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第2...

苹果/安卓/wp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有没有人有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中英文的都要,有急用,谢谢啊!.
载入中......
中文的凑合看吧
14:45:44 上传
楼上是第三版的吗?
这个好!& && && && && && && &
很有帮助,谢谢。
多谢, 有人有英文的了吗?
下载下来才发现是第二版的&&啊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在线咨询&&&
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
  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管理著作和教材,被许多大学和教育机构所选用。书中对公共行政从传统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做了系统、全面、简明、透彻的分析。
   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管理著作和教材,被许多大学和教育机构所选用。书中对公共行政从传统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做了系统、全面、简明、透彻的分析。内容包括:传统的公共行政分析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政府的角色、公共行政战略管理、内部因素管理、外部关系管理等。本书反映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
第1章 改革的时代
行政与管理
公共部门的研究
变革的紧迫问题
削弱官僚制
第2章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早期的行政
19世纪的改革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内部行政系统
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新公共管理
管理的内涵
管理方法的产生
新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导论》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公共管理学系教授欧文?E?休斯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共分为12
  章,第1至3章主要论述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概念和特点;第4至6章主要论述政府的角色、公共企业的作用、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并阐明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趋势;第7至9章主要阐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管理、行政组织内部要素和外部关系的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第10至12章分别介绍了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探讨了行政体制改革中市场机制、民营化运动、伦理、责任、公务员的士气等当前在理论和实践中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书于1994年出版了第一版,1998年出版了第二版,我们翻译介绍给读者的是第二版的中译本。
本书作者主要从理论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统称为“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而将以前延续了近百年的行政体制统称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并认为目前已经进人了一个改革的时代,即“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全面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时代。
作者系统阐述了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在将新模式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进行认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新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适应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仅从规模、活动范围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改革,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体制或者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认为改革的主要方向应是逐步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的活动范围,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分离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根据市场经济特点,一方面,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中较为成功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化过程,让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管理。同时,在明确区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应有责任。
本书观点鲜明,例证丰富,论述系统,理论方面有所创新,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为了有助于了解国外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我国行政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把本书介绍给国内的广大读者。由于社会制度、国情以及学术观点方面的差异,国外的行政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或缺陷,因此请读者在吸收和借鉴过程中,注意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进一步完善并有所收益。
欧文?E?休斯教授对本书的翻译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并特意为本书写了中译本序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加本书翻译的人员有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杨小工、王传宏、李燕凌、郭宗业。周荣、韩红英;周明德、金竹青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初校;全书由彭和平审校定稿。在翻译过程中,吕雁、王传宏、李燕凌、刘丽娅、彭凌、王潭、彭程做了大量的录人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译者水平所限,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
  《公共管理导论》一书译成中文令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样令人自豪的是,出版社和译者对新公共管理的观念颇有兴趣,他们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在过去的两年内我曾两次访问过中国并亲眼目睹了那里的生机和活力,因而对此并不感到十分惊讶。中国正在发生迅猛的变化。在民营部门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对公共部门的管理进行变革,甚至将有更多的变革相继发生。虽然本书最初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撰写的,但在中国等其他国家中,新公共管理的观念也产生了不小的反响。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各国政府致力于迎接技术变革、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其公共部门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近年来所发生的变革比20世纪其他任何时期都要广泛得多。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典范转移,在20世纪大多数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公共行政的传统模式开始转换为“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的模式;与政府有关的官僚制理论正在被各种经济理论和市场规则所取代。本书将介绍和评价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并将之与公共行政的传统模式进行比较和对照。这种管理方案是一种国际性的方案,它在许多不同的国家中引发的变革是十分相似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变革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在经济理论和私人管理的原则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本书关注的是国际发展的广泛范围而不是个别国家的案例研究,后者可能会由于许多不必要的赘述妨碍对主要问题的探讨。本书第一部分(第1至3章)论述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一般认为,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公共服务的概念不同。本书第二部分(第4至6章)探讨的内容是政府角色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管理方面的变化。这部分论述的内容包括公共事业部门影响的下降和适用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模式。本书第三部分(第7至10章)较深入地论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定方面--战略规划和管理、内部构成和外部要素的管理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管理。本书最后一部分(第11至12章)探讨的内容是政治责任及新理论的问题和局限性。有一些论据表明,新公共管理理论不适合于某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国家。这就提出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新公共管理的观念是否适用于中国。没有一种管理模式是万能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于,公共管理的新模式与旧的、传统的模式相比,其令人满意的程度如何。中国在公共行政和官僚制方面有着悠久的、杰出的传统。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非常了解中国的学者,本书的第2章对他的著作有所论述,他的正规的官僚制理论的许多思想可能来自于他对孔子和其他中国早期哲学家的研究。韦伯所支持的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观点,中国在公元7世纪就很普遍了。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按照诺思科特-特里维廉报告的建议确定了这种制度,比中国晚了1200年。从任何程度上说,自从1949年以来,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行政管理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虽然传统的官僚制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现代化,明显地需要使公共部门现代化。本书认为,行政的职能低于管理,因为行政是按指令行事,而管理要求取得一定的结果,并且要求管理者负有取得这些结果的个人责任。规范的官僚制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的清规戒律,行政人员除了始终以同样方式完成其工作外,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与此相对照的是,管理者能够发现新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不会受到传统的办事方法的束缚。这些观念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中国所发生的变化需要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典范。重组和民营化要求管理者比以前更具有最新的管理技术。然而,新公共管理并不是解决公共部门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由于传统模式下的公务员难以采用新公共管理的方法,从而可能产生责任问题和某些道德问题。某些管理主义的变革可能收效甚微或毫无效果。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假定,这种新的管理方案将被舍弃,传统模式将被再次采用。在许多国家中,目前已经发生的理论上的重大变化,不仅对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政府、官僚制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也有实质性的影响。当这种改革方案在不同国家不断推进时,它将日益明显地表明,政府管理以正规的官僚制组织和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正在迅速地消失。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各国政府致力于迎接技术变革、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其公
  共部门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近年来所发生的变革比20世纪其他任何时期都要广泛得多。有人认为,
  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典范转移,在20世纪大多数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公共行政的传统模式开始转换为“管理
  主义”或新公共管理的模式;与政府有关的官僚制理论正在被各种经济理论和市场规则所取代。
本书将介绍和评价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并将之与公共行政的传统模式进行比较和对照。这种管理方案
  是一种国际性的方案,它在许多不同的国家中引发的变革是十分相似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变革具有相同的知
  识背景,在经济理论和私人管理的原则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本书关注的是国际发展的广泛范围而不是个别国
  家的案例研究,后者可能会由于许多不必要的赘述妨碍对主要问题的探讨。
本书的第二版和第一版的基本论点是相同的,但某些方面的内容有所更新。第一版问世后发生的许多事件更加清楚地表明,世界各国公共部门的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变革则比美国、德国等国家更快一些(Nunberg,1995)。本书新增加了一章,用于论述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的特殊
  问题,并且探讨在这些国家中,新公共管理是否能像比较发达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那样取得成功。
本书第一部分(第1至3章)论述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一般认为,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公共服务的概念不同。本书第二部分(第4至6章)探讨的内容是政府角色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管理方面的变化。这部分论述的内容包括公共事业部门影响的下降和适用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模式。本书第三部分(第7至10章)较深人地论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定方面――战略规划和管理、内部构成和外部要素的管理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管理。本书最后一部分(第11至12章)探讨的内容是政治责任及新理论的问题和局限性。
就公共行政而言,它的模式历史悠久,文献众多,具有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共识。即使到近一时期,新公共管理的模式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达不到同样的程度。但是,本书所要说明的正是这一点。在采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时,可能会遇到责任、士气和伦理方面的间题,并且某些管理方面的变革也可能收效甚微或毫无效果。
  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假定,这种新的管理方案将被舍弃,传统模式将被再次采用。目前已经发生的理论上的重大变化,不仅对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政府、官僚制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也有实质性的影响。当这种改革方案在不同国家不断推进时,它将日益明显地表明,政府管理以正规的官僚制组织和传统的
  行政管理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正在迅速地消失。
欧文?E?休斯
  在当今社会,政府行政体系与市场体系成为控制社会、影响社会的最大的两股力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体系在创造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教育也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广大教师、学生、公务员急需贴近实践、具有实际操作性、能系统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材。我国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固然取决于多方面的努力,但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了解、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政府行政改革,致力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体制,这同样需要了解、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无论从我国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还是从我国政府改革的实践层面,全面系统地引进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著作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出于上述几方面的考虑,我们组织翻译出版了这套《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为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当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套丛书分为四个系列:(1)经典教材系列。引进这一系列图书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国内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教育对教学参考及资料的需求。这个系列所选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简明通俗,涵盖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主要知识领域,内容涉及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公共组织理论与管理、公共政策、公共财政与预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行政的伦理学等。这些教材都是国外大学通用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教科书,多次再版,其作者皆为该领域最著名的教授,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多次获奖,享有极高的声誉。(2)公共管理实务系列。这一系列图书主要是针对实践中的公共管理者,目的是使公共管理者了解国外公共管理的知识、技术、方法,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内容涉及到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如何开发管理技能、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标杆管理、绩效管理等。(3)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再造或改革成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这一系列选择了在这一领域极具影响的专家的著作,这些著作分析了政府再造的战略,向人们展示了政府治理的前景。(4)学术前沿系列。本系列选择了当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流派,如新公共行政、批判主义的行政学、后现代行政学、公共行政的民主理论学派等的著作,以期国内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学者和学生了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总的来看,这套译丛体现了以下特点:(1)系统性。基本上涵盖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2)权威性。所选著作均是国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大师,或极具影响力的作者的著作。(3)前沿性。反映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领域最新的理论和学术主张。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公共行政大师罗伯特?达尔(RobertDahl)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中曾这样讲道:“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的确,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领域,事实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政准则。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立足于对中国特殊行政生态的了解,以开放的思想对待国际的经验,通过比较、鉴别、有选择的吸收,发展中国自己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并积极致力于实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及公共管理模式,是中国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发展的现实选择本套译丛于1999年底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开始策划和组织出版工作,并成立了由该领域很多专家、学者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管理研究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的一些留美学者和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参与了原著的推荐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许多该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参与了本译丛的翻译工作。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共有1人开贴评论 
1人参与评论 
0人参与打分
用户平均打分
一级评论员
什么时候有货啊
您觉得呢?
(得0支) 
系列图书推荐
相关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您的浏览历史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doc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431次
下载:36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
《提醒》6月30日即将清空免费用户文件
尊敬的用户,很抱歉地通知您,微盘于6月30日停止向免费个人用户提供存储服务。()您的文件处于排队等待删除状态,无法进行操作,将于近期删除完毕。感谢您5年来对微盘的支持,此次调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补充说明:
1、新浪VIP邮箱用户、微博会员及在会员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存储服务,文件依然保留。
2、微盘近期将对不良信息进行集中清理,因此全面暂停分享及站内搜索服务至整改结束。
3、若您有疑问,可将问题及您的微博昵称私信至@微盘 ,或者发邮件至,我们将尽快为您处理。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笔记,公共管理导论欧文pdf,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公共政策导论试题,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气象服务导论论文,公共管理导论论文,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算法导论读书笔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笔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摘要_楚芳朴冰煜丹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281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355572
(8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9)(2)(4)(13)(44)
第1章&&改革的时代
公共选择理论:其主要假设是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施蒂格勒认为,一个理性人必然受到对其行为有影响的刺激机制的支配。无论他自己的个人欲望是什么,如果某种活动将带来惩罚,他必然会取消这种活动;如果能带来较大的利益,将会吸引他趋向于这种活动。胡萝卜和棍棒对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支配作用与对驴子的支配作用是一样的。官僚和任何其他人一样,不是受到公共利益的激励,而被认为是受到其利己的利益激励。官僚制组织的运行现状并不好,因为官僚个人只被认为是牺牲其机构利益而使其个人效益最大化;他们是使其个人福利而不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政治家们并不值得信任,他们只是为了追求选票或是金钱的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家们一般断定,最好的结果应是市场力量的作用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则相应减少。
第2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特征: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之下,建立在官僚制的严格的等级制模式的基础之上,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到公共利益的激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执政党服务,不是修饰政策,而仅仅是执行被政治官员决定的政策。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韦伯认为,有三种类型的权威,魅力型&&一个非凡的领导人的吸引力;传统型&&部落酋长的权威;理性、法律型。
一个严格的行政制度必定具有某些优点,在它的大部分历史中,既没有人怀疑它的原则和效率,也没有人考虑公共组织的替代方法。等级制度意味着,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权限,但总有某一个人在技术上对从低到高各个层次的所有行动者负责。对于公务员来说,如果没有惊人的进展,其在等级制度中的职业发展是扎实、稳定和安全的从狭义上讲,该体制也有理由认为是有效率和有效能的,各种指令一般都能得到执行,特别是在它们被明确规定的时候更是如此。
对韦伯来说,官僚个人的生活也不理想:职业官僚的行为由于其具体的和理想的存在形式而受到束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不过是一部永不停转的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并被规定只能按照基本上固定的路线行进。每个官员被委以特定的任务,在通常情况下,除了最上策的官员,没有人能令这部机器开始或停止运作。官僚个人融合形成一个集体,并相互整合为官僚机器。这些官僚在利益上保持一致,以确保机器的各项功能得以继续,并在社会上维护其权威。韦伯强调:&任何官僚制组织都力求通过对知识和意图的保密来增强其专业上的优越地位&,而&职业机密亦是官僚制的独特发明&。正如雅各比所言:&无论何处,只要官僚制的控制变得无所不包,就会产生对权力的妄想,这种妄想会遮蔽理性的取向,这在俄罗斯的例子中即可得到体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使其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的,则来自于官僚制所固有的灵魂。
对公共选择理论核心的&理性人&模式假设:(1)人们有若干形式的偏好,并能轻易对他们进行感知、排序和比较;(2)这些偏好的排序是可以变换的,或在逻辑上是一致的。(3)人们是&极大化者&,他们在决策上总是力求并保证在净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实现其偏好时,其表现总是理性化的。因此,当某人以一贯的方式实现其偏好最优化时,即使我们没有充分的信息来判断其偏好是否最优,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的行为是理性的。(4)人们在行为方面基本上是自利的、关注自身的利益并呈现出一种工具性特征,人们是在其自身或家庭的福利基础上选择该如何行动的。
&& 尼斯卡宁认为个人利益会导致机构预算的最大化,官僚谋取到更多的预算对其个人也有好处,因为这意味着他能有更多的下属,还有可以想见的更大的权力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更高地位。官僚的行为动因千差万别,主要包括:薪水、部门津贴、公众声誉、权力、委任权、部门产出、进行变革的难易程度以及部门管理的难易程度。在行政官僚的任期内,除后两项外,其余诸项都是整个部门预算的实际作用&&即使不考虑行政官僚的动机,由于信息的有限性以及与他人利益冲突等原因,官僚个人也是不可能单独实现&公共利益&的。因此,即使是最无私的行政官僚也会去选择那些可行性强的、低层次的目标,而这经常造成某些领域狭隘的所谓专业技能&&某个官僚个人自身可能不会出于冬季而导致部门预算的最大化,但内外环境却常常驱使他这么做。大型官僚制组织将:(1)逐渐对各种不同需求变得不加甄别;(2)加诸他们所认为的受益者神圣的社会成本日益高昂;(3)不能适当地满足需求;(4)由于无法阻止某些人像消费个人物品一样消费公共产品,因而使公共产品日益受到侵蚀;(5)对于公共目标做出种种言过其实的承诺却又无法实现,这种言行背离的错误倾向日益严重并变得无法控制;(6)最终导致诸项补救措施不仅无助于问题的缓解,反而加剧了问题的恶化这样一种境况。
第6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西蒙的理性模式:一个完全理性的决策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决策。个体不是做出一个完美的决策,而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许多小的、比较容易理解的部分,选择最令人满意的备择方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不确定性,按照适当和有效的行为可应用的各种技能采取行动。这意味着&虽然个体是趋向理性的,但他们的理性受到有限的认知和情感能力的制约&。如果理性模式能够得以遵从,则许多理性决策必须进行协调,因为他们缺乏政策上的可行性。一个理性的、逻辑的和技术上能行得通的政策可能因为在政治制度上不会被接受而不能采用,数据本身不会讲话,理想的观念并不一定会被采纳。分析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不断地面临着冲突,不断地在技术优越性和政治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任何战略计划过程,只有当它帮助重大决策人通过战略方式进行思维与行动时,才显示出它的价值。战略计划自己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套协助领导者制定决策和采取重要行动的观念。确实,如果任何战略计划过程能通过战略思维和战略行动方法得以采用,那么,可以被剔除的是过程,而非思维和行动。更多资讯:&&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