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例分析错题分析

- 初中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虞玉琳, 清如许编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G634.6/0194(FZ)
附中分馆_三层
图书馆公告初中数学错题分析50字怎么写
那要看你错的是什么样的题,因为什么原因错的,平时哪里做的不好、需要加强,很容易就凑够50个字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6小升初数学中的易错问题及分析
2016小升初数学中的易错问题及分析
来源:应届毕业生培训网分类:小升初时间:编辑:肖兰 已有人查看
  2016年备考正在很火热进行中,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更有准备地参加考试,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数学中的易错问题及分析,欢迎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例1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600&3&10
  =200&10
  =200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00米。
  [常见错误]
  600&10&3
  =18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180米。
  [分析]
  解答上题先要求出1分钟行的路程,再求出10分钟行的路程。错解中把3分钟行600米,看成了10分钟行600米,因此,第一步求单位量的数值就错了,后面再去乘以3是毫无道理的。防止出错的根本办法是解题时要找准对应的数量。如上例,3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是600米,10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
  例2某运输公司用6辆汽车运水泥,每天可运96吨。根据运输情况,现在增加4辆同样的汽车,每天一共运水泥多少吨?
  [解]96&6&(6+4)
  =16&10
  =160(吨)。
  答:每天可运水泥160吨。
  [常见错误]
  96&6&4
  =64(吨)。
  答:每天可运水泥64吨。
  [分析]
  解答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量的数值,但对题中要求的问题应加以分析。上题中&增加4辆同样的汽车&,每天一共运水泥多少吨,应是增加的汽车运输量与增加前的运输量的和,即10辆汽车的运输量。归一问题常常发生例2的错解,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与理解题意,把要求的问题所对应的数量搞错,从而出现错误。
  例3某县化肥厂计划春节前40天生产化肥3400吨,实际头8天生产化肥720吨。照这样计算,春节前可超产多少吨?
  [解]720&8&40-3400
  =90&40-3400
  =200(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200吨。
  [常见错误]
  (1)-8)+720
  =85&32+720
  =3440(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3440吨。
  (2)720&8&40
  =90&40
  =3600(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3600吨。
  (3)720&8-3400&40
  =90-85
  =5(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5吨。
  [分析]
  学生对归一问题的基本应用题一般都能解答出来,但是,对归一问题的扩展题解答时却常常出错。例3就是这种扩展题,出现的第一个错解是对题意不理解,仅根据题中已知条件的表面联系,胡乱凑在一起,进行解答。错解(2)与错解(3)都是答非所问,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错解(2)求出的是春节前实际生产的吨数,错解(3)求出的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吨数。
  为了防止归一问题的扩展题解答出错,关键还是要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解法。如例3先求出每天实际生产的吨数,再求出春节前40天实际生产的总吨数,最后求出超产的吨数。按照这个思路,解题就不会出现错误。
  归一问题的扩展题往往有多种解法,如例3可用倍比法先求出实际产量,再减去原计划产量就得超产量。列式为:
  720&(40&8)-3400。
  也可以先求出每天的超产量,然后再求出40天的超产量。解答的算式为:
  (720&8-。
  例4洗衣机厂计划25天生产洗衣机4000台,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制造40台。照这样计算,完成原定生产任务要少用多少天?
  [解]25-&25+40)
  =25-20
  =5(天)。
  答:完成原定生产任务要少用5天。
  [常见错误]
  &25+40)
  =20(天)。
  答:完成原定任务要少用20天。
  [分析]
  例4是一道较复杂的归一问题的应用题,错解算出的是完成原定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而忽略了题中要求的是少用多少天。
  解复杂的归一问题的应用题,也和解其他类型的应用题一样,可从题目本身的问题出发,逆推分析,从而求得问题解答的算式。像这道题要求少用多少天,必须知道计划天数(已知为25天)与实际生产天数;要求实际生产天数必须知道实际生产量(已知为4000台)与每天实际生产台数;要求每天实际生产台数必须知道原计划每天生产台数(算式为4000&25)与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台数(已知为40台);这样逐步导出的解答算式为:25-&25+40)。
  反映时间、速度、距离三者之间关系的应用题一般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的内容相当广泛,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行程问题仅涉及相向运动中的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研究两个运动的物体,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沿同一条路线同时(或者不同时)出发,作相向运动。因此,它有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相遇的时间,求距离;
  第二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距离,求相遇的时间;
  第三是已知距离,相遇时间和甲(或者乙)速度,求乙(或者甲)速度。
看了本课程的人还看了巧用“错题集”
提高初中数学学习质量
欢迎光临东台市教育局门户网站!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巧用“错题集”&&提高初中数学学习质量
文章作者 :周玉俊  发布时间: 10:27:10 阅读次数:1134
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周玉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新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全面推广,对于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师不能再搞题海战术,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数学深奥、繁琐、枯燥,因为畏惧数学而排斥数学,这就违背了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的要求。纵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痛苦:反复练习的习题,学生仍会犯错,而且载倒在同一个错误上。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怨言:数学题目怎么这么多,这么难,我做来做去还是不会做。因此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系统的,可操作的  
(一)  
自己心力憔悴,学生气喘吁吁,差生如此,连优生都叫喊学习的枯燥。最终造成学生害怕学习,逃避学习。  
(二)一错再错懊恼自己没有学数学的天赋  
学生的错题,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讲解“透彻”,可没过多久,学生还在同道题中犯同样的错误。搞得教师或怀疑学生的智力和上课的专注,或怀疑自己教学方法上的缺失。可怜我们的孩子心灰意冷:“哎!老师不说我也知道自己有多笨了,我看这辈子我是没能力学好数学了!”畏惧数学的深不可测,最终放弃,没有学的勇气。  
(三)临近考试“胡子眉毛一把抓”  
临近考试,数学复习存在两种弊端:要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优点和缺点茫然不知,根本做不到查漏补缺;要么有更多的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累得支架不住,对自己没信心,自卑丧气,自暴自弃。  
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都重视了集错本,研究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但真正适合每个孩子的集错本还真是不多,至少我们找不到符合我们农村每一个孩子的集错本。它们要么集错量繁重,我们学生承受不起,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要么集错没有针对性,我们学生觉得只是留于形式,为集错而集错。我们提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 “集错本”。这些错题源于学生自己的错误,自己集自己的错,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自己解决自己的错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数学的平台。希望通过 “集错本”的建立,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习的能力。同时,将集错本的建立应用于师生两个层面,建立“集错本”对促进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2、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缺陷,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3、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整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轻负优质的目的。  
(一)集错本建立的研究  
1、集错本的设计与要求  
(1)本子要求  
每个学生准备好32开或16开的软硬面抄一本,厚度不低于3厘米,保证本子的质量,结实不易脱落。  
(2)书写要求  
字迹端正、整洁,用钢笔或圆珠笔记录。抄题和解题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3)格式要求  
第一步:写清错题所属的章节。  
第二步:采用剪贴的方式搜集错题的题目,也可以抄写或由家长代抄错题的题目。  
第三步: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可以从学习习惯和解题方法两方面结合分析。  
第四步:完成正确的解题过程。第五步:解题后的总结反思(我的感悟)。  
举例:摘抄学生集错本中的一题  
&题目:任意画3条直线,则交点的个数是(&&&& )  
&&&&&&&&& A.1个&&&&&&&&&&&&&&&&& B.1个或2个&&&   
&C.1个或2个或3个&&&&& D.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错因分析:只想到1个,2个,没考虑到不相交和交点最多的情况。分类没做到不漏不重复,分类依据不清晰。  
正确解答: & 
2、集错对象的确立  
集错的对象是单元、月末、期中、期末等一些规范性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因为这些考题、练习典型,新颖,题目大多出自教师的精挑细选和专家的精心研究,所以题目涵盖知识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学生时间和精力。如果把每天的作业和练习作为集错的对象,学生一定会苦于集错任务的繁重,而惧怕集错,教师也会身心疲惫而放弃集错。  
3、集错时间的确立  
每周一次,通常在双休日完成。每次试卷分析完,家庭作业的一部分是抄错题。首先把试卷中自己的错题抄下来,包括粗心的错也要抄下来。然后重新完成错题的解答是周末作业的一部分。让学生详细解答错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也要有详细的思考过程,以便学生能知其所以然,对错题有个深刻完整的掌握。  
上周抄的错题,要放到下周做,为什么要安排抄题和做题隔周进行?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好多差生和中等生存在当堂讲解完错题,当堂能顺利解答,但过段时间,一模一样的题目他们就会重新出错的现象。短时的记忆并不代表学生对问题的真正解决。当然,如果错题较多或题目较长,可采取家长代抄或剪贴的方式。另外,对集错题的数量也应因人而异,优等生可以是正规练习或作业中错题的全部,中等生可以完成全部错题的2/5,后进生可以完成全部错题的1/2或1/3,关键是持之以恒,注重实效。除错题外,同学们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累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好题。  
(二)集错本应用的研究  
1、教师层面对集错本的应用  
(1)错误原因分析  
①反思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  
②诊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2)教学调整  
①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有计划的调整教师自身的缺陷。  
②针对学生在错题上暴露出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弥补学生的短处。  
(3)改进评价  
评价形式的新颖多变,如等级评定:不及格,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良好,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优秀,指出值得别人称赞的地方。专项评定:字迹端正的“整洁标兵”,解题完善的“做题能手”,分析错因细致入微的“错因卫士”,反思总结一针见血豁然开朗的“反思健将”。  
&2、学生层面对集错本的应用  
(1)自我认识  
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上的缺陷。  
(2)自我提高  
利用记错本改进缺陷,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  
①集错本循环利用的时间  
在单元考试和期中期末临考复习时,不必再做所谓的“题海战术”,搞的学生麻木不仁,灰心丧气。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集错本,解答自己的错难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针对性的给自己查漏补缺,再次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学到的方法,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最有用的数学,还可以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数学。漫长的寒暑假,教师担心学生会遗忘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所以布置大量的作业加以巩固。而我们的学生讨厌让他们喘不过气的作业,他们埋怨教师的不善解人意。这时,集错本又可以将矛盾化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假期里重温集错本里的错题,规定每天做3-5道,抄下题目,然后做个自我小检测。对再次错的习题决不放过,做上记号,第二轮再做,直到全部攻克。  
②集错本循环利用的方式  
方式一:学生合作(学生出卷,学生批改)。每周一次,大约30分钟的时间,进行错题大盘点。检验自己对错题的掌握情况。可以为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同桌两人为一组,在对方的集错本抽抄5道对方的错题, 然后交于对方解答。 等对方完成后,批阅对方的解答(可参阅对方集错本里的正解),向对方反馈解题的情况,评出成绩,订正完成后上交于教师。教师最后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强调对再次做错的题要做上记号。  
利弊分析:利――体现自主,亲身体验;弊――难把规范关,费时较多。  
方式二:师生合作(教师出卷,学生测验,教师批改)。教师从学生的集错本中搜集学生集中性的错题出一份卷子(题量适中),周五进行检测,当天订正完成。  
利弊分析:利――易形成规范,节省时间;弊――学生自主性降低,能力培养相对较弱。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江苏省东台教育网Email:Invalid size!GDI+ 中发生一般性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数学课例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