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配位键的物质都是金属有机配合物物吗?

配位键_百度百科
配位键,又称配位共价键,或简称配键,是一种特殊的。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另一原子提供空轨道时,就形成配位键。配位键形成后,就与一般共价键无异。成键的两原子间共享的两个电子不是由两原子各提供一个,而是来自一个原子。例如氨和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图片式中→表示配位键。在N和B之间的一对电子来自N原子上的。
配位键高中范围常见疑问
配位键配位键与共价键的本质是否相同
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若共用电子对只是由一方原子提供电子,而非来自双方原子,这样的共价键就称为配位键,故配位键一定是共价键,也就具有共价键的特征:方向性与饱和性,所以说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共价键不一定是配位键,关键是看共用电子对的来源是一个成键原子还是两个成键原子提供的,若是由成键的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的则为配位键,若是由成键双方原子共同提供的则是普通共价键,所以说配位键与共价键只是在形成过程上有所不同而已。
配位键形成配位键有何条件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并不是任意的两个原子相遇就能形成。它要求成键的两个原子中一个原子A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B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所以配位键的表示方法为A → B,A称为配体,B称为中心原子或离子。有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中心原子或离子B利用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进行杂化后,再来接收以配体原子A的孤电子对。配位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中(如H2SO4等),又可以存在于离子之中(如铵根离子、水合氢离子等)。[1]
配位键详细信息
配位键是极性键,电子总是偏向一方,根据极性的强弱,或接近离子键,或接近极
性共价键。在一些中,除配体向受体提供电子形成普通配位键外,受体的电子也向配体转移形成反馈配键 。例如Ni(CO)4中CO中碳上的孤对电子向镍配位形成σ配位键 ,镍原子的d电子则反过来流向CO的空π*反键轨道,形成四电子三中心d-pπ键,就是反馈配键。非金属配位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这种键。配位键可用以下3种理论来解释:
配位键价键理论
①。认为配体上的电子进入的杂化轨道。例如钴(Ⅲ)的配合物。〔CoF6〕3-中F的孤对电子进入Co3+的sp3d2杂化轨道,这种配合物称为外轨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有4个未成对电子,因而是顺磁性的。〔Co(NH3)-6〕3+中NH3的孤对电子进入Co3+的d2sp3杂化轨道 ,这种配合物称为内轨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由于所有电子都已成对,因而没有顺磁性而为抗磁性。
配位键晶体场理论
②。将配体看作点电荷或偶极子,同时考虑配体产生的静电场对中心原子的能级的影响[2]
。例如,把中心原子引入位于正八面体6个顶角上的6个配体中,原来五重简并的d轨道就分裂成一组二重简并的eg(-y2、dz2)轨道和一组三重简并的t2g(dxy、dxz、dyz)轨道 。eg和t2g轨道的能量差 ,称为分离能Δ0,Δ0≡10Dq,Dq称为场强参量。在上述钴(Ⅲ)配合物中,6个F-产生的场不强,Δ0较小,d电子按照洪特规则排布,有四个未成对电子,因而〔CoF6〕3-为弱场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 。6个NH3产生的场较强,Δ0较大,d电子按照和排布,没有未成对电子 ,因而〔Co(NH3)6〕3+为强场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
晶体场理论
配位键分子轨道理论
③理论 。假定电子是在分子轨道中运动,应用群论或根据成键的基
本原则就可得出分子轨道能级图。再把电子从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开始按照泡利原理逐一填入,即得分子的。分子轨道分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分子的键合程度取决于分子中成键电子数与反键电子数之差。
配位键配位键的形成
一个典型的例子
(1) O原子可以提供一个空的2p轨道,接受外来配位电子对而成键,如在有机胺的氧化物R3NO中。
(2) O原子既可以提供一个空的2p轨道,接受外来配位电子对而成键,也可以同时提供二对孤电子对反馈给原配位原子的空轨道而形成反馈键,如在H3PO4中的反馈键称为d-p 键,P≡O键仍只具有的性质。
配位化合物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分子间化合物,其中含有一个复杂离子
,它是一个稳定的,可以存在于晶体中,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可以是正离子,也可以是负离子。例如:
CuSO4+4NH3 [Cu(NH3)4]SO4 [Cu(NH3)4]2++SO42-
3NaF+AlF3 Na3[AlF6] 3Na++[AlF6]3-
配位简称“配位键”是指两原子的成键电子全部由一个原子提供所形成的共价键[3]
,其中,提供所有成键电子的称“(简称配体)”、提供空轨道接纳电子的称“受体”。常见的配体有:(氮原子)、一氧化碳()、氰根离子(碳原子)、水(氧原子)、氢氧根(氧原子);受体是多种多样的:有氢离子、以(硼原子)为代表的、还有大量。对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已经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配位键路易斯酸碱对
参见“”、“”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氢氧根”属于配体、而“氢离子”属于受体,这表明,氢离子与氢氧根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看成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形成配位键的过程。化学家路易斯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了“路易斯酸”与“路易斯碱”的概念,认为凡是在配位键成键过程中,能给出电子的,都称为“碱”;能接纳电子的,都称为“酸”。路易斯的酸碱理论把酸和碱的范围扩大了,路易斯酸碱对不仅包括所有的的阿伦尼乌斯酸碱对,还包括一些中性甚至是根本不溶于水的物质。
其实,路易斯酸的本质是配位键中的“受体”;路易斯碱的本质是配位键中的“配体”,二者是等同的。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六章 配位键与配合物.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请问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或者离子就是配合物吗?谢谢了, 请问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或者离
请问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或者离子就是配合物吗?谢谢了
sNor 请问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或者离子就是配合物吗?谢谢了
不是啊比如说铵根离子,N给一对电子z亥迟酵侏寂虫檄矗漏给一个H,等等这样例子很多配合物要求有中心离子(或分子,一般为金属元素)有配体如(NH3,H2O)等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77.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也叫错合物、络合物,包含由中心或与几个或离子以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单元。凡是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都称做配位化合物。研究配合物的分支称为。  配合物是中较大的一个子类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中,近些年来的发展尤其迅速。它不仅与、相关连,并且与现今化学前沿的、配位及都有很大的重叠。历史  人们很早就开始接触配位化合物,当时大多用作日常生活用途,原料也基本上是由天然取得的,比如杀菌剂和用作染料的。最早对配合物的研究开始于1798年。化学家首次用二价钴盐、与制备出CoCl3.6NH3,并发现铬、镍、铜、铂等金属以及Cl-、H2O、CN-、CO和C2H4也都可以生成类似的。当时并无法解释这些化合物的成键及性质,所进行的大部分实验也只局限于配合物颜色差异的观察、水溶液可被银离子沉淀的摩尔数以及电导的测定。对于这些配合物中的成键情况,当时比较盛行的说法借用了的思想,认为这类分子为链状,只有末端的卤离子可以离解出来,而被银离子沉淀。然而这种说法很牵强,不能说明的事实很多。  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总结了前人的理论,首次提出了现代的配位键、配位数和配位化合物结构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成功解释了很多配合物的电导性质、异构现象及磁性。自此,配位化学才有了本质上的发展。维尔纳也被称为“配位化学之父”,并因此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23年,英国化学家西季威克提出“有效原子序数”法则(EAN),提示了中心原子的电子数与它的配位数之间的关系。很多配合物,尤其是羰基配合物,都是符合该法则的,但也有很多不符合的例子。虽然这个法则只是部分反映了配合物形成的实质,但其思想却也推动了配位化学的发展。  现代的配位化学不再拘泥于电子对的施受关系,而是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开始研究新类型配合物如夹心配合物和簇合物。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蔡氏盐—K[Pt(C2H4)Cl2]。虽然该化合物早在1827年便已经制得,但直到1950年才研究清楚其中的反馈π键性质。  组成    配体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中心原子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组成使二者结合的配位键。例如,K4[Fe(CN)6]、[Cu(NH3)4]SO4、[Pt(NH3)2Cl2]和[Ni(CO)4]都是配合物。其中:CN:-、∶NH3、和∶CO∶是配体,皆有孤对电子(∶),Fe2+、Cu2+、Pt2+和Ni是中心原子,皆可接受孤对电子。配体和中心原子组成配位本体,列入方括弧中。配合物在溶液中发生部分离解,但仍趋向保持其本体。周期表中所有金属均可作为中心原子,其中过渡金属比较容易形成配合物。非金属也可作为中心原子。配体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两种。单齿只有一个配位原子,例如CN-、CO、NH3和Cl-均是单齿配体,配位原子分别是C、N和Cl,它们直接与中心原子键合。多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乙二胺H2NCH2CH2NH2是双齿配体,配位原子是两个N原子;乙二胺四乙酸根(简称EDTA4-)(-OOCCH2)2N-CH2-CH2-N(CH2COO-)2是六齿配体,配位原子是两个N和四个羧基上的O。配体为负离子或中性分子,偶尔也有正离子(如NH2NH幦)。带电荷的配位本体称为配离子,带正电荷的配离子称配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称配阴离子。配离子的电荷为金属离子和配体所带电荷之和,例如Fe2+和6CN-配位产生[Fe(CN)6]4-配阴离子,Cu2+和4NH3产生[Cu(NH3)4]2+配阳离子,它们各与带相反电荷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组成配合物。中性配位本体就是配合物,例如Pt2+和2NH3及2Cl-产生[Pt(NH3)2Cl2];Ni和4CO产生[Ni(CO)4]。配合物可为单核或多核,单核只有一个中心原子;多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上述配合物均为单核配合物;多核配合物如[(CO)3Fe(CO)3Fe(CO)3]。  结构    有多种,最常见的为八面体和四面体。前者如[Fe(CN)6]4-,后者如[Ni(CO)4]:   命名& &  系统名称是按照《无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命名的。命名时,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对于中性和阳离子配合物,首先命名配体,词尾缀以“合”字与金属名称相连,在金属名称之后附加括号的罗马数字,标明氧化态。有不同配体时,在配体名称之间以中圆点(·)分开。配体的次序是负离子在前,中性分子在后;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相同配体多于一个时,前缀倍数词头二、三等标明简单基团如氯、硝酸根、水等的数目;对于较复杂的配体如氨基乙酸根H2NCH2COO-、三苯基膦P(C6H5)3等的名称,倍数词头所标的配体加以括号,以免混淆。阴离子配合物的命名规则相同,但在金属名称后面缀以“酸”字。配合物中含有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的桥配体时,用前缀μ表示,例如:   除系统命名外,配合物也有用俗名命名的,例如K4[Fe(CN)6]称为亚铁氰化钾。许多普通离子,如CrO娸、WO娸、SO娸、PO婯等皆是配离子,因为它们既有中心原子的构型,也有一部分配位键,但它们一向是以普通化合物命名,故不采用系统命名。又如,PF5和SiF4中没有配位键,为普通化合物,当P和Si与F-以配位键结合形成配离子[PF6]-和[SiF6]2-时,则应命名为六氟合磷酸根离子和六氟合硅酸根离子。应用  分析化学中,配合物可用于:  1.离子的分离:通过生成配合物来改变物质的,从而与其它离子分离。例如以氨水与AgCl、Hg2Cl2和PbCl2反应来分离第一族阳离子: 以及利用的生成使Zn2+进入溶液:^{2+}\,"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f/9/f/f9f2390afa69a3e54ae9fdda.png"/]  2.金属离子的:例如,定量测定溶液中Fe3+的含量时,为深红色的[Fe(phen)3]2+  3.掩蔽干扰例子:用生成配合物来消除分析实验中会对结果造成干扰的因素。测定Co2+时会受到Fe3+的干扰,可加入F-与Fe3+生成无色的稳定配离子[FeF6]3-,以掩蔽Fe3+: ^{3-}\,"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a/f/d/afdb8edbefddd2bff7a2301.png"/] &&& 工业生产中:  1.配位催化:催化反应的机理常会涉及到配位化合物中间体,比如合成氨工业中用醋酸二氨合铜除去一氧化碳,有机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的聚合反应或寡合催化反应,以及不对称催化于药物的制备。  2.制镜:以银氨溶液为原料,利用银镜反应,在玻璃后面镀上一层光亮的银涂层。  3.提取金属:例如氰化法提金的步骤中,由于生成了稳定的配离子[Au(CN)2]-,使得不活泼的金进入溶液中: + 4NaOH\,"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f/c/3/fc354a2f23cb91d689df0d.png"/]也可利用很多羰基配合物的热分解来提纯金属,例如蒙德法中,镍的纯化利用了生成与分解的:   4.材料先驱物:氧化铝微粒及砷化镓(GaAs) 薄膜等的合成。  5.硬水软化  生物学中,很多生物分子都是配合物,并且含铁的血红蛋白与氧气和一氧化碳的结合,很多酶及含镁的叶绿素的正常运作也都离不开配合物机理。常用的癌症治疗药物顺铂,即cis-[PtCl2(NH3)2],可以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含有平面正方形的配合物构型。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钠、2,3-二巯基丁二酸等解毒剂可用于重金属解毒的机理,常常是它们可与重金属离子配合,使其转化为毒性很小的配位化合物,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有机配合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