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闭合点为什么只有后视?如果闭合回来最后...

水准点为什么只有后视?如果闭合回来最后一次测得话水准点的读数不就是前视吗? 必和路线的中间点指什么?_百度知道
水准点为什么只有后视?如果闭合回来最后一次测得话水准点的读数不就是前视吗? 必和路线的中间点指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它为前视(中间点),每一次搬站第一个读数为后视、后视的定义你没有理解前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水准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准点闭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水准点闭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无标题文档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第 3 次,共1页,第1页
第___次授课 授课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学时___级___班 教案修改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授课教师/职称
金仲秋/副教授
授课方式(合、小班)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 水准测量(第三节、第四节)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金仲秋主编,测量技术。
参考书目:
1、钟孝顺,聂让主编,测量学;
2、邹永廉主编,测量学;
3、师玉兰主编,测量学思考题与习题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水准点的设置;
2、会进行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外业水准测量;
3、掌握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往返测量步骤;
4、会对水准测量成果数据进行内业整理计算。
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内容和时间安排:内容参见教案;安排2学时。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例题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
2.难点:无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作业题:教材中习题(两道题目)。
实施情况及分析:
按教学计划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水准测量的实施有一定的掌握,特别对水准路线的往返测量的理解很好,对后面知识的课堂讲授很有帮助。在课堂上应向学生讲清楚水准点的设置、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往返测量步骤、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均较好。学生课间实训较认真。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实施
一、水准点
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建立用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控制点—水准点(BM)。
水准点有永久水准点和临时水准点。
水准点标志后,在水准记录本绘制“点之记”,绘制水准点的草图、对周围附近情况加以说明,注明水准点的编号。
图5 水准点 (单位:cm)
二、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按照已知水准点布设情况,水准路线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图6 水准路线的形式
A:闭合水准路线: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经过测定其它各点高程,最后又闭合到原来点的环形路线。
B:附合水准路线: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经过测定其它各点高程,最后符合到另一高级水准点的路线。
C:往返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经过测定其它各点高程到终点,又从终点返测到原来高级点的往返路线。
支水准路线长度为1~2Km。
三、水准测量的实施
水准测量采用往返测量法、改变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测量。
往返测量法步骤:
设定已知一水准点BM高程(123.446m),要测定B点的高程。
如图所示:
图7 水准测量的实施
1、置水准仪于距已知后视高程点A一定距离的I处,并选择好前视转点ZD1,将尺置于A点和ZD1点上。测站在后视点与前视点的中间。
2、将水准仪粗平后,先瞄准后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出后视读数a。
3、转过望远镜照准前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b。至此完成了一个测站的观测任务。(架一次仪器叫一个测站)
4、将仪器搬迁到下站II站,把第I站的后视尺移到第II站的转点ZD2上,此时第一站的前视成了第二站的后视。
5、按2.3步骤测出第II站的后、前视读数。如此重复至B点。
表2-1 水准测量记录表
第四节 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
水准测量的外业测量数据经检核后,如果满足了精度要求,就可以进行内业成果计算,即调整高差闭合差(将高差闭合差按误差理论合理分配到各测段的高差中去),最后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一、高差闭合差计算
1、计算校核           Hab=∑H=∑a-∑b
2、测站校核 水准测量是个连续的过程,一个测站的误差或错误有累积影响,为了保证每个测站的正确性。
用二次仪高法或双面尺法对每一个测站进行校核。
二次仪高法:是在同一个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校核。
第一次仪器观测高差:H1=a1-b1
第一次仪器观测高差:H2=a2-b2
两次高差满足:H1-H2&=5mm
3、成果校核
高差闭合差fh:测量成果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使得水准路线的实测高差值与应有值不相符,其差值称为高闭合差。
A: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经过测定其它各点高程,最后又闭合到原来点的环形路线。高差总和理论值:∑h理=0
其高差闭合差:fh=∑h测
B:附合水准路线 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经过测定其它各点高程,最后符合到另一高级水准点的路线。起、终点间的高差总和的理论值为∑H理=H终-H始
附合路线测得的高差总和∑H测与理论值∑H理的差值即为高差闭合差:
fh=∑h测-(H终-H始)
C:往返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经过测定其它各点高程到终点,又从终点返测到原来高级点的往返路线。支水准路线长度为1~2Km
其高差闭合差:fh =∑h往+∑h返
当fh≤fh容时,认为外业测量成果合格,否则须重测。高差容许闭合差fh容
平原微丘区:fh容= ±40L(mm) L—水准路线长度(Km)
山岭重丘区:fh容= ±12n(mm) n—整个水准路线所设置的测站数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调整高差闭合差(将高差闭合差按照误差理论合理分配到各测段的高差中去)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调整及各点高程计算
下图为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BM2、BM3为高程待定的水准点。
图8 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
在表2-2中,计算出该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36mm,允许闭合差为120mm,fh & fh允。然后计算每测段高差改正值,最后计算出BM1、BM2、BM3、BM4的高程。
表2-2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
fh=∑h测-(H终-H始)
=+0.036(m)
fh允= 0.12(m)
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和高程计算
对于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可按距离L或测站数n成比例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号进行分配;对于支水准路线,则取往、返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高差符号以往测为准,作为改正后的高差即可。
A、高差闭合差
高差容许闭合差:
当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为了更合理地推算出沿线各点的高程,内业应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使fh=0。
B、高差闭合差分配:
按照路线长度分配:
按照测站数分配:
式中:Vi—高差闭合差的改正数
[L]—路线总长(km)
LI—测段长度
[n] —测站数总和
ni—测段的测站数
C、高程计算
1)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调整及各点高程计算
2)支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调整及各点高程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改正数怎么算_百度知道
闭合水准路线的改正数怎么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必须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然后先计算出你闭合水准路线的总长度,就是所有的后视距离和前视距离之和,然后每站的改正数就等于(俯龚碘夹鄢蝗碉伟冬连误差/水准路线总长度*此站的前后视距离之和*-1),之所以最好乘以-1,因为最后计算的改正数是相反符号后分配到每个测站之内,好吧?如果,不懂,可以再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闭合水准路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准闭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