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一年级趣味数学题题

初一的一道数学题_百度知道
初一的一道数学题
2的平方,17的平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算术平方根的大小与被开方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11的平方.5的平方.7的平方,5,101的平方利用计算器比较下列正数的平方的大小:1的平方
提问者采纳
>1²>2:101²>11²>17²>2²>5.5&#178.7&#178解;算术平方根越大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一道数学题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0if a&gt,b&b²b;&gt, then a&#178a; or 根号a&gt
算术平方根越大,开方数越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紫光物联UIOT紫光物联智能家居:智能、好玩、物联、新奇、有智慧的智能家居!从儿时的“1+1=2”开始,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上学时,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我们开始计算着收入,计算开销;结婚生子后,我们又开始算多少钱可以养家糊口,该为孩子存多少钱可以让他过得更好。可你最终有没有算过,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这是一组残酷的数据
根据调研数据显现,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这是一道残忍的亲情计算题你每年能回家几天?除去吃饭睡觉和应酬的时间,每年你能真正地陪伴父母几个小时?如果父母还能健健康康地活30年,这30年间你们还有多少共处的时光?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结果 如果你跟父母住在一起,那么你很幸运,你还能陪伴父母很长时间。除去应酬、上班、睡觉等时间,你平均每天能陪伴父母4小时,一年大约能陪伴父母1460小时。
而在异地工作的人群中,许多人只能在过年时回家。过年假期一般在7天左右,除去往返耗时、外出访友、睡觉等时间,实际上一年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大约在24小时左右。
这道「亲情计算题」,让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猛然意识到,原来未来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我们以为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浪费,然而现实却是如此地残酷...
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生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我们终于实现梦想,终于事业有成,却没有那个可以真心与你分享喜悦的人;当我们终于有了能力,有了时间,却没有了那个可以让你花时间陪伴的人。不要在父母听力下降了之后才跟他们说我爱你,不要在父母腿脚不灵便了之后才带他们去旅行,不要在父母已经不在世间才追悔莫及。
所谓的尽孝远远不止是给他们钱,给他们买各种补品。比起物质,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紫光物联老人关怀系统让你远在千里、爱在父母身边。
紫光物联智能家居为老人关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安防、紧急求救、智能门禁、煤气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等技术,为家里的老人提供可靠的保护和理想的生活环境。你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家中的实时画面,保证老人的安全;同时老人也可随时随地与子女进行视频互动交流,一键操控、无需繁琐造操作,简单方便。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而我们剩下的亲情时间真的不多了。爱他们就送他们一套紫光吧!!紫光物联源于清华,始于清华,传承清华紫光文化,紫光智能家居专注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及销售。两大唯一、六大首创、九大行业第一。感受超乎想象,颠覆传统、革新未来。紫光智能家居与您共创新的财富王国!有问题、发消息,小编主动与您联系!
详情垂询:张总监: 紫光物联智能家居(unisiot)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热烈庆祝紫光物联智能家居合肥体验馆筹备开业大吉展厅建设,现场扶持,市场开拓一对一近日在德国慕尼黑展上,紫光物联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丰富的产品链,产品实物展示及体验展台,吸引众多的专业观众。富力集团联合顶级智能家居公司紫光物联,打造全新时尚公寓新风尚。小提示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吧!前言据报告显示,预计2012年至2020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年增长率将达点击上方蓝字“紫光物联智能家居"关注我们!是什么吸引CCTV及广州卫视记者同时到访,紫光物联哪里吸引近万人,号称最具人气展厅智能家居朝全宅智能发展 标准由市场决定导读 5月11日,“OFweek 2016中国智能硬件新品发布会暨渠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家居好像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智能家居带来的科技感给该行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现在摘要: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期间,新浪家居记者团现场直击,全方位展示2016上海家电展的亮点,全程动态报道“物联网已然成为新时代的产物,智能家居行业作为物联网的一个主要分支,自然代表着物联网发展的标准与方向。目前,杭州万科&阿里全屋智能正式发布智能家居要革谁的命?前言两天时间,我们均已被《杭州万科&阿里智能全屋智能系统正世界睡眠日睡觉的正确姿(zhi)势(shi)你知道吗?一觉睡到自然醒紫光物联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紫光物联智慧城市试点工程大获好评“互联网+八朝古都”,将发生什么神奇的反应?2016年3月,开封“互联网+”新朋友点上方蓝字“紫光物联智能家居”快速关注〈紫光物联 · 天天315〉
不知不觉间,展会现场AWE最抢眼的不只是智能家居美女如云好比车展日AWE2016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热烈庆祝中科院和紫光物联联合组建智能家居实验室3月8日,在上海张江高科科技领袖之都,智能家居国内领先企业紫光 提示:点击紫光物联智能家居↑可关注我们目前,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产品,面对火爆的市场,广大消住宅全面智能控制体验让您的居家生活多姿多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通过科技和技术让生活更好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不点击“紫光物联智能家居”免费订阅我紫光智慧照明七问,帮你解开对智能灯光的困惑
从火到钨丝灯、从钨丝到气体放很多对智能家居了解不多的朋友想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智能家居产品有哪些?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算是智能家居产品?这智慧科技让生活更美好UIOT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紫光之声响彻中国声谷UIOT“中国声谷”是以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为载体,位智慧中国 星空国际 第十届地产星光奖今日盛启星空智慧社区UIOT“智慧中国 星空国际”,享有华东地区房地产领紫光物联智能家居体验之旅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提高,“数字家装”这一概念开始兴起。所谓“数字家装”,就是设有名记者在农村,看到一个小孩在放羊。记者:你的理想是什么?放羊娃:放羊。记者:你放羊是为了什么?放羊娃:赚钱
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成熟,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抓不到市场切入点等问题>>>>好评如潮,UIOT智能插座UIOT智能插座通俗的说是节约用电量的一种插座,节能插座的理念很早之前就已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分析:五年内产值将破万亿继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正在造就另一个亿万级市场。有专家称2016年的科技行业会走向何方?Juniper Research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整理出了是五大趋势。01cl15G技术大规模亮相,将推动万物互联科学技术日新月日,产品更新换代就在瞬间之际。那么2016年又会出现什么新选择紫光=选择成功公司简介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物联网高科技15G技术大规模亮相,将推动万物互联科学技术日新月日,产品更新换代就在瞬间之际。那么2016年又会出现什么新热烈庆祝2015年终紫光智能家居产品说明与系统体验暨合作伙伴招募大会圆满结束。今日,来自全国各个行业的合作伙又是一年圣诞节,小时候我们都会把袜子挂在床头期待着圣诞老人的神秘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也在我们眼前慢慢老2016年的科技行业会走向何方?Juniper Research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整理出了是五大趋势。01clSuperSleep凌晨3点一刻,爷爷从床上起来上厕所,过了十分钟,bobo的手机响了, bobo的心头突然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分析:五年内产值将破万亿继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正在造就另一个亿万级市场。有专家称如果你发现 你的产品品牌响亮却乏人问津?你的店面人来人往却成交清淡?你的用户来去匆匆却从不留名?你的员工整天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紫光物联源于清华,始于清华,传承清华紫光文化,紫光智能家居专注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及销售。两大唯一、六大首创、“凤凰,非梧桐不栖。”比尔这样级别的霸道总裁,自然住得极其讲究。更何况,他是干软件出身,家里还不率先武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吗?他的宅第坐落在西雅图,外界称它是“未来生活预言”的科技豪宅,换句话说,他家就指引着数字生活的航向。紫光物联源于清华,始于清华,传承清华紫光文化,紫光智能家居专注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及销售。两大唯一、六大首创、紫光物联源于清华,始于清华,传承清华紫光文化,紫光智能家居专注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及销售。两大唯一、六大首创、紫光主机产品领先优势1、无宽带,自动切换到3G/4G工作;2、宽带出口出问题,家庭继续工作;3、可以脱离云平由紫光物联与深业鹏基集团携手打造的“深业喜悦智慧城”坐落于城区链接仲恺的核心地段。项目最大特色是融入紫光物联全宅智能化系统。智能家居今年还不加入,明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紫光物联推出2015年终合作伙伴钜惠计划,详情请致电400-666-8906咨询。震惊!!!室外雾霾指数破千,她家里PM2.5指数居然只有...紫光物联智能家居:智能、好玩、物联、新奇、健康、安全、有智慧的智能家居!伴随着阵阵惊喜,首批入住洱海天印别院的客人正在体验智慧酒店功能,天印别院别墅项目在洱海落地,进入试营业,标志着紫光物联物联网酒店成功落地大理洱海。地球的人都知道比尔盖茨有一座智能豪宅。当主人的汽车驶入院内,房间内的灯光、空调、音响都进入预定的工作状态......比尔·盖茨的豪宅,凡是参观过的人们,无不对这智能家居的高水准啧啧称奇!其实,您大可不必对比尔的豪宅望洋兴叹.....第三界中国家居业互联网与智能家居企业高峰论坛昨日在北京顺利召开,紫光智能家居董事长叶龙先生在会上发表个人观点引爆全场。unisiot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物联网高科技企业,秉持科技创新的理念,用专业的技术与服务,为用户带来智慧生活享受。服务热线:400-666-8906热门文章最新文章unisiot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物联网高科技企业,秉持科技创新的理念,用专业的技术与服务,为用户带来智慧生活享受。服务热线:400-666-8906还没有帐号? 赶紧
一道小学暑假数学题,测一下大家智商。
扫描到手机
UID:41589
在线时间515小时
&&发表于: 昨天 19:38
小明寄书,共有7本高40厘米,宽30厘米,厚5厘米的书,要包在一起.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包装纸?做不出来的要去充值了。 不要以为做出7300就对了,你差远了,我没做出来,答案是18250&&,其实是有道理的。[ 此帖被cray88在 19:39重新编辑 ]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喜欢就打赏个小红包吧
请选择打赏金额
您是游客,登陆后可以使用赏金钱包
赏金钱包支付微信扫码支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工作日:8:30-17:00在线
广告热线:
网络服务:0|
昆山阿拉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苏ICP备号方舟子PK黎鸣:一道数学难题引发的口水战_科技频道_新浪网
一道数学题引发方舟子与黎鸣大PK
一道数学题,引发了一场网络口水战。PK的一方是著名的哲学家黎鸣,另一方是著名的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
&&& 这道数学题非同一般,而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的“四色”难题。可事实上,这到难题已经由美国数学家哈肯与阿佩尔于1976年用电子计算机获得了证明。
而中国哲学家黎鸣的惊人之处在于,他说他在老子和康德思想的共同启发下,只需要一支笔几张纸,就能简洁明快,完全漂亮地证明“四色”定理!
黎鸣在新浪网的博客上发布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后,质疑之声同样来自新浪网的博客――方舟子,两个来回的PK,网友咋声一片。《北京科技报》跟踪报道了PK全程。
& 专题调查
你支持黎鸣还是支持方舟子?
支持方舟子
黎鸣声称,在老子和和康德思想的启发下证明了“四色”定理,你相信吗
你认为黎鸣要在他的BLOG上发布他的研究成果吗
尽快发布在BLOG上
不要发布在BLOG上
你认为业余者投入科学研究,值得提倡吗
不值得提倡
何谓“四色猜想”
“四色猜想”的由来可谓久远。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PK第一个回合
  我期待在中国科学大会堂上公开宣讲我的研究报告,并接受莅临报告会的数学家们的质疑,当所有的质疑都能获得完满的解答之后,我将把我的论文发表在中国人自己的数学学术刊物上。谢谢网友们的关注,并请有关人士帮助联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部门,请他们出面主持这次科学报告会,共同促成此事。
  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上不少数学家自称解决了“四色”猜想的证明问题。如年,英国数学家肯普和泰勒提交了论文,宣布证明了“四色猜想”。现在看来,他们的证明是不完备的,强加了一些不合理的条件。1890年,牛津大学的赫伍德指出了他们证明的漏洞,并相应论证了“五色”定理。1939年,美国数学家富兰克林证明了22国以下的地图的“四色”问题;1950年,推进到了35国;1960年,又推进到了39国;后来又推进到了50国……人们绞尽脑汁,进展缓慢。
  电子计算机问世,人们开始用它来加速证明的进程。1976年6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数学家哈肯和阿佩尔合作,运用了三台不同的计算机,花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以上的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轰动了全世界。但我认为,那不叫“证明”,因为其他的人们无法检验,难以相信;而且即使能证明,也实在太笨,笨到忘记了人类自身的智慧,而只一味依赖电子计算机。
  现在,我向全世界宣告,当然首先是向我亲爱的同胞们宣告:在老子和康德思想的共同启发下,我发现了绝妙的证明方法,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工具,包括电子计算机,而只需要一支笔,几张纸,我就能既简洁而又明快地,作出完完全全、漂漂亮亮的“四色”定理的证明,而且,随着这种“证明”,一个全新的人类思维逻辑体系也将诞生。真要说起来,证明“四色”难题,只不过是我多年思考的一个副产品(事实上,几年前我就已经有了结果,总觉得还要再慎重考虑,因此一直拖到今天,我想,我已经非常自信自己的结论了,从而决定把它报告出来),我更重要的工作是在后者,即为人类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思维逻辑体系。我想,我的这个愿望,今天也应该可以实现了。
  我期待在中国科学大会堂上公开宣讲我的研究报告,并接受莅临报告会的数学家们的质疑,当所有的质疑都能获得完满的解答之后,我将把我的论文发表在中国人自己的数学学术刊物上。  &&
网友在黎鸣BLOG上留言
  乘龙:热切期待中,相信在不断完善中,希望可以简洁易懂得让大众普通人都能懂。。那就是最完美的了。&
  北国草:不论结局是对是错,我还是很佩服黎鸣先生的。因为你在思考,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们当中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追求什么。
  夜色咖啡:老头活的蛮潇洒,有点狂,有趣、有趣。
  洋白菜:作为一名未来的非职业的计算机工作者,偶对您对计算机的智慧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不满深表同情和强烈的愤慨。偶希望您能用您的智慧帮偶这些后进青年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让世界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碎岁:不太懂。当然还是很佩服。顶了。黎鸣先生是我素敬仰的哲学家思想家。致敬!祝贺!&
  中山:你们这些急于攻击的蠢货,有点耐心会死啊?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是吹牛?世界上什么伟大的狗屁成就不是人做出来的?蠢人总是尚处于云山雾罩就急于得出结论,蠢人总以为除了已经盖棺论定的大师外,其它人都该和他们一样蠢。黎先生面对这样的国人,得无伤悲乎?  悠悠:黎老先生,回击方舟之的文字非常犀利,犹如匕首,但是毕竟不如炮弹!尽早公布您的证明,在博客上发表就可以,所有人都可以证明你的伟大,证明你是原版!而不必担心有人剽窃!你也说过你不是沽名钓誉之人,我觉得你也不一定非要有出版社或杂志给印成铅字再一点点稿费才发表您伟大的证明吧?
  “哲学狂人”看来对常人的逻辑、证明是不放在眼里的,他已经宣布了,随着其四色定理的“证明”,“一个全新的人类思维逻辑体系也将诞生”,我还在等使用旧的逻辑体系的凡人,哪里会理解其开天辟地的“证明”,最好还是敬而远之吧。
  众所周知,四色难题早在1976年已由美国数学家哈肯与阿佩尔借助计算机证明了。黎鸣认为,“电子计算机获得的证明是难以让人信服的,人们无法检验计算机所做出的100亿次以上的判断”,这显然是误把计算机所做的运算次数当成了证明步骤了。如果计算机运算有误,那就是硬件出了故障,只要把程序拿到别的计算机上运算,看是否有同样的结果,就可以排除硬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哈肯与阿佩尔编的证明程序中存在未发现的漏洞。这种可能性可以由别人独立地编程、验证来排除。实际上,在他们之后,也有别人改进哈肯与阿佩尔编的证明方法,独立地证明了四色定理。哈肯与阿佩尔是把地图的无限种可能情况简约为1936种构型,后来又简约为1,476种,但是要靠人工一个个去验证这么多的构型是不现实的,所以才借助计算机进行验证。在1996年,罗伯森等人又进一步简约为633种构型,再用计算机验证。在2004年,沃纳和冈席尔用通用的数学证明验证程序,对罗伯森等人的证明进行了验证,肯定了其证明的正确性。至此,人们对计算机证明的最后一丝疑问,也应该可以消除了。
  当然,在四色定理被证明了之后,如果能找到更为简洁的证明方法,仍有其价值。但是这应该写成论文投给数学学术期刊,经过数学家审稿后发表出来,再由他人做进一步的审核。但是黎鸣却以担心被剽窃为由不公布其证明,这就让人啼笑皆非了。只有未公布的成果才会担心被人剽窃,哪有公开发表的论文怕人剽窃的?
  黎鸣期待的发布方式是“在中国科学大会堂上公开宣讲我的研究报告,并接受莅临报告会的数学家们的质疑”,即便真有机构愿意给他提供这么个露脸的机会,我也很怀疑是否真有数学家愿意莅临这种应该不会有学术价值的报告会。
   你可以从自然界中找到甚至编造一些“三生万物”的例子,别人同样可以找到更多的“N生万物”的例子。真理不是这样证明的,特别是科学真理、数学真理,更不能靠举例证明。  &&
PK第二个回合
  我只信真理,我更信,我作为一个“业余者”、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的“无业者”,一个只能自思自想者,我的的确确把它证明出来了。信不信是您的事,事情终究是会大白于天下的,我是不是您所“打”的“假”,您就耐心地等等吧。
  方舟子先生,请不要做“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杀手”。
  在我的“证明”尚未公布于世之前,任何人都可以具有表示质疑的权利,这无可厚非。但方舟子先生的一些过于武断的说法,却明显是长期以来扼杀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使之难以发展的很有害的世俗恶习之言。因此,在对方舟子先生的“打假”表示钦佩之余,还不得不纠正方舟子先生的这些极为有害的言论,免得方舟子先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反而变成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杀手”,让他的“快评”变成了“杀评”。
  首先,请方舟子先生在自己并不特别专行的领域稍稍谦虚一点,不要以为自己懂得一点“科学”,自己便似乎成了“科学”的全权代表了。少年得志是好事,但若是猖狂起来则有害,不仅害人,而且害己,更加害国。例如,方舟子先生对中医中药学的观点,视之为伪科学伪技术,痛下杀手,这是极其不明智的。在这点上,我与方舟子先生截然不同。中医中药学虽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下的科学技术,但也决不是“伪科学”、“伪技术”。在这里,显示了方舟子先生哲学素养之薄,非白即黑,是明显的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胡说。而在我看来,中医中药学是有着三千年以上历史积累的中国人特有的人学意义下的“科学技术”。关于什么是人学意义下的“科学技术”,容我在另外的场合再论。
  此外,在“业余者”与“专家”的关系问题上,方舟子先生也显示了极为有害的世俗恶习的说法。
  在方舟子先生的文章中,明显地流露出了对“业余者”的鄙视,例如认为“业余的”似乎就一定是“低级的”“初等的”,这实际上并不一定。这种自诩高人一等、沾沾自喜的“专家”派头,恰恰是扼杀中国人一切科学技术潜能的极为有害的世俗恶习。
  在一个人成为“专家”之前,其实都是“业余者”,这在科学技术史上例子多得很。爱因斯坦在发出了五篇具有同时在四个方面拿诺贝尔奖的份量的文章之时,他尚是一个专利局的职员,远不是什么“专家”,能说这时候的爱因斯坦就一定是“低级的”“初等的”吗?事实证明恰恰相反,他远比大多数的“专家”高级得多。在数学上也不例外,不说其他,号称近代三大数学难题的提出者:费马、哥德巴赫、(四色定理的提出者)格思里,其实全都是数学的业余爱好者。费马本人是律师,数学只是爱好;哥德巴赫是中学教师,数学也只能是业余钻研;格思里则是地图工作者。一定要说“业余者”搞不出名堂,这在科学技术的历史上就讲不通,在现实中这种说法就更为有害。我就很奇怪,为什么数学史上尽是西方人提出“猜想”,中国人纷纷去求解,却很少中国人提出“猜想”,也让别人去求解。我猜想,这与中国的数学业余爱好者太少是否有关。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存在大量冰山水下部分“业余者”的情况之下,才会有浮出水面真正有份量的“专家”的冰山之顶的可能。中国人俗话说得好:“松柏越高越要岭”,没有“岭”,怎么能衬托出松柏之“高”呢?  &&
网友在方舟子BLOG上留言
  博士:实在佩服这些人,真以为不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科学的真理。非专业人士动辄证明数学猜想的闹剧可以休矣,真有这本事,怎么没看当年两弹一星的时候他们大显身手,非得等邓稼先、钱学森等回国才能搞出来?&
  水长东:黎鸣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想法挺好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掺乎数学。虽然古时不少哲学家也是出色的数学家,但现在有点难了。做学问要严谨,凭什么三生万物阴阳五行来推演科学领域的东西,那真是扯淡。
  NIGHT:老子是几千年前的人,我想他不一定知道DNA,电子,夸克这些东西吧。那么又怎能用他的学说来囊括所有的科学呢?爱因斯坦晚年想要建立“大统一论”,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很多人总是自命不凡。在对基础科学不甚精通的情况下,就说什么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难题。最讨厌某些人打着“老子”、“孔子”等前人的招牌来证明自己的学说,好像自己的学说附上了“老子”的名义就名正言顺了。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哲学,科技等发展缓慢的原因。没有一点创新。
  找不着北:对于民间的科学热情,是不是应该宽容一点?没有人能自称为真理的代言人。
方舟子,你要特别小心证伪与真理之间的区别,证伪并不等于真理。我支持你打击伪科学,但不希望你自以为自己成为真理的象征,谢谢!
  小屁孩:不管专业还是业余,有成果就是好事。中国人就是这样子,喜欢小成就的大满足,没什么不妥,更不该有。 大家谁能做出科学的东西算谁有本事,最好不要打口水战……嘘
  风影有痕:虽然我也并不认同黎老先生的种种牛皮,但是我想科学和科学的卫道士们也不必信誓旦旦地要把“非科学者们”赶尽杀绝。“科学是一种选择!”&
  77LL:伪科学就是伪科学,就因为是通过所谓的国粹之类的玩意整出来的伪科学,就被一群要么是带着狭隘的民族心情,要么是对这样的伪科学无理痴迷的人疯狂支持。脑子不好。
&& 专题制作:雷永青
  从事业余的科学研究本来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但是业余研究者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更要遵循学术规范,这样才能对科学有所贡献,而不要好高骛远、夸夸其谈,否则的话,就难免被人轻视。
  黎鸣说:“在一个人成为‘专家’之前,其实都是‘业余者’,这在科学技术史上例子多得很。”在这里黎鸣又犯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再多的例子也归纳不出一条全称判断。在科学史上的确有过业余研究者做出过重大发现的例子,但是这一般是出现在某个学科的草创阶段。一门学科的发展越是成熟,对其专业化的要求越高,业余研究者就越难有所做为。特别是在科学日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业余研究者做出重大发现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现在的专家绝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很少有从业余者转变而来的。
  即使是业余者宣称做出了科学发现,也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才能得到科学界的认可。黎鸣在文中举爱因斯坦为例:“爱因斯坦在发出了五篇具有同时在四个方面拿诺贝尔奖的分量的文章之时,他尚是一个专利局职员,能说这时候的爱因斯坦就一定是‘低级的’吗?事实证明恰恰相反,他远比大多数的‘专家’高得多。”我以前也已评论过,把爱因斯坦当成业余研究者的榜样是大错特错的。
  首先,爱因斯坦是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一点也不“业余”。他大学上的是著名的苏黎世工业大学物理专业,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韦伯。大学毕业后因未能如愿留校任教,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先暂时当中学数学教师,后又去了伯尔尼专利局当职员。1905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期间完成一篇物理学论文,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08年爱因斯坦成为伯尔尼大学的讲师,第二年正式辞去专利局的工作,担任苏黎世大学物理学教授,从此回到学术界。可见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工作,只是其学术生涯中一个短暂的小插曲而已。其次,爱因斯坦在这个期间做出的重大发现,并非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遵循学术规范,写成论文提交权威的学术期刊发表,才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的。
  黎鸣把中国数学的落后归咎于中国的“数学业余爱好者”太少,这也是与事实不符的。恰恰相反,像黎鸣这样的“数学业余爱好者”在中国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完全算得上世界之最。光是声称已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的“数学业余爱好者”在中国就不知道有多少,以前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手稿往数学研究所寄,现在则是到网络论坛数年如一日地大量灌水。
  倒是在科技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很少见到这种到处推销自己的重大科学发现的“业余爱好者”。但是他们有很多认真严肃的科学爱好者。他们并不口出狂言要跟科学界对抗,都非常尊重真正的科学家。科学团体也用各种方式鼓励科学家与这些科学爱好者交流、合作,做为科普工作的一部分。在科学家的指导下,科学爱好者有时也能某些很有限的领域(例如天文观测、博物学观察、化石和生物标本采集等)做出科学发现。
  总之,从事业余的科学研究本来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但是业余研究者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更要遵循学术规范,这样才能对科学有所贡献,而不要好高骛远、夸夸其谈,否则的话,就难免被人轻视。  &&
 电话:010-2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级趣味数学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