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养菌wpm培养基配方方中用什么代替碳源?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645套总数:5876217套专访:3346部会员:395265位
当前位置:
& 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中图版)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中图版)第一章第2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中图版)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中图版)第一章第2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8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35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互动探究 题目中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芽孢,而有的时候细菌可以产生孢子,那么芽孢和孢子有区别吗? 【提示】 芽孢是某些细菌的一种休眠体,不是繁殖体;孢子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是繁殖体。 要点二 培养基种类和功能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物理性质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化学成分 天然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分类、鉴定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先用完全培养基培养混合菌种,然后分别放在A、B、C三种特殊培养基上培养,分别得到菌落①、②、③。其中A培养基以蛋白质为唯一碳源;B培养基中缺氮源;C培养基中成分如下表: 例2 请分析回答: (1)菌落③同化作用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异养型
D.A或B 成分 粉状硫 MgSO4·7H2O (NH4)2SO4 FeSO4 KH2PO4 CaCl2 H2O 含量 10 g 0.5 g 0.4 g 0.01 g 4 g 25 g 1000 mL (2)如果要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应选用菌落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培育获得大量蛋白酶的菌株,应选用菌落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题中分析可见,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可知:A培养基以蛋白质为唯一碳源,则菌落①的菌株可合成较多的蛋白酶;B培养基缺氮源,只能培养固氮微生物;C培养基中无碳源且含有大量粉状硫,可培养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所以生物的生存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答案】 (1)B (2)② ① (3)遗传和变异 外界环境条件 【规律总结】 ①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②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若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④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例如,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 ⑤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变式训练 在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能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下列选项中,前者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后者是能被分离出的微生物,其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酵母菌 B.盐酸,放线菌 C.适量的青霉素,霉菌 D.适量的伊红-美蓝,大肠杆菌 解析:选C。氢氧化钠、盐酸为强碱、强酸,酵母菌和放线菌都不能生存,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是用来鉴定大肠杆菌,并不能分离大肠杆菌。适量的青霉素对原核生物有抑制作用,对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不影响。 要点三 微生物培养中有关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1.倒平板操作 (1)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至50 ℃左右才能倒平板,原因是琼脂在44 ℃以下凝固。 (2)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不要完全打开。 (3)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免杂菌污染。 (4)平板冷凝后要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防止杂菌污染。 (5)若倒平板时,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应丢弃。 2.平板划线操作 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接种环灭菌,划线操作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 第一次灼烧 每次划线之前灼烧 划线结束灼烧 目的 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 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3.稀释涂布平板操作 (1)稀释操作时:每支试管中盛有9 mL水、试管和移液管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 cm~2 cm处。 (2)涂布平板时:稀释涂布平板的操作比较复杂,且各个细节均需保证“无菌”,应特别注意: ①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 ②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 ③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使用。 特别提醒 ①用手测温刚好不烫手即可快速倒平板,注意无菌操作。 ②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④画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⑤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操作时,移液后用手指轻压上端的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⑥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 ⑦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能引起食物中毒。某生物课题小组想从已混有其他微生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将其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然后进行研究。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例3 (1)转为固体培养基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采用平板划线法时在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感染操作者,接种后,操作者的双手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时,放入恒温箱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筛选单菌落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个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防止杂菌的干扰。 (2)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做到安全防范,接种后双手用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3)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杂菌落在平板培养基上造成污染,同时,还可防止微生物代谢产生的H2O留存于培养基表面,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菌落的形成。 (4)用过的培养基不可随便丢弃,一定要进行灭菌后方可丢弃,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 (1)稀释涂布平板 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及其他细菌 (2)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 (3)防止杂菌污染和代谢产生的H2O影响微生物生长 (4)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变式训练 实验步骤中倒平板及对菌种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左手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打开,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约10~20 mL),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盖 B.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基不需要再灭菌 C.稀释涂布平板时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D.涂布器用火焰灼烧灭菌 答案:C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2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学习导航 1.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方法和操作步骤。[重点] 2.理解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重、难点] 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其应用价值。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选择培养基 1.定义:允许_______种类的微生物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将所需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特定 2.配制依据 (1)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某些微生物对一些_____、__________的抗性。
特殊营养要求 物理 化学因素 想一想 在混合有细菌和霉菌的微生物类群中,要对霉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配制成选择培养基非常有效,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它对细菌有什么作用? 【提示】 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二、平板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的配方 边加热边搅拌 原始pH 高压蒸汽灭菌锅 50℃ 三、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1.方法:_______________法。 2.步骤 (1)制备平板培养基。 (2)制作_________。 (3)用涂布器将土壤稀释液涂布均匀。 (4)取__________覆盖于培养基上并压平。 (5)将培养皿置于______________上,在_____________下培养10 d左右。 稀释涂布平板 涂布器 无菌滤纸 干燥器隔板 28 ℃~30 ℃ 判一判 (1)为使培养基彻底灭菌,可先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然后进行灭菌。(×) (2)在接种时,涂布器经过火焰之后不需冷却就可进行涂布。(×) (3)培养时要保持无菌环境,为观察灭菌是否彻底,还应设置空白对照。(√) (4)选择培养基依据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应属天然培养基。(×) 四、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是分离微生物的另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__________地分离和培养不同的微生物。 选择性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一 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作用及配制原则 1.营养要素 (1)微生物的元素组成:C、H、O、N、P、S等,其中C、H、O、N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 (2)营养要素的来源 营养要素 含义 作用 主要来源 碳源 凡能提供所需碳元素的物质 构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是异养生物的能源物质 无机化合物:CO 2、NaHCO 3;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花生粉饼、石油等 氮源 凡能提供所需氮元素的物质 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无机化合物:N2、NH3、铵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 营养要素 含 义 作 用 主要来源 生长因子 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 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水 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在低等生物体内含量更高 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 无机盐 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元素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某些大量元素 细胞内的组成成分,生理调节物质;某些化能自养菌的能源,酶的激活剂 特别提醒 ①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有机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单一方面的作用。 ②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需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 2.配制原则 (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例如,培养基可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生产用的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的培养基内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最适pH分别为:6.5~7.5、7.5~8.5和5.0~6.0。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 例1 图1 培养基的组成 液体培养基 蛋白胨 牛肉膏 氯苯 氯化钠 硝酸铵 无机盐(无碳) 蒸馏水 Ⅰ号 10 g 5 g 5 mg 5 g - - 1 L Ⅱ号 - - 50 mg 5 g 3 g 适量 1 L Ⅲ号 - - 20 mg~80 mg 5 g 3 g 适量 1 L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菌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 图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固体培养基必须含有适量的琼脂; (2)配制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灭菌; (3)Ⅱ号培养基成分中含N物质为硝酸铵,则应由它为SP1菌提供氮源; (4)在恶劣环境下一些菌体会形成芽孢休眠体,来度过不良环境; (5)SP1菌以氯苯为碳源,当氯苯消耗尽时,菌株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继续生存,故氯苯含量越少,SP1菌越早停止生长。 【答案】 (1)琼脂 (2)先调pH,后灭菌 (3)硝酸铵 (4)芽孢 (5)20 mg/L氯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第一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培养基 日  培养基 medium
  培养基 medium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任何培养基中均需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能源、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和生长因素,但不同营养类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又有很大差异。目前已使用的各种培养基都是前人经过反复实践,比较设计的成果。
  培养基的基本成分
  能源、碳源:自养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中缺少的应是被分解者利用的部分。(4)福寿螺引入我国在野外迅速蔓延,说明生存环境适宜,生存资源、空间充裕,缺少天敌的限制。(5)福寿螺侵入水稻生态系统,大量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数量下降种类减少,使抵抗力稳定性下降。(6)
②调查卵块(内含受精卵)和活动能力小的生物的数量宜采用样方法。④据图分析6-7月代表线段的斜率大说明单位时间内数量变化明显。卵块数量代表福寿螺的数量。7~8月A块稻田中福寿螺卵块数量下降几乎为零,说明幼年个体较多成年个体较少为增长型。(7)鳖吃草籽是第二营养级、害虫吃水稻而鳖吃害虫鳖是第三营养级,因此鳖处于二、三营养级。鳖以害虫和草籽为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也减少了除草灭虫农药的施用量,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量的多级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了种群和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6. 【参考答案】
(1) 碳源、无机盐、水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培养箱
(4)多;高
(5)盐(或NaCl),选择性培养基
【解析】(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有氮源、碳源、无机盐和水,蛋白胨可提供氮源、碳源和维生素,淀粉可提供碳源。(2)对培养基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3)恒温培养箱可以为细菌的培养提供一个无菌恒温的环境,以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是为排除培养基的污染。(4)细菌不同形成的菌落形态和颜色不同,平板上出现形态、颜色不同的菌落说明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污染程度越高污染物越多,适合生长的细菌越多。
(5)能够在NaCl的浓度高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耐盐能力强,而不耐盐的细菌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该培养基从功能上来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考点: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7. 【参考答案】
(1)纤维素酶和果胶
(3)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
(4)不能(1分)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酸菌无法生存
(5)有氧环境
适宜的温度和pH
【解析】 (1)果胶是胞间层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不溶于水,果汁加工中会影响缰屎统吻宥取9好缚梢 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将果胶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半乳糖醛酸,使果汁变得更澄清。纤维素酶可以水解细胞壁的纤维素提高缰屎统吻宥取(2)醋酸菌发酵可以产生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35℃。(3)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葡萄酒,醋酸菌可以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4)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在酒精发酵旺盛时,果汁中缺氧,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缺氧环境中不能生存,因此,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5)醋酸菌生长旺盛果醋的产量就高,醋酸菌的生长需要氧气、适宜的温度和pH。
考点:本题考查了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醋酸发酵、酒精发酵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8. 【参考答案】
(1)制备MS固体培养基(配制培养基)
外植体消毒(两空可互换)
(3)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有无菌落生长
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
无水硫酸钠(1分)
【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细胞接种前,需要先完成制备MS固体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外植体消毒两项工作,再进行接种、培养、移栽、栽培等工作。
(2)取长势相同并经过消毒的玫瑰花芽若干,并均分为5份,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①花芽脱分化会形成愈伤组织BCD三组形成愈伤组织。②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只有细胞分
裂素的条件下花芽至生长,没有脱分化,所以欲快速、大量获得花芽,可选用D组的培养基进行大量生产。(3)为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感染杂菌,可采用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的出现。有则说明培养基被杂菌感染,没有则说明灭菌彻底没有被杂菌污染。(4)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易挥发、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的物质的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就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的是油水混合物,因此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中含有的物质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精油中的水分可以利用无水硫酸钠的吸水原理除去,再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以提高玫瑰精油的纯度。 考点: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9. 【参考答案】
(1)限制酶(1分)
扩增目的基因
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和再分化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细胞没有该受体
【解析】(1) 在DNA分子上获取BT抗虫基因需要限制酶特异性识别并切割,将BT抗虫基因与质粒重组需使用DNA连接酶,使主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者的粘性末端连接;重组质粒会随着细菌的增殖而大量复制从而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达到扩增目的基因的目的,流程⑦是依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将受体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以获取转基因植株,在此过程中,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2)由题意可知该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人体肠道细胞没有该受体,因此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3)由图可知,BT基因整合到三对非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会形成8种配子,一种配子三条染色体均不含BT基因,受精作用有64种配对方式,只有三条染色体均不含BT基因的配子结合产生的植株不具有抗虫特性,因此具有抗虫特性植株占比例为1-1/8×1/8=63/64
考点: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0. 【参考答案】
等量的TT03(“等量”1分,“TT03”1分)
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测定”1分,“记录”1分)
(2)①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只答“化学能”1分)
②前者(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后者(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必需含有机碳(前者强调“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1分,后者“有机碳”1分) ③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低浓度“无影响”1分,高浓度只要达到“有抑制”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1分)
【解析】 (1)实验步骤:第二步: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以避免杂菌的干扰。第三步:为避免TT03数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三组培养基接种菌量要相同。第四步:TT03的产酸情况可以用硫酸的产量来体现,每天测定并进行数据的记录。 (2)分析回答:①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于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②TT03是自养菌,培养基不需要有机碳源但需要硫单质,大肠杆菌是异养菌,培养基需要有机氮源。③分析上图可知,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和对照组产酸量基本相同,说明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使TT03产酸量下降,起抑制作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产酸量增加,抑制作用减弱
设计的表格要体现实验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当前位置:
>>>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
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使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主要考查你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无菌技术 (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具体操作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3)消毒和灭菌
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4、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1)平板划线操作:①挑取他含菌样品: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种。②划A区:将平板倒置于煤气(酒精)灯旁,左手拿出皿底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煤气灯(这时皿盖朝上,仍留在煤气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先在A区划3—4条连续的平行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划完A区后应立即烧掉环上的残菌,以免因菌过多而影响后面各区的分离效果。在烧接种环时,左手持皿底并将其覆盖在皿盖上方(不要放入皿盖内),以防止杂菌的污染。③划其他区:将烧去残菌后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边缘冷却一下,并使B区转到上方,接种环通过A区(菌源区)将菌带到B区,随即划数条致密的平行线。再从B区作C区的划线。最后经C区作D区的划线,D区的线条应与A区平行,但划D区时切勿重新接触A、B区,以免极该两区中浓密的菌液带到D区,影响单菌落的形成。随即将皿底放入皿盖中。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④等平板凝固后,将平板倒置。(2)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能够测定样品中活菌数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无菌操作和菌种保存: 1.大肠杆菌 (1)特性: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 (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 (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 3.纯化大肠杆菌(1)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骏业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2)鉴定: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对照组)都放入到37℃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后,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3)菌种保存
知识点拨: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操作前准备: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②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2)操作中保持无菌①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②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③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3)无菌物品保管: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③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2、划线分离操作中的有关问题:(1)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在进行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每次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进行恒温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的原因如果正放培养皿,则皿盖上形成的水滴会落入培 养基表面并且扩散开。如果培养皿中已形成菌落,则茵落中的细菌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因此恒温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 (3)培养后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方法 ①从菌落的形态看,是否湿润、透明、黏稠,呈何种颜色等等,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②用显微镜镜检观察其形态、大小,看是否有菌丝、孢子、芽孢等,这也是区别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关键指标。 知识拓展:1、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需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3、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的原因:牛奶发酵成酸奶是利用乳酸菌来完成的,乳酸菌属于细菌, 4、化学药剂的消毒方法,其作用原理是使细菌体内蛋白质变性,但是化学物质很难透过孢子或芽孢的坚硬外层进入细胞内,因此化学方法难以消灭孢子和芽孢。5、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杀菌效果最强,浓度过低,杀菌力弱,浓度过高,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内,因此杀菌效果受影响。 6、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用右手手掌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管(瓶)塞(也可将试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夹住。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则不必夹在手中)。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例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板。7、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夹住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管口并齐,使斜面向上成水平状态 ②右手拧松棉塞,但不取下③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④在火焰边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两个棉塞,将它们取下,同时左腕转动,灼烧管口一周 ⑤将接种环伸入管内,让环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环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量菌体⑥在火焰旁边迅速将沾有菌体的接种环伸到培养基的底部,由里向外轻轻画蛇形细线 ⑦抽出接种环,再用火焰灼烧管口,并在火焰上方将棉塞塞上 8、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在于碳源。9、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配制棉籽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10、菌种的保存: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在临时保藏过程中,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发现相似题
与“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2436809649524585758806417006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pm培养基配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