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造碳酸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详细步骤

先进控制技术在纯碱生产碳化过程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先进控制技术在纯碱生产碳化过程中的应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H2O或CO2(2)NH3溶于水得到氨水,该溶液的pH大于7(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3)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MgCl2=Mg(OH)2↓+CaCl2(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碳酸钠的原因是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5)写出高温煅烧碳酸氢钠制取纯碱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O+CO2↑2NaHCO3Na2CO3+H2O+CO2↑.
分析:(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氨水属于碱,显碱性,pH大于7;(3)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4)相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越小,越容易从溶液中析出;(5)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能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别为H2O、CO2.故填:H2O或CO2.(2)氨水属于碱,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填:大于.(3)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Mg(OH)2↓+CaCl2.故填:Ca(OH)2+MgCl2=Mg(OH)2↓+CaCl2.(4)因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碳酸化时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碳酸钠.故填: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5)高温煅烧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高温&.&Na2CO3+H2O+CO2↑.故填:2NaHCO3&高温&.&Na2CO3+H2O+CO2↑.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写出纯碱的其中一种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2)写出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Na2CO3+CO2↑+H2O;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3)上述工艺流程中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其优点是减缓温室效应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4)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5)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H2↑2NaCl+2H2O2NaOH+Cl2↑+H2↑.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作业讨论群:Na2CO3的制取方法及综合探究(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①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因为NH3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弱减性,再通入CO2使之更多地转化为HCO3-②从生产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③写出沉淀池中、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O+CO2↑NH3+H2O+CO2+NaCl═NH4Cl+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2)如何用CO2和50mL 2moloL-1NaOH溶液制取50mL 1moloL-1Na2CO3溶液?①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a、取25 mL 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至CO2不再溶解;   b、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纯的碳酸钠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CO2=NaHCO3、NaHCO3+NaOH=Na2CO3.【考点】;.【分析】(1)①从CO2在水中打的溶解度不大、而NH3极易溶于水来分析;②联合制碱法的原料为氨气、二氧化碳和饱和氯化钠,反应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沉淀池中得到的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③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高温下,碳酸氢钠不稳定易分解;(2)①由于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而NaHCO3+NaOH=Na2CO3+H2O,据此分析;②根据配制过程来写出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①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之更多地转化为HCO3-,故答案为:因为NH3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弱减性,再通入CO2使之更多地转化为HCO3-;②在联合制碱法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的原料同时也是反应的副产物,可以循环利用,故答案为:CO2;③在沉淀池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碳酸氢钠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2)①由于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而NaHCO3+NaOH=Na2CO3+H2O,故可以取25 mL 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使其转化为NaHCO3,在排出二氧化碳后,然后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纯的碳酸钠.故答案为:a、取25 mL 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至CO2不再溶解;  b、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排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即得纯的碳酸钠;②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在NaOH溶液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时发生反应:NaOH+CO2=NaHCO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 mL)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NaOH+CO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食盐的工业应用,注意把握工业制备原理和操作流程,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牢固把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风轻云淡老师 难度:0.51真题:2组卷:11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31066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④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⑨2NaHCO3Na2CO3+H2O+CO2↑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纯碱属于______类物质(填“酸”、“碱”或“盐”).向纯碱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呈______色,说明纯碱溶液呈______性,其pH______7.
半世迷离丶氤e
(1)①NH3+CO2+H2O═NH4HCO3的特点是“多变一”,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和特点,为化合反应,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的特点是“两交换,价不变”,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为复分解反应,③2NaHCO3 Na2CO3+H2O+CO2↑的特点是“一变多”,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为化合反应,缺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2)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类,其水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答案:(1)C;(2)盐;红;碱;>.
为您推荐:
(1)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和特点回答;(2)根据碳酸钠的组成和结构判断物质种类;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判断酚酞试液变色情况和其pH大小.
本题考点:
纯碱的制取;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考点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氨碱工业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应用之一,是考查重点,常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的顺序及原因,反应时析出碳酸氢钠的原因与物质溶解度的关系等重点内容.
扫描下载二维码[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CO2、H2O为原料生产Na2CO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1)在NH3饱和的NaCl液中通入CO2制得的NaHCO3;(2)再将NaHCO3焙烧制得纯碱,CO2循环使用;(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2循环使用.1940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4Cl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1)向母液通入氨气的目的和作用是______.(2)在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不能在NaCl溶液中通入CO2制NaHCO3的原因是______.(4)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
(1)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生成碳酸氢钠少,不能析出晶体;向母液通入氨气的目的和作用是: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2)氨化的饱和氯化铵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所以先生成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在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CO2+NH3+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故答案为:CO2+NH3+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3)不能在NaC1溶液中通入CO2制NaHCO3的原因是,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故答案为: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4)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是为了生成强碱和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循环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aO+H2O=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5)索尔维法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 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减少无用的氯化钙生成;故答案为: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某实验小组利用NaOH溶液、稀HCl、稀H2SO4、酚酞共四种试剂做酸碱中和实验.(1)甲同学用试管取2mLNaOH溶液,滴几滴酚酞,然后向试管中连续满入稀HCl,直到溶液变成无色.甲同学认为此时试管中溶液为中性,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准确,你认为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甲同学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时,缺少一项操作,应边滴加盐酸______(2)乙同学做实验时,先用试管取2mLNaOH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一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酚酞除外)为______(填化学式).(3)丙同学想知道乙同学使用的是哪一种酸,他取(2)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下列空白:
用试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①__________.
使用了稀H2SO4
用试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圈__________.
使用了稀HCl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和方法,注意操作规范.填写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意外事故或造成的不良影响:(1)用手拿砝码:______;(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______;(3)铁丝与氧气反应的集气瓶中没有放一些水或铺细沙:______.
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______.(2)从细口瓶倒液体标签要朝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3)蛋黄派充氮气包装,其原因是______.(4)白炽灯泡钨丝上放少量红磷,其原因是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钠吸收二氧化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