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杰吧高中的门牌号是啥?

运城中学_百度百科
运城中学是,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劳模单位”、“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示范高中”、“全国体育传统校”、“国家级课改实验先进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曾为“”。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146个教学班,在校初、高中学生共计6734人。2014年,运城中学的运城二中(即初中部)被更名为&运城力行中学&。
该校始建于明朝年间,迄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以来,运中这块古老的学府圣地,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81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先后被收入《中国名校》、《中国教育大词典》和《中国著名中学》等书,两次被评为山西劳模集体。高考成绩连年上升,95年达线327人,96年达线488人,97年达线528人,98年骤然增至626人,连续四年雄居全省之冠,英语实验班的高考达线率高达98%,考入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等名牌大学的学生人数也在全省名列前茅、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在古老的河东大地掀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运中潮”。
运城,古称河东,襟盐湖而带黄河,通三晋而达豫陕。河东故地,是华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人文之乡。
运城中学的前身为创建于明朝正德9年的河东书院,几百年间几经搬迁,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运城中学再次恢复建校,先生亲笔为运城中学题写了校名。
2001年10月,以张汉语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后,提出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规范建校,改革活校,质量强校”的二十四字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和办学方针,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科学管理,开拓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们公认运中的老师有“四劲”:一是有撑劲;运中的教师永远有一股不服输,不甘落后的劲头。二是有苦劲;运中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要求标准高,教学管理严格,但运中的教师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斤斤计较。专管教学的校长宣布,只要有学生在,教师就必须在,校长就不能走,年级组、教务处的领导就不能离岗。三是有干劲;运城中学教师的干劲在河东教育界是有口皆碑;甚至家长们都说,上运中,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是锦上添花,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是雪中送炭。四是有“爱”劲。运中的教师爱学生,是早就出了名的;学生病了,他们熬药;天气热了,他们供水,学生拿钱多了,他们给保存起来,学生有困难了,他们会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真可谓无微不至,爱生如子。而运中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深得教育界同行和社会各界好评。在原运城地区教委组织的两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中,运中都取得了全区最好的成绩。2000年5月份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运中取得了高中组市里第一名,省里两个二等奖;另外,在省优质课赛讲、教学能手比赛中,运中均名列前茅。学校老师共在国家、省级以上教学刊物发表和出版的教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达400多万字。
“运中的教师”这一称谓,在运城已成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代名词。运城中学现有教职工200余人,这是一支德艺双馨、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在130余名专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60余人。其中享受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12人,省级教学能手18人。他们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敬业精神强,在河东大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素质精良,在河东大地有口皆碑。现有教职工532人,专职教师430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10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0人,省级教学能手26人,同时每年聘有多名外籍教师。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学校的高考成绩一直名列省地前茅,共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万余名。2001年运中毕业生高考达本科线794人,占全市1/4,创历史最高年。2002年又以702人的好成绩为河东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变化巨大,发展迅猛,教育教学成就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劳模单位”、“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全国体育传统校”、“国家级课改实验先进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146个教学班,在校初、高中学生共计6734人。恢复高考后,10000余名学子从这里升入了大学,140多名英才从这里考入了清华,走进了北大。高考达线人数曾连续五年雄居全省之冠。运城中学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河东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校“九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文明程度建设步伐,加大素质教育力度”的奋斗目标。学校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东校区于2003年3月破土动工,占地207亩,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投资1.8亿元,2004年秋投入使用。不论硬件设施,还是校园环境和那些沿海名校相比,毫不逊色,在山西更是堪称一流。
黄孟强校长
汉族,1961年1月出生,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1982年7月毕业于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同年参加工作,199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中学物理高级教师,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现任康杰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82年8月在康杰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1992年任康杰中学教导处副主任,96年任康杰中学教导主任,97年康杰中学校长助理,2000年至今任副校长,03年兼任康杰中学党委副书记.2012年任康杰中学党委书记。2014年任运城中学校长。
胡随社,男,1964年2月生,汉族,盐湖区人,中共党员,
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毕业于山西省师范大学政
史系,1998年—2000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
2000年—2001年在北京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历任运城中学政教处主任,党办主任等职。2000年7月任运城中
学副校长,2008年11月任运城中学党委书记。并出版多部
论著,担任两项省级科研课题负责人。先后荣获运城市十大杰出青年,
青年突击手,山西省优秀政治教师,山西省政治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山西省夏县人。1982年毕业于,中共党员。1990年7月开始任运城中学,1994年任运城中学政教处主任,1995年8月任运城中学副校长,2001年10月--2014年任运城中学校长。 该同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提出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规范建校,改革活校,质量强校”的二十四字办学方针,使学校教育与教学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科学轨道。他还大胆进行办学体制创新,组建运中控股的运城市宏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运城新规划区征地256亩,投资1.3亿元建设运城中学东校。
山西省人。196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共党员。1989年任运城中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l 992至2001年任运城中学校长。该同志具有坚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任职期间,提出了“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加速文明程度的建设,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全力培养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曾创造了高考达线总人数连续四年在全省夺冠的历史纪录。该同志荣获“十佳校长&、“省优秀校长&的荣誉称号,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40年生于山西省。1 964年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历任中学教师、、运城中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 973年1 2月任运城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该同志知识功底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是个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开拓型人才。在拨乱反正、教育改革工作中带头实干,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8-- ) 山西省运城人。194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71年一1989年任运城中学校长。在教育工作中,他带领“一班人 &和全体师生,奋 力拼搏、积极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管理工作,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使运城中学进入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行列。自恢复高考十几年来,成绩一直名列省、地前茅,学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本人也荣获省、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中学模范校长等光荣称号。
(1924-- )山西省人。南京大 学毕业,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工作时任教师、运城中学副 校长。 1961年至1962年,主持学校全面行政工作。1968年至1971年任运城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该同志治学严谨,工作认真,正确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文革”后期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903年生于山西省。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在、、师专任教员或校长之职。1963年任运城中学校长至文化大革命。该同志治学经验丰富,严格管理教育与教学。亲自代课,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对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l916年生于山西省沁县。中共党员,高中学历。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后,曾当过区长、文教科长、县长。年任运城中学校长。组织制订了“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挖掘内部潜力并于l956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全校呈现出团结、勤奋、活泼向上的蓬勃局面。
l913年生于山西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年任运城中学校长。该同志是 l 952年运城中学恢复建校后的第一任校长。当时学校建在盐池边,他动员师生发扬抗大精神,用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修建校园。1953年在运城东门外征地117亩,建设了建国后运城中学第一个标准化的新校园。
()山西省芮城县人。留日归国后,曾任嘉康杰创办的教务主任、中山中学校长。1934年任山西省第二中学(后改为运城中学)校长,制定了“知耻力行&的校训和校歌。
河东书院书楼
运城中学东校区地址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魏南大街
邮编:044000在山西省康杰中学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按投票排序
170 个回答
简单概括就是一句话:提前感受大学生活。---------------------------------------------------------------------日03:20:30更新:你在大学里能找到的,在康中基本上也都能找到,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在这里最重要的收获是人脉,还有思想。这是很多人家砸钱非要让孩子上康中的原因。当然也有人不争气瞎混过三年,我说了康中跟大学一样,进去出来什么样看自己是如何选择的了。(小学初中就常常听人家说,进了康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校门,我笑而不语)(接上句:那没考上好大学的一定是另一只脚被门槛绊住了)另外关于康中这两年的一些变化1.康中现在已经不分部了,一个年级在以前的一个部里。2.教育改革,上课形式改为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讲,老师只是指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全靠自觉,硬逼着没用。不少家长对此很不满3.周六那半天也不上课了,周五晚上就放了。4.貌似各种社团和活动越来越多了我懒,懒得写点什么。Mac上只有这几张照片。大图杀猫,原图1M~2M起这桥是我们毕业以后建的,还真的就叫康桥。这是我在一个暑假的晚上照的,大概前两三年吧。这桥是我们毕业以后建的,还真的就叫康桥。这是我在一个暑假的晚上照的,大概前两三年吧。左边是家属区,右边是宿舍。这围墙是后来加的,我们上高中那会儿还是栏杆。左边是家属区,右边是宿舍。这围墙是后来加的,我们上高中那会儿还是栏杆。小树林现在很茂盛,中间修了路,建了亭子。这里没有图,只是看到上面的图想起来了。小树林现在很茂盛,中间修了路,建了亭子。这里没有图,只是看到上面的图想起来了。很喜欢这种两边大树茂密的树荫下中间一条小路。很喜欢这种两边大树茂密的树荫下中间一条小路。上面三张都是去年夏天大学毕业之后回去照的,就像周末的中关村软件园一样,环境优美、安静舒适。上面三张都是去年夏天大学毕业之后回去照的,就像周末的中关村软件园一样,环境优美、安静舒适。最后,来一张老校的大门。大概是04年新建的校门,后来康杰二中在这里,这张照片也是去年那会儿照的,那时候由于政策原因已经被改名运康中学,竟然和运康锅巴一个名字。(图中人物我不认识,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一定第一时间撤下打码)照完这些照片我就一个人来到帝都做北漂程序猿了。
贴我在另一个回答下的答案吧,虽然偏题,但这就是我的母校的故事。我所在的重点高中建在并不繁华的郊区,旁边唯一一条比较热闹的街叫雷达街。啄木鸟,球际,新世纪,这些网吧在学生中朗朗上口。经常发生老师随便进一个网吧抓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的。唉,这群笨蛋。其实在我玩游戏打dota之前,我是无法理解那些所谓沉溺的人的,毕竟,我也是中考市里面第二名来到高中的呀,懵懂的乖乖孩,如此。我的寝室里只有两个人,另一个是当时的第一L君。他崇尚科学,精于演算,思维严谨,思想成熟,老师一直觉得是个苗子。但,他喜欢玩游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六和下午我一起学完奥赛他就没影了,第二天早上回来一睡一整天,晚上疯狂补作业。日复一日,周始一周。对,后面的故事是这样的:高二的时候,L不再是重点班了,遇到了一群也喜欢打游戏的同学,比如D君,Y君,都是学校里有名的,dota玩得就更多了。后来老师也不怎么管了。到高三以后,L连奥赛也不学了,甚至文化课也不学了,高三的下学期,他就回家了。而他那群“狐朋狗友”,也有好些都在高三不学了。故事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但看官,您不觉得最后一行的引号很奇怪吗?高二开学,L参加选拔考试成功从重点班加入刚组建的实验班,班级里的很多男同学和他一样也喜欢玩游戏,和他一样,都是学校里星光熠熠的神。后来班主任发现后,让班长负责监督,然后班主任就一直认为不是很严重。没错,我就是那个班长。高二的时候,L参加数学竞赛全国联赛活得一等奖,成为学校里第一位高二就获此殊荣的孩子。于是,高三L准备保送生考试才没有学习文化课。老师说,当时保送生考试所有考生的卷子都有待商榷,只有他的卷子,考官看后直接要人。他被保送至中科大学习他所热爱的物理,高三再无劳顿。他的那些所谓“狐朋狗友”,保送的保送,高考的高考,无疑康庄大道。而他们,每一周都会上线打dota,很多时候,通宵达旦。这就是我要说的故事,就是这么赤裸裸残忍的现实。那些L的资质平庸的也跟着他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后来再不曾有听到什么消息。其实我也发现,就算讨论游戏,L也更加深刻,让人更愿意听。他很努力,他们都很努力,所以,当他们通宵玩游戏的时候还能取得好成绩时,外人看他们才觉得毫不费力。更何况他们本来就高人几多的天资。创建于 再致谢母校。春春夏夏秋秋冬康杰早读路 图片来自网络冬康杰早读路 图片来自网络
刚答这个问题时貌似没有几个人关注,这几天突然就有好多学长学姐来关注。得到这么多赞诚惶诚恐。自己所知甚少,答的也是选择性记忆留下的事情,也很害羞(呃…熟人会比较好认出吧。所以就匿啦。也许康中三年里大家或静默或张扬,也许现在大家或漂泊或安定,也许当年痛彻心扉地爱过恨过,也许现在依然有情愫萦绕在心或看淡一切…但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无论天涯,祝你现在将来一切都好。康杰学子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更新线。。]从小县城的初中考到康中,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康中时说的第一句话“好大啊”。的确,康中有大气的大讲堂,有大气的教学楼、操场、宿舍楼、食堂,有飘着荷花的小池塘,有适合好基友聚会小情侣幽会的小树林,还有很多可以用来背书散步的小花园。先说学习方面吧。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还是分部的,有一部二部三部以及实验部,一二三部又各自有普通班和重点班。康中的硬件设施除了教室里没有空调这一点经常被学生吐槽,其他都是棒棒哒。教室里有许多大学都没有的自动黑板擦,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所以上课、看电影等等都是很方便的。优秀老师也很多,遇到的老师也都很耐心,有很多可爱的老师,比如上课几乎不写板书不写公式证明过程喜欢唱歌的物理老师铁峰,普通话不标准很严厉却很耐心的地理老师良田爷爷,颇有魏晋风度的朱岩老师,以及关心学生身心发展会开各种有趣讲座的柴海军老师……总觉得,康中很自由,你有想法就会找到可以和你交流使你受益的老师,也可以从同学身上学到很多,不管是在普通班还是重点班。我是从二部的普通班考入实验部的,不管是普通班还是重点班都有很棒的老师,都有学霸,有整天玩耍的人,只是普通班氛围确实轻松一些,重点班尤其是实验部里的班级竞争更激烈一些,学习氛围更浓厚一些,也更自由一些。现在新校长改革,实验部被取消,三部也合并了,按照年级来分部,也开始实行学本教学,褒贬不一。总之,只要努力,只要想学,总会有收获。生活方面呢,宿舍里空调暖气都有,楼管阿姨也很热心,学校里也有陪读楼。唔,有大澡堂,学校里也有理发店、超市、ATM机、邮局……很方便。学校里的餐厅也是很赞的。一楼的胖嫂盖饭已经成为康中的标志之一,二楼的崔姐盖饭、香米饭都是很好吃又实惠的,现在好像也有了各种披萨……写到这里想到大学的食堂又贵又难吃好心塞。康中很美。春天的康中是最有生机的,小花园里、路旁的玉兰、桃树等都会开花,最喜欢在花园里背书,风一吹花缓缓落下来,那种美好的感觉许久都没有了。冬天下雪的话在操场上打个雪仗或与好友安静地散散步都是极美的。高二时可爱的老班曾带我们上课时出去打过雪仗,哈哈,好怀念呢。总之,有很好的生活环境让你可以安心学习。其他呢,广播站电视台社团学生会也都有,有兴趣去玩玩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高一高二我在广播站玩耍了两年,从第一次小心翼翼紧张甚至颤抖地播音到后来在台上淡然地演讲,在广播站的确得到了锻炼。现在广播站好像还请了中传的老师来指导学生。总之,课外生活也是很丰富多彩的。写的可能不是很条理,也没写过什么来纪念高中,就凑合着看吧,没想到在知乎上还可以碰到校友。康中在全国可能不是很有名,但仍记得高一老师对我们说的“康中就是大气,不仅学校大气,你们走出去也都是大气的。”一入康杰门,一世康杰人。我会继续努力奋斗,也相信无数康杰人会继续努力。附康中夜景,图片来源见水印。还有前天回母校时拍的照片。还有前天回母校时拍的照片。走了两年的路校门
我大一在1部 后来在实验部 在康杰 学习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就是可以全面发展 我当时是文学社执行社长 还有其他的兴趣社团 让我觉得 并不比我所在的大学差 甚至更好 因为文理科生都多 而且学校很支持 很想念大家
体验啊,上了两年半被开除的体验其实还是蛮特别的,被开除后觉得康中其实还蛮好的尤其是康中的食堂……到了县里上高三感觉像回到了小学五年级。被开除是因为给女朋友过生日闹大了不开学校脸上挂不住。改匿名了,知乎只看不说,大家没关注的必要。你们还记得我年少轻狂时做的傻事非常感谢,虽然没有与她走到最后,但是后来我想,在我们十六七岁根本不懂爱的年纪,我们确实相爱了。祝好。
追逐雄鹰的翅膀,心把梦想释放。风华苑的晨曦,伴我们扬帆起航。烈士光芒,点燃磅礴力量。聆听黄河召唤,用知识将未来担当。把“康杰人”熔入我们的信仰,风雨中不再忧伤彷徨;把高山踩在脚下,挺起脊梁让青春闪光。拨动千年的沉寂,续上一曲华章。岁寒苑的风骨,化作百转柔肠。伴读垂柳,轻弹江山如画。穿越学海浩瀚,用责任为民族续航。把“康杰人”熔入我们的信仰,风雨中不再忧伤彷徨;把高山踩在脚下,挺起脊梁让青春闪光。先占个坑,有时间再答
如此多校友已回答,让我忍不住想来答上几句05级,一部,上个月还去空港新校转了一圈。这里遇到的优秀的人太多这里留下的回忆太多这里交到的好朋友太多十年过去了,心仍在康中,读康中,不后悔。老朋友们,我在天津,为未来也为梦想,很想见你们,哪怕坐在边上一言不发,看着大家能聚在一起,我也很开心。
今天最后一节又被我愉快的旷掉了,不知道该对网页再做些什么,能想到的文章也打了七篇半了,所以回答下这个问题好了,这样在星期二的时候有人可以在信息课上看到它来康杰一年半有余,在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从此不一样了,丰富度超过我那狗血滥情的前半生(?)若干倍啊。首先是环境,当年离统招线差一分的我本来笃定要去运中了,某天来大康转了一圈,进入大门看着花季广场两边雕塑和教学楼,我想:嗯,可以考虑一下么。路过生活区和食堂的时候,我想:嗯,就这吧。为了今后三年的饮食质量,不是,生活质量,来大康,不后悔。(当然后来和节操去运中玩耍,觉得那边食堂也太棒,感觉挺干净。。)在高一,有幸遇到几位老师,让我觉得之前那几年的积累,大概就是为了遇到她时可以让她注意到我。没错就是薛馥秀老师,那么多人口里的“薛特”,我的薛。高一第一学期结束以后,我们以为要分班,我是班里唯二选文科的人,惴惴地去找她,问她会带那个班。“可惜了你,怎么要选文科呢,要是选理科多好,我一般都带理科的。唉,我本来还觉得,你在哪个班,我就去挑哪个班带呢。”不管这话中安慰的成分有多少,能听到这样的话,这样的叹息,我真觉得此生足矣。张世温,另一位高一的特教,会伴随我三年的特教,我原本以为他只是在学术上认真,上学期末我才看到另外一面。葫芦娃那段时间学的不太好,他把她叫去说了些话,给了一张学校制式的明信片。之所以说那是爷爷的另一面,是因为上面那首藏头诗,四句,藏头是“葫芦进步”。爷爷是会跟班主任要每个学生照片和名字的人。我之前从未意识到,他对课程本身以外的事情,也认真至此。我以前疑惑,理科的课对他来说也不难,要讲的东西还是那么些,为什么他会选择教文重。现在我猜,可能就是对学生也要认真的缘故吧。理科学生太多?还有讲课激情澎湃,隔壁楼四层都能听到的杨俊恒~虽然给他当班长会累成狗,可是回头想想,不是那样的经历,我怎么学得会如何跟一群桀骜又可爱的人打交道呢?大康的机遇很多,如果能抓住,人生可能会从此都不一样吧?刚才那节课上,团支书让每组选一个人,写一百字的事迹简介,有人让我写,我开玩笑地说:一百字,任何事都写不完啊。看看我都干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高一,参加风华苑、导演和翻译唐风婚礼、和徒弟还有小裴坚持夜跑、和同桌GEEK侃物理、被量子力学刷新三观、排音乐剧、给最终登上大舞台的音乐剧当音效剪辑和控制师、养成了对科幻的兴趣、自己的散文被印成铅字、独立主讲一次活动、和一群优秀的人竞选执社、人生第一回给班里那群牛人开会并调戏天真二骄傲的曹哥、熄灯以后在舍友的帮助下洗头发、跟一群还不熟的人大冒险输掉被迫演分手戏并同唱Someone like you……跑题了,只是有意思的东西,不都是机遇,但也得抓得住。昨天葫芦娃指着我说“卧槽省奖要是算的话那妪然都有俩了!”(真不是炫耀)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在这里跟你们一起玩,居然还有这种福利。不过目前来说,最大的福利之一是在八号楼的四层上课,我常去的年级组是二楼,下楼即抵简直太幸福……嗯,还有就是,邀请我的那位同学,这是在这里最最大的福利,没有之一。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悄悄地招手,作别空港的云彩。那郭姐胖嫂的叫喊,是饿殍们的天籁;烤吧水吧的饭香,在我的心头荡漾。修鞋配钥匙的小伙,洋洋地拿着笔记本招摇;在哈佛大道上,我甘心开车卖红薯。那信息楼的机房,不是教室,是免费网吧。揉碎在电脑前,玩着魔兽QQ恋。寻恋?打一只手电,向小树林更深处漫溯;手里拿着P3,在漆黑浪漫里放歌。但我不敢放歌,悄悄是保安的最爱,楼管也叫我关灯,黑暗是每晚的康中!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摆一个书摊,不带走一片废纸。
第一次答。一部09年毕业。偌大的校园每天早上七点以前的走进新时代下雪后的天台食堂的香米饭一超的冰糕小哥早上背诵的古文自习传阅的看天下看电影放松的课间操时间晚上操场的情侣操场花园围栏外的馍夹菜雷达街的大盘鸡和网吧周六中午校门口堵地满满的车一部一号楼四层阳台写满我爱你的墙早上操场的体训生迟到最怕见到的露露校服上的天才涂鸦校园里的烟花孔明灯汶川地震后某晚裹着毯子跑下楼的骚动清泉的能行听懂吗对你们不起得数学者得天下整班同学被逼每天背英语后成绩的突飞猛进全自动的黑板擦中午用来看电影听音乐的多媒体早上背书脚下踩的中国地图周六晚食堂门口放的露天电影毕业后宿舍装的空调和新盖的陪读楼每周的二十一世纪英语报物化生实验楼和康杰大讲堂里的图书馆可以参加的各种社团国勋看着题皱着眉头说这题真恶心球场上阳光下打球的少年如果可以选择,我愿从康中某节课上的梦中醒来,揉揉惺忪的睡眼,看着旁边阳光下的少年,打着哈欠对我笑。
我念书的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改革,校风民主开化,因为有个好校长,后来校长调到运城市教育局当局长了,(好像是……)学校管的并不是很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时高三我也没有很紧张,而且实行分部管理,又称校中校,大家互相竞争共同进步,(我在三部,人称“天堂”, )在高中看到了或者听说过很多优秀的人,自己心里也有很多感触,会发现很多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当然也有很多土豪同学……还有我们学校也是漂亮的不要不要的! 小树林小亭子人工湖康桥,绿化面积百分之八十五,占地五百亩,宿舍有!空!调!这个配置放山西省绝对是一等一的,二三流的大学都比不了~最重要还是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值得一生深交的朋友,那里是我重新开始塑造三观的地方,愿每一个康杰人都安好一入康杰门,一世康杰人看到好多学霸过来回答,好多…学…霸…
百尺大门东坡气,三千清士子美心。以为妥帖。
一入康杰门,一世康杰人康中是个自生自灭的地方,觉得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看你身边的人是怎样的还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我就是在这里被改变了三观的人?_?高一还是一个思想幼稚不会打扮不会交际的女童鞋,三年以后就跟参加变形计一样( ̄(工) ̄)今年刚上大学,刚到在大学感觉跟刚到高一一样,孤独孤独孤独寂寞寂寞寂寞,想回到高中,哪怕是高三?_?放假的时候回去了好几次,最后一次高一开学放假了以后去教室看了,那种暖暖的特别特别特别怀念的感觉挡都挡不住,在学校走一路拿手机拍一路。貌似跑题了。。来来来,我们说正题,首先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上了康中,其次。我到了大学以后才觉得康中的空调那么棒( ̄^ ̄)ゞ再其次,我觉得我以后见不到自动黑板擦了。再再其次,现在的康中在高校长手里已经不再是康中了T^T。再再再其次。。即便这样我还是爱我大康杰(≧?≦)最后!我一定会回来的康杰啊啊啊啊!(☆0☆)
找到最爱的人,找到最好的兄弟。当然,更找到了最好的自己。再也没有岁月比得上。
居然有一个赞好开心( o??o? )=====================第一次回答问题~虽然已经很多人答了但还是来冒个泡。。。真的感觉康中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学习成绩,还有更多东西。我是从康初到康高的,从上康初开始,就知道一墙之隔的隔壁是全省的top school,非常厉害,跟初中靠的近的那两个楼是国际部和实验部;初中的某次什么文艺表演请来了高中部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来,唱的是美丽的神话,觉得特好听。中考报志愿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同学只填了康中一个志愿,在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心中对康中非常向往。最终如愿以偿到了高中去。不得不说康杰一直在努力进行一些变革,我就曾经先后在重点班,实验班,重点班呆过,高三又分了一次班但是成绩不佳因此继续呆在重点班。听说现任校长也在课改之类的,比如说取消分部,改变教学方式等等;也许暂时效果还没有看到,但摸着石头过河嘛,总有到达对岸的一天~优秀的老师同学很多,他们要么幽默风趣,要么经验丰富,总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学习的时候同学互相之间的帮助也比较方便(相比于我们县的高中真的学风好的太多了,哪怕是普通班,哪怕是择校生)。文体活动比较丰富。我参加过的就有运动会,钢琴大赛,绘画大赛,此外还有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五子棋比赛等等,此外各种社团就更不用说了,比较熟的是风华苑,因为总有社刊看。此外也有各种获取自主招生资格的项目,我比较愚钝,那些物理数学生物化学信息竞赛学不来,编程也渣,报的是电脑设计类的动画制作;在当时制作作品的几个月里真的付出了很多,我到现在还记得暑假下课了去吃大盘鸡,几个人一起熬夜到凌晨赶动画,大家偶尔不想做的时候就一起玩彩色砖块比谁的分高……当然还记得,有一次正在机房做动画,收到了暗恋的那个人的告白短信,当时眼泪嗖的一下就下来了(毕竟当年图样,其实现在蛮怀念的)。另,特此鸣谢做动画时的指导老师黄黄么么哒,虽然最终因为成绩没有去用获取的自主招生名额,但做动画的那段时间里,您给了我很多的思路和提示,包括我的主题都是我们一起确定的,真的特别感谢;还有flash这项技能,在大学里我也继续用到了呢。~当然,还记得那段地下恋爱的时光……哦还有胖嫂的盖饭~到了大学才发现,不是每个高中都会有那么多的课外活动,不是每个高中都会给学生像康杰那样的归属感,何其有幸,我的高中时光属于康杰。最后是那句很多人说的话:一入康杰门,一世康杰人。
08届的路过 看了一些评论 感觉已经和时代脱节了~~~不过该感慨的还是有 毕竟是自己待了三年的地方 偶尔想起 还是会莫名的怀念一下呢能记得的东西其实还真是不算少,当时是赶上了改制嘛,越来越严,我们都是叫苦连天的,现在再回过头看,其实就不是那么回事(不过高中早起确实是无比痛苦啊,现在9点起床照样喊累啊)总觉得在高中大家的书生气很重,大家蛮单纯的,做事情不会想的特别多,也可以说是有点呆到了大学以后才能感觉到吧
如果问题换成,在康中得到的最宝贵的事物是什么?那这个答案就很简单了,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答案可能是纪律与服从,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妥。我的答案是:自由。犯了很多错误,也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比到了大学才发现根本不想学那个专业要好。那么自由呢,有老师同学的影响,也有建筑的影响。听起来有点儿故弄玄虚,但是《我的建筑师》结尾这段话可能有人听说过:“对我们这样的国家来说,要有这种建筑几乎是不可能的。在30-50年前,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稻田而已。自从我们邀请他来之后,他觉得他有这个责任,他想要成为这里的摩西。他给了我们民主,虽然他不是一个政治人物。表面上他给了我们这栋殿堂,而实质上却是给了我们民主,我们从这里才开始得以提升。因此,建筑本身无关轻重。他并不管这个国家有多少钱,或者他是否可以完成这建筑,但是他就是有办法在这里完成它。这是他最大的计划,在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当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影响了那个决定,但是康杰的建筑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是最重的那颗砝码。就像在康中和运中之间犹豫的时候,也是康杰的建筑帮我做出了选择。图纸上的康杰来看看康杰校园本来可以是什么样子吧
&( ̄︶ ̄)& 第一个方案的体育馆真是鹤立鸡群啊 ( ̄. ̄)+
我都想帮它找个缝儿钻进去。。。于是校领导就很机智地把田径场挪到了体育馆的位置,在田径场的地方建了家属院 []~( ̄▽ ̄)~*不过田径场西面那个篮球场是一个比原方案里的小田径场更实用的设计。说回来,建筑师为什么要把田径场放那儿,估计是因为轴线的关系,很明显一横一竖两条轴线,不做个教会学校真是可惜了(→_→) 竖向轴线是礼仪性的,横向依次排列着学习、休闲、生活三大功能分区。如果我们的校长是个理科生,那估计就是这个方案了,只有体育馆需要改。但很明显领导们比较文艺╮(╯▽╰)╭然后中间最重要的那条横向轴线就被家属院和两个小园子搞得分崩离析了 ( ̄. ̄)从下面那张图可以看到,虽然本来的棋盘绿地也略显愚蠢,不过改动之后最大的缺点就是图书馆和行政楼之间那个大楼梯基本没人用了。北边那个小花园也很少有人去吧。对这条轴线的破坏在康桥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大家想象中的康桥该不会真是这个样子吧Σ( ° △ °|||)︴从这座桥也可以感受到两边小花园的境界了,还有多少人记得两个小花园的名字?除了这个小水池是不是很难想起别的细节了?人家原来可是长这样儿的人家原来可是长这样儿的领导们觉得需要中国特色可以做成这样儿的领导们觉得需要中国特色可以做成这样儿的当然领导们如果认识到那个小水池其实并不是一条河也可以做成这样儿的。比那个矫揉造作弱不禁风的毛毛虫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 ̄)~* 当然领导们如果认识到那个小水池其实并不是一条河也可以做成这样儿的。比那个矫揉造作弱不禁风的毛毛虫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 ̄)~* 怕掉水里这样儿的总可以了吧怕掉水里这样儿的总可以了吧觉得不够有文化就搞个这样儿的算了。那绝壁是文艺到姥姥家了 ( ̄▽ ̄)" 觉得不够有文化就搞个这样儿的算了。那绝壁是文艺到姥姥家了 ( ̄▽ ̄)" 在后来的平面图里体育馆已经改得跟周围和谐多了,小田径场也变成篮球场了。宿舍本来估计是男女分区的,在左上角和右上角,学校领导喜闻乐见地把大家放在了一起,甚至有同学还用了几年女生厕所 []~( ̄▽ ̄)~*当然领导们也为放烟花的那哥们儿创造了机会,本来的方案里的楼间距估计是不够男女生宿舍开关灯玩俄罗斯方块儿的
 ̄▽ ̄现在就只剩中轴线、大讲堂和教学区没改过了。 ( ̄▽ ̄)"中轴线本来的尺度感觉从图上看是相当好的,和教学区间的横向轴线结合地很好。当然现在这是一个很不人性化的广场,基本上平时没人会在中间走,因为如果你很远就看到同学,打招呼吧,他听不到,不打招呼吧,他又看到你了,有没有很尴尬 ╮( ̄▽ ̄)╭ 而且地上的瓷砖很滑有木有  ̄▽ ̄这个大广场最大的作用就是:课——间——操,每当此时,我总不由地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经典片断,可惜三年间并没人入侵播音室来段儿莫扎特听听。 ( ̄▽ ̄)~* 教学楼间那个横向次轴线就是迷路的关键啊。我甚至能想象到有天早上建筑师刚为领导们的康杰速度刷了个夜,结果领导又来要求什么“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儿”、“不够大气”。。。然后机智的建筑师就提了个建议:我给你们把教学区中间的这几个小广场也给去掉改成小路好不好啊,这样变得更紧凑。(主要是省钱啊  ̄▽ ̄)甚至还能猜想建筑师还买一送一送了领导个点子,我们这条水泥路不如叫 哈佛大道 吧 ,领导们瞬间动心了有木有,不花钱也能高大上啊  ̄▽ ̄如果那些轴线和节点没用的话建筑师也不会免费去做景观的事情了,那些大小不同的小广场小花园就是用来防止迷路的啊。你看看建筑师觉得差异还不够大都把体育馆的方格子扭了个角度。结果校领导沉醉在建筑师的贴心建议中。他当然不会知道这是建筑师们世代相传的恶趣味 &( ̄︶ ̄)& 最有恶趣味情怀的建筑师很可能是密斯,他用自己的设计勾搭了一位女医生,房子盖出来女医生很无语,跟鱼缸差不多,从此人生变成现场直播啊
 ̄▽ ̄女医生默默扶了扶自己的玻璃心,那我挂窗帘儿好了。密斯淡淡地笑了,我根本没留装窗帘儿挂槽的地方 &( ̄︶ ̄)&所以不要跟建筑师比任性哟~其实迷路也不见得是坏事儿,目前中国唯一得到建筑界最高奖项认可的建筑师——王澍,做的国美象山校区中的几栋教学楼,保证你找不到教室。( ̄▽ ̄)" 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至少你不用跟人家讲,我们幼儿园的教学楼是个工字楼,小学的教学楼是个工字楼,初中的教学楼是个工字楼,高中呢,教学楼是个工字楼,大学教学楼无疑也有工字楼
 ̄▽ ̄你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的高中是九宫格布局,起源于《河洛图书》,被誉为“宇宙魔方”,号称中华文明的源头哦,有木有很nb &( ̄︶ ̄)&,虽然这种布局天生就很容易让人迷路,即使加了很多不同的小广场和标志物也不见得能完全解决问题。更何况领导们把这些都统统去掉了  ̄▽ ̄"结果变成了九个格子里只剩五个使用频率比较高。按照之前的方案的话应该是不会出现每天晚上xx大道上人头攒动的盛况的。不过这样儿也挺好玩的。 ̄▽ ̄当然中轴线的改动丝毫不逊色于横向轴线。效果图可是这样儿的。实际可能跟这个差不多。实际可能跟这个差不多。不知道领导们有没有感受到水池子被放错地方了。然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大而无当的广场和很多可以讨论政治问题的小树林,领导们真是费尽心机为大家创造机会啊[]~( ̄▽ ̄)~* 结果中轴线变成了这样的。。。然后我们就只剩教学区完成度比较高了,好在九宫格局基本上也保留下来了,建筑师还是有办法或多或少留下自己的设计的。当然改动那么大可能跟学校的资金也有很大关系,原来的那些水池子、外部空间可是需要很多钱的,不过貌似树也很贵( ̄. ̄)+ 就算领导们比较务实好了  ̄▽ ̄不过就算这些所有所有的被砍到只剩下九分之二的教学区,康中依然很可能是整个运城最棒的校园。我也分不清这是褒是贬了  ̄▽ ̄/// 角落里的康杰第一次来康中的时候,走到花季广场,抬头一看,就看到远处实验楼的玻璃体在阳光下闪耀。之后环顾四周,又被那个楼梯间的红色框架吸引了。当时完全猜不到这两个地方的真正功能,发现了之后还是微微有点儿失望的。后来的每天早上,都会在这儿早读,像海中的一个小岛。有时候也会在这儿,看着迟到的人从路的尽头匆匆出现,或者中午吃过饭后悠闲地走来。两个同学走在不同层的走廊上,不知道他们曾经有多近。吃完饭走在楼梯上,想着远方到底有多远。徘徊在奥赛教室外美丽的天窗下,思考着自己的选择。在教学楼之间的洞口间不断穿梭,期待着自己的进步。看着屋顶沧桑的屋架,和大家留下的心事。还有就是一层像地下一样安宁的走廊,微微泛潮,伴着羞涩的点窗。一层尽端天桥下的空地,摆着同学们的单车。有时候老师站在南边的小阳台上,用目光审判着迟到的同学。另外一些时候同学们站在那儿,目送着远去的老师。食堂三层靠窗的座位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角落。毕业后有年寒假,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些只字片语,又探寻了这些角落(比想象中多很多),想象着自己和他们的距离。再后来,逛王澍的象山,也在屋顶上发现了一些角落。屋顶果然充满了情怀啊 []~( ̄▽ ̄)~* 回忆中的康杰真正让我感觉到康杰是康杰,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的时光,可能是在校史馆中慢慢辨认着前辈们的事迹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吧。
康杰很大,大到摸不着边界,大到很难知道自己的边界,大到老师有时候都高估了学生们的边界,大到大家总以为将来会很美好。
然后,多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候都有点点失望。
世界很大,康杰只是个起点。
康中是胜利的,二部是光明的,81是刚强的!好怀念!哈哈o(≧v≦)o
可以说是康杰改变了我这一辈子(一辈子还没完但是这个断论不会错了)。从小县城考上去,一路中考高考千辛万苦再怎么觉得考试不好、教育有问题,可还是觉得这个地方是我一辈子都会感激的。这个学校是我们当地名气最大最好的高中,几乎所有的人提起高中没有人不称赞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这个学校的。新校区非常大,分区分明,甚至比很多大学的建筑都宏伟,我现在的大学便是比不上的这一类(给母校丢脸了,匿了)这些有很多校友都回答了,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从小县城里出来的孩子觉得这地方简直就是圣地!我高中有一阵子梦想就是开一家这么好的学校。到底是怎么好呢?一是师资力量,我上学当时还是有实验班的,实验班的老师全是特级教师或者高级教师(有一阵子我们班全是特级教师教的,现在想来幸福的不能自已,就像在大学里选课抢到了口碑很好经验很多的老师,上课都不敢浪费一分钟,但是其实当时一点也不幸福,因为要高考,所以差不多就是题海啊题海,特级高级教师觉得题目很简单啊就那样神奇的算出来了,我在台下目瞪口呆啊,周围各种清华北大的同学各种附和啊,这种日子我终于过完了!!!嗯,挫折使人成长!!),普通班的老师呢也非常好的,几乎没有不喜欢的老师!!对当时不喜欢的老师现在也很体谅老师的辛苦,唉大家都是螺丝钉就不互相难为了,。。。二是环境非常好,教室,教学设施,图书馆,机房,宿舍,食堂都很不错,篮球场足球场,排球网球场地都有,没有游泳馆是个缺陷,不过北方全是旱鸭子有游泳馆的地方很少很少的。封闭式教学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住寝室,嗯,比大学寝室和谐了许多许多,完全没有过不去的矛盾呢,我也不明白为啥现在寝室各种不舒心(貌似因为本人女性吧,这个胸襟还真是没有男孩子大)。三是同学都非常非常优秀,中考分数就是拔尖录取的,几乎尖子班就是各个地方的前几名,没错,以后在各地的大学里依然年级前几奖学金呐比赛啦program啦公费交流啦保研啦出国啦好工作啦不在话下(本人例外,非谦虚,大神真的非常多),所以你想一想啦你的同学都非常努力啦,你怎么还有心思睡大觉呢,竞争非常之大(我记得我周末的时候都在教室里坐着学习,很累,很爱吃零食发泄,胖了十斤之多,现在总算是没那么重的学业,却再也找不回那种杀完所有练习题的快感,真的是快感,我就是有点丧心病狂,好像同学们也差不多,都压力比较大,所以元旦晚会什么的都比较欢乐,集体活动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快毕业的几天都一直在学校里,我四处转转,看见高一二的小朋友,真羡慕他们,教室里面坐着,眼前有一道要攻克的难题,这感觉不能再好。高中同学联系大概就是小团体比较多,班级聚会机会特别难得,因为总有人来不了,而且来了的也只是跟关系好点的在一起说说话叙旧,后来就变成了打电话,只剩一两个常联系的人了(本人还是比较孤僻,维持太多社交不能再累,有一二知心好友就好)。总之,同学之间毕业了以后虽然没有了朝夕相处,和在学校里面也没有太多区别,一个电话,帮忙都不用寒暄,很爱我的同学们。还有很多学习数理化计算机奥赛的同学,人人都不敢松懈,我听说好多从小学就学奥赛的,大神实在太多太神。貌似跑题了,感觉上这个学校期间,整个人就变得比较自卑,自己不是人中龙凤,认清了这一点,少了愚昧多了自知,当然眼界打开了也谦虚了不少,不谦虚不行,到了大学我这吹牛的毛病又回来了,唉。当时只能拼命挣扎才不被人海淹没,只能像黑板上写的好好学习才觉得自己以后有出路,人人如此,同学之间竞争不多,都是为了自己拼搏,所以都很融洽,这种意识好像和大环境分不开,到了大学,好多好友为了奖学金保研名额争的头破血流,也终究没有几个知心朋友,唉。高中还是有课余活动的,有人爱看手机小说,有人爱玩游戏,有人打扑克三国杀,有人玩魔方,有人爱化妆穿得也很悦目,有人组建社团出了刊物风华苑,有人英语朗诵获奖,有人打打篮球排球乒乓跳交谊舞,大神实在太多,很多很有意思的人和事,很多不会忘掉的珍贵回忆。这个地方真的很锻炼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杰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