容忍和继续的帮助,但是可能你会经过一段以泪洗面的日子,你会面临一段心灵痛苦折磨的时间。但是很可能到最后,因为你伟大的忍耐、见证,愿意甘心受苦、为基督持定真理,结果感化你的丈夫有一天归主。这一天也许是在你生前,但也可能是你死前一秒钟他才接受主也不一定。所以对那些软弱没有办法遵守这一条规矩。就与不信的人结婚的姐妹,我们特别为她祷告。求主给她能够勇敢作见证。神知道我们是软弱的,但是不要因为我们是软弱的,就永远甘愿作软弱的人。30.我们可借好行为得救吗? (唐崇荣)
 请问:上帝是不是因人的行为而施行报应?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我们可借着好行为来得救,为什么还要信耶稣呢? &   唐崇荣牧师答:上帝告诉你他要照你所行的来给你报应,那是真的。但是你行得多么好,是人看你好,上帝看不够好,所以你怎么好都不能得救,如果都得救,耶稣不必这么辛苦来世界。就因为你怎么好都不够得救,所以耶稣到世界上来,为你、为我而死。世界上许多好人,他们的好是应当行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照上帝的形象样式造的。但用我的好行为来换取救恩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神面前,我多么好都不够资格。天下没有一个人没有罪的,所以孔子自己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有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些都是圣人讲的话。圣经中约伯说:“我的罪高过我的头”,大卫说:“我在母胎中已经有了罪。”这些话都是最伟大的人讲的。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罪魁。”伟人、圣人都讲这种话。但耶稣基督说:“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因为他是无罪的,所以他作救主,不是作教主。教主是“教”,救主是“救”。&
31.为什么我很少对魔鬼有感受?(唐崇荣)问:在我的信仰上,只觉得有主同在,很少对魔鬼有感受,为什么?   唐崇荣牧师:这位弟兄的信仰是相当积极的,所以常常看见主,很少看见魔鬼——感谢主,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圣经告诉我们,我们原不是不晓得魔鬼的诡计,魔鬼不叫你看见他存在,才好作弄你,所以你要谨慎!你要小心!  从圣经里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第一,魔鬼是存在的。第二,魔鬼用各样的办法,不同的花样,隐藏他本质,并继续不断地试探人。第三,魔鬼诡诈到一个地步,甚至可以化妆成光明的天使,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谨慎。圣经告诉我们要拒绝魔鬼的试探;要抵挡魔鬼,明白他的诡计;要与他争战,这是基督徒对魔鬼的责任。  平常你不感觉魔鬼的存在,这是你的疏忽,因为今天罪恶横溢,社会腐化,道德堕落,这些都很清楚告诉我们,人是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也就是运行在悖逆之子心中的邪灵,愿主继续帮助你,给你从神这一方面的印证,并积极地跟随他,也靠着主的力量,了解撒但的诡计。
32.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吗?(唐崇荣)
&&& 问: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吗?有重生经验,却又犯罪,仍然能得救吗?
  唐崇荣牧师答:真正得救的人是不会灭亡的。主说:「我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8)人得救之后是不会灭亡的,虽然仍会犯罪,但罪行并不能把人的永生夺去,否则即意味着人可以靠行为得救。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靠行为。但这不是说我们就可为所欲为,不是的,真正重生得救的人,绝不故意犯罪,相反的,必谨言慎行,以好行为荣耀主。
  自以为重生,却在生活上毫无见证,这种人的重生有问题。真正重生的人,必具备以下几种条件:
  (1) 听过且接受关乎主耶稣基督的福音,知道祂代替我死,为要使我复活。
  (2) 圣灵光照我,让我知道自己是罪人,愿意悔改接受基督为救主。
  (3) 真正重生得救的人,必有主的性情,爱神所爱,恨神所恨。
  (4) 若再犯罪,心中就痛苦,圣灵赐给人对罪具有敏感的良心。
  (5) 重生的人必开始关怀别人的得救问题,以圣洁真诚的爱去爱别人。
  人得救之后,并非就完全不受罪的试探,全然圣洁、坚强、顺从。这不可能。我们还是在罪人中作圣洁的见证;我们还在黑暗的世界作光的见证;在灭亡的世界作永生的见证;我们还是继续生活在充满罪恶和试探的环境中,我们仍然会软弱失败。但是我们仍必须靠主争战奋斗,即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靠着得胜的主,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不要仅看自己的失败软弱,要多思想基督的得胜;不要听魔鬼的控告,而要抓住主的应许。
  摘录自《神与人之间》 33.吃分别善恶树之前,人能否知道善恶?(唐崇荣)
问:亚当、夏娃在吃分别善恶树之前,能否知道善恶?又在吃这果子之前,若不能分别善恶,是否能明白不顺服神是罪?   唐崇荣牧师答:这是很有趣的问题。把它严格规范:上帝的果树就代表宗教界,生命树则代表福音界,所以上帝在伊甸园里给了人二种可能性,走宗教的路或是走生命的路?如果在分别善恶树里面领受一种知识,而去知道上帝。难道上帝不要人知善知恶吗?如果上帝不要人知善知恶,为何先知要告诉我们:止住作恶,努力行善?为何箴言要告诉我们,这是善那是恶?为甚么圣经许多善恶的伟大的教训从上帝启示下来?所以上帝绝对不是不要人知善恶,而知善恶须在主的源头里;知善恶必须从知道源头来;在知的时间当中,知善恶要按生命的原则而来。除了这三个原则之外,你应当知的不知,应当不知的知,在知的时候不知,在应当不知的时候知,是不知危机。问题不是知识界的问题,问题是知识界背后,谁定知识标准的问题。知识论的混乱,是从创世记第三章来的。你若吃了你就能知,知什么?知神所知而不要你知的,因为神知道你吃你就知道他所不要你知的,我告诉你知,免得你不知,整个知识论背景最大的混乱是什么?
  总归一句话:你怎么知道?那时亚当忘记问蛇你怎么知道:“上帝不要我知道?”这么一句话马上把先知书结束了。今天有很多人研究哲学的时候,没有详细察考知识界的根源是什么,就囫囵吞枣把哲学知识的内容认为是真理,而整体接受了,就上了哲学家的当。所以冯友兰提到一句话:研究哲学不单领受内容,应当要查究动机。上帝不是要人不知,但知以前到底知不知道。上帝要人知,是按人的生命去知,是按神的标准去知,现在这世界充满吃善恶果以后的人性,所以每一个宗教都教导善恶,每个宗教好象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你把这宗教的善带到那宗教就变成恶,把那宗教的恶带到这宗教也就成为善。善恶的知识是有,但善恶的标准是没有,怎样可以找到善恶的标准呢?只有当神的形像真体来到人世的时候,基督的行动就是善的标准。违背基督就是恶,所以标准在神那里。
&34.什么叫过得胜的生活?(唐崇荣)唐崇荣牧师答:就是每时每刻与自己的情欲搏斗,每时每刻与自己的情欲争战。这样,当你每一次胜过的时候,你就感谢主,感谢主。这个争战的记录是一直延续下去的,所以你有继续不断得胜的可能,所以你一定要每时每刻倚靠上帝。
35.“重生得救”和“信心大小”有没有关系?(唐崇荣)“”“”
  “”1010“”123“”“”
36.&吃分别善恶树之前,人能否知道善恶?(唐崇荣)
问:亚当、夏娃在吃分别善恶树之前,能否知道善恶?又在吃这果子之前,若不能分别善恶,是否能明白不顺服神是罪?   唐崇荣牧师答:这是很有趣的问题。把它严格规范:上帝的果树就代表宗教界,生命树则代表福音界,所以上帝在伊甸园里给了人二种可能性,走宗教的路或是走生命的路?如果在分别善恶树里面领受一种知识,而去知道上帝。难道上帝不要人知善知恶吗?如果上帝不要人知善知恶,为何先知要告诉我们:止住作恶,努力行善?为何箴言要告诉我们,这是善那是恶?为甚么圣经许多善恶的伟大的教训从上帝启示下来?所以上帝绝对不是不要人知善恶,而知善恶须在主的源头里;知善恶必须从知道源头来;在知的时间当中,知善恶要按生命的原则而来。除了这三个原则之外,你应当知的不知,应当不知的知,在知的时候不知,在应当不知的时候知,是不知危机。问题不是知识界的问题,问题是知识界背后,谁定知识标准的问题。知识论的混乱,是从创世记第三章来的。你若吃了你就能知,知什么?知神所知而不要你知的,因为神知道你吃你就知道他所不要你知的,我告诉你知,免得你不知,整个知识论背景最大的混乱是什么?
  总归一句话:你怎么知道?那时亚当忘记问蛇你怎么知道:“上帝不要我知道?”这么一句话马上把先知书结束了。今天有很多人研究哲学的时候,没有详细察考知识界的根源是什么,就囫囵吞枣把哲学知识的内容认为是真理,而整体接受了,就上了哲学家的当。所以冯友兰提到一句话:研究哲学不单领受内容,应当要查究动机。上帝不是要人不知,但知以前到底知不知道。上帝要人知,是按人的生命去知,是按神的标准去知,现在这世界充满吃善恶果以后的人性,所以每一个宗教都教导善恶,每个宗教好象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你把这宗教的善带到那宗教就变成恶,把那宗教的恶带到这宗教也就成为善。善恶的知识是有,但善恶的标准是没有,怎样可以找到善恶的标准呢?只有当神的形像真体来到人世的时候,基督的行动就是善的标准。违背基督就是恶,所以标准在神那里。
37.什么叫过得胜的生活?(唐崇荣)& 唐崇荣牧师答:就是每时每刻与自己的情欲搏斗,每时每刻与自己的情欲争战。这样,当你每一次胜过的时候,你就感谢主,感谢主。这个争战的记录是一直延续下去的,所以你有继续不断得胜的可能,所以你一定要每时每刻倚靠上帝。
&38.问:“”“”
  “”1010“”123“”“”
39.&“神比我们的心大”是什么意思?(唐崇荣)
&问:“神比我们的心大”,这是什么意思?   唐崇荣牧师答:所谓“神比我们的心大”,意思就是说当你里面的良心责备你的时候,你不要以为那就是最后的绝对,因为还有比良心更大的圣灵也在你里面。如果把良心相对性的看法,当作绝对标准的话,你就不够顺服圣灵。“上帝比你的心更大”,就是你先要有敬畏神的心,你良心的功用才能步入正轨。如果不先让圣灵引导你的灵,用神的心来处理你的心,你不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只靠你自己的良心,你还是会有错的。所以最后的标准是神,不是良心。&&
40.什么叫做真正的复兴?(唐崇荣)&请问什么叫做真正的复兴?
  唐崇荣牧师答:真正的复兴有四大点:   第一点就是“教义”和“信仰”的重新建立。The solid doctrine and good faith,那个教义,正统信仰的复兴。    第二样就是生活、伦理、行为的正统的复兴。Rivival of good works of our behavior ,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伦理的复兴,真正离开罪恶过圣洁的生活。    第三样是事奉的复兴,就是 mobilization of every Chrisitian to serve God and to preach Gospel ,每一个基督徒都要事奉上帝,每一个基督徒都要传福音。当一个教会到了第三点的时候,这个复兴就相当完整了。    第四样就是每一个人把基督徒的精神带到他生活的层次中间,在文化使命中间高举耶稣基督的复兴 Christ be preeminate in all aspects of our culture and glorify. Him with the principle of Bible in your own different kind of responsbiblities. 在你的责任、在你的事物、在你的生活、在你商界、学界、财经界、政界、法界、教学界、心理界里面,你把基督的精神提出来,你能四样都配合的时候,这叫“整全的复兴”。    而今天教会不懂这些原理,只懂得“哦!主啊.... ”这一种气氛的复兴,人数的复兴,那不是最重要的。我再讲第一、教义的。第二、伦理的。第三、事奉的。第四、文化的。就是信仰的、行为的、还有我们工作事奉的、以及我们在社会的见证。如果一个教会在这四方面的教导平衡,而真正建立纯正的信仰,甚至为纯正的信仰死也甘愿,这个复兴是肯定的。然后他所信的能行出来,如果没有行出来,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有行为的复兴这是肯定的。在中国宋博士带来第一个复兴,而王明道带来第二个复兴,宋博士又带来第三个复兴,很多人组织布道会为主做见证。第四个复兴还没有多少人做,我是正在想做,我盼望你们得救,你们的好行为,你们好好事奉主,你们在文化上能够供应世界的需要。这些就是神给我们中国教会越看越清楚,这圣经要我们走的是什么路线。
41.如何看待天主教?(唐崇荣)& 问:天主教是异端,在华人教会中推动天主教的东西,是否有不妥之处?请问福音派教会应该怎样看待此事?& & &   & & & & & 唐崇荣牧师答:你的问题,先从第一个重点来提:天主教是异端吗?天主教里面有没有异端的教训呢?天主教有没有错异的神学思想?有! 天主教对基督的独一性、基督的救法、基督的救主的位份是独一的这几方面,因为有某些胡涂的教导,产生了侵害的作用。天下人间除了耶稣基督以外,没有赐下别的名,使我们能够靠着得救的。这样,耶稣是神与人中间独一的中保,我们到上帝面前来,是透过独一的圣名。为什么天主教还加上我们到耶稣面前来,得透过向马利亚祷告呢?透过马利亚向耶稣祷告,这是全本圣经从来没有的教训。如果你说,有啊!约翰福音第二章,婚礼上酒不够的时候,是马利亚来求耶稣,说没有酒了。借着这段经文来支持“透过马利亚向耶稣祷告”的教义,是荒唐的!那是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人对耶稣讲话,马利亚用人的声音对耶稣讲,不等于是圣徒透过马利亚,再产生对主祷告的功劳。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 & &   & & & & & 到底天主教于基督教最大的分别在那里?有两大方面。天主教与基督教第一个最大的原则性的分别,就是权威的问题。到底我们的信仰是根据什么?基督教说,根据圣经。天主教说,根据圣经加上大公教会遗传下来所有的教义和那些决定。教会根据圣经和教义的遗传来持守信仰,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太大必须争执之处。但是把两样东西等量齐观,相同看待的话,就不对了。我们不能否定在传统中,有它特定的地位和应当看重并持守的东西;但是不能把传统的教义和圣经等量齐观来看待。这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因为圣经是唯一绝对的标准。至于传统,并不是不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和圣经等量齐观的地步。& & &   & & & & & 有一些福音派的人完全不注重传统,这也是很危险的。试问传统中间有没有神圣灵引导的踪迹呢?传统中间有没有圣徒被圣灵引导得到亮光光照我们呢?有!我们今天看见许多所谓只遵照圣经的新教教徒,而完全忽略传统圣灵引导的人,他们可能产生出一些很可怕的错误和异端。所以,对传统的尊重是今天福音派需要好好再思考,再重新建立的很重要的心态。换个角度看,传统中间不符合神心意的,同样可能被人拿来代替上帝的诫命,就像耶稣所说的,他们(法利赛人)把人的遗传当作上帝的诫命来教导人,那就错误了!所以问题不是传统不传统,问题是哪个传统是神的引导,合乎圣经或者不是。如果是神的引导,是合乎圣经的,不但不可丢,我们要继续追求、继续领受、继续传下去。因为这个正确的传统精神,在圣灵引导之下,在真正合乎圣经原则之下,有圣经的根据,我们不能随便丢弃。& & &   & & & & & 保罗说,我今日所传给你们的,就是我当日所领受的。保罗从主所领受再传给当时代的教会,这表示保罗不是一个自己产生真理系统的原本的人,也不是产生真理教义的原本的人。保罗不过是把从神领受的传给我们。保罗对提摩太说,我教导你的,你要交托那些能教导人的人,让那些可以善于教导的人,再教给那些能教导别人的人。这样几代传下去,我传给你们,你再传给那能教导的人,让那能教导人的,再交托那些能够教导别人的人。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传统很要紧。什么传统要紧呢?第一、神所引导的;第二、合乎圣经的。凡是圣灵引导而合乎圣经的传统,一定要持守,而且要再传下去。相反的,如果不是上帝引导的,又是违背圣经的,不论它有多大的历史价值,我们都应当丢掉,因为那会使教会进到危机的阶段里。你把这个总原则抓住了,你的神学路线就不会随便。& & &   & & & & & 现在我把归正学院的教务主任陈佐人牧师,(他是芝加哥大学神学系的博士,他自己是福音派的信徒。)他讲两句话,我把它翻过来给你听,你就知道这个人的信仰多么好。他说:“合乎圣经的好传统,是死人的活信仰;不合乎圣经的坏传统,是活人的死信仰。”这样精简的话。The good tradi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d is the living faith Of the dead.第二句话,Those bad and unbiblical tradition is the dead faith of the living.你明白吗?今天活人把一些不合乎圣经的传统带给我们的时候,是活人的死信仰,正像李常受把中国教会搞到乱七八糟。他是活的人,他的传统是死的信仰。奥古斯丁死了那么久,他有一些很重要的道理到今天,还可以使教会深入思想神的话语,那是死人的活信仰。你明白我的意思。& & &   & & & & & 如果有一个人说,我不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或者我相信耶稣是被造的。那么,他无论讲道多么有能力,他传的就是活人的死信仰。但是,圣经说有一些人死了,因信仍旧说话。所以那些已经死了的人,如果传下良好、很伟大的传统,你要认为那是死人的活信仰,你要保守它,还要传下去。& & &   & & & & & 我现在要提到在印尼发生的一件事。曾经有一个神学院,神经病到一个地步,把所有图书馆的书拿出来当众烧掉。那个时候他们的书不太多,大概只有两、三千本,拿到一个空旷之地,老师、学生围在那里,就把这些书都烧掉。神学书在神学院被烧掉,你说这个神学院是神学院,还是神经病院?当时他们受某一派神学理论的影响,把他们整个师生带到一个地步,以为直接受神的带领和启示,好过好好研究前人留下的书籍。烧掉以后他们就不看人的书,大家祷告、等候、受主的感动,顺服主研究圣经。结果他们宣称真的得到很多亮光,就把那些心得写下来。结果他们把别人的书烧掉,却把自己以为得到的新的亮光写下来,印书叫人看。你听不懂吗?他们不看人写的书,却写书叫别人看。& & &   & & & & & 受这间神学院影响的人,成立了另外一间神学院。其实根本不是神学院,照我看,那只是随便解经,冒名称为圣经学院罢了。他们派了人来,“唐牧师,我们现在学生这么多,上帝大大的工作,你要来给我们讲道。”我如果去讲道,就等于支持他们的神学院了。我问,“你这个神学院是什么神学院?”“我们有这么多学生.都是凭信心,都是恳切祷告。”“有多少老师?”“这么多老师。”我问,“你们的老师从哪里训练的,”“我们的老师直接从神训练的。”“哦!这样我不去你的学校。”“为什么你不来呢?我们学校受上帝特别的恩典,直接是神训练的;我们的老师都是直接从神训练的。”我说,“你的学生受你们这些老师的训练,你们的老师则是神特别直接训练的。那你们这些作老师的就是骗人的人!“我们老师怎么是骗人的人?”“因为你们的作法等于是对你们的学生说,我的上帝训练我,而不训练你。”你听懂了吗?我是直接神训练的,你是间接被训练的。上帝直接训练我,然后,我才来训练你。我的上帝有两种收生的办法,一种是收徒弟,另一种是徒孙。“你们这些老师逻辑思想和神经不正常,你还要我到那里去讲道?如果你们的老师相信上帝可以直接来教导人的话,根本不必开神学院。应该告诉学生:不必来上课。回家,你们像我们一样直接祷告上帝!上帝会直接训练你们。”& & &   & & & & & 我们办神学院是为什么?要把好的传统传下去。我们相信叶恩汉牧师有很好的属灵的经验,我们还要记念他。从他身上所学的,我们告诉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继续下去。这个表示,我们自己承认传统是必要的。所以好的传统,合乎圣经的传统,圣灵引导之下的传统,不可丢。相反的,不合圣经的传统,坏的传统,不是圣灵引导的传统,不可取。你把这个原则抓住,你不会因为传统的问题随便乱来。& & &   & & & & & 天主教里有没有伟大的传统?天主教本身不是天主教,从第一世纪到第十六世纪,那就是基督教。因为到了第十六世纪已经走了许多的错路,我们把它拉回来,结果我们就变成回到圣经基础,回到神要我们走的路线的那个纯正的福音的基督教。而天主教披了许多、许多的外衣,许多、许多的烂布,做他们的外套。这些东西不是从神而来的,所以我们不要!& & &   & & & & & 第一世纪到第十五世纪中间,上帝的灵有没有引导伟大的教父、伟大的圣徒,奠定基督教的信仰?有!这些是绝对不能丢掉的。所以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阿他拿修信经、迦克墩信经,这些都是基督教历史中间最伟大、最伟大的信仰表白。奥古斯丁里面伟大的思想,在他的《忏悔录》、《上帝之城》,在他许多的教训中,都给我们看见很多对圣经真理最深入、最深入的了解。& & &   & & & & & & 今天许多神学生,动不动就讲奥古斯丁的错误、加尔文的错误、马丁路德的错误;好像比奥古斯丁、加尔文、马丁路德更厉害,可以作那些人的老师一样。其实你一生学他们的东西,学到死,也不一定学懂多少。有一些人在Fuller神学院读了差传学,口里就根本不尊重别的神学家。他们以为传福音是他们的责任,然后神学就不重要,就把传统随便乱丢。他们的口中有许多轻蔑伟人在历史中留下伟大产业的那个口气,我非常反感。& & &   & & & & & & 我们今天不要以为我今天注重了这一点,另一点就不重要了。福音派的人肤浅到一个地步,传统是什么都不知道!叫一个念神学毕业的人,写出五十个历代最大的神学家的名字,竟然写不出来。那念什么神学?如果你念政治学,你可以念出历代最大的政治家;你念法律学,历代最大的法学家,你都可以念出来。为什么很多福音派的神学生念完神学,叫他把基督教历史中最伟大的几十个神学家的思想讲清楚,却做不到?表示你反对传统,不注重传统,轻看圣灵对历代圣徒的引导。好象圣灵睡觉两千年,忽然醒过来,找到了你,才把全部的传统交给你?真是神经不正常!我们要回头看神的灵怎样引导。& & &   & & & & & & 奥古斯丁有没有毛病?有!加尔文有没有毛病?有!马丁路德有没有毛病?也有!因为他们都是人。我刚才讲的,理性是被造的、是有限、是堕落的。所以没有办法,也不可能一个人完完全全没有毛病。因为他们有毛病,你能讲出他们的毛病,就以为这显示出你是没有毛病的吗?这是夜郎自大。可能你的毛病不是“毛病”,而是“大病”他们的不过是“毛”的病。求主怜悯我们,天主教当然有许多的东西,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我不能就用一句话,说整个天主教是异端,因为我们对三位一体的了解、基督论的争辩,都是在整个历史中承继下来最重要的教义。当时的改教家看见天主教教会有毛病,就把它们丢弃,并加以指责,而后回到圣经,这就造成分裂,这个分裂就变成现在所谓的新教和天主教。新教里面重要的教义,还是在十六个世纪中在神的引导之下所承继下来的。所以我们不要忘本;但是天主教里那些错误的东西,我们不要接受,我们不要混杂。& & &   & & & & & 让我讲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福音是一粒很宝贝的珍珠。这个珍珠外面很可惜,包了许多的破布,那就是天主教的外表。所以天主教徒若一生一世摸索,寻找到最后,找到了珍珠,那些人就得救了。但那些不找,一直摸破布的人摸到死,那些人就是天主教教徒。正像你们当中有很多礼拜堂堂徒、宗派派徒、某某会会徒,糊里胡涂!所以,你说,天主教里面有没有得救的人?有!马丁路德是天主教徒里得救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在天主教里找到了福音。结果,他被天主教赶出去,但他是在天主教里找到福音的。为什么呢?因为天主教里还有一本圣经嘛,所以,他在圣经里面找到了福音。& & &   & & & & & 如果,天主教徒有一天发现他们敬拜马利亚是不对的,他们敬拜其它的中保是不对的,他们认为遗传高过圣经是不对的,他们回转过来,还是会得救的。相反的,今天在我们浸信会、卫理公会、长老会、圣公会里面,如果没有找到耶稣基督的福音,只以为我信了耶稣以后,墓地比较漂亮;我信了耶稣以后,每年圣诞节比较热闹。那你也不一定得救!& & &   & & & & & 约翰卫斯理说过,以后到了天堂,有三件事你会感到很特别。第一、你以为会在里面的,找不到;你以为一定不来的,在里面;最糟糕的是,你在里面发现没有卫理公会的会友。这一句话不是我讲的,是卫斯理自己讲的!天堂没有卫理公会的会友,因为到天堂去,不是凭着卫理公会的会友之名而进去,而是耶稣宝血洗净的基督徒才得以进去的。如果你以为自己是长老会的,又长又老,为什么不能进来吗?天上的天使会告诉你,不是靠卫理公会,不是靠圣公会,而是靠耶稣宝血洗净的,才能够进来。所以,我们要找到珍珠的本体,不是在破布那边摸来摸去,自我满足,否则的话,就很危险。    & & &   & & & & & 第二样,天主教和基督教第二个不同的地方,是中保的问题。基督教相信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与人的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为人的耶稣基督,The only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an is the incarnate Christ.这是我们的信仰。而天主教相信,在神与人中间有耶稣作中保;耶稣与人中间又有马利亚作中保;还有很多圣徒可以作我们的代求者,成为向耶稣祈求的中间人。所以他们相信所谓的圣徒功德库(the treasury of the saint)。这种圣徒功德库的说法,就是以为那些伟大的圣徒,他们的生活圣洁到一个地步,他们的信仰高超到一个地步,不但为他们自己能够将功补过,甚至还留下一部份;上帝说多余的就把它放在十二个篮里,好象五饼二鱼的神迹,五千人吃饱后,还剩下十二篮。那个篮以后就变成了“圣徒功德库”。其它的天主教徒做的得不够的时候,就从那里面得着补给。这种说法都不是圣经的教训。& & &   & & & & & 天主教徒敬拜马利亚到这样一个地步,用最伟大、只有神才配得着的名称来称呼马利亚。Mary,Our Queen,the Queen of Heaven.Our life.The Coredemptrix with Christ.什么意思呢?马利亚,你是我们的天后,天上的皇后。马利亚,你是我们的生命,马利亚你是与基督一同作救赎主!Co—Redemptrix这些话无形之中在高举马利亚的同时,已经贬低了基督的独一性、绝对性、完全性。从这里来看,我们可以说天主教是含有错误教训在其中的异端。& & &   & & & & & 但是把整个天主教当作是异端,我今天还不会用这个名称。里面有一些异端的教训?是!整个天主教都是异端吗?不!因为在天主教里面的人还可以找到基督是救主、三位一体、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圣经是神的话等纯正的道理。如果他们把前面提到的那些错谬丢掉的话,他们仍有可能领受真正的福音,还可以得救。所以,求主帮助我们!给我们窄的时候,不要过窄;宽的时候,不可过宽。& & &   & & & & &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确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大书20:21)
链接地址:
42.&关于婚姻家庭的几个问题(唐崇荣)
&&& !!?!??! ?!
&&& ????????!
&&& school flower100%
43.当耶稣在十架上时,全人类的罪都在他身上吗?(唐崇荣) 问:为什么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是不是因为全人类的罪都在耶稣的身上?
44.在现实社会如何教导孩子正直诚实?(唐崇荣)
  问:有人认为基督教的教导不易与现实社会配合,如教导孩子正直诚实,而这社会上正直诚实的往往吃亏,请问基督徒应当如何在这方面取得平衡?
  唐崇荣牧师答:最好又诚实又不吃亏,叫做平衡,最好不骗人又发大财,叫做平衡。先清楚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价值在哪里?然后再考虑教导的原则和平衡的问题。如果人生真正的成功是用多少钱来衡量它的标准,那么就没有比这更大的悲哀了。在雅加达有个财主,一生不坐名贵的汽车,他死后第二天他的孩子就买最贵的汽车;他不舍得用留下的钱,死的第二天孩子就相告相杀。所以他赚大钱,成为他家中灾祸的源头;他发大财,成为他儿女相争的原因;他留下的遗产,成为子女相杀手中的武器。每一个父母都叫孩子不要打架,但每一个国家的英雄纪念碑都是拿武器打人的。许多父母说要诚实、不要骗人,他根本不懂所谓诚实,不要骗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骗我,免得我老人家很麻烦,但是等到长大的时候,你要像我一样骗人才会赚钱。所以教育里面有一个不恒常性的规律。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很注重教育,但是,教育又脱离不了假冒为善的情形。老师说,我们做人不要虚假,不要欺骗,但是同样一个老师,每一次有人要来参观的时候,叫我们特别乖。我还记得他怎么讲:“苍蝇来你不必打它,用眼睛捏死它。”
  所以教育不是知识的传递,教育是人格的影响,因为你这样做孩子就这样学。我这一生抱定一个宗旨,做人真诚,谁跟我不真诚,不必做我的朋友。教育建立在诚实上,那么如果说诚实就没有饭吃,那是因为社会太黑暗了才有这样的现象,但如果一代过一代慢慢地修正过来的话,可能牺牲两三代,以后会好也不一定。
  但是诚实不等于傻里傻气。什么都告诉人家。诚实是美德,但是圣经所教导的诚实是要有智慧的灵巧的。所以,耶稣说:“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10:16)诡诈和灵巧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诡诈有罪的成份,灵巧没有罪的成份,诡诈有害人的目的,灵巧有明哲保身的动机,所以灵巧和诡诈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就是你要做一个良善的人,第二你要做一个明智的人,善加上智,叫做基督徒。有善而不智叫做糊涂,有智而不善叫做歹徒。怎么样平衡这个事情?很简单,你若害我,我一定要知道你是怎么害我的。基督徒应当是很聪明,否则做基督徒就没有用了,怎么信耶稣越信越笨呢?因为我的上帝是智慧的源头,基督是神为我们预备的智慧,他成为智慧、公义、救赎和圣洁。基督是智者,我是智慧的儿女,当然我是爱智慧的,我是智慧的人,我懂得。但是我不用同样的办法、诡诈待你。我不做,我的人格比你更高尚。我才不自我沦落、自暴自弃,用手段对付你,但是你用手段对付我,我知道。那知道后怎么办?我就闪你、避你,使你没有办法害到我,那我用同样的办法害你吗?不,我爱你。你却没有办法对付我。
  墨子的非攻那一篇里面提到和公输班围城的事情,公输班没有办法,他都知道了,他很有智慧。圣经不是叫我们做又好又笨的好笨蛋,圣经也不是叫我们做很聪明但是又犯罪的大坏蛋,我们又不是笨蛋,又不是坏蛋,我们应当做一个真正荣耀主,正直帮助人的好基督徒,所以基督徒要驯良加上灵巧。如果我有驯良没有灵巧,这叫好,怎么好呢?好欺负的人。有人说:“那个人很好!”他心里其实是说:“好欺负!这个人也很好,好利用!”所以不是好欺负,也不是好利用,那不是基督徒,基督徒要不要有爱心?要。什么叫爱心?给人利用也不要紧,那不叫爱心,那叫害心,害他一直利用你。
  雅加达有一条高架桥,十英里长,是全东南亚最长的,两个星期前,我要去神学院教书,我开车从高架桥下来;来到桥下的时候,有很多车,我慢慢放慢速度,后面一辆车的刹车坏了,“碰”就撞上去了。他的扁了,而我的灯破了、保险杆有点坏、还有一条东西掉下来了。我下来,说:“你要做什么?”我是基督徒,我是牧师,我是神学院的院长,那一定更有爱心,对不对呢?“你平安回去吧,主与你同在,不要紧,基督徒任你一直撞的,因为我们是很有爱心的。”这样就盼望感动他信耶稣。你以为会感动他信耶稣?他吓死了,以为信耶稣要任人家撞死。他说:“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还没有修理,冲下来的时候,下雨太滑了,我要停车,不能够,就撞上了。”我说:“你没有修好就开到路上来,现在我要追讨你。”他说:“先生,请你不要追讨我。”“那么你的意思是放过你是吗?”“也不是放过我。”“那你要我怎么样?”“你就在这里杀我好了。”“我不杀你。”我说,“现在跟我到我的办公室去,你如果逃走,小心我捉你。”所以他就跟在我后面,跟到办公室停下来。我说,“这个大概是六百块美金,才够修理。”他说:“我知道Volvo很贵的。”“那你要不要赔?”“我没有钱。”“你薪水多少钱?”“我一天薪水大概新加坡钱七块。”他说。“你现在有多少?”“我现在有三十五块新加坡钱”“好,你先付三十五块,总数一共差不多等于新加坡九百到一千块左右。”我请我的书记写下了起因与结果。他说:“你不要告诉警察,不要上公堂,不要去法院。”“好,我罚你一百五十块。你每个月会储蓄多少?”“我每个月另外储蓄十六块。”“你每个月交十六块直到交清。”我要他每个月来还,到全部还清了,我才全部交回给他,那个时候我才告诉他我是牧师,请你信耶稣,请你到礼拜堂听道,他就很容易听了。你教导孩子,不要打了他以后,他哭得很厉害,你便说:“妈妈错了,你原谅我吧!我求你赦免。”你告诉他,你再坏,我打得更厉害,等到他悔改以后才得到赦免。
本文选自《为人父母 为人师表》,标题系编者加)
&45.如何处理事奉上帝过程中所受的伤害?(唐崇荣)
 问:唐牧师,在牧会、服事上帝时,所受的伤害要如何处理?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迷宫求解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