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A+B中如果C、A为空气中各气体含量,B为什...

当前位置: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③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反应速率一定相等;④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 2A(g)+B(g) &2C(g)起始浓度(mol/L)& 2&&&&&& 1&&&&&&&&&&& 0转化浓度(mol/L)& 0.6&&&& 0.3&&&&&&&& 0.6平衡浓度(mol/L)& 1.4&&&& 0.7&&&&&&&& 0.6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2s=0.3 mol/(L·s),①正确;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2s=0.15 mol/(L·s),②不正确;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一定是相等的,但A、B、C的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③;④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④正确,答案选B。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针对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在进行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时,一般采用“三段式”进行,即分别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和平衡量或某时刻的量,然后依据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天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等。通常的思路是写出反应方程式,列出相关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确定各量之间的火系,列出比例式或等式或依据平衡常数求解,这种思路和方法通常称为“三段式法”、如恒温恒压下的反应mA(g)+nB(g)pC(g)+ qD(g) (1)令A、B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 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mol,容器容积为VL。则有:(2)对于反应物,对于生成物(3)(4)A的转化率(5)平衡时A的体积(物质的量)分数(6)(7)(8)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温度、压强、浓度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质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以上过程可归纳如下:&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当与化学平衡体系有天的外界条件改变以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建立对于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只投入反应物),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投入生成物),或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同时投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的状态。当相等时,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消耗与生成的量完全相等,因而各物质的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一定,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构成化学平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只有可逆反应才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动: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3)等:。(4)定:各组分的浓度及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5)变: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使时,平衡便会发生移动而使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发生变化,直至建立新的平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指的是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反应类型分析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qD(g),根据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各情况是否达到平衡。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化学表平衡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化学平衡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①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对反应物而言转化率越高。 ②某一温度下的K′与K比较能够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K′&K,反应正向进行;K′&K,反应逆向进行;K′=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与温度有关,在使用时必须指明温度。 (4)在计算平衡常数时,必须是平衡状态时的浓度。 (5)对于固体或纯液体而言,其浓度为定值,可以不列入其中。 (6)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就越小,反应物转化率就越小,即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行平衡的相关计算。 2.若用浓度商(任意状态的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符号为Qc)与K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计算转化率及浓度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发现相似题
与“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91946655238770371421316378331567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置于1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mol/(Los)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os)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6mol/L
等待春天0329
利用三段式法计算:起始A的浓度为4mol/L,B的浓度为2mol/L,经2s后侧得C的浓度为1.2moloL-1,&&&&&&&2A(g)+B(g)&&2C(g),起始:4mol/L&&&&&& 2mol/L&&&&&&&&0变化:1.2mol/L&&& 0.6mol/L&&&&&&1.2mol/L2S时:2.8mol/L&&& 1.4mol/L&&&&&& 1.2mol/LA、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A)==0.6moloL-1os-1,故A错误;B、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3moloL-1os-1,故B错误;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α=×100%=30%,故C正确;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oL-1,故D错误.故选C.
为您推荐: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及根据反应2A(g)+B(g)&&2C(g),并利用三段式法计算,据此解答.
本题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学生应学会利用三段式计算方法来表示各个量,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扫描下载二维码将气体A、B至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4A+B=2C反应4S末,测得A0.5mol、B0.4mol、C0.2mol,_百度知道
将气体A、B至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4A+B=2C反应4S末,测得A0.5mol、B0.4mol、C0.2mol,
则(1)用生成物C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2) 用反应物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3)用反应物B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 畅浮扳簧殖毫帮桐爆昆A 0.05mol/(L*s) B 0.025mol/(L*s) C 0.0125mol/(L*s) D0.1mol/(L*s) 求过程。谢谢
v=c/t速率等于浓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2CV(C)=0。2/2/4= 0.025mol/(L*s)先算出C的速率,再根据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所以,V(A)= 0.025mol/(L*s)*2= 0.05mol/(L*s)畅浮扳簧殖毫帮桐爆昆V(B)= 0.025mol/(L*s)/2= 0.0125mol/(L*s) 所以,1 B,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将4mol A气体和 2mol B气体 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可逆)=2C(g)+ D(s),2min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 ,则下列叙述真确的是A 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 B 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C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2 x (D)*2 )/((A)*2 x(B)*2)D 升高温度,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则该反应是放热的灿烂在六月高三2011版第六套模拟卷选择题11题 想不通
A反应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方程与C生成的是一样的,为1.2mol,反应速率为1.2mol/2l*2min=0.3mol/L·min B答案C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未知,不能确定是否增加C答案应该是物质浓度的平方而不是简单的*2D答案升高温度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少说明是往正方向移动应该是吸热反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中最稳定的气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