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的一定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吗

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B.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C.纳米材料也是一种胶体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形成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主要考查你对&&电解质、非电解质,胶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解质、非电解质胶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分散系比较: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2101245016748889169924482877993当前位置:
>>>现有以下物质:①Al;②稀硫酸;③NaHCO3;④液氨;⑤盐酸;⑥蔗糖溶液;..
现有以下物质:①Al;②稀硫酸;③NaHCO3;④液氨;⑤盐酸;⑥蔗糖溶液;⑦无水乙醇;⑧熔融NaOH;⑨NaHSO4;⑩CO2,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1)可以导电的有&&&&&&&&&&&&&&&&&&&&&&&&&&&&&&&&&&&&&&&&&&&&&&;(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3)请写出③的电离方程式&&&&&&&&&&&&&&&&&&&&&&&&&&&&&&&&&&&&&&&&&&&&&&&&&&&&&&&&&&&;(4)写出⑧中的物质的溶液与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写出①与⑧中的物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①②⑤⑧&&&&&(2)④⑦⑩&&&&(3)NaHCO3=Na++HCO3-(4)OH-+H+=H2O&&&(5)2Al+2OH-+2H2O=2AlO2-+3H2 ↑试题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铝是金属,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铝可以导电。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稀硫酸溶液中含有离子,可以导电。碳酸氢钠是电解质,固态不能电离,因此不能导电。液氨是氨气,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盐酸溶液中含有离子,可以导电。蔗糖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熔融的氢氧化钠是电解质,电离出了离子,可以导电;硫酸氢钠是电解质,固态不能电离,因此不能导电。CO2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1)可以导电的有①②⑤⑧。(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④⑦⑩。(3)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4)氢氧化钠能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氯酸钠和水,乙醇⑧中的物质的溶液与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5)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因此①与⑧中的物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有以下物质:①Al;②稀硫酸;③NaHCO3;④液氨;⑤盐酸;⑥蔗糖溶液;..”主要考查你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等;部分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浓度与pH的关系。如溶液的pH&1,则证明是弱电解质。 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4.稀释前后的pH变化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强电解质。 5.采用实验证明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入醋酸钠晶体,颜色变浅。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发现相似题
与“现有以下物质:①Al;②稀硫酸;③NaHCO3;④液氨;⑤盐酸;⑥蔗糖溶液;..”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75987330612331078373074327798375949当前位置:
>>>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A.组成元素的种类B.在水溶液中能..
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A.组成元素的种类B.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C.是单质还是化合物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的化合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组成元素可能相同,如醋酸与乙醇,则不能利用组成元素的种类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A错误;B.有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如氨气、二氧化碳等,但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故C错误;D.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A.组成元素的种类B.在水溶液中能..”主要考查你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发现相似题
与“划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A.组成元素的种类B.在水溶液中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1223651831199199576865568209974伸手:在水溶液中为弱电解质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也一定难电离么?_萌凤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058贴子:
伸手:在水溶液中为弱电解质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也一定难电离么?收藏
1楼 15:00&|
<div class="clearfix BAIDU_CLB_AD BAIDU_CLB_AD_pb" id="BAIDU_CLB_AD_">
2楼 15:02&|
3楼 18:51&|
为什么没人回答?
4楼 15:57&|
不晓得         --来自#锑星版Sb615贴吧客户端#
5楼 16:29&|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电解质的电离是不需要电流的,A不正确;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B不正确;电解质与溶解性是无关系的,C正确;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CO2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出离子导致的,碳酸是电解质,而CO2是非电解质,D不正确,答案选C。点评: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因此判断电解质的关键之一必须是化合物,其次是能够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只是一种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主要考查你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完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等;部分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浓度与pH的关系。如溶液的pH&1,则证明是弱电解质。 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4.稀释前后的pH变化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强电解质。 5.采用实验证明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入醋酸钠晶体,颜色变浅。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11793356363217963537413394883383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