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问题

关于语文标点符号的一个问题_高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90,628贴子:
关于语文标点符号的一个问题收藏
(你这是征求我的意见呢?还是把你的决定通知我呢?)像这句话标点符号有错吗?我从前好像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有两个问句,只能用一个?标点符号的,但是时间有点久,忘了老师是不是这么说的
1楼 19:24&|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内&&容:使用签名档&&
想了解更多关于 ”高考“的信息,请&或语文疑难问题门诊 - 老师,您好,请问一自然段话中有几句话看哪几种标点符号
老师,您好,请问一自然段话中有几句话看哪几种标点符号
悬赏:0 浏览:3022次 离此问题结束还有:
请问一自然段中有几句话,看哪几种标点符号,谢谢。
TAG:&&&&&& 提问者: - 粗人
- 11-10-19 11:21
欢迎来语文超市免费学习网站提问!
自然段中有几句话主要看的是句号。但是还要根据情况区别,感叹号和问号也有可能是单独的一句话。
欢迎你再来提问。
此问题已经解决!
欢迎光临语文疑难门诊!来这里问你不知道的;来这里给别人说你知道的.
电话:010-05 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版权所有&北京天竹益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当前位置:
>>>读一读,回答问题。标点符号歌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quān);(。..
读一读,回答问题。
标点符号歌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quān);(。)&中间要停(tíng)顿(dùn),圆点下带尖;(,)疑(yí)惑(huò)和发问,耳朵加耳环(huán);(?)命令与感叹(tàn),滴水下屋檐(yán)。(!)
我会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呢□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4.没有了森林,小松鼠到哪儿去住呢□5.没有了松果,小松鼠吃什么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2.?3.!4.?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一读,回答问题。标点符号歌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quān);(。..”主要考查你对&&标点符号&&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常用标点符号及用法: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
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不是一片荒坡吗?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
&啊,那么光明的世界!
用于感叹句或者祈使句。
你给我滚出去!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老师说:“汤姆是一个好孩子。”
&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西红柿……
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
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教委主任亲自撰写了《&少年文艺&》发刊词。
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多种动物。
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铅笔盒里有铅笔、尺子、橡皮和圆规。
& 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的词语。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呀!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问:“老师,‘垂头丧气’的‘垂’是什么意思?”
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日。
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老师大声喊道:“预备——跑。” 标点符号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日,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一读,回答问题。标点符号歌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quān);(。..”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11443856242492476463629763高三语文需要明确的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用法比较常见的错误,详细点。?_百度知道
高三语文需要明确的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用法比较常见的错误,详细点。?
提问者采纳
标点符号的使用,自2004年《考试大纲》又重新作为考查内容,这是一个大的变化。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具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从04年05年试题看,仍然以选择题为主;从备考的角度看,也应该把握几种标点符号特殊用法,只有夯实标点符号的使用基础,才能应对高考题中的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下面举析几种标点符号特殊用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问号的错误用法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例如: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分析:把第一个“?”改为“,”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2.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是不是问句,不要用问号。例1: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例2:如何改善教学环境?需要研究一些列问题。分析:例1是否定式的陈述句,因此“?”改为“,”。例2也是一个单句,“如何改善教学环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后面是谓语,主谓之间怎么能用“?”断开呢?3.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例1:怎么了?你?例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分析:其实这两个句子主谓倒装句,一个句子不能有两个句末点号,因此每句前面一个问号都应该为逗号。即“怎么了,你?”“ 你到过上海吗,小刘?”二、顿号的错误用法A.连词前面误用顿号例如:我国的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前的顿号使用错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B.概数之间误用顿号例1: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例2:全文共六个部分,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两个例句顿号都应该删除,如果像例1,就变成了“十七”“八岁”并列,不合句意,“十七八岁”应是估计的年龄,不能用符号顿开。例2病因同上。)但是相邻的数字连用如果是数字略语,中间要用顿号例如:全文共六个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该句与例2的区别在于“有三、四个部分”是不确指,而“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语意明确,是实指。)C.并列词语做谓语误用顿号例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三个主谓短语是句子谓语,它们的主语是“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因此它们实际是三个并列短句,句与句之间不能用顿号停顿,因此顿号改为逗号)D.集合词语误用顿号例如:全村的男、女、老、少奔向大堤,参加抗洪抢险。(“男、女、老、少”是个集合名词,删除顿号,表示一个整体。类似的还有“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等都不应该用顿号。)E.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1: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例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哈密瓜啊等。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本应该用顿号,但是带上语气词“啊”后,停顿时间变得相对较长因此顿号改为停顿时间较长的逗号。例1可改为“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例2可改为“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哈密瓜啊等。”F.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例如: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层次不清。所以第二层次应用逗号。改为“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三、分号的错误用法A.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使用分号的前提是分句中至少有一个逗号)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例2: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例3: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例1是正确的。例2、例3的分号的使用错误,是因为前后分句中没有逗号出现,所以句中的分号改为逗号。)B.但是有时在非并列关系(主要是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内,应用分号而用了逗号或句号。例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情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个例句中的“但是”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这种轻微转折句,用句号停顿时间太长,割裂句意;用逗号停顿时间太短,反映不了轻微转折关系,所以用分号。)四、冒号的错误用法A.总结上文时,未用冒号例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上文的总结,句号不具有这种功能,所以把句号改为冒号。)B.冒号一般管到句终(即至少管到冒号后面出现的第一个句号),否则不能用冒号。 例1: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姗在一起谈笑风生。例2:为了利用这仅有的一点业务时间,他暗下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读小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在一起谈笑风生”“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不属于冒号提示的范围,因而冒号使用错误。)C.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面应用逗号却用冒号例如:“不要怕。”他安慰我说:“这是个误会,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冒号改为逗号)汉语的基本表达格式是:1.某某说:“………。”2.“………。”某某说。3.“……,”某某说,“……。”五、引号的错误用法A.独立引用,句末标点应放在后引号内例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例句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里面。)B.非独立引用时(引语作为自己的语言的一部分或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引文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外。例1:“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例2: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C.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忘用单引号例如:她站起来问老师:“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例句中“有条不紊”和“紊”都要加单引号,即改为“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六、括号的错误用法A.句内括号——注释句内某个词语,应该紧贴被注词语后面,括号内最后一个点号应省去(!?除外)。例如: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大重要贡献。(“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的句号多余。)B.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符号不变。例如: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这个例句错在把句外括号当作句内括号了,括号内的内容是对前面整个句子的补充说明,不是解说“即兴”的,属于句外括号,所以应把括号后面的句号移到前括号的前面。)七、省略号的错误用法A.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应保留它们。例1.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些列问题需要探讨。例2.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例3.“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三个句子省略号前分别加?。!才是正确的。改为: 1.“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些列问题需要探讨.”2.“风,更猛了;雪,更大了。……”3.“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B.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例如:参加这次国际研讨会的国家除亚洲的中国、日本外,还有来自欧洲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意大利”后面的顿号应该去掉。)C.误把省略号和“等”连用例如:但相反,在有些领域中,人却超过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等(删除“等”,避免重复。)
其他类似问题
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你哪的,我们这不需要,一般不会考太难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tms[初一语文]初中语文标点符号试题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标点符号题
1.下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初一语文]初中语文标点符号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点符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