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生态教育基地国家级生态乡村示范点是谁规划的?如...

我市深入推进“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综述
11:27:27 来源:
核心提示:桂林深入推进“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为桂林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创造美好环境,全面塑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形象。
   田园变公园 家园变花园 农舍变旅馆
  &&我市深入推进&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综述
  桂林日报记者 赵忠洪
  村里村外小果园,家家户户小花园,屋前屋后小菜园。来到阳朔遇龙河边的竹蔸寨村,仿佛置身一幅田园风景画,更有游客发出感叹:&如此美景,真像神仙居住的地方。&
  以竹蔸寨村为代表的遇龙河生态示范区成功实现&农家变旅馆,田园变公园&,成为桂林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的一面镜子和一根标杆。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部署的一项重大活动,分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强调,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在广西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广西&两个建成&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需要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广西以更加洁净、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自信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桂林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新风工程、作风工程抓紧抓实,第一时间部署实施了&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中共桂林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为桂林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创造美好环境,全面塑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新形象。活动中,我市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广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4月,广西&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了&桂林经验&。
  连片带面重点突破 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成效初显
  正所谓十个手指弹钢琴有轻有重。在&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中,我市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重要节点,连片带面地进行重点突破。在&清洁乡村&活动中,以沿江、沿河、主要公路沿线、铁路沿线的村屯和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大村大镇、县城和乡镇集镇所在地、示范村屯和县区交界处作为重点区域,深入实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工程。在&生态乡村&活动中,我市精心谋划了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把这一区域打造成桂林市&最大的生态公园&、&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带&、&休闲旅游示范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和生态乡村示范带。目前,这一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新建的桂磨路口至大圩的步道和自行车道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十一&黄金周期间成批的&驴友&到此骑行。今年以来,灌阳县小龙村、阳朔县凤楼村、灵川县江头村等一批村屯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阳朔县白沙镇入选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镇,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资源县中峰镇老王家村等一批村屯入选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村,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等一批村屯入选广西特色旅游名村。
  与此同时,在&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中,我市格外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支农惠农项目,重点建设乡镇道路、供排水、电力、绿化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发展能力。
  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59个,已建成垃圾处理设施3059处,配备垃圾桶154.5万个,村村建有垃圾池(箱);建制村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83.1%;90%以上自然村村内道路得到硬化;乡镇通公交率达到50.37%,行政村通公交率达到25.82%;5777个村屯开展了绿化工作,种植各类苗木156.5万株。
  强化产业支撑 桂林创建1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美丽乡村建设可不是扫扫地、修修路、种种树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培育和扶持,把村里的产业做实做大,让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市乡村办负责人说。活动中,我市根据乡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情况,大力发展农村养殖、果蔬种植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农村产业体系。去年,我市人均产粮和水果、食用菌面积、产量均居广西第一;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自治区级36个,龙胜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特别是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我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效融合,涌现了一大批农村旅游区和农家乐,如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兴安县严关镇马头山村修建绿道后更受游客青睐,仅&十一&黄金周就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遇龙河生态示范区家家户户开起了旅馆饭店,旅游旺季一房难求。由于有强劲的产业支撑,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
  市乡村办负责人介绍说,&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乡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根据自治区绩效考评验收组的反馈,&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的知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高达99.38%。活动中,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驻村入户,重心下移,资源下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延伸阅读:
  桂林大情小事,吃喝玩乐尽在桂林生活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xingg
社会娱乐国内国际广西桂林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您的位置:
& 桂林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桂林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来源:桂林日报&&点击:&次
[导读]围绕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以旅游业为重点主动融入高铁经济带,不断调结构、促合作、扩总量,推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转型发展。争取全年旅游总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关于桂林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在桂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是我市克难攻坚、爬坡过坎的一年。受&三期叠加&和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深层次矛盾和短期困难交织,我市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矛盾困难超出预期,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更大、程度更深,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落,基本趋同全国、全区经济减速换挡的新常态。面对困难局面,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及时谋划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总的来看,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调整后的计划执行情况较好。
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优势集聚凸显
政策叠加优势更加突出。在2013年胜地建设精彩开局的基础上,2014年政策落地再次提速。51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实施此政策的地级市。东盟10国旅游团6天入境免签政策获国家批准。《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69个地块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桂林喀斯特地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区首个拥有世界遗产的地级市。与海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组建桂林航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木华资本管理(昆山)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发起设立漓江基金,用于支持胜地建设。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城市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区位交通优势持续彰显。贵广铁路通车,与湘桂铁路纵横交汇,成为融入桂粤湘黔四省会&三小时&经济圈的高铁枢纽城市,全市通高铁的县增加到7个,可通达全国13个省份。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开通国际、国内航线20条,新增&空地联运&空港专线3条,辐射本市及周边市县,区域性国际机场的地位凸显。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阳朔至鹿寨、桂林至三江、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网络的构建,大范围拓展了经济协同、区域合作半径,城市影响力持续增强。
生态品牌优势继续领先。《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机构改革方案》获自治区批复,依法依规全面提升漓江保护水平。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成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龙胜县、资源县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获得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额逐年增加。实施&绿满八桂&工程,人工造林29.1万亩,封山育林1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84%,居全区前列。荔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正式获批,我市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居全区第一。&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领跑全区,市县乡村环境风貌大为改观,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4个、生态村26个。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和环保准入门槛,暂缓或限批项目13个;实施重点节能项目27个、减排项目155个,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清洁能源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开工风电项目3个,在建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区第一,兴安、恭城等县风电接入系统建成运营,实现15万千瓦风电上网;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已具备通气条件,城市燃气支线管网建成,&县县通天然气&工程持续推进;临桂新区分布式能源项目顺利开工。低碳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控力度不断加强,强制报废淘汰类黄标车老旧车9800余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入选第二批全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最好的城市之一,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后发优势不断集聚。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蓄城市发展强大后劲。全市跟踪推进的883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93.8亿元,重大项目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万达、华润等一批&高、大、上&项目加快实施,全年新签市外境内项目总投资632.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37亿美元。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我市纳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及贵广高铁经济带范畴,签署各类区域合作框架协议7个。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实施简政放权,市本级取消、承接、下放、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9项,启动并联审批和流程再造试点工作,涉及市本级的205个审批服务事项实行马上办结,行政审批效率平均提速66.8%。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工商税收新政,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增长18.2%,9成以上&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税负减轻,3700户小微企业税负减免,民间投资增长16.6%,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二)实体经济扩量提质
工业持续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57.7亿元,增长10.6%。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等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比提高至49.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至24.4%,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51.7%和30.4%。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2家、亿元以上27家,亿元企业中有六成集中在四大优势产业,福达股份成为我市首家跻身上交所主板市场企业。建成园区(集中区)面积184平方公里,百亿元园区(集中区)5个,园区(集中区)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高新区首次跻身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前50位。完成工业投资629亿元,总投资超亿元的7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5.2亿元,竣工投产12个,新增产值25亿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其中铁合金34.7万吨、水泥84万吨、造纸3.03万吨、制革5万张,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培育广西名牌产品10个,主导制定国家级行业标准3个;新增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8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77%;桂林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服务业稳中有进。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38.9亿元,增长6.6%。实施重大项目321项,完成投资352亿元,增长37.8%。行业发展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旅游品质提升。投入超过8亿元提升改造14个热门景区景点,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发布实施38项旅游服务业地方规范。新推出罗山湖、玉圭园等一批中高端旅游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全区首个通用航空旅游项目试飞成功,高铁推动&快旅慢游&新模式迅速形成,桂林旅游逐步向高品质、多元化转变。全市接待游客3871.2万人次,增长8%,旅游总收入420.3亿元,增长20.6%,人均游客消费达1085元。二是新业态促进发展质量提升。&漓水青山,养生桂林&的健康养生品牌效应彰显,信和信&桂林国际智慧健康旅游产业园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实施疗养院改造重点项目3个,永福县&福寿文化&主题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一批健康养生项目落地。信息服务业快速扩张,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现代商贸物流业稳步发展,全市新增物流仓储面积5万平方米,万达广场、万福休闲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新增&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自治区动漫骨干企业3家。会展业加速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永久落户桂林,全年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展会95场(次)。三是服务业企业发展提升。投入各类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6亿元,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03家,7家企业获首届广西服务业品牌荣誉。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23.1亿元,增长4.9%。创建全国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30个,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200万吨以上。建成推出4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新增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27.6万户。特色农产品全面增产,水果产值突破70亿元。恭城、龙胜、资源等县成为特色养殖集中区,规模化养殖比重稳步提高。新增林下经济面积44.5万亩,建立示范基地17个。新推广循环农业示范区2万亩,建成工厂化育秧基地6个,新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产品5个。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8亿元,农机总动力提高6.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至45%。休闲农业全区领先,新建自治区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市休闲农业从业户数4万余户,接待游客950万人次,旅游收入14.5亿元,增长20.6%。农村生产保障能力加强。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的川江水库已下闸蓄水发挥效益,小溶江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斧子口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24座、完工68座,新建堤防、护岸52.9公里,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9.4万亩。
(三)城乡统筹扎实推进
圈层式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市按照城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加快发展,老城中心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商业,城北重点发展高铁商贸服务业,城南重点发展科教、旅游产业,城东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城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城市业态圈正加速形成。灵川县依托高铁站建设桂北商贸物流中心,主动融入城市经济圈,桂林城市北大门显现雏形。实施差异化考核引导各县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七成,特色农业、旅游业以及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9个县域特色园区(集中区)实现产值占全市园区经济的47.7%,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全州县3个产业集聚区、荔浦县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初见成效;东部资源、西部生态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完成临空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启动临苏经济开发区规划编制工作。
中心城市新区建设有序开展。新区入驻条件日趋成熟。临桂新区综合交通、排水、人口发展、休闲旅游等10个专项规划基本形成。创业大厦、&一院两馆&投入使用,一批地标性建筑加快建设,行政中心板块基本形成。11条重点路段以及4座桥梁通车,新区骨干路网基本建成,主干道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湖塘水系、市民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10个城市综合体和住宅小区项目有序推进,部分交付使用。桂林中学临桂校区、临桂新区旅游综合医院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海吉星食尚港、保利文化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主城新区呈现新变化,叠彩滨北新区服务高铁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建成,桂林北站改造工程如期竣工;秀峰琴潭集聚区实施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亿元;雁山新城布局实施了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
中心老城提升改造扎实推进。交通先行完善城市&微循环&。&南畅&项目国道321桂林至阳朔段扩建工程全面动工,形成30公里作业面;&北通&系列工程西二环路基本达到通车条件,站前路、春江路工程基本完工,滨江北路全线通车,福利路二期工程开工,基本实现南北大通道对接;&东拓西联&系列工程龙门大桥、万福东路等项目开工建设,东西连接快速通道正加快建设。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用,新建改造公交场站7个,调整、优化和开通公交线路19条,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至20.1%。重点片区改造加快,滨水生态广场主体工程完工,实施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12个,部分项目已封顶。城市综合治理强势推进,启动100个无物业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清理违法占地5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79万平方米。
中小城镇建设强力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中小城镇发展更具活力。县域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路网项目22个,完成投资8.2亿元,新增等级公路里程31公里;实施农村公路项目460个,完成投资14.2亿元,建成村屯连通等级公路290公里,新增100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改造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线路9条,新开通县城至乡(镇)村公交线路11条。县城改造提升加快。全州、荔浦两县按照桂北、桂南副中心城市定位加快建设;阳朔新城建设全面开启,灌阳江东新区、龙胜北岸新区、平乐南洲和同乐新区、恭城火车站组团等建设成效显著。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县域70%以上工业企业进驻园区,人口进一步集聚,兴安、全州和灌阳3县列入自治区产城互动示范园区。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第一批1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全部通过验收,第二批1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全面启动;7个镇入选自治区首批30个&百镇示范工程&镇。
(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01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7.5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8%,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75%,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上调156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91、112元,比上年增长4.3%、7.7%。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97%,新农合参合率99.46%,城镇居民及新农合医保筹资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金额由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35元,26类重特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障和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5亿元、五保供养金0.96亿元,分别惠及群众24.6万、3.09万人次。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516套,新增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201户,基本建成11057套,农村危旧房改造18897户。建成人饮工程725处,解决34.3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农村幸福院140个。新建&普惠制&新村400个,完成投资3.26亿元。实施精准扶贫,累计投入各类扶贫项目建设资金8.2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覆盖270个贫困村,减少贫困人口7万人。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八大工程&。新增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1所;启动建设小学10所、初中3所,桂林中学临桂分校、全州高中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分别完成项目总投资的11%、16.7%。资源、龙胜、临桂、阳朔4县实施普通高中免费教育;6所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加快建设,市属8所中等职业学校归口管理全面完成;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83.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2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9.62%,居全区前列。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加快,市展览馆改扩建项目开工,新建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23个,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6个。甑皮岩、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程稳步推进,兴安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自治区支持,新增3项国家级、1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个镇(村)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49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开工建设县级医疗卫生服务项目5个、乡镇卫生院17个,竣工乡镇卫生院4个。政府主办的145家公立基层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永福县、兴安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药品购销新机制试点探索,启动市妇儿医院集团化管理试点工作。诚信计生实现率98.6%。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均有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显性问题与潜在风险并存,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突出表现为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保障乏力,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创新驱动不足,缺少产业类大项目和有带动力龙头企业,园区管理等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较为明显,城市环境、民生保障与人民期待存在差距等等。我们已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主要预期目标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之年。
总的判断,2015年我市仍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由于我市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全国,被动步入减速换挡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的困难更多,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不牢。与此同时,我市也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广西打造成为中南西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全区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都为我市区域合作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效应逐步传导,国家赋予我市的试点示范政策实现行业全覆盖,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深入推进,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国际区域性交通枢纽发挥作用,多年来形成的产业基础、生态优势、城市品牌,将推动新的增长极不断形成,为2015年我市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分析,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安排,既主动适应新常态、考虑为结构转型升级留足空间,也要鼓舞干劲、努力保持在全区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既与&两个建成&目标相衔接,也考虑&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根据市委全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建议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 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化率47%。
&&& 节能减排主要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全面达成自治区下达&十二五&规划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范围以内。
&&& 社会民生主要指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三、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大桂林旅游计划&,持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围绕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以旅游业为重点主动融入高铁经济带,不断调结构、促合作、扩总量,推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转型发展。争取全年旅游总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发挥桂林旅游龙头作用。利用旅游品牌、旅游人才、支持政策及便利交通等优势,加强与贺州、柳州、来宾以及湖南、贵州等周边省市合作。推动建立桂粤湘黔旅游联盟,争取总部设在桂林,建立旅游联合营销与互送客源机制,推行统一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互补互利、旅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线路政策互推互惠。发挥旅游管理经验优势,发展旅游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点景区开发运营等旅游服务产业,支持大型旅游集团、旅游企业&走出去&。利用桂林高校旅游教学资源,建设全国性旅游培训中心。抓住高铁经济带和过(入)境免签政策实施的机遇,加大跨区域整合营销,加强与境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航空公司、高铁媒体、知名电商及旅游网站等合作,实现桂林航空公司挂牌运营。
继续打造旅游精品。着力抓好景区景点建设,重点加快两江四湖二期、兴安灵渠、龙胜龙脊等30个项目,计划年度投资20亿元,争取4个项目竣工。着力抓好特色街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阳朔&兴坪古镇休闲养生度假区项目(一期)等4个项目,计划年度投资4亿元;进一步美化两江四湖周边环境,探索环城水系周边产业开发利用。着力抓好休闲度假产品建设,开工建设桂林凤凰国际山地运动培训基地一期工程等5个体育休闲公园,计划年度投资6亿元,加快建设阳朔仙人桥高端休闲度假中心等5个项目,计划年度投资5亿元。着力抓好自助游产品建设和推广,引导推出亲子游、家庭游、亲水游、休闲游等应季游、主题游产品。
培育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持兴安灵渠申遗工作,竣工正阳街东巷项目,开工建设荔浦半岛影视城、陈宏谋故居等,推动&歌仙刘三姐&等重点文化演艺项目运营。整合全州、兴安、灌阳、龙胜、资源等5县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古村、古镇、古民居,发展历史文化游。支持通用航空建设,推动低空旅游发展。推进旅游业与商业融合,加快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培育特色美食、城市礼品品牌。争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获批。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自驾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紧急救援服务、公共交通服务等无障碍旅游设施体系,新增旅游停车场8个,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80座。加快智慧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建设旅游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推广旅游服务业系列标准规范21项。健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漓江沿岸旅游资源综合管理能力,完善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旅游市场统一监管及综合执法协调机制。
(二)实施&互联互通计划&,加快交通信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打造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内外畅通、高效便捷为目标,推动建设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畅通。
加快对外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T2航站楼。启动火车北站西区场站及相关路网建设,推进高铁配套场站建设,争取开工桂林铁路西货运中心,做好桂林动车所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县县通高速&工程,实现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争取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主体建成,加快建设桂林至三江、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力争开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继续推进灌阳经恭城至平乐高速公路招商和建设。加快推进永福(苏桥)至鹿寨等国省道改造项目。继续推进磨盘山客运港改扩建工程、平乐县印山旅游码头等黄金水道项目,争取新开工阳朔县龙头山、福利等旅游码头改扩建工程。
加快完善对内交通网络。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北通、南畅、东拓、西联&工程。争取&南畅&项目国道321桂林至阳朔段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和路基建设;加快&北通&项目福利路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桂黄公路灵川段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东拓&项目湖塘路、龙门大桥、万福东路项目;持续推动&西联&项目西二环延长线建设,争取竣工中隐路西延长线项目。加快构建城市微循环交通网络。竣工西站东路、站前广场项目,加快建设琴潭隧道入西二环路等;持续推进运输枢纽场站建设,重点加快汽车客运南站建设。继续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改造提升琴潭、乌石街等公交场站,新增公交线路2条。加快重要旅游通道建设,重点建设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龙脊梯田景区大循环等旅游公路,建成阳朔火车站连接线等,新开工资源枫木至兴安界首公路。规划建设桂磨路口&大圩&草坪&兴坪旅游通道。
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实施建制村&通畅&和&连通&工程,新增100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成通自然村屯道路200公里以上。积极构建&城郊、城乡、镇村&三级城乡公交网络体系,争取基本实现城郊公交一体化全覆盖,新开通县城至乡(镇)村公交线路11条,在安全通车前提下改造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12条,争取乡镇、建制村通公交率分别达50%和30%以上。
加快信息物流网络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城市。推进4G网络建设,增加免费WIFI点数量。加大互联网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通信基站数量。建立和完善交通、旅游、金融、商贸和社区等城市重点领域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国家信息中心&桂林市智慧产业研究院,进行城市智慧管理综合顶层设计,策划桂林智慧产业园,在规划、产业、惠民等方面深度合作。建设桂林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物流配送网络。实施现代物流重点项目22个,全面建设海吉星食尚港。建设一批服务电商的仓储物流基地。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升级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
(三)实施&强企兴业计划&,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围绕总量提质、分量提速,加快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力争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加快优势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进一批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竣工投产福达集团年产25万根发动机曲轴等10个项目;新开工广西澳森电梯有限公司电梯生产等10个项目;续建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环保特缆项目等20个项目;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产业化等10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实施中电科光通信产业园、广州白云电气的电气节能及电力电子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新开工兴安石板岭等风电场2个,竣工灌阳马头等8个,同步实施风电上网工程。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续航、平板光波导核心器件等一批关键技术,争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北汽集团与我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合作、广州万力集团重组中化橡胶(桂林)公司,加快推动客车产业重组优化,支持有市场潜力、有技术支撑的产业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支持高新区、西城经济开发区、苏桥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启动临空经济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临苏经济开发区规划编制工作。依托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及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全州、兴安、灌阳3县产城互动试点园区建设。争取全市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1%以上。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争取创建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10个、新增广西名牌产品10个。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积极发展健康养生行业。实施养生养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筹办第三届中国(桂林)国际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实施重点项目281个,计划年度投资377.5亿元。其中,新开工桂林龙光长寿养生谷(一期)等48个项目,加快建设信和信&桂林国际智慧健康旅游产业园,争取中医药文化街对外营业。大力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加快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鼓励力港、云尚、坤鹤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发行竞猜型体育彩票,争取创新创意产值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鼓励组建1&2个现代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健全农超对接,继续推进&南菜北运&工作。开展服务业&三百工程&(百家星级米粉店、百家星级旅游厕所、百家星级休闲民居旅馆)。引导信息消费新模式,加快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桂林&电商谷&,推动社区商业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建设项目。谋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研究编制桂林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支持象山区、永福县、灵川县等发展健康养生,高新区、秀峰区等发展创意文化,叠彩区、荔浦县等发展现代物流,临桂新区、象山区等发展金融商务,雁山区、七星区等发展教育培训。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全面贯彻落实富农强农惠农各项支持政策,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抓好高标准农田、&吨粮田&建设,提高单产,巩固&桂北粮仓&地位,确保粮食种植面积563万亩,产量200万吨以上。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加快桂林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巩固提升6条农业万元增收示范带,争取用今明两年时间基本建成20&30个自治区级和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一批特色养殖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00家以上。继续开展&三品一标&工作,抓好3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加快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市,探索推广循环生产模式,支持全州县创建国家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力推进&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等技术,积极推广农业机械,争取农机总动力提高6%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以上。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打造&桂林农业云&信息化系统。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围绕四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小微企业,争取全年新增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鼓励万众创业,在全州、平乐、灌阳等劳动力输出大县探索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在高校密集城区创建大学生创业园。积极培育企业上规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80家。扶持壮大本土优势企业,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帮扶解决企业缺资金、缺市场、缺信息、缺人才、缺管理等问题,争取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5家、亿元以上15家。
(四)实施&立城优城计划&,稳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打造桂北城镇群,将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理念贯穿于城乡建设、城镇管理和城市治理的全过程,稳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建设新城。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完善新城服务功能,提高新城承载能力。加速推进临桂新区建设。继续完善行政中心功能,基本完成主要市直机关入驻办公。加快道路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道路桥梁项目19个,基本实现道路网络化连通,配套布设给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管网。优化美化新区环境,完成湖塘水系主体工程建设,启动建设临桂新区北区水系项目,加快推进市民公园建设,同步完成主干道的绿化、美化工作。继续引导优质资源入驻,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临桂新区旅游综合医院,推进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合理布局学校、文化、金融、商贸等一批生活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临桂新区分布式能源项目。各县进一步加快新区建设,全州县、荔浦县加快新区建设,灵川县加快桂灵都市区规划建设,阳朔县在加快建设新城同时,优化提升老县城,打造成为旅游集聚区。加快打造苏桥产业新城,推进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凤鸣湖商务大酒店、金城国际商业广场、企业集中供热项目(三期工程)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等,进一步集聚产业、汇集人气。
着力提升老城。以畅通关键节点、改造提升片区为重点,继续优化中心老城。实施重点城市交通节点改造工程,启动香江饭店路口立交桥、桂磨路立交桥等,完成西二环路北辰立交,加快建设芦笛路、甲山路和桂青路铁路涵洞接线工程,推进象山区安厦世纪城道路交叉口、七星区七星路与会仙路交叉路口等项目。实施重点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19个国开行贷款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重点推进城北福利路铁路片区、漓江东岸福隆园片区、塔山片区、穿山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分期启动121条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推进实施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继续建设叠彩滨北新区、雁山新城、秀峰琴潭文化休闲集聚区。持续推进城市综合治理,构建城市管理统一综合的执法体系。各县抓住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的时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一步优化提升老县城。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建设特色小城镇。抓好第二批13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作,争取全部通过考核验收。继续开展&美丽桂林&生态乡村&工程,建设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500个以上,村屯绿化达标率55%以上;加快村屯道路硬化,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公路硬化率20%以上,自然村屯内道路硬化率90%以上;加快村屯饮水净化,开展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争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0%以上,解决25万人以上农村群众饮用水不安全问题。打造大圩&草坪&兴坪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新增市级示范村屯5个、县(区)级示范村屯30个。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年度投资21.5亿元。加快建设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计划年度投资4亿元,完成斧子口水利枢纽大坝混凝土浇筑至212米高程。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桂江、湘江及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水土保持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计划建设&普惠制&新村400个。
(五)实施&开放合作计划&,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广西实施&双核驱动&、打造中南西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机遇,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经济、科技、产业等方面的合作。积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强交通、园区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发挥高铁交通枢纽优势,主动融入高铁经济带,在旅游、工业、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合作。主动参与湘桂合作,探索在交界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实施桂林贺州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全方位开展共赢合作,谋划建设桂林至贺州城际铁路。鼓励县区立足自身定位,在区域合作中抓机遇、促发展。继续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争取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精准招商,重点在产业链上补短板、填空白、提档次、抢机遇。突出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强链&,争取引进一批优势产业项目。瞄准国有大型企业和世界500强&建链&,争取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围绕既有的产业链条&补链&,利用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争取引进一批优质配套产业项目。关注国家及大型企业集团战略布局,不失时机&抢链&,加大北斗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深入推进重大改革事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马上办&工作制度,实行并联审批,探索建立&大通关&审批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行&六公开&(服务内容、政策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设立非公有制强优企业绿色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完成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大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选择苏桥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启动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园区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持续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PPP投融资模式,建立非公有资本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培育规范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抓好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现代职业学校布局与专业优化综合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六)实施&绿色发展计划&,着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
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特色发展,保护山水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加强水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生态保护条例》,依法依规保护利用好漓江。抓好漓江及其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漓江市区段和灵川县段所有排污管网改造,实现所有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河湖富营养化等,确保水质达标。继续实施&绿满八桂&工程,加强水源林保护,森林覆盖率达70.9%。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支持,开展生态环境补偿试点工作。
加强大气防污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市区新增3个监测点,实时发布PM2.5监测结果。实施大气污染专项治理,重点开展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燃煤锅炉废气、采石场粉尘等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创建绿色交通城市,鼓励公交车辆使用清洁能源。加大问责,加强执法,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加强节能减排调控。扎实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倡导节能低碳环保新生活。继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实施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确保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不低于97.5%。适应城镇化步伐,加快重点污水垃圾工程建设,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等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差异化考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认定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快苏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实施林下经济项目20个,计划年度投资2亿元以上,争取新增林下经济面积44万亩,全年林下经济产值59亿元以上。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金槐、猕猴桃、香菇、油茶等特色林产品种植,争取新建示范项目基地20个。
(七)实施&民生改善计划&,优先推进社会民生事业
始终将改善民生、促进民富放在首位,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强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主线,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探索兴业创业风险担保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大学生利用政策及扶持引导资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回流创业带动产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9万人次。
继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全覆盖为目标,推进城乡居民各项保险工作,争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68.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1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9.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8.7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探索农村老人互助帮扶模式。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02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3763套、棚户区改造住房5265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00户,基本建成4409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8万户。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争取全年贫困人口减少6万人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八大工程&,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幼儿园35所,新认定多元普惠幼儿园100所,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86%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新建中小学校14所,续建桂林中学临桂校区等,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推进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创建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3所,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支持高等院校发展,全面推进桂林师专临桂新校区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推进甑皮岩、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启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加快建设广电中心、群众艺术馆新馆、市展览馆等项目。继续办好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建设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50个,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培育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
持续改善城乡医疗卫生计生条件。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妇儿医院、三甲医院、重大疾病防治设施等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续建全州县和荔浦县人民医院改造项目,争取年内投入使用。加快灵川、永福、阳朔、平乐和灌阳等5县中医院建设,推进市妇儿医院改造和龙胜县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建设市直医疗机构信息联网平台。做好诚信计生,提高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行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开展&文明市民&工程,提升基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建立信息化、网格化的社区管理体系。推行社会自治,鼓励发展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行业凝聚力。推进平安桂林建设,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八)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夯实发展后劲
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公益和生态环保四大领域,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00个,计划年度投资746亿元以上。其中,新开工项目151个,计划年度投资120.7亿元;续建项目400个,计划年度投资543.5亿元;竣工项目97个,计划年度投资81.9亿元;前期项目152个,总投资估算1107亿元。年度计划实施时,对重点项目计划盘子采用滚动管理并适时调整。
基础设施领域。实施项目288个,计划年度投资253.5亿元。其中:交通项目39个,计划年度投资96.5亿元;能源项目65个,计划年度投资49.7亿元;水利项目27个,计划年度投资10.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57个,计划年度投资96.7亿元。
产业发展领域。实施项目425个,计划年度投资455.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17个,计划年度投资66.3亿元;农业项目27个,计划年度投资12亿元;服务业项目281个,计划年度投资377.5亿元。
社会公益领域。实施项目71个,计划年度投资29.1亿元。其中:教育项目32个,计划年度投资12.4亿元;卫生项目12个,计划年度投资2.7亿元;文化项目8个,计划年度投资4.9亿元;体育前期项目2个,总投资估算2亿元;其它社会项目17个,计划年度投资9.1亿元。
生态环保领域。实施项目16个,计划年度投资7.69亿元。其中:环境综合治理项目3个,计划年度投资1.3亿元;污水垃圾处理项目12个,计划年度投资6.11亿元;生态及循环经济类项目1个,计划年度投资0.28亿元。
在今年计划执行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动新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认真总结&十二五&实施情况,切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找准对接国家、自治区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提出新常态下符合我市实际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盘子。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研究分析新常态下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预警,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措施。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政策取向,加强政策储备,抓好国家、自治区重大政策措施以及赋予我市的各项试点示范、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必胜信心,切实改变惯性思维和传统办法,为顺利完成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按Ctrl+Enter键快速提交)
点击加载更多
(按Ctrl+Enter键快速提交)
热门资讯排行
4000元/m²
3900元/m²
8500元/m²
4600元/m²
30000元/m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林的生态教育基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