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学前班拼音哟

您正在浏览: &
& 学前班有必要上吗
学前班有必要上吗
来源: 3158
学前班是让学龄前儿童适应学校生活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到了入学年龄能更加的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能力的提前培养。是儿童入学前的衔接过渡。通常由各小学校、少年宫、少年之家等单位举办。据有关部门统计,年,北京市由小学主办的学前班已达1092个,共有34000余名幼儿上过学前班。应该说,学前班的学前教育为幼儿升入小学一年级起到了衔接作用。然而,探究学前班的起源,人们会发现:学前班并不能取代幼儿园的作用。据北京市教委学前班教育处有关人士介绍,80年代初,由于幼儿数量多,很多幼儿园没有足够的条件接收幼儿入托,所以,兴办学前班就成了解决“入托难”的权宜之计。然而,进入90年代后,北京市的托幼园所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幼儿出生率逐年递减,现有的园所已解决了全市3至6岁儿童的入园问题。所以北京市教委关于《学前班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本市城镇地区原则上不得举办学前班,农村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在幼儿园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举办学前班。国家教委根据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已对举办学前班作了明确决定:学前班是农村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要大力发展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凡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5%的大中城市一律不得举办学前班。既然学前班是儿童入学前的衔接过渡,为何还要逐步取消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同生动、活泼的幼儿园教育相比,学前班存在着诸多弊端。而且,这一点已经得到有关的注意和认同。从办学条件来看,学前班均儿童容量过大(北京市教委规定学前班班均生额不超过40人),可提供给儿童的玩具、图书缺乏。据朝阳区教科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对该区54所幼儿园的调查表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已成为了幼儿园的主要问题。幼儿园开设“幼儿识字班”已相当普遍,特别是大班的孩子竟一本正经地做起作业来,甚至还将作业带回家做。还有的一些学前班没有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的桌椅,造成许多孩子视力大幅度衰退,小小年纪便戴上了眼镜,此外,目前学前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幼教培训,因此教育活动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符合幼儿心理及生理特点,对于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训极为不利。据笔者曾对200名幼儿家长调查表明,有64%的家长们认为:“孩子应先上幼儿园,再上个学前班,方能入学。”将上学前班看成是上小学前必不可少的过程,错误地认识幼儿园与学前班的关系。还有部分家长对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幼儿教育的一般规律不明确,埋怨:“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到晚总在玩,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因为孩子在学前班会认识多少个拼音字母,会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沾沾自喜。因此,许多家长仅注重孩子知识的积累,而不注意幼儿兴趣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其实,幼儿园与学前班并没有谁先谁后,由低到高的关系。它们同属我国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机构,但学前班是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幼儿教育需要的一种补充;幼儿园接纳3—6周岁的幼儿进行系统的学前教育,学前班招收没有条件接受系统的幼儿园教育的5—6周岁的幼儿,对他们进行学前补偿教育。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此,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动静交替,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幼儿园接受唱、跳、画等美育活动,也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幼儿园在集体中饮食起居,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理能力。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这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所决定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任何人都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原则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看起来,孩子从早到晚是在玩,其实是将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融汇贯穿在游戏中,以“玩”的形式,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在玩卖东西、送信件等角色游戏中,孩子在快快乐乐的游戏中,他们的平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都能得到训练。又如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上幼儿园后,会经常使用许多新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需,这就是孩子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进步。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应试教育,还在于什么样的是“人才”这一观念上。当然,基于当前我国小学生源减少,教师超编,教室闲置的现状,许多小学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开办学前班的,虽然一些教师的年龄偏大,但他们有经验,责任心强,孩子们可以得到全面的教学保障。那么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在正式成为小学生后,学习能力是否高于未上学前班的同龄呢?据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对26所小学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从学前班来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幼儿园来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些。但从幼儿园来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学前班的孩子,在班上成绩大多优于学前班来的孩子。据笔者对某企业幼儿园出去的孩子做过跟踪调查对比,发现从本园大班毕业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大多明显优于中途弃园上学前班的孩子。这其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前班的课程与一年级的课程颇有相似之处,孩子们对此已不感兴趣。那么家长们对此如何看呢?笔者采访了几位过来人,有的说上学前班很有用。孩子对校园生活节奏很适应,另外孩子因在学前班学习过一年,学习基础好,学习不吃力。但也有学生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上学前班,因学前班与一年级的教材很相似,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结果学习虽不吃力,但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师范大学钱伟春教授认为,学前班之所以长期得以保留是与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实际上,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陷入了一种误区,他们把早期教育生硬地理解为提早教育。而学前班“读、写、算”的特殊功效正好迎合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殊不知,对于发育不够完善的幼儿来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国外留学回国的学前教育专家宁春森认为,3至6岁的幼儿需从玩中感知事物并获得知识经验,学习方式应以游戏为主,而小学那种“符号教学”很难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当然也就谈不上培养学习兴趣了。即使西方发达国家,学前班也只是一种补偿教育的形式,作为幼儿园的辅助教学而存在。重视和发展教育的以色列国家更注重娃娃阶段的启蒙教育。尽管以色列国家规定义务幼儿教育从5岁开始,但几乎所有的孩子从三四岁起就开始在幼儿园上学前班,从语言、算术和艺术方面接受启蒙教育。这种学前启蒙教育使许多先天条件超常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培养。据统计,有约3%的儿童进入小学后能被选到“神童班”。为了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幼儿接受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可以说是家长们无奈的选择。另外,随着独生子女的日渐增多,家长不仅希望孩子获得科学知识,还希望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教育。所以,一些“艺术学前班”格外受到家长的青睐,像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的全日制幼儿艺术班就一直办得挺红火。学生的课程安排都是少年宫精心设置的,除了常规的语文、算术、常识、英语、手工、美术、体育等文化课外,还有培训孩子兴趣的故事课和棋类课,以及舞蹈、京昆(京剧和昆曲)、琵琶等艺术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玩中学”的方式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据了解,附近小学都愿意接收从这里毕业的孩子。是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上学前班?盼子成才的家长可要三思!
品牌加盟创业故事创业好项目123.163.137.*
狗屁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你女儿研究生又如何,出国又如何啊。
121.11.225.*
不是没用!!上学前班主要的目的是学好纪律!!开发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是为一年级做一个铺垫!!学前班不要学太多,一般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况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们只能在正常状况下谈教育。如果大家都拿孩子来糟蹋,而且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都愿意这么做,教育局默许,那么就各自拿主意吧!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回复: 24 | 浏览: 14367
| 字体: tT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397&积分2317&精华0&
妈豆2614 &地区:龙岗区街道:宝宝生日&积分2317&
| 字体大小: tT
我侄儿是是08年12月份生的,现在5岁半了,今年9月不能读小学一年级,所以只能读学前班一年了,他爸妈生孩子的时候也没考虑到上学的事情,现在知道也晚了。本来已经决定了上家里的一家小学的,可是现在接到通知说不办学前班了,这么突然,不知道是教育部下了通知还是单纯的这个学校不办班了,有知道的美妈们能告诉我一下吗?望大家多多支持!
感谢美妈分享
总评分:&妈豆 + 3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2127&积分10649&精华0&
妈豆12706 &地区:街道:宝宝生日&积分10649&
这个不够6岁,是肯定上不了的,明年才能上一年级的
我家也是12月份生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2080&积分10769&精华0&
妈豆14404 &地区:龙岗区街道:龙岗街道宝宝生日&积分10769&
没有学前班那就换家学校或者考虑再上一年大班了。
新的一年快来吧。。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2459&积分12667&精华2&
妈豆3961 &地区:街道:宝宝生日&积分12667&
这个没所谓啦,上多一年大大班呗。孩子也是缘份,总不能所有小孩为了上学,赶在9月1号前出生吧。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982&积分5166&精华0&
妈豆6773 &地区:宝安区街道:光明街道宝宝生日0&积分5166&
再上一年大班啰!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666&积分3270&精华3&
妈豆1402 &地区:罗湖区街道:宝宝生日&积分3270&
这种情况也只能让孩子在家里再读个大班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592&积分15457&精华0&
妈豆16234 &地区:南山区街道:南头街道宝宝生日&积分15457&
就是,这有什么!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382&积分2245&精华0&
妈豆3209 &地区:龙岗区街道:坂田街道宝宝生日&积分2245&
我们一月份的今年上幼儿园也开始碰的这个问题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3016&积分14734&精华0&
妈豆16907 &地区:南山区街道:南头街道宝宝生日&积分14734&
多读一年大班,现在是要六岁才能上小学的!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692&积分3934&精华0&
妈豆4965 &地区:龙岗区街道:南湾街道宝宝生日&积分3934&
现在上小学必须满6岁以上。。。。
女儿的成长,开心快乐伴随!
——幸福是什么?
小欣:幸福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
小倩:幸福是爸爸每年从北京回来,我们一家人一起回老家过年。
欧阳:幸福是我的作品参加了画展,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画。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5分钟内必有答案
随时随地记录宝宝可爱的瞬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3公安机关备案号: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学前班开学安全教案有哪些
  活动内容:《安全过马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中三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应届'毕业生网校园招聘信息一网打尽,宣讲会微信公众号[xiaoyuan_xjh]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引起幼儿兴趣,读第三遍。)应*届毕业生网,帮助毕业生找到更适合的工作,校园招聘微信号|xiaoyuan_zhaopin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毕业生找工作,上【应届毕业生网】,www.yjbys.com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附: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  一、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二、活动重难点: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三、活动准备:黄色标记、玩具小象。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1、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象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创可贴?哪里受伤了?,提问让幼儿发散思维,着让幼儿猜测2、我们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个故事导入在学校什么东西是危险,并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请幼儿详细描述自己受伤的过程。   三、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师: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小朋友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乱碰2、发现了问题之后,让幼儿将这些地方贴上黄色标记,已警示小朋友要注意。   三:活动的延伸刚才小朋友说得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很多本领,还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险的,这些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我们要做一个健康安全的好宝宝。可是教师的外面也有许多需要小朋友注意的地方,下节课你们能不能找出来告诉老师,哪些地方需要贴上黄牌,好不好?   四、活动反思:   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问题让幼儿发散思维。然后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寻找室内不安全的地方,让幼儿通过贴黄牌,激发幼儿的兴趣。但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暂,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 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 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 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 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 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 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 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2) 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引导幼儿对刚才的情况进行小结,启发幼儿把过天桥的要点编到儿歌里去,如&过天桥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延伸活动   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请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然后把它们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孩子幼升小有无必要先上学前班
来源:本站原创
  幼升小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家长们都不敢马虎和懈怠。&幼小衔接不上学前班,会不会跟不上小学课程&,家长对学前班纠结不已。幼教机构及专家表示,学前班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而这些,幼儿园和家长都能做到。
  一、&幼小衔接&要不一定要上学前班
  许多家长认为,学前班有利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适应小学的要求。针对家长对&选择幼儿园大班还是学前班&的问题的困惑,记者采访了几位知名幼儿园及小学负责人,他们均表示,过早地进入学习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 应小学生活,反而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更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认为&孩子不上学前班就跟不上小学的教学进度,表现不如上过学前班的孩子&的观点, 根本原因还在于只是用分数衡量孩子。
  二、家长可以做一些入学准备:
  1.每晚陪孩子看课外书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为孩子入学做准备,如适当延长孩子坐的时间,从暑期开始每天晚上陪孩子看20分钟课外书,让孩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让孩子多动手干点事,增加一些感官性的知识点,如背儿歌,但没有必要强化。
  2.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孩子上学其实是家长重新学习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孩子上了小学就能松口气。孩子能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取决于家长在很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家长首先自己做好心理准备。而从现实情况看,很多时候家长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
  三、幼儿园说:大班学拼音强调感知
  在幼儿园大班,会有许多内容为幼小衔接作准备,如更多地给孩子一些目的性的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培养自理能力等;会开设语言、数学、美术等课程,如20以内的加减运算,汉语拼音的铺垫,但我们不强调拼写,而是强调感知。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因为外界环境而影响孩子。从儿童特点来说,过早地进入学习,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过早地对身体控制、限制,也对身体健康发育不利,而且在学前班,孩子被动接受较多,缺乏主动探索的空间。
  四、学校说:一年级学习是次要的
  公立小学所有的课程都是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的,不会因为孩子在学前班已学过哪些而有所改变。在一年级,学习是次要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
  一些家长上学前班是担心小学入学考试,其实很多学校在入学考试时,重点不是看孩子认多少字,而是考察孩子的能力,如放教折纸的录像,让孩子折纸,考验动手能力和专注能力;听录音让孩子复述,考察孩子的注意力;涂鸦则是看孩子的准确性,拼七巧板考察孩子的认知能力。
  五、提早学习易导致&夹生饭&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学前班,而是在幼小衔接中,该帮孩子做好哪些准备。这些准备不应该是知识的提早准备,而应包括习惯养成、心理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等内容。
  如果幼小衔接主要是知识准备,那么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即使考虑分层教学,孩子也会因为自认为已学过而导致&夹生饭&的情况。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上学前班就跟不上小学的教学进度,表现不如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根本原因还在于只是用分数衡量孩子。
关注家长帮幼教微信 随时随地获取最新信息
微信搜索“家长帮幼教”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版权所有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班拼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