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内有一百毫升液体,倒出一部分后,剩...

量筒内盛有100毫升水,将一开口向上的空玻璃瓶浮在水面上,量筒中水面上与120毫升刻度相平;若将瓶沉入水中(瓶内无空气),量筒内水面与108毫升刻度相平。求做成瓶子的玻璃的密度?
量筒内盛有100毫升水,将一开口向上的空玻璃瓶浮在水面上,量筒中水面上与120毫升刻度相平;若将瓶沉入水中(瓶内无空气),量筒内水面与108毫升刻度相平。求做成瓶子的玻璃的密度? 5
量筒内盛有100毫升水,将一开口向上的空玻璃瓶浮在水面上,求做成瓶子的玻璃的密度?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G重 = F 浮,代入重力公式 G = mog 与浮力公式 F =ρ水ogov ,可得&mog = ρogov ,g约掉,得 m = ρ水ov =1g/cm?×20cm?=20g可算出瓶子的质量 20 g 。&又, 瓶子的体积 v1 = 108ml - 100ml = 8 ml,&代入到密度公式 ρ = m / v ,可算出&ρ = 20 g / 8 ml = 2.5 g / cm?= 2.5×10? kg/m?答:做成瓶子的玻璃的密度为 2.5 g / cm? (2.5×10? kg/m?)
等待您来回答
购物领域专家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5ML,则倒出的_百度知道
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5ML,则倒出的
液体体积为A大于9ML,B小于9ML,C等于9ML,D无法判断
提问者采纳
题目写错了吧,如果两个都是仰视,那么就无法判断如果先仰视,后俯视,就偏大如果先俯视后仰视就偏小
提问者评价
谢谢啊,我真写错了啦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密度 !!!!!!十万火急
量筒内盛有100毫升水,将一开口向上的空玻璃瓶浮在水面上,量筒中水面与120毫升刻度相平;若将瓶沉入水中(瓶内无空气),量筒内水面与108毫升刻度相平.求做成瓶子的玻璃的密度.
由量筒内盛有100毫升水,将一开口向上的空玻璃瓶浮在水面上,量筒中水面与120毫升刻度相平可知,量筒的质量为20克,由若将瓶沉入水中(瓶内无空气),量筒内水面与108毫升刻度相平.求做成瓶子的玻璃的密度得,该瓶的体积为8立方厘米.根据P=M\V得,量筒的密度为2.5克\立方厘米.
回答数:20
124.91.41.*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用量筒和天平、烧杯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先测液体的体积还是先测量液体的质量?
答:用量筒和天平、烧杯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先测量液体的质量.
(2).确定了上题的测量顺序后,在测液体质量时,有两种方法:甲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则液体质量=m2-m1,乙先测出烧杯和所盛液体的总质量m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后,称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质量m2,则液体质量m=m1-m2.你认为合理的方法是甲或乙?
答:合理的方法是乙.可以减小因容器中被测液倒不干净而造成的误差.
解:(1)用量筒和天平、烧杯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先测量液体的质量,因为先测体积时,不可避免地要将液体再倒入烧杯中,容器中的液体倒不干净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而先测质量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误差的产生;
(2)在甲方法中,测完液体的质量再将液体向量筒中倾倒时,烧杯中会有倒不干净的水,这样会使体积的测量值偏小,影响密度的测量结果;而乙方法中,向量筒中只倒出一定量的液体,通过测剩余部分的质量来求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不易产生误差,同时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与所求得的质量也是对应的,因此,此种方法更合理.
故答案为:
(1)用量筒和天平、烧杯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先测量液体的质量;
(2)合理的方法是乙.可以减小因容器中被测液倒不干净而造成的误差.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时,先测液体的体积还是先测液体的质量都可以最终得出结论,但从减小误差的角度考虑,不同的测量顺序却会对测量结果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先测体积时,不可避免地要将液体再倒入烧杯中,从而因容器中的液体倒不干净对结果造成影响,而先测质量却可以有办法避免这一情况;
(2)甲、乙两种测量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测量的顺序不一样,从液体在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倾倒的过程中,是否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可看出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小冬、小飞两位同学在做“用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每人都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小冬: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用烧杯取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杯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小飞: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B、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们的质量m1;C、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D、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E、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液.
(1)两种方法中误差较小的方案的设计者是小飞.但该方案中有一个多余的步骤p,试用实验步骤中给定的数据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值:ρ液=1-m2
(2)说出另外一种方案的缺陷是什么?
缺陷:烧杯中有残留液体;
实验室的周老师认为只需将该方案的实验步骤调整一下就可以了,那改进后的步骤为:
B、C、A、D.(只需填序号)
解:(1)由于小冬的方案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出,在烧杯中会残留一些液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因此其误差偏大.
而小飞的测量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出倒出液体的体积.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从而计算出倒出液体的质量,这样就弥补了小冬在实验步骤中的缺陷.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
根据小飞的测量,被测液体的质量为:m=m1-m2.被测液体的体积是V.
所以被测液体的密度是:ρ液=1-&m2
故答案为:小飞;A;1-m2
(2)小冬的方案中,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不可避免的会在烧杯中残留一些液体,所以被测液体的体积会偏小.
为了弥补此缺陷,可以先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出后,再测量烧杯的质量,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倒出液体的质量了.从而根据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求出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烧杯中有残留液体;B、C、A、D.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我们测量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从而根据公式ρ=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如果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出时,在烧杯中会残留一些液体,液体不能倒干净,所以所测液体的体积测量会偏小.从而造成测量出的密度值偏大.}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