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祖国统一有利因素和化不利为有利因素

邱勇华历史工作室
当前位置:&&
上传: 宋贤泽 &&&&更新时间: 8:32:27
& 港澳回归 1.热点导入: 201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香港人认识到自身命运和国家连在一起,只有国家好,香港才会好。& 2.考点说明: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3.知识梳理 && (1)香港问题始末    &&&①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1860年,英国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③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④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⑤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2)澳门问题 ①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 ②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港澳回归的指导思想:一国两制 && (4)港澳回归的重要意义: 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洗雪了百年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典范。 4.拓展提升: (1)港澳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分析比较民族自治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异同点。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
香港、澳门、台湾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主权不变,归属中国
港澳主权回归中国
& 5.练习巩固 (1)&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一国两制&的提出 &&&&&&&&&&&&&&&&&&&&& D.香港、澳门回归 (2)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完成了统一的大业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推进了祖国的统一 (四)海峡两岸的关系 1.热点导入 && 今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周年。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在台北举行巩固&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与会人士认为,&九二共识&的巩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考点说明: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知识梳理: (1)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③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台湾与大陆至今分离。 (2)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进程: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②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 (&三不&是指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③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1993年&汪辜会谈&,协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使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⑤1995年,江泽民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提出八项主张。 ⑥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主席,这是时隔60年国共两党高层的首次会晤。 ⑦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即&通邮、通航、通商&。 (3)两岸往来日益密切的重要意义: &&& 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与民族感情,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4)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拓展提升: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国际上普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③两岸血肉相连的民族感情;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综合国力的增强。   不利因素:①国内台独势力的破坏;②国际上某些大国的干扰。 5.练习巩固 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开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出现。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当前位置: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同宗同源的文化根基②“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同宗同源的文化根基②“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③海峡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④祖国大陆日益繁荣、富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同宗同源的文化根基②“一国两制..”主要考查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停止炮击金门: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①1987年,民间交往开始,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④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⑤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
(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3)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分离至今。
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与前两次相比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影响因素:1、有利因素:(1)强大的祖国;(2)正确的方针;(3)共同的信念;(4)交流的加强;(5)国际的公认。2、阻力:(1)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1、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2、两岸恢复并持续进行协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3、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得以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4、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开展,增进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5、两岸各界交往方兴未艾,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6、两岸同胞共克时艰,加深了彼此感情。 7、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支持。 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来,台湾与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两岸关系经历了军事对抗、和平对峙、民间交流、分裂与反分裂等几个阶段。就目前而言,两岸关系有两条相反的主线:一条是两岸民间往来与文化交流持续扩大,两岸经济互惠互补并走向一体化,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全面展开,台湾民众对祖国与“一国两制”的认同增多;另一条是两岸直航与完全“三通”仍未能实现,两岸政治僵局持续,台海潜伏着新的危机。有学者指出了两岸关系中的美国:美国政府以霸权主义心态,从“美国至上”的利己主义出发,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在策略上支持民进党当局,竭力阻挠和拖延中国的统一大业。岛内的台独势力也据此挟洋自重,中国统一大业面临新的挑战。 关于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衡性以及由于美国的介入而造成的中国统一大业的复杂性。 海峡交流基金会: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日在台北成立。海基会是台湾当局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和推行有限大陆政策的历史产物。 海基会采用“财团法人基金会”的形式,经费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捐助”。海基会初成立时的定位是“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以保障两地人民权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该会的主要工作有如下7项业务:(1)两岸人民入出境收件、核转及有关证件签发补发。(2)祖国大陆地区文书验证、身份关系证明、协助诉讼文书送达及两地人犯遣返。(3)祖国大陆地区经贸资讯的收集发布,间接贸易、投资及其争议的协调处理。(4)两岸人民有关文化交流事宜。(5)协助保障台湾地区人民在祖国大陆地区停留期间的合法权益。(6)两岸人民往来有关咨询服务。(7)“政府”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 海基会的首任董事长为辜振甫,秘书长为陈长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日在北京成立。它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海协成立以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有4项:(1)逐步建立和发展与台湾岛内外民间团体和人士的联系与相互合作,发挥民间力量,共同促进两岸的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根据国台办的授权,协会将负责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有关团体进行联系,处理相关问题。(2)将就合作打击台湾海峡海上走私、抢劫问题与台湾授权团体海基会具体商谈。(3)协会如受到委托,也将协同有关方面与台湾授权团体或人士就处理台湾海峡海上渔事纠纷和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之居民及相关问题进行商谈。(4)协会将积极为台湾岛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祖国大陆投资、贸易和其他交流活动的政策、法规等咨询和服务。同时也积极向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和地方提供对台文化、学术、体育、科技交流等咨询。 汪道涵为海协会首任会长,唐树备为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为邹哲开。 &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在中国国内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首先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为各方所能够接受;其次,它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引起的国际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再次它是中国解决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含义:前提:一个中国核心:祖国统一两制:两种制度长期存在(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主体:社会主义对台湾:比港、澳更宽松,可保留军队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1、酝酿: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b.1981年,叶剑英谈话《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2、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确立及运用: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一国两制”意义:1、“一国两制”构想是这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它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一国两制”构想:
发现相似题
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同宗同源的文化根基②“一国两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33271254791539171121411264941121742016年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及教学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3.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和民族自豪,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
&【考纲解读】
祖国统一大业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要注意“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注意与政治学科相联系。
2.要注意横向的比较。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相对比。
【知识结构】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理论)
1、提出的背景: 海峡两岸长期分裂,使祖国统一的要求十分迫切。
★提出的原因:①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②改革开放后的强大国力;③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④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提出的过程: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构想的内容
①“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两制”: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含义:“一国两制”指在“一个国家”之下实行“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构想的意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
②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实践)
1、香港回归
①香港问题由来:英国占领香港问题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第二步: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区;第三步:1898年强租新界
②回归过程
A、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同意以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B、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回归意义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B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C、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2、澳门回归
①澳门问题由来: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②回归过程:
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港澳回归的条件:
①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④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⑤法律依据: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台湾问题由来:
思考;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三次分离与回归?
①荷兰殖民者占领,郑成功收复;
②《马关条约》被日本占领,抗战胜利收回;
③第三次分离是国共内战造成……
2、发展的原因
①早日结束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愿望。②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③党和政府政策和措施的促进。
3、和缓与交流的表现:
1)历史性的变化(缓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①大陆:1979年
&停止金门炮击、倡议实行“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②台湾:1987年 &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
2)历史性的突破(对话):“汪辜会谈”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①海基会(台湾)和海协会(大陆)的成立:1990年
&#年,“汪辜会谈”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3)新发展:2005年,连战“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双方重申“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的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2000年3月以来针对台湾政局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完成统一大业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①阻碍因素: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
②统一因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切实可行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历史依据——自古以来,领土不可分割;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交流等。
&&& ※
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认识: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新时期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基本方针):
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海峡两岸人民在“一国两制”方针的基础上日益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1987年台湾政府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
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
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并与胡锦涛主席见面,双方一致坚持“九二共识”,主张和平统一。
[学法引领]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略)
【重难点解析】
1、易混淆知识点:
1)“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这一构想最早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2)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最大不同:①港澳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主权问题,恢复行使主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产物,它是中国的内政,主要是和平统一问题,两者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对这两个地区实现和平统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在台湾和平统一的条件中有允许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条。
3)香港特区与经济特区的最大区别:两者的社会制度不同。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1)基本内涵:
①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
②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③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但没有外交权。
(2)“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3、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实联系。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水军到达夷洲。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流求。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年,清政府正式将台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的神圣职责。
从国际法来说:①二战时期,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这条件必须实施。”③〈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年联合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2)新时期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阻碍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统一因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切实可行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历史依据——自古以来,领土不可分割;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交流等。
4、港澳回归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意义。
(1)有利条件: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③港澳同胞渴望回归。④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2)历史意义:①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②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③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
【要点归纳】
要点1: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琉球)。&#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⑥二战期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要点2:比较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异同
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沿海特定区域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殊经济政策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谈不上自治,只是经济体制不同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易混易错点警示】
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3、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
【重难点突破】
重点&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知识归纳】
(1)“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含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有着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障。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3)“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温馨提示】统一问题的由来: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__香港_被英国殖民者占据99年。主要是通过1841年侵占香港岛;1860年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侵占新界、威海卫。至此,完全占领了香港。__澳门__1553年被葡萄牙占据;
台湾__是1949年蒋介石留守。要正确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典例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B.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特别行政区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名师点睛】在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仍是中国的行政区。所以,C项是错误的。
【方法技巧】此题考查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对历史概念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是高考考查的一个方面。
【配对练习】
1-1.[拓展题]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包括(&&
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④结束了祖国分裂状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考查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其中④至今尚未解决,因此是错误的。
1-2.[易错题]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解析】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为国际问题,因此,要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主动,确保两地顺利回归,国家实力强弱是是为重要的。【答案】D
难点&&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而台湾当局被迫作出回应。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成立,是两岸在“一国两制”的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新情况而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细化,是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温馨提示】
(1)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有巨大感召力。②香港、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成功范例。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2)阻碍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和海外反华势力。
【典例1】1979年,全国人大宣布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现在(&&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
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
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
④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名师点睛】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考查全国人大在推动两岸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D。【答案】D
【方法技巧】做题目时必须准确把握题意、掌握知识和准确再认再现知识即可。
【配对练习】
2-1.[拓展题]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台湾与大陆“三通”不能实现
B.台湾与大陆社会制度不同
C.台湾与大陆敌对情绪无法消除
D.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目前影响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两岸“三通”或社会制度的差异,而是一小撮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兴风作浪,为统一制造障碍。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
2-2.[易错题]对于台湾问题,我们的认识是(&&
①二战结束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②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
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
④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把握台湾问题的由来,结合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
【抢分频道】
〖限时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入括号内)
1.(2008年肇庆质检)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的方针是在(&&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中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
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解析】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告台湾同胞书 》 中,首次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
2.(2007年茂名一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A.少数民族问题&&&&&
B.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C.邻国边界问题&&&
&&D.外交关系问题
【解析】掌握“一国两制”的内容即可完成。
②②
3.右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正确的是( )
A.1984年和1997年
B.1987年和1999年
C.1979年和1997年
D.1997年和1999年
【解析】考查识图辨析能力及对重要史实的准确记忆。 1979 年两岸实现三十年来真正停火,1984
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1987 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1997
年香港回归(图1),1999年澳门回归(图2)。【答案】D
4.对推动两岸交流起到积极作用的台湾民间团体是(& )
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海峡交流基金会
.海峡两岸友好协会&&&
&D.海峡友好交流协会
【解析】主要考查当前在两岸关系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的两大民间组织的名称,内地的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的是海峡交流基金会。【答案】B
5.(2008年揭阳质检)20 世纪 90
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两岸实现“三通”
C.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D.两岸实现停火
【解析】考查对两岸关系在 20
世纪的一个总体发展态势的把握。着眼点在于理解“历史性突破”,在实现停火与尚未实现“三通”的前提下,双方代表能进行会谈对话就算一个很大的突破。“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是党在国家统一方针政策上的重大突破,这是主要的干扰项。【答案】C
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的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其外交的坚强后盾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外交要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主动,国家实力强弱是最为重要的。【答案】C
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邓小平
(1)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什么?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的基本政策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②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2)结合材料二归纳香港问题成功解决的因素。
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加,国际地位提高。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供了可行的方法。③中英双方共同努力。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⑤香港同胞渴望回归。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①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
②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4)据材料四说明香港基本法确立的原则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②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和发展。③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稳定和高度自治。
【基础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入括号内)
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
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A.香港、澳门&
&&&&&&&&B.香港、台湾
C.台湾、澳门&&
&&&&&&&D.台湾、香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2.(2008年阳江模拟)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
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
权,这主要是指()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政策在台湾的执行上
与香港、澳门的差别。问题很清楚,香港、澳门是从殖民者手
中收回,自然应派出自己的军队来行使主权,而台湾只是祖国
统一问题,不分你我,自然也就可以保留军队了。本题无论是
从记忆角度,还是从理解角度都可以解决,只要区别出共同的
和特殊的就可以了。
3.(2008年佛山二模)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香港人自己管理,但不包括(&
①外交
&&&&②国防&
&&&&③立法
&&&&&&④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解析】香港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其外交和国防权力属于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A
4.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
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
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
错误的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统一后台湾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自己的军队。但台湾没有外交权,与中央地位不是平等的。【答案】D
5.(2008年江苏模拟)“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①错误,因为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错误,这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处理关系的原则。【答案】C
6.(改编题)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评
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辜振甫因癌症导致肾脏等器官衰竭,于
2005年1月3日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至此,曾对推动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汪辜会谈”成为了千
古绝唱。请问:汪辜会谈是从何时开始的?(&&
A.1992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6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联系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关史实就可作答。【答案】A
7.(2007年杭州模拟)1979年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
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D.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关键词“1979年”“重大发展”联系有关史实即可作答。【答案】C
8.(2008年扬州模拟)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最根本的不同
A.台湾问题是现实问题,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B.台湾问题是不同政党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两国间的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香港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
D.台湾问题上中美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中英间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祖国统一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侵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答案】C
9.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是抓住“作者表达”这个关键词,说明要求我们选择出反映情感愿望的一项。B
、D两项是说明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与原则,作者态度如何并没有体现;C项重在强调实现统一的方式,与武力相对应,作者对如何“返原乡”的方式并没流露。【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007年青岛模拟)阅读下列有关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材料:
在香港回归祖国两周年之际,香港建成回归祖国纪念碑。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西北面广场。纪念碑柱身由206个石环重叠而成,代表香港在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其中代表1842年、1860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等6个年份的石环,采用较浅色的石料。柱身唯一嵌有光环的石环,是代表1997年的年份,突显香港在这一年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纪念碑柱头用紫铜锻制而成,表面经氧化处理,历久不衰,寓意香港回归后继续繁荣昌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材料中提到的1997年前的几个年份中概括指出香港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纪念碑柱身为何要把代表2047年的石环作为最后一个石环?
鸦片战争英国以武力相威胁,1842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割让香港岛的《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又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割让南九龙半岛的《北京条约》。
1898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地区以及附近大小200多个岛屿连同广大水域强行租借。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采取特殊政策,包括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中国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等。
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原则上最终解决了香港的回归问题。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2047年是香港回归正好五十年,这预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
(2)你认为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的建成对中华民族和香港来讲有什么历史意义?怎样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建成的历史意义:①对中华民族来说,它标志着国家兴旺、迈向统一的一个光辉历程;②对香港来说,它昭示着香港开始了一个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崭新时代。(言之有理即可)
实践意义:①“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构想,这一点已被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所证实。②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和平共处原则在一国之内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一个新创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综合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将教材内容作巩固性记忆固然可以顺利解答此题,但对相关历史概念(如“两次鸦片战争”、“《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理解更为重要。答好本题,关键在于抓好历史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入括号内)
1.(2007年广东肇庆二模)中国政府于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社会背景,“一国两制”构想主要是针对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等问题而提出的。A、B、C三项只说明问题的一个方面,而D项包含了A、B、C三项,故D项正确。【答案】D
2.(2008年惠州调研)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①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末
②包括实行“一国两制”和放弃使用武力方式完成统一的主要内容
③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关系
⑤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表现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方式完成祖国统一。【答案】A
3.(原创题)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时()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答案】C
4.(2008年烟台模拟)关于驻军问题,国家在对台方针中为什么指出台湾可以有别于港澳?(&&
A.为尽快实现两岸统一,中国可以不在台湾驻军
B.因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军队也是中国的军队
C.因为美国实力远远超越英、葡
D.台湾军队有能力保护台湾安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祖国统一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所以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C没有看到台湾问题是涉及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故不正确。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军队也是中国军队,选项B正确。
5.(2007年汕头一模)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对当今国共关系的理解。选项A没有体现统一的愿望,只是强调了合作,不正确。选项C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的建议,题干没有反映该层含义,不正确。选项D
的说法具有片面性。选项B不仅认为应实现合作,而且认为合作会实现双赢。【答案】B
6.(原创题)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
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A项表述最符合题意。【答案】A
7.(2008年广东中山市第一中学等四校联考)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问题
B.“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c.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永远不变
D.坚持台湾问题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解析】从题干中“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就可知应选B。【答案】B
9.(2008年南京综合测试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最主要的国际意义”,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答案】B
10.(2008年杭州模拟)我国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不同是(&&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B.前者享有高度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自治权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后者实行资本主义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后者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A的外国人当家作主不正确;B.的享有完全自治权不正确;C、D项相比,D是意义,C是性质,只有C项符合要求。【答案】C
11、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实施群体不同   &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
D.主要作用不同
[解析] 图片反映了西藏和澳门的政治制度,西藏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出现上述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
香港、澳门回归。
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等
(言之有理即可)
(2)从材料二《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2分)
思乡情结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基本方针是什么?
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台湾问题的认识。(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认识:①台湾自古就是国的领土,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②中国统一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④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努力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放弃使用武力;⑤台湾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们和平统一祖国的进程,也从根本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2008年东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10月,邓小平宣称,“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Feihepingfangshi,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呢?这就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我们的社会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会改变。但是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稳定和繁荣,也不能和平解决问题”……“允许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资本主义存在,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或者说,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的意义还在于为中国伤脑筋的台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按照目前的建议,如果台湾统一按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统一,它不仅可以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可以保留军队。”
──[匈牙利]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
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依据前款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日胡锦涛主席签署的《反分裂国家法》
(1)依据材料一,结合你的认识,指出对台湾和香港问题提出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是否相同?对这两个地区实现和平统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原因: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可以避免非和平方式引起的动荡和争端,保证两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尊重两个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易于化解矛盾和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不相同:①香港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本质上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涉及国际关系;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产物,它是中国的内政,主要是和平统一问题,两者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主要区别:在台湾和平统一的条件中有允许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条。
(2)我国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何在?
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①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②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③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④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经贸联系日益密切,请从社会、文化、经济角度简要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两岸民族文化相同,血缘联系密切,相互交流方便。海峡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大陆转移,促进台湾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祖国大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拥有台湾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源、能源等;同时祖国大陆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改革,社会稳定;采取了积极吸引投资、贸易政策,地域相连、交通便利。
【解析】本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要求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认真读懂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把材料与教材、时事联系起来依题所问逐一作答。
【历年热门考点透视】
&&祖国统一大业
【热门依据】“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历史意义。这一部分是近几年来命题者关注的焦点,,今后在复习时要注意与时政热点相联系,预计在2010年的高考中将会考查。
【历年真题】
命题角度一 &&国共两党历史上两次合作
【真题1】(2010年广东六校模拟)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历史上两次合作实现的史实。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即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B
命题角度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
【真题1】(2009年佛山调研)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为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了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真题2】(2009年广东三校模拟)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特定含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在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不同意英方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关于主权问题没有回旋余地。所以排除A、C两项;在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问题上,除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外交和国防事务方面不享有自治权。
命题角度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真题1】(2009年江苏南京调研)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迄今已经实现的主张是(
①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
&&&②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③开放海峡两岸探亲旅游& ④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的表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同时,中国政府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民间交流频繁,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正确答案是①③。【答案】B
【真题2】(2011年江苏杭州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1994年李登辉接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时称:“中国现处于分裂状态,在台湾海峡西边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海峡东边有一个中华民国。”日,李登辉在台南一次演讲中称:“中华民国在台湾已存在84年,有自己的主权,与中国大陆已分裂分治,中共才40多年,说我们(台湾)是他们(中共)的一部分。别开玩笑了。”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成功地访问了大陆,访问期间,他一再强调“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于日上午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哀悼遇难同胞。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勿忘国耻,两岸中国人必须团结、奋斗,“统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须努力。”
7月12日下午新党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会,总结大陆之行。新党表示,接受“一中原则,九二共识”,进而提出“一中两制"的思维,追求两岸和平。
(1)据材料一概括李登辉的基本观点,分析其实质。
把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土主权分裂开来,否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实质是分裂祖国,搞“台独”。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持反对“台独”。主要目的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据材料三、四、五分析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三党主席接连访问大陆说明了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两岸分歧,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说明“一个中国”是两岸中国人的共识;“台独”不得人心,其图谋不可能成功;促进台海和平交流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解析】本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要求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认真读懂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把材料与教材、时事联系起来依题所问逐一作答。
【新题追踪】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三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三个地区实施的内容不完全一样。其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归后都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社会制度长期不变
B.我国要对三地恢复行使主权
C.都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都不能单独享有国家主权
【解析】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B不正确。【答案】B
【名师指引】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表明,“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有一定外事权,但不能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
复习时应准确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结合时政热点去掌握。但必须清楚认识到由于台独势力的发展和外国势力的干涉,用这一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任重而道远。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2009上海历史卷,2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解析】D&
只有在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才会出现由皇家警察转变为香港警察的情况。
2.(2010·海南单科.T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1987年的传单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A。题干为我们提供的是“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时的传单,阅读可知,其中的“返乡”即返回大陆,故A项符合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是在2009年,故B、C、D三项与材料所提供的“1987年”不符,可排除。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3.“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
4.(2012·江苏单科·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法,C项强调的是“九二共识”,而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同时,题干根本没有涉及到港澳回归,故D项也不符合。另外,至今,“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也没有完全普及,许多台湾民众还是不认同它的,故A项说法有误。而根据材料信息“返乡运动”和“想家”,即可明确B项符合。
【解析】本题考察台湾问题。解答此题最好是结合基础知识和时间限制,加以排除。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港澳回归的时间与题干不符,均予以排除,故选B。【答案】B
5.(2012·山东基本能力·T26)法国学者马扎里海说,“汉人于1661年从那里驱逐了荷兰人,1885年驱逐了法国人,1874年和1944年驱逐了日本人“。”那里“是指我国的(&&
A.山东&&&&&&
B.辽宁&&&&
C.台湾&&&&
6、(2014年高考上海单科卷28题)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7、(2015年高考北京卷T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③①②④&&&&&&&&&&
④②③①
【解析】①是大跃进时期,发生在1958年;②发生在文革期间,即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④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选C。【答案】C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统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