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所考科目要考的科目和大学课程的科目 ...

你的位置: > > 注会报考各科目如何组合,哪些科目一起考比较好 一、组合报考难易程度分析 1.两门的报考方案 (1)会计和审计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一般来说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比如审计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另外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2)会计和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所得税章节,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所以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考察中涉税会计处理也一直是个重点,不仅仅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 (3)经济法和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与其他科目都很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来说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 (4)财管和风险管理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新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就是目前阶段,风险管理的难度不会太高。 (5)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度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 (6)其他组合主要是从难度上来考虑的: 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的难度最大,财管和风险管理次之,最后是经济法和税法。如果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首选会计、审计、税法等科目;如果是非会计专业的考生,可首选财管、经济法、税法等科目,因为会计和审计科目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如果没有非常强的实力以及时间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报考6科。 2.三门的报考方案 注会考试因为有六门,所以建议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超过三年了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习综合测试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之前的科目。 (1)会计、审计和税法 难度:★★★★ 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大。 (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 难度:★★★★ 这个主要是考虑了会计和审计以及审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上会减轻重复内容的压力。 (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 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 (5)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税法或者经济法主要也是难度的调节。 (6)财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7)其他组合,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税法或者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 这样的报考方案比较省力,而且进度符合一般人的情况,新考生是可以重点考虑三门的报考方案的。 3.四门的报考方案 (1)会计、审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2)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3)财管、风险管理、审计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4)审计、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虑到自己的基础和未来的计划。 4.五门的报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 5.六门的报考 原来旧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过注会的考生,但是数量都不多,全国20个左右,通过的难度是大,但是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全职考试的、基础比较好的可以考虑全科报名;而且新制度分为了两个阶段考试,分散了注会考试的难度,可能第一层级一次通过的人会增加,难度也会相应减少,加上新制度还在改革初期,总体难度并不会太难,因此选择全科报考是可以考虑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即便是通过四门或者五门也是很成功的。 二、报考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 因为每个考生的备考时间和专业基础不同,所以在报考科目上不要盲目,有的人偏向文科,有的人偏向理科,所以,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选择所报考的科目。此外,要充分认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考生一定不要盲目报考六科,毕竟一年通过所有考试科目的人是少数,建议在报考时应选择报考2至3门,这样,不仅为以后的考试在时间上多留余地,还可以熟悉考题,一旦这次没有通过,也可作为来年考试的一次试考。 其实文理的选择并不是特别重要,本身注会考试中涉及到的计算并不复杂,初中水平就能够搞定,关键在于理解和运用,所以学习注会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基础,掌握好每个细节的地方,那么以后各种复杂的公式也就没有问题了。就比如说现金流的折现问题,你知道一年的现金流折现,那么若干年的折现不就是资产的价值了吗?如果每年的现金流相等,不就是年金的折现吗?年终支付改年初支付了,无非是预付年金的折现,为什么公式会出来一个“+1”,就在于从第二期开始看又是一个一般年金折现,再加上个第一期,道理就这么简单,之所以难是因为简单的没有学通,复杂的没有看清。 学习注会重要的不是知识基础,而在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什么都不是死的,都是活灵活现的,所以有很多人认为都应该死记硬背,其实并没有掌握到注会学习的本质,注会就是实务性内容,将来考出证书是要做实务工作的,题目和教材来源于实务,一定是很活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很多的理解和联想,账为什么要这么做,原理是什么?注意在学习中找到门道,在具体的业务中体会配比原则,体会一贯性原则等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报考的时候不需要过于担心自己的知识背景,只要你计划好了几年通过考试,那么先找联系大的科目一起学习,或者直接就找两个联系不大的但是简单的科目练手。不过一个基本的计划是:难的科目开始,简单的科目收尾,主要是考虑到大家的学习能力是下降的,工作是越来越忙的,因此难的科目首先通过了有好处。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非会计专业的是如何一年过注册会计师考试5门的?(上) _会计审计第一门户-中国会计视野_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   中国会计视野注册会计师考试专栏 您的位置:&&>&&&&>&&&&>&&正文 非会计专业的是如何一年过注册会计师考试5门的?(上) 来源:   发布时间:   作者:  编辑:无忧草 字号:&|&&|& 其实学多久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高效地学了多久。每一小时都要有一小时的收获。 首先,一定要意识到考试的难度,毕竟CPA考试号称最难考试,别把它当学里的期末考试,以为最后突击三五天就都能顺利过关。 我在考试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朋友,只稍微学了和税法,可是报考了6门,结果可想而知,相当惨烈。 这个朋友的学习能力在国内应该也是最牛的一批了吧,本科读工科、研究生读专业。 记得考完财管那会儿,他就对我说:&这考试也太难了。以前参加的考试都能答,而且感觉都能拿好多分。这考试我几乎就做了选择题,后面的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所以提醒那些志在考五六门的朋友们尽早开始准备。 非相关专业的最好能给自己不少于10个月的准备时间。就算你真的水平很高,也最好留出8个月的时间。本人从2008年11月开始,用了10个多月时间。 只要你好好准备,应该都是能看懂题目的。 其次,本人认为&强烈的动机,坚定的信念&是通过CPA考试必备的精神动力!改革后的CPA考试即使你能力很强,也至少得花2年的时间通过。第一年一次过专业阶段的6门,第二年再把综合阶段1门科目过了。 这些科目都极具挑战性,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本人听说在改革以前的考试中有位勇士用了8年时间才顺利通过5门,更有不知道多少烈士在求索路上壮烈牺牲后,转战了注册师的考试。 所以在这么长的一个备战周期中,最好给自己定下一个能时刻激励自己前进的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接下来,说说我的时间安排。 每年的新教材都是在4月中下旬才出来,所以在新教材出来之前可以用去年的教材先看着。 不用担心新教材会翻脸不认老教材,教材每年都会有变化,但变化不会超过30%,尤其是会计和审计往后几年变化应该会相对小。新准则还很年轻,教材编的已经相当漂亮了,尤其是审计。 本人在新教材出来前会计教材看了2轮,相关辅导书也看了2轮,审计、财管、税法教材各1轮,经济法未看,怕忘!鉴于6月的英语6级和期末考试,以及6月底7月初的专业实习,所以几乎荒废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对于新教材的学习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8月初才把新教材的会计、审计、财管完整地过完1轮。8月3号开始看税法,10号开始看经济法,都是从零开始。9月前对所有知识点几乎相当熟悉了。到考前是强化阶段,补缺补漏,一定要做到不留知识盲点,看看做过的模拟题、真题,强化记忆,如有能力尽量把每门课的最难点拿下,像会计里的长期股权、报表。 至于每天的时间安排,由于大部分时间要上课,所以2008年11月和12月、2009年3月到6月的学习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7月和8月大概每天都在10到12小时之间。 其实学多久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高效地学了多久。每一小时都要有一小时的收获。 本人估计了下,10个多月花在学CPA上的时间大概在2000小时左右。其中,会计650小时,审计500小时,财管450小时,税法300小时,经济法150小时,3小时。 (作者曾于2009年一年通过了CPA专业阶段考试的5个科目) 相关专题: 延伸阅读: 【已有位网友发表看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200号 电话:021-69 传真:021- 微信公众号:每日财会动态 中国会计视野 执行主编:赵健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考的科目有哪些?有没时间限制? 如题,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考的科目有哪些?有没时间限制? 专业阶段的考试在每年9月份的第二或者第三个周末两天内举行,每年四五月的时候报名。
2009年新制度改革,专业科目有六科,按考试顺序分别是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税法。
这六科在五年之内考完就行。如果你今年考过了一门,到第五年的时候还没通过所有的科目,那么今年考过的这一门就作废了,你需要在第六年重新考这一科。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包括报名条件、考试阶段、科目设置、实务经历要求等基本制度,考试命题、考试评卷、考试合格标准等考试质量保证制度,以及考试组织、考场设置、考试纪律等考试组织管理制度。这次改革主要涉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基本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一)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阶段,即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

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

(二)调整考试科目

在现行考试制度5个科目的基础上,进行分拆、补充和整合,对考试科目作以下调整:

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

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

(三)调整成绩有效期

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

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会计专业大学生需要考取的证书 会计专业大学生需要考取的证书   (1)国内会计证。   目前国内的会计证分为三个级别。第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   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就是所说的《会计证》,根据国家的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必须持有该证书。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报考人员要符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自主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每人每科考务费20元(初级电算化45元),报名信息卡及手册费5元。依据国家财政部规定:凡在两年内参加四门考试成绩合格者,考试结束3个月后可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可保留一年。必须提醒的是,考试人员必须到财政部指定的报名地点报名。   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才可取得证书。报考中级会计资格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考一门或一门以上,在第二年报考第一年未报考的或虽已报考但未合格的考试科目,这样风险会相对小一些。   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   ③注册会计师考试(CPA)。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随着近年来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要求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财政部决定对注册会计师制度进行改革,并从2009年起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原考试制度2009年实行最后一年。这次改革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由一个阶段调整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阶段。二是调整和补充考试内容,充实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三是注重测试考生的综合应用技能,特别是第二阶段考试,整合现行考试制度有关要求,对胜任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拆和补充,并加以整合,着重考查考生在执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我国自1991年开始举办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7次,累计近14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报考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2)国外会计证。   目前,可在国内参加考试、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主要有五种: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ASCP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   ①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作为国际上最权威的会计师组织,ACCA被称为&会计师界的金饭碗&。其会员资格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有资格直接在欧盟国家执业。目前,该考试每年2次,分别在6月和12月。   参加ACCA的考试,首先要注册,注册时间的早晚决定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间。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顺利通过第一年所有课程的考试)即有注册资格。   ACCA考试科目有十四门,分为三部分,学员必须按科目的先后次序报考,每次最多报考四门。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选择课程每科成绩在合格后可予以保留。第三部分最后三门核心课程须同时报考、同时通过。三门中若只有一门通过,则通过的这门成绩也不能保留,三门课均需重考;若三门中有两门通过,且另一门在30~49分之间,则没通过的那门有两次补考机会,在随后的两次考试中通过,三门课亦可视为全部通过;不然,三门课均须重考。所有十四门考试必须在学员报名注册后十年内完成。所有考试的费用在2万元人民币以内。ACCA规定,免试科目也需要交考试费;如果参加培训,每科1200元~1400元。   ②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AIA是以英国为基础的国际会计师公会所授予的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是五个受到英国法令承认的专业资格认证实体之一,并且AIA会计专业资格还被认可为公司审计师的专业资格认证。   AIA考试共十六门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必须在十年内全部通过,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阶段认证书。前十二门每年可考四次,报考不分先后顺序,分别在1、6、7和12月。最后四门考试时间为每年6、12月必须在前两个阶段全部通过后,才可报考。   AIA对报考者没有特殊的学历要求,由于整个AIA的培训和考试都是纯英文的,因此报考者的英语水平必须过硬才行。国际会计师公会设立免考制度,学员依据规则可申请免考一些科目。目前培训费用为1200元/门,另外每门课还需要180元的教材费,考试费每门25英镑(只有通过了考试才交),完成全部课程的培训和考试共需3万元人民币左右。   ③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是国际公认的会计专业资格认定。其会员可在加拿大执业,独立签署审计报告。据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北京代表处介绍,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均需评估入学资格,学员凭入学资格评估信申请入学。高中毕业可从初级课程开始修读。   CGA考试期限为六年,六年内学员获得了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通过全部CGA考试,有两年或两年以上会计相关工作经验,就可获取CGA资格。CGA课程分为四个级别和综合考试,共十八门课程。根据规定会计本科可豁免八至九门课。CGA收费标准比较复杂:报名评估费300元/人;第一级至专业资格综合考试费3400元/人,专业认可综合性考试(PA1)费5500元/人。学员入会年费2100元/年。补考或递延考试费600元/次。   ④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认证考试)。CMA是由美国管理会计学会(IMA)建立的专业证照制度,在许多国家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参加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必须先加入IMA会员。在取得会员号后便可申请报名参加CMA考试。考试内容分四科,考试期限为四年。若有任何一科目未通过,可申请重考(无需时间间隔),但一年内重考同一科的次数不可多于三次。每年需要一定的会费。考试费用为120美元/门。考生如果想重新参加某一门考试,至少要在上一次考试之后90天。   ⑤ASCP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ASCPA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会计师组织,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会员享有审计报告签字权。该资格考试共有十六门,对于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可以免考四门,每门课只允许一次补考,每年7月和12月考试两次。报名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IELTS成绩6分以上。学员可以选择全日制或在职培训两种学习方式,在职培训每门课4200元人民币,总价在7万元左右,补考等费用另计。该项培训目前只能在北京考试。 会计专业大学生需要考取的证书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册会计师所考科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