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盐酸摩尔浓度的挥发性的生活实际应用 (2个)

因浓盐酸有挥发性,长时间敞口放置,其质量减小,质量分数也减小.这句话是否符合实验实际?
对啊,浓盐酸敞口放置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这样溶质的质量减小了,说以质量质量分数都会减小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3o大连二模)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1)常用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它能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防止其失效,保存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______.(2)食醋的pH(填“>”、“=”或“<”)______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色,加水后其pH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主要成分是盐酸的洁厕灵应该密封保存,以防止其失效;(2)酸的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醋酸属于酸的一种,所以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且pH小于7,加水后其溶液的酸性变弱pH会变大;故答案为:(1)Fe2O3+6HCl═2FeCl3+3H2O;密封保存;(2)<;红;变大;
为您推荐: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储存时应该密封保存.(2)酸的溶液显酸性,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本题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考点点评: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是学习化学的关键.
扫描下载二维码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2)石墨具有
练习题及答案
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2)石墨具有导电性,这属于石墨的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化学反应CaCO3CaO+CO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吉林省中考真题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⑴密封⑵物理⑶分解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2)石墨具有”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物质的保存、
分解反应、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化学物质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化学试剂应密封储存,为了防止被氧化变质或挥发。有些试剂容易吸湿,如五氧化二磷、无水硫酸铜,要蜡封。
钠、钾等活泼金属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为了防止自燃,要保存在水中。锂要保存在固态石蜡中。
强碱一般不能用玻璃瓶储存,氢氧化钠等的溶液不能放在滴瓶中(配滴管),防止磨砂面被腐蚀,滴管和滴瓶咬和无法打开。但可以用胶塞。
一些药品有剧毒,要加锁保管。
一些易燃品和强氧化剂,要单独存放,温度不得高于室温,保持通风。
易光照分解的试剂用棕色瓶装,橱柜上的玻璃一律涂黑油漆。
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混放。
易爆品(如三硝基甲苯)必须单独存放于地下室。
存放药品的仓库要有防火措施。最好有1211灭火器。
物质保存中需注意:
一、 防挥发:
1 .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 10 ~ 20 滴矿物油,可以 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2 .水封:二硫化碳中加 5mL 水,便可长期保存。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汞旁放 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 .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 密瓶塞,瓶口涂腊。 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 筒口进行 腊封。
二、防潮:
1 .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 该进行腊封; 硝酸铵、 硫酸钠易吸水结状, 倒不出来, 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 也应严密腊封。
2 .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 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 .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 .& 特殊药品 & 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
1 .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 .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 .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 .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 .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 .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 15 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 糟中,上加钟罩封闭。
7 .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8.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细铁粉,进行腊封。
9 .葡萄糖溶液容易霉变,稍加几滴甲醛即可保存。
10 .甲醛易聚合,应开瓶后立即加少量甲醇;乙醛则加乙醇。
四、防光:
1 .硝酸银,浓硝酸及大部份有机药品应该放在棕色瓶中。
2 .硝酸盐存放在地下室中既防热,又防光、防火还能防震。
3 .有机试剂橱窗一律用黑漆涂染。
4 .实验室用色布窗帘,内红外黑双层。
五、防毒害:
1 .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放地下室内,双人双锁,建立档案,呈批取用, 使用记载,定期检查。
2 .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性磷化氢,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贴上红色标签。
3 .由于没有通风橱,经常在地面布石灰,吸附某些毒害气相物质。
4 .浓酸,浓碱、溴、酚等腐蚀的药物,使用红色标签,以示警戒。
六、防震:
1 .硝酸铵震动易爆炸,放地下室中。
2 .自制的大晶体明矾、大晶体硫酸铜,用软纸垫包放大口试剂瓶中,进行缓冲,并按 & 四位 数字 & 进行编号入厨。
考点名称:
分解反应的概念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
比较不稳定的物质,通过分解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物质。
初中常见分解反应汇总
按产物种类多少分类:
一、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两种
1.分解成两种单质
(1)气态氢化物的分解
碘化氢的分解 2HI=H2+I2
(2)卤化银的分解
氯化银的分解 2AgCl=2Ag+Cl2&
电解水 2H2O=(通电)2H2&+O2&
2.分解成两种化合物
(1)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碳酸钙的高温分解 CaCO3=(高温)CaO+CO2&
(2)不稳定弱碱的分解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2Al(OH)3=Al2O3+3H2O
(3)不稳定弱酸的分解
碳酸的分解 H2CO3=(△)H2O+CO2&
(4)含结晶水的盐类的脱水
十水碳酸钠的风化 Na2CO3.10H2O=Na2CO3+10H2O
3.分解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1)不太稳定的盐类的分解
氯酸钾的催化分解 2KClO3(MnO2)===(△)2KCl+3O2&
(2)不稳定酸的分解
次氯酸的分解 2HClO=2HCl+O2
(3)双氧水的分解
受热分解 2H2O2=2H2O+O2
4.有机物的分解
甲烷的裂解 2CH4=C2H2+3H2
二、加热分解的产物有三种
1.不稳定盐类的分解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2)亚硫酸的酸式强碱盐受热分解
亚硫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SO3=Na2SO4+SO2&+H2O
(3)铵盐的受热分解
碳酸铵受热分解 (nh4)2co3=2NH3&+H2O&+CO2&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5)硝酸盐的受热分解
硝酸银的受热分解 2AgNO3=2Ag+2NO2&+O2&
2.硝酸的分解
受热分解 4HNO3=4NO2+O2+2H2O
3.电解水溶液
(1)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2NaOH+H2+Cl2
按反应物种类进行分类:
1.酸的分解反应。
(1)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如H2CO3=CO2&+H2O,H2SO3=SO2&+H2O
(2)某些含氧酸的分解比较特殊,如硝酸的分解:
4HNO3(浓)=4NO2&+O2&+2H2O,
次氯酸分解:2HClO=2HCl+O2&
2.碱的分解反应。
活泼金属的氢氧化物较难分解,难溶性碱一般都较易分解:
如 2Al(OH)3=Al2O3+3H2O,2Fe(OH)3=Fe2O3+3H2O,Cu(OH)2=CuO十2H2O。
3.盐的分解反应。
碳酸盐、硝酸盐、铵盐一般都较易分解,且反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1)碳酸盐的分解。碳酸盐=金属氧化物十CO2&
如CaCO3=CaO+CO2&,CuCO3=CuO+CO2&
K2CO3、Na2CO3比较稳定,很难分解,而其酸式盐较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2)硝酸盐的分解反应。硝酸盐受热均易分解,并放出氧气,其规律大体如下:
活动性强的金属(K、Ca、Na)硝酸盐=亚硝酸盐十O2&:
如 2KNO3=2KNO2+O2&。
处于活动性顺序表中间的金属(Mg、Cu等)的硝酸盐=金属氧化物十NO2&十O2&:
如 2Mg(NO3)2=2MgO+4NO2&+O2&
2Cu(NO3)2=2CuO+4NO2&+O2&
不活动金属(Hg、Ag、Au)的硝酸盐=金属十NO2&+O2&:
如 Hg(NO3)2=Hg十2NO2&十O2&
2AgNO3=2Ag+2NO2&+O2&
(3)铵盐的分解反应。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都有氨气放出:
如 (NH4)2SO4=2NH3&+H2SO4
NH4HCO3=NH3&+CO2&+H2O。
(4)其它盐类的分解反应
如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4.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容易发生分解反应
如 2H2O2=H2&+O2&
考点名称:
物质的性质定义:
关于物理性质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的判别:
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合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热 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KClO3受热达较高温度时,能够放出O2。因此KClO3具有受热分解产生O2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区别:
应注意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两个概念的区别。如灯泡中的钨丝通电时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了金属钨具有能够导电、熔点高、不易熔化的物理性质。人们掌握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就便于对它们进行识别和应用。如可根据铝和铜具有不同颜色和密度而将它们加以识别。又可根据它们都有优良的导电性而把它们做成导线用来传输电流。
例:1 物质的物理性质就是指色味态密熔沸以及溶解度。
2 伴随化学变化的现象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常常伴随物理变化如熔化。
3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是一个过程,物理性质是一个结论。
如,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能蒸发是物理性质。
另外,描述物理性质,往往有&易、能、可以、会、具有&等词。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特点 化学性质的特点是测得物质的性质后,原物质消失了。如人们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测物质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热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测得物质的稳定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氧化性、还原性、各类物质的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的定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化学性质,这种化学性质是由构成它的分子决定的.分子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物质就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但这些结构已经和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同了. &
化学的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应该注意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如蜡烛燃饶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时呈现的现象是它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它的结构决定,而物质的结构又可以通过它的化学性质反映出来。物质的用途由它的性质决定。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性质决定变化;而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化学变化中才能显出化学性质来。例如,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酒精,就能发生酒精燃烧的化学变化;而酒精的可燃性(化学性质)是通过无数次酒精燃烧现象得出的结论。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有挥发性,应________保存;(2)石墨具有”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6当前位置:
>>>酸在生产生活中领域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胃液中有助于..
酸在生产生活中领域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胃液中有助于消化的酸是_________;(2)浓硫酸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性;(3)依据给出的溶解性表,写出一种跟盐酸、稀硫酸都能反应的可溶性盐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①CuO+H2SO4==CuSO4+H2O,②K2O+2HNO3==2KNO3+H2O,③Fe2O3+6HCl==2FeCl3+3H2O可知,常温下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吉林省中考真题
(1)盐酸(2)吸水(3)Na2CO3(合理即可)(4)生成盐和水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酸在生产生活中领域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胃液中有助于..”主要考查你对&&酸的性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定义: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可溶性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Ba(OH)2=BaCl2+2H2O常见酸的性质: (1)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工业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2)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 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②脱水剂: 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③强氧化性: &&& 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我们往蔗糖上滴加浓硫酸,会看到蔗糖变黑并且体积膨胀。又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往浓盐酸中滴加浓硫酸会产生大量酸雾,可用此法制得氯化氢气体。 (3)硝酸也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N2O5,而不是NO2。 &&&&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挥发。打开浓硝酸的瓶盖在瓶口会产生白色酸雾。浓硝酸通常带黄色,而且硝酸越浓,颜色越深。这是因为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光照或受热时分解产生红棕色的NO2气体,NO2又溶于硝酸溶液中而呈黄色。所以,实验室保存硝酸时要用棕色(避光)玻璃试剂瓶,贮存在黑暗低温的地方。硝酸又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只能用玻璃塞。 &&&&& 硝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硝酸能溶解除金和铂以外的所有金属。金属与硝酸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高价硝酸盐,浓硝酸还原成NO2,稀硝酸还原成NO。但是,不管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都没有氢气产生。较活泼的金属铁和铝可在冷浓硝酸中钝化,冷浓硝酸同样可用铝槽车和铁罐车运输和贮存。硝酸不仅能氧化金属,也可氧化C、S、P等非金属。 浓H2SO4为什么能做干燥剂:因为浓H2SO4有强烈的吸水性,当它遇到水分子后,能强烈地和水分子结合,生成一系列水合物。这些水合物很稳定,不易分解,所以浓H2SO4是一种很好的干燥剂,能吸收多种气体中的水蒸气,实验室常用来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如:CO2,SO2,H2,O2可用浓H2SO4干燥,但碱性气体如:NH3不能用浓H2SO4来干燥。 为什么浓H2SO4能用铁槽来运输:当铁在常温下和浓H2SO4接触时,它的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能阻止浓H2SO4;对铁的进一步腐蚀,这种现象叫钝化。 活泼金属能置换出浓H2SO4中的氢吗?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活泼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浓H2SO4和稀H2SO4的性质不同,活泼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只能生成水和其他物质,因为它具有强氧化性。&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的变化:
胃酸:在人的胃液里,HCl的溶质质最分数为0.45%— 0.6%,胃酸是由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的。它具有以下功能:(1)促进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使蛋白质在人体内容易被消化,吸收;(2)使二糖类物质如蔗糖、麦芽糖水解;(3)杀菌。酸的分类和命名 1.酸根据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如:盐酸(HCl)属于无氧酸,硫酸(H2SO4)、硝酸(HNO3)属于含氧酸。 2.酸还可以根据每个酸分子电离出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如:每分子盐酸、硝酸溶于水时能电离出一个H+,属于一元酸;每分子硫酸溶于水时能电离出两个H+,属于二元酸。 3.无氧酸一般从前往后读作“氢某酸”。如:HCl读作氢氯酸(盐酸是其俗名),H2S读作氢硫酸。 4.含氧酸命名时一般去掉氢、氧两种元素,读作 “某”酸。如:H2SO4命名时去掉氢、氧两种元素,读作硫酸,H3PO4读作磷酸。若同一种元素有可变价态,一般低价叫“亚某酸”。如:H2SO3读作亚硫酸,HNO2读作亚硝酸。
发现相似题
与“酸在生产生活中领域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胃液中有助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287814538153723123899259683167551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物理性质.(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烧杯里的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氧气和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讨论后,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3、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要使Na2O2和CO2反应,实验装置中导管口正确的链接顺序是a→d→e→b→c.实验步骤:①按以上顺序装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添加药品;②推动注射器,并将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③一段时间后,在c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且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①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②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实验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氧化物、酸、碱、盐都是重要的无机化合物.请按要求回答下列一系列相关的问题.(1)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______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B.生石灰长期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质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D.铁制品放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2)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______选项ABCD物质橘子泡菜葡萄玉米粥pH2.9~3.53.0~4.03.5~4.56.8-8.0(3)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回答下列问题.A.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简要解释其原因.B.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为什么?C.写出用稀盐酸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4)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______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盐酸(分析纯)化学式HCl质量分数36%密度l.18g/cm3(5)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②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请你写出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6)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A.现要配制9%的稀盐酸120g,需要这种浓盐酸______g;B.浓盐酸使用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原因是什么?C.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将该固体取10g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产生气体质量为2.2g,试计算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克?
(2013?菏泽二模)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图2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后发现位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起来.(1)实验过程中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条件的呢?查阅资料: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1)按图1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的位置;(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2)B装置中浓硫酸吸水干燥的作用,C装置的作用是验证是否还存在水蒸气.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氧气;(2)“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也使棉花满足了燃烧的条件.
(2011?平顶山二模)氧化物、酸、碱、盐都是重要的无机化合物.请按要求回答下列一系列相关的问题.(1)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______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B.生石灰长期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质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D.铁制品放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2)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______选项ABCD物质橘子泡菜葡萄玉米粥pH2.9~3.53.0~4.03.5~4.56.8-8.0(3)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回答下列问题.A.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简要解释其原因.B.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为什么?C.写出用稀盐酸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4)三支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只要加入足量的______就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盐酸(分析纯)化学式HCl质量分数36%密度l.18g/cm3(5)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②烧碱溶液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请你写出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6)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A.现要配制9%的稀盐酸120g,需要这种浓盐酸______g;B.浓盐酸使用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原因是什么?C.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将该固体取10g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产生气体质量为2.2g,试计算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克?
酸、碱、盐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亮亮同学针对本部分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1)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亮亮同学研究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如右表),认为其中的(填物质名称)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填物质化学式)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碱.
溶(2)下图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实质是.(3)硫酸是中学常见的酸.亮亮欲将5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24、5%的稀硫酸,需量取水g,在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亮亮的操作方法应为.(4)在实验室,亮亮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试剂因敞口放置,已部分发生了变质.①为得知该瓶药品的变质程度,亮亮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10g样品(假设部分变质后的样品组成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100g稀硫酸(过量)使之充分反应,发现反应后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7.8g.请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