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观念,方法和内容之间存在什淘宝怎么样改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聆听花开的blog
聆听花开的blog
生活中還有學習的熱情是一種很私密的幸福,而學會感激與分享更是長久受用的快樂。
(144)(20)(2)(5)(1)(16)(6)(11)(3)(6)(5)(7)(1)(5)(40)(8)(15)最新文章47个月前48个月前51个月前51个月前51个月前51个月前52个月前文章作者: 聆听花开时间:
21:04:00分类: 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1.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总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新课程评价刚刚起步,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应抱定教育改革的宗旨,以发展为目标,迎难而上,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如果想等待所有条件成熟了再行动,就会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一方面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反思已往自己的工作,总结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地、本校的情况,以发展为目的,大胆尝试,勇创佳绩。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2.促进教师成长。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重点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
3.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1.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三方面问题。由此推出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体系:
(1)激励性教学策略体系。
(2)自主性教学策略体系。
(3)探究性教学策略体系。
3.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情绪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和谐统一。“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论教”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四大状态(情绪、交往、思维、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从下面三个角度进行判断:
(1)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2)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
(3)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
新的课程评价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一定要本着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原则,既要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情况,更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摘自曹莉莉《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7、8期
教学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一、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更加构成了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遽增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于是,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是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评价功能的这一转变同时影响着教师评价工作的发展。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同样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因此,时代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业成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1/5左右。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则放到了第二位。日本对小学生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个方面。英国则在1999年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再一次使评价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这一点也已逐渐在世界各国获得认同。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涡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篇短文(选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行为记录的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多人组合的方式进行的。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还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可就教师对自己作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在以往被动地接受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的被动状态。与此相比,成为评价主休中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价的探索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因此,有必要开展新课程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改革,为推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新课程提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如下。
1.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性发展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2.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自评与奖惩脱钩。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界定、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冲击。
3.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本次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常规建设、观念转变、教学实施、学习评估以及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从而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为此,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传统做法,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相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制度,共同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等各方面的监控。
4.考试的改革重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可考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加强综合评价。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后者具有选拔的性质;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三、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有哪些?
结合评价发展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教育评价的问题,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工作思路,许多课程实施者感到有些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建议,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
第一,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
第二,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工作思路与评价制度”,也可将题目分解以后再进行讨论。对照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再分析讨论的结果。
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评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寻找差距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
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再继续下一阶段的评价工作实施。
就在这样一个往返循环的过程中,完成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此外,在课程评价改革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善于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事实上,不少实验区在素质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旧有评价体系与制度的局限性,为此,部分实验区或学校已经或正在进行一些教育评价改革的尝试和探索。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做法自觉不自觉地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思想不谋而合。这就需要实验区有意识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这些优秀的经验,并思考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方面。这种新旧工作的衔接,便于帮助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迅速找到改革工作的关键,加强认识,深化行动。因此,面对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不要简单、盲目地全盘否定原有的工作,要善于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寻找有效的突破口。
(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的精神和相互学习的精神,尤其前期实验阶段是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大胆实践转化为实际工作效益的过程,因此,缺乏成熟、完善、具有即行性的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是正常的。但这种情况常常会给实验区的具体工作带来一些困难。这就需要各实验区发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一方面通过学习,自己摸索,另一方面,学习借用“外脑”,打破固步自封的陋习,走出学校和地域的局限,主动和高校等科研机构接洽,寻求支持,同时广集信息,学习和借鉴其他兄弟学校和地区的经验。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和分析,寻找适合本实验区、本学校的工作突破口。
(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多方的参与、支持和协调,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但由于教育评价不可回避的导向作用,教育评价改革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备受各实验区的关注。因此,不少实验区难免会产生急躁的情绪,如对评价改革现实环境的不满,或者强求面面俱到或步到位的急功近利思想。为此,推进本次教育评价改革,首先要求各实验区建立“系统工程、分层推进”的共识,其次建议各实验区尽快选择有效的工作突破口。通常,工作的突破口来源于:①前期工作经验;②最容易操作和见实效的方面;③热点问题或矛盾集中的方面,等等。至于如何确定,应遵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尤其不能脱离实验区和学校的发展现状。也因为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选择了有效的工作突破口,该方面的变化自然会引发教育评价工作的全面碰撞,产生教育评价工作整体的优化,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果想等待所有条件成熟了再行动,经验告诉我们,通常就已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一方面抓紧学习,另一方面大胆尝试,正如发展性评价思想所倡导的,以发展为目的,勇创佳绩!
     摘自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一系列理念创新,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几个方面。
其一是课程目标观创新。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遗留着严重的社会政治本位的倾向,片面追求人的平均化、一统化和所谓全面化的发展,重静态的课本知识而轻主动的实践能力,重知识的承继与复制而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致使从课程流水线上整合出来的往往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产品”,而不是才情横溢、创意鲜明、能力高强的大写的“人”。有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尤其要促进学习者努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这表明课程价值的重心发生着重要的位移,即从单纯突出国家教育意志到兼顾学习者个体的充分发展,不能偏废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优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期在结束学校课程后的学习者能够真正成为矢志创新、复兴中华的一代新人。
其二是课程内容观创新。作为达成课程目标之载体的课程内容,长期以来只是局限于全国通用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统一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案。这样,一方面束缚了教师选择、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只能充当“教教科书”的匠者;另一方面,更是封锁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课程空间,使之陷于消极被动接受课程内容的无奈窘境。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鲜明主张“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加强”和一个“关注”,即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里,空前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赋予静态的课程内容以新鲜的时代气息,能被学习主体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感悟所激活,使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人与作为课程内容的客体这两者之间完全融合,真正使课程内容成为青春生命生长与发育的精神沃土。
其三是课程结构观创新。学科本位主义的负面影响导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非常单一,即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相当程度上剥夺了学习主体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压抑其课程学习的热情、兴趣和个性活力。为了纠正课程结构上这种普遍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围绕“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这个理念,很有创意地设计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如要求学校创造条件设置丰富多彩、课程标准弹性化的选修课程,并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必修课程,以期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预期,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会改变千校一面、全国雷同的课程设置旧格局,催生各地属于自己的课程之面世——而只有在这种课程框架中才会出现“个性化的新人”。
其四是课程资源观创新。在封闭、应试型课程范式中,学校和教师只是扮演着国家指定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这种被动的角色,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均是整齐划一的,且有课程终端的统一考试作严格“把守”,学校和教师自然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自觉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从而唤醒了广大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除了校内课程资源以外,还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等,所有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师拓宽了课程空间和教学视野,为其走出“教科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误区、释放教学潜力、创造凸显鲜明风格的“自己的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五是课程评价观创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评价方法上偏重定量和结果而轻视定性和过程,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性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上往往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即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两个向度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首先,就教师而言,要求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参与,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提升。其次,就学生而言,教师对其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同时,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总之,这样的评价目的不仅仅在于横向之间的区分或筛选,更是教学双方各自在纵向上的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的实质性启动,无疑会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换。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适,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首先,教师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在封闭的指令性课程模式中,处于国家教育意志之下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之间陷于各自疏离、缺乏互补的隔膜状态。本应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教师,其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即比较被动和消极地执行已被审定的课程计划。而新课程的非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充分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而予以全方位和主动地介入(involvement),其中包括对新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这标志着教师将以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具体课程内容的独到理解而鲜活地融入到新课程的生成中去,从而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地凸显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即课程(the teacheristhe curriculum)。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没有课程理论的高度自觉,就没有课程实践的深刻创新。目前,基于对泰勒原理及其“目标模式”的深刻反思,以非中心化、不确定性和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等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已为教育界所广泛关注,并渗透在教育部颁发的各门课程标准中,正对既往指令性课程模式产生极大的解构作用,值得教师以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态度去精心研究。其二,教师要对课程有开发和设计。就课程的既定的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作出相宜的“裁剪”,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如何取舍、增删与否,理应从该地、该校、该生的实际情况着眼而作出富于针对性的设计,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尤其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就课程的开放性建构而言,教师要着力突破狭义的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建构以教科书为载体、以教室为物理空间的教学小环境与日常生活乃至宏观世界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教学共同体。其三,教师要对课程做创新性实施。教师不仅是上述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性资源。课改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就意味着在课程的展开中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作出再度调适。既然吸纳了后现代课程思想精华的新课程,是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那么,教师应标举新的课程价值观,即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这个宗旨出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其次,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唯知主义倾向,使原来内涵丰厚、品位高雅的课程异化为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的大工业生产式的流水作业,进而导致人性的工具化和畸型化。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其职能将变“知识施予”为“教育交往”,以矫正“教程”与“学程”相分离甚至相对峙的应试倾向。教师应当以平等之人格、除伪之语言同步实行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灵交流。其内容除了曾被视为人类力量之表征的课程知识外,更有激活知识、导向创新的态度、情感、意义和价值生成;其形式更不是含有强加性意味的“灌输”,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正如加拿大学者史密斯(David G.Smith)所言:“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anterior purpose)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合作伙伴式的交往中,“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作为全人格和全心灵的交往者,教师既不视学生为承纳课程知识的容器,也不被学生视作获取课程知识的对象和手段,从而历史性地突破了互相功利化和互相物化这种褊狭的课程模式。这里,新课程尤其要求教师具备两种坚定的理念,即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所谓民主理念,即意味着教师应在兼顾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淡化课程实施中曾过度强化的预定性和统一性,而以民主和平等的姿态接纳交互主体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局限性,不以预计目标来封闭开放性对话的“边界”。如果将课程知识团块分成三种类型,即第一类是教材提供的既定的必授知识,第二类是教师长期积淀而内化为个人财富的知识,第三类是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衍生出来的新知识,那么,按照新课程理念,这三类知识团块的比例会发生重大变化,即后两类知识将突破旧课程中的控制式和封闭式而大大上升。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创新热情和想象力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尤甚。而创新型人格的优异品质,诸如对既定学理的怀疑意识、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突破意识,乃至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相思维进程的飞跃性等,均需在民主化课程氛围和无边界对话中予以充分发展。所谓生本理念,是对学科本位观念的反拨,是教师在课程双边互动中超越智力要素而全方位发展学生情意要素所必备的。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和未来的创新主体,学生不仅仅要优化包括认知能力在内的智力要素,更要发展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的新人文本质,因此,教师就要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课程理想。
最后,教师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而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传统课程评价观,内涵窄浅,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发育,教师其实只是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致使学生总是处于被测试、被区分、被选拔的评价客体地位。而课程改革纲要标举“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一价值目标,推动教师评价角色转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纲要具体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必然要求教师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和过程性,并且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无疑,对学生个体独立的自主性学习而言,掌握学习方法显然较之于获得课程知识本身远为重要,至于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坚定的意志品格,更会赋予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深沉意义。据此,我们赞赏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的观点:“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ove)。”故教师应当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实践原则,包括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诸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即着眼于学习个体的动态发展的全程,既避免对课程学习者绩效的简单回溯,也要避免用静态的眼光去评价课程学习者的阶段性质量或结果。教师既不忽视其当下在知识、技能、智慧和品德等方面的不足,更要以面向未来的超越性眼力去开发其成长的潜力。学习主体的智慧生成和人格成熟往往具有内隐性特点,即使对一般课程知识的汲取、内渗并生发浓厚的学术兴趣,也需要较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故教师要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并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潜在发展。所谓多样性原则,就是针对处在学习群落中的不同个体,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有意识模糊个体之间课程成绩的区分度,避免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差异而用量化的统一标准去衡量其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启发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选择相宜、多样的评价手段。如果把课程学习视作动态的坐标系,那么,课程评价理当尊重学习个体在这个坐标系中的独特位置和互为落差,进而激励每个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的位置上逐渐发展和升华。这样建立在共同的基础层面上的多样性评价尺度,正是学习主体创新思维的催生剂,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习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无异于自由放飞新生命的灵思和才情。所谓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如同法官裁断那样超然于对象之外,而应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就情感取向而言,当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学生虽不成熟或不周密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要予以肯定,尤宜要珍视其中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用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的热忱期待而挥洒出自己探索求真的激情。久之,作为课程评价者的教师就不再是用评价的筛子去淘汰学生,使之气馁,而恰恰是激发其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暂无访问记录
点赞暂无点赞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怎么样改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