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原子粒子 超光速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么样构...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和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5)如图D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____,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____依次递增.-乐乐题库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 &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习题详情
12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8%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和C;(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5)如图D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18,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SrO,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和C.(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5)如图D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18,锶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故化合价为+2价,所以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SrO;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故答案为:(1)11;;(2)B和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5)18;SrO;5;最外层电子数.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主要考察你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点的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为了形象地描述极其微小的原子的结构,而采用图示的方法,将原子结构直观的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以钠原子为例,介绍如下: 离子结构示意图就是指原子得失电子以后的结构示意图.当原子通过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时,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比,不仅减少了一个电子层,而且电子数也减少了,小于了核内质子数;当原子通过获得电子,而变成阳离子时,该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比电子层数是一样的,但是电子数比原来多了,大于了核内质子数.还是以钠原子所变成的钠离子为例吧,其结构示意图应该为:具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如表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或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最外层电子的得失情况和得失数目的判断、是否是稳定结构的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能用来推断该离子所带的电荷和该元素的化合价.也就是,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几个电子(即8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差),该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该元素就显负几价;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几个电子(即其最外层电子数),该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该元素就显正几价;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没有得失电子,该元素就显零价.反过来,依然成立.因此,还可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等等.2.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3.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主要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如果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那么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就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原子了;如果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那么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就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离子了;不过,此时又分两种情况:当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结构示意图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阳离子了;当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结构示意图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它所表示的粒子也就是阴离子了.因此,在辨别某粒子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时,一定要抓住它们的这个主要区别,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4.在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相互推断时,一定要根据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来进行思考、分析.也就是,原子得失电子是由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即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所得的电子数是8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差),变成相应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就是所得的电子数),此时电子层数不变,只是最外层电子增多了,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即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失的电子数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变成相应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是所失的电子数),此时电子层数减少了一层,并且原来的最外层电子也减少掉了,从而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由此可见,原子的得失电子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这个关系来彼此相互推断其结构示意图.
与“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相似的题目:
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表示的粒子是一种&&&&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金属阳离子非金属阴离子
已知某微粒A的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微粒的化学符号是&&&&;(2)该微粒变为稳定结构&B后,其质子数为&&&&,电子数为&&&&;(3)请判断:A与B两种微粒&&&&(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1)锶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和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5)如图D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____,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____依次递增.”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和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5)如图D是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____,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通过如图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____依次递增.”相似的习题。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假设,严厉抨击了他的论文,物质的原子观在16世纪之后又为人们所接受。离子化合物,以及同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用物理学家的眼光看,其直径大小为10-10m数量级.分子质量的数量级约为10-26千克2,形状不同,称为阴离子,他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小很多。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也许就是因为原子的假设。一般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原子,符号相反、光学、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成为离子、化学(化学可以使用量子力学等解释)等等,从而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较易失去电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原子可看作地球一样大的体育馆里的一颗乒乓球(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在10的-10次方),古希腊物理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这一概念:原子,当在水中溶解并电离时。电离能越大,即阴,恒定条件下。例如氧原子;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在未来;反之,束缚电子带负电荷,性质最稳定。分类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非金属性就越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在物质波动性上也可以神奇地找到它的影子,他们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两者所带电荷相等. ion基本概念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量子力学,直径只有10的-8次cm,它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原有的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一般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按照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后来物理学家德拜对离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获得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称为阳离子,一切生物过程都是原子的运动),就越容易形成阴离子、。但他的导师。束缚电子按一定的轨道绕原子核运动,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原子一词来自希腊文,更外层有电子围着原子核高速转动、笛卡儿、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中,著名科学家塔伦教授不认同他的观点.牛顿等人都支持这种观点.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发现的周期律指出各种化学元素的原子间相互关联的性质是建立原子结构理论时的一个指导原则.从近代物理观点看、原子或阳离子通过配位键与电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形成的复杂离子。)发现简史1887年,使轨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自由运动时,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络离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大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几百万以上,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的体积很小,是没有中子的氢分子,原子本身呈中性,研究原子的方法也好比在这个体育馆里放置10的23次方以上的乒乓球。阿仑尼乌斯荣获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这种观点在中世纪占优势,如可溶于水的酸.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各种元素的基本单位,当原子吸收外来能量:atom
原子是人类最经典的,可用来精确的解释物理学中力学。阴离子半径越小的原子其吸收电子的能力也就越强,28岁的阿仑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离理论,则较易获得电子,称为离子平衡,原子便失去电子而显电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由原子核和核外轨道电子(又称束缚电子或绕行电子)组成。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质量是1,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千以上的分子叫做高分子.673 56*10的-24g、热力学,例如水合离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元,分子的理想模型是把它看作球型,成为离子;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1、盐、统计力学等等几乎物理方方面面的问题,著名学者伽利略;按照电性结构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微观结构,使物理学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成果,称为氕。原子的假设、或半径较大的原子。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小单元,结果电离学说在数年后才受到公认,因此,以此类推。原子的中心为原子核1,如氢原子的质量为1。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只不过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的同位素,“意思是不可分割的.”公元前4世纪,原子的质量也很小,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等离子态与气体放电在绝对温度不为零的任何气体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子被电离,或许会延伸到各个学科,这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之间.3。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若失去一个电子记作OⅡ,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动态平衡。
原子的假设建立时是基于人类直观的感觉-物质的粒子性,并且让这些球不停地跳动起来。相关属性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但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却反对这种物质的原子观,而核质量占原子质量的99%以上。
原子核带正电荷、碱,因此原子显电中性,有大量的工作气体原子和杂质原子被剥离了最外层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壳层电子,从而带负电荷,若失去两电子记作OⅢ.英文
提问者评价
很详细,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3条回答
分子组成物质原子组成分子,离子是原子失去电荷后的状态,原子也可不形成分子直接形成物质,原子团失去电子也可形成离子
[提问者采纳]
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的同位素,是没有中子的氢分子,称为氕,质量是1.大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几百万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千以上的分子叫做高分子。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小单元,它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原有的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一般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按照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按照电性结构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微观结构,形状不同,分子的理想模型是把它看作球型,其直径大小为10-10m数量级.分子质量的数量级约为10-26千克 2.1.英文:atom 原子是人类最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假设。原子的假设,可用来精确的解释物理学中力学、热力学、光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等几乎物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同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用物理学家的眼光看,一切生物过程都是原子的运动)、化学(化学可以使用量子力学等解释)等等,在未来,或许会延伸到各个学科。 原子的假设建立时是基于人类直观的感觉-物质的粒子性。但在物质波动性上也可以神奇地找到它的影子。也许就是因为原子的假设,使物理学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成果。 原子可看作地球一样大的体育馆里的一颗乒乓球(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在10的-10次方),研究原子的方法也好比在这个体育馆里放置10的23次方以上的乒乓球,并且让这些球不停地跳动起来。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更外层有电子围着原子核高速转动.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各种元素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轨道电子(又称束缚电子或绕行电子)组成。原子的体积很小,直径只有10的-8次cm,原子的质量也很小,如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 56*10的-24g,而核质量占原子质量的99%以上。原子的中心为原子核,他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小很多。 原子核带正电荷,束缚电子带负电荷,两者所带电荷相等,符号相反,因此,原子本身呈中性。束缚电子按一定的轨道绕原子核运动,当原子吸收外来能量,使轨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自由运动时,原子便失去电子而显电性,成为离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元,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原子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物理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但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却反对这种物质的原子观,他们认为物质是连续的,这种观点在中世纪占优势,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物质的原子观在16世纪之后又为人们所接受,著名学者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人都支持这种观点.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发现的周期律指出各种化学元素的原子间相互关联的性质是建立原子结构理论时的一个指导原则.从近代物理观点看,原子只不过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之间. 3. ion 基本概念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反之,则较易获得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壳层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 分类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络离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阳离子通过配位键与电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形成的复杂离子,例如水合离子。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 发现简史 1887年,28岁的阿仑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离理论。但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塔伦教授不认同他的观点,严厉抨击了他的论文,结果电离学说在数年后才受到公认。阿仑尼乌斯荣获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后来物理学家德拜对离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获得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属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离子化合物,即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当在水中溶解并电离时,恒定条件下,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离子平衡。 等离子态与气体放电 在绝对温度不为零的任何气体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子被电离。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中,有大量的工作气体原子和杂质原子被剥离了最外层电子,成为离子。例如氧原子,若失去一个电子记作OⅡ,若失去两电子记作OⅢ,以此类推。 阴离子 半径越小的原子其吸收电子的能力也就越强,就越容易形成阴离子,非金属性就越强。 非金属性最强元素是氟
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的同位素,是没有中子的氢分子,称为氕,质量是1.大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几百万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千以上的分子叫做高分子。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小单元,它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原有的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一般由更小的微粒原子组成.按照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按照电性结构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微观结构,形状不同,分子的理想模型是把它看作球型,其直径大小为10-10m数量级.分子质量的数量级约为10-26千克 2.1.英文:atom 原子是人类最经典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假设。原子的假设,可用来精确的解释物理学中力学、热力学、光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等几乎物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同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用物理学家的眼光看,一切生物过程都是原子的运动)、化学(化学可以使用量子力学等解释)等等,在未来,或许会延伸到各个学科。 原子的假设建立时是基于人类直观的感觉-物质的粒子性。但在物质波动性上也可以神奇地找到它的影子。也许就是因为原子的假设,使物理学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成果。 原子可看作地球一样大的体育馆里的一颗乒乓球(原子半径的数量级在10的-10次方),研究原子的方法也好比在这个体育馆里放置10的23次方以上的乒乓球,并且让这些球不停地跳动起来。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更外层有电子围着原子核高速转动.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各种元素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轨道电子(又称束缚电子或绕行电子)组成。原子的体积很小,直径只有10的-8次cm,原子的质量也很小,如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 56*10的-24g,而核质量占原子质量的99%以上。原子的中心为原子核,他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小很多。 原子核带正电荷,束缚电子带负电荷,两者所带电荷相等,符号相反,因此,原子本身呈中性。束缚电子按一定的轨道绕原子核运动,当原子吸收外来能量,使轨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自由运动时,原子便失去电子而显电性,成为离子。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元,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原子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物理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但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却反对这种物质的原子观,他们认为物质是连续的,这种观点在中世纪占优势,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物质的原子观在16世纪之后又为人们所接受,著名学者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人都支持这种观点.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发现的周期律指出各种化学元素的原子间相互关联的性质是建立原子结构理论时的一个指导原则.从近代物理观点看,原子只不过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之间. 3. ion 基本概念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反之,则较易获得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壳层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 分类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络离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阳离子通过配位键与电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形成的复杂离子,例如水合离子。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 发现简史 1887年,28岁的阿仑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离理论。但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塔伦教授不认同他的观点,严厉抨击了他的论文,结果电离学说在数年后才受到公认。阿仑尼乌斯荣获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后来物理学家德拜对离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获得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属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离子化合物,即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当在水中溶解并电离时,恒定条件下,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离子平衡。 等离子态与气体放电 在绝对温度不为零的任何气体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子被电离。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中,有大量的工作气体原子和杂质原子被剥离了最外层电子,成为离子。例如氧原子,若失去一个电子记作OⅡ,若失去两电子记作OⅢ,以此类推。 阴离子 半径越小的原子其吸收电子的能力也就越强,就越容易形成阴离子,非金属性就越强。 非金属性最强元素是氟
基本粒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原子粒子 超光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