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煤炭设计院忻州边院长是谁谁

当前位置: >
情注“老人国”——记山西省忻州市光荣院院长刘文继
&&&&从此后,董成恩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再没有说过“立功的不如负伤的”之类带情绪、发牢骚的话,而且在光荣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积极主动,而且人前人后对刘院长赞不绝口:“那后生要是在战争年代,可真是个政委的料!”
&&&&让刘文继劳心费神的岂止董成恩一个。来光荣院休养的老人,在父母去世后,基本就没有享受过亲情的温暖,更没有享受过爱情的甜蜜。这样的日子过上几十年,人的性格想不孤僻都难。性格孤僻了,人就难免有怪癖。
&&&&有位老人解手从不上厕所,基本是内急了拉开裤子就方便,而且谁说也不听,理由是“在村儿几十年了一直就这样”。院里的女护士、女职工一看见他掉头就跑。刘文继几次找他拉呱,但绝口不提随地小便的事儿,跟老人专门探讨历史知识:原始社会那时候人们还不会纺纱织布,但是大凡捕个野兽什么的剥了皮,首先要把胯下围起来。实在没有兽皮了,就是揪些树叶子也要把那里遮住。这说明什么呢?只有人才有羞耻之心。
&&&&老同志们都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参加革命队伍的。这首歌在红军时期就有,不过歌词跟后来的不一样。红军时期的歌词是“洗澡必须避女人”,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改成“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了。
&&&&“历史论坛”开了几期,老人醒过味儿来了——敢情这是院长批评我随地解手不知羞耻。有一天院长一进宿舍还没开口,老人就表态了:院长你放心哇,我再随地尿尿就不是人!刘文继欣慰地哈哈大笑。&&&&
&&&&就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师,刘文继总是能深入到老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做老人们思想工作的时候,刘文继首先是高度理解这些饱受坎坷的老人,把自己当作一个晚辈,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接下来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遇到情况特殊的,还得讲究策略,搞个“迂回包抄”什么的。最后的结果,老人们自然是心悦诚服,所有的心结、矛盾和不快烟消云散,月朗风清。
“询价员”·“西瓜会”·“钓鱼赛”
&&&&&&&沿一条不长的甬道进入光荣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刘文继几年来为老人们精心构筑的“院中园”——园子四四方方,最外面栽植现在已经长到三米多高的雪松,一株挨一株,远远望去,就像一排排昂首挺立的哨兵。再往里一层,是一块块修剪得齐齐整整的灌木丛。在雪松和灌木丛的护卫下,园子里或草坪、或花卉,清香扑鼻,景色怡人。园子当中,是飞檐斗拱的凉亭。凉亭中没有设置石桌石凳,取而代之的是木桌凳——稍一思忖,恍然大悟——老人们怕凉……
&&&&老人们的宿舍共有5排,全还是过去那种低脊瓦房,这种房子现在在农村也比较少见了。房子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但拾掇得齐齐整整,两排宿舍中间的空地上开了畦子,有的种着菜,大部分栽了各种各样的花卉:串串红、金鸡菊、石竹、芍药……时近中秋,满院的鲜花开得正旺。从月亮门走进去,令人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第三排宿舍头一个房间是活动室,进去一看,4个老人正在打麻将——洗牌,摸牌,打牌,和了!为什么不给老人们置个自动麻将桌?话刚出口,就觉得自己又“露怯”了。刘文继说,老人们“洗牌、摸牌、打牌、和了的过程其实就是个锻炼上肢和手指的过程,同时“和”了牌算输赢,又是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老人们的筹码是一张张扑克牌,牌局终了,用扑克牌换香烟。
&&&&中国有句老话:“老一回,小一回。”意思是说人上了年纪,思维方式、行事特点往往又返回了幼年时期,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与成年人大相径庭。在一般人家,兄弟姊妹几个人轮流伺奉一个老人,也常常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当50多个这样的老人聚集在一起,其中又不乏性格孤僻、脾气暴戾、软硬不吃人之时,管理的难度和付出的艰辛就不言而喻、可想而知。
&&&&刘文继管理光荣院,对老人们的要求是:允许有个性,但不能没有纪律性;允许有个人的自由,但不能妨碍他人的正常生活;允许犯错误,但不能固执己见屡犯不改。对他自己和员工们的要求是:对老人们要做到“心连心、手拉手、面对面”,与老人们“零距离接触”,为老人们提供“零误差服务”。而当员工们或粗枝大叶、或不在状态造成工作失误被老人们投诉并经查实后,他就要实施“零容忍管理”了。
&&&&在忻州光荣院,一切大的事务都由院长办公会、院务委员会、全体职工与休养员大会“三级会议”研究决定。“三级会议”定期召开,以保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与此相配套,还成立了两个专门工作机构——伙食管理委员会和医德医风评议委员会。
&&&&伙委会每周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安排下一周的食谱,监督生活费的支出,保证休养员饭菜品种多、营养丰富。刘文继给定的标准是:“吃健康、吃营养、吃新鲜、吃卫生”。
&&&&医德医风评议委员会也是每周一会,安排下周医疗护理重点工作,由休养员代表对医生、护士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进行民主测评。刘文继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是:“保证休养员病有医,医有效,防病与治病相结合,疾病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输液打针与温情抚慰相结合。”&&&&
&&&&老人们把刘文继上任后主持制定的《忻州市光荣院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称作“小宪法”。“办法”共5章116条,将全体职工与院内各个工作岗位及其岗位目标进行特别具体的细化和量化,考核结果与工资奖励、晋职晋级、评模评先挂钩。考核组则由院领导、职工和休养员代表组成。队、室、办每月考核一次,全院每季考核一次,队、办、室考核交叉进行。考核为百分制,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者,院长同其进行戒勉谈话。
&&&&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被表述为“以人为本”,在忻州光荣院,“以人为本”就是以老人为本。刘文继和员工们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说一千道一万,光荣院或者说刘文继们的职责就是让荣复军人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心情愉悦,多活几年;让老人在他们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过上一种有尊严的、体面的、比较高质量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刘文继们真是殚精竭虑。用老人们的话说,就是“儿子伺奉老子也不过是个这”。
&&&&先说老人们的“吃”。
&&&&忻州光荣院几年来投资六、七万元装修了食堂,新购了消毒柜、不锈钢灶具、炊具、桌椅餐具。夏天还在院里用绿纱遮阳,搞了一个室外餐厅——餐厅不能用空调,怕把老人吹感冒。全院10年来没有发生过一例食物中毒和因卫生问题引发的疾病。休养员中午、晚上四菜一汤,一日三餐主食不重复,一周内早、午、晚饭不重复,一周包一顿饺子,一月大会餐一次。每月推出一例新主食,每半月推出一道特色菜。老人过生日则额外有生日蛋糕和长寿面,逢节日饭菜就更加丰盛。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刘文继经常派炊事人员外出学艺取经,厨师们先后到市内星级宾馆拜师学艺。
&&&&伙食管理委员会设有专职的采购员和兼职的“复秤员”,“询价员”。单位只要有食堂,采购员必不可少,“复秤员”和“询价员”就没多少人听说过吧?
&&&&为了把国家给老人们的每一分钱都实打实地用在老人们身上,刘文继在忻州市光荣院特设“复秤员”和“询价员”两个兼职岗位。“复秤员”每天在采购员买回肉蛋菜后,再复秤一次,看看小贩有没有缺斤短两——公家人上街买东西,此类事情几乎是不可避免。同时,也还采购员一个清白。小贩们一看见光荣院的采购过来了,特别得小心在意:“刘院长‘精’得很哩,打谁家的主意也不能打光荣院的主意。”
&&&&顾名思义,“询价员”就是专门打探蔬菜价格的。相对来说,肉、蛋的价格比较固定,要涨价基本是“全国一盘棋”,蔬菜可就不同了。这几年忻州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大棚菜的介格变化起伏的幅度相当大——腊月里一斤茄子豆角卖到4、5块钱,过了年到正月就能落到2、3块、1、2块钱。询价员每天上午到镇上菜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回来后把明细记在一个小本本上,月底与采购核对。哪天的菜买便宜了那是采购员会砍价,哪天买贵了采购员就得有个交代。
&&&&日,星期三。这天光荣院的午餐是:蒸莜面,鸡蛋西红柿和炒肉沫两种“稍子”,炒鸡蛋,素炒茴子白,凉拌“碗托”,食堂自制的两种小菜。这天天气比较热,所以做了绿豆汤。
&&&&老人们拿着统一的餐具陆陆续续走进餐厅,五人一桌。桌子上先摆好凉菜,哪一桌人够了,服务员鱼贯而出,把炒菜、“稍子”、主食依次摆放。对个别手脚不大灵便的老人,服务员要把莜面和“稍子”调好再端到老人跟前。几位特护员更是将饭菜送到了生活不能自理者的床头,嘴里。
&&&&老人们看见餐厅有陌生人,有的好奇地上下打量,有的还招呼“坐下一起吃”。老人们食欲都不错,特别是今年75岁、来自忻府区北宋村的王劳根老人,只穿个背心,面色那可真是黑里透红。王老汉身体好饭量大,刚入院时曾经创下一顿吃掉8个油糕的纪录,至今没有被院内工作人员中的年轻后生打破。不过刘文继知道王老汉的壮举后大吃一惊,一下午跟在老汉身后不敢离开——山西、内蒙一带有民谚:“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说的就是油糕耐饥,吃一顿油糕可以走四十里路,壮年人吃油糕一般也就四、五个,王劳根一顿干掉8个,刘文继直后怕,70多岁的人了万一撑坏可咋弄?令院长始料未及的是,王老汉一下午嘛事没有,该干嘛干嘛,晚饭还吃了3个二两重的大花卷——敢情这老汉天赋异禀,生就食量过人,刘院长这才放下心来。
&&&&糖尿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食疗是控制糖尿病最有效的手段。有的老人入院后体检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在村里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条件搞什么忌口和饮食控制。刘文继指示医护人员把所有患糖尿病老人的情况汇总起来,根据病情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食疗方案。糖尿病食品专卖店只有城里才有,隔一段时间就要给这些老人们买一次。
&&&&刘文继安排餐厅工作人员密切关注老人们的进餐情况,发现哪位老人忽然饭量大减或干脆不想吃饭了,刘文继总要亲自问个明白——是饭菜不合口味,还是吃了不消化,抑或是生病了?搞清楚不想吃饭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有的老人患有皮肤病,不能吃辛辣和“发”的食品,个别老人牙掉光了,咬不动……这些情况院长心里都一清二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开小灶。
&&&&每年夏天西瓜上市,光荣院都要召开一个“西瓜会”。
&&&&吃个西瓜还开会?院长的考虑是,人老了嘴就馋,三伏天吃西瓜那是再爽不过的事了,可老人们的肠胃功能普遍衰弱,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年轻人贪嘴无非是拉拉肚子,老人们腹泻那就非同小可,出了人命也不敢定。所以,每年夏天西瓜上市,院长都要召集休养员和工作人员开会,三令五申强调千万不敢让老人一次性吃多了。
&&&&说起给那位宁武籍老兵提前发月饼的事儿,刘院长眼泪汪汪。
&&&&前年中秋节前,时年85岁的宁武籍休养员宣计栓,遇到刘文继念叨着说自己不行了,快要见马克思了,今年的月饼是吃不上了。刘文继很纳闷,这老汉身体一向可以,除了血压高有时叫唤头晕外,身体其他指标都比较正常。老汉头一两回说,刘文继没太在意,只劝慰他“歇歇心心好好活着,明年的月饼也能吃上”。可老人见了面就念叨,搞得刘文继也挺狐疑,就趁周末回城的时候给老人买了二斤月饼。周末是八月初八,老人把那二斤月饼吃完后,八月十四,中秋节前一天安然离世。
&&&&这件事给刘文继的启示是,别看这些老人看上去还精神,但说不定哪天吃了早饭,晚饭就在另一个世界了。因此,服务这些风中之烛般的老人,一定要虔诚,一定要尽心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留遗憾。
&&&&再说住。因为条件所限,老人们住的宿舍还是当年老残院留下的房子,虽说几经修缮,但建筑主体已然不甚牢固。几年来,刘文继一方面多方奔走呼吁光荣院的迁址重建问题,一方面教育员工,硬件不“硬”咱没办法,但“软件”也就是对老人们的服务水平,却永远没有止境。具体说,就是一名员工“包”两位休养员,起个名儿叫“护理员责任人”,每天负责给一屋住的两位老人打开水打扫卫生。
&&&&刘文继当院长后,新建起澡塘,更新了采暖锅炉、茶炉及配套设施,建起了洗衣房。澡塘有淋浴,也有泡澡的池子,还专门为老人们配了搓背、修脚的技师。每周五下午组织老人集体洗澡,男性员工也不能闲着,扶老人进出池子,给老人擦干身体。
&&&&除了床单被罩枕巾,老人们的内外衣裳也全部由洗衣房洗涤。洗衣房全开候开放,随到随洗,此事由每个宿舍的责任人具体负责。刘院长最近又琢磨买一台全自动烘干机,目前是“货比三家”的阶段,估计今年上暖气的时候就可以到位了。
&&&&老人怕冷,暖气供应就从每年10月20日开始到第二年清明过后才停。这几年煤炭价格一路飚升,光此项费用光荣院每年就多支出六、七万元。
&&&&休养员的伤残金按时发放,每月零花钱随职工工资发放。休养员的服装、被褥除按国家规定发放外,还额外发放棉坎肩、羊绒衫、棉大衣;鞋子则有布鞋、旅游鞋、凉鞋、皮鞋、皮暖鞋。
&&&&院里定期为休养员体检,定期邀请市内大医院专家来光荣院为行动不便的患病休养员会诊。
&&&&再说“娱”。
&&&&让老人吃饱吃好相对容易,要想让平均年龄近77岁的老人活动起来,还得精神充实、身心愉悦,就比较困难了——总不能组织他们打篮球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民政部
维护制作:民政部信息中心日忻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魏迎机高工来我院做题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学术讲座
校内公告:
日忻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魏迎机高工来我院做题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学术讲座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 浏览:1640次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和平西路10号&&&&& 邮编:034000&&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晋ICP备020036
版权所有:忻州师范学院&&&&&& 网页管理:网络中心&&&&&&&&& 建议使用1024以上分辨率&&&&&&&&&& 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版权所有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 
 晋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忻州煤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